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無線網路怎麼設置超頻

無線網路怎麼設置超頻

發布時間: 2022-08-28 06:44:34

A. 9900kf+技嘉 Z390 AORUS PRO wifi 怎麼超頻

開機時按DEL或F2鍵進BIOS,在BIOS中可以超頻。
這個配置完全沒必要超頻,CPU性能是夠用的。

B. 怎麼設置 提高無線上網的速度

1、把路由器翻過來,查看並記下底部銘牌上的管理IP地址及管理員賬戶信息(一般是192.168.1.1)。

2、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路由器的管理IP,按下回車鍵,彈出路由器的管理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及密碼,點擊「確定「。

3、進入路由器管理界面後,先點擊左側導航欄的「DHCP伺服器」→「客戶端列表」,查看連接到當前路由器的設備有哪些,並記下他們的IP地址。

4、再點擊左側導航欄的「IP帶寬控制」,並將「開啟IP帶寬控制」前面的復選框勾選,設置好當前網路的線路及帶寬值(帶寬的換算關系為:1Mbps = 1000Kbps)。

無線網路(wireless network)是採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的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

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

(2)無線網路怎麼設置超頻擴展閱讀: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

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C. WIFI要怎麼設置網速才快

WIFI設置網速更快的方法列舉如下:

1.重新擺放WiFi的位置。若想家裡每個角落都能上網,那擺放由器的位置就當重要,最好他放在中心位置,讓每個角落都能收到信號。

2.設置最佳頻道值。電子產品連接WiFi時,會出現很多WiFi選項,其實,這些無線信號都會相互干擾,影響家中網路信號,所以,要登入路由器的管理頁進行設置,修改無線頻道,直到找到最佳的頻道值。

3.減少其他無線裝置的干擾。要減少干擾源,除了鄰居家中的信號會干擾之外,自己家中的微波爐、電話也會干擾。所以,要將路由器遠離它們,或購買雙頻路由器,這樣才能解決干擾問題。

4.增加路由器的安全性。要增加路由器的安全性,若路由器被黑,那連接人數就會增加,所以,很容易超出無線路由器的承載力,導致網速緩慢,崩盤,因此,要定期更換路由登入密碼,這樣就能減少被黑的機會。

5.加裝增強Wi-Fi信號的易開罐。在加強信號時,可以將易開罐剪開,然後裝在路由器上,因為,拋物線的物體可收集不定向無線信號,這樣能起到提升WiFi信號的效果。

6.將舊的路由器變成Wi-Fi中繼器。在操作時,可以將不用的路由器變成WiFi中繼器,這樣不但可以省錢,而且還可以讓每一個角落都接收到較強的信號,但此方法必須配合DD-WRT韌體使用。

(3)無線網路怎麼設置超頻擴展閱讀:

Wifi提速技巧:

在家上網時,打開無線網路就能搜到周圍附近很多的無線網路,這樣一來自家的無線網路很容易被他人連接使用,影響自己上網網速。還有就是當在某個房間上網體驗特別差。

路由器擺放提升網速,很多是由於路由器擺放位置的原因,沒能讓沒能將居室全部覆蓋到。其實,要給wifi提速,首先是要搞清楚自己的wifi設置,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放置路由器,這樣一來就能體驗高速wifi帶來的暢爽。

我們可以通過修改無線網路信道,來提高無線信號的質量。由於多個路由器的信號重疊,也會影響無線信號。所以我們要通過一些設置無線路由器app進行設置,我們可以掃描周圍的無線信道。

得到掃描結果後,我們可以在路由器的「無線設置」中選擇一個較為空閑的信道使用,從而提升無線信號強度,告別擁堵。

改變無線路由器的部署位置。在大多數的居室結構中,可以看出,一般房間以客廳為中心,但是大多數用戶都是把無線路由器安裝在卧室里,這樣一來就會嚴重影響了無線信號的覆蓋。

