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訪問的系統設計

網路安全訪問的系統設計

發布時間: 2022-09-28 17:07:05

『壹』 網路安全的背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所以難免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露、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同時,網路實體還要經受諸如水災、火災、地震、電磁輻射等方面的考驗。

1、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無控制機構的網路,黑客(Hacker)經常會侵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竊取機密數據和盜用特權,或破壞重要數據,或使系統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直至癱瘓。

2、Internet的數據傳輸是基於TCP/IP通信協議進行的,這些協議缺乏使傳輸過程中的信息不被竊取的安全措施。

3、Internet上的通信業務多數使用Unix操作系統來支持,Unix操作系統中明顯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問題會直接影響安全服務。

4、在計算機上存儲、傳輸和處理的電子信息,還沒有像傳統的郵件通信那樣進行信封保護和簽字蓋章。信息的來源和去向是否真實,內容是否被改動,以及是否泄露等,在應用層支持的服務協議中是憑著君子協定來維系的。

5、電子郵件存在著被拆看、誤投和偽造的可能性。使用電子郵件來傳輸重要機密信息會存在著很大的危險。

6、計算機病毒通過Internet的傳播給上網用戶帶來極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系統癱瘓、數據和文件丟失。在網路上傳播病毒可以通過公共匿名FTP文件傳送、也可以通過郵件和郵件的附加文件傳播。

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潰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信息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自由傳輸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網路安全;網路-網路信息安全

『貳』 網路安全系統設計方案,高!!!!!!!!!!1

6 |易 |一份針對於你的題目的初學者代碼將被提供給你
5 |軟 |如有進一步需求,請我們聯系,
7 |科 |給我留一個你的問題和Email,
1 |技 |有時間可以幫你,絕對救急,
5 |為 |請到個人資料里查看QQ,或見每行開頭
6 |您 |或者使用網路Hi給我留言
1 |提 |幫你順利畢業,
5 |供 |此回復針對所有來訪者和需求者有效,帶著你的Email和問題來找我

『叄』 網路內容安全過濾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建立不良文字詞語的資料庫和不良網路IP庫,數據包攔截,網頁解析,網路防問攔截技術,資料庫快速查找等,伺服器上的過濾實現較難.總之你需要參考資料庫方面的書,網路驅動編程,網頁代碼解析,程序EXE,DLL的結構等

『肆』 討論校園網系統的安全性如何保證

校園網網路是一個分層次的拓撲結構,因此網路的安全防護也需採用分層次的拓撲防護措施。即一個完整的校園網網路信息安全解決方案應該覆蓋網路的各個層次,並且與安全管理相結合。
一、網路信息安全系統設計原則

目前,對於新建網路及已投入運行的網路,必須盡快解決網路的安全保密問題,設計時應遵循如下思想:

(1)大幅度地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保持網路原有的性能特點,即對網路的協議和傳輸具有很好的透明性;

(3)易於操作、維護,並便於自動化管理,而不增加或少增加附加操作;

(4)盡量不影響原網路拓撲結構,便於系統及系統功能的擴展;

(5)安全保密系統具有較好的性能價格比,一次性投資,可以長期使用;

(6)安全與密碼產品具有合法性,並便於安全管理單位與密碼管理單位的檢查與監督。

基於上述思想,網路信息安全系統應遵循如下設計原則:

滿足網際網路的分級管理需求根據Internet網路規模大、用戶眾多的特點,對Internet/Intranet信息安全實施分級管理的解決方案,將對它的控制點分為三級實施安全管理。

--第一級:中心級網路,主要實現內外網隔離;內外網用戶的訪問控制;內部網的監控;內部網傳輸數據的備份與稽查。

--第二級:部門級,主要實現內部網與外部網用戶的訪問控制;同級部門間的訪問控制;部門網內部的安全審計。

--第三級:終端/個人用戶級,實現部門網內部主機的訪問控制;資料庫及終端信息資源的安全保護。

需求、風險、代價平衡的原則對任一網路,絕對安全難以達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對一個網路進行實際額研究(包括任務、性能、結構、可靠性、可維護性等),並對網路面臨的威脅及可能承擔的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然後制定規范和措施,確定本系統的安全策略。

綜合性、整體性原則應用系統工程的觀點、方法,分析網路的安全及具體措施。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行政法律手段、各種管理制度(人員審查、工作流程、維護保障制度等)以及專業措施(識別技術、存取控制、密碼、低輻射、容錯、防病毒、採用高安全產品等)。一個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種方法適當綜合的應用結果。一個計算機網路,包括個人、設備、軟體、數據等。這些環節在網路中的地位和影響作用,也只有從系統綜合整體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才能取得有效、可行的措施。即計算機網路安全應遵循整體安全性原則,根據規定的安全策略制定出合理的網路安全體系結構。

可用性原則安全措施需要人為去完成,如果措施過於復雜,要求過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如密鑰管理就有類似的問題。其次,措施的採用不能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如不採用或少採用極大地降低運行速度的密碼演算法。

分步實施原則:分級管理分步實施由於網路系統及其應用擴展范圍廣闊,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及應用的增加,網路脆弱性也會不斷增加。一勞永逸地解決網路安全問題是不現實的。同時由於實施信息安全措施需相當的費用支出。因此分步實施,即可滿足網路系統及信息安全的基本需求,亦可節省費用開支。

