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近期重大網路安全事故案例

近期重大網路安全事故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7-27 22:55:23

㈠ 泄密案例有哪些

防泄密的案例可以看一些做防泄密的廠商的主頁。我給你貼幾個數據吧:

據美國獨立研究機構波萊蒙研究所(Ponemon Institute)的最新報告顯示,對那些不願意對數據安全防護進行投資的公司來說,一旦系統被入侵,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波萊蒙研究所對來自17個國家的43家大型公司進行了關於數據入侵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200條到113000條客戶記錄丟失。此前業界曾發生過一些重大客戶數據泄密事件,其中受影響的客戶數據動輒上百萬,不過該調查數據主要是基於多數企業通常會遭遇的數據入侵。

據波萊蒙研究所表示,企業去年在數據入侵時的平均損失是,每條記錄大約202美元。而2005年該公司同類性質調查的結果是每條記錄損失138美元,相比之下上升了138美元,另外2006年的調查結果是182美元,2007則是197美元,呈逐年遞增趨勢。

這個每條記錄損失的成本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直接成本,例如檢測、緩解、通知和響應成本;另外還包括間接成本,諸如客戶滿意度的降低和因此而失去的企業機會。據波萊蒙研究所表示,數據入侵給企業帶來的平均損失是660萬美元,有的公司的損失甚至高達3200萬美元。

波萊蒙研究所董事長兼創始人拉里·波萊蒙表示,企業因數據入侵而遭受的最大損失是丟失業務。據其表示,在去年的每條記錄平均損失202美元中,有139美元(佔69%)是指丟失業務。波萊蒙表示,盡管企業一直在通過更好的防護措施來避免數據泄密,但客戶對此類事件的容忍度也越來越低,一旦發生數據泄密情況,客戶很可能轉向其它廠商。

可以在網路或者GOOGLE上尋找這些案例:

1.6萬病人隱私外泄都是醫院人為錯誤
倒賣安踏設計圖紙受審
匯豐遺失伺服器 泄漏16萬客戶資料
IBM前高管就竊取商業機密認罪
上市葯企內部上演「無間道」 線人內鬼一應俱全
eBay出售的照相機包含MI6文件 英國軍情六處嚴重泄

夠多了吧 :)