D. wifi高級設置怎麼設置

1、採用設備支持的最高速度設置
進入路由器設置界面,設置WIFI的參數。把無線網路的速度設置為網路設備支持的最高速度,也就是說如果設備支持802.11N就設置為802.11N,如果支持802.11G就設置為802.11G,盡量不設置成802.11g+a/b這種形式。
2、設置MIMO增強模式
如果無線路由器支持MIMO增強模式,也請在設置界面勾選這個選項,然後把「帶寬」設置為「20/40MHZ」(選最高設置)。不過並非所有支持MIMO的路由器都有這個選項,如果看不到這個選項,就設置一下帶寬就好了。
3、啟用QOS控制
如果看到802.11e/***QOS這個選項,則可以考慮啟用。在區域網中,如果下載的同學、使用PPS看網路電視的朋友、使用P2P程序的同學太多的話,即使信號良好,下載、上網同樣會很卡,啟用QOS控制會好過很多。
4、管理本本無線網卡
現在很多筆記本都是802.11N無線網卡了,配合802.11N的無線路由器理論上能達到300M的網速,但是有時候網卡還需要進行設置。在開始菜單的「計算機」上點擊右鍵選擇「管理」。如果是XP則可以在桌面「我的電腦」上點擊右鍵,選擇「管理」。
5、檢查802.11N是否啟用
在管理界面找到設備管理器,並找到無線網卡。看看屬性中的「高級」選項卡,檢查802.11N模式是否已經設置為「已啟用」。同時,設置「吞吐量增強」為「啟用」,並將信道設置為「自動」或者最高數值的設置值。
6上面的增強Wifi無線信號的強度的方法還得需要無線網卡和無線路由器相匹配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這樣的Wifi信號增強,頻繁掉線、上網不穩定的情況就不會在發生了。

E. WIFI怎麼設置才最快

WiFi設置更快步驟如下:


1、點擊進入路由器設置軟體。

F. 路由器怎麼設置無線網才能更快

使無線網路路由器的速度更快方法:綁定ip和mac地址上網。


1、進入路由器:打開瀏覽器-輸入192.168.1.1(一般路由器地址是這個)進路由器登錄界面。

2、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路由器管理後台。

3、我們要先查看已有的IP和對應在的MAC地址欄。點擊左側的「DHCP伺服器」,選擇「客戶端列表」,記下右邊顯示的對應的IP和MAC地址,這個一定要記正確。

G. 路由器無線設置頻段帶寬怎麼設置

以小米路由器頻段帶寬設置為例:

1、瀏覽器 打開「192.168.31.1」進入小米路由器後台登錄


頻段標准:

頻段帶寬指的是路由器的發射頻率寬度:20MHz對應的是65M帶寬穿透性好傳輸距離遠(100米左右)

頻段帶寬指的是路由器的發射頻率寬度:40MHz對應的是150M帶寬穿透性差傳輸距離近(50米左右)

而路由器的300M是指路由器的傳輸速率(最大傳輸速率):300Mbps;也就是俗稱網速。

20MHZ是單通道,40MHZ是雙通道,目前常見的路由器單通道最高150M,雙通道能達到300M。

無線路由工作 根據 頻段的不同分好幾種 標准,分別是11a ,11b,11g,11n. 其中工作頻段不同也導致傳輸速度不同。11n的 可以 在11b和11g 都可以用,自動轉換。

H. 無線路由器的頻段帶寬怎麼調

無線路由器頻段帶寬怎麼設置:

調節「頻段帶寬」頻段帶寬是發送無線信號頻率的標准,頻率越高越容易失真,其中20MHz在11n的情況下能達到144Mbps帶寬,它穿透性較好,傳輸距離遠(約100米左右);40MHz在11n的情況下能達到300Mbps帶寬,穿透性稍差,傳輸距離近(約50米左右)。 因此如果為了獲得更大的傳輸速度,可以選用40MHz,但是在應用環境中,無線源較多的話,則不建議選擇40MHz了,不然任意使用1到6信道的無線信號都會干擾40MHz頻寬的通訊。 現在多數的無線路由器都可以開啟20/40MHz混合模式,建議用戶使用,或選擇像我們實驗路由器中的「自動」模式即可。

I. win7設置的無線網路怎麼設置頻段

解決方法

1、進入路由器設置界面後,在左側選擇「無線設置」-「基本設置」,進入無線網路基本設置界面。在可以我們可以對ssid,信道,頻段帶寬,模式等進行一些設置。

J. 如何實現超頻

菜鳥超頻入門基礎開講
你有想過對CPU進行超頻嗎?一切看起來很美吧。但是,就像大多數菜鳥那樣,你也許對「FSB」、「DDR」和「I/O電壓」代表什麼意思還感到非常的迷惑。希望我這篇介紹主板和CPU的文章能夠給你們一點點幫助。

首先,摘要的介紹一下超頻的要點。CPU的主頻是FSB(前端匯流排)和倍頻的乘積。例如,我的雷鳥850MHz,它的FSB為100,倍頻為8.5,因此100 x 8.5 = 850主頻。新的CPU採用了比較先進的FSB133,因此它們通常都是這么算的10 x 133 = 1333。

