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⑵ 網路空間如何保障安全
9月18日,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多名與會的海內外知名企業高管和學者,結合目前網路安全技術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縱論互聯網治理之道,探尋網路安全保護之策。
據趙波介紹,今年8月份以來,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標准委4部委正針對隱私條款中的不合法內容開展評審整改工作,目前已有10餘家主流網路運營商接受整改。
「這項工作還將持續開展,希望廣大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其中,落實網路安全法以及國家標准中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全面提升互聯網企業的個人信息保護水平。」
網路安全必不可少。
⑶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網路安全態勢緊張,網路安全事件頻發
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數量約3200萬個,計算機惡意程序傳播次數日均達約998萬次,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9年上半年我國境內峰值超過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攻擊)事件數量平均每月約4300起,同比增長18%;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錄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個。網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監測發現約4.6萬個針對我國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境內外約1.4萬個IP地址對我國境內約2.6萬個網站植入後門,同比增長約1.2倍,可見我國網路安全態勢緊張。
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短期內是通過頻繁出現的安全事件驅動,短中期離不開國家政策合規,中長期則是通過信息化、雲計算、萬物互聯等基礎架構發展驅動。2020年網路安全領域將進一步迎來網路安全合規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2020年作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將陸續開始編制網路安全十四五規劃。在各種因素的驅動下,2020年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⑷ 國家推進網路安全,什麼服務體系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十七條,國家推進網路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安全服務。
⑸ 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網路安全法》 網路安全法解決哪些重要問題
《網路安全法》共計七十多條,對網路安全各方面事項行了規定。從宏觀來看,本法的出台將解決長期困擾網路安全工作的一些基礎性問題。
(一)明確了網路安全工作的內涵
(二)明確了網路安全的工作體制
(三)明確了網路安全工作的重點
上述規定體現了網路安全工作整體動態的理念,反映了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的思想,也體現了技術、產業、人才等在網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彌補了我國參與國際網路安全治理的短板。我國的網路安全法制化水平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較為落後,限制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網路安全合作和參與國際網路空間安全治理。很多國家的政府和行業組織在評估網路安全狀況時,都明確指出中國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和保護能力,因此都不願意和中國政策對等合作交流,限制中國代表參與相關的規則制定。
⑹ 為冬奧多措並舉,織牢織密通信網路安全「防護網」
中國聯通以「防風險、遏事故、保安全、促發展」為目標,提早部署,精準施策,全面提升網路保障與通信服務能力。制定《中國聯通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通信保障工作方案》,其中涵蓋27類61項具體工作,相關工作按照「有方案,有部署,有落實,有檢查」閉環管理要求開展,確保各項工作執行到位;組織制定87個專項預案,覆蓋賽事核心區域、賽事舉辦地、骨幹網、國際網等,累計開展大型演練49次;強化指揮體系,成立中國聯通冬奧賽時總指揮部,建立「1+5+N」的賽時指揮體系,確保調度高效;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整治,以「零容忍」的態度,反復徹查各類安全隱患,確保不留下一個隱患、不丟掉一個盲點、不放過一個漏洞,全面壓實安全工作責任,全網共整改安全風險隱患10.3萬個;確保核心區安全,以兩地三賽區「一張網」的理念為冬奧會提供一攬子通信服務保障。
按照「一館一策」原則制定專項方案和預案,重要通信設施實現「雙路由、雙節點、雙電源」保護;全力做好重點對象的網路安全保障,與77家重要保障對象建立聯絡機制並一對一完成網路安全保障策略對接,為重保對象提供全天候網路安全防護支持,多措並舉保障冬奧會開幕式通信網路平穩運行。
⑺ 網路安全法是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什麼和國家安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三號):
第一條: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網路安全法》是我國網路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共有七章七十九條,內容十分豐富,奠定了中國網路安全保護和網路空間治理的基本框架,是引導我國網信事業沿著健康安全軌道運行的指南針,具有里程碑意義。
(7)扎實推進100周年網路安全保障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法》集中體現了網路空間各利益相關方普遍關心的問題,確定了網路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監管等多項法律規范和制度,這些規范和制度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協調,形成了一個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的閉環系統。
通過這些法律規范及制度,《網路安全法》確定了相關法定機構對網路安全的保護和監管職責,明確了網路運營者應履行的安全義務,平衡了涉及國家、企業、公民等多元主體的網路權利與義務關系,清晰地協調了政府管制和社會共治網路治理的關系。
形成了以法律為根本治理基礎的網路治理模式,結構合理嚴謹,規定銜接配套,語言清晰准確,並對網路安全涉及的主要詞語進行了文意解釋,為建立網路空間治理系列基礎法律保障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法治基礎。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代表中國政府向全世界發出了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並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四項原則: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
習主席提出的「全球互聯網治理四項基本原則」具有深刻的國際法意義,首先,只有各國的網路空間主權得到相互尊重,維護網路空間和平才有可能實現;其次,只有網路空間實現了和平安全,方能促進各國網路空間的開放合作。
再次,各國網路空間開放合作的基礎,必須構建良好的網路空間秩序。習主席提出的上述原則根植於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不但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各國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取向,而且也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安全與發展」為一體雙翼的主潮流。
⑻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實際扎實推進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各項工作,要著手研究制定我省網路安全規劃和信息化戰略,組織重大問題研究,將信息化工作和「數字河北」建設密切結合起來,謀劃好我省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設。要切實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熱點問題的政策解讀、輿論引導。要全力維護網路安全,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研究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辦法,形成網路安全的堅強保障。要抓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信息內容建設,加強信息資源轉化運用的研究,提升全省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
⑼ 後疫情時代網路安全如何保障
「疫情」帶來的新經濟模式增長,數字經濟發揮了很大作用。隨著新基建的實施,信息安全創新產品、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迎來新高潮,大數據應用技術在疫情控制和網格化管理等方向長足發展。後疫情時代,網路安全要從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正迅猛發展的非接觸式經濟著手,主動適應各類新生經濟模式和信息化治理體系的發展,全方位築牢網路安全保障屏障。
西湖論劍作為2020「兩會」後首場網路安全專業大會,將在2020年6月16日線上舉行,逢此時機,集結行業專家共同探討網路安全方向,進一步提升後疫情時代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更好推進網路安全工作,可以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