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為管理模式是什麼
《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這是華為公司連續第十一年發布該報告。華為公布了聚焦數字包容、安全可信、綠色環保、和諧生態四大可持續發展戰略。
過去的一年,華為積極將自身行動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對標,與行業夥伴一起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可持續發展產業生態圈,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落地。
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在開場演講中表示,「通過技術創新,華為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消除數字鴻溝、滿足人類聯接需求,讓所有人享受到普遍的、無差異的數字服務,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1)華為董事長采訪關於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梁華認為,綠色環保也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未來通信網路的重要關注點之一就是能量效率,核心是用更少的能量傳遞更多的信息,以及在能量系統中通過信息技術來降低能耗。」
梁華表示,華為在5G產品研發與工程化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創新,通過晶元工藝設計、系統軟體、專業服務以及先進的硬體材料和散熱技術,整體上實現5G單站能耗比業界平均水平低20%。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能效更高。5G將更符合「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理念。
華為公司董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陶景文表示:「為讓數字技術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華為推出了全球數字包容計劃——TECH4ALL。2018年,僅華為RuralStar解決方案就已累計為4000萬農村人口提供了網路覆蓋。
「華為為全球30多億人提供通信服務,華為也一直信守在全球保障網路安全運行的承諾。例如,在2018年,印度尼西亞7.7級強烈地震發生後,華為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抵達地震現場的設備商。」
陶景文還發布了華為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新戰略主要有兩點變化:一是擴大「消除數字鴻溝」戰略的外延為「數字包容」,在聯接的基礎上,更加強調「應用和技能」。二是將「保障網路穩定安全運行和用戶隱私」戰略深化為「安全可信」。
華為基於可持續理念開展業務創新、進行價值創造和共享,倡導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正向循環。華為仍將不懈努力,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附錄1:華為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下載鏈接:www.huawei.com/cn/sustainability/sustainability-report
附錄2:報告概要
數字包容:科技不應高居象牙塔,而要普濟天下。但是,這個目標和理想依然任重而道遠,GSMA數據顯示,全球仍有66%的家庭沒有聯接網路,仍有近40億人無法接入互聯網,20多億人口沒有享受到良好的移動寬頻服務。華為深感責任重大,已推出全球數字包容計劃——TECH4ALL。
安全可信:在全球化的數字時代,安全可信已成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前提。華為把網路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作為公司最高綱領,計劃用5年時間投資20億美元提升軟體工程能力,以更好地應對行業共同面臨的網路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挑戰。
綠色環保:華為倡導清潔高效,低碳循環的綠色環保理念,致力於減少生產、運營等過程以及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促進各行業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持續牽引產業鏈各方共建低碳社會。2018年華為使用了9.32 億千瓦時清潔能源電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5萬噸。
和諧生態:華為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與客戶、員工、當地社區、產業鏈夥伴等利益相關方攜手同行,共建和諧健康生態。2018年華為在全球開展了177個社區公益項目,支持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B. 華為即便出售5G技術也不會出售終端業務,為何終端業務比5G更重要
不管是從華為解除造謠員工,還是從終端業務的堅持,任老闆既然已經說的這么明確了,就是不賣,估計短期內暫時不會賣了華為終端手機業務了。
華為的立身之本。過去,華為的立身之本,當然是通信基站這些To B業務。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現在以手機為代表的各種智能終端產品,已經越來越重要了,甚至可以說是遍布我們的身邊周遭。
凡事總有但是,讀句子讀完整,就算賣掉5G也不會售出終端。說出這句話代表華為已經非常困難了,可能華為也開始迷茫了,也表現出華為死磕的決心。不管成敗,這家企業值得載入史冊了,華為在一些領域的發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讓我們共同期待華為未來的發展吧。小夥伴們對任老闆的回應,怎麼看?還期待華為給我們創造奇跡么?
C. 假如美國禁止華為使用JAVA怎麼辦
1、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恐懼
5月17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隨後,作為華為旗下的晶元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在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中稱,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海思將啟用「備胎」計劃,兌現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以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
從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讓號稱全球霸主的美國這么恐懼,5G全球封殺華為的通信設備和技術,更是強制讓Google、微軟、intel、高通等這些系統和晶元廠商逐步對華為進行封鎖。
可以看到,在2018年華為的700億美元采購中,大約有110億美元是來自高通、英特爾和美光科技公司等美國公司。如果美國繼續制裁華為,那麼可以想見這些企業的那部分營收將直接消失。而目前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受到波及。
2、華為的物美價廉惹惱了美國人?