你可以通過改變CPU的倍頻或者FSB來提升CPU的主頻。但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是Intel系統,你盡可以忽略倍頻,因為CPU使用了一種特殊的製造工藝來阻止修改倍頻。AMD的CPU可以修改倍頻,但修改倍頻對CPU性能的提升是非常微弱的。如果你有興趣,我將在文章的末尾部分介紹這個原因。

另外一種提高CPU主頻的方法是FSB。FSB的速度與PCI、圖形卡、RAM的速度相關聯。因此當你提升了FSB速度之後,整個PC的頻率都向前推進了一步。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犧牲他們主頻的速度而換來更高的FSB。

根據你主板的功能有兩種修改FSB的辦法。如果你了解得比較多的話,你會發現大部分主板都能夠通過修改它們的BIOS或者跳線來達到修改FSB的目的。下面我將逐一介紹:

1.BIOS

在電腦啟動剛剛顯示CPU主頻速度和內存數量的時候按住"DEL"鍵就會出現BIOS菜單(有一些PC則是按「F1」鍵)。並不是所有的BIOS都支持改變FSB,但最新版的主BIOS裡面都有關於超頻的選項。尋找像「FSB」或者「Clock Frequency」的菜單。通常它們的選項是「Frequencies」或者「SOft Menu」(升技的主板)。根據不同的CPU/主板你可以把它們設置為66、100、133、166、200乃至更高。你也可以以10MHz/次或更少的單位對FSB頻率進行調整,在最新的系統你甚至能夠精確到1MHz/次。
2.跳線

如果你的BIOS不支持FSB修改,你就可以採取跳線的辦法。因為跳線在主板上,所以你改變跳線的時候必須把機箱打開。如果你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創舉,則開始行動的時候必須十分仔細地觀察主板。你需要尋找一組跳線,它的旁邊應該有「FSB」,「Frequency」,「Clock Speed」或者「System Clock」之類的字母。在改變FSB之前,你必須確保電腦是在關閉的情況之下進行的確,否則就餐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在我繼續說下去之前,假設你已經了解怎麼改變CPU的設置。因為有太多不同的主板/CPU組合,所以我也不能告訴你到底那一款CPU最適合你的使用。這里我以一個100FSB的選項為例子,你不能只是簡單的把FSB設置為133/150而又希望計算機能夠正常地工作。

在沒有增加電壓的前提下改變主板的跳線,系統可能並不能正常工作。在BIOS或者設置跳線把系統電壓調到適合的值之前,你必須確保系統具有一個良好的散熱環境,這樣才能保證超頻後的系統高速而穩定地工作。增加CPU核心和I/O(RAM的電壓由主板決定)的電壓能夠保證系統運行在更高的速度。

為了得到最高而又最穩定的FSB,你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和實驗。你可以選擇每一次增加5MHz(或者你所需要的更低的增幅),每增加一次FSB進入Windows系統後你應該運行一些CPU測試軟體(SuperPi、3Dmark2001等)。如果這些測試能夠正常進行,就再繼續增加FSB的值。不停地進行這些實驗,一直到不能進入Windows或者正常地運行這些軟體為止,然後再把這時候的FSB調低一點。

為了找出最高的FSB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測試,但我想你應該了解一些要點。如果你是使用BIOS設置超頻。你必須學會清CMOS。找出主板上的電池,你會發現在它的旁邊有一組跳線。跳線由三顆針組成,其中中間和另外一根被連接了起來。把連接器拔開,然後把它移到中間和另外一根,十分鍾後再把連接器移回原地。這樣就能夠把BIOS調回出廠時的默認設置,重新開機後你需要重新設置時間和其它的一些功能。

如果你是Intel CPU的使用者,你需要知道以下一些基礎知識。你想改變CPU速度的唯一方法就是調整FSB。對於高級的玩家來說,你還可以增加RAM和其它硬體的速度。你不能理所當然地增加FSB,因為同時你將增加RAM,PCI/gfx卡的頻率,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極限值。
如果你是AMD CPU的使用者,你可以增加倍頻。在下面我不會談到舊款Slot A CPU,因為你們99%都不會有那樣的CPU。如果你有的話,請你把它升級到更好的Athlon XP,這樣你就能夠得到更高頻率的CPU。AMD能夠使用倍頻設置的原因是因為倍頻能夠被解鎖。有一部分CPU上市的時候就是沒有鎖倍頻的,但90%的都鎖了。如果你使用的是毒龍或者雷鳥,解鎖就非常簡單。准備一枝削尖的鉛筆,和一個放大鏡。你所需要做的工作只是把L1橋用石墨連接起來:

. . . .
. . . .

