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豐御膳房有茶位費嗎
有。南豐御膳房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南豐鎮十八米街西街李洪明房屋, 是一家以從事餐飲業為主的企業。根據大眾點評網路查詢得知,48元1位,外加3元茶位費,早餐時間從早上5點到10點,早餐豐富多樣,口味及佳。南豐御膳房一直注重食品安全問題,嚴把原材料質量關,誠信經營,以客為主、服務理念,使得在餐飲行業能夠持續發展,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和贊賞。
B. 梅姨在廣東肇慶市封開縣杏花鎮舊街這里,今天聽別人說看見她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梅姨這個事情最近簡直是網路瘋傳,真真假假讓人心慌慌,後來我在網上看見官方出來辟謠了,所謂的梅姨這個事情是假的!!!!但是我想說的是,大家不要只把目光集中在梅姨身上了,就認為其他人都是安全的,尤其帶孩子的家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壞人,但也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什麼事情都要以孩子為第一,不要邊帶孩子邊玩手機,這些才是真正要注意的,而不是只注意梅姨就可以了!!!!
C. 電腦寬頻連接在哪裡
電腦寬頻連接可通過以下步驟進行操作,以windows7系統為例:
1、可在控制面板,選擇網路和internet選項,找到網路連接。如沒有,可以直接創建後使用,打開電腦開始菜單,在開始菜單中打開控制面板 ,在控制面板中找到網路和internet選項並單擊,進入網路設置頁面;
2、在網路和共享中心下方,找到查看網路狀態和任務的選項,用滑鼠左擊此選項;
3、在網路狀態任務界面中,在下面的更改網路設置一欄里,點擊設置新的連接或者網路;
4、選擇連接選項,選擇第一項即連接到internet,點擊後開始下一步;
5、如之前沒有連接過網路,此時將會有一個提示,即建立一個連接,如之前連接過,現在還需另外建立一個連接,可點擊創建新連接選項,點擊下一步;
6、在連接到internet這個頁面中,輸入網路賬戶的用戶名和密碼,給這個網路連接命名一個名字,名字可以隨便命名。設置完後,點擊連接就成功建立了一個網路連接了;
7、這樣即可打開桌面的寬頻連接圖標,點擊其中的一個網路連接,點擊連接按鈕,就可以連接網路使用了。
D. 廣州的簡介
你可以上中國廣州旅遊網看看啊!那有很詳細的說明的。
廣州簡介
1.地理區位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
廣州位於東經113°17',北緯23°8',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中心穿流而過。
2.四季氣候
廣州地處亞熱帶,橫跨北回歸線,年平均溫度20-22℃,最低溫度0℃左右,最高溫度38℃,氣候宜人,是全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背山面海,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等特徵。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四季常綠、花團錦簇的「花城」廣州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年均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7%。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8至9月天氣炎熱,多台風,10至12月氣溫適中,是旅遊的最佳季節。
3.面積、行政區劃和人口
廣州市總面積為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轄10區面積為3718.5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50.02%;2個縣級市面積為3715.9平方公里,佔49.98%。廣州市共轄10區2市,包括: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芳村區、花都區、番禺區,以及從化市、增城市兩個縣級市。廣州市常住戶口人數約為720萬。
4.歷史文化
廣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名勝古跡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鎮海樓、六榕寺、南海神廟、五仙觀、懷聖寺、陳家祠、聖心堂、三元宮等,都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廣州,融匯中外文化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嶺南畫派、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盆景、廣東音樂、粵劇、粵菜、粵語以及城市景觀、生活習俗等,都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風格。
5.對外交往史
