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是985嗎
不是。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是全國首批入選中央網信辦與教育部聯合實施的「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院校,屬於雙一流類院校,不屬於985工程。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高校。985工程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2.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怎麼樣
2016年武漢大學作為首批獲得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高校之一,積極響應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部署,成立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合作打造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創建極具特色的「網路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模式。
學院現擁有2個國家級平台:網路安全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2個省部級平台: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網路空間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網安智庫),還積極參建國家級平台8個、省部級平台14個、校企合作平台10個。
學院成立兩年來,主持開展的國家級重點重大項目包括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項、課題2項,國家 973 計劃課題 1 項、 863 計劃課題 2 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4 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與青年項目 30 余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學院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1 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學院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1 項。
院系特色:武漢大學與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內唯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共建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打造極具特色的網路安全學院 + 網路安全產業谷的辦學模式。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佔地 40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建有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新院區,新校區按照「21 世紀國際一流大學建築的標桿」目標設計建造。新院區將為我院的人才培養、人才引進、科研創新等提供更加優越的科教條件。
3. 武漢大學網路安全學院好嗎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開設有信息安全、網路空間安全兩個本科專業,具備從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科教平台架構完整、師資隊伍機構齊整、經驗豐富,為高水平人才培養提供了國內領先條件,現擁有2個國家級平台:網路安全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2個省部級平台: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網路空間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網安智庫),還積極參建國家級平台8個、省部級平台14個、校企合作平台10個;學院現有專職教師4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 22人,博士生導師22人;為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深度開展校企合作育人與合作科研,我院還建設有一支由校外知名學者與行業專家、企業導師組成的兼職教授隊伍。
4. 武漢大學國家安全網路學院研究生獎金有多少
如果是研究生的國家獎學金的話,那麼就有20,000塊錢,其餘的可以去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的官網上面查看,一般招生簡章裡面會寫。
5. 武漢大學網路學院,知道的介紹下吧!
武漢大學網路教育學院
從2002年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武漢大學的遠程教育經過7年的風雨歷程,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武漢大學提出,下一步繼續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積極穩妥發展學歷教育,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解決遠程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8月4日在太原召開的武漢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年會,將遠程教育如何穩妥發展、怎樣發展列為會議重點議題。出席這次會議的有武漢大學副校長周創兵教授、繼續教育學院全體黨政院領導、各辦學院(系)分管書記、院長和主任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中心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山西省副省長張平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李金、太原市人大副主任傅建榮、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長於振龍等眾多領導特意到會祝賀,表明了當地政府對武漢大學在山西省開展遠程教育的重視和堅定支持。
