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如何解決工業互聯網的網路安全問題
擴展閱讀
win7如何usb共享網路 2025-08-01 02:34:32

如何解決工業互聯網的網路安全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8-19 04:53:16

1. 改變工業互聯網的系統安全現狀,可從哪些角度入手

計算機網路的日益發達,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又給人們帶來許多「麻煩」,主要是包括: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竊娶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要保護這些信息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網路安全保護機制。

2.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201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分析:萬億級市場規模,五大建議構建安全保障體系

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現

工業互聯網無疑是這個寒冬中最熱的產業經濟話題。「BAT們」視之為「互聯網的下半場」,正在競相「+工業」「+製造業」而工業企業、製造業企業們也在積極「+互聯網」,希望藉助互聯網的科技力量,為工業、製造業的發展配備上全新引擎,從而打造「新工業」。

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高速發展期,預計至2020年將達萬億元規模。但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在設備、控制、網路、平台、數據等工業互聯網主要環節,仍然存在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不能適應當前的網路安全新形勢、安全人才不足等諸多問題。

工業互聯網萬億級市場模引發安全隱患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隨著國家出台相關工業互聯網利好政策,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250家。世界各國正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趨勢。

工業互聯網是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動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創造更多新興經濟增長點。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控制系統及設備與互聯網連接,網路空間邊界和功能極大擴展,以及開放、互聯、跨域的製造環境,使得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1、網路攻擊威脅向工業互聯網領域滲透。近年來,工業控制系統漏洞呈快速增長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個,其中工控系統新增漏洞數351個,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數量幾乎翻番,漏洞數量之大,使整個工業系統的生產網路面臨巨大安全威脅。

2、新技術的運用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導致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多樣化。

3、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傳統的安全保障技術不足以解決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同時,針對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資金投入較少,相應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責任體系不明確等,難以為工業互聯網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那麼,如何鑄造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基石,加快構建可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呢?

1、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緊跟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努力引領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發展。

2、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標准落地實施。全面推廣技術合規性檢測,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

3、完善監管和評測體系。

4、切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構建覆蓋系統建設各環節的安全防護體系。

5、聯合行業力量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

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建議:

1、頂層設計: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頂層設計;

2、標准引導: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標准體系框架,推進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製;

3、技術保障:夯實基礎,強化技術實力;

4、系統布局:依託聯盟,打造產業促進平台;

5、產業應用:加強產業推進,推廣安全最佳實踐。

近年來,中國也陸續出台了《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內容,從制度建立、標准研製、安全防護、數據保護、手段建設、安全產業發展、人員培養等方面,要求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路安全、平台安全、數據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

在國家政策以及業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安全層面的保障也會更上一層樓。

3. 如何應對網路安全問題

當電腦出現以下情況時,一定要全面掃描檢查電腦。1、電腦經常死機,2、電腦數據丟失,3、相關文件打不開,4、系統運行速度慢,5、提示硬碟空間不夠,6、經常報告內存不足,7、出現大量來歷不明文件,8、操作系統自動執行操作。

如何應對這些問題?1、電腦上安裝殺毒軟體,定期對電腦進行殺毒清理,及時更新殺毒軟體。2、網站注冊時少填隱私。在注冊上賬號時,盡量不需要填的不填;不要在陌生網站上注冊信息。3、不要打開陌生的網址、網站,在正規網站上上傳或下載文件。4、電腦不使用破解版的軟體,使用正規渠道下載的正版軟體。5、對於郵件接收的文件,務必檢查是否為EXE格式等可執行文件(EXE文件大多可能是木馬)

對於網路安全問題,我們防不勝防,我們該怎麼辦?首先,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其次,遇到自己不確定的郵件或其他文件,一定要弄清它們的來源,切記不能盲目性地不在意翻翻;最後是手機、電腦一定要安裝可靠的防毒軟體,以防被入侵。

ISAB您身邊的網路安全防禦專家提醒您,在信息時代,我們應該自覺維護好網路環境,做一名良好的網名,同時也要提高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及時鑒別網路安全,避免網路陷阱。

4. 如何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

一、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完善安全生產網路建設
二、明確職責,全面做好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三、加大安監機構和隊伍建設投入,不斷提高裝備水平
四、強化教育培訓工作,提升安監人員整體素質
五、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考核機制

5. 現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互相行業之間的挑戰,能力差不多,價格戰就是會變得很可怕的。對員工的戰爭,無法接受優秀的員工,員工之間也會流動很大的。

6. 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防禦方案包括什麼

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防禦方案包括:工廠內單點智能器件、成套智能終端等智能設備的安全,以及智能產品的安全,具體涉及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

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核心技術主要涵蓋「一硬(工業控制)+一軟(工業軟體)+一網(工業網路)+一安全(工業信息安全)」四大基礎技術,「邊緣智能+工業大數據分析+工業機理建模+工業應用開發」四大關鍵技術,以及「開源平台+開源社區」兩大殺手鐧技術。