連接後:

| | | |

確信你沒有把它們塗成「X X」類似的交叉形狀,因為這樣將會損壞CPU。如果你塗錯了地方,可以用橡皮把鉛筆擦乾凈。XP CPU的解鎖比較困難,更危險(我就曾經看見破壞了幾個CPU)還有更耗時間。我在這里不想談及這方面,因為關於它們的文章太多了。在Google搜索引擎打入"XP解鎖「你將會看見很多詳細的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有一些還有圖形的向導。

在對CPU進行解鎖之後你就能在BIOS或者跳線調整倍頻,以便CPU能夠運行在更高的速度之下。另一樣你必須弄清楚的事情是,外頻的提升比倍頻的提升對性能的影響來得更快。我的意思是指10x133比13x100更好,即使前者的主頻比後者低了10MHz,但因為額外的FSB提升了RAM和板卡的速度,所以前者具有更好的性能。因為額外的FSB能全面提高系統頻率,所以我寧願1Ghz CPU運行在8.5x172(1460)主頻之下,而不願意它運行在10x150(1500)的主頻之下。為了更好地證明這個觀點,你最好親身嘗試一下。

Intel和AMD使用者都必須注意的問題。所有的CPU都有一定的超頻極限。即使我使用水冷散熱我的雷鳥850MHz都不能超過1050MHz,但有些1Ghz雷鳥卻能超到1500MHz。這些都沒有什麼特定的值,因為它們還與你的整個硬體架構有關。你們可以在www.overclockers.com的CPU資料庫里查找你自己CPU的超頻極限。如果你不知道CPU的詳細信息,你可以使用一個叫WCPUID的軟體。

在最後我想起我的超頻生涯也覺得蠻有趣的。自從我第一次開始超頻之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18個月之前,我超頻的時候PCI卡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現在我已經使用自己改造的TEC電腦機箱了。雖然超頻有可能會燒毀CPU,但當超頻後的CPU能夠正常啟動的那種感覺是難以形容的。非常美妙!非常自信!非常興奮!簡直就是完美。
從菜鳥到高手的進階指南
幾年前,當小編還是一名硬體菜鳥的時候,超頻就是老鳥的標志性「功夫」。從這個概念誕生以來,超頻自始至終都是令玩家興奮不已的字眼。也難怪,憑空就讓自己的電腦跑得更快,又有誰不動心呢?當超頻高手在眉飛色舞地談論自己的超頻經歷的時候,新手們常常是既羨慕又嫉妒。那麼對於我們廣大的想超頻而又不會超頻的朋友來說,該如何學習超頻呢?請仔細閱讀下面的文章,我們將系統地學習超頻,手把手地教你超頻,讓你實現少花錢而升級的夢想。
Part1 不可不知的超頻原理

一、CPU為什麼能夠超頻

超頻從狹義上來說就是提高CPU的工作頻率以得到整機性能的改善。從廣義上來講,任何可以提高計算機某一部件工作頻率的行為及相關行動都可以稱之為超頻。超頻的起源目前已無法考證,誰是「始作俑者」更是無人知曉,不過其發展經過還是有跡可尋的。

超頻的產生其實是鑽了CPU製造商在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空子,而這一切都得從CPU的特殊生產工藝說起。由於CPU總是位於科技發展大潮的最前沿,所以即使以英特爾之類企業的實力,也都無法做到對CPU生產過程的完全監控。這就造成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無法完全確定CPU最終工作頻率。簡單地來說,當某條生產線上製造特定型號的CPU時,只能保證最終產品在一定頻率范圍之內,不可能「恰好」定在某個需要的頻率上。至於偏差情況有多嚴重,則要視具體生產工藝水平而定。

這樣生產出來的CPU當然不可能以同樣的主頻投向市場,只好按照下線後的實際頻率進行標識。但是作為製造商,如果把CPU直接標上實測頻率,無疑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較為穩妥的做法就是把CPU再標低一至二個檔次以保證可靠性與穩定性。也就是說,一塊工作在600MHz的CPU,很有可能在800MHz下依然穩定工作。廠家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而預留的一點餘地就成了少部分超級硬體發燒友最初的超頻靈感來源,於是最初的超頻就從那時開始了。

二、CPU超頻的預備知識

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與倍頻,兩者的乘積就是主頻。所謂外部頻率,指的就是系統匯流排頻率,目前主流CPU的外頻大多為100MHz與133MHz。隨著CPU製造技術的提高,CPU的外頻在今年還將全面過渡到166MHz與200MHz。倍頻的全稱是倍頻系數。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早先的超頻是通過更改倍頻來實現的,一般來說提高0.5倍頻是不會影響到整機的穩定性的。適當地增加倍頻可以較大幅度地提升CPU的主頻,使之高出若干個檔次,但是這樣超頻對性能改善的幫助還不是足夠大。
超外頻是另一個效果更為明顯的選擇方案。超外頻就是提高系統匯流排頻率,所以不僅僅是CPU主頻提高這么簡單,更可令整機效能產生質的飛躍。正是因為超外頻比超倍頻更有用,所以只要合理選擇外頻與倍頻的組合,就可以在不增加投資的情況下獲得額外的收益。

