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入侵防護系統(IPS)的原理
通過全面的數據包偵測,TippingPoint的入侵防禦系統提供吉比特速率上的應用、網路架構和性能保護功能。應用保護能力針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攻擊提供快速、精準、可靠的防護。由於具有網路架構保護能力,TippingPoint的入侵防禦系統保護VOIP系統、路由器、交換機、DNS和其他網路基礎免遭惡意攻擊和防止流量異動。TippingPoint的入侵防禦系統的性能保護能力幫助客戶來遏制非關鍵業務搶奪寶貴的帶寬和IT資源,從而確保網路資源的合理配置並保證關鍵業務的性能。
㈡ 對網路安全的攻擊分為哪幾種
①截斷信息;②偽造;③篡改;④介入。
㈢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知識包括黑客知識。
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可以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被中斷。
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什麼是木馬?
木馬是一種帶有惡意性質的遠程式控制制軟體。木馬一般分為客戶端和伺服器端。客戶端就是本地使用的各種命令的控制台,伺服器端則是要給別人運行,只有運行過伺服器端的計算機才能夠完全受控。木馬不會象病毒那樣去感染文件。
什麼是防火牆?它是如何確保網路安全的?
使用功能防火牆是一種確保網路安全的方法。防火牆是指設置在不同網路(如可信任的企業內部網和不可信的公共網)或網路安全域之間的一系列部件的組合。它是不同網路或網路安全域之間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據企業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許、拒絕、監測)出入網路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攻擊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務、實現網路和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
什麼是後門?為什麼會存在後門?
後門是指一種繞過安全性控制而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方法。在軟體的開發階段,程序員常會在軟體內創建後門以便可以修改程序中的缺陷。如果後門被其他人知道,或者在發布軟體之前沒有刪除,那麼它就成了安全隱患。
什麼叫入侵檢測?
入侵檢測是防火牆的合理補充,幫助系統對付網路攻擊,擴展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審計、監視、進攻識別和響應),提高信息安全基礎結構的完整性。它從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若干關鍵點收集信息,並分析這些信息,檢查網路中是否有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和遭到襲擊的跡象。
什麼叫數據包監測?它有什麼作用?
數據包監測可以被認為是一根竊聽電話線在計算機網路中的等價物。當某人在「監聽」網路時,他們實際上是在閱讀和解釋網路上傳送的數據包。如果你需要在互聯網上通過計算機發送一封電子郵件或請求一個網頁,這些傳輸信息時經過的計算機都能夠看到你發送的數據,而數據包監測工具就允許某人截獲數據並且查看它。
什麼是NIDS?
NIDS是網路入侵檢測系統的縮寫,主要用於檢測HACKER和CRACKER通過網路進行的入侵行為。NIDS的運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目標主機上運行以監測其本身的通信信息,另一種是在一台單獨的機器上運行以監測所有網路設備的通信信息,比如HUB、路由器。
什麼叫SYN包?
TCP連接的第一個包,非常小的一種數據包。SYN攻擊包括大量此類的包,由於這些包看上去來自實際不存在的站點,因此無法有效進行處理。
加密技術是指什麼?
加密技術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術手段把重要的數據變為亂碼(加密)傳送,到達目的地後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還原(解密)。
加密技術包括兩個元素:演算法和密鑰。演算法是將普通的信息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與一串數字(密鑰)結合,產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驟,密鑰是用來對數據進行編碼和解密的一種演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過適當的密鑰加密技術和管理機制來保證網路的信息通信安全。
什麼叫蠕蟲病毒?
蠕蟲病毒源自一種在網路上傳播的病毒。1988年,22歲的康奈爾大學研究生羅伯特.莫里斯通過網路發送了一種專為攻擊UNIX系統缺陷、名為「蠕蟲」的病毒,蠕蟲造成了6000個系統癱瘓,估計損失為200萬到6000萬美圓。由於這只蠕蟲的誕生,在網上還專門成立了計算機應急小組。現在蠕蟲病毒家族已經壯大到成千上萬種,並且這千萬種蠕蟲病毒大都出自黑客之手。
什麼是操作系統病毒?
這種病毒會用它自己的程序加入操作系統進行工作,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會導致整個系統癱瘓。並且由於感染了操作系統,這種病毒在運行時,會用自己的程序片段取代操作系統的合法程序模塊。根據病毒自身的特點和被替代的操作系統中合法程序模塊在操作系統中運行的地位與作用,以及病毒取代操作系統的取代方式等,對操作系統進行破壞。同時,這種病毒對系統中文件的感染性也很強。
莫里斯蠕蟲是指什麼?
