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不是有網路安全
擴展閱讀
游戲隱藏軟體手機版 2025-07-21 06:32:27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不是有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8-31 22:21:05

1. 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哪些

1、防火牆

網路防火牆技術是一種特殊的網路互聯設備,用於加強網路間的訪問控制,防止外網用戶通過外網非法進入內網,訪問內網資源,保護內網運行環境。它根據一定的安全策略,檢查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路模式,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允許,並監控網路運行狀態。

目前防火牆產品主要有堡壘主機、包過濾路由器、應用層網關(代理伺服器)、電路層網關、屏蔽主機防火牆、雙宿主機等。

2、殺毒軟體技術

殺毒軟體絕對是使用最廣泛的安全技術解決方案,因為這種技術最容易實現,但是我們都知道殺毒軟體的主要功能是殺毒,功能非常有限,不能完全滿足網路安全的需求,這種方式可能還是能滿足個人用戶或者小企業的需求,但是如果個人或者企業有電子商務的需求,就不能完全滿足。

幸運的是,隨著反病毒軟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主流的反病毒軟體可以防止木馬等黑客程序的入侵。其他殺毒軟體開發商也提供軟體防火牆,具有一定的防火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硬體防火牆的作用,比如KV300、金山防火牆、諾頓防火牆等等。

3、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

與防火牆結合使用的安全技術包括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界竊取、截獲或破壞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網路安全和信息保密。

目前,各國除了在法律和管理上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外,還分別在軟體和硬體技術上採取了措施。它促進了數據加密技術和物理防範技術的不斷發展。根據功能的不同,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主要分為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完整性判別等。

(1)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不是有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首屆全VR線上網路安全大會舉辦

日前,DEF CON CHINA組委會正式官宣,歷經20餘月的漫長等待,DEF CON CHINA Party將於3月20日在線上舉辦。

根據DEF CON CHINA官方提供的信息,本次DEF CON CHINA Party將全程使用VR的方式在線上進行,這也是DEF CON歷史上的首次「全VR」大會。為此,主辦方構建了名為The DEF CONstruct的虛擬空間和賽博世界。在計算機語言中,Construct通常被譯為結構體。

2. 計算機網路技術等於網路安全嗎

信息安全是最近幾年新興的專業,不是每個學校都有的。

據我了解,山東大學是有這個專業的,不過不是歸計算機學院,是屬於數學院下屬的。

網路技術和網路安全有關,但不是同一個方向。同樣的,信息安全是網路安全的一個主要方面,但不是全部

3.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計算機網路安全不僅包括組網的硬體、管理控制網路的軟體,也包括共享的資源,快捷的網路服務,所以定義網路安全應考慮涵蓋計算機網路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參照ISO給出的計算機安全定義,認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路系統連續可靠性地正常運行,網路服務正常有序。」

4. 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和理解

網路安全,通常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安全。計算機通信網路是將若乾颱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連起來,在通信軟體的支持下,實現計算機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換的系統。而計算機網路是指以共享資源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對分散的若干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和數據設備連接起來,並在協議的控制下進行數據交換的系統。
一、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1、計算機存儲和處理的是有關國家安全的政治、經濟、軍事、國防的情況及一些部門、機構、組織的機密信息或是個人的敏感信息、隱私,因此成為敵對勢力、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
2、隨著計算機系統功能的日益完善和速度的不斷提高,系統組成越來越復雜,系統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Internet的迅速發展,存取控制、邏輯連接數量不斷增加,軟體規模空前膨脹,任何隱含的缺陷、失誤都能造成巨大損失。
3、人們對計算機系統的需求在不斷擴大,這類需求在許多方面都是不可逆轉,不可替代的,而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場所正在轉向工業、農業、野外、天空、海上、宇宙空間,核輻射環境等等,這些環境都比機房惡劣,出錯率和故障的增多必將導致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降低。
4、隨著計算機系統的廣泛應用,各類應用人員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教育和培訓卻往往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需要,操作人員、編程人員和系統分析人員的失誤或缺乏經驗都會造成系統的安全功能不足。
5、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涉及許多學科領域,既包括自然科學,又包括社會科學。就計算機系統的應用而言,安全技術涉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存取控制技術、校驗認證技術、容錯技術、加密技術、防病毒技術、抗干擾技術、防泄露技術等等,因此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問題,並且其技術、方法和措施都要隨著系統應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6、從認識論的高度看,人們往往首先關注系統功能,然後才被動的從現象注意系統應用的安全問題。因此廣泛存在著重應用、輕安全、法律意識淡薄的普遍現象。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是相對不安全而言的,許多危險、隱患和攻擊都是隱蔽的、潛在的、難以明確卻又廣泛存在的。
二、網路安全常識

