㈠ 世界黑客排名是怎樣的
世界黑客排名是:凱文·米特尼克、丹尼斯、李納斯、沃茲尼亞克、湯普生、理查德、德拉浦。
1、凱文·米特尼克
他是第一個在美國聯邦調查局"懸賞捉拿"海報上露面的黑客。15歲的米特尼克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的計算機主機內,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所有核彈頭的數據資料,然後又悄無聲息地溜了出來。

4、肯·湯普生
Unix之父,Unix這個操作系統的誕生,並不是為了把它推向市場,甚至不是為了讓更多人使用,而僅僅是作者為了便於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為了自己更方便地玩游戲。連Unix這個別扭的名字,也是對早期一個名為Multics操作系統開玩笑的稱呼。在後來的獲獎答謝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里奇坦然說:"我們的目的是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計算機工作環境,當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它"
㈡ 想成為網路安全方面的高手,請問需要學習哪些知識,沈陽地區有這樣的培訓的機構嗎謝謝
網路安全是一個極其寬泛的概念,包含從腳本小子到漏洞大佬、從單領域到跨平台等多難度、多方面內容,需要循序漸進地從基礎開始學習,這里是整理了網路安全學習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你可以參考進行學習。

關於培訓機構,你可以現在網上找一下,然後對比三家。
目前來說,市面上提供網路信息安全培訓服務的機構很多,各自側重點都不同,沒有絕對好的機構,適合自己的機構才是最好的機構,這里給你幾點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考量一個機構:培訓機構的綜合實力、課程體系、就業保障。機構實力是機構在市場立足的根本,好的機構必然伴隨著較好的口碑。近年來,網安技術就業要求不斷改變,所以一個好的機構必然會有課程體系地不斷迭代,向著行業趨勢更新。就業保障這一點幫助學員從職業發展方向、簡歷完善、模擬面試等環節進行輔導,並通過面試前樹立疏通幫助學生准確職業定位,挖掘自身潛在競爭力。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㈢ 中國頂級黑客,為報南海王偉撞機之仇,將國旗插到了白宮上,他是誰
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如今我們的衣食住行已經離不開網路了,但是網路並不是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網上有很多黑客的存在,尋找網路的漏洞,攻擊別人的電腦,進行非法活動,比如說之前的熊貓燒香。

雖然紅客聯盟被解散了,但是熊熊燃燒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都沒有熄滅,紅客聯盟也在解散之後不久,再次重組成為另一個黑客組織,他們用高超的技術再次守衛著國家和網路的安全,並且他們做出了承諾,以後絕對不會走商業化的道路,紅客聯盟將一直是一個愛國的黑客組織。而林勇本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黑客,他在2009年的時候拿到了信息安全社會影響力獎。相信未來在黑客技術這一方面,他一定能夠取得更加傑出的成就。
林勇和紅客聯盟,在我心裡就像古代懲奸除惡的大俠一樣,有人說俠以武犯禁,然而法用於正既正,法用於邪既邪,他們用自己掌握的高超技術,守衛著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替中國人民出了一口惡氣,像他們這樣的人,代表了我中華民族的氣節與脊樑,不管哪個時代,國家都需要英雄作為榜樣,而林勇就像為國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一樣,將愛國主義情懷,貫徹到了自己的職業使命當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㈣ 計算機網路領域的領軍人物有哪些