提到外頻就不得不提一下PCI匯流排工作頻率。目前電腦上的硬碟、音效卡等許多部件都是採用PCI匯流排形式,並且工作在33MHz的標准工作頻率之下。PCI匯流排頻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系統匯流排速度,也就是外頻。當外頻為66MHz時,主板通過二分頻技術令PCI設備保持33MHz的工作頻率;而當外頻提高到100MHz時,三分頻技術一樣可以令PCI設備的工作頻率不超標;在採用四分頻、五分頻技術的主板上,當外頻為133MHz、166MHz時,同樣可以讓PCI設備工作在33MHz。但是如果外頻並沒有採用上述標准頻率,而是定格如75MHz、83MHz之下,則PCI匯流排依然只能使用二分頻技術,從而令PCI系統的工作頻率為37.5MHz甚至是41.5MHz。這樣一來,許多部件就必須工作在非額定頻率之下,是否能正常運作就要取決於產品本身的質量了。此時,硬碟能否撐得住是最關鍵的,因為PCI匯流排頻率提升後,硬碟與CPU的數據交換速度增加,極有可能導致讀寫不正常,從而產生死機現象。

反過來說,若是所有設備都沒問題,那麼更高的PCI匯流排頻率可以很明顯地提高系統運行速度,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超頻愛好者對於非標准外頻情有獨鍾的一大原因。非標准外頻現象同樣也出現在100MHz以上外頻系統中,只不過此時的PCI匯流排是以外頻的1/3或1/4頻率工作的。
Part2 超頻硬功夫

一、CPU超頻常見方式

在選了一塊適合超頻的CPU後,我們要藉助一些手段來使CPU穩定工作在更高的頻率上。要做的有三個工作:①調整外頻;②增加工作電壓;③增加散熱效果。在一般情況下,要增加散熱效果,我們通常只要裝一把好的風扇,配一個通風透氣的機箱。這樣來看,調整外頻和增加工作電壓,相對來說就顯得更有技巧了,而這兩個工作,就需要一塊好的主板來完成。如何在主板上調整外頻和工作電壓呢?

1.硬跳線

硬跳線實際就是一個可以控制主板上特定柱腳間的通路、斷路以實現對外頻(及倍頻)的設定的小「帽子」(Jumper)。每一個廠商對柱腳的定義都不一樣,所以,跳線的操作需要按照說明書來進行,難度較大。

跳線柱在主板上很常見,比如調節CPU外頻、電壓、鍵盤開機等等,仔細閱讀說明書可輕易找到自己想要調節的跳線。跳線柱上有一個兩孔的小塑料帽,表面起絕緣的作用,里邊卻是一塊銅片。跳線帽插在跳線柱上後,就起了一個通路的作用,調整了主板上的電信號。

圖1

圖2
現在主板上的跳線都很簡潔,僅保留了CPU外頻調節或CMOS跳線,且多為三針跳線(圖1)。但過去的老主板,如英特爾TX、LX、BX上的跳線要豐富一些,包括跳線組(如圖2,即多組跳線,但調節頻率較多,包括外頻和倍頻調節)。
2.軟跳線

即通過修改BIOS設置來實現對外頻和倍頻的調節。當前幾乎所有主流的主板都具備軟跳線功能。軟跳線突破了前面兩種硬跳線的頻率限制,提供更細致的微調。以前一些586主板提供的外頻通常只有66MHz、75MHz、83MHz、100MHz等幾個,而當前的優秀主板,提供按1MHz遞增的線性超頻技術,大大提高了對CPU的超頻適應性。

3.DIP開關

圖3
它的原理與跳線很類似,只是在通、斷路的控制硬體上,以小型的撥動開關來代替了Jumper(圖3)。現在有些主板上還有DIP開關設置,用來替代跳線帽,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簡單。DIP開關右上角通常有 「ON」標識,表明開關撥向上部時為接通「ON」狀態(相當於跳線帽插入狀態),向下則為斷開「OFF」狀態。
二、主流CPU超頻實例

