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鐵路網路安全事件是由什麼造成的
擴展閱讀
聯通無線網路登錄入口 2025-07-17 12:52:14
電腦網路機頂盒畫質 2025-07-17 12:50:38
哪個網站可以查歷史人物 2025-07-17 12:46:19

鐵路網路安全事件是由什麼造成的

發布時間: 2022-10-31 12:01:08

⑴ 簡述各種網路安全隱患的主要特點和威脅

各種網路安全隱患的主要特點

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地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威脅:

1、數據泄漏被普遍認為是如今最令企業擔憂的安全威脅之一。有些數據的泄漏僅是用戶無意間就哪些應用程序能夠查看和傳輸其信息做出錯誤建議的問題。意外披露也是很多情況下數據泄露的主要原因。

2、社會工程欺騙導致的移動網路安全威脅也是一大重點,社會工程學欺騙就是通常以交談、欺騙、假冒或口語等方式,從合法用戶中套取用戶系統的秘密。

移動設備上的網路釣魚攻擊的可能性是台式機的三倍,部分原因是人們最容易在手機上看到消息,特別是較小的屏幕尺寸以及智能手機上的詳細信息顯示有限,這也可能增加網路釣魚的成功幾率。

(1)鐵路網路安全事件是由什麼造成的擴展閱讀:

防範網路安全隱患

1、宣傳網路安全的基本知識。例如手機、智能攝像頭隨時可能被遠程式控制制,變身竊聽、竊照工具;各種智能軟體的免費使用均需要開啟定位系統,而這也意味著你的日常生活被網路完整記錄;刪除和格式化處理的信息均可以被恢復、看似只有幾位密友的微信朋友圈幾乎沒有安全性可言等等。

2、鼓勵網民養成良好的上網及用網習慣。例如工作郵箱與私人郵件分離;不點擊不明鏈接,高度警惕免費WIFI;日常工作中要遮蔽電腦攝像頭等等。

3、強化網民的加密意識和正確加密方法。信息加密如同給家門上鎖,是每個網民都必須掌握的技能。設置密碼有三忌:忌密碼設置過於簡單,忌所有信息加密使用同一密碼,忌將不同密碼保存在計算機中等,密碼設置的基本技巧是數字+字母10位以上。

⑵ 我國曾面臨哪些網路安全事故是如何應對的

相關如下:

1. 網路建設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從而就不可能採取主動的安全 措施加以防範,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

2. 組織和部門的有關人員對網路的安全現狀不明確,不知道或不清楚網路存在的安全隱 患,從而失去了防禦攻擊的先機。

3.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沒有形成完整的、組織化的體系結構,其缺陷給攻擊 者以可乘之機。

4.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導致安全體系和安全控制措施 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效能。業務活動中存在安全疏漏,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泄露,給攻擊者以收集敏感信息的機會。

5. 網路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有員缺乏必要的專業安全知識,不能安全地配置和管理網路, 不能及時發現已經存在的和隨時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對突發的安全事件不能作出積極、有序和有效的反應。

⑶ 信息安全事件包括哪幾類

1、有害程序事件(MI)2、網路攻擊事件(NAI)3、信息破壞事件(IDI)4、信息內容安全事件(ICSI)5、設備設施故障(FF)6、災害性事件(DI)7、其他事件(OI)信息安全事件分類分級解讀

信息安全事件是指由於人為原因、軟硬體缺陷或故障、自然災害等情況對網路和信息系統或者其中的數據造成危害,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網路安全事件。

1、信息安全事件分類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GBT 24363-2009 信息安全技信息安全應急響應計劃規范》、《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規范》 《GB\Z 20985-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網路攻擊事件管理指南》 《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網路攻擊事件分類分級指南》等多部法律法規文件,根據信息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表現形式等,將信息安全事件分為網路攻擊事件、有害程序事件、信息泄密事件和信息內容安全事件四大類。

網路攻擊事件:

通過網路或其他技術手段,利用信息系統的配置缺陷、協議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擊對信息系統實施攻擊,並造成信息系統異常或對信息系統當前運行造成潛在危害的信息安全事件,包括拒絕服務攻擊事件、後門攻擊事件、漏洞攻擊事件、網路掃描竊聽事件、網路釣魚事件、干擾事件等。

有害程序事件:

蓄意製造、傳播有害程序,或是因受到有害程序的影響而導致的信息安全事件。包括計算機病毒事件、蠕蟲事件、特洛伊木馬事件、僵屍網路事件、混合攻擊程序事件、網頁內嵌惡意代碼事件等。

信息泄露事件:

通過網路或其他技術手段,造成信息系統中的信息被篡改、假冒、泄漏、竊取等,導致的信息安全事件。信息泄露事件包括專利泄露、系統主動監控及異常查單、產品競價推銷、懷疑員工泄露客戶資料、員工泄露公司合同等。

信息內容安全事件:

利用信息網路發布、傳播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公共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內容的安全事件。包括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規定的信息安全事件;針對社會事項進行討論、評論,形成網上敏感的輿論熱點,出現一定規模炒作的信息安全事件;組織串連、煽動集會遊行的信息安全事件。

2、信息安全事件分級

依據《GB\Z 20985-2007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網路攻擊事件管理指南》 《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網路攻擊事件分類分級指南》等法律法規文件,從以下因素進行考慮

信息密級:衡量因信息安全事件中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的要素;

聲譽影響:衡量因信息安全事件對公司品牌

⑷ 淺談威脅網路信息安全的各種因素

試論威脅網路信息安全的各種因素(2009-03-30 16:36:42)標簽:試論威脅網路 雜談 分類:計算機網路
當我們評判一個系統是否安全時,不應該只看它應用了多麼先進的設施,更應該了解它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因為網路的安全性取決於它最薄弱環節的安全性。

通過考察近幾年在 Internet 上發生的黑客攻擊事件,我們不難看出威脅網路安全的基本模式是一樣的。特別在大量自動軟體工具出現以後,加之 Internet 提供的便利,攻擊者可以很方便地組成團體,使得網路安全受到的威脅更加嚴重。

隱藏在世界各地的攻擊者通常可以越過演算法本身,不需要去試每一個可能的密鑰,甚至不需要去尋找演算法本身的漏洞,他們能夠利用所有可能就範的錯誤,包括設計錯誤、安裝配置錯誤及教育培訓失誤等,向網路發起攻擊。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利用設計者們犯的一次次重復發生的錯誤輕松得逞的。

我們可以粗略地將對系統安全造成的威脅歸結為 6 大類 : 教育培訓問題、變節的員工、系統軟體的缺陷、對硬體的攻擊、錯誤的信任模型和拒絕服務。需要指出的是,這幾類威脅之間可能會有交叉與重疊之處。另外,一些文獻對系統安全的威脅分類方法可能同這里給出的不同,但大多沒有本質的區別。

[關鍵字] : 網路 系統軟體 特洛伊木馬

引言

要真正理解網路的信息安全,需要對網路信息系統存在的安全缺陷和可能受到的各種攻擊有深入正確的理解。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通過對系統缺陷和攻擊手段進行分類與歸納,可讓人們正視系統的不足與所受威脅。

1 .教育培訓問題

對於安全系統的使用者來說,可以採用 2 種不同的安全模型。

(1) 火車司機型在這種系統中,使用者只需要控制系統的啟停,安全系統便能夠辨別出危險信號,自動找尋安全道路,使用者在其他時間可以放心大膽地干別的事情。

(2) 航空飛行員型在這種模型中,即使系統已經擁有很先進的自動導航設備,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系統已經處在自動運行中,仍然要求使用者必須在安全方面訓練有素。

在這 2 種模型中,第一種顯得非常好用。用慣了圖形用戶界面的人都希望安全系統在經過簡單的指導安裝之後,不用再親自介入以後的運行了。這種想法很自然,但實現起來並不容易。網路世界遠遠沒有鐵路系統那麼有序,缺少像鐵軌那樣嚴格控制並引導列車前進的機制,由於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太多,所以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人一勞永逸。

有些人會認為:「不是還有防火牆嗎?交給它好了!」這同樣是錯的,防火牆並不是萬靈葯,它雖然堵住了大量不安全的缺口,但還是小心翼翼地向外界打開了一扇訪問內部信息的小門。盡管此門的開啟受到限制,可路卻通了。如果有人利用這條路徑進行數據驅動型的攻擊,防火牆是無能為力的。

。。。。。。。。。

⑸ 造成網路安全威脅的主要根源有哪些

蟻穴"。配置再完善的防火牆、功能 再強大的入侵檢測系統、結構再復雜的系統密碼也擋不住內部人員從網管背後的一瞥。"微軟被黑案"的事例證明,當前企業網路最大的安全漏洞來自內部管理的不嚴密。因此網路安全,重在管理。那麼如何管理呢?請仔細研讀下文。
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及現狀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和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越來越依賴於網路。與此相關的網路安全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並逐漸成為企業網路應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那麼網路安全這一要領是如何提到人們的議事日程中來的呢?