二、網路信息安全系統設計步驟

網路安全需求分析

確立合理的目標基線和安全策略

明確准備付出的代價

制定可行的技術方案

工程實施方案(產品的選購與定製)

制定配套的法規、條例和管理辦法

本方案主要從網路安全需求上進行分析,並基於網路層次結構,提出不同層次與安全強度的校園網網路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三、網路安全需求

確切了解校園網網路信息系統需要解決哪些安全問題是建立合理安全需求的基礎。一般來講,校園網網路信息系統需要解決如下安全問題:

區域網LAN內部的安全問題,包括網段的劃分以及VLAN的實現

在連接Internet時,如何在網路層實現安全性

應用系統如何保證安全性l如何防止黑客對網路、主機、伺服器等的入侵

如何實現廣域網信息傳輸的安全保密性

加密系統如何布置,包括建立證書管理中心、應用系統集成加密等

如何實現遠程訪問的安全性

如何評價網路系統的整體安全性

基於這些安全問題的提出,網路信息系統一般應包括如下安全機制:訪問控制、安全檢測、攻擊監控、加密通信、認證、隱藏網路內部信息(如NAT)等。

『伍』 如何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校園網網路是一個分層次的拓撲結構,因此網路的安全防護也需採用分層次的拓撲防護措施。即一個完整的校園網網路信息安全解決方案應該覆蓋網路的各個層次,並且與安全管理相結合。 一、網路信息安全系統設計原則 目前,對於新建網路及已投入運行的網路,必須盡快解決網路的安全保密問題,設計時應遵循如下思想: (1)大幅度地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保持網路原有的性能特點,即對網路的協議和傳輸具有很好的透明性; (3)易於操作、維護,並便於自動化管理,而不增加或少增加附加操作; (4)盡量不影響原網路拓撲結構,便於系統及系統功能的擴展; (5)安全保密系統具有較好的性能價格比,一次性投資,可以長期使用; (6)安全與密碼產品具有合法性,並便於安全管理單位與密碼管理單位的檢查與監督。 基於上述思想,網路信息安全系統應遵循如下設計原則: 滿足網際網路的分級管理需求根據Internet網路規模大、用戶眾多的特點,對Internet/Intranet信息安全實施分級管理的解決方案,將對它的控制點分為三級實施安全管理。 --第一級:中心級網路,主要實現內外網隔離;內外網用戶的訪問控制;內部網的監控;內部網傳輸數據的備份與稽查。 --第二級:部門級,主要實現內部網與外部網用戶的訪問控制;同級部門間的訪問控制;部門網內部的安全審計。 --第三級:終端/個人用戶級,實現部門網內部主機的訪問控制;資料庫及終端信息資源的安全保護。 需求、風險、代價平衡的原則對任一網路,絕對安全難以達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對一個網路進行實際額研究(包括任務、性能、結構、可靠性、可維護性等),並對網路面臨的威脅及可能承擔的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然後制定規范和措施,確定本系統的安全策略。 綜合性、整體性原則應用系統工程的觀點、方法,分析網路的安全及具體措施。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行政法律手段、各種管理制度(人員審查、工作流程、維護保障制度等)以及專業措施(識別技術、存取控制、密碼、低輻射、容錯、防病毒、採用高安全產品等)。一個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種方法適當綜合的應用結果。一個計算機網路,包括個人、設備、軟體、數據等。這些環節在網路中的地位和影響作用,也只有從系統綜合整體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才能取得有效、可行的措施。即計算機網路安全應遵循整體安全性原則,根據規定的安全策略制定出合理的網路安全體系結構。 可用性原則安全措施需要人為去完成,如果措施過於復雜,要求過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如密鑰管理就有類似的問題。其次,措施的採用不能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如不採用或少採用極大地降低運行速度的密碼演算法。 分步實施原則:分級管理分步實施由於網路系統及其應用擴展范圍廣闊,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及應用的增加,網路脆弱性也會不斷增加。一勞永逸地解決網路安全問題是不現實的。同時由於實施信息安全措施需相當的費用支出。因此分步實施,即可滿足網路系統及信息安全的基本需求,亦可節省費用開支。 二、網路信息安全系統設計步驟 網路安全需求分析 確立合理的目標基線和安全策略 明確准備付出的代價 制定可行的技術方案 工程實施方案(產品的選購與定製) 制定配套的法規、條例和管理辦法 本方案主要從網路安全需求上進行分析,並基於網路層次結構,提出不同層次與安全強度的校園網網路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三、網路安全需求 確切了解校園網網路信息系統需要解決哪些安全問題是建立合理安全需求的基礎。一般來講,校園網網路信息系統需要解決如下安全問題: 區域網LAN內部的安全問題,包括網段的劃分以及VLAN的實現 在連接Internet時,如何在網路層實現安全性 應用系統如何保證安全性l如何防止黑客對網路、主機、伺服器等的入侵 如何實現廣域網信息傳輸的安全保密性 加密系統如何布置,包括建立證書管理中心、應用系統集成加密等 如何實現遠程訪問的安全性 如何評價網路系統的整體安全性 基於這些安全問題的提出,網路信息系統一般應包括如下安全機制:訪問控制、安全檢測、攻擊監控、加密通信、認證、隱藏網路內部信息(如NA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