廣州有著悠久的對外交往史。在秦漢時期(約公元前226-公元220年),廣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與海外交往頻繁。中國的絲織品、瓷器、鐵器、銅錢、紙張、金銀等以廣州為起航站運往海外,換回珠寶、香葯、象牙、犀角等,廣州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貿易大港。到了元代(約公元1206-1368年),世界上同廣州有貿易往來的國家與地區有140多個。到了明代(約公元1368-1644年),廣州便有了「出口商品交易會」。到了清朝(1757年),有一段時期清政府實行「一口通商」,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對外交往更加頻繁,當時著名的「十三行」就是專門分工做對外貿易的洋行。對外通商的繁榮也促進了廣州與海外的文化交流。
6.國際友好城市
自改革開放(1979年)以來,廣州與世界14個國際城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目前,廣州市已經成為世界大都市協會正式會員城市。
7.交通
廣州是華南地區的海陸空交通中心。
7.1.海運
中國第三大港口廣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華南地區的主要物資集散地和最大的國際貿易中樞港,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年貨物吞吐量達1.67億噸。
黃埔新港和新沙港位於廣州東部、珠江的出海口,均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碼頭。
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
內河可沿東、西、北江航道溝通廣東省各地和廣西省,與100多條河道相連接。
7.2.陸路運輸
鐵路有京廣復線、京九鐵路、廣茂線、廣梅汕線、廣深線、廣九准高速鐵路,還有建設中的廣珠澳鐵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路。
公路運輸已基本形成以市區為中心,105、106、107、324、205國道為骨架,以三道環線為系帶,連接各條國道,貫通廣東省內97%以上的縣、市、鎮,並接鄰近省市的公路網路。市交通設施和高速公路建設發展很快。目前已初步建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網:內環路、環城高速公路、北二環高速公路、新國際機場高速公路、華南南路一期工程、廣園東路以及四條內環路放射線。
廣州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481萬人次。規劃制定共七條線路的快速軌道網路交通方案,其中地鐵一號線已投入營運,日客運量約20萬人次;二號線的首段已於2002年底建成通車;三號線將於2005年底全線建成;四號線已動工。
7.3.空運
廣州白雲機場是中國三大國際機場之一,旅客吞吐量居全國前列。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是國家「十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是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先進、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級樞紐機場。規劃到2010年旅客吞吐量為25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為100萬噸。
8.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工農業生產持續穩定地增長,對外經濟貿易蓬勃發展。20多年來,全市國民經濟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目前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5000美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前列。廣州已成為工業基礎較雄厚、第三產業發達、國民經濟綜合協調發展的中心城市。
8.1.農業
廣州農業以「高質、高產、高效」和「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為主體。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鄉鎮企業也發展迅速,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廣州農業正向現代化都市型農業轉變。
8.2.工業
廣州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華南地區的綜合性工業製造中心,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門類齊全、輕工業較為發達、重工業有一定基礎、綜合配套能力、科研技術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較強的外向型現代工業體系。全國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廣州就擁有34個。廣州工業在全市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工業增加值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1/3。汽車製造、電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的工業產值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3。隨著先進技術的引進,輕紡、食品、醫葯、建材等傳統行業升級換代,以電子通信、家電、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等行業領頭的許多新興產業及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廣州工業在珠江三角洲、華南地區乃至東南亞一帶都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8.3.外貿