1. 網路安全的概念的發展過程

網路發展的早期,人們更多地強調網路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網路的安全性。當網路僅僅用來傳送一般性信息的時候,當網路的覆蓋面積僅僅限於一幢大樓、一個校園的時候,安全問題並沒有突出地表現出來。但是,當在網路上運行關鍵性的如銀行業務等,當企業的主要業務運行在網路上,當政府部門的活動正日益網路化的時候,計算機網路安全就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隨著技術的發展,網路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機構聯系起來。它們使用公共的傳輸信道傳遞敏感的業務信息,通過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使用某個機構的私有網路。組織和部門的私有網路也因業務需要不可避免地與外部公眾網直接或間接地聯系起來,以上因素使得網路運行環境更加復雜、分布地域更加廣泛、用途更加多樣化,從而造成網路的可控制性急劇降低,安全性變差。

隨著組織和部門對網路依賴性的增強,一個相對較小的網路也突出地表現出一定的安全問題,尤其是當組織的部門的網路就要面對來自外部網路的各種安全威脅,即使是網路自身利益沒有明確的安全要求,也可能由於被攻擊者利用而帶來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網路黑客的攻擊、網路病毒的泛濫和各種網路業務的安全要求已經構成了對網路安全的迫切需求。

2. 解決網路安全的首要任務

但是,上面的現狀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當人們把過多的注意力投向黑客攻擊和網路病毒所帶來的安全問題的時候,卻不知道內部是引發安全問題的根源,正所謂"禍起蕭牆"。國內外多家安全權威機構統計表明,大約有七八成的安全事件完全或部分地由內部引發。在一定程度上,外部的安全問題可以通過購置一定的安全產品來解決,但是,大多數的外部安全問題是由內部管理不善、配置不當和不必要的信息泄露引起的。因此,建立組織的部門的網路安全體系是解決網路安全的首要任務。

網路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任何一種單一的技術或產品者無法滿足無法滿足網路對安全的要求,只有將技術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從控制整個網路安全建設、運行和維護的全過程角度入手,才能提高網路的整體安全水平。

無論是內部安全問題還是外部安全問題,歸結起來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網路建設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從而就不可能採取主動的安全 措施加以防範,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

2. 組織和部門的有關人員對網路的安全現狀不明確,不知道或不清楚網路存在的安全隱 患,從而失去了防禦攻擊的先機。

3.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沒有形成完整的、組織化的體系結構,其缺陷給攻擊 者以可乘之機。

4.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導致安全體系和安全控制措施 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效能。業務活動中存在安全疏漏,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泄露,給攻擊者以收集敏感信息的機會。

5. 網路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有員缺乏必要的專業安全知識,不能安全地配置和管理網路, 不能及時發現已經存在的和隨時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對突發的安全事件不能作出積極、有序和有效的反應。

網路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實現網路安全的過程是復雜的。這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嚴格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整個過程的有效性,才能保證安全控制措施有效地發揮其效能,從而確保實現預期的安全目標。因此,建立組織的安全管理體系是網路安全的核心。我們要從系統工程的角度構建網路的安全體系結構,把組織和部門的所有安全措施和過程通過管理的手段融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安全體系結構由許多靜態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動態的安全分析過程組成。

1. 安全需求分析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明了自己的安全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構建適合於自己的安全體系結構,從而有效地保證網路系統的安全。

2. 安全風險管理 安全風險管理是對安全需求分析結果中存在的安全威脅和業務安全需求進行風險評估,以組織和部門可以接受的投資,實現最大限度的安全。風險評估為制定組織和部門的安全策略和構架安全體系結構提供直接的依據。

3. 制定安全策略 根據組織和部門的安全需求和風險評估的結論,制定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安全策略。

4. 定期安全審核 安全審核的首要任務是審核組織的安全策略是否被有效地和正確地執行。其次,由於網路安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的配置可能經常變化,因此組織和部門對安全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組織的安全策略需要進行相應地調整。為了在發生變化時,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能夠及時反映這種變化,必須進行定期安全審核。 5. 外部支持 計算機網路安全同必要的外部支持是分不開的。通過專業的安全服務機構的支持,將使網路安全體系更加完善,並可以得到更新的安全資訊,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提供安全預警。

6. 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環節,也是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的基礎性組成部分。通過恰當的管理活動,規范組織的各項業務活動,使網路有序地進行,是獲取安全的重要條件。

⑹ 京滬高鐵接觸網掛異物,部分列車晚點運行,究竟是受什麼影響而導致的

京滬高鐵接觸網掛異物,部分列車由於大風天氣的影響而延誤運行。

鐵路運輸和安全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有時會受到人工效率的限制。無論是安全檢查還是“事故”處理,都需要很長時間。

