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聯網設備恐成網路安全重災區嗎
隨著人工智慧一路高歌猛進,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活新時代漸行漸近。當前,物聯網設備市場呈指數級增長態勢,傳統設備接入互聯網成為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大勢所趨。
業內透露,物聯網設備成為黑客攻擊的捷徑並非危言聳聽。2014年1月發生的針對物聯網設備的一起攻擊行為,攻陷了10多萬個聯網設備,包括電視機、路由器和至少一台智能電冰箱,每天發送30萬封垃圾郵件。攻擊者從任何一個設備發送的消息也就10條,因而很難阻止或查明攻擊源頭。來源:央廣
Ⅱ 物聯網會帶來哪些弊端
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影響和改變著世界。社會正在邁向一個萬物互聯、萬象更新的智能時代。與之相伴相生的是,萬物互聯正悄然進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個體將被接入萬物互聯的體系,未來甚至垃圾箱也可能會聯網。
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錄的安全漏洞中,聯網智能設備安全漏洞多達2440個,同比增長118.4%,每日活躍的受控物聯網設備IP地址達2.7萬個,涉及的設備類型主要有家用路由器、網路攝像頭、會議系統等。來源:央廣
Ⅲ 物聯網方向和信息安全方向的工作,哪個好
物聯網方向的工作比信息安全要好,主要原因如下:
1、信息安全對要狹窄些,物聯網工作要寬;
2、雖然物聯網現在發展還不完善,但是萬物互聯是未來的趨勢,特別是隨著5G、人工智慧、邊緣計算、霧計算等技術的成熟和融入,物聯網將深入到社會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將帶來無數的就業和創業機會。
3、物聯網入門易,容易看到短期進步;信息安全入門難,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非常嚴謹的思維和全面的知識技能,特別需要學習很多很枯燥的技術,比如操作系統、密碼學、編譯原理。
當然如果自身條件非常符合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選擇信息安全的工作也不會錯,沉下心去,堅持一段時間後,成為安全專家,也是非常好的。
Ⅳ 物聯網安全的目的是什麼
物聯網安全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安全啊,保護網路信息安全,不被壞人利用,因為現在網路太發達了
Ⅳ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的發展網路的邊界逐漸在模糊化人們對於網路安全威脅
摘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現已進入信息化大數據時代。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各種網路安全威脅,特別是數據泄露、DDoS攻擊以及感染物聯網設備僵屍網路等網路攻擊事件日益嚴峻,傳統的安全防護手段已經很難應對。因此,在信息化大數據時代,我們要以大數據技術對抗大數據時代的網路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