路易斯·普贊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路易斯·普贊在分別位於法國、義大利和英國的地點之間建立起了一個創新性的連接數據網路。盡管這個網路只能連接幾十台電腦,但其簡單高效性為日後建立一個可以連接數百萬台電腦的網路指明了方向。普贊對於當今互聯網的建立功不可沒。如今他依然在為互聯網的進一步演變與提高振臂高呼。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嘉獎了五位計算機網路先驅者。他們將分享剛設立的伊麗莎白女王工程獎(Queen Elizabeth Prize for Engineering)共計100萬英鎊(合160萬美元)的獎金。其中四位獲獎者都聞名於世,他們是:互聯網協議的創始人溫特•瑟夫(Vint Cerf)和鮑勃•康恩(Bob Kahn),萬維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 Lee),成功發明首款網頁瀏覽器的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然而,獲獎的第五人就相對少為人知。他就是路易斯•普贊(Louis Pouzin),一個喋喋不休的法國人,他對這個領域做出的貢獻完全稱得上舉足輕重。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普贊在分別位於法國、義大利和英國的地點之間建立起了一個創新性的連接數據網路。盡管這個網路只能連接幾十台電腦,但其簡單高效性為日後建立一個可以連接數百萬台電腦的網路指明了方向。普贊的發明激發了瑟夫和康恩的想像力,他們兩位將普贊設計的許多方面都融入了他們的互聯網協議設計,而互聯網協議如今正驅動著整個互聯網的運行。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晚期,法國政府撤走了對普贊項目的資金支持。他眼看著互聯網席捲全球,最終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證明。「對於路易斯來說,這份認可實在來得太遲,太遲了,」瑟夫說道,「這不公平。」
1931年出生在法國中部一個小村莊的普贊是在父親開的鋸木廠長大的。他被廠里那些危險的機器——除了電鋸,還有發動電鋸的蒸汽機——深深地吸引了,但父親不許他碰,只給了他一個麥卡諾(Meccano,商標名,主要是鋼鐵組合的模型玩具)的建築工具箱用以修木。普贊的父母鼓勵他去法國最知名的理工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大學(École Polytechnique)求學。畢業後,他為法國國營的郵政、電報和電信供應商(PTT)設計出了一套機械工具。
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普贊在《世界報》(Le Monde,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是法國在海外銷售量最大的日報。)上讀到了從辦公用品供應商的年度展覽會上發來的一篇報道,在其中美國技術公司IBM承諾不久後就會推出能夠處理各種官僚文書苦差的電腦產品。沉醉於電腦化的潛力,普贊跳槽去了IBM在法國的競爭對手布爾集團(Bull)。在那兒他手下有十幾位工程師,齊力為那台「在雙層兩室的空間中才能擺得下」而且時而抽風的計算機Gamma 60(譯者註:布爾公司於1960年開發的超級計算機,技術水平與歐美不相上下)打造應用軟體。然而這項工作的嚴密與苛刻——以及布爾與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的合作——暴露了普贊能力的局限。「我意識到,如果我不能學會編程或英語,就無法在計算機行業立足,」他回憶說。
隨後普贊利用兩年公休假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修,成功地完成了給自己定下的這兩大任務。20世紀60年代早期,普贊舉家移民美國,並加入了一個致力於分時系統研發的先鋒小組,分時系統旨在通過允許多個用戶同時在一台計算機上運行多個程序,以期使昂貴的大型主機達到更高的利用率。普贊設計出了一款叫作RUNCOM的程序,可以幫助用戶自動設定一些單調重復的指令。他本人將那款程序描述為包裹在電腦呼吸內臟外的一個「殼」,這既為一整類軟體工具「命令行介面」(command-line shells)的產生貢獻了靈感,也是其名稱的來源。如今,命令行介面仍在現代操作系統中發揮作用。
這個法國人的異議
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法國政客就啟動了一項意在振興國家計算機產業的宏偉計劃。1971年,政府叫板國資計算機科學研究機構——法國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IRIA:Institut de Recherche d'Informatique et d'Automatique),開始了建立一個全國性計算機網路的研究。普贊被聘為項目負責人,這個項目也就是著名的CYCLADES。
在這期間,普贊訪問了美國多所大學去學習更多有關阿帕網(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的知識。阿帕網由法國軍方注資,於兩年前接通,依靠一項前景廣闊的新技術「包交換」(packet switching)在電腦間傳輸數據。將所有的通信切分成固定大小的數據包並且允許電腦間可以相互傳遞數據包,這就意味著沒有必要在網路上的一對電腦間建立一個直接的連接。即使兩台電腦關聯甚少,也能夠完成連接,這就減少了成本,並且加強了網路的彈性。即使一個網路的連接失敗了,數據包也可以通過其它網路傳輸。
