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全校師生都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若發現有安全隱患,要及時向學校匯報,防患於未然。有些課: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運動時不要劇烈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在上實驗課前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事項,在做實驗時要嚴格按照要求來做。 其次,同學之間要互相體諒和互相理解,多看看別人的長處,尊重同學的不同個性,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後果;同時遇到難以解決困難,學會與老師、家長及時溝通。 再次,騎車上學的同學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車速放慢一點以防發生意外。坐公共汽車上學的同學上下車和橫穿馬路時都要格外注意安全。
二、在校外不隨便把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聯系方式等給陌生人或者培訓機構,以免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在遇到異常情況時,能夠冷靜、機智、勇敢地去應付。遇上歹徒,不能驚慌,要保持頭腦清醒、鎮定。同時,根據自己的體力和心理狀態、周圍情況、歹徒的動機來決定對策。仔細記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著、逃離方向等情況,待事後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門報告。應切記,不到迫不得已時不要輕易與歹徒發生正面沖突,最重要的是要運用智慧,隨機應變。 防範精神病患者,應當盡快遠離、躲避,不要圍觀。不要挑逗、取笑、戲弄精神病患者,不要刺激他們,以免招致不必要的傷害。 中小學生吸煙,危害極大。不僅對人體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而且會污染環境,給他人帶來更嚴重的危害。 獨自在家時要關好窗、鎖好門;學習預防家庭火災常識,掌握不同情況下起火的處理方法;睡覺前檢查燃氣閥門是否關閉,炭火是否熄滅,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不受壞人利誘,不佔別人的小便宜;不在假期暴飲暴食;夏季選擇有專人維護的正規場地;不到河流、湖泊、水庫、溝渠等水邊玩耍,以防溺水;參加大型集體活動時,不擁擠、不起鬨、不製造緊張或恐慌氣氛;未成年人不進入營業性歌舞廳、游戲室、錄像廳和網吧;不賭博,不吸食毒品,不看不健康出版物;未成年人不吸煙,不飲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境,通過訴說、交流等方式來疏緩生活中的不適感;遇到緊急情況,及時撥打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電話;認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B. 小學生網路安全教育心得體會
寫作思路:把觀看網路安全教育視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
網路安全法,體現我黨在樹立網路安全監督管理期間充分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是黨的群眾路線在互聯網安全中的具體體現。
互聯網雖然是虛擬的,但使用互聯網的人都在現實中。鑒於網路安全的形式日益嚴峻,對付網路安全要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讓社會上的每一個分子都成為參與者, 都能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現在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已經成為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安全更是網路發展的基礎和基石,是發展互聯網產業的前提,兩者之間相輔相成。
誠然,互聯網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帶來了互聯網相關產業發展。但也存不少問題,例如網路系統、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保護不到位,"hacker" 惡意破壞、更改、泄露,給人民生活帶來不必要麻煩等問題。嚴重泄露國家機密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損。
因此,國家及政府相關部應積極對新形勢的網路安全,加強網路監管、執法的力量,實時監控、及時圍剿破壞網路安全的違法分子,樹立網路安全「重於泰山」的安全思想意識,對威脅網路安全者,給予嚴懲不貸,「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
維護網路安全,人人有責。我們在使用互聯網的時候,不僅要守法,還要護法,要向周圍的人群宣傳網路安全法。和平年代網路信息安全關乎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如何為網路築起一道「安全門」。需要人民群眾上下一心主動投身到網路安全事業中去,全心全意為國家網路安全拉起一道「防火牆」。
C. 青少年網路安全導航教育片的出版背景
《青少年網路安全導航》是為了配合全國健康上網拒絕沉迷大行動的開展,由共青團中央、中央電視台、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聯合錄制,它是我國首部關注青少年網路安全教育問題的大型系列電視片。該片集中反映網路在當今社會的重要地位以及對青少年造成的重大沖擊和影響,旨在加強青少年自覺抵禦網上不良信息的技能,增強他們的自律意識和自護能力。電視片集實用性、指導性、教育性和娛樂性為一體,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入手,以點帶面,把微觀視角下的典型人物故事,和宏觀視角下的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是一部青少年正確認識網路、增強網路防範意識、加強網路自律、預防網路犯罪的生動教材。
青少年是網路文明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網路文明的建設者。《青少年網路安全導航》作為一部知識面廣,實用性強,結合加強信息化時代未成年人網路安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音像教材,將讓廣大青少年對網路社會有一個全面的、立體化的認識,並從中受到教益,掌握安全上網的技能,快樂、科學的運用網路,並在預防未成年人網路犯罪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電視片適合廣大青少年、家庭家長、監護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青少年網路發展工作者、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工作者和關心青少年成長的各界人士觀看。為了更好的發揮該電視片的教學作用和引導功能,在全國掀起「健康上網,拒絕沉迷」的教育高潮,該電視光碟已由中國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現面向全國發行。
D. 青少年網路安全導航教育片的目錄
第一集 《網路——讓我歡喜讓我憂》
從古時候人們用烽火台傳遞信息開始,經過書信到電報等一些傳遞信息方式的逐步取代,到上世紀90年代,人們開始利用網路傳遞信息。是互聯網讓人們的距離越來越近。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反面,網路也不例外,它的魅力不少,但網路的陷阱也很多,尤其是對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影響。