廣州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通商貿易的口岸,歷史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享譽全球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一直在廣州舉行,以規模最大、時間最久、檔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榮膺「中國第一展」的稱號。新建成的廣交會場館——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將把「中國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級博覽會的層次。
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的會展中心。其總用地面積70萬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積約43.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9.5萬平方米,是一座能夠滿足國際級商品交易會、大型貿易展覽、大型國際會議等需要的多功能、綜合性、高標準的際會議展覽中心。
8.4.商業
廣州的商業網點多、行業齊全、輻射面廣、信息靈、流通渠道通順。全市擁有商業網點10萬多個,為全國十大城市之冠。大型購物商場、大型貨倉式批發零售自選商場、燈光夜市、集貿市場等構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網路。
8.5.旅遊業
廣州的旅遊業具有集旅遊、飲食、住宿、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多層次、全方位服務的格局。眾多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使遊客流連忘返。色、香、味、形俱全的粵菜及中外各色風味飲食,為廣州帶來「食在廣州」的美稱。擁有多家五星級酒店和眾多不同檔次的賓館、旅店。 「廣州一日游」已成為廣州旅遊的特色品牌。
8.6.金融保險業
廣州是全國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場活躍,是華南地區融資能力最強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國外資銀行第二批放開准入的城市。金融機構發展迅速、門類齊全;金融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外資金融機構逐漸增多;金融業務規模日益擴大,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資金容量不斷擴大,種類增多。目前,外資金融機構在廣州設立分行和辦事處超過30家;外資保險機構在廣州設立的分公司和辦事處超過10家。
8.7.房地產業
廣州房地產業(包括住宅、商廈和寫字樓等)的綜合發展在全國名列前茅。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快速而穩定地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資金來源比較充足,市場化程度較高;多年來市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持續高強度投入,各種居住生活配套設施日趨完善,使廣州房地產業發展結構更趨合理。
8.8.電信業
廣州是華南地區信息中心,擁有比較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是我國長途電信業務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國互聯網三個核心節點和國際出口之一,更是國家互聯網三大交換中心之一。目前廣州市已建成了高帶寬、覆蓋全市、可靠安全、技術先進和服務種類齊全的優質寬頻信息網路,基本實現了光纖鋪設到小區及部分商廈,並建立了寬頻數據、互動式視頻等業務平台。廣州市話程式控制化、市話和行動電話普及率均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本文章來自市外經貿局)
E. 江口的詳細鎮情
【建置沿革】 封開縣曾是嶺南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之要地,也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嶺南設交洲,下轄兩廣及交趾(今越南)一帶地區,刺史治設在封開,使封開成為整個嶺南地區最早的首府。封開在漢初取名廣信,是謂「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將廣信以東劃為廣東,廣信以西劃為廣西,廣東廣西得名由此而來。秦漢時期,封川屬廣信縣地,開建屬封陽縣地。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廢梁信郡,改梁信縣為封川縣。此後於唐、宋、明年間,曾先後置州(封州)或易郡(臨封郡),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兩縣均以縣建制隸屬肇慶府。清朝廢除兩縣建制,民國時期,恢復兩縣建制,期間均隸屬肇慶府。1949年11月6日開建縣解放,1950年1月1日成立開建縣人民政府。1949年11月23日封川縣解放, 12月7日成立封川縣人民政府。1952年3月,封川、開建兩縣合署辦公,1957年後幾經分合。1961年4月,封川、開建兩縣合並置封開縣建制至今, 隸屬肇慶。