它的編寫者是美國康奈爾大學一年級研究生羅伯特.莫里斯。這個程序只有99行,利用UNIX系統的缺點,用finger命令查聯機用戶名單,然後破譯用戶口令,用MAIL系統復制、傳播本身的源程序,再編譯生成代碼。
最初的網路蠕蟲設計目的是當網路空閑時,程序就在計算機間「游盪」而不帶來任何損害。當有機器負荷過重時,該程序可以從空閑計算機「借取資源」而達到網路的負載平衡。而莫里斯蠕蟲不是「借取資源」,而是「耗盡所有資源」。
什麼是DDoS?
DDoS也就是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它使用與普通的拒絕服務攻擊同樣的方法,但是發起攻擊的源是多個。通常攻擊者使用下載的工具滲透無保護的主機,當獲取該主機的適當的訪問許可權後,攻擊者在主機中安裝軟體的服務或進程(以下簡稱代理)。這些代理保持睡眠狀態,直到從它們的主控端得到指令,對指定的目標發起拒絕服務攻擊。隨著危害力極強的黑客工具的廣泛傳播使用,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可以同時對一個目標發起幾千個攻擊。單個的拒絕服務攻擊的威力也許對帶寬較寬的站點沒有影響,而分布於全球的幾千個攻擊將會產生致命的後果。
區域網內部的ARP攻擊是指什麼?
ARP協議的基本功能就是通過目標設備的IP地址,查詢目標設備的MAC地址,以保證通信的進行。基於ARP協議的這一工作特性,黑客向對方計算機不斷發送有欺詐性質的ARP數據包,數據包內包含有與當前設備重復的MAC地址,使對方在回應報文時,由於簡單的地址重復錯誤而導致不能進行正常的網路通信。一般情況下,受到ARP攻擊的計算機會出現兩種現象:1、不斷彈出「本機的XXX段硬體地址與網路中的XXX段地址沖突」的對話框。2、計算機不能正常上網,出現網路中斷的症狀。
因為這種攻擊是利用ARP請求報文進行「欺騙」的,所以防火牆會誤以為是正常的請求數據包,不予攔截。因此普通防火牆很難抵擋這種攻擊。
什麼叫欺騙攻擊?
網路欺騙的技術主要有:HONEYPOT和分布式HONEYPOT、欺騙空間技術等。主要方式有:IP欺騙、ARP欺騙、DNS欺騙、WEB欺騙、電子郵件欺騙、源路由欺騙(通過指定路由,以假冒身份與其他主機進行合法通信或發送假報文,使受攻擊主機出現錯誤動作)、地址欺騙(包括偽造源地址和偽造中間站點)等。
㈣ 網路安全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IP安全:主要的攻擊方式有被動攻擊的網路竊聽,主動攻擊的IP欺騙(報文偽造、篡改)和路由攻擊(中間人攻擊);
2. DNS安全: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修改DNS的映射表,誤導用戶的訪問流量;
3. DoS攻擊:單一攻擊源發起的拒絕服務攻擊,主要是佔用網路資源,強迫目標崩潰,現在更為流行的其實是DDoS,多個攻擊源發起的分布式拒絕攻擊;
《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 是三本關於計算機基礎的書籍,強烈推薦給你,看完之後可以對計算機的東西有個初步的了解
㈤ 網路安全知識有哪些
常用的網路安全知識有:
1、使用網路的時候,應該在電腦上設置安全防火牆,可以使用防火牆來幫助保護您的計算機。
2、使用電腦或者手機,應先下載一個殺毒軟體,殺毒軟體也應該進行升級,並適時進行掃描殺毒,防止網路被黑客入侵。
3、安裝正版系統和其它軟體的補丁和更新,能對運行中的軟體錯誤進行更改,使計算機用戶免受或者減少損失。
4、不要隨意打開陌生人發送的郵件信息或者鏈接,因為很可能是誘導鏈接或者帶病毒鏈接,不可輕易點開。
5、網路購物的時候,或者網路平台的個人信息要保護好,不要輕易告訴別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6、不要使用帶病毒U盤,可以將所有信息保存在雲盤,並設置一個復雜的雲盤密碼,可預防個人隱私信息泄露的風險。
7、發現計算機中病毒,應該關機、斷開網路,然後找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殺毒處理。
(5)網路安全攻擊報文詳解擴展閱讀:
網路的物理安全是整個網路系統安全的前提。在校園網工程建設中,由於網路系統屬於弱電工程,耐壓值很低。因此,在網路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中,必須優先考慮保護人和網路設備不受電、火災和雷擊的侵害;
考慮布線系統與照明電線、動力電線、通信線路、暖氣管道及冷熱空氣管道之間的距離;考慮布線系統和絕緣線、裸體線以及接地與焊接的安全;必須建設防雷系統,防雷系統不僅考慮建築物防雷,還必須考慮計算機及其他弱電耐壓設備的防雷。
總體來說物理安全的風險主要有,地震、水災、火災等環境事故;電源故障;人為操作失誤或錯誤;設備被盜、被毀;電磁干擾;線路截獲;高可用性的硬體;雙機多冗餘的設計;機房環境及報警系統、安全意識等,因此要注意這些安全隱患,同時還要盡量避免網路的物理安全風險。
㈥ 網路攻擊入侵方式主要有幾種
網路安全是現在熱門話題之一,我們如果操作設置不當就會受到網路攻擊,而且方式多種,那麼有哪些網路攻擊方式呢?下面一起看看!