7年建設 成果輝煌
對武漢大學遠程教育,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周曉琴將其劃分為初創、調整和發展三個階段。
從2002年到2003年為初創階段。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人員、資金、設備、經驗等都嚴重不足,招生專業比較少,辦學規模也較小,辦學以近距離為主,遠程校外學習中心也沒有建立,辦學形式仍以脫產全日制為主。
從2004到2006年為調整時期。武漢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在2004年建立,2006年開展校內體制改革,進行機構重組與調整,網路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成為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從而形成了武漢大學獨特的網路教育管理體制即二級管理體制:網路教育學院負責全校網路教育的招生、學籍、統考、教學計劃、課件製作、技術保障、教學管理監督和畢業辦證、學位等工作,各辦學學院則負責組織教學。在辦學方向上也進行了調整,辦學形式由全日制轉入非全日制,辦學重點以湖北為中心,輻射全國11個省,辦學規模逐漸上升,校外學習中心建設不斷拓展。這一時期,網路平台系統基本建設完成,為開展網上教學和管理活動提供了基本條件。
2007年開始進入發展期,招生工作的定位和方向更加明確,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各學院辦學積極性高漲,紛紛要求開展網路教育辦學。學校重視依法依規開展辦學活動,建章立制,前後共建立網路教育管理各項規章制度33項。資源建設也得到重視,網路課件的製作速度加快。在這一時期,武漢大學的區位優勢得到發揮,開始面向西部、邊遠、貧困地區如山西、雲南、貴州等地開展辦學,為促進我國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做出了貢獻。
七年發展,可謂輝煌。「但是,武漢大學網路教育的辦學規模、資源建設、學習支持服務等諸多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周曉琴副院長將這些問題歸納為一句話:發展不夠快,步伐不夠大。
找出問題、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的辦法是這次大會的鮮明特點,在會上,參會代表從招生、教學、導學、學生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廣泛交流與探討,對武漢大學網路教育今後的發展思路達成了共識。
辦學模式將向多元化拓展
一組數字反映了武漢大學網路教育的辦學規模:從2002—2008年,武漢大學累計招生26699人,培養15000餘名專門人才,目前在冊學生10000 餘人。這樣的規模與其它試點高校在冊學生動輒數萬人的數字相比,相差較大,也與武漢大學這所著名高校的地位很不相稱。
網路教育要發展,辦學規模是基礎。武漢大學副校長周創兵就此談到,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對繼續教育而言首先就是要有一定的辦學規模,沒有規模就談不上發展,沒有發展也談不上辦學效益。因此,積極拓展辦學渠道,促進網路教育辦學規模和效益的提高,是武漢大學網路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
辦學規模較小與武漢大學學習中心數量少有關,這直接制約了網路教育的發展。目前武漢大學僅建有25個校外學習中心,而且學習中心發展也不平衡,累計招生達到400人以上的只有6個,年招生達到200人以上的只有5個。在布局上也不太合理,湖北省只有一個學習中心,導致湖北的招生和學生管理工作壓力過大。
對此,武漢大學由校辦牽頭,正在積極籌劃建立新的校外學習中心,包括繼續面向中西部地區辦學,此舉將為網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學校還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如評選優秀導學教師、優秀校外學習中心等獎勵辦法,充分發揮現有學習中心的作用,調動學習中心辦學的積極性。
行業蘊藏著廣大的生源,這一生源富礦將得到進一步挖掘。武漢大學提出,鼓勵校內學院、學習中心積極面向行業系統開展辦學。在這方面,水利水電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學院、法學院、測繪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很多學科專業有著獨特的優勢,許多學院在面向行業系統辦學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並受到了行業系統的歡迎。
充分利用社會優質資源,通過共建合作,達到互惠互贏,成為武漢大學拓展辦學渠道的另一重要思路。武漢大學將嘗試和公共服務體系合作,除了自建學習中心外,將發展一些共建學習中心,以多種形式、多種模式加快網路教育的發展步伐。
網路教育招生中發生的一些問題已引起學校的警覺。「擴大辦學規模的前提是規范招生,規避風險。」周創兵副校長告誡,必須牢牢把握網路教育發展的方向,明確發展定位,堅持面向在職從業人員開展網路教育。要加強對網路教育招生工作的管理,堅持招生工作「四統一原則」,即統一招生計劃申報審批、統一印製招生簡章、統一組織入學考試、統一印發入學通知書,堅決杜絕個人和代理機構代理招生。
以資源建設促進持續發展
網路教育要保持持續發展,資源建設是關鍵,但武漢大學面臨的現實是資源建設較為滯後。以網路課件為例,經過5年艱辛建設,累計完成各類網路課程548門,涉及16個院系、30個專業、有500餘位教師參與建設工作。雖然武漢大學網路課程建設門數較多,但是由於招生專業較多、教學計劃和課程變更、技術更新等多種原因,造成網路教育資源仍不能滿足學生日常在線學習的需求。而且,由於各學院分散辦學,課件資源共享也有一定難度。
針對這個問題,武漢大學提出,要重視對網路教育文本資源的建設,各學院要重視對網路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網路教育課程要符合成人在職人員的更新知識、增強技能、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需求,課程設計要體現針對性和實用性。
此外,還將重點加強對網路教育數字資源的建設與開發。將盡快組織對優質課件以及網路教材的出版,在課件製作上還要加快速度,將課件製作與招生掛鉤,在明年以前,所有老專業的課件製作,不僅製作率包括完成率都要達到100%;力爭在一兩年內所有專業課件覆蓋率達到100%。武漢大學還將加強網路教育精品課程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精品課程,爭取在今年的全國網路教育經濟課程的評審當中,實現國家級精品課程零的突破。
硬體系統也將升級。武漢大學的網路平台系統建於2004年,到現在已經有5年的時間。當年建設平台的時候,是以全日制辦學、近距離為主來設計的,隨著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和招生對象的變化,以及遠程教育向省外的擴展,局部的平台改造已經很難滿足遠程教育發展的需要。武漢大學將對現在的平台系統實行徹底地改造更新,繼續教育學院技術部門正在進行調研,調研之後,將拿出具體的改造方案,並爭取學校的支持。
