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路「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最為常見的就是網路搜索引擎和網路郵箱。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將來主要維護網路的安全。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的開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數據、雲計算、如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的結果,在這些技術的推動下,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傳統的網路空間與行業實體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安全的邊界不僅僅關繫到虛擬領域,也關繫到實體領域,所以把網路安全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也是一種必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安全空間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會不斷增加。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的就業渠道還是比較多的,IT行業內傳統的安全崗位,以及目前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安全崗位都是比較適合的,未來網路監管等管理部門也會釋放出較多的就業崗位。
雲計算可以從事什麼工作?隨著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雲計算產業發展,其產業規模增長迅速,應用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展,從政府應用到民生應用,從金融、交通、醫療、教育領域到人員和創新製造等全行業延伸拓展。學習雲計算你可以擔任雲架構師、雲計算軟體工程師、雲計算工程師、雲服務開發者、雲系統管理員、雲計算顧問、雲系統工程師、雲網路工程師、雲產品經理等崗位。
雲計算就業怎麼樣呢?目前企業對於雲計算開發人才需求緊迫,不少企業表示精英人才「高薪難求」。國內大數據權威專家估測,在今後5年內,雲計算人才缺口將超過130萬。據職友集數據顯示,初級雲計算工程師月薪在9000以上,擁有一定年限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月薪可以輕松達到16K以上。
這兩個都屬於未來發展的趨勢,互相促進發展,就業前景非常良好。建議選自己有興趣的方向。
兩者都是屬於互聯網領域的,但側重方向不一樣。
雲計算是側重於網路上的大數據整合,這個可以應用於各種行業的數據統計,從而得出准確的市場定向。
比如餐飲行業,運用雲計算,可以大致的統計食客們的偏好和習慣傾向,從而可以利用這種數據來製造個人菜單,私人定製。
網路安全是屬於網路防護應用方面的,比如軟體網站的安全性維護,還有安全性測評,這些都是屬於網路安全的應用范圍 。
兩者的應用領域都很廣泛,前景也很明確,因為兩個領域的存在,都是未來不可替代的。因此在談論就業方面,還是最好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取向來決定就業。
呵呵,樓主是做cs的啊,我正好做的是bs的,怎麼說呢在目前情況cs和bs各有優勢,cs在圖形的表現能力上以及運行的速度上肯定是強於bs模式的,不過缺點就是他需要運行專門的客戶端,這點就比較麻煩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跨平台,你用c++在windows下寫的程序肯定是不能在linux下跑的,而bs模式就不同了,他不需要專門的客戶端,只要瀏覽器,而瀏覽器是隨操作系統就有的,方便就是他的優勢了,而且bs是基於網頁語言的與操作系統無關的,所以跨平台也是它的優勢,而且以後隨著網頁語言以及瀏覽器的進步,bs在表現能力上的處理以及運行的速度上會越來越快,它的缺點將會越來越少,比如你看下未來的html5在圖形的渲染方面以及音頻,文件的處理上已經非常強大了,cs的地位肯定會越來越弱,不過我想完全被bs取代還不至於,當然隨著bs模式的擴大,雲計算肯定是偏向於bs模式的,因為有廣大用戶,如果只有很少人使用,雲計算又有何意義呢?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就這樣了
B. 雲計算時代,網路安全技術有哪些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數據泄漏事故、勒索軟體和其他類型的網路攻擊,這使得安全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而隨著網路攻擊者利用不同的方式入侵企業以及中斷業務,並且,隨著移動、雲計算和IoT擴展企業網路以及增加端點,安全變得至關重要。根據Gartner表示,安全團隊應該時刻保持警惕,他們還應該了解新技術以幫助保護其企業地域攻擊。