但在普贊看來,阿帕網的設計仍很保守低效。每台計算機都要依賴復雜的硬體才能連接上網路,因為阿帕網的設計包含了一個連接建立階段,在這段時間一對電腦間可以建立起一條通信網路連接路徑。連接建立後,數據包就會在這條路徑中有序地進行傳輸。
普贊的團隊想出了一個更高效的辦法。他們提出每個數據包都該被標記並作為一個單獨信息「數據報」(datagram)進行傳輸,而不是為一串數據包預設好一條傳輸的路徑。在阿帕網中,成串的數據包都嚴格按照一定的順序傳輸,就像火車的車廂一樣。而在CYCLADES網路中,每個數據包就像一輛單獨的汽車,可以依據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傳輸。就像拋接雜耍一樣將數據包還原排序的應該是接收數據的電腦而並非網路,如果某個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丟失了,接收電腦還可以發出重新傳輸的指令。
這種包交換的「無連接」傳輸模式降低了網路中對那種復雜昂貴的為數據包預設路徑的設備
需求。同時,這種簡易的傳輸系統也使不同網路間的銜接更為容易。第一條CYCLADES網路連接在1973年首次面世,架構於巴黎和格勒諾布爾(法國東南部城市)之間,得到了瑟夫和康恩的密切關注,這兩位科學家那時正在為如何趕超阿帕網絞盡腦汁。基於普贊CYCLADES系統中的無連接式數據報傳輸模式,瑟夫和康恩設計的TCP/IP協議棧如今仍在現代互聯網中運行著。
連接中斷
盡管CYCLADES系統的創新性折服了瑟夫和康恩,但這一發明卻激起了法國PTT公司及縱貫歐洲的其它國營電信供應商的敵意。這些公司的工程師們認為普贊的設計根本不值得信賴,也不滿CYCLADES解決網路智能這一問題的方式。普贊心知他的網路設計威脅到了PTT等國營公司的傳統商業模式,卻無意平息對方的憤怒。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約翰•迪(John Day)回憶起1976年普贊做了一場尤其熱血沸騰的講座。「路易斯展示了一幅城堡的畫像,上面標著『PTT』,」他說,「從城堡的壁壘上垂下一條繩子,上面掛著PTT的用戶;其他人則一直在對城堡的高牆發動猛攻。」
在20世紀70年代,歐洲的國營電信運營商都在紛紛打造自己的數據網路,這些網路基於過去用在電話上的電路交換技術。「構造復雜,造價高昂,」普贊說道,「而這正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因素。」當時的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是支持IRIA的,但在蓬皮杜1974年去世後,法國政府轉而開始反對這一項目。1978年,政府將CYCLADES項目的預算大幅精簡。「他們說,『你此前的工作非常出色,現在是時候休息一下了,有空可以去逛逛公園放放風箏什麼的』,」普贊如是說道。
同年,PTT公司接通了TRANSPAC網路(法國遠程分組交換公用數據通信網),這是該公司自己設計的連接導向數據傳輸網路。「這簡直是大錯特錯,」普贊評價說,「就是一條死胡同。」但起初看來並非如此——TRANSPAC系統鞏固了Minitel的應用,Minitel是法國一家電話公司於1982年啟用的消費者-信息服務,其應用非常廣泛及成功。早在萬維網面世10年前,Minitel就能夠為法國市民提供網上銀行、旅遊預訂及色情聊天室服務。在20世紀90年代晚期,它的用戶就達到了2500萬。然而,事實卻證明,Minitel無法與互聯網媲美,最終被停用。
即使是在法國政府丟棄了CYCLADES項目20年後,普贊的原上級以及盟友莫里斯•阿列格雷(Maurice Allègre)依然對此痛惜不已。「我們本可以成為互聯網的先驅,」他在1999年寫道,「如今我們卻也只是用戶之一而已,遠遠比不上那些可以決定互聯網未來的大人物。」在這一打擊後,普贊開始轉向其它項目研究,最終步入了學術界。「我們浪費了這個偉人的眾多心血,」約翰•迪說,「法國走向互聯網技術的步伐比較滯緩,而這部分正是因為這一段歷史。但如今,網路既成事實,普贊就成了法國人的英雄。」
最終,在2003年,法國政府授予了普贊「榮譽軍團騎士級勛章」(Chevalier de la Légion d』Honneur),這是法國最高的獎勵之一。普贊現年82歲,名義上已經退休了。但是,隨著設計高雅的互聯網遭受到越來越多來自商業和政治的壓力,如同許多互聯網的先驅人物一樣,普贊仍在利用自己的名望推動著互聯網向更開放和更透明的程度發展。他直言不諱地批評互聯網管理的隨意性,在這個管理體系中一些關鍵性決定居然是由公司、慈善機構和出身名門的笨蛋拼起來的一群雜燴來敲定。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紮根於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用戶不用擔負任何責任。普贊尤其擔心某五、六個互聯網大公司的聲勢逐漸壯大,而這會造成用戶會止步於「圍起來的花園」這種封閉的體驗,固定使用與這幾個公司相關的站點和應用程序。在普贊看來,這已經觸犯了互聯網開放的傳統。「在某種形式上,他們又在重造Minitel,」他這樣評價道。