常見的網路攻擊方式
埠掃描,安全漏洞攻擊,口令入侵,木馬程序,電子郵件攻擊,Dos攻擊
1>.埠掃描:
通過埠掃描可以知道被掃描計算機開放了哪些服務和埠,以便發現其弱點,可以手動掃描,也可以使用埠掃描軟體掃描
2>.埠掃描軟體
SuperScan(綜合掃描器)
主要功能:
檢測主機是否在線
IP地址和主機名之間的相互轉換
通過TCP連接試探目標主機運行的服務
掃描指定范圍的主機埠。
PortScanner(圖形化掃描器軟體)
比較快,但是功能較為單一
X-Scan(無需安裝綠色軟體,支持中文)
採用多線程 方式對指定的IP地址段(或單機)進行安全漏洞檢測
支持插件功能,提供圖形化和命令行操作方式,掃描較為綜合。
3>.安全漏洞攻擊
安全漏洞是硬體、軟體、協議在具體實現和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安全漏洞的存在可以使攻擊者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
4>.口令入侵
口令入侵是指非法獲取某些合法用戶的口令後,登錄目標主機實施攻擊的行為
非法獲取口令的方式:
通過網路監聽獲取口令
通過暴力解除獲取口令
利用管理失誤獲取口令
5>.木馬程序
它隱藏在系統內部,隨系統啟動而啟動,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連接並控制被感染計算機
木馬由兩部分組成:伺服器端和客戶端
常見木馬程序:
BO2000
冰河
灰鴿子
6>.電子郵件攻擊
攻擊者使用郵件炸彈軟體或CGI程序向目的郵箱發送大量內容重復、無用的垃圾郵件,從而使目的郵箱被撐爆而無法使用
電子郵件攻擊的表現形式:
郵件炸彈
郵件欺騙
7>.Dos攻擊
Dos全稱為拒絕服務攻擊,它通過短時間內向主機發送大量數據包,消耗主機資源,造成系統過載或系統癱瘓,拒絕正常用戶訪問
拒絕服務攻擊的類型:
攻擊者從偽造的、並不存在的IP地址發出連接請求
攻擊者佔用所有可用的會話,阻止正常用戶連接
攻擊者給接收方灌輸大量錯誤或特殊結構的數據包
Dos攻擊舉例
淚滴攻擊
ping of Death
smurf 攻擊
SYN溢出
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補充:校園網安全維護技巧
校園網路分為內網和外網,就是說他們可以上學校的內網也可以同時上互聯網,大學的學生平時要玩游戲購物,學校本身有自己的伺服器需要維護;
在大環境下,首先在校園網之間及其互聯網接入處,需要設置防火牆設備,防止外部攻擊,並且要經常更新抵禦外來攻擊;
由於要保護校園網所有用戶的安全,我們要安全加固,除了防火牆還要增加如ips,ids等防病毒入侵檢測設備對外部數據進行分析檢測,確保校園網的安全;
外面做好防護 措施 ,內部同樣要做好防護措施,因為有的學生電腦可能帶回家或者在外面感染,所以內部核心交換機上要設置vlan隔離,旁掛安全設備對埠進行檢測防護;
內網可能有ddos攻擊或者arp病毒等傳播,所以我們要對伺服器或者電腦安裝殺毒軟體,特別是學校伺服器系統等,安全正版安全軟體,保護重要電腦的安全;
對伺服器本身我們要安全server版系統,經常修復漏洞及更新安全軟體,普通電腦一般都是撥號上網,如果有異常上層設備監測一般不影響其他電腦。做好安全防範措施,未雨綢繆。
相關閱讀:2018網路安全事件:
一、英特爾處理器曝「Meltdown」和「Spectre漏洞」
2018年1月,英特爾處理器中曝「Meltdown」(熔斷)和「Spectre」 (幽靈)兩大新型漏洞,包括AMD、ARM、英特爾系統和處理器在內,幾乎近20年發售的所有設備都受到影響,受影響的設備包括手機、電腦、伺服器以及雲計算產品。這些漏洞允許惡意程序從 其它 程序的內存空間中竊取信息,這意味著包括密碼、帳戶信息、加密密鑰乃至其它一切在理論上可存儲於內存中的信息均可能因此外泄。
二、GitHub 遭遇大規模 Memcached DDoS 攻擊