「在2017年,企業IT面臨的威脅仍然處於非常高的水平,每天都會看到媒體報道大量數據泄漏事故和攻擊事件。隨著攻擊者提高其攻擊能力,企業也必須提高其保護訪問和防止攻擊的能力,」Gartner副總裁、傑出分析師兼Gartner榮譽工作者Neil MacDonald表示,「安全和風險領導者必須評估並使用最新技術來抵禦高級攻擊,更好地實現數字業務轉型以及擁抱新計算方式,例如雲計算、移動和DevOps。」
下面是可幫助企業保護其數據和信息的頂級技術:
1.雲計算工作負載保護平台
目前,企業有不同類型的工作負責、基礎設施以及位置,其中包括物理/虛擬機和容器,除了公共/私有雲之外。雲計算工作負責保護平台允許企業從單個管理控制台管理其各種工作負載、基礎設施以及位置,這樣他們也可以跨所有位置部署共同的安全策略。
2. 雲訪問安全代理(CASB)
很多企業使用多個雲服務和應用程序,所有這些應用程序從一個CASB監控,因此,企業可有效執行安全策略、解決雲服務風險,並跨所有雲服務(公共雲和私有雲)確保合規性。
3. 託管檢測和響應(MDR)
通常企業沒有資源或者沒有人員來持續監控威脅時,才會考慮使用MDR服務。這些服務提供商使企業能夠通過持續監控功能來改善其威脅檢測和事件響應。
4. 微分區
這使企業能夠在虛擬數據中心分隔和隔離應用程序和工作負責,它使用虛擬化僅軟體安全模式向每個分區甚至每個工作負責分配精細調整的安全策略。
5. 容器安全解決方案
容器是軟體中獨立可執行的部分,其中還包括運行它所需的所有東西,包括代碼、運行時、設置、系統工具以及系統庫。容器通常共享操作系統,任何對操作系統的攻擊都可能導致所有容器被感染。容器安全解決方案可在容器創建之前啟用掃描,除了提供保護外,它們還監控運行時。
6. 欺騙技術
有時候惡意活動會滲透企業網路,而不會被企業部署的其他類型網路防禦系統所檢測。在這種情況下,欺騙技術可提供洞察力,可用於查找和檢測此類惡意活動。它還會採取主動的安全姿態,並通過欺騙它們來擊敗攻擊者。目前可用的欺騙技術解決方案可覆蓋企業堆棧內的多個層次,並涵蓋網路、數據、應用程序和端點。
7. 軟體定義外圍(SDP)
隨著不同系統和參與這通過企業的同一網路連接,SDP允許企業定義誰需要知道什麼,從而有效從公眾眼中刪除敏感信息。通過在允許設備訪問應用基礎設施之前檢查設備的身份和狀態,這可幫助減少攻擊面。
8. 遠程瀏覽器
程瀏覽器提供遠程虛擬環境,其中可打開Web瀏覽器,並且,由於這種環境沒有連接到企業網路,基於瀏覽器的惡意軟體不可能滲透到企業網路來竊取數據。
9. 端點檢測和響應(EDR)
這些安全解決方案可監控所有端點,查找任何異常/惡意行為。EDR專注於檢測異常活動,並隨後對異常活動進行調查,如果發現威脅,則會進行修復和緩解。根據Gartner表示,到2020念安,全球范圍內80%的大型企業、25%的中型企業以及10%的小型企業將利用EDR功能。
10. 網路流量分析(NTA)
這些安全解決方案可監控網路流量、連接、流量和對象,以查看是否存在任何可疑威脅或惡意內容。當發現惡意內容時,惡意內容會被隔離以採取進一步行動。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C. 大數據與雲計算,信息網路安全
大數據技術是指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適用於大數據的技術,包括大規模並行處理(MPP)資料庫,數據挖掘電網,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資料庫,雲計算平台,互聯網,和可擴展的存儲系統。
大數據的應用:大數據是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的新引擎,幾乎各個行業都會逐步引入大數據技術,尤其是那些將要實現互聯網信息化轉型的傳統企業。面向大數據市場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會不斷涌現。在硬體與集成設備領域,大數據將對晶元、存儲產業產生重要影響,還將催生一體化數據存儲處理伺服器、內存計算等市場。在軟體與服務領域,大數據將引發數據快速處理分析、數據挖掘技術和軟體產品的發展。
2.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雲來表示電信網,後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
雲計算的主要應用:雲物聯,「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如果你的基礎不是很好,再加上網路安全形勢的嚴峻,國家政策對網路安全的偏向,個人建議可以選擇網路安全方向,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D. 雲計算和網路安全,哪個更有前景