通過事例大家更能真切的感受到網路的弊端,但最後告訴大家其實網路並不一定要摒棄,而要好好的利用,作為我們學習的工具。
第二集 《防範網路欺詐》
足不出戶即可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這在快節奏的今天,顯得尤其重要,然而電子購物有時卻隱藏著種種欺騙。今天網路搭建起青少年對外交流的平台,然而在這情感世界極度自由的背後,一起起案件正在發生,面對網上的欺騙和種種弊端,青少年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面對網上五花八門的詐騙手段,青少年應如何規避?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將和你一起尋找答案。
第三集 《遠離網路色情》
網路色情已經成為青少年犯罪的一大誘因,無數青少年由於沉迷網路色情而葬送了前程,令全社會為之痛心。本片以獨特的角度切入,通過大量翔實的資料,以及對政府官員,網路專家,教育專家等專家學者的采訪,使人們認清網路色情的極大危害,號召全社會奮而擊之,並提出了具體可行的途徑,使青少年遠離網路色情的污染而健康的成長。
第四集 《拒絕恐怖暴力》
掀開報紙,點擊網站,網路暴力等諸多字眼比比皆是,暴力網站、色情暴力、語言暴力、暴力游戲等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利因素已經滲透到互聯網的每個角落,越來越多地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本集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剖析,相關專家的深刻點評,教導青少年如何能夠遠離恐怖暴力,使當代青少年能夠在一個健康、安全、放心的網路環境當中去學習和生活。
第五集 《游戲良方》
通過將過去與現在孩子們所玩游戲類型的轉變的比較,來引出現在孩子們玩的游戲的一種主要形式——網路游戲。說起網路游戲,大家所想到的就是好多人一玩上它,日思夜想,影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使得原本愛好學習、追求進步的青少年變得性情孤僻,不與家長交流,嚴重者甚至發生危害生命的慘劇;但是,游戲也有好的一方面,好的綠色的游戲對孩子的智力開發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本片主要就是通過采訪專家,科學的給網路游戲一個定位。我們還通過圖表和flash的形式更加形象的把我們了解到的數字和情況展現在大家面前,使大家一改過去錯誤的觀點,給游戲一個科學的定位,只要我們好好利用它的長處,就可以避其危害,讓它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第六集《預防網路信息犯罪》
游戲裝備莫明丟失究竟何人所為?木馬盜號害人不淺。網上釣魚防不勝防,公共網路空間怎能肆意破壞。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案例,一樁樁發人深省的事件,網路犯罪引發全社會關注,加強網路安全體系不容忽視,依法規制迫在眉睫,為保護網路安全行業聯手重拳出擊。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將為你揭開網路犯罪的種種騙術,同時為預防網路信息犯罪專家給你支招。
第七集《戒除網癮(上)》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網路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使一些青少年沉迷於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其中一些人上網成癮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不幸,家庭尋找希望漫漫長路,他們能否找到昔日救迷良方?網癮少年能否擺脫對網路的痴迷?本期我們將和您一起尋找答案。
第八集《戒除網癮(下)》
青少年過度迷戀網路已經成為一個讓全社會關注的問題,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擺脫網癮,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立了專門的網路成癮治療病房,通過心理和葯物治療為網路成癮的青少年戒癮。網路是青少年了解外部世界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但如果上網成癮,就會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要想讓孩子遠離網癮就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一起來關注他們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全面培養。
第九集 《暢游綠色網吧》
以浙江溫州的一次「網吧血案」開頭引入主題。逐步展開網吧的弊端和家長們對孩子去網吧的擔心。網吧可以說是隨著互聯網的超常規發展而風靡全國。
可是後來中國的網吧發展就有點變了味道,有的網吧甚至成了不良青年的聚集場所,管理混亂無序。這時候應該是呼喚綠色網吧的時候了。其實孩子應該有健康的上網場所,所以綠色網吧的出現滿足了孩子和家長的願望。講述從綠色網吧的初次嘗試開始,到現在已經初見規模。我們采訪了做的比較好的武漢和福州的綠色網吧作為典型進行報道,就是想給全國的其他城市和地區介紹一些經驗,讓大家都行動起來多建設一些綠色網吧,讓家長放心,孩子開心。
第十集 《網路安全屏障》
21世紀,知識經濟、網路經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最搶眼的詞彙。而互聯網正像一個不斷生長和擴展的大網,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上網對於開闊青少年眼界、開發智力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由於網路是一個開放性的新鮮事物,相對來說青少年的自製力和意志力又比較薄弱,如何保證青少年安全上網就變成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本集從學校、家長、企業、政府、社會等各個方面汲取觀點,拍攝典型經驗,全方位展示中國當代青少年網路安全環境,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純凈的網路空間而努力。
E. 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及網路安全教育
1、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教育,要求各教學系部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積極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學校網路教室要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的上網要求。
同時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其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2、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3、加強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學生上網場所的管理,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危害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文明上網。