在美國俄勒岡州東部的偏遠地區,華為遠非美國官員口中的來自中國的"大壞狼",而是通往21世紀的生命線。東俄勒岡電信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約瑟夫·弗蘭內爾說,這家中國最大的技術公司生產高質量網路設備,賣給農村電信運營商的價格比其競爭對手少20%到30%。華為的設備還幫助二十多家美國電信公司向許多最貧困、最偏遠的地區提供座機、移動服務和高速數據。
事實上,包括弗蘭內爾的公司在內的一些電信企業並沒有聯邦政府補貼,它們在向偏遠貧困地區提供服務時成本較高。但華為能讓奇跡發生。華為在網路設備製造方面已成為世界領先者,它正在努力主導被稱為"下一代無線技術"的5G。
"他們(華為)的設備非常非常好,"同時擔任俄勒岡州議會寬頻咨詢委員會主席的弗蘭內爾說,"我們還沒有在市場上找到類似的設備"。而正是因為物美價廉,並且其領先的技術和優惠的價格在市場上很難找到替代,華為令美國政府擔憂起來,並試圖破壞這個"奇跡"。
3、網路安全一直都是偽命題
對華為來說,運營商設備一直無法進入美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所謂的「安全問題」。 從2001年華為在德克薩斯成立北美分公司FutureWei,到2012年10月遭遇美國國會調查被迫退出美國電信設備市場,華為運營商業務在美國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一場采訪中表示,阻止華為進入5G市場意味著競爭的減少,這可能導致消費者支付更高的話費,而電信公司不得不增加支出。他表示,政治因素可能比實際安全問題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美國政府當局為什麼要一直針對作為一家商業公司的華為?如果說5G會帶來網路安全問題,我認為這些言論是出於政治動機,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徐直軍說。 但 在美國看來,5G將迎來物聯網的大規模發展,實現物與物的連接。這意味著5G網路比之前幾代網路更復雜,更容易受到網路攻擊,而他們認為使用中國設備將更容易受到中國的監視。美國官員稱,擔心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可能會監視這些網路或隨時進行斷網。
面對質疑,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今年的財報溝通會上再次對記者表示,「華為產品沒有任何後門,現在華為也打開了前門,開放了源代碼,相關機構對華為做了最嚴格的測試。」郭平稱,當前華為在網路安全上受到的測試是前無古人的。他呼籲更多的同行企業加入這樣的安全測試,「不要被華為甩開太遠。」
想想曾經的美國思科公司的後內,想想斯諾登,美國政府你們有臉說?
4、讓美國恐懼的華為AI新布局
華為要打造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是一個開放的生態。面向整個生態,華為HiAI人工智慧開放平台將提供芯、端、雲三個層面的技術開放,賦能全球的合作夥伴。
在晶元側,華為將通過HiAI移動計算平台、影音工具、游戲助手等打造流暢的操作體驗;在終端側,華為通過智慧硬體、HiAI平台、AR/VR等設備來構築全連接服務和全場景應用,提供一系列智能感知和交互能力;在雲側則通過華為移動服務(HMS)、AppGallery等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使用需求。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18」上,華為發布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AI晶元升騰910和310等。看來,華為距離實現「AI普惠」越來越近,而在這個大願景下,產業物聯網必然首先獲利。 華為 IoT (物聯網)戰略再度明確:「聚焦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產業生態黑土地。」華為強調,建設以「聯接+雲+智能」為核心的物聯網基礎設施,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AI助力企業物聯網之路,華為並非獨行者。微軟也宣布在未來四年投資50億美元用於物聯網創新,用廣義的「邊緣計算+IoT+Ai」模式服務客戶。它將為邊緣和雲引入智能功能,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從而簡化物聯網。
5 評論 分享 舉報
ekuwhfcnew
2018-06-08 · TA獲得超過142個贊
關注
近幾年來,美國頻頻對中國的華為公司使用陰招來阻止它進入美國市場,這是為什麼呢?簡單一句話總結:因為華為太強大了,如果美國不使陰招的話,該國的同行公司恐怕都不是華為的對手。
1.華為的強大讓中國人感到自豪
華為到底強大到什麼地步呢?華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網路設備製造商之一。
同時,還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製造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但是其增長速度超過這兩家擁有更多全球市場份額的手機製造商。
按收入計算,華為是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按銷售額計算,華為比京東公司高出了60%。
目前,該公司擁有18萬名員工,其中大部分是工程師,並在170個國家銷售其產品。2017年的收入大概為920億美元,預計在2018年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可以說,華為公司中國的民族品牌,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每一位中國人都為之感到自豪。
2.為什麼美國那麼怕華為?