㈡ 14年全球有哪些網路被攻擊的案例

事件一、1•21中國互聯網DNS大劫難
2014年1月21日下午3點10分左右,國內通用頂級域的根伺服器忽然出現異常,導致眾多知名網站出現DNS解析故障,用戶無法正常訪問。雖然國內訪問根伺服器很快恢復,但由於DNS緩存問題,部分地區用戶「斷網」現象仍持續了數個小時,至少有2/3的國內網站受到影響。微博調查顯示,「1•21全國DNS大劫難」影響空前。事故發生期間,超過85%的用戶遭遇了DNS故障,引發網速變慢和打不開網站的情況。
事件二、比特幣交易站受攻擊破產
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Mt.Gox由於交易系統出現漏洞,75萬個比特幣以及Mt.Gox自身賬號中約10萬個比特幣被竊,損失估計達到4.67億美元,被迫宣布破產。這一事件凸顯了互聯網金融在網路安全威脅面前的脆弱性。
事件三、攜程漏洞事件
2014年3月22日,有安全研究人員在第三方漏洞收集平台上報了一個題目為「攜程安全支付日誌可遍歷下載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卡CVV碼、6位卡Bin)」的漏洞。上報材料指出攜程安全支付日誌可遍歷下載,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並稱已將細節通知廠商並且等待廠商處理中。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漏洞立即引發了關於「電商網站存儲用戶信用卡等敏感信息,並存在泄漏風險」等問題的熱議。
事件四、XP系統停止服務
微軟公司在2014年4月8日後對XP系統停止更新維護的服務。但XP仍然是當今世界被廣泛使用的操作系統之一。特別是在中國,仍有63.7%的用戶,也就是大約3億左右的用戶還在使用XP系統。因此「後XP時代」的信息安全一直備受關注,但國內安全廠商推出的防護軟體究竟效果如何,面對市場上如此多的安全防護軟體,選哪個又是一個疑問,所以xp挑戰賽應運而生。在2014年4月5日的XP挑戰賽中,騰訊、金山落敗360堅守成功。
事件五、OpenSSL心臟出血漏洞
2014年4月爆出了Heartbleed漏洞,該漏洞是近年來影響范圍最廣的高危漏洞,涉及各大網銀、門戶網站等。該漏洞可被用於竊取伺服器敏感信息,實時抓取用戶的賬號密碼。從該漏洞被公開到漏洞被修復的這段時間內,已經有黑客利用OpenSSL漏洞發動了大量攻擊,有些網站用戶信息或許已經被黑客非法獲取。未來一段時間內,黑客可能會利用獲取到的這些用戶信息,在互聯網上再次進行其他形式的惡意攻擊,針對用戶的「次生危害」(如網路詐騙等)會大量集中顯現。即使是在今後十年中,預計仍會在成千上萬台伺服器上發現這一漏洞,甚至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伺服器。
事件六、中國快遞1400萬信息泄露
2014年4月,國內某黑客對國內兩個大型物流公司的內部系統發起網路攻擊,非法獲取快遞用戶個人信息1400多萬條,並出售給不法分子。而有趣的是,該黑客販賣這些信息僅獲利1000元。根據媒體報道,該黑客僅是一名22歲的大學生,正在某大學計算機專業讀大學二年級。
事件七、eBay數據的大泄漏
2014年5月22日,eBay要求近1.28億活躍用戶全部重新設置密碼,此前這家零售網站透露黑客能從該網站獲取密碼、電話號碼、地址及其他個人數據。該公司表示,黑客網路攻擊得手的eBay資料庫不包含客戶任何財務信息——比如信用卡號碼之類的信息。eBay表示該公司會就重設密碼一事聯系用戶以解決這次危機。這次泄密事件發生在今年2月底和3月初,eBay是在5月初才發現這一泄密事件,並未說明有多少用戶受到此次事件的影響。
事件八、BadUSB漏洞
2014年8月,在美國黑帽大會上,JakobLell和KarstenNohl公布了BadUSB漏洞。攻擊者利用該漏洞將惡意代碼存放在USB設備控制器的固件存儲區,而不是存放在其它可以通過USB介面進行讀取的存儲區域。這樣,殺毒軟體或者普通的格式化操作是清除不掉該代碼的,從而使USB設備在接入PC等設備時,可以欺騙PC的操作系統,從而達到某些目的。
事件九、Shellshock漏洞
2014年9月25日,US-CERT公布了一個嚴重的Bash安全漏洞(CVE-2014 -6271) 。由於Bash是Linux用戶廣泛使用的一款用於控制命令提示符工具,從而導致該漏洞影響范圍甚廣。安全專家表示,由於並非所有運行Bash的電腦都存在漏洞,所以受影響的系統數量或許不及「心臟流血」。不過,Shellshock本身的破壞力卻更大,因為黑客可以藉此完全控制被感染的機器,不僅能破壞數據,甚至會關閉網路,或對網站發起攻擊。
事件十、500萬谷歌賬戶信息被泄露
2014年9月,大約有500萬谷歌的賬戶和密碼的資料庫被泄露給一家俄羅斯互聯網網路安全論壇。這些用戶大多使用了Gmail郵件服務和美國互聯網巨頭的其他產品。據俄羅斯一個受歡迎的IT新聞網站CNews報道,論壇用戶tvskit聲稱60%的密碼是有效的,一些用戶也確認在資料庫里發現他們的數據。
事件十一、颶風熊貓本地提權工具
2014年10月,CrowdStrike發現颶風熊貓這個本地提權工具,颶風熊貓是主要針對基礎設施公司的先進攻擊者。國外專業人士還表示,該攻擊代碼寫的非常好,成功率為100%。我們知道颶風熊貓使用的是「ChinaChopper」Webshell,而一旦上傳這一Webshell,操作者就可試圖提升許可權,然後通過各種密碼破解工具獲得目標訪問的合法憑證。該本地提權工具影響了所有的Windows版本,包括Windows7和WindowsServer 2008 R2 及以下版本。
事件十二、賽門鐵克揭秘間諜工具regin
2014年11月24日,賽門鐵克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該公司發現了一款名為「regin」的先進隱形惡意軟體。這是一款先進的間諜軟體,被稱為史上最為復雜的後門木馬惡意軟體。該軟體被用於監視政府機關、基礎設施運營商、企業、研究機構甚至針對個人的間諜活動中。
事件十三、索尼影業公司被黑客攻擊
2014年12月,索尼影業公司被黑客攻擊。黑客對索尼影業公司發動的這次攻擊影響令人感到震驚:攝制計劃、明星隱私、未發表的劇本等敏感數據都被黑客竊取,並逐步公布在網路上,甚至包括到索尼影業員工的個人信息。預計索尼影業損失高達1億美元,僅次於2011年被黑客攻擊的損失。
事件十四、12306用戶數據泄露含身份證及密碼信息
2014年12月25日,烏雲漏洞報告平台報告稱,大量12306用戶數據在互聯網瘋傳,內容包括用戶帳號、明文密碼、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等。這次事件是黑客首先通過收集互聯網某游戲網站以及其他多個網站泄露的用戶名和密碼信息,然後通過撞庫的方式利用12306的安全機制的缺欠來獲取了這13萬多條用戶數據。同時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就此呼籲,12306用戶盡快修改密碼,避免已經訂到的火車票被惡意退票。另外如果有其他重要帳號使用了和12306相同的注冊郵箱和密碼,也應盡快修改密碼,以免遭遇盜號風險。