為促進資源共享,繼續教育學院已經出台了管理辦法,正在和學校的有關部門協調、溝通,並反復徵求辦學學院的意見,這個管理辦法將進一步完善,以切實推動資源共享工作。
強化學習支持服務
向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服務是網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網路教育辦學質量的基礎。周曉琴副院長說:「現實的情況是,網路教育學習支持服務現在是我校最為薄弱的環節。」
據繼續教育學院的統計,從2006年至2008年,針對學習平台使用技術的支持服務記錄中,用戶不熟悉學習平台使用方法而無法打開所需資源和學習課程的佔比30%,因教師未做導學而無法打開在線課程的情況佔比30%。這一數據說明,學生和教師對學習平台的使用能力急需提高,同時也反映出導學活動的嚴重不到位。
對此,武漢大學將強化辦學學院和學習中心的職責,發揮學院和學習中心的作用,各學院和中心要落實專門的人員負責學生學習支持服務工作。對於各辦學學院,學校提出統一要求,要加強對教師網上導學活動的檢查,並將檢查結果作為網路教育年終教學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導學活動差的教師予以堅決撤換。學校將建立教師信息庫,要求各學院把那些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導學工作好的教師,作為網路教育教學依靠的主要師資力量,學校還將繼續通過開展優秀網上導學教師的評選,進一步推動網上導學活動的落實。
對於各學習中心,要求認真做好學生集中學習的考勤,以及學生網上學習、作業完成的檢查和統計,並將其結果作為學生平時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繼續教育學院將盡快編印網路教育學生學習指南,幫助學生輕松入門,掌握學習平台的使用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開展教師導學方面,有的辦學學院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做法。土木建築學院將所有教師的教學工作都納入了年終考核,不論是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成人教育、網路教育都統一實行年終獎酬分配、崗位津貼的發放。學院還進行定期檢查,對未按規定及時進行網上導學的教師予以提醒和批評,對教師教學導學過程中間存在的問題提出學院的管理意見,對比較嚴重的停止其導學工作。
學習中心的經驗將得到推廣
在招生宣傳、學生學習支持、學籍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武漢大學分布在各地的學習中心做出了辛勤的努力,其卓有成效的經驗也將得到推廣。
武昌學習中心在校生規模在武漢大學學習中心中名列前茅,現有5000多人,已畢業的4000多名學生中,本科畢業率為98%,授予學士學位的佔91%,參加研究生統考達到國家錄取線的佔14%。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學習中心採取的獨特的教學舉措有關。中心按照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全程培養方案,在專業課程教學的同時,根據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開設職業技能培訓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既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又有就業技能。在管理育人上中心注重細節。網路教育的學生,不僅結構復雜,而且參差不齊,難於管理,中心就此提出多條舉措,對於差生,絕不輕言放棄,這不但感動了學生家長,也給學習中心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在06年春的首次招生過程中,山西學習中心曾創下了零的記錄,而現在,無論是在校人數還是注冊人數,均已成為山西省內所有網路高校之首。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變化,與中心的招生策略有關。在護理學專業的招生中,他們首先到衛生廳溝通,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衛生廳領導在電視媒體中明確指出,武漢大學網路學歷教育文聘是國家承認的。接著,中心又在省內發行量最大的《山西晚報》上刊出題為「成人充電新時尚」的報道,從不同的側面給社會公眾解釋網路教育是為國家和地方所認可的。同時,中心又在市內各大媒體投放了近15萬元的廣告,大大提高了武漢大學網路教育的社會影響,從而為招生的順利開展鋪平了道路。
杭州學習中心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中心根據課程教學要求,幫助學生擬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配合集中輔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安排及學習方法上給出建議。由於遠程教育的學習形式多樣,學習中心會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習慣和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中心根據入學考試的水平測試和學生本人的意願,將每個專業的學生分成學習小組,每組有專門的學習組長,在網上建立QQ學習交流群,給學生學習交流提供現代化的平台,使學生能多方面多渠道地融入到遠程網路學習的氣氛中來。中心還採取組織學生座談會以及去茶室喝茶、登山等活動,加強了學生與學習中心的聯系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
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張民憲說:「有為才能有位。繼續教育學院將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以自己優秀的成績,優秀的政績,優秀的運作,來吸引全校師生乃至全國高校的目光。相信在解決了前進中的問題之後,武漢大學的網路教育將迎來大發展的新階段。」
6.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有多少學生
我院在可信計算與系統安全、網路威脅感知與安全保障、數據隱私保護、密碼專用晶元設計與開發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兩年來,學院主持網路空間安全方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聯合基金重點、國防預研項目等逾70項,到賬經費達6000萬元。
