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璧山網路安全系統
擴展閱讀

璧山網路安全系統

發布時間: 2022-11-03 01:33:22

A. 網路安全體系結構的介紹

本書系統講述了網路安全的理論、原理、技術和應用等。主要內容包括:對稱加密演算法、公鑰加密演算法、安全散列演算法、數字簽名、網路安全協議(PPP、IPSec、SSL等)、操作系統平台安全加固措施、網路隔離(物理隔離、邏輯隔離等)、防火牆、虛擬專用VPN、入侵檢測與侵防禦、數字證書、公鑰基礎設施PKI、特權管理基礎設施PMI、Web安全、電子郵件安全、電子商務安全(SET協議)、PGP軟體、網路安全評估標准(TCSEC、ITSEC、CTCPEC、CC、GB17895等)、網路安全審計等。

B. 什麼網路安全管理系統,能夠防禦安全威脅像主機監控、非授權訪問這些。

就是攔截網路入侵的系統,免費的不推薦使用

C. 簡要概述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總體框架

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總體框架

1.網路安全整體保障體系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整體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整個系統生命周期對風險進行整體的管理、應對和控制。網路安全整體保障體系如圖1所示。

圖4 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結構

【拓展閱讀】:風險管理是指在對風險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等因素進行收集、分析、評估、預測的基礎上,制定的識別、衡量、積極應對、有效處置風險及妥善處理風險等一整套系統而科學的管理方法,以避免和減少風險損失。網路安全管理的本質是對信息安全風險的動態有效管理和控制。風險管理是企業運營管理的核心,風險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其中包括信息安全風險。

實際上,在網路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中,充分體現了風險管理的理念。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架構包括五個部分:

(1)網路安全策略。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理念,從長遠發展規劃和戰略角度通盤考慮網路建設安全。此項處於整個體系架構的上層,起到總體的戰略性和方向性指導的作用。

(2)網路安全政策和標准。網路安全政策和標準是對網路安全策略的逐層細化和落實,包括管理、運作和技術三個不同層面,在每一層面都有相應的安全政策和標准,通過落實標准政策規范管理、運作和技術,以保證其統一性和規范性。當三者發生變化時,相應的安全政策和標准也需要調整相互適應,反之,安全政策和標准也會影響管理、運作和技術。

(3)網路安全運作。網路安全運作基於風險管理理念的日常運作模式及其概念性流程(風險評估、安全控制規劃和實施、安全監控及響應恢復)。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核心,貫穿網路安全始終;也是網路安全管理機制和技術機制在日常運作中的實現,涉及運作流程和運作管理。

(4)網路安全管理。網路安全管理是體系框架的上層基礎,對網路安全運作至關重要,從人員、意識、職責等方面保證網路安全運作的順利進行。網路安全通過運作體系實現,而網路安全管理體系是從人員組織的角度保證正常運作,網路安全技術體系是從技術角度保證運作。

(5)網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運作需要的網路安全基礎服務和基礎設施的及時支持。先進完善的網路安全技術可以極大提高網路安全運作的有效性,從而達到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目標,實現整個生命周期(預防、保護、檢測、響應與恢復)的風險防範和控制。

引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網路安全技術與實踐賈鐵軍主編2014.9

D. 什麼是網路安全體系

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是由硬體網路、通信軟體以及操作系統構成的,對於一個系統而言,首先要以硬體電路等物理設備為載體,然後才能運 行載體上的功能程序。通過使用路由器、集線器、交換機、網線等網路設備,用戶可以搭建自己所需要的通信網路,對於小范圍的無線區域網而言,人們可以使用這 些設備搭建用戶需要的通信網路,最簡單的防護方式是對無線路由器設置相應的指令來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這種防護措施可以作為一種通信協議保護,廣泛采 用WPA2加密協議實現協議加密,用戶只有通過使用密匙才能對路由器進行訪問,通常可以將驅動程序看作為操作系統的一部分,經過注冊表注冊後,相應的網路 通信驅動介面才能被通信應用程序所調用。網路安全通常是指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要受到保護,不能被更改、泄露和破壞,能夠使整個網路得到可持續的穩定運 行,信息能夠完整的傳送,並得到很好的保密。因此計算機網路安全設計到網路硬體、通信協議、加密技術等領域。