㈢ 2015 年有哪些重大的網路安全事件

國外:
事件一:【時間:2015.1】 俄羅斯約會網站泄露2000萬用戶數據
事件二:【時間:2015.2】 5萬名優步司機信息遭泄露 Uber公司最大數據事故
事件三:【時間:2015.2】Anthem八千萬個人信息被竊 或成美國最大醫療相關機構泄露事件
事件四:【時間:2015.3】美醫療保險公司CareFirst被黑,110萬用戶信息泄露
事件五:【時間:2015.4】美國Metropolitan State大學16萬學生信息泄漏
事件六:【時間:2015.5】美國國稅局超過10萬名納稅人的財務信息泄露
事件七:【時間:2015.8】英國240萬網路用戶遭黑客侵襲:加密信用卡數據外泄
事件八:【時間:2015.9】英國史上最慘數據泄露:400萬人信息泄漏
事件九:【時間:2015.10】音樂眾籌網站Patreon被黑,超過16GB資料流落網路
事件十:【時間:2015.10】美股券商Scottrade數據泄露 或影響460萬用戶
事件十一:【時間:2015.11】喜達屋54家酒店遭POS惡意軟體植入 房客銀行數據泄露
國內:
2015年以來,各種安全漏洞被曝光,這其中就包括酒店客戶信息、政府相關敏感機構數據等,信息泄露無一倖免。
1、數千萬社保用戶信息泄露
2015年4月22日,從補天漏洞響應平台獲得的數據顯示,圍繞社保系統、戶籍查詢系統、疾控中心、醫院等大量爆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就已經超過
30個,僅社保參保信息、財務、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不僅的個人隱私全無,還會被犯罪分子利用,例如復制身份證、盜用信用
卡、盜刷信用卡等一系列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
2、7大酒店被曝泄露數千萬條開房信息
2015年2月漏洞盒子平台的安全報告指出,知名連鎖酒店桔子、錦江之星、速八、布丁;高端酒店萬豪酒店集團、喜達屋集團、洲際酒店集團存在嚴
重安全漏洞,房客的訂單一覽無余,包括住戶的姓名、家庭地址、電話、郵箱乃至信用卡後四位等敏感信息,同時還可對酒店訂單進行修改和取消。
3、國家旅遊局漏洞致6套系統淪陷涉及全國6000萬客戶
該漏洞於國慶長假前夕被補天漏洞響應平台披露,涉及全國6000萬客戶、6W+旅行社賬號密碼、百萬導游信息;並且攻擊者可利用該漏洞進行審核、拒簽等操作。通過該漏洞,安全工作者獲取了一則長長的名單,能夠直接觀看到每位用戶的詳細行程及個人信息。