事件經過:

4月29日下午1點左右,許多在北京南站乘火車的乘客發現一些高鐵列車班次事件被延誤了。

“火車原定於下午1點5分發車。現在已經晚了45分鍾以上,仍然沒有出發時間的通知。G23火車比火車早5分鍾,仍在北京南站車站等待。”一個乘坐高鐵G135的旅客說。

結語:

高鐵掛網出現異物並不少見,但是高鐵延遲卻很少見,因為一般情況下,高鐵都是很高效准時的,當出現延遲情況一般都是有異物,這也是中國高鐵部門為了乘客的人身安全而做的有必要措施。

⑺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1、自然災害、意外事故;

2、計算機犯罪;

3、人為行為,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

4、黑客」 行為:由於黑客的入侵或侵擾,比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

5、內部泄密;

6、外部泄密;

7、信息丟失;

8、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9、網路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

(7)鐵路網路安全事件是由什麼造成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護網路安全、保護應用服務安全和保護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各個方面都要結合考慮安全防護的物理安全、防火牆、信息安全、Web安全、媒體安全等等。

1、保護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為保護商務各方網路端系統之間通信過程的安全性。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保護網路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規劃網路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網路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牆。

(4)盡可能記錄網路上的一切活動。

(5)注意對網路設備的物理保護。

(6)檢驗網路平台系統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識別和鑒別機制。

2、保護應用安全。

保護應用安全,主要是針對特定應用(如Web伺服器、網路支付專用軟體系統)所建立的安全防護措施,它獨立於網路的任何其他安全防護措施。雖然有些防護措施可能是網路安全業務的一種替代或重疊,如Web瀏覽器和Web伺服器在應用層上對網路支付結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過IP層加密,但是許多應用還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於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層對安全的要求最嚴格、最復雜,因此更傾向於在應用層而不是在網路層採取各種安全措施。

雖然網路層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們不能完全依靠它來解決電子商務應用的安全性。應用層上的安全業務可以涉及認證、訪問控制、機密性、數據完整性、不可否認性、Web安全性、EDI和網路支付等應用的安全性。

3、保護系統安全。

保護系統安全,是指從整體電子商務系統或網路支付系統的角度進行安全防護,它與網路系統硬體平台、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體等互相關聯。涉及網路支付結算的系統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

(1)在安裝的軟體中,如瀏覽器軟體、電子錢包軟體、支付網關軟體等,檢查和確認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術與管理相結合,使系統具有最小穿透風險性。如通過諸多認證才允許連通,對所有接入數據必須進行審計,對系統用戶進行嚴格安全管理。

(3)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等。

⑻ 網路安全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網路的東西太復雜 你這樣問 我也很難回答你 你若是要安全我建議你幾點:PC機器最好裝帶進程保護的防火牆 這樣就算你去黃網 IE都會有顯示在你電腦會運行什麼程序 這個是最直接 最客觀的 要是伺服器當然要做到一個強力的主動防禦 比如 卡巴 在黑客業內他是一個比較難做專殺的

⑼ 高速鐵路接觸網的安全問題

在高鐵的整個系統中,接觸網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接觸網是高鐵的牽引供電系統,從鐵路上方架設的接觸網上取得高壓電流,從而獲得持續充足的動力。柔性的接觸網,最易受到外力的影響發生位移,在遭到雷擊後發生短路時,列車斷電停車可能性很大。
2011年7月10日京滬高鐵發生供電設備故障,接下來的三天內,高鐵列車又連續「拋錨」途中。高密度的事故讓京滬高鐵一時間陷入質疑聲中。供電系統作為高鐵停車的故障主因更是成為眾矢之的。
經調查,2011年7月10日的故障原因是:接觸網附加導線不直接與動車組受電弓接觸,為非張力安裝懸掛,在重力作用下允許有一定馳度,遇大風會發生搖擺。當日滕州地區出現九級大風雷雨天氣,大風造成附加導線強烈擺動,特別是跨中擺幅大,擺動過程中造成靠近雨棚柱側導線與雨棚柱間絕緣距離不足,附加導線對跨中雨棚柱放電,燒斷了靠近雨棚柱側的附加導線。
2011年7月12日事故直接原因是受電弓損傷,引發弓網事故。
2011年7月13日,據調查分析,G114次動車組牽引變壓器差動電流監控保護電路中檢測電流的電線,出現接觸不良故障,導致產生保護動作,限制牽引電流,從而限制了運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