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集團副總裁有哪些
1、郭平:出生於1966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碩士。1988年加入華為,歷任產品開發部項目經理、供應鏈總經理、總裁辦主任、首席法務官、流程與IT管理部總裁、企業發展部總裁、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公司輪值CEO、財經委員會主任等,現任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等職務。
2、徐直軍: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博士。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無線產品線總裁、戰略與Marketing 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公司輪值CEO、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主任等,現任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等職務。
3、胡厚昆:出生於1968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1990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中國市場部總裁、拉美地區部總裁、全球銷售部總裁、銷售與服務總裁、戰略與Marketing總裁、美國華為董事長、公司副董事長、輪值CEO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任等,現任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等職務。
4、孟晚舟: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碩士。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國際會計部總監、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財務官、賬務管理部總裁。現任公司CFO、副董事長。
5、丁耘: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碩士。1996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產品線總裁、全球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全球Marketing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運營商BG總裁等。
2. 華為的19級運營總監是管理一個部門嗎
該職位要全面負責公司的市場運作和管理;參與公司整體策劃,健全公司各項制度,完善公司運營管理;推動公司銷售業務,推廣公司產品,組織完成公司整體業務計劃;建立公司內部信息系統,推進公司財務、行政、人力資源的管理;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建立有效的團隊協作機制;維持並開拓各方面的外部關系;管理並激勵所屬部門的工作業績效其權力范圍主要是:1、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有計劃權、建議權、否決權、調度權;2、對下屬各職能部門完成任務的情況有考核權;3、對下屬各職能部門經理的工作有指導權和考核權;4、對總經理決策有建議權。其責任范圍主要是:1、對公司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的完成負組織與協調責任;2、對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負組織、推動責任;3、因調研信息嚴重失真,影響公司重大決策給公司造成損失,應負相應的經濟責任和行政責任。崗位任職要求1、教育背景:管理類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2、培訓經歷:受過管理學、財務管理、企業運營管理、領導藝術、生產作業管理等知識培訓。3、經驗:5年以上工作經驗,4年以上高級管理經驗。4、技能:出眾的領導管理才能和良好的商業理念;5、具有很強的團隊協作精神、組織及策劃能力和良好的溝通技巧;能與政府、企業高層人士廣泛接觸,並深入溝通;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英文聽、說、寫能力及熟練的計算機應用及操作能力;6、個性特徵:事認真嚴謹;追求成功,精力充沛,可以承受較大工作壓力。
3. 華為集團目前的高層人員有哪些,分別管什麼
華為最高總裁只有一個任正非,下屬業務部門還有N多總裁,華為現在執行的是董事長及副董事長的職務,從1987年創辦至今,華為的組織架構圖一共進行過四次調整,最近的一次調整為2013年度,一直沿用至今,具體的組織架構圖如下圖所示:
6、常務董事:丁耘(運營商BG總裁)、余承東(華為消費者BG總裁)、汪濤(產品投資委員會主任)。
7、董事:徐文偉(戰略研究院院長)、彭中陽(總幹部部部長)、何庭波(華為2012實驗總裁、海思總裁)、任正非(華為集團創始人及CEO,負責整個公司的戰略發展)、陶景文(質量流程IT總裁)、閻力大(華為企業BG總裁)、姚福海(首席供應官、集團采購管理委員會主任、全球采購認證管理部總裁)、陳黎芳(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總裁)、李英濤(網路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
8、候補董事:李建國(製造部總裁)、彭博(未知)、趙明(榮耀總裁)。由於候補董事未在華為的官網具體羅列其任職情況,網路上也搜不到候補董事彭博的任職,所以暫時未知。
4. 華為有多少總裁,多少副總裁,分別管什麼
華為到底有多少總總裁,多少副總裁,分別管什麼其實總華為年報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華為作為一家世界級的企業,2018營業收入超過7200億,這個體量已經跟一個省級的GDP差不多得了,不過創造這么多營業收入華為只用了18萬左右的員工。而在這18萬員工當中,不同的人所屬的部門是不一樣的,因為華為有很多事業群,不同的事業群都有相關的負責人。
根據2018年華為財務報告數據顯示,目前華為的高管具體如下:
一、集團總裁華為的總裁是任正非,目前任總沒有參與到華為具體的管理工作當中,他的工作更多是戰略上的決策以及精神領袖,在華為擁有絕對話語權。
易翔出生於197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本科。1998年加入 華為,歷任巴基斯坦代表處代表、中東地區部總裁、區 域財經管理部總裁、公司副CFO、區域管理部總裁、美 洲片區總裁等,現任中東非洲片區總裁、ICT基礎設施 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等。
(21)歐洲片區總裁——李健
李健出生於1973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 2001年加入華為,歷任奈及利亞代表處代表、迦納代 表處代表、西非地區部總裁、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特別 助理、客戶群及區域業務支持部總裁、東北歐地區部 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 常務成員、片區聯席會議副總裁、LTC全球流程責任人 (GPO)、美洲片區總裁等,現任歐洲片區總裁、公司干 部管理團隊成員、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五、副總裁N個目前華為包括總裁、董事長、副董事長、各事業群總裁在內總共有27個以上,如果按照每個總裁對應4個副總裁計算,那目前華為的副總裁數量至少在100個以上。
5. 這次華為公司來招聘,職位是什麼CSO,我百度了,Google了,都沒找到符合的意思
什麼是CSO?