4、加強網路文明、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網路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識,以及在網路環境下防範傷害、自我保護的能力。注重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建立網路安全措施,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5、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要求各處室部門和學校各教學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網路知識,遵守網路道德,學習網路法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校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
6、加大與國家網路安全相關部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校園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治理力度。積極主動聯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門,開展學校內部及學校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控和管理,杜絕學生沉迷於網吧。
(5)預防教育視頻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教育趨勢:
1、引進先進理念和系統的網路安全教育體系
做好網路安全教育培訓,必須先整合國際和國內兩種資源,尤其要建立不同形式戰略聯盟,共謀網路安全教育培訓發展新路。要引進國際先進理念和系統的網路安全知識體系,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教育層次研究一整套規范操作方法,拓寬網路安全教育培訓渠道,讓受訓者可以接觸到網路安全先進理念、系統的知識培訓和豐富的實踐體驗。
2、藉助E-learning 加強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未來的培訓會更多地藉助互聯網培訓,根據CNNIC 第38 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 在線教育領域在不斷細化,用戶邊界不斷擴大, 服務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同時移動教育提供的個性化學習場景以及移動設備觸感、語音輸出等功能性優勢,促使其成為在線教育主流。
3、加強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給學生帶來極大好處和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具有網路特色的安全問題。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在內容上必須包括網路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防範技能教育以及網路心理健康教育四個方面的內容。
4、加強教師的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隨著網路安全問題逐步顯性化,應加強網路安全和道德教育, 積極、耐心引導學生, 使他們形成正確態度和觀念去面對網路。同時, 給學生提供豐富、健康的網路資源, 為學生營造良好網路學習氛圍,並教育學生在網上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維護自身和他人合法權益。
5、完善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
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對象主要為企事業、黨政機關從事網路安全管理的人員,這些人員職業素質提高關繫到各單位網路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 其網路安全培訓教材研發需要結合企業實際需要不斷完善。
F. 軍人如何防範網路安全問題
隨著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有序進入軍營,網路安全問題偶有發生。由於網路具有虛擬、開放等特徵,發生在網路上的違紀違法等安全問題容易擴散發酵,造成難以挽回的不良影響。必須破除網路安全問題難以防範的慣性思維,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從引導官兵思想行為入手,針對不同類型問題的特點精準施策。
防範無知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提高用網能力。無知型網路安全問題主要包括意外泄密、侵犯隱私、轉發不實言論等,本質是行為人缺乏用網知識和網路行為是否合法合規的判斷能力。要引導官兵加強網路知識和技術學習,適時組織網路安全講座,宣傳安全用網知識,提高用網技能。把網路法規學習納入部隊教育訓練之中,明確上網也需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把依法用網的理念內化為品德修養、外化為行為准則、固化為生活習慣,有效預防因無知而「踩紅線」「越雷池」。
防範過失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強化責任意識。過失型網路安全問題,是指行為人缺乏應有的謹慎,導致過失性的泄露機密、丟失數據、密碼外泄等。這類安全問題,疏忽大意是表象,有章不循是誘因,責任心缺失是根源。「海恩法則」告訴我們,禍患常積於忽微。必須認清規章制度都是用無數慘痛教訓換來的,破除滿不在乎的僥幸心理,切實增強責任意識,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把遵紀守法、落實規定當日子過。嚴格落實上網用網規章制度,壓實監督責任,突出薄弱部位和重點環節監管,用法規制度為網路安全保底。
防範惡意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加強警示打擊力度。惡意型網路安全問題,是行為人主動實施違法的行為,包括網上的電信詐騙、敲詐勒索、非法入侵、販賣情報等,存在主觀上的故意性。必須以嚴打形成震懾,「觸線」即打、絕不姑息,確保打擊力度形成聲勢,讓惡意者不敢為。注重發揮法律的警示作用,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把發生問題的嚴重後果講清楚、講到位,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法度,構建震懾常在、遏制不止的用網環境,形成良好的網路生態。
G. 青少年網路安全導航教育片的編輯推薦
網路作為信息技術的產物,社會文明發展的標志,以它內容的豐富性、傳播的便捷性、表現的多樣性、交流的互動性、時空的無限性和虛擬化的特點,成為廣大青少年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交流、娛樂、休閑的方式。但是,在利用網路的同時,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來多彩的同時也帶來了隱晦,在帶來溝通的同時也帶來了謊言,在帶來自由的同時也帶來了放縱。誰的預防能力、抵抗能力差,誰就將墮入不可自拔的深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看到,青少年因沉迷網路荒廢學業、道德缺失,進而誘發犯罪。據不完全統計,未成年人犯罪中80% 以上與網路有關。網路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家長、學校及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