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信辦是政府部門嗎
網信辦一般指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屬於政府部門。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拓展資料:
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成立於2018年。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該方案稱:為加強黨中央對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決策和統籌協調職責,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轉載新聞信息,應當轉載國家規定范圍內的單位發布的新聞信息,註明新聞信息來源、原作者、原標題、編輯真實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原意和新聞信息內容,並保證新聞信息來源可追溯。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采編、發布、轉載、刪除新聞信息,干預新聞信息呈現或搜索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
2. 中央網信辦是什麼級別的單位
中央網信辦是中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簡稱,是中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承擔具體職責。
拓展資料:
網信辦全名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是現代網路社會發展的產物。中央網信辦成立於2011年,成立時間相對較早。後期省市縣三級都配套了網信辦,但直到2014年以後,地方網信辦才從原來的兼職辦公模式改為獨立辦公,專設人員編制,機構才逐步正規化。
網信辦的主要職責是引導網路信息傳播合理合法,指導、協調、督促網路主體單位加強網路信息內容管理,做好網路陣地規劃特別是重點新聞網站的規劃建設,依法查處網路信息違法違規網站等。由於具有查處網站違法行為的執法權,在網路信息異常發達的今天,網信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此前的黨政機構改革,網信辦全部被從原來的兼職機構剝離出來,獨立設置專職機構。中央網信辦歸口中宣部管理,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加掛國家網信辦牌子,級別正部,網信辦主任兼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省級網信辦設在省委宣傳部,級別正廳,網信辦主任兼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網信辦設在市委宣傳部,作為市委工作機關對外加掛網信辦牌子,級別正處,主任兼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縣網信辦設在縣委宣傳部,級別正科,主任兼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從級別上看,網信辦與同級其它單位相當,發展空間尚可。從重要性來看,網信辦說重要不重要,說不重要又重要,能否獲得領導高看,取決於領導對這一塊工作的重視程度。從工作性質來看,網信辦在機關單位里不算忙,但因為歸口宣傳部管理,有大量的務虛工作需要網信辦協同配合,時有階段性的忙碌,總體還算輕松。
至於前途,去網信辦工作看個人?網信辦主任兼任宣傳部副職,和常委領導接觸比較多,在幹部推薦上有一定的餘地,能力出色得到主任的信賴,有一定的晉升機會。且因為涉及網路工作,有執法權在手,有一定的行政資源。單位談不上特別好,也說不上差。有機會進去,可以考慮。
3. 公司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下設的()負責統籌公司數據管理工作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5
4. 網信辦和商貿局哪裡去好呢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去網信辦好。網信辦全稱是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是最新成立的單位,屬於各級黨委獨立的工作部門,國家2014年設立網信辦,隸屬於宣傳部,2017年機構改革從宣傳部獨立出來。國家從2014年開始設置成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即網信辦,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合署辦公。
5. 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 成員單位有哪些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有關成員等
http://ke.sogou.com/v66067801.htm?fromTitle=%E4%B8%AD%E5%A4%AE%E7%BD%91%E7%BB%9C%E5%AE%89%E5%85%A8%E4%B8%8E%E4%BF%A1%E6%81%AF%E5%8C%96%E9%A2%86%E5%AF%BC%E5%B0%8F%E7%BB%84
6.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干什麼工作的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經濟運行調節和信息化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規范性文件;負責擬訂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經批准後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有關問題,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二)負責推進全市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擬訂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協調工業區、信息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等重大問題;擬訂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計劃,統籌市財政用於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項目建設專項資金。
(三)負責監測分析全市經濟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信息引導,調節日常經濟運行;擬訂並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政策和措施;監測調控政策執行效果,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並提出建議;擬訂並組織實施培育發展打企業的政策措施;負責救災物資應急生產有關工作。
(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負責工業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培育和管理工作;組織開展企業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推廣工作;協調相關產學研合作創新;組織實施國家和省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
(五)負責全市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管理工作;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申報、核准、備案企業技術改造(含利用外資)項目;負責中央和市財政有關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和督查工作;承擔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負責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和再創新。
(六)綜合協調全市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負責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新能源推廣應用工作,擬訂相關的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審查工作,核准節能產品認定;負責全市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和監督管理。
(七)負責全市電力運行管理;監測電力運行狀況,協調電力供需、電網運行有關問題;監督指導電力調度;負責電力需求側管理和有序用電,協調處置打面積停電事故;負責熱點聯產、集中供熱改造建設初評;負責資源綜合利用機組和新能源發電項目初審;參與全市能源重大建設項目的相關工作。
(八)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企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工作;擬訂相關政策措施,推進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工業設計與創意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導企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工業設計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九)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市場拓展和合作交流;負責推進企業開展技術引進、國際化經營;協調推進「品牌、標准、專利」建設;開展工業和信息化的對外合作交流。
(十)負責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管理工作;擬訂工業和信息化行業規劃和相關政策;協調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承擔產業信息發布和相關行業准入許可事項;推進行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作;指導機械冶金企業、輕工建材、紡織服裝、化工醫葯等行業管理辦公室工作;指導和管理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十一)協調、指導和服務企業發展工作;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和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扶持和監管中小企業融資性擔保業務;指導促進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和市場拓展;負責國家、省、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項目工作;指導企業現代管理和管理創新;負責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和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協調企業治亂減負工作。
(十二)負責系統整合、統籌推進智慧城市相關重大基礎建設;負責協調推進智慧城市相關重大應用系統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擬訂全市信息化工作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協調全市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負責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作;負責信息化建設的市場監管和服務能力建設;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和社會經濟各領域的信息化應用。