1.Socket 370主板

該類介面主板主要支持賽揚、PⅢ系列CPU,標准外頻分為66MHz、100MHz、133MHz幾檔。賽揚二代之前的CPU為66外頻, Tualatin賽揚為100MHz外頻,PⅢ為133MHz外頻。所以,人們超頻最多的目標是放在賽揚處理器上,一般66MHz可嘗試超頻到100MHz外頻,Tualatin賽揚可嘗試超頻到133MHz外頻。

舉例說明:一塊815EPT主板和一塊Tualatin賽揚 1.0GHz的CPU,主板的外頻調節為三針跳線,跳線旁邊印有編號。「1-2」為AUTO(自動識別CPU頻率),「2-3」為100MHz,「OPEN」(133MHz外頻)。一般來說,主板的默認跳線為AUTO。Tualatin賽揚頻率為1.0GHz,外頻為100MHz。超頻前,我們先斷掉電源,把跳線帽拔掉(即為「OPEN」133MHz狀態),然後開機,出現開機畫面,我們看見CPU頻率已經顯示為1.33GHz了。接下來進入操作系統,使用一段時間後如無異常現象和死機,則表示超頻成功。

小技巧:清除BIOS設置

超頻前首先應該學習如何清除BIOS設置,因為超頻的過程中,如果頻率設置過高,重新啟動的過程中電腦會出現黑屏。這時,需要我們清除BIOS設置並重新進行外頻調節。BIOS的設置清除也需要跳線,一般BIOS跳線在BIOS電池的旁邊,多為3針。一般跳線帽處於默認設置,如在「1-2」上。拔下跳線帽,插入「2-3」,BIOS設置清除。然後重新插還回「1-2」即可(操作須在斷電的情況下進行)。

2.Socket A主板

與Socket370主板相比,支持毒龍、Athlon、Athlon XP的Socket A介面的主板的超頻方法基本一致。但是在CPU倍頻破解方面有它獨特的地方,所以我們重點介紹一下它的倍頻破解方法。

圖4
過去有發燒友用鉛筆破解AMD CPU倍頻,而為阻止破解Athlon XP倍頻,AMD發明了鐳射「刻痕鎖」,即在L橋上下兩排銅點之間多了一些小「洞」,如圖4。下面以Palomino核心的Athlon XP 1600+為例進行講解。
破解Athlon XP倍頻只有在L1橋上做文章:將L1橋的橋接點用導電物質連接起來。由於現在有了「刻痕鎖」(內有接地銅箔),再像以前用鉛筆(石墨)將橋接點連通,導電物質沾上「刻痕鎖」造成短路。故只有將「刻痕鎖」屏蔽掉,再用導電物質將橋接點連通才可行。

(1)屏蔽「刻痕鎖」

L1橋上下有兩排銅點,用透明膠分別將兩排銅點粘住,只留下中間的那一排「刻痕」露在外面。將502膠水塗在中間那排「刻痕」的上面,份量不要太多,防止氣泡產生。等膠水完全乾透後,輕輕的將兩塊透明膠撕下來,然後用美工刀將刻痕上多餘的膠水割掉(圖5)。

圖5
(2)連接橋接點

「刻痕鎖」被屏蔽後,我們就可以連接橋接點了。L1橋上下兩排共10個銅點,將這些銅點上下連接組成5對即可。為了提高操作的成功率,須將這5對連接橋分開進行連接:將其中的一對橋接點用透明膠隔離出來,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隔離區」,然後在這「隔離區」中用2B鉛筆在隔離區反復劃線,將這兩個銅點連起來即可。其它4對橋接點的連接也如此,如圖。在開啟電腦之前,要仔細檢查橋接點之間的連接情況,防止短路。如果發現連接得不規則的,可以用橡皮將石墨擦掉重新再做。
(3)開機檢驗

如果主板支持在BIOS設置CPU倍頻(軟跳線),可在BIOS中修改Athlon XP的倍頻。如果主板只具備硬跳線倍頻設置,那要在斷電情況下,在主板上找尋相應的跳線來調節。

舉例說明:Athlon XP 1600+的倍頻為10.5,主板的BIOS支持軟跳,把倍頻改為12.5後重啟,開機畫面顯示CPU為Athlon XP 2000+,進入系統,長時間運行程序、打游戲都穩定,表明破解成功後。

編註:目前市場上銷售的0.13微米製程的B0版的Athlon XP 1700+、1800+基本上都沒有鎖倍頻,我們可以在任何一塊支持倍頻調整的Socket A主板上輕松超頻。

3.Socket423/Socket478主板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P4處理器大多為Northwood核心,前端匯流排有400MHz與533MHz兩種。對應的標准外頻分別為100MHz與133MHz,因此也大多採用三針的跳線,設置方法與上面的Socket370主板一樣。