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路「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最為常見的就是網路搜索引擎和網路郵箱。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將來主要維護網路的安全。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的開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數據、雲計算、如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的結果,在這些技術的推動下,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傳統的網路空間與行業實體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安全的邊界不僅僅關繫到虛擬領域,也關繫到實體領域,所以把網路安全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也是一種必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安全空間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會不斷增加。
E. 雲計算和網路安全有啥區別呢哪個就業比較好
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路「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最為常見的就是網路搜索引擎和網路郵箱。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將來主要維護網路的安全。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的開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數據、雲計算、如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的結果,在這些技術的推動下,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傳統的網路空間與行業實體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安全的邊界不僅僅關繫到虛擬領域,也關繫到實體領域,所以把網路安全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也是一種必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安全空間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會不斷增加。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的就業渠道還是比較多的,IT行業內傳統的安全崗位,以及目前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安全崗位都是比較適合的,未來網路監管等管理部門也會釋放出較多的就業崗位。
雲計算可以從事什麼工作?隨著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雲計算產業發展,其產業規模增長迅速,應用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展,從政府應用到民生應用,從金融、交通、醫療、教育領域到人員和創新製造等全行業延伸拓展。學習雲計算你可以擔任雲架構師、雲計算軟體工程師、雲計算工程師、雲服務開發者、雲系統管理員、雲計算顧問、雲系統工程師、雲網路工程師、雲產品經理等崗位。
雲計算就業怎麼樣呢?目前企業對於雲計算開發人才需求緊迫,不少企業表示精英人才「高薪難求」。國內大數據權威專家估測,在今後5年內,雲計算人才缺口將超過130萬。據職友集數據顯示,初級雲計算工程師月薪在9000以上,擁有一定年限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月薪可以輕松達到16K以上。
這兩個都屬於未來發展的趨勢,互相促進發展,就業前景非常良好。建議選自己有興趣的方向。
F. 雲計算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1、虛擬化帶來的虛擬機的系統安全
虛擬化技術在系統組織,降低系統操作代價,改進硬體資源的效率、利用率以及靈活性方面扮演著主要的角色。然而,虛擬化技術本身不僅面臨著傳統網路已有的安全威脅,還面臨著自身引入的安全問題。
如果一個系統感染了病毒,其它系統是否會受到株連,隔離工作能否做好,甚至後台的存儲與數據信息是否受影響。如果虛擬機系統崩潰了,是否會對其它虛擬機有影響,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2、電子商務的興起帶來的身份認證安全、個人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
電子商務成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每年全國網路產生的交易額已經佔到全年所有交易總額的9%,許多貴重的大件物品也有在網路上面交易的趨勢。
因此電子商務交易安全就成為非常迫切的問題,而在這方面,用戶的安全防護卻顯得非常薄弱,個人交易密碼被盜,網站或者銀行資料庫信息泄漏問題層出不窮,成為新的安全熱點。
3、雲計算如何保證自身關鍵業務數據的安全
企業把自己的業務放到雲端數據中心去,如何系統內的用戶可以輕松共享,節約了很多事情。看上去挺美,但是安全問題呢,萬一數據泄密呢?