「在過去的30年,互聯網本身並沒有任何變化,在100年後,它理應有所不同。」
普贊提到,近年來有80%被採用的新技術標準是美國工程師或美國企業設計的。他嘗試過游說議員對互聯網體製做一些改變,以使其更易被非英語用戶所理解。這場互聯網改革運動在2009年獲得了重要的一次勝利,當時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這個管理著互聯網地址系統的慈善機構,破例地批准了一項發給用中文、阿拉伯語及其它非西方語言腳本編寫的域名(包括網址)。
盡管有了這項決議,ICANN卻是普贊最大的顧慮之一。ICANN駐於加利福利亞,對美國商務部也不怎麼負責,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提高其在國際互聯網領域的影響力。然而,某些政府卻覬覦ICANN手中的管理權——以及由網路專家組成的一個鬆散聯盟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聯網工程任務組)的權利——政府希望把這些管理權轉給一個更傳統的國際組織如ITU(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國際電信聯盟),一個落滿灰塵的聯合國組織,長期以來主要負責管理電話事務。一旦移權給ITU這樣的官僚機構,就可能阻礙新標準的發展與採用。因此,許多國家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引領的互聯網現狀才是最好的選擇。普贊在考慮,將現有的國際機構分解重組生成一個新的組織是否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雖然普贊本是一個工程師而並非活動者,他關注的焦點卻是互聯網的運作支撐體系不該食古不化,而應繼續演變與提高。「互聯網只是作為一個實驗性網路被創建了出來,」他說,「現在也仍然是。」他對美國、愛爾蘭、西班牙以及世界各地在努力讓互聯網變得更加高效安全的研究者們給予了很大支持。「在過去的30年,互聯網本身並沒有任何變化,」他評價說,「在100年後,它理應有所不同。」普贊對於當今互聯網的建立功不可沒,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想互聯網的發展止步不前。
㈤ 如何成為一個網路安全界的高手
如何成為一個網路高手
這是來自國外某BBS的帖子。
我寫這個並不是因為我已經厭倦了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同樣的問題,而是考慮到這確實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其實很多人(90%)確實需要問這個問題而從來沒有去問。
我被問了很多次有關安全領域的問題,比如:什麼編程語言你最推崇?應該讀什麼書作為開始?總而言之,就是如何在安全領域內成為一個有影響的人。既然我的答案和一般的答案有所不同,我打算把我的看法說出來。
1.從哪裡開始?
我的觀點可能和一般的看法不同,如果你剛剛起步,我建議你不要從Technotronic,Bugtraq,Packetstorm,Rootshell等站點開始,沒錯?不要從那裡開始(盡管它們是很好的站點,而且我的意思也並不是說不要去訪問這些站點),原因十分簡單,如果你以為通曉「安全」就是知道最新的漏洞,到頭來你將會發現自己一無所獲。
我同意,知道什麼地方有漏洞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些並不能夠為你的高手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你知道RDS是最新的漏洞,知道如何下載並使用對這個漏洞進行利用的Script工具,知道如何修補這個漏洞(也許,很多人只知如何攻擊,不知道如何防護),可是,3個月後,補丁漫天飛舞,這個漏洞已經不存在了......現在你的那些知識還有什麼用?而且你可能根本沒有理解對漏洞的分析。
你應該學習的知識是什麼?是分析?還是攻擊手段?
這是我想要再次強調的,人們可能沒有注意,已經有很多人認為他們只要知道最新的漏洞就是安全專家,NO!No!No!所有他們知道的只不過是「漏洞」,而不是「安全」。
例如:你知道有關於phf的漏洞,showcode.asp的漏洞,count.cgi和test.cgi的漏洞,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它們會成為CGI的漏洞嗎?你知道如何編一個安全的通用網關程序嗎?你會根據一個CGI的工作狀態來判斷它可能有哪些漏洞或哪方面的漏洞嗎?或者,你是不是只知道這些CGI有漏洞呢?