明確責任分工:

組織開發技術和解決方案。應急管理部門負責創新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安全生產監管方式,加強對企業接入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台的管理,建立與行政許可換證掛鉤等激勵約束機制。

雙方共同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工作推進機制,定期通報成果,明確時間進度,強化督促檢查。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負責技術開發和數據支撐平台建設和運行。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負責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台建設和運行。工業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持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同規劃、同部署、同發展。

7. 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及應對策略

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對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產生深遠影響。2020年,《數據安全法(徵求意見稿)》[也正式發布,將數據安全納入國家安全觀,更體現了數據安全日趨重要的發展趨勢。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血液」,加強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防護對於工業互聯網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2 國內外對於數據安全防護的工作進展
面對日益嚴峻的數據安全威脅,世界主要國家持續加強數據安全立法和監管。據統計,全球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專門的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從國際標准組織和歐美國家在數據安全所做的工作來看,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准局(ITU-T)制定了《大數據服務安全指南》、《移動互聯網服務中大數據分析的安全需求與框架》、《大數據基礎設施及平台的安全指南》、《電信大數據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指南》等多項標准。
從國內已制定的數據安全相關標准來看,主要有《信息安全技術 大數據安全管理指南》、《信息安全技術 健康醫療數據安全指南》、《信息安全技術 大數據服務安全能力要求》、《信息安全技術 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等。《信息安全技術 大數據安全管理指南》為大數據安全管理提供指導,提出了大數據安全管理基本原則、基本概念和大數據安全風險管理過程,明確了大數據安全管理角色與責任。《信息安全技術 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提出了對組織機構的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的分級評估方法,用來衡量組織機構的數據安全能力,促進組織機構了解並提升自身的數據安全水平。《信息安全技術 健康醫療數據安全指南》提出了健康醫療領域的信息安全框架,並給出健康醫療信息控制者在保護健康醫療信息時可採取的管理和技術措施。《信息安全技術 大數據服務安全能力要求》、《信息安全技術 數據交易服務安全要求》分別針對大數據服務、數據交易的情景提出了安全要求。2020年,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申報的《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防護指南》被列為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TC260)標准重點研究項目。
3 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防護難點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泛在互聯、平台匯聚、智能發展等製造業新特徵日益凸顯。工業互聯網數據常態化呈現規模化產生、海量集中、頻繁流動交互等特點,工業互聯網數據已成為提升企業生產力、競爭力、創新力的關鍵要素,保障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工業互聯網數據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關系企業的生產經營,一旦遭到泄露或篡改,將可能影響生產經營安全、國計民生甚至國家安全。然而,工業企業類型多樣,工業互聯網數據更是海量多態,給數據安全防護帶來了困難和挑戰。
(1)傳輸階段監測溯源難。工業互聯網場景涉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種技術的應用,且工業互聯網數據在工廠外流動更加復雜多元。大流量、虛擬化等環境下難以有效捕捉追溯敏感數據和安全威脅;
(2)存儲階段分類分級難。存儲階段極易形成數據的匯聚,需要根據數據的類別和等級採用劃分區域、設置訪問許可權、加密存儲等多種手段。然而工業互聯網數據形態多樣、格式復雜,使得數據分類分級管理與防護難度大;
(3)使用階段可信共享難。對工業互聯網數據進行分析利用是發展工業互聯網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途徑,然而數據權責難定、安全可信賦能難等阻礙數據有序安全共享。

4 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防護的解決方法
根據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防護需求,天銳綠盾數據安全一體化,能夠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工業數據傳輸階段和使用階段可以使用天銳綠盾DLP數據泄露防護系統,通過智能內容識別的的技術如關鍵字和關鍵字對的檢測,ocr圖像的識別、文件屬性的檢測、向量機分類檢測等方式來捕捉傳輸階段的敏感數據從而保證工業互聯的傳輸安全,在數據使用階段可以使用天銳綠盤為解決企業文檔管理分散的問題,系統採用集中存儲的模式,將分散存儲在各部門、各分公司用戶計算機上的重要數據集中存儲到統一平台上,實現對工業數據文檔的統一管理,同時降低文檔管理成本。系統建立了完善的許可權控制機制,保證不同用戶基於不同許可權訪問和使用文檔,有效保障了文檔加密的安全性。多種檢索模式,支持全文關鍵詞檢索、高級檢索、擴展屬性搜索等高效毫秒級檢索方式,有效幫助用戶精確的從海量文檔中快速定位所需文檔。文檔在協作完成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版本。系統支持自動保存文檔的歷史版本,當用戶需要恢復舊版本時,可一鍵下載。為了實現海量數據的集中存儲,系統採用分布式存儲服務,以便企業未來可按需進行存儲性能擴展。