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2019年新增1項)、二等獎1項;學院還積極發揮武漢大學綜合學科交叉優勢,在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制定、輿情分析等領域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現有本科生771人、研究生335人,自2001年信息安全專業創辦以來,已為國家輸送近4000名高水平網路安全人才,校友遍布全國各主要網路安全業務部門,業界口碑極佳。
7.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博士研究生2022年錄取名單
錄取名單在:http://kaobo.xdf.cn/201912/11014865.html網站有公示。
武漢大學作為首批獲得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高校之一,積極響應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部署,成立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合作打造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創建極具特色的「網路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模式。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8.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我院在可信計算與系統安全、網路威脅感知與安全保障、數據隱私保護、密碼專用晶元設計與開發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兩年來,學院主持網路空間安全方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聯合基金重點、國防預研項目等逾70項,到賬經費達6000萬元。
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2019年新增1項)、二等獎1項;學院還積極發揮武漢大學綜合學科交叉優勢,在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制定、輿情分析等領域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現有本科生771人、研究生335人,自2001年信息安全專業創辦以來,已為國家輸送近4000名高水平網路安全人才,校友遍布全國各主要網路安全業務部門,業界口碑極佳。
9. 武漢大學網路教育學院
是一種網路形式的大學,文憑和武大本部的一樣...只是多了「網路教育」字樣。是國家承認的網路形式的大學之一!大學分為普通本科 網路教育 自學考試 後二者統稱為成人教育。網路教育是一個讓高考不理想的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平台,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四六級,考研等都可以!如果只想單單想得到這個文憑,那競爭力很小!!
好好參考一下吧...
10. 武漢大學網路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繼續教育是學校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50年代初期,學校就開始舉辦成人高等教育,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現已形成包括高等函授教育、夜大學、成人脫產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路(遠程)教育和教師培訓、幹部培訓等非學歷教育培訓多層次、多形式的完備的繼續教育辦學體系,是武漢大學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重要力量。
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是歸口管理全校各種類型、各種形式繼續教育的職能部門,也有獨立辦學的職能,學院努力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探索實體化辦學新思路,拓展辦學空間。
依託學校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的優越條件,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目前開設高中起點專科和專科起點本科專業近100個,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每年招生5000餘人;網路教育從2002年開始試點,已開辦了20餘個本、專科專業,在湖北、浙江等15省、市設立了25個校外學習中心;同時,作為自學考試主考學校之一,2000年至今為社會培養本專科畢業生10餘萬人,注冊考生30餘萬,現有主考專業19個。學院積極穩妥發展各類學歷教育的同時,還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和高端培訓。一方面,承擔國家測繪局、水利電力行業和醫療衛生系統的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任務,一方面針對社會需求,面向行業、黨政機關和區域開拓高端培訓市場。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規范辦學、嚴格管理、注重質量。幾十年來,為社會培養大量專門人才。先後榮獲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和全國自學考試先進助學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2010年1月18日,為進一步統籌好原繼續教育學院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的資源,更好地發揮繼續教育和師資培訓工作在學校辦學中的作用,學校決定合並、重組新的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武漢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武漢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武漢中心、武漢大學考試中心、武漢大學全國幹部教育培訓中心)。
新的繼續教育學院抓住新機遇,站在新起點,提出新要求,實現「1+1>2」的理想目標,辦出「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繼續教育,大力發展幹部培訓、行業培訓、高端培訓,創造出武大特有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