所以我建議你不要從漏洞開始,就當它們不存在(你知道我的意思),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從一個普通用戶開始。
2.做一個用戶
我的意思是你至少要有一些基本的常規知識。例如:如果你要從事Web Hacking,你是否可能連瀏覽器都不會使用?你會打開Netscape,打開IE?很好!你會輸入姓名,你知道HTML是網頁,很好,你要一直這樣下去,變成一個熟練的用戶。你會區別ASP和CGI是動態的,什麼是PHP?什麼是轉向,Cookies,SSL?你要知道任何一個普通用戶可能接觸到的關於Web的事物。不是進攻漏洞,僅僅是使用,沒有這些基礎的(也許是枯燥的)知識,你不可能成為高手,這里沒有任何捷徑。
好,現在你知道這里的一切了,你用過了。你在Hack UNIX之前你至少要知道如何Login,Logout,如何使用shell命令,如何使用一般的常用程序(Mail,FTP,Web,Lynx等)。
要想成為一個管理員,你需要掌握如下基本的操作。
3.成為一個管理員
現在你已經超過了一個普通用戶的領域了,進入了更復雜的領域,你要掌握更多的知識。例如:Web伺服器的類型,與其他的伺服器有什麼區別?如何去配置它,像這樣的知識,你知道得越多就意味著你更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干什麼的?你理解HTTP協議嗎?你知道HTTP1.0和HTTP1.1之間的區別嗎?WEBDAV是什麼?知道HTTP1.1虛擬主機有助於建立你的Web伺服器嗎?
你需要了解操作系統,如果你從來沒有配置過NT,你怎麼可能去進攻一個NT伺服器?你從來沒有用過Rdisk,用戶管理器,卻期望Crack一個管理員密碼,得到用戶許可權?你想使用RDS,而你在NT下的操作一直使用圖形界面?你需要從管理員提升到一個「超級管理員」,這不是指你有一個超級用戶的許可權,而是你的知識要貫穿你的所有領域。很好,你會在圖形界面下添加用戶,在命令方式下也能做到嗎?而且,system32里的那些.exe文件都是干什麼的?你知道為什麼USERNETCTL必須要有超級用戶許可權?你是不是從來沒有接觸過USERNETCTL?不要以為知道如何做到就行了,要盡可能知道的更多,成為一名技術上的領導者,但是......
你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
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如果你認為你可以知道所有的事情,你在自欺欺人。你需要做的是選擇一個領域,一個你最感興趣的領域,並進一步學習更多的知識。
要想成為一名熟練用戶,成為一名管理員,成為一名技術上的領導者,直至成為某一個領域中最優秀的人,不是僅僅學習如何使用web瀏覽器,怎樣寫CGI就行了,你知道HTTP和web伺服器的原理嗎?知道伺服器不正常工作時應該怎樣讓它工作嗎?當你在這個領域內有一定經驗時,自然就知道怎樣攻擊和防護了
這其實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知道所有的關於這方面的知識,那麼,你也就知道安全隱患在哪裡。面對所有的漏洞(新的,舊的,將來的),你自己就能夠發現未知的漏洞(你這時已經是一個網路高手了)
你找漏洞可以,但你必須了解漏洞的根源。所以,放下手中的Whisker的拷貝,去學習CGI到底是干什麼的?它們怎麼使通過HTTP的web伺服器有漏洞的?很快你就會知道到底Whisker是干什麼的了。
4.編程語言
在所有被問的問題中,最常聽到的就是:「你認為應該學習什麼編程語言?」
我想,這要看具體情況了,如你准備花費多少時間來學習?你想用這種語言做哪些事?想用多長時間完成一個程序?這個程序將完成多復雜的任務?