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紛紛加快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給後疫情時代帶來新的經濟增長活力。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血液」,數據安全對於工業互聯網發展至關重要。在設備安全、系統安全之上加強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防護,是我們天銳綠盾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8. 工業互聯網安全包括什麼

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內容包括:
設備安全
設備安全包括工廠內單點智能器件、成套智能終端等智能設備的安全,以及智能產品的安全,具體涉及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現場設備由機械化向高度智能化轉變,並產生了嵌入式操作系統微處理器應用軟體的新模式,這就使得未來海量智能設備可能會直接暴露在網路中,面臨攻擊范圍擴大、擴散速度增加和漏洞影響擴大等威脅。
工業互聯網設備安全具體應分別從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出發部署安全防護措施,可採用的安全機制包括固件安全增強、惡意軟體防護、設備身份鑒別、訪問控制和漏洞修復等。
控制安全
控制安全包括控制協議安全、控制軟體安全及控制功能安全。
工業互聯網使得生產控制由分層、封閉、局部逐步向扁平、開放、全局方向發展。其中在控制環境方面表現為 IT 與 OT 融合,控制網路由封閉走向開放;在控制布局方面表現為控制范圍從局部擴展至全局,並伴隨著控制監測上移與實時控制下移。上述變化改變了傳統生產控制過程封閉、可信的特點,造成安全事件危害范圍擴大、危害程度加深,以及網路安全與功能安全問題交織等。
對於工業互聯網控制安全,主要從控制協議安全、控制軟體安全及控制功能安全三個方面考慮,可採用的安全機制包括協議安全加固、軟體安全加固、惡意軟體防護、補丁升級、漏洞修復和安全監測審計等。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包括承載工業智能生產和應用的工廠內部網路、外部網路及標識解析系統等的安全。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工廠內部網路呈現出 IP 化、無線化、組網方式靈活化與全局化的特點,工廠外部網路呈現出信息網路與控制網路逐漸融合、企業專網與互聯網逐漸融合、產品服務日益互聯網化的特點。這就使得傳統互聯網中的網路安全問題開始向工業互聯網蔓延,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工業互聯協議由專有協議向乙太網(Ethernet)或基於 IP 的協議轉變,導致攻擊門檻極大降低;現有的一些工業乙太網交換機(通常是非管理型交換機)缺乏抵禦日益嚴重的 DDoS 攻擊的能力;工廠網路互聯、生產、運營逐漸由靜態轉變為動態,安全策略面臨嚴峻挑戰等。此外,隨著工廠業務的拓展和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今後還會面臨由於 5G/SDN 等新技術引入、工廠內外網互聯互通進一步深化等帶來的安全風險。
網路安全防護應面向工廠內部網路、外部網路及標識解析系統等方面,具體包括網路結構優化、邊界安全防護、接入認證、通信內容防護、通信設備防護、安全監測審計等多種防護措施,構築全面高效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應用安全
工業互聯網應用主要包括工業互聯網平台與軟體兩大類,其范圍覆蓋智能化生產、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方面。目前工業互聯網平檯面臨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數據泄露、篡改、丟失、許可權控制異常、系統漏洞利用、賬戶劫持和設備接入安全等。對軟體而言,最大的風險來自安全漏洞,包括開發過程中編碼不符合安全規范而導致的軟體本身的漏洞,以及由於使用不安全的第三方庫而出現的漏洞等。
相應地,應用安全也應從工業互聯網平台安全與軟體安全兩方面考慮。對於工業互聯網平台,可採取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審計、認證授權和 DDoS 攻擊防護等。對於軟體,建議採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在軟體的開發過程中進行代碼審計,並對開發人員進行培訓,以減少漏洞的引入;對運行中的軟體定期進行漏洞排查,對其內部流程進行審核和測試,並對公開漏洞和後門加以修補;對軟體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以發現可疑行為並進行阻止,從而降低未公開漏洞帶來的危害。
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包括生產管理數據安全、生產操作數據安全、工廠外部數據安全,涉及採集、傳輸、存儲、處理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及用戶信息的安全。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數據按照其屬性或特徵,可以分為四大類:設備數據、業務系統數據、知識庫數據和用戶個人數據。根據數據敏感程度的不同,可將工業互聯網數據分為一般數據、重要數據和敏感數據三種。隨著工廠數據由少量、單一和單向向大量、多維和雙向轉變,工業互聯網數據體量不斷增大、種類不斷增多、結構日趨復雜,並出現數據在工廠內部與外部網路之間的雙向流動共享。由此帶來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數據泄露、非授權分析和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等。
對於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安全防護,應採取明示用途、數據加密、訪問控制、業務隔離、接入認證、數據脫敏等多種防護措施,覆蓋包括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和處理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