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國家網路安全學院和武大
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法監控主任責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個計算機網路 2025-07-05 14:15:44
電腦一扯就黑屏怎麼辦 2025-07-05 12:42:54

國家網路安全學院和武大

發布時間: 2022-10-03 17:22:39

Ⅰ 湖北985211大學有哪些學校

湖北985大學有: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211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簡稱武大,位於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

院系設置

截至2020年10月,武漢大學有珞珈山主校區、醫學部校區,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校區,設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六大學部34個學院(系),開設有123個本科專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漢大學

Ⅱ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是985嗎

不是。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是全國首批入選中央網信辦與教育部聯合實施的「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院校,屬於雙一流類院校,不屬於985工程。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高校。985工程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Ⅲ 武漢大學 經管怎麼

武漢大學經管還是不錯的,學校屬於985院校,師資力量雄厚。

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簡稱「武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

院系設置

截至2020年10月,武漢大學有珞珈山主校區、醫學部校區,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校區。

設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六大學部34個學院(系),開設有123個本科專業。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武漢大學

Ⅳ 武漢大學是985院校嗎

武漢大學是985大學。學校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據統計,全國共有115所211院校,39所985院校。

211工程和985工程簡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

對外交流

截至2015年9月,武漢大學共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東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45個國家和地區的415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並於2012年與美國杜克大學在江蘇省崑山市合作創辦崑山杜克大學,該校每年接待來訪外賓2500人次,聘請約百名外國專家長期在校任教,每年舉行國際學術會議30餘場。

武漢大學與法國三十幾所高校建立了學術關系,被希拉克總統稱為「中法合作的典範」。武漢大學先後與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英國阿伯丁大學等國外高校共建了四所孔子學院。

2009年4月,武漢大學建立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研究與開發基地,基地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完成「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庫暨漢語一二三」網站、「漢語應用文寫作軟體」、「漢語HSK考試學習卡」等教學產品,部分產品參加了全球孔子學院教育資源和其他展覽。

科研機構

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3個):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主要協同)、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協同創新中心(牽頭)。

國家高端智庫(1個):國際法研究所。

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武漢大氣遙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口腔生物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力機械過渡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分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工岩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組合生物合成與新葯發現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有機硅化合物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築物檢測與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植物生物技術與遺傳資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雷電防護與接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時空數據智能獲取技術與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國際法研究所、環境法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信息資源研究中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媒體發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2000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大獎72項,SCI論文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均位列全國高校前列,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教育部社科課題均居全國高校前列,並有數十項成果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學校連續十餘次榮獲深圳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成交獎)和優秀組織獎。

2022年2月27日11點06分,長征八號遙二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這22顆衛星中,有一顆特別受湖北人關注,它就是武漢大學牽頭、以在校學生為主體研製的「啟明星」微納衛星。

Ⅳ 武漢大學是985還是211

綜述:武漢大學是985大學,也是211大學。

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簡稱「武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

院系設置:

截至2020年10月,武漢大學有珞珈山主校區、醫學部校區,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校區,設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六大學部34個學院(系),開設有123個本科專業。

Ⅵ 武漢大學最好的專業排名

武漢大學王牌專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新聞學、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軟體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口腔醫學、歷史學、物理學、遙感科學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法語、哲學、漢語言文學等,算是比較好的專業了,下圖是排名前三的王牌專業:

Ⅶ 網路工程專業考研選那幾所學校比較好

有武漢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等。個人比較推薦華北電力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

學校始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積極活躍在科技創新前沿陣地,攻克了我國電力行業發展過程中多項技術難題,為推進電力科技進步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合作交流:

學校全力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學合作夥伴網路和「一帶一路」沿線大學合作夥伴網路,全面開展學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項目,設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高來華留學生規模和質量。

以上內容參考:華北電力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Ⅷ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怎麼樣

2016年武漢大學作為首批獲得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高校之一,積極響應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部署,成立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合作打造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創建極具特色的「網路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模式。

學院現擁有2個國家級平台:網路安全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2個省部級平台: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網路空間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網安智庫),還積極參建國家級平台8個、省部級平台14個、校企合作平台10個。
學院成立兩年來,主持開展的國家級重點重大項目包括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項、課題2項,國家 973 計劃課題 1 項、 863 計劃課題 2 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4 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與青年項目 30 余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學院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1 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學院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1 項。
院系特色:武漢大學與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內唯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共建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打造極具特色的網路安全學院 + 網路安全產業谷的辦學模式。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佔地 40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建有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新院區,新校區按照「21 世紀國際一流大學建築的標桿」目標設計建造。新院區將為我院的人才培養、人才引進、科研創新等提供更加優越的科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