【歷史·人文】封開歷史悠久,十四、五萬年前,古封開人就在封開大地上繁衍生息,境內發現的古人類牙齒化石距今14.8萬年,比歷來認為是嶺南最早的古人類「馬壩人」還向前推進了2萬多年,是古嶺南人最早的生息地。封開在歷史上曾是領南首府,是整個領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領南文化和粵語的發源地,同時也是廣東、廣西及廣州的得名來源,是領南地區通往中原廣大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絲綢之路海陸對接點。封開有著燦爛的廣信文化,其間孕育了大批的歷史名人,其佼佼者有「領南儒宗」之稱的漢代大經學家陳欽、陳元父子,有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領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有南漢開國之君劉岩,有「中華傳佛第一人」之譽的佛學理論家、《理惑論》作者牟融等不下百人。有大批的罕有的文物古跡,有品類齊全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及大量的古墓葬、古窯址,有保護完好的古城址、古建築、古村落。
【地理氣候】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北緯23°13′~23°59′,東經111°21′~112°02′,東西寬68千米,南北長84千米,總面積2723.29平方千米,是「西江走廊」經濟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珠三角」與大西南的交匯點。東面與德慶縣毗鄰,南面與鬱南縣接壤,東北面與懷集縣相連,西北面與廣西蒼梧縣、梧州市、賀州市交界,素有「兩廣門戶」之稱。縣人民政府駐地在西江與賀江的匯合處——江口鎮,西距梧州市22千米,東距肇慶陸路142千米,水路152千米;與廣州相距陸路255千米,水路281千米。
封開,屬山地丘陵區。海拔50~250米的丘陵遍布全縣,佔全縣山地面積67.4%。東部高山,西部丘陵,中間低丘和河谷盆地,為丘陵山區地帶;地勢自東向西,中間凹,南北低,兩邊向中間傾斜,形成狹長槽形地帶。海拔800米以上的15座山峰均集中於東部邊境,以七星頂為全縣最高山峰,海拔1274米。
北回歸線穿境而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受到季候風影響,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冬短夏長,無霜期長。風向季節轉換明顯,夏季盛行偏東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
【物產資源】縣境內有豐富的森林、礦產、水資源,主要有黃金、水晶、錫、銅、鉬、鎢、錳、雲母、鈦、鐵、花崗岩、大理石、石灰石、礦泉水等,其中花崗岩蘊藏量達30億立方米,大理石15億立方米,石灰石300億立方米。工業產品主要有松脂及其系列產品、中纖板、牛皮紙、火機、水泥、木雕工藝傢具等。縣內盛產竹木、黃煙、蜂蜜、麻竹、冬菇、蜜桔、杏花雞、蓮都羊、猴頭菇、白馬茶、麒麟李、長崗油栗等名優特產。尤以杏花雞、封開油栗、麒麟李、漁澇煙、白馬茶、蜂蜜等久負盛名。林業面積20.5萬公頃,森林覆蓋72.7%,森林活立木總蓄積837萬立方米,被譽為「南國大花園」。先後榮獲「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和「中國松脂之鄉」等榮譽稱號。可開發水力資源16萬千瓦,年發電量5億千瓦時,是全國第一批100個實現農村電氣化縣之一。
封開具有獨特的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境內山川秀麗、景色迷人。有集中石炭岩、沙頁岩、花崗岩三種地質地貌,構成各具特色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觀於一體的西江流域第一個國家地質公園,有集奇、險、秀、幽於一體的千層峰、童話皇宮般的雙龍洞、諶稱大自然藝術宮殿的白石岩和古文化遺址黃龍洞為主要景點的龍山名勝風景區,有漫江碧透、兩岸翠竹青山、猶如畫卷的賀江風光,有橫空出世、一石成山的天下第一石—杏花大斑石景區風光,有面積6萬畝原始森林、廣東十大自然保護區之一的黑石頂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風光,有流經縣境長104千米,32曲22個U型灣的賀江山水風光等。
【區劃·人口】2014年轄江口、長崗、平鳳、江川、大洲、白垢、羅董、杏花、漁澇、河兒口、蓮都、都平、大玉口、南豐、金裝、長安16個鎮,設178個村委會和21個居委會。年末常住人口40.75萬人,戶籍人口50.7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55‰。有姓氏438個。
【民族·語言】 全縣居民絕大多數為漢族,少數民族約佔0.08%,有壯、滿、蒙古、藏、侗、瑤、黎、怒、門巴、土家、彝族共11個。境內方言有粵語(即白話,又分開建話、封川話) 、客家話和標話。