以下有幾個選項。
Visual Basic
一種非常容易學習的語言。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書,公開的免費源代碼也很多。你應該能夠很快地使用它。但是這個語言有一定局限,它並不是諸如C 那樣強大,你需要在windows下運行它,需要一個VB的編程環境(不論盜版還是正版的,反正它不是免費的)。想用VB來編攻擊代碼或補丁是十分困難的。
C
也許是最強大的語言了。在所有的操作系統里都存在。在網上有上噸的源代碼和書是免費的,包括編程環境。它比VB復雜,掌握它所需花費的時間也要比掌握VB多一些。簡單的東西容易學,功能強大的東西理解起來也要困難一些,這需要你自己衡量。
Assembly
也許是最復雜的語言,也是最難學習的語言。如果你把它當作第一個要學習的語言,那麼將會難得你頭要爆裂。但是,先學會了匯編,其餘的編程語言就變的很容易。市場上有一些這方面的書,但這方面的教材有減少的趨勢。不過,匯編知識在某些方面至關重要,比如緩沖溢出攻擊。
perl
一種很不錯的語言。它像VB一樣容易學習,也像VB一樣有局限。但是它在多數操作平台中都能運行(UNIX和windows),所以這是它的優勢。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而且它是完全免費的,你可以用它來製作一些普通的攻擊工具。它主要用於一些文本方式的攻擊技巧,並不適合製作二進製程序。
我想,這是所有你想知道的,有把握的說,c/c 是最佳選擇。
㈥ 中國十大黑客排名是什麼有什麼事跡
中國十大黑客排名NO.10網名:冰雪封情、NO.9網名:中華特攻 (King Xer)、NO.8網名:冰葉、NO.7網名:孤獨劍客、NO.6網名:教主、NO.5網名:陳三少、NO.4網名:中國鷹派、NO.3網名:coolfire、NO.2網名:lion、NO.1網名:goodwell。

互聯網在中國落地的早期,聽說過黑客的人很多,但是沒有幾個人真正知道黑客是怎樣入侵系統。Coolfire正是告訴大家什麼樣的人是一個恐怖的黑客。我從來沒有聽說過Coolfire攻擊過什麼網站,現在的一些朋友也說Coolfire的8篇文章,根本夠不上黑客級別,都是小兒科的基本知識。
中國鷹派聯盟是一個基於國際互聯網路的非商業性的民間愛好者團體。主要由網路安全愛好者、中華民族文化愛好者等各類健康文化愛好者組成。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的前提下開展和促進各類健康的民族及網路文化的研究與交流以及推廣工作。
㈦ 要成為一個網路安全高手要如何入手!
我給你的建議是,你首先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最好看一些網路技術的一些大學教材,例如你可以 看國家網路技術3級考試輔導書,從中你會對網路技術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最好是有機會可以親自實踐一下的,這個是非常的重要的,你要是只看課本的話很難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網路技術的。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呢,就是可以了解一些黑客的攻擊技術。知道別人怎麼攻擊你才可以做好防禦的,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這個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你要有個心裡准備的要是你自己沒有很好的數學水平。你最好就不要做了的因為那是很難的。不是僅僅有興趣就是可以做好的哦。另外語言也是有點用處的你可以先學習一些C語言,同時要是學會一些基本的DOS命令。因為在網路攻擊中用的都是DOS 中的一些 命令。你要是做好了我說的那些我相信你做一個合格的網路技術人員是沒有什麼大問題得
㈧ 中國頂尖黑客在國際上是什麼樣的水平
平均處於中游水準吧。但是,從技術角度來看,黑客中國仍然具有許多卓越的國際能力,讓我們看一下聯合安全實驗室騰訊中聚集的這些網路主的榮耀。在國際上了解他們水平的最直接方法是查看他們在主要的國際黑客競賽中所取得的成就。那些對黑客感興趣的人應該知道,Pwn2Own和GeekPwn以及DEF CON被稱為世界上的三大主要黑客事件。如果您能夠在此類世界級事件中取得出色的成績,那就是最好的國際黑客的最好證明。

騰訊 移動安全實驗室負責人—— 李偉在2010年,中國 移動安全技術軍備競賽的第一年爆發了3T戰爭,李偉與摩托羅拉和塞班,在系統歷史上的兩個通信領域移動中成為中國第一批root安卓的人。
㈨ 聘請網路安全高手
全球5000黑客高手拉斯維加斯開大會
本月27日,美國第八屆計算機黑客大會在著名的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行。此次名為DEFCON8.0的黑客大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名電腦黑客高手,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黑客大會。