在不同的公司,CSO有不同的含義,有的負責保護物理安全,例如:保護公司數據中心各種設備的安全;有些負責數字信息安全,例如:防止公司網路遭到黑客的攻擊。CSO主要負責監控、協調公司內部的安全工作,包括信息技術、人力資源、通信、設備管理以及其他組織,CSO還負責制定公司安全措施和安全標准。此外,CSO還需要經常舉辦或參加相關領域的活動,例如:參與跟業務連續性、預防損失、詐騙預防和保護隱私等議題的相關活動。
為什麼要設立CSO?
CSO的出現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受重視程度關系密切。以中國為例,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中國企業的信息化發展經歷了創生、起步、發展等階段,現在進入了一個持續整合和優化提升的時代。企業開始關注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其中信息安全和綠色IT等理念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信息安全正在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目前企業的安全正在受到病毒攻擊、人為泄密等嚴重威脅,設立專門負責安全的CSO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CSO的職責是什麼?
CSO和CIO的工作都同信息密切相關,但是2者的最大區別在於,CSO不僅要負責企業的IT應用系統的設計和規劃,更重要的職責在於要負責整個機構的安全運行狀態,即物理安全和數字信息安全。 具體說,CSO的職能通常包括如下幾點: 1. 對安全機構和服務提供商進行監控,由服務提供商負責保護企業資產、知識產權和計算機系統安全。 2. 確定保護目標和保護制度與公司戰略計劃相一致。 3. 制定及執行區域以及全球的安全政策、安全標准、指導方針和執行程序,以保證持續解決安全問題。信息保護的職責包括:網路安全結構、網路訪問和政策監控以及員工培訓。 4. 向調查安全缺口那樣全面監控事件影響計劃,如有必要必須幫助安全缺口部門完善培訓計劃和法律方面事宜。 5. 像獨立安全審計顧問那樣,與外部安全顧問一起工作。 6. 制定全面的風險管理策略,並確保策略的執行。了解當前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並且必要時根據風險和威脅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 7. 全面監控產品的內部使用,並且確保工程小組與操作小組保持溝通,以便產品出現問題時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8. 進一步完善災難恢復,業務連續性策略,通過每一個業務單元的共同努力,確保我們擁有一個整合性良好的計劃和策略。 9. 物理安全責任應該包括資產保護、工作場所危險防護、訪問控制系統以及視頻監控措施等。
編輯本段CSO:Strategy 首席戰略官
CSO:Strategy 首席戰略官,由已經退位的公司主要創建人擔任,在政府機關一般稱為調研員或顧問。
謝謝採納
6. 華為兼並過哪些公司
摘要 2006年6月,華為收購港灣網路,這個算是華為老員工回歸。2011年8月,華為投資了昆侖萬維。昆侖萬維成立於2008年,主營業務為頁游、手游及客戶端網路游戲。後續昆侖萬維上市以後,華為減持了股份,估計這次只是純粹的財務投資。2011年11月,華為收購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網路安全與存儲產品的研發、銷售和服務,由華為和賽門鐵克合資成立。2012年收購了CIP Technologies,這家公司是英國集成光子研究中心。2013年華為收購了Caliopa,這家公司主要致力於數據通信和電信市場的硅光子技術的光模塊的比利時硅光技術開發商。
7. 華三和華為有什麼關系
華三的誕生最初起源於華為和思科的專利之戰。