這是每個CIO心裡都打鼓的問題,這個問題既是安全問題,又是信息化的規劃問題,而且要熟悉雲計算的方方面面,到底是拿哪一層做虛擬,怎麼來做。這些問題既對安全廠商展現機遇,又提出挑戰。
4、移動用戶對傳統網路的沖擊帶來的安全問題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的發展,移動終端的安全問題正在挑戰傳統的網路攻防體系。眾所周知,以前傳統的安全防護是守住我伺服器的埠,用防火牆防毒牆和流量監控等鑄成一道馬其諾防線,這樣什麼郵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以及外面的各種攻擊都會被拒之門外。
但是,當移動互聯網融入常規網路後,估計由以前的平面變成了立體的了。許多郵件病毒或者攻擊程序是從手機或者PDA引入的,這使得常規的防護體系面臨巨大的挑戰。
企業想要確保雲數據安全,就要招聘相應的人才,這就催生了新的高薪行業——雲安全工程師。
G. 雲計算的安全性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雲計算安全聯盟(CSA)發布的報告總結了雲計算安全面臨的9種威脅。在這其中,數據泄露、數據丟失和數據劫持三類威脅排名靠前。
安全威脅1:數據泄露
為了表明數據泄露對企業的危害程度,CSA在報告中提到了其在2012年11月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該文章描述了黑客如何利用邊信道(Side-Channel)時間信息,通過侵入一台虛擬機來獲取同一伺服器上的其他虛擬機所使用的私有密鑰。不過,其實不懷好意的黑客未必需要如此煞費苦心,就能確保這種攻擊得逞。要是多租戶雲服務資料庫設計不當,哪怕某一個用戶的應用程序只存在一個漏洞,都可以讓攻擊者獲取這個用戶的數據,而且還能獲取其他用戶的數據。
安全威脅2:數據丟失
CSA認為,雲計算環境的第二大威脅是數據丟失。用戶有可能會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寶貴數據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卻對此毫無辦法。不懷好意的黑客會刪除攻擊對象的數據。粗心大意的服務提供商或者災難(如大火、洪水或地震)也可能導致用戶的數據丟失。讓情況更為嚴峻的是,要是用戶丟失了加密密鑰,那麼對數據進行加密的行為反而會給用戶帶來麻煩。
安全威脅3: 數據劫持
第三大雲計算安全風險是賬戶或服務流量被劫持。CSA認為,雲計算在這方面增添了一個新的威脅。如果黑客獲取了企業的登錄資料,其就有可能竊聽相關活動和交易,並操縱數據、返回虛假信息,將企業客戶引到非法網站。報告表示:「你的賬戶或服務實例可能成為攻擊者新的大本營。他們進而會利用你的良好信譽,對外發動攻擊。」CSA在報告中提到了2010年亞馬遜曾遭遇到的跨站腳本(XSS)攻擊。
安全威脅4:不安全的介面
第四大安全威脅是不安全的介面(API)。IT管理員們會利用API對雲服務進行配置、管理、協調和監控。API對一般雲服務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來說極為重要。企業和第三方因而經常在這些介面的基礎上進行開發,並提供附加服務。CSA在報告中表示:「這為介面管理增加了復雜度。由於這種做法會要求企業將登錄資料交給第三方,以便相互聯系,因此其也加大了風險。」
安全威脅5: 拒絕服務攻擊
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被列為雲計算面臨的第五大安全威脅。多年來,DDoS一直都是互聯網的一大威脅。而在雲計算時代,許多企業會需要一項或多項服務保持7×24小時的可用性,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威脅顯得尤為嚴重。DDoS引起的服務停用會讓服務提供商失去客戶,還會給按照使用時間和磁碟空間為雲服務付費的用戶造成慘重損失。
安全威脅6: 不懷好意的「臨時工」
第六大威脅是不懷好意的內部人員,這些人可能是在職或離任的員工、合同工或者業務合作夥伴。他們會不懷好意地訪問網路、系統或數據。在雲服務設計不當的場景下,不懷好意的內部人員可能會造成較大的破壞。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到軟體即服務(SaaS),不懷好意的內部人員擁有比外部人員更高的訪問級別,因而得以接觸到重要的系統,最終訪問數據。