1、日常生活中保護個人信息。
2、注意預防個人信息泄露。防止瀏覽行為被追蹤。
3、網上購物時確保你的信息安全。
4、防止黑客攻擊。防止電腦中毒。
三、網路安全的意義
1、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2、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
3、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不是 「法外之地」。網路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路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4、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 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5、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防護,加強網路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台建設,加強網路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路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6、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
7、從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互聯網無處不在。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5.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是學干什麼的

計算機網路安全專業要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網站組建管理與維護、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系統安全技術、防火牆技術、資料庫安全技術、入侵檢測與防範技術、數據加密與PKI技術等。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每所學校由於專業方向的不同,具體的學習課程設置也不相同。
計算機網路安全專業畢業生可從事什麼工作?
一、網路工程師
網路工程師又分硬體和軟體網路工程師兩大類,硬體網路工程師主要負責計算機網路物理設備的維護和通信,軟體網路工程師則負責計算機系統的軟體、應用軟體的維護和應用。
二、網路管理員
網路管理員主要負責網路操作系統、資料庫、網路設備、網路管理、網路安全、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從事計算機網路運行、維護的能力。
三、運維工程師
運維工程師就是面對一台甚至幾十萬台伺服器,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能及時的發現伺服器的問題並進行伺服器修復、改進、優化等工作,要保障伺服器服務的高可用性和高穩定性。
四、IT專員
IT專員主要是負責一個單位或企業的自有信息系統的軟體開發、維護、日常管理等工作,能根據公司及客戶要求,完成系統或資料庫的開發、管理、培訓等工作。
五、網路安全項目經理
能對單位或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項目進行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等方面的管理,調動協調項目組成員和客戶之間溝通,完成計劃任務。

6. 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安全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的區別還有學那個好

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區別是什麼。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信息安全包括網路安全,信息安全還包括操作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硬體設備和設施安全,物理安全,人員安全,軟體開發,應用安全等。針對的設備不同,網路安全側重於研究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安全,信息安全側重於計算機數據和信息的安全。側重點不同,網路安全更注重在網路層面,例如通過部署防火牆、入侵檢測等硬體設備來實現鏈路層面的安全防護,而信息安全的層面要比網路安全的覆蓋面大的多,信息安全是從數據的角度來看安全防護。通常採用的手段包括:防火牆、入侵檢測、審計、滲透測試、風險評估等,安全防護不僅僅是在網路層面,更加關注的應用層面,可以說信息安全更貼近於用戶的實際需求及想法。網路安全是以網路為主要的安全體系的立場,主要涉及網路安全域、防火牆、網路訪問控制、抗DDOS等場景,更多是指向整個網路空間的環境。網路信息和數據都可以存在於網路空間之內,也可以是網路空間之外。「數據」可以看作是「信息」的主要載體,信息則是對數據做出有意義分析的價值資產,常見的信息安全事件有網路入侵竊密、信息泄露和信息被篡改等。而數據安全則是以數據為中心,主要關注數據安全周期的安全和合規性,以此來保護數據的安全。常見的數據安全事件有數據泄露、數據篡改等。

7.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是指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路系統連續可靠性地正常運行,網路服務正常有序)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8. 淺說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幾點問題

淺說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幾點問題

【摘要】本文針對網路安全的三種技術方式進行說明,比較各種方式的特色以及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或效能損失,並就信息交換加密技術的分類作以分杌針對PKI技術這一信息安全核心技術,論述了其安全體系的構成。

【關鍵詞】網路安全 防火牆 加密枝術 PKI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網路的開放性和自由性也產生了私有信息和數據被破壞或侵犯的可能性,網路信電的安全性變得日益重要起來,已被各個領域所重視。計算機網路安全從技術上來說,主要由防病毒、防火牆等多個安全組件組成,一個單獨的組件無法確保網路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廣泛運用和比較成熟的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PKI技術等,以下就此幾項技術分別進行分析。

一、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指一個由軟體或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處於企業或網路群體計算機與外界通道之間,限制外界用戶對內部網路訪問及管理內部用戶訪問外界網路的許可權。防火牆是網路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牆是實現網路安全最基本、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當一個網路接上Internet之後,系統的安全除了考慮計算機病毒、系統的健壯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牆技術完成。防火牆能極大地提高一個內部網路的安全性,並通過過濾不安全的服務而降低風險。通過以防火牆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將所有安全軟體配置在防火牆上。其次對網路存取和訪問進行監控審計。如果所有的訪問都經過防火牆,那麼,防火牆就能記錄下這些訪問並做出日誌記錄,同時也能提供網路使用情況的統計數據。