㈣ 列舉近兩年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給電子商務帶來的重大事故

1)源代碼被盜事件。
2)重大黑客攻擊事件。
3)惡意軟體肆虐事件。
4)信息泄密事件。
5)重大漏洞事件 。
6)操作系統安全事件。

㈤ 有誰知道是因為計算機病毒引起的造成嚴重後果的事件案例

「MSN性感雞」,網路提前遭遇「禽流感」

2005年,禽流感席捲全球,讓人聞雞色變。而網路上的「禽流感」更是早於現實,從2月3日開始,席捲全球互聯網。

2月3日上午,金山、瑞星、江民等國內多家安全軟體廠家,接到大量MSN用戶中毒信息,一個名為「MSN性感雞」的病毒迅速在互聯網上瘋狂傳播。msn用戶感染後會向所有好友發送病毒文件。MSN性感雞除了利用MSN向外界發送病毒文件、消耗系統資源外,還會在中毒電腦里放置後門程序,使黑客可以遠程式控制制該電腦,從而使用戶面臨極大的安全威脅。

在相對平靜的2005年網路環境中,「MSN性感雞」造成危害最嚴重的一個病毒。隨著各大門戶網站的即時通訊工具的推出,以及金山加加、盛大圈圈等的加入,病毒製造者利用IM(即時通訊工具)做為傳播,已經成為了病毒傳播的首選方式。金山毒霸反病毒服務中心整個2005年接到的感染報告中,通過IM工具傳播的病毒高達270萬次,排在所有病毒之首。這也使的國內IM廠家高度重視,騰訊推出的QQ2005,就在業界率先與殺毒廠商合作,與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國際首創的「QQ安全中心」。

金融機構成為網路釣魚最青睞對象

2005年,美國超過300萬的信用卡用戶資料外斜,導致用戶財產損失,同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先後成為黑客們模仿的對象,設計了類似的網頁,通過網路釣魚的形式獲取利益。這一現象在2005年以平均每個月73%的數字增長,使很多用戶對於網路交易的信心大減。導致年底各家銀行對於網路交易安全提高重視。

針這些對愈演愈烈的網上銀行詐騙事件,中國人民銀行於10月30日向社會公布《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對銀行從事電子支付活動提出了指導性要求,對銀行針對不同客戶在電子支付類型、單筆支付金額和每日累計支付金額等方面作出合理限制。

各殺毒廠家紛紛披露主動防禦計劃反病毒欲改被動劣勢

5月,業界一條以「網路安全驚曝黑幕」為題的報道,在原本還算平靜的網路安全行業攪起千層巨浪。這篇報道毫不客氣地將殺毒軟體比做「過期葯」,更將信息安全廠商們斥之為販賣「過期葯」的販子。隨後,國內著名信息安全廠商金山公司對外宣布,其殺毒軟體「主動防禦(ADP)」業已完成第二層(網路自防禦)計劃,並且證實該計劃已經應用到當天發布的金山毒霸2005中小企業版當中。至此,包括金山、瑞星在內的國內主流信息安全廠商均做出高調反應,表明中國的信息安全廠商正試圖扭轉在與病毒競爭中長期被動的局面。

「主動防禦」更像是一個貼身的保鏢,勤勤懇懇、認認真真的監視著周圍的可疑人物,讓危險總能在最後一刻之前化解。「主動防禦」以事實為依據,掌握用戶計算機真實的安全狀況,在用戶還沒有意識到之前,能給予用戶更多的提示與建議,幫助用戶構築專家級水準的計算機安全防線。它是傳統殺毒軟體的超集,雖然它也需要傳統方法的補充,但它的理念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殺毒,而是全面保護用戶計算機的安全。它是安全軟體未來的發展方向。

流氓軟體引起公憤,人人喊打

6月21日,北京市網路行業協會聯合新浪、搜狐、金山、瑞星等16家網路和軟體企業聯合起草了《軟體產品行為安全自律公約》,聯合承諾共同防範「流氓軟體」帶給網民的麻煩。隨後,在北京市網路行業協會的網站上,接受網民的投訴,引起眾多網民的關注與投訴。7月11日,網路行業協會根據網民的投訴,點名公布了10家流氓軟體名單,包括了3721、淘寶、e趣、DUDU等家加知名軟體。