小知識:CPU電壓調節

有些CPU要實現超頻,就必須要加電壓,不過相對於前面介紹的「硬跳線」和「軟跳線」來講危險系數要大一點,電壓調節可在BIOS內設置或者跳線設置。電壓調節的范圍不會很大,一般為+0.05V、+0.1V、+0.15V,不會超過0.3V,以保證CPU的安全。不同的CPU的電壓范圍不相同,如P4 1.6A為1.5V,Tualatin賽揚1.0GHz為1.475V。在動手調電壓之前,要先看看CPU的額定工作電壓范圍,循序漸進,避免誤操作燒毀CPU。

三、內存超頻

內存帶寬對系統的影響也比較大,特別是對於大型3D游戲,比如《UT2003》、《IGI2》,通過提高內存頻率或者調節內存信號延遲參數來增加內存帶寬都可以讓這些游戲的幀數得到明顯地提高。
要對內存進行超頻可以從兩個方面下手,一是調節內存的頻率,二是調節內存的信號延遲參數。這些都可以到主板BIOS中進行設置。

開機進入BIOS設置,選擇「Advanced Chipset Setting」,然後可以看到有關於「Ram Timing」的設置,包括:tRAS、tRP、tRCD等參數,而CAS值也是很重要的參數之一。這幾個參數值越小,內存越快。

對於常見的HY PC133 SDRAM,其tRAS、tRP、tRCD可以設置為最快的5、2、2,而CAS值一般只能設到3,PC150或者質量較好的PC133 SDRAM才可以在133MHz下把CAS值設置為2。對於DDR內存也是如此,不過DDR的CAS值比較特殊,可以不為整數,一般標准設置為2.5,最快為2。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市場上的一些DDR333/400的DDR內存默認延遲參數很低,tRAS、tRP、tRCD值只有6、4、4或者更慢,這3個值至少要為6、3、3,CAS至少要為2.5才算達到了DDR333/400的一般標准,大家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了。

內存的頻率在BIOS的Freq & Voltage裡面的「DRAM Freq」項目進行設置,不同的主板設置的方式不太一樣。一般來說,一些VIA晶元組的主板直接調節FSB與內存頻率的比例就可以對內存的頻率進行調節,而英特爾 845系列主板FSB和內存頻率可以分開調節,互不幹擾。
Part3 超頻軟功夫

對普通用戶來說,打開機箱設置跳線、或者在BIOS中更改CPU倍頻或外頻,畢竟還是太危險了,更別說手工改造顯卡或者用鉛筆連線了,有沒有更簡單、更安全一些的辦法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里筆者就向朋友們介紹幾種通過軟體對硬體進行超頻的「軟」功夫,這可是既安全又省事的方法喲。

一、CPU超頻

CPU超頻是很多朋友關心的事情,事實上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的產品,在設計時都會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將頻率限制在一個比較保險的范圍之內,因此只要降溫措施得當,一般還是可以適當超頻的。

1.廠家解決方案

雖然幾乎所有主板都能夠在BIOS中方便地設置CPU的外頻,有些主板還提供了調節電壓和線性超頻的選項,但能夠在Windows中實現CPU超頻的主板還是太少了,因此提供這一功能也就成了某些主板的賣點和亮點。

(1)技嘉的EasyTune4

與EasyTuneⅢ一樣,EasyTune4仍然是一款基於Windows平台的超頻工具(圖6),它具有非常酷的用戶界面,看起來讓人賞心悅目,看來「超頻悍將」的名頭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圖6
使用時,不同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Easy Mode或者Advanced Mode模式。如果選擇了Easy Mode模式,那麼只須點擊「Auto Optimize」按鈕即可讓CPU自動超頻,軟體會自動嘗試可能使用的頻率,並將結果顯示在控制面板上,這是最省事的。當然,對高級用戶來說可以選擇Advanced Mode模式,這樣可以在極小范圍內調整主頻,而且更誘人的是,即使我們在使用EasyTuneⅢ過程中發生失誤,你也不用擔心,只要重新啟動系統即可恢復預設設置。

另外,通過EasyTune4,用戶還可以調節設定CPU/AGP/Memory的電壓和頻率,可以設定系統風扇和系統溫度的極限報警范圍,可以調節System Bus的頻率,唯一需要提醒的是,你必須到http://tw.giga-byte.com/home/eztune4/notsupport.htm去查看自己的主板是否被EasyTune4所支持。