當發生可疑動作時,防火牆能進行適當的報警,並提供網路是否受到監測和攻擊的詳細信息。再次防止內部信息的外泄。利用防火牆對內部網路的劃分,可實現內部網重點網段的隔離,從而降低了局部重點或敏感網路安全問題對全局網路造成的影響。

二、數據加密技術

與防火牆相比,數據加密技術比較靈活,更加適用於開放的網路。數據加密主要用於對動態信息的保護,對動態數據的攻擊分為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對於主動攻擊,雖無法避免,但卻可以有效地檢測;而對於被動攻擊,雖無法檢測,但卻可以避免,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數據加密。數據加密技術分為兩類:即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1.對稱加密技術

對稱加密是常規的以口令為基礎的技術,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個推知另一個,這種加密方法可簡化加密處理過程,信息交換雙方都不必彼此研究和交換專用的加密演算法。如果在交換階段私有密鑰未曾泄露,那麼機密性和報文完整性就可以得以保證。目前,廣為採用的一種對稱加密方式是數據加密標准DES,DES的成功應用是在銀行業中的電子資金轉賬(EFT)領域中。

2.非對稱加密/公開密鑰加密

在非對稱加密體系中,密鑰被分解為一對(即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這對密鑰中任何一把都可以作為公開密鑰通過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開,而另一把作為私有密鑰加以保存。公開密鑰用於加密,私有密鑰用於解密,私有密鑰只能有生成密鑰的交換方掌握,公開密鑰可廣泛公布,但它只對應於生成密鑰的交換方。非對稱加密方式可以使通信雙方無須事先交換密鑰就可以建立安全通信,廣泛應用於身份認證、數字簽名等信皂交換領域。

三、PKI技術

PKI(Publie Key Infrastucture)技術就是利用公鑰理論和技術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務的基礎設施。PKI技術是信息安全技術的核心,也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和基礎技術。由於通過網路進行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事務等活動缺少物理接觸,因此使得用電子方式驗證信任關系變得至關重要。而PKI技術恰好是一種適合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事務的密碼技術,他能夠有效地解決電子商務應用中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不可否認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問題。一個實用的PKI體系應該是安全的易用的、靈活的和經濟的。它必須充分考慮互操作性和可擴展勝。

1.認證機構

CA(Certification Authorty)就是這樣一個確保信任度的權威實體,它的主要職責是頒發證書、驗證用戶身份的真實性。由CA簽發的網路用戶電子身份證明一證書,任何相信該CA的人,按照第三方信任原則,也都應當相信持有證明的'該用戶。cA也要採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來防止電子證書被偽造或篡改。

2.注冊機構

RA(Registration Authorty)是用戶和CA的介面,它所獲得的用戶標識的准確性是CA頒發證書的基礎。RA不僅要支持面對面的登記,也必須支持遠程登記。要確保整個PKI系統的安全、靈活,就必須設計和實現網路化、安全的且易於操作的RA系統。

3.密鑰備份和恢復

為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應定期更新密鑰和恢復意外損壞的密鑰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和實現健全的密鑰管理方案,保證安全的密鑰備份、更新、恢復,也是關繫到整個PKI系統強健眭、安全性、可用性的重要因素。

4.證書管理與撤消系統

證書是用來綁定證書持有者身份和其相應公鑰的。這種綁定在已頒發證書的整個生命周期里是有效的。但是,有時也會出現一個已頒發證書不再有效的情況,這就需要進行證書撤消。證書撤消的理由是各種各樣的,可能包括工作變動到對密鑰懷疑等一系列原因。證書撤消系統的實現是利用周期性的發布機制撤消證書或採用在線查詢機制,隨時查詢被撤消的證書。

四、結束語

網路安全是一個涉及技術、管理、使用等許多方面,既包括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問題,也有物理的和邏輯的技術措施,只有嚴格的保密政策、明晰的安全策略才能完好、實時地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確證性,為網路提供強大的安全服務。

;

9.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10. 計算機網路安全指的是

計算機網路安全不僅包括組網的硬體、管理控制網路的軟體,也包括共享的資源,快捷的網路服務,所以定義網路安全應考慮涵蓋計算機網路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參照ISO給出的計算機安全定義,認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路系統連續可靠性地正常運行,網路服務正常有序。」

潛在威脅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審查性:出現的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項:

1)網路的開放性

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通信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

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

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的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防範間諜軟體之危害的對策

1、公開安裝的間諜軟體

對於那些公開安裝的間諜軟體,你無需費多大工夫去研究他,因為你可以輕而易舉的將之卸載,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知道他們的大至功能所在。換句話說,對於這些公開安裝的間諜軟體,你有很多措施保護你的隱私不受侵犯。例如,從不在辦公室計算機里檢查私有的電子郵件。公開安裝的間諜軟體一般都是合法的,他們有特定的使用人群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