E. 網路安全設備有哪些

1、防火牆

防火牆技術是通過有機結合各類用於安全管理與篩選的軟體和硬體設備,幫助計算機網路於其內、外網之間構建一道相對隔絕的保護屏障,以保護用戶資料與信息安全性的一種技術。

防火牆技術的功能主要在於及時發現並處理計算機網路運行時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數據傳輸等問題,其中處理措施包括隔離與保護。

同時可對計算機網路安全當中的各項操作實施記錄與檢測,以確保計算機網路運行的安全性,保障用戶資料與信息的完整性,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計算機網路使用體驗。

主要是在兩個網路之間做隔離並需要數據交換,網閘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

F. 網路安全體系包括哪些方面

大型復雜的網路必須有一個全面的網路安全體系。
一、防火牆技術
在網關上安裝防火牆,分組過濾和ip偽裝,監視網路內外的通信。
二、用戶身份驗證技術
不同用戶分設不同許可權,並定期檢查。
三、入侵檢測技術
四、口令管理
每個用戶設置口令,定義口令存活期,不準使用簡單數字、英文等
五、病毒防護
建立病毒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及時查殺伺服器和終端;限制共享目錄及讀寫許可權;限制網上下載和盜版軟體使用;
六、系統管理
及時打系統補丁;定期對伺服器安全評估,修補漏洞;禁止從軟盤、光碟機引導;設置開機口令(cmos中);設置屏保口令;nt系統中使用ntfs格式;刪除不用賬戶;
七、硬體管理
八、代理技術
在路由器後面使用代理伺服器,兩網卡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建立物理隔離,並隱藏內網ip。
九、系統使用雙機冗餘、磁碟陳列技術。

G. 安全網路管理系統是個什麼呀怎麼理解這幾個字啊

http://ke..com/view/2797465.htm
特點
·按照信息資產管理模型和安全標准設計
WinShield以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為指導思想,從信息資產的保護級別和安全威脅大小的角度對信息資產進行分類安全管理。
·功能全面,覆蓋內網管理的各個領域
WinShield把終端管理、網路管理、安全審計、內容管理、安全工具等有機結合,全面覆蓋了當前內網管理的各個領域,極大方便了IT部門的管理。
·系統部署容易,操作簡單方便,終端用戶透明
WinShield把對用戶友好放在首先考慮的位置,WinShield安裝環境要求簡單,只需幾步就可以安裝系統,使用簡易。
·高效的數據壓縮和歸擋功能,確保系統運行性能優異
由於數據量巨大,因此系統的壓縮傳輸是影響系統性能的重要標准,本系統優化的數據壓縮演算法確保了資料的高效存取。客戶端CPU平均佔用率小於5%,內存平均佔用小於10M,在100M帶寬中佔用的網路帶寬0.27%。
·高可靠性,確保系統在大范圍網路穩定運行
由於系統部署在成千上萬的不同系統的終端,系統的穩定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WinShield經過各種環境的壓力測試及防毒測試,確保系統穩定可靠。
·採用高級別的加密技術,確保本身系統的安全
要實現內網的安全,首先需要保證管理系統本身的安全,本系統工作站與伺服器之間的數據傳輸利用DES演算法進行加密。這種加密的處理讓系統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資料和防止非法資料截獲。通過系統獨特的伺服器、代理及控制台之間的認證功能,工作站的代理只向經過認證的伺服器響應,從而有效防止非法伺服器竊取系統資料。
·對多種設備的識別支持能力
系統通過配置庫的實現,可以實現多種設備的識別和管理。
·參數化和自定義技術
由於各機構的管理模式不盡相同,因此使用戶可自定義和配置靈活,是一個關繫到系統實用性的問題,WinShield安全策略管理器可以實現策略的定義和繼承等管理,使IT部門靈活定製各種管理策略,保證系統滿足日益增強的管理需求。

H. 網路安全是做什麼的

網路安全用於防止和監控那些未經授權就訪問和修改的資源。防止網站數據被別人破壞、更改,竊取。保證程序的順利運行。
在網路安全工作中應注意的幾點:主動防禦。有了更可靠的硬體,就不會出現硬體問題導致的網路安全問題。其他,比如可靠的網路設備,穩定的伺服器,安全性更好的系統和軟體等。被動防禦。被動防禦是指網站受損時的反擊,受損信息能否恢復,受損程序能否修復等等。防患於未然。在項目上線之前,需要對項目進行自查,檢查應用程序是否能夠運行,及時解決運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I. 網路安全主要指的是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從其本質上來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到網路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路安全的研究領域。網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