(2)微星的Fuzzy logic 4

Fuzzy Logic 4的界面做得相當漂亮(圖7),看起來就像一個懸浮在桌面上的駕駛盤,上面一共有8個按鈕,其中有兩個與超頻有關,即Auto、Go兩個按鈕。我們只要點擊「Auto」按鈕,Fuzzy Logic即會自動偵測CPU可以超頻且穩定正常工作的上限,它將逐步提高CPU的外頻,每次都使用一個3D應用程序來測試穩定性,最後點擊「Go」按鈕即可生效。

圖7
同時,Fuzzy Logic還可以監測I/O電壓、CPU溫度/電壓/風扇轉速,即使用戶在超頻過程中發生問題出現死機時,Fuzzy Logic 4也會立刻自動檢測並且會重新啟動系統以恢復預設設置。不過,這里需要說明的是,Fuzzy logic 4不能與PC Alert同時運行。
(3)碩泰克的RedStorm

開機時,如果你仔細觀看的話,會發現原來是能源之星的位置已換成了碩泰克的LOGO和RedStorm(紅色風暴)標志,其實在主板的包裝盒上同樣可以看到醒目的RED STORM標志(圖8)。

圖8
簡單地說,RedStorm就是在主板的BIOS中加入了自動超頻的選項,這樣用戶就不需要為了超頻去做設置、重啟的反復測試,因為RedStorm會自動查找CPU超頻極限與系統穩定的最佳平衡點,而且要安全多了,你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按下執行按鈕,至於其他的就完全不用去管了。

(4)聯想的StepEasy Ⅱ

說起聯想的StepEasy,它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插曲,因為來自北京的蔣桂群以「超頻梭」這一響亮的名字成為聯想主板「StepEasy技術有獎徵集中文名稱」的優勝者,並成為2001年7月赴莫斯科為中國申奧最後一步加油助威的幸運兒。StepEasy是聯想QDI的十大Easy之一,目前已經升級至StepEasy Ⅱ版本,每次可以最小為1MHz的速度進行調節,將CPU工作頻率精確地遞增(或遞減),真正實現了無線超頻。

圖9
如圖9所示,用戶可以利用圖中的4個按鈕實現頻率增加或減少1MHz(或10MHz),然後按下「GO」按鈕即可生效,或者也可以拖動上方的「CPU Freg」滑塊來選擇頻率,選擇的CPU工作頻率值會在LED窗口中通過三種顏色進行顯示:綠色代表所顯示的頻率對於系統是安全的,可以採用;黃色代表所顯示的頻率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會引起不良的後果,謹慎採用;紅色並閃爍代表所顯示的頻率不宜採用,建議不要採用此頻率。不過,即使在超頻過程中死機,你也無須擔心,因為系統會在大約5秒時間內重新啟動恢復默認的頻率。
配合Manageeasy監控技術,StepEasy Ⅱ還可以隨時監控CPU電壓、CPU溫度,界面上還增加顯示FSB頻率、PCI Clock頻率,用戶可以對整個系統的穩定狀態一目瞭然。

(5)VIA的Jet Stream

如果你使用的是VIA VPSD推出的主板,那麼可以從驅動程序光碟中找到一個名為FliteDeck的系統工具包,其中有一個名為Jet Stream的超頻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它在Windows界面中輕松調整CPU的頻率和電壓,而且無須重新啟動系統即可生效。

圖10
如圖10所示,整個操作界面非常簡潔,這里有8個顯示區域,分別通過曲線和數值實時顯示FSB、CPU當前溫度、電壓、風扇轉速等內容,旁邊還有Turbo、Manual兩個按鈕,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操作。如果選擇了「Turbo」模式,Jet Stream會自動按照系統情況和預先設定提供超頻方案,假如能夠通過的話,你可以繼續超頻;如果選擇了「Manual」模式,你就可以直接選擇CPU的外頻,這樣主動性更大一些,即使調整的外頻超過了系統的極限,你也不用擔心,因為系統會自動重新啟動以恢復預設頻率。

超頻後,我們可以運行MissionControl系統監控軟體(該軟體包含在FliteDeck工具包中,會自動安裝)了解到系統的電壓、CPU和機箱風扇轉速、CPU溫度以及CPU和內存信息,另外在限制/警告選項卡里可以設置各項電壓的報警值,如果超過范圍系統將會報警,這個工具在調整電壓超頻時可以防止硬體損壞。

2.通用解決方案

如果你的主板廠商並未推出上述超頻工具,也無須沮喪,因為CPUFSB同樣可以讓你大展身手。CPUFSB的使用相當簡單,只需要3個步驟即可:

第一步:選擇主板或PLL-IC型號

圖11
如圖11所示,首先請在「Mainboard manufacturer」和「Mainboard type」下拉列表框中根據主板的品牌和型號進行選擇,如果未能找到,可以到「PLL manfacturer」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