2018年2月,知名代碼託管網站 GitHub 遭遇史上大規模 Memcached DDoS 攻擊,流量峰值高達1.35 Tbps。然而,事情才過去五天,DDoS攻擊再次刷新紀錄,美國一家服務提供商遭遇DDoS 攻擊的峰值創新高,達到1.7 Tbps!攻擊者利用暴露在網上的 Memcached 伺服器進行攻擊。網路安全公司 Cloudflare 的研究人員發現,截止2018年2月底,中國有2.5萬 Memcached 伺服器暴露在網上 。
三、蘋果 iOS iBoot源碼泄露
2018年2月,開源代碼分享網站 GitHub(軟體項目託管平台)上有人共享了 iPhone 操作系統 的核心組件源碼,泄露的代碼屬於 iOS 安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iBoot。iBoot 相當於是 Windows 電腦的 BIOS 系統。此次 iBoot 源碼泄露可能讓數以億計的 iOS 設備面臨安全威脅。iOS 與 MacOS 系統開發者 Jonathan Levin 表示,這是 iOS 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泄漏事件。
四、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遭遇黑客攻擊
2018年2月,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開幕式當天遭遇黑客攻擊,此次攻擊造成網路中斷,廣播系統(觀眾不能正常觀看直播)和奧運會官網均無法正常運作,許多觀眾無法列印開幕式門票,最終未能正常入場。
五、加密貨幣采礦軟體攻擊致歐洲廢水處理設施癱瘓
2018年2月中旬,工業網路安全企業 Radiflow 公司表示,發現四台接入歐洲廢水處理設施運營技術網路的伺服器遭遇加密貨幣采礦惡意軟體的入侵。該惡意軟體直接拖垮了廢水處理設備中的 HMI 伺服器 CPU,致歐洲廢水處理伺服器癱瘓 。
Radiflow 公司稱,此次事故是加密貨幣惡意軟體首次對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的運營技術網路展開攻擊。由於受感染的伺服器為人機交互(簡稱HMI)設備,之所以導致廢水處理系統癱瘓,是因為這種惡意軟體會嚴重降低 HMI 的運行速度。
網路攻擊相關 文章 :
1. 網路攻擊以及防範措施有哪些
2. 企業級路由器攻擊防護的使用方法
3. 區域網ARP欺騙和攻擊解決方法
4. 網路arp攻擊原理
5. 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專業介紹
㈦ 黑客入侵的手法包括哪幾種...````
黑客入侵的手法包括1)瞞天過海 (2)趁火打劫 (3)無中生有 (4)暗渡陳倉 (5)舌里藏刀 (6)順手牽羊 (7)供屍還魂 (8)調虎離山 (9)拋磚引玉 (10)濕水摸魚 (11)遠交近攻 (12)偷梁換柱 (13)反客為主。黑客常有連環計,防不勝防,不可不小心。
1、瞞天過海,數據驅動攻擊
當有些表面看來無害的特殊程序在被發送或復制到網路主機上並被執行發起攻擊時,就會發生數據驅動攻擊。例如:一種數據驅動的攻擊可以造成一台主機修改與網路安全有關的文件,從而使黑客下一次更容易入侵該系統。
2、趁火打劫,系統文件非法利用
UNIX系統可執行文件的目錄,如/bin/who可由所有的用戶進行讀訪問。有些用戶可以從可執行文件中得到其版本號,從而結合已公布的資料知道系統會具有什麼樣的漏洞。如通過Telnet指令操行就可以知道Sendmail的版本號。禁止對可執文件的訪問雖不能防止黑客對它們的攻擊,但至少可以使這種攻擊變得更困難。還有一些弱點是由配置文件、訪問控制文件和預設初始化文件產生的。最出名一個例子是:用來安裝SunOS Version 4的軟體,它創建了一個/rhosts文件,這個文件允許區域網(網際網路)上的任何人,從任何地方取得對該主機的超級用戶特權。當然,最初這個文件的設置是為了從網上方便地進行安裝,而不需超級用戶的允許和檢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操作系統設計的漏洞為黑客開戶了後門,針對WIN95/WIN NT一系列具體攻擊就是很好的實例。
