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路由器啟動過程
路由器啟動過程如同計算機開機一般,但其內部運作卻更為復雜。
路由器內部搭載的網際操作系統(IOS)類似於個人電腦的Windows XP,負責生成和維護路由表。
啟動流程始於加電後的自檢(POST),檢查硬體狀況。
接著,BootStrap程序開始引導過程,試圖讀取並定位完整的IOS鏡像。
若在內部存儲器(如FLASH)中找到IOS文件,系統將讀取並引導路由器。
反之,若IOS文件未被發現,路由器將進入BOOT模式,通過TFTP或X-MODEM從外部設備導入IOS文件。導入完畢後,路由器重啟,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在IOS文件載入後,系統在非易失性隨機存取存儲器(NVRAM)中查找啟動配置文件(STARTUP-CONFIG),保存著路由器的所有配置信息。
一旦找到配置文件,路由器將載入其中的設置,並根據這些設置生成和維護路由表。
配置載入到RAM後,路由器進入用戶模式,完成啟動過程。
若NVRAM中未找到啟動配置文件,路由器將進入問答配置模式,允許通過問答方式配置路由器。然而,通常情況下,用戶會直接進入命令行界面(CLI)進行配置。
(1)ios網路層設置擴展閱讀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的設備。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