【經濟綜述】2014年,全縣生產總值127.3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6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43億元,增長13.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2.6億元,增長15.5%,佔GDP比重為25.6%;第三產業增加值48.7億元,增長10.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1124元,增長9.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億元,增長4.4%。固定資產投資74.2億元,增長1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億元,增長12.1%。外貿進出口總額6898萬美元,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8475萬美元,增長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5097萬元,增長13.76%。其中國稅縣級庫收入1.15億元,增長35.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12月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39.5億元,比年初凈增3.8億元,比年初增長10.5%。新型建材、林產化工以及能源等主導產業完成投資8.43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2.67%。全縣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40687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361元,增長10%。
【農業經濟】 2014年,封開縣農業總產值54.99億元,增長4.4%;其中,種植業總產值33.9億元,漁業總產值3.25億元,畜牧業總產值8.47億元,農業服務業總產值0.36億元,林業總產值8.9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61元,增長13.0%。
種植業全縣農作物播種總面積88.01萬畝,增長3.04%。糧食播種面積53.78萬畝,增長4.2%,產量21.17萬噸,增長10.28%,其中水稻面積43.42萬畝,增加0.76萬畝,總產18.24萬噸,增1.82萬噸,完成糧食生產任務;蔬菜瓜類13.21萬畝,增長4.09%;油料作物8.46萬畝,增長0.28%,甘蔗0.94萬畝,增長7.05%,煙葉2.18萬畝,增長10.44%。新種水果面積2.09萬畝,其中柑桔0.12萬畝、其他品種1.97萬畝;水果收獲面積28.44萬畝,總產量21.34萬噸,產量略增。
畜牧業全縣生豬飼養量42萬頭,其中出欄量21.6萬頭,增長4.7%和5.2%;生豬定點屠宰量達99079.5頭,增長101.5%。耕牛飼養量5.8萬頭,出欄量1.3萬頭,增長0.5%和2.0%;山羊飼養量2.8萬頭,出欄量1.3萬頭,增長1.2%和2.8%。全縣杏花雞飼養量達到2000萬只,與去年持平。肉類總產量31654噸,增長0.6%。
漁業 全縣水產養殖面積為3.18萬畝,與去年同期持平;網箱養殖面積7700平方米。增加220平方米。全縣漁業總產量3.0萬噸,增長4.0%;其中養殖總產量2.9萬噸,增長4.0%;捕撈產量950噸,與去年持平。
林業 2014年,全縣造林3417公頃,其中人工造林1417公頃,低產林改造2000公頃;封山育林590公頃;木材產量17.94萬立方米,松脂2.43萬噸。
【工業經濟】 2014年,全縣工業生產總值136.3億元,增
長16%,工業增加值35.21億元,增長14.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家。完成市重點項目建設投資11.7億元,為年計劃的161%。其中,華潤水泥項目完成投資7.57億元,5、6線建設加快推進,C1段皮帶廊、大沖礦進礦道路正在建設,華潤水泥全額入庫3.68億元。華林化工基地威斯達、海藍松脂深加工生產車間達標達產,中試中心運轉正常;勞特化工加緊建設。嘉誠紙業第一條生產線已順利投產,第二條生產線動工建設。一德化工第一期工程建成投產。質量強縣工作取得新進展,楓華明珠公司獲得2014年市政府質量獎,華林化工公司脂松節油成為省名牌產品。
【第三產業】 2014年,全縣港口貨物吞吐量1200萬噸,增長7%;公路客運周轉量8195萬人公里,增長21%;公路交通運輸總周轉量15639萬噸公里,增長22%;水路貨物周轉量83230萬噸公里,增長22%。金融保險、信息消費、旅遊觀光等現代服務業增長平穩,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億元,增長12.1%;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分別增長30%、13%、6.1%、11.1%。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幣存款余額85.8億元,比年初增長11.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9.5億元,比年初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48.7億元,增長 10.6%。全年房地產報建面積26萬平方米,預售面積15萬平方米,銷售面積11萬平方米。房地產建安稅入庫9700多萬元。
【財政】2014年,封開縣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192730萬元,為年度計劃的125.76%,同比增收20667萬元,增長12.01%。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5097萬元,為年度計劃的100.23%,同比增收9081萬元,增長13.76%。公共財政預算總支出192492萬元,為年度計劃的125.80%,同比增支24038萬元,增長14.27%。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90800萬元,為年度計劃的126.15%,同比增支24456萬元,增長14.70%。