2005年,間諜軟體已經大面積闖入了我們的網路生活中。間諜軟體從以前單一的收集用戶信息和盜取有價賬號等方式擴展到惡意廣告。惡意廣告的典型特徵為:悄悄安裝;不易卸載;保護自己使用低層技術與多種軟體沖突;隨時隨地彈出騷擾廣告。而目前在國內用戶被侵擾最多的間諜軟體就是惡意廣告和盜號木馬。90%以上的網民都直間或間接的受到此類間諜軟體的侵擾。

狙擊波,與時間賽跑的病毒

8月15日,金山公司率先截獲了被稱為歷史上最快利用微軟漏洞攻擊電腦的病毒「狙擊波」,危害程度直指當年的震盪波。在隨後的24小時內,變種迅速,出現多個變種,給相對平靜的2005年網路環境,帶來陣陣漣漪。該病毒源自歐洲芬蘭,之後在歐洲迅速流傳。其中在美國蔓延,美國國會、美國有線電視台(CNN)、美國廣播公司(ABC)、紐約時報等重要企業和政府機構遭受此次蠕蟲狂潮的襲擊,並造成部分網路癱瘓。在國內,華南地區尤其是廣州地區的個人及企業用戶中毒的較多。

名人、熱點新聞成為病毒載體

2005年8月30日,被全國關注的「超級女聲」總決賽進行之際,一個借著「超級女聲」的名氣傳播的QQ病毒現身網路,盜竊用戶的信息。「超級女聲」也成為了2005年帶毒的明星、熱點事件最為突出的事件,其前後,包括:拉登、羽泉、周傑倫、禽流感、倫敦地鐵爆炸等等,也成為了一個特別的現象。每當網上出現熱點新聞或者熱點人物的時候,各病毒監測中心的精神也都高度集中,不知道下一個遭毒手的會是哪一個?

1月10日,國內計算機反病毒廠商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對2006年網路安全事件進行了回顧,根據事件影響力和媒體關注度,排出了2006年十大互聯網計算機病毒事件。

一、微軟WMF漏洞被黑客廣泛利用,多家網站被掛馬

2006年春節前後,早在去年12月份就被曝光的WMF漏洞成2006年電腦安全第一場噩夢。 2006年12月28日,江民反病毒中心監測到,Windows在處理特殊WMF文件(也就是圖元文件)時存在問題,可以導致遠程代碼執行,如果用戶使用Windows圖片傳真查看程序打開惡意WMF文件,甚至在資源管理器中預覽惡意WMF時,也都存在代碼執行漏洞。雖然1月6日微軟發布了安全補丁,然而,在1月底,針對該漏洞的木馬病毒已經在我國互聯網上呈蔓延之勢。1月26日,江民反病毒研究中心已發現數家網站被種植此類木馬病毒,與此同時,網上眾多網站都在公開售賣WMF木馬生成器,沒有安裝殺毒軟體的電腦用戶點擊其中任意鏈接即中毒。2月初,WMF木馬傳播變本加勵,發展到通過搜索引擎貼吧、MSN瘋狂傳播,後來在反病毒廠商的圍剿下,WMF木馬才漸漸郾旗息鼓。

二、敲詐者

2006年6月11日,國內首例旨在敲詐被感染用戶錢財的木馬病毒被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率先截獲。該病毒名為「敲詐者」(Trojan/Agent.bq),病毒可惡意隱藏用戶文檔,並借修復數據之名向用戶索取錢財。「敲詐者」在被截獲後短短10天內,導致全國數千人中招,許多個人和單位受到重大損失。一名為大叔的網民由於中了敲詐者,合同文本被病毒隱藏,使得本來到手的訂單丟失,該網民出於憤怒地在網上發帖稱在懸賞十萬元網上通輯一名為「俊曦」的病毒作者。雖然病毒作者聲稱編寫病毒只是為了「混口飯吃」,但由於他觸犯了法律,最終也未能逃脫法律的懲罰,7月24日,廣州警方宣布破案這一國內首例敲詐病毒案,作者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將是法律的嚴懲。