3、無中生有,偽造信息攻擊
通過發送偽造的路由信息,構造系統源主機和目標主機的虛假路徑,從而使流向目標主機的數據包均經過攻擊者的系統主機。這樣就給人提供敏感的信息和有用的密碼。
4、暗渡陳倉,針對信息協議弱點攻擊
IP地址的源路徑選項允許IP數據包自己選擇一條通往系統目的主機的路徑。設想攻擊者試圖與防火牆後面的一個不可到達主機A連接。他只需要在送出的請求報文中設置IP源路徑選項,使報文有一個目的地址指向防火牆,而最終地址是主機A。當報文到達防火牆時被允許通過,因為它指向防火牆而不是主機A。防火牆的IP層處理該報文的源路徑被改變,並發送到內部網上,報文就這樣到達了不可到達的主機A。
5、笑裡藏刀,遠端操縱
預設的登錄界面(shell scripts)、配置和客戶文件是另個問題區域,它們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來配置一個程序的執行環境。這有時會引起遠端操縱攻擊:在被攻擊主機上啟動一個可執行程序,該程序顯示一個偽造的登錄界面。當用戶在這個偽裝的界面上輸入登錄信息(用戶名、密碼等)後,該程序將用戶輸入的信息傳送到攻擊者主機,然後關閉界面給出「系統故障」的提示信息,要求用戶重新登錄。此後才會出現真正的登錄界面。在我們能夠得到新一代更加完善的操作系統版本之前,類似的攻擊仍會發生。防火牆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防止非法用戶登錄到受保護網的主機上。例如可以在進行報文過濾時,禁止外部主機Telnet登錄到內部主機上。
6、順手牽羊,利用系統管理員失誤攻擊
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 無數歷史事實表明:保壘最容易從內攻破。因而人為的失誤,如WWW伺服器系統的配置差錯,普通用戶使用戶使用許可權擴大,這樣就給黑客造成了可趁之機。黑客常利用系統管理員的失誤,收集攻擊信息。如用finger、netstat、arp、mail、grep等命令和一些黑客工具軟體。
7、借屍還魂,重新發送(REPLAY)攻擊
收集特定的IP數據包;篡改其數據,然後再一一重新發送,欺騙接收的主機。
8、調虎離山,聲東擊西
對ICMP報文的攻擊,盡管比較困難,黑客們有時也使用ICMP報文進行攻擊。重定向消息可以改變路由列表,路由器可以根據這些消息建議主機走另一條更好的路徑。攻擊者可以有效地利用重定向消息把連接轉向一個不可靠的主機或路徑,或使所有報文通過一個不可靠主機來轉發。對付這種威肋的方法是對所有ICMP重定向報文進行過濾,有的路由軟體可對此進行配置。單純地拋棄所有重定向報文是不可取的:主機和路由器常常會用到它們,如一個路器發生故障時。
9、拋磚引玉,針對源路徑選項的弱點攻擊
強制報文通過一個特定的路徑到達目的主機。這樣的報文可以用來攻陷防火牆和欺騙主機。一個外部攻擊者可以傳送一個具有內部主機地址的源路徑報文。伺服器會相信這個報文並對攻擊者發回答報文,因為這是IP的源路徑選項要求。對付這種攻擊最好的辦法是配置好路由器,使它拋棄那些由外部網進來的卻聲稱是內部主機的報文。
10、混水摸魚,乙太網廣播攻擊
將乙太網介面置為亂模式(promiscuous),截獲局部范圍的所有數據包,為我所用。
11、遠交近攻,跳躍式攻擊
現在許多網際網路上的站點使用UNIX操作系統。黑客們會設法先登錄到一台UNIX的主機上,通過該操作系統的漏洞來取得系統特權,然後再以此為據點訪問其餘主機,這被稱為跳躍(Island-hopping)。
黑客們在達到目的主機之前往往會這樣跳幾次。例如一個在美國黑客在進入美聯邦調查局的網路之前,可能會先登錄到亞洲的一台主機上,再從那裡登錄到加拿大的一台主機,然後再跳到歐洲,最後從法國的一台主機向聯邦調查局發起攻擊。這樣被攻擊網路即使發現了黑客是從何處向自己發起了攻擊,管理人員也很難順藤摸瓜找回去,更何況黑客在取得某台主機的系統特權後,可以在退出時刪掉系統日誌,把「藤」割斷。你只要能夠登錄到UNIX系統上,就能相對容易成為超級用戶,這使得它同時成為黑客和安全專家們的關注點。