據悉,此次黑客大會的發起人和組織者是一名叫傑夫·莫斯的30歲年輕人。在他十幾歲時,也就是互聯網剛剛在全球起步的階段,就已經是行家裡手,成為侵入電話系統和大學校園網路的高手。他後來被一家大型計算機網路安全公司聘請,成了該公司的特別顧問。
在大會上,除了大量的各色黑客之外,美國軍方的高級官員也頻頻出現在會場各地。不過出乎意料的是,美國的軍方官員出席此次大會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監督大會,防止黑客們攻擊互聯網製造麻煩,而是為了籠絡人才,邀請黑客加入美國軍方。
率領美國五角大樓代表團的是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兼負責指揮、通訊和情報的五角大樓首席情報官阿特·莫尼。他在會場上對每一位黑客必說的一句話是:「我邀請你們加入政府部門的工作,或者是私營企業,但是請務必不要忘了國防部」。莫尼和他來自空軍、海軍及聯邦警察部門的同事們游歷於各位黑客中,拿出了十八般武藝,目的當然是只有一個:讓他們為美國軍方效命。不過,面對美國軍方拋出的橄欖枝,感興趣的黑客卻一個沒有。在他們全神貫注地聽完莫尼的講話後,更多的是一番嘲笑而已。不過,莫尼在大會上還是對某些黑客們不顧嚴重後果而不負責任地破壞網路的行為進行了譴責。可是就連此舉也還是為了敲山震虎,莫尼希望能藉助此舉喚起黑客們的良知,加入到軍方的反黑行列中來。今年年初,美國雅虎等網站受到連番襲擊,給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並高速增長的美國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就在前兩天,美國科學家們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認為網際網路結構有弱點。這些美國聖母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目前的網際網路在結構上具有高度依賴少量關鍵節點的致命弱點,如果遭到規劃周密的黑客攻擊,它在理論上有大面積癱瘓的可能性。
與常規犯罪相比,黑客犯罪有許多新特點:一是智能性,作案者一般都具有相當高的計算機專業技術知識和嫻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作案前往往經過周密策劃,與反黑客力量鬥智周旋;二是隱蔽性,黑客犯罪是在由程序和數據這些無形要素組成的虛擬空間里進行的,往往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因此難以對作案者進行追蹤和監控;三是社會危害性大,大量事實證明,社會對網路系統的依賴性越大,計算機犯罪的發案率就越高。
不少專家認為,只要網路存在,就難以從根本上杜絕黑客犯罪。他們呼籲,為了嚴厲打擊這一高科技領域的犯罪現象,需要盡快制定有關國際法規,各國也應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並設立有效的管理機構,另處還需要開發保障網路安全的新技術。專家還指出,加強網路道德教育非常關鍵,要讓那些具有計算機才能的人特別是青少年通過正當途徑發揮自己的才能,不要成為人人喊打的黑客,甚至墮落為網路罪犯。
全球黑客大會耶路撒冷召開
在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來自世界各國的三百多名黑客高手不畏警方的審問和新聞封鎖,來到耶路撒冷參加以色列首次舉行的全球黑客大會。
此次有三百五十多位黑客出席的國際專業會議,於上周順利舉行。這是雅虎和ebay等著名商業網站二月被襲以來,各國黑客首次舉行類似集會。會期和地點公布後,以色列警方曾應國會議員的要求,准備封殺這次大會,最後全賴司法部長魯賓斯坦親自點頭,才使這群名聲極差的「怪才」得以聚首聖城。
來自美國加州的約翰·德雷珀是此道中的前輩級高手,他在閉幕儀式上對記者表示,黑客們希望改善這一行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所謂黑客(hacker),是設法使各種電腦程序更完善的人。」他說:「他們不是專門侵入電腦系統的人。那種人叫cracker。」
德雷珀可說是黑客現象的始祖。一九七一年,他便曾發現一種玩具哨子發出的音頻,能破解當地一間電話公司的保安系統,讓人可免費打電話。以色列特工還親到洛杉磯對他進行一個多小時的盤問,並仔細檢查了他的電腦設備,才放他登上前往耶路薩冷的航班。
大會詳情可見於網站http://www.y2hack.com。不過,警方卻禁止他們公開曾在會上一份保安不周以色列商業網站的名單。這些網站自信其安全系統滴水不漏而同意讓黑客設法尋找缺口,結果證明他們錯了。
㈩ 網路黑客排名
世界頭號黑客,無疑是Kevin Mitnick,讓全世界網路安全工作者頭疼的傳奇人物。看看吧,他的經歷比好萊塢電影好過癮。至於中國的我就不懂了,因為沒人有那麼大膽去多次入侵濤哥哥家的電腦。不過肯定沒法進去世界前十。
凱文·米特尼克 被稱為世界上「頭號電腦黑客」。這位「著名人物」現年不過46歲。其實他的技術也許並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當多的黑客們都反感他,認為他是只會用攻擊、不懂技術的攻擊狂,但是其黑客經歷的傳奇性足以讓全世界為之震驚,也使得所有網路安全人員丟盡面子。
凱文米特尼克