【供電】 2014年,封開縣實現供電量9.1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2%;售電量8.8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4%;綜合線損率3.76%,比上年同期降低0.11個百分點;最高用電負荷148.9兆瓦,日最高用電量281.8萬千瓦時;主營業務收入5.08億元;完成農村電網工程建設改造74項,總投資5105萬元,其中新增、改建10千伏線路10回,共41.43千米;改造台區84台,總容量17335千伏安,新建與改造低壓線路779千米。
【供水】2014年,封開縣供水量582.6萬立方米,銷售量502.4萬立方米, 銷售總收入1268.5萬元。新增用水1651戶,總用戶20483戶。安裝DN80至DN250管道3906 米,DN300以上管道2208 米。
【區域合作】一是試驗區建設得到國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4月17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13-2030年)》獲得粵桂兩省區政府批復。7月8日,國務院批復《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10月13日,粵桂兩省區政府簽署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的「聯席會議制度」、「共同行動計劃」和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兩省區在土地、財稅、金融、合作開放、生態環保等方面支持試驗區建設發展的23條政策措施;10 月14 日,粵桂兩省區政府在大園橋舉行試驗區聯合啟動儀式,肇梧兩市政府簽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開發建設兩市政府合作協議》,全面啟動試驗區建設。11月中旬,省政府批准試驗區建設啟動資金5000萬元。試驗區管理機構黨工委、管委會組建運作。試驗區各項規劃正在抓緊編制:完成試驗區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成果;開展試驗區規劃環評前期工作,產業發展規劃正抓緊編制;平鳳拓展區5平方公里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專家評審;界首啟動區5平方公里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編制中。二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大園橋建成通車。廣梧高速公路封開連接線擴寬工程、西江干堤達標加固工程、110千伏變電站等動工建設。粵桂水上驛站項目列入省建設計劃。污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廠簽訂投資協議。三是抓好招商引資。是年,試驗區先後與中建集團、中交集團、中材集團、國電集團、匯聯國際集團、番禺珠鋼集團等20多家大企業洽談合作。中建集團與封開縣簽訂試驗區基礎設施開發合作協議,總投資達38.9億元。投資30億元的兩廣生態新城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項目建設】廣佛肇高速封開段全線動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1.4億元。賀江大橋、葫蘆頂隧道、羅日免隧道、封開東西互通等控制性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完成省道266線路面維修主體工程。懷陽高速工可報告通過專家評審。華潤水泥項目完成投資7.57億元,5、6線建設加快推進,C1段皮帶廊、大沖礦進礦道路正在建設,華潤水泥全額入庫3.68億元。華林化工基地威斯達、海藍松脂深加工生產車間達標達產,中試中心運轉正常;勞特化工加緊建設。嘉誠紙業第一條生產線順利投產,第二條生產線動工建設。一德化工第一期工程建成投產。投入電網改造資金1.2億元,改善農村電壓質量。縣城區東麗新城、星河御景、星河國際、匯景灣、康盛花園等項目順利開售。投資1.5億元建成長崗新城項目。
【節能降耗】2014年,加大對機動車尾氣排放整治力度,淘汰黃標車1026輛,完成年度任務的108%。完成縣環境監測執法業務綜合樓建設。開展工業鍋爐整治工作,全年共完成鍋爐整治17個,其中華林公司2013年8月份後改用生物質能源替代煤炭燃料;華潤水泥(封開)有限公司全面完成3#、4#脫硝減排工程建設。加強農業污染源治理,廣東溫氏畜禽有限公司長安種豬場等8家養豬場完成污染源設施建設並投入正常運行。
【城鄉建設】 完成縣城總體規劃綱要修編。啟動縣城老城區、小湖塘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和江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進一步完善縣城區市政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設施。河南三元市場整體搬遷到幸福市場,還路於民。建成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完成南豐鎮酒井地塊土地徵收250畝,南豐鎮街道升級改造完成投資500萬元,南豐賀江二橋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南豐污水處理廠完成「三通一平」。