12、偷梁換柱,竊取TCP協議連接
網路互連協議也存在許多易受攻擊的地方。而且互連協議的最初產生本來就是為了更方便信息的交流,因此設計者對安全方面很少甚至不去考慮。針對安全協議的分析成為攻擊的最歷害一招。
在幾乎所有由UNIX實現的協議族中,存在著一個久為人知的漏洞,這個漏沿使得竊取TCP連接成為可能。當TCP連接正在建立時,伺服器用一個含有初始序列號的答報文來確認用戶請求。這個序列號無特殊要求,只要是唯一的就可以了。客戶端收到回答後,再對其確認一次,連接便建立了。TCP協議規范要求每秒更換序列號25萬次。但大多數的UNIX系統實際更換頻率遠小於此數量,而且下一次更換的數字往往是可以預知的。而黑客正是有這種可預知伺服器初始序列號的能力使得攻擊可以完成。唯一可以防治這種攻擊的方法是使初始序列號的產生更具有隨機性。最安全的解決方法是用加密演算法產生初始序列號。額外的CPU運算負載對現在的硬體速度來說是可以忽略的。
13、反客為主,奪取系統控制權
在UNIX系統下,太多的文件是只能由超級用戶擁有,而很少是可以由某一類用戶所有,這使得管理員必須在root下進行各種操作,這種做法並不是很安全的。黑客攻擊首要對象就是root,最常受到攻擊的目標是超級用戶Password。嚴格來說,UNIX下的用戶密碼是沒有加密的,它只是作為DES演算法加密一個常用字元串的密鑰。現在出現了許多用來解密的軟體工具,它們利用CPU的高速度究盡式搜索密碼。攻擊一旦成功,黑客就會成為UNIX系統中的皇帝。因此,將系統中的權利進行三權分立,如果設定郵件系統管理員管理,那麼郵件系統郵件管理員可以在不具有超級用戶特權的情況下很好地管理郵件系統,這會使系統安全很多。
此外,攻擊者攻破系統後,常使用金蟬脫殼之計刪除系統運行日誌,使自己不被系統管理員發現,便以後東山再起。故有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之說,作為網路攻擊者會竭盡一切可能的方法,使用各種計謀來攻擊目標系統。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六計中的連環計。
㈧ ICMP報文類型及作用(簡答)
總體上被分為兩種類型:差錯報文和信息報文。差錯報文的報文類型從0到127;信息報文的類型從128到255。
ICMP報文包含在IP數據報中,屬於IP的一個用戶,IP頭部就在ICMP報文的前面,所以一個ICMP報文包括IP頭部、ICMP頭部和ICMP報文,IP頭部的Protocol值為1就說明這是一個ICMP報文,ICMP頭部中的類型(Type)域用於說明ICMP報文的作用及格式。
此外還有一個代碼(Code)域用於詳細說明某種ICMP報文的類型,所有數據都在ICMP頭部後面。ICMP報文格式具體由RFC 777,RFC 792規范。
(8)網路安全攻擊報文詳解擴展閱讀
ICMP協議對於網路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ICMP協議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非常容易被用於攻擊網路上的路由器和主機。
比如,可以利用操作系統規定的ICMP數據包最大尺寸不超過64KB這一規定,向主機發起「Ping of Death」(死亡之Ping)攻擊。「Ping of Death」 攻擊的原理是:如果ICMP數據包的尺寸超過64KB上限時,主機就會出現內存分配錯誤,導致TCP/IP堆棧崩潰,致使主機死機。
此外,向目標主機長時間、連續、大量地發送ICMP數據包,也會最終使系統癱瘓。大量的ICMP數據包會形成「ICMP風暴」,使得目標主機耗費大量的CPU資源處理,疲於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