美國對華為公司的恐懼的原因,部分源於華為在市場上巨大成功。在使陰招之前,美國的四大主要無線運營商AT&T、Verizon、T-Mobile和Sprint都在使用華為設備,甚至很多政府機構都采購過華為的產品。
美國對華為公司的恐懼,簡單說,是擔心美國電信公司會依賴華為的產品,深一點說,對本國電信設備製造業的不自信,怕招架不住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製造。
此外,華為在5G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優勢,擁有5G專利的10%左右,同時,有300名最優秀的工程師全職開發更多產品。
截止目前,華為已經在5G研發上投資了6億美元,預計今年還將額外投入8億美元,以將它們的技術推向市場。
該公司掌握著第五代無線設備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有望實現超快速的智能手機數據連接、自動駕駛汽車設備、遙控醫療設備和工業設備等規模化生產。
可以說,華為在5G市場上的影響力,可能會從美國競爭對手那裡搶過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並向其他公司收取高昂的專利費用。
3.美國為了限制華為進入,使出了各種陰招來限制
1月初,德克薩斯州議員Mike Conaway提出了一項法案,擬禁止聯邦政府與任何依賴華為設備的實體進行業務往來。
兩周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在其關於5G網路的備忘錄草案中,描述了讓它們擔心的兩家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和中興,將它們視之為美國安全的威脅。
總而言之,華為的強勁增長以及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強勁崛起,可能讓美國感到擔憂,於是,使出各種陰招來限制華為進入美國市場。
D. 華為將其報告稱之為「可持續發展報告」而不是企業社會報告。請問他們為什麼要用這個名字
摘要 聯合國全球目標,也稱為「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為消除貧困、實現平等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一條途徑,同時確保沒有一個人掉隊。
E. 華為網路安全紅線 華為做的是怎樣的一個網路安全
不用那麼長時間。
我用了7天漲到HCNA。但後來沒考過證。但是實際工程經驗很多。資料嘛就是網路技術的基礎原理。然後就是華為的三大寶典,命令手冊,操作手冊,配置實例。另外你還要多實賤才行。
F. 華為英國公司董事長提前通知將於9月辭職是怎麼回事
英國《天空新聞》14日稱從消息人士獲悉,英國石油(BP)前首席執行官、華為英國公司董事長布朗(John Browne)近日提前兩個月通知公司其將於9月辭職,他的任期將於明年三月屆滿。
早些時候有消息稱,由英國首相約翰遜擔任主席的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將於周二開會討論華為問題。文化大臣道登將在當天晚些時候向下議院宣布一項決定。
消息人士周二上午表示,華為副總裁、英國業務部負責人張建崗已於本周早些時候與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負責人夏亞·馬丁(Ciaran Martin)舉行了會談,討論可能的措施,以使政府對其設備放心。
7月1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於有記者就英國首相即將就是否禁止華為技術參與5G建設一事作出決定等相關內容提問,趙立堅表示,能否為在英中國企業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是脫歐後英國市場走向的試金石,也是中國在英投資是否安全的風向標,中方將密切關注。
(6)華為董事長采訪關於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特朗普回應英國禁用華為:都是我勸的
當地時間7月14日,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不僅宣布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干涉中國內政,他還回應了「英國禁用華為」,宣稱「我們勸說了很多國家不要使用華為,大部分情況是我去勸的」,而「英國(終於)做出了決定」。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在發布會上還說,美國把矛頭對准華為「因為我們認為這(使用華為)存在安全風險……如果他們(其他國家)想跟我們有業務聯系,那他們就不能用華為。」
G. 華為董事長
華為董事長(暫代)梁華,1964年出生,湖北當陽市半月鎮先鋒村人,本科和碩士,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博士,畢業於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現為武漢理工大學)。1995年加入華為。現任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集團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