宜居城鎮、宜居社區、宜居村莊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河兒口鎮,白垢鎮白垢社區,江口鎮榕木根村、南豐鎮下山村、長安鎮福興村的創建工作通過專家評審。建成生態文明村50條,受益人口1.4萬人。羅董鎮實施「一河兩岸」亮燈工程,漁澇厥村、河兒口西村、長崗大佃村、平鳳吉鄧村的名村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教育】2014年,封開縣教育經費投入60068萬元,公共財政預算安排教育經費52936萬元,比上年增長14.40%。南豐、長安創建成為省教育強鎮,實現教育強鎮全覆蓋。江口中學新校區完成招投標等前期工作。完成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標准化學校覆蓋率達100%。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3.66%, 小學入學率100%, 初中入學率98.59%, 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4.63%。普通高考上重點線125人,上本科以上1065人,三A線以上1997人,上線率分別為3.68% 、31.32%、58.74%。全縣有5348名初中畢業生就讀中職中技學校,向珠三角地區中職中技學校轉移送547人,中職畢業生就業率100%。
【文化】 2014年,封開縣完成村級文化室19個,鎮級文化站公共電子閱覽室2個,完成農家書屋提升工程36間,實現全縣鎮級文化站公共電子閱覽室全覆蓋;全年送戲下鄉126場,送電影下鄉2266場(含農民工專場130場),送書下鄉18萬多冊(贈書2500冊)。共出動執法人員3180人次,檢查網吧425家次,娛樂場所317家次,音像店51間次,書報店128家次,印刷復印94家次,立案查處案件6宗,其中對1家在規定的時間以外營業的網吧進行進行警告和罰款,對1家違規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的網吧進行警告、罰款和責令停業整頓處理,共取締無證照店檔2檔,沒收出版物425本、音像製品349張。順利通過「全國文化先進縣」復查驗收。推進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實現縣文化館升國家一級館和10個鎮文化站升省級站目標。縣博物館新館土建工程基本完成。獲市以上各種獎勵共21人次。
【體育】組織開展「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同心共築中國夢」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和封開縣第十五屆「體育節」啟動儀式。組織開展封開縣2014年巾幗綜合趣味運動會,共31支婦女代表隊參加。7月,封開縣首次組隊參加第十屆香港「敬發杯」羽毛球邀請賽,馮志炘、余建雄分別獲冠軍和季軍。封開籍運動員孔德宇代表廣東參加全國青年皮劃艇比賽,分別獲甲組1000米第四名、200米第六名。封開籍運動員賓振強參加廣東省青少年羽毛球錦標賽,獲丙組團體第三名。封開縣運動員參加2014年廣東省青少年錦標賽共獲金牌7枚、銀牌4枚、銅牌7牌,總分全市第四名。組隊參加市第十六屆中學生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一名。組隊參加2014年市少年錦標賽全部13個項目比賽,共獲41個單項第一名,65個單項第二名和38個單項第三名,其中武術、舉重團體總分均獲第一名,男子籃球獲第二名,女子籃球、田徑團體總分均獲第三名,羽毛球、乒乓球團體總分均獲第四名。7月,首次組隊參加夢想成真「動向杯」兩岸五地少年兒童足球邀請賽,獲優勝獎和精神文明獎。8月8日,舉行2014年全民健身日暨廣東省億萬人群健步走(封開縣)活動啟動儀式。8月至12月承辦2014年肇慶市籃球聯賽暨廳處級領導幹部籃球賽(封開賽區)比賽。縣供電隊代表封開參加廣東省百萬職工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肇慶站)比賽,獲一等獎。10月14日,封開縣國民體質監測與運動健身指導站順利通過省、市驗收。11月,舉辦中國體育彩票2014年封開縣「豐收杯」男子籃球比賽,參賽隊伍32支。11月,舉辦裁判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業務知識培訓班1期,參加培訓學習70多人。
向市運動學校輸送優秀體育苗子11名,由外地引進並輸送優秀後備人才1名。完成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工作,及時做好全縣場地普查和數據錄入、上報工作。據普查,全縣有各類體育場地670個。超額完成市下達的體育彩票銷售任務。
【衛生】抓好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抓好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公租房建設,推進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縣沒有發生登革熱疫情。動工建設縣婦幼保健院綜合樓,完成縣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樓擴建工程。抓好蓮都鎮和羅董鎮創建省級衛生鎮工作。開展「美麗鄉村,環衛先行」專項活動,確保農村垃圾日收日清,建成省級衛生村34條。2014年,兒童免疫規劃疫苗常規免疫接種率95%,其中卡介苗接種率99.82%,糖丸(第一糖丸接種率99.04%、第二糖丸接種率98.89%、第三糖丸接種率99.38%)。麻疹接種率為98.32%,百白破(第一針百白破接種率98.80%、第二針百白破接種率98.95%、第三針百白破接種率99.61%),乙肝 (第一針乙肝接種率99.88%、第二針乙肝接種率99.8%、第三針乙肝接種率98.43%),乙腦接種率99.65%,流腦A群(第一針流腦A群接種率為99.64%、第二針流腦A群接種率為99.57%),甲肝接種率為99.55%。參加無償獻血人數1800人,獻血總量36萬毫升。派出衛生監督執法人員694人次,監督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1199個次,累計處置金額0.8萬元。新生兒入冊4879人,入冊率99.88%。