安全威脅7:濫用雲服務
第七大安全威脅是雲服務濫用,比如壞人利用雲服務破解普通計算機很難破解的加密密鑰。另一個例子是,惡意黑客利用雲伺服器發動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傳播惡意軟體或共享盜版軟體。
安全威脅8:貿然行事
第八大雲計算安全威脅是調查不夠充分,也就是說,企業還沒有充分了解雲計算服務商的系統環境及相關風險,就貿然採用雲服務。因此,企業進入到雲端需要與服務提供商簽訂合同,明確責任和透明度方面的問題。此外,如果公司的開發團隊對雲技術不夠熟悉,就把應用程序貿然放到雲端,可能會由此出現運營和架構方面的問題。
安全威脅9:共享隔離問題
最後,CSA將共享技術的安全漏洞列為雲計算所面臨的第九大安全威脅。雲服務提供商經常共享基礎設施、平台和應用程序,並以一種靈活擴展的方式來交付服務。
H. 雲計算的安全性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雲計算的安全性考慮是雲計算技術發展演化的必然結果,雲計算的安全性需要考慮四個問題:1、需要海量的客戶端(雲安全探針);2、需要專業的反病毒技術和經驗;3、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4,可以是開放的系統,允許合作夥伴的加入。
I. 如何理解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網路安全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首先這一切都凌駕於網路傳輸之上。而5G的飛速大大提升了網路傳輸的速率。但是在此過程中網路安全就更是尤為重要了。它是以上內容的安全保障呢
J. 雲計算需要考慮哪些信息安全問題
1、虛擬化帶來的虛擬機的系統安全
虛擬化技術在系統組織,降低系統操作代價,改進硬體資源的效率、利用率以及靈活性方面扮演著主要的角色。然而,虛擬化技術本身不僅面臨著傳統網路已有的安全威脅,還面臨著自身引入的安全問題。
如果一個系統感染了病毒,其它系統是否會受到株連,隔離工作能否做好,甚至後台的存儲與數據信息是否受影響。如果虛擬機系統崩潰了,是否會對其它虛擬機有影響,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2、電子商務的興起帶來的身份認證安全、個人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
電子商務成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每年全國網路產生的交易額已經佔到全年所有交易總額的9%,許多貴重的大件物品也有在網路上面交易的趨勢。
因此電子商務交易安全就成為非常迫切的問題,而在這方面,用戶的安全防護卻顯得非常薄弱,個人交易密碼被盜,網站或者銀行資料庫信息泄漏問題層出不窮,成為新的安全熱點。
3、雲計算如何保證自身關鍵業務數據的安全
企業把自己的業務放到雲端數據中心去,如何系統內的用戶可以輕松共享,節約了很多事情。看上去挺美,但是安全問題呢,萬一數據泄密呢?
這是每個CIO心裡都打鼓的問題,這個問題既是安全問題,又是信息化的規劃問題,而且要熟悉雲計算的方方面面,到底是拿哪一層做虛擬,怎麼來做。這些問題既對安全廠商展現機遇,又提出挑戰。
4、移動用戶對傳統網路的沖擊帶來的安全問題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的發展,移動終端的安全問題正在挑戰傳統的網路攻防體系。眾所周知,以前傳統的安全防護是守住我伺服器的埠,用防火牆防毒牆和流量監控等鑄成一道馬其諾防線,這樣什麼郵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以及外面的各種攻擊都會被拒之門外。
但是,當移動互聯網融入常規網路後,估計由以前的平面變成了立體的了。許多郵件病毒或者攻擊程序是從手機或者PDA引入的,這使得常規的防護體系面臨巨大的挑戰。
企業想要確保雲數據安全,就要招聘相應的人才,這就催生了新的高薪行業——雲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