(十三)協調全市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負責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指導、協調和管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承擔市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組織信息安全檢查、風險評估工作。
(十四)按照規定許可權、統籌規劃、管理全市信息網路基礎與公共信息服務設施建設;組織推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等「多網」融合發展;推進全市政務和社會公共服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指導通信行業發展相關工作;承擔互聯網行業屬地管理相關職能;協助網路社會綜合監管體系建設。
(十五)協調和管理市國防科技工業;擬訂有關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的扶持政策;配合做好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保密資格審查認證和軍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推進軍民結合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負責民爆器材行業管理和生產經銷環節的安全監管工作。
(十六)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7. 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政府辦公廳設16個內設機構。
(一)秘書一室
負責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政務活動的安排和服務,承擔為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服務的相關工作,承辦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交辦的事項。
(二)秘書二室
負責發展改革、科技、財稅、金融、監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構編制、經濟和信息化、審計、統計、物價、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環保、地震、外事、僑務、對台事務、民政、工商管理、旅遊、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交通運輸、質量技術監督、商務、郵電、電力監管、煙草、物資儲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管理、農業、水利、林業、衛生、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口計生、氣象、供銷、糧食、扶貧等方面的文電辦理、專題會務、工作聯系及調研等相關事宜。
(三)秘書三室
負責信訪、教育、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地方誌、民族宗教、公安、司法、國家安全、人防、政府法制、發展研究、檔案、婦女兒童、殘疾人工作、省直機關事務管理、行政教育、參事文史、省政府駐外機構等方面的文電辦理、專題會務、工作聯系及調研等相關事宜;聯系軍隊、統戰等方面的工作。
(四)省政府督查室
承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和中央領導、省政府負責同志批示事項的督辦工作;審核目標管理單位年度目標任務,組織實施督查和考核;聯系省人大、省政協,牽頭承辦省人大和省政協的議案、建議、提案等需要省政府辦理的有關工作。
(五)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省政府總值班室)
負責省政府值班工作,及時報告重要情況,傳達和督促落實省政府領導同志指示;組織開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協助省政府領導同志做好有關應急處置工作;辦理省政府應急管理方面的專題文電、會務和督查調研工作。
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省政府總值班室)設應急一處、應急二處,均為正處級建制。
(六)省政務公開辦公室
負責組織協調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承擔行政審批、招投標服務工作,辦理政務公開等方面的專題文電、會務和督查調研工作,對外掛「安徽省政務服務中心」和「安徽省招投標服務中心」的牌子。
省政務公開辦公室設綜合處、業務一處、業務二處,均為正處級建制。
(七)綜合處
負責機關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督辦,負責機關會務、公務接待和綜合文稿起草等工作,負責省政府領導同志秘書的日常聯絡工作。
(八)文電處(保密辦)
負責文電收發、分辦、催辦、審核、印製和印鑒管理、保密、機要、檔案工作,負責指導下級機關公文處理等工作。
(九)會務處
負責省政府全體會議、常務會議、黨組會議、專題會議等的會務和會議紀要整理工作,負責以省政府名義召開的會議審核和會務組織工作。
(十)聯絡處
負責省政府接待任務的安排,統一負責省政府領導同志集體活動的組織服務工作,負責省政府駐外辦事處的工作聯系。
(十一)信息處(政務信息化管理中心)
負責政務信息的編發、分析和新聞聯絡工作;負責全國政務信息專網安徽網站和省政府政務信息網的建設、管理工作,指導全省政府系統電子政務建設,負責省政府辦公廳政務信息化工作和辦公自動化日常維護管理工作。
(十二)省政府公報編輯室
負責省政府公報的編輯、發送、宣傳、利用等工作。
(十三)人事處
負責辦公廳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等工作,承辦廳黨組會議的會務工作。
(十四)行政處
負責省政府領導同志的服務事務和機關大院的行政後勤管理等工作。
(十五)財務處
負責機關財務管理,指導直屬事業單位財務工作。
(十六)保衛處
負責省政府機關和宿舍區的安全保衛等工作。
離退休工作處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省紀委(監察廳)派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組(監察室)按照《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監察廳關於對省紀委省監察廳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履行職責。
8.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經濟、信息化和無線電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擬訂並組織實施經濟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二)制定並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相關行業的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擬訂行業技術規范與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三)監測、分析經濟運行態勢,調節經濟日常運行;制定和實施經濟運行調控目標和政策措施,提出解決經濟運行中重大問題的意見和建議;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經濟信息;承擔工業、信息化相關行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四)負責提出工業、信息化技術改造投資規模和方向的建議,提出行業投資布局建議;按照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和省規劃內及年度計劃規模內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並對重點項目進行監管和督查。
(五)擬訂並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組織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指導企業技術進步、技術引進和重大技術裝備研製,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推動產學研聯合。
(六)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相關產業的能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示範項目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指導和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負責牆體材料革新和建築材料節能管理、散裝水泥推廣等工作。
(七)承擔煤炭和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負責煤炭工業生產管理和非煤礦山行業管理工作;負責煤炭固定資產投資規劃和年度計劃規模內有關技術改造投資年度計劃編制工作,銜接平衡煤炭重點企業發展規劃和生產建設計劃;編制和實施年度煤炭計劃,協調煤炭生產和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指導檢查非煤礦山標准化建設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八)擬訂並組織實施煤電運等要素保障的政策措施,協調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綜合運輸;承擔電力工業管理與運行監測工作,監督指導電力調度,指導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協調電力生產的重大問題;負責全省鹽業行政管理和省級醫葯儲備管理。
(九)負責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宏觀指導,擬訂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創業創新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十)統籌推進全省信息化工作,組織擬訂相關政策措施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促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融合發展,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
(十一)承擔信息安全管理的責任,指導和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安全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全省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信息安全防範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十二)負責無線電頻率資源管理,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和干擾查處,維護空中電波秩序;協調軍地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協調處理無線電干擾事宜,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十三)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