在米特尼克很小時候,他的父母就離異了。他跟著母親生活,從小就形成了孤僻倔強的性格。70年代末期,米特尼克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迷上了無線電技術,並且很快成為了這方面的高手。後來他很快對社區「小學生俱樂部」里的一台電腦著了迷,並在此處學到了高超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直到有一天,老師們發現他用本校的計算機闖入其它學校的網路系統,他因此不得不退學了。美國的一些社區里提供電腦網路服務,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區網路中,家庭電腦不僅和企業、大學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門相通。當然這些電腦領地之門都會有密碼的。這時,一個異乎尋常的大膽的計劃在米特尼克腦中形成了。此後,他以遠遠超出其年齡的耐心和毅力,試圖破解美國高級軍事密碼。不久,只有15歲的米特闖入了「北美空中防護指揮系統」的計算機主機同時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所有核彈頭的數據資料,然後又悄然無息的溜了出來。這成為了黑客歷史上一次經典之作。
在成功闖入「北美空中防護指揮系統」之後,米特尼克又把目標轉向了其它的網站。不久之後,他又進入了美國著名的「太平洋電話公司」的通信網路系統。他更改了這家公司的電腦用戶,包括一些知名人士的號碼和通訊地址。結果,太平洋公司不得不作出賠償。太平洋電腦公司開始以為電腦出現了故障,經過相當長時間,發現電腦本身毫無問題,這使他們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系統被入侵了。
這時的米特尼克已經對太平洋公司沒有什麼興趣了。他開始著手攻擊聯邦調查局的網路系統,不久就成功的進入其中。一次米特尼克發現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一名「黑客「,便翻開看,結果令他大吃一驚——這個「黑客是他自己。後來,米特尼克就對他們不屑一顧起來,正因如此,一次意外,米特尼克被捕了。由於當時網路犯罪很新鮮,法律也沒有先例,法院只有將米特尼克關進了「少年犯管所」。於是米特尼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因網路犯罪而入獄的人。但是沒多久,米特尼克就被保釋出來了。他當然不可能改掉以前的壞毛病。脆弱的網路系統對他具有巨大的挑戰。他把攻擊目標轉向大公司。在很短的時間里,他接連進入了美國5家大公司的網路,不斷破壞其網路系統,並造成這些公司的巨額損失。1988年他因非法入侵他人系統而再次入獄。由於重犯,這次他連保釋的機會都沒有了。米特被處一年徒刑,並且被禁止從事電腦網路的工作。等他出獄後,聯邦調查局又收買了米特尼克的一個最要好的朋友,誘使米特尼克再次攻擊網站,以便再次把他抓進去。結果——米特尼克竟上鉤了,但畢竟身手不凡,在打入了聯邦調查局的內部後,發現了他們設下的圈套,然後在追捕令發出前就逃離了。通過手中高超的技術,米特尼克在逃跑的過程中,還控制了當地的電腦系統,使得以知道關於追蹤他的一切資料。
後來,聯邦調查局請到了被稱為「美國最出色的電腦安全專家」的日裔美籍計算機專家下村勉。下村勉開始了其漫長而艱難的緝拿米特行動。他費盡周折,馬不停蹄,終於在1995年發現了米特尼克的行蹤,並通知聯邦調查局將其捉獲。1995年2月,米特尼克再次被送上法庭。在法庭上,帶著手銬的米特尼克看著第一次見面的下村勉,由衷地說:「你好呀,下村,我很欽佩你的技術。」這一次,米特尼克被處4年處徒刑。在米特尼克入獄期間,全世界黑客都聯合起來,一致要求釋放米特尼克,並通過為不斷的攻擊各大政府網站的行動來表達自己的要求。這群黑客甚至還專門制了一個名為「釋放凱文」的網站。1999年米特尼克終於獲准出獄。出獄後他便不斷地在世界各地進行網路安全方面的演講。
許多世界頂級網站,超級公司一聽到黑客這個名詞,便猶如談虎色變般的恐懼。對於黑客的存在,每個網民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喜歡黑客更喜歡做黑客,因為他們認為這樣能體現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然而更多的人憎恨黑客,甚至要求國家法律對那些黑客進行嚴懲。就像他一樣當2000年1月21日美國法庭宣布他假釋出獄後,幾乎當今所有依賴電腦和網路的公司、 企業都開始了膽戰心驚的生活,人們害怕他會重操舊業。
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呢?他就是超級黑客:凱文·米特尼克。
他是第一個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的黑客,走出牢獄之後,他馬上又想插手電筒腦和互聯網。有了他,世界又不平靜了。凱文·米特尼克也許可以算得上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厲害的黑客,他的名聲盛極一時,後隨著入獄而逐漸消退。
凱文·米特尼克是一個黑客,而且是一個頂級黑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