2003年思科在美國突然起訴華為,為應對訴訟華為和3Com在杭州成立了華為3Com,其中華為擁有51%的股權,3Com擁有49%股份,華為將中低端交換機等產品放到了華為3Com開發。
H3C擁有全線路由器和乙太網交換機產品,在網路安全、雲存儲、雲桌面、硬體伺服器、WLAN、SOHO及軟體管理系統等領域穩健成長。
(7)華為網路安全運營總監擴展閱讀:
華三的產品
1、路由器
從1996年推出中國第一款窄帶路由器到今天,持續18年的市場考驗和研發投入,華三通信已經成為全球路由器領域產品系列最全、解決方案最完善的領先者之一。據最新統計,華三通信中低端路由器累計銷售已過百萬台,高端路由器累計銷售達三萬余台。
2、交換機
華三通信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在中國市場交換機已累計出貨兩百萬台,2010年Q4市場佔有率36.4%,交換機領域內綜合技術實力和銷售排名均達到業界第一,廣泛應用於政府、運營商、金融、教育、企業和醫療機構,成為網路建設的首選品牌。
3、無線
隨著移動互聯網趨勢加快以及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WLAN應用需求在全球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華三通信作為業界領先的一體化移動網路解決方案提供商,自產品推出以來,穩步增長。
8. 華為認證那個證書真有用嗎要考到什麼級別才好用
華為認證有一定的含金量的,考到這個證書說明你有這個方面的技術能力,對自己的就業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工資多少的話,看個人能力和看在哪個城市,相信如果技術到位工資肯定不會太低的。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考HCIE級別的,HCIE含金量高些,對自己今後的就業及升職、漲薪都有好處,但至少需要考HCIP和HCIP以上級別的認證。
9. 華為到底有多麼的"不要臉"
「雲清聯盟」的概念由華為公司首先提出,並得到業界眾夥伴積極響應,旨在將全球運營商、MSSP、IDC的資源進行整合,構成一個雲端的「DDoS防禦生態系統」,統一的管理和調度,從而實現「近源清洗」,徹底解決DDoS攻擊問題。主要面向的客戶群體為Tier2/Tier3運營商、大型互聯網企業等。雲清聯盟的成員,其商業收益以資源貢獻率為度量標准進行分配,合作共贏。
華為真是越來越不要臉了,Arbor早在2012年就提出雲信令聯盟並在產品里加入實際功能並有了Pravail APS。華為非常不要臉的說由華為首先提出。後來又變成了華為倡議。
Arbor的Pravail APS到現在還沒多少大型ISP加入,這種貢獻資源的方式大型ISP都不願意做,尤其是用於DDoS清洗用途。
Pravail APS要是成功了CloudFlare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尤其是在美國的這種網路環境下。
華為目前對於他們倡議的雲清聯盟客戶群定義是Tier2/Tier3運營商和大型互聯網企業,但是樓主你沒發現華為的雲清聯盟和Arbor的雲信令聯盟都需要大型的Tier級運營商和MSSP加入,如果沒有大型的Tier級運營商和MSSP加入,這種不管是Arbor的雲信令聯盟還是華為的雲清聯盟都是紙上談兵,因為聯盟沒帶寬資源可用調用,而大型Tier級運營商和MSSP加入後能得到的唯一好處可能是免費使用Arbor或華為的設備,然後貢獻自身的帶寬資源給聯盟享用,而通常大型Tier級運營商和MSSP的帶寬資源儲備情況來看對付DDoS攻擊並不難,而且貢獻帶寬給聯盟會讓大型Tier級運營商和MSSP的資源開銷成本增加。
國外的運營商相對開放,並且ASN限制也沒有,但是偏偏就是在這么美好的互聯網環境下,Arbor的雲信令聯盟都沒成功,而國內有ASN的運營商和MSSP屈指可數,ASN Peer就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