三、病毒假冒工行電子銀行升級

2006年6月27日,網友舉報,他在登陸工行網上個人銀行時,系統突然彈出電子銀行系統正在升級並要求修改密碼的提示,於是他按要求再次輸入登陸和支付密碼,然而當點擊「確定」後,電腦中的「江民密保」突然發出「不明程序向外發送密碼」的警示,於是他緊急與工行聯系,才發現工行根本就沒有升級電子銀行系統,他懷疑是感染了電腦病毒,並慶幸自己發現的及時,要不賬戶中的存款就易手他人了。

江民反病毒工程師分析後認為,這是病毒假冒工行電子銀行升級通知,目的在於盜取工行用戶的帳號密碼,聯想到今年工行網銀用戶集體維權事件,不禁令人對網上銀行的安全性再生疑惑。

四、魔鬼波病毒爆發

2006年8月13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發布緊急病毒警報,一利用微軟5天前剛剛發布的MS06-040漏洞傳播的「魔鬼波」(Backdoor/Mocbot.b)蠕蟲現身互聯網,感染該蠕蟲的計算機將被黑客遠程完全控制。微軟在8月8日例行發布的MS06-040安全公告中稱,其操作系統Server服務漏洞可能允許遠程執行代碼,並建議電腦用戶立即升級。

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規律,每年都會出現一個攻擊微軟新漏洞的「某某波」,03年的「沖擊波」,04年的「震盪波」,05年的「極速波」,今年的「魔鬼波」,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光大證券網站多款軟體被捆綁木馬

2006年8月25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監測到,光大證券陽光網(http://www.ebscn.com)站點上提供的「光大證券新版網上交易系統」、「光大證券專業分析版2003」、「光大證券金典2005」等多款軟體的安裝程序捆綁了木馬。用戶運行這些安裝程序的同時,會下載網銀木馬,威脅用戶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的帳號密碼安全。江民反病毒專家分析, 根據光大證券HTTP伺服器返回的信息,這些惡意安裝程序是2006年8月18日上線的,至今已經帶毒運行了一周左右,估計已經有不少網上證券系統的用戶感染了該病毒。專家分析,很有可能是光大證券的伺服器遭受了黑客入侵導致。

按理說,銀行、證券網站的安全性應該是很有保障的,而且網站伺服器還裝了一款所謂國際品牌的殺毒軟體,怎麼就會輕易被黑客攻陷並還種了木馬呢?是網管員太無能還是國外殺毒軟體太弱智?

六、威金病毒大鬧互聯網

10月中上旬,江民反病毒中心監測到,「威金」病毒(Worm/Viking)的多個新變種在互聯網上活動較為頻繁,已有多家企業用戶報告感染了該病毒並導致整個區域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據江民全國病毒疫情監控系統數據顯示,該病毒從2005年5月19日首次出現至今,保守估計感染電腦數近50萬台,變種數量突破了500種,實在可以稱為是2006年病毒之王。

七、建行雲南網站遭假冒

2006年11月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監測到,一個惡意網站假冒中國建設銀行雲南分行網站,傳播「QQ大盜」和武林外傳游戲木馬。

假網站調用多個惡意腳本,下載並自動運行「QQ大盜」木馬和「武林外傳」兩個木馬,這兩個木馬會對用戶的QQ號和武林外傳游戲帳號構成很大威脅,並會嘗試關閉多款國內外知名殺毒軟體。

一般來說病毒盜個QQ號什麼的不算大事,可你要是看了這條新聞就不會這么認為了。12月15日,深圳晶報報道,一夥平均年齡僅21歲的「網路大盜」一年內盜取QQ號、Q幣數百萬個,通過網路交易平台售賣,非法牟利70餘萬元,涉案人員竟有44名。原來小小的QQ號也存在這么大的利潤可圖,犯罪份子就是抓住網民這種認為QQ號價值不大不值得追究的心理,最終造成了一個大案。

八、銀聯網站被黑成懸案

11月22日,反病毒廠商稱某金融官方網站首頁被黑客嵌入惡意程序,用戶點擊網站首頁後,系統即可自動下載一後門程序,中毒用戶電腦存在被黑客偷窺的風險。反病毒工程師介紹,該後門程序名為黑洞2005,是一個江民一年前就已經截獲並大范圍發布預警的老病毒。該病毒具有強大的穿透防火牆能力,可以禁止防火牆並開啟染毒電腦的攝像頭,進行遠程監控、遠程攝像等操作。病毒還會將自身添加為「服務」,達到開機自動啟動的目的,隱蔽性很強。

但這條消息被某金融網站否定,究竟誰是誰非,由於時過境遷,事實無法重現,唯有提醒電腦用戶以後上網時一定要穿好防毒衣(打開殺毒軟體網頁監控),防患於未然。

九、「瑞波」危害超過「魔鬼波」?

8月24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發布緊急病毒警報,自上周「魔鬼波」病毒肆虐互聯網以來,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監測到,「瑞波」(Backdoor/RBot)蠕蟲新變種正在利用微軟的MS06-040等多種系統漏洞大肆傳播,目前已發現國內大量用戶被病毒感染,中毒用戶的系統可被黑客遠程完全控制。僅8月23日一天,有3個「瑞波」新變種的泛濫程度都超過了「魔鬼波」(Backdoor/Mocbot)蠕蟲。

十、天涯虛擬社區網站首頁帶毒

2006年11月2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公司監測到,天涯虛擬社區網站首頁帶毒。如果用戶沒有安裝過微軟的MS06-014安全補丁,在使用IE瀏覽器訪問該網頁時,就會感染木馬程序Trojan/Hitpop。該木馬會在後台點擊某些網頁,製造虛假流量,並會關閉多款殺毒軟體和防火牆。

23日,天涯首頁上的惡意代碼已經被刪除。江民公司提醒廣大網民,特別是天涯社區用戶,請立即更新殺毒軟體的病毒庫,對您的系統進行全面掃描

㈥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在貴陽參會時指出。

員工監守自盜數億條用戶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獲了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被竊取的用戶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和銀行等領域數億條,隨後這些用戶個人信息被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進行販賣。警方發現,幕後主要犯罪嫌疑人是發生信息泄漏的這家公司員工。

業內數據安全專家評價稱,這起案件泄露數億條公民個人信息,其中主要問題,就在於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缺陷。

國外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在2014年至少有5億用戶的賬戶信息被人竊取。竊取的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陸密碼。

企業數據信息泄露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於網路黑灰產運作牟利,內中危害輕則竊財重則取命,去年8月,山東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致死案等數據安全事件,就可見一斑。
去年7月,微軟Window10也因未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過度搜集用戶數據而遭到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的發函警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和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和數據生態治理水平,以及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重要商業網站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更是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組織機構等如何提升自身數據安全能力?

企業機構亟待提升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大數據加工平台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環節的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記者分析稱,大數據安全事件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密,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

5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稱,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運行基礎,網路數據安全意識、能力和保護手段正面臨新挑戰。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網路安全法》針對企業機構泄露數據的相關問題,重點做了強調。法案要求各類組織應切實承擔保障數據安全的責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現升介紹,實際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明確要「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升基礎設施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還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據什麼標准作為衡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問題的症結在於國內數據安全管理尚處起步階段,很多企業機構都沒有設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或者沒有完整的評估參考標准。

「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國標申請

數博會期間,記者從「大數據安全產業實踐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為解決此問題,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職能部門與數據安全領域的標准化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企業協同,著手制定一套用於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評估標准——《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標準是基於阿里巴巴提出的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進行制訂。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DSMM。

作為此標准項目的牽頭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說,該標準是阿里巴巴基於自身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經驗成果DSMM擬定初稿,旨在與同行業分享阿里經驗,提升行業整體安全能力。

「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安全從來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業的事。」鄭斌稱,《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訂還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公安三所、清華大學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等業內權威數據安全機構、學術單位企業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見。

㈦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㈧ 關於網路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網蟲」錢某終於見到了網上聊天認識的女網友「仇某」。然而,兩人散步至一處花店附近時,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無准備的錢某不僅遭到一陣毆打,身上僅有的1部手機和300元人民幣也被搶走。

3天以後,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稱「仇某」的女網友。原來,兩人在網上搭識以後,錢某經常出言不遜,裘某萌發報復念頭,找到以前的男友搶劫錢某財物。

2、低價陷阱

2018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後,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3、「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

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4、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

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5、「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去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

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