【旅遊】 2014年共接待遊客20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旅遊總收入10.9億元,增長5.1%。全縣有旅業350家,其中國家五鑽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1家,二星級酒店3家,綠色飯店一家,有各類客房13785間,床位24145張。4月下旬大旺海鷹博覽中心新進一個完整的導彈裝甲營、一架殲—15艦載模型機及殲—6戰機等軍械裝備,豐富、完善軍事景觀建設。同時,開展「星級現場管理」活動及申報工作,規范企業管理,提升服務水平。10月13日規劃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的《封開狀元川文化生態農業旅遊項目》通過縣發改局批准備案(封發改字[2014]171號)。封開縣水緣農業有限公司規劃投資1500萬元開發建設《眾譽農業旅遊生態園》旅遊項目。打造廣佛肇、粵桂合作平台,推進區域旅遊合作。開拓高鐵和華南五市旅遊客源市場。充分利用網路、電視、報刊等傳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旅遊品牌和知名度。
【民生實事】 2014年,封開縣投入扶貧開發「雙到」資金1.27億元,實施村級項目182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家庭年收入分別比幫扶前增長268%和35.8%。投入4295.7萬元實施「一事一議」村級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81項。全縣16個鎮均建立「三資」管理交易平台,完成社會綜合服務平台規范化建設行政村116個。建成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實現鎮級農產品質量檢測全覆蓋。完成2013年度4.39萬畝高標准農田項目、1.35萬畝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和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綜合示範項目建設。平鳳鎮新寧村、紅庄村1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獲省批復。省級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順利推進。加強縣鎮三防應急保障系統建設和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完成救災復產重建家園任務。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動工建設江口水上居民公租房。全年用於民生的支出達到12.7億元,增長10.7%,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6.8%。
【社會保障】 2014年,封開縣完成城鄉勞動力培訓13075人,轉移就業9380人,城鎮新增就業4012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8%以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3.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4.8萬人,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農村五保供養標准提高到月人均492元,城鎮低保保障標准提高到月人均470元,農村低保保障標准提高到月人均300元。對低收入群眾發放臨時價格補貼556萬元。
【計劃生育】2014年度,封開縣戶籍人口出生6395人,人口出生率為12.2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55‰;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1.60%;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4.90。全縣參加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4804人,目標人群覆蓋率為86.40%。同期,全縣共完成「四術」3231例,其中結扎1059例(含純二女戶結扎54例),放環1715例,皮下埋植1例,採取補救措施456例;年度長效節育措施落實率為84.38%,長效節育措施及時率為66.99%。指標均符合市下達的指標和任務要求。
【綜治維穩】 2014年,封開縣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收集各類矛盾糾紛502宗,成功調處488宗, 調處成功率97%。各類刑事立案1132件,破獲562件;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457人,破獲24件八類暴力惡性案件。破獲毒品案件109件,強制戒毒305人,繳獲各類毒品近500克。審判機關受理各類案件2054件,辦結1938件,解決訴訟標的總金額32928萬元。審結刑事案件171件,判處罪犯213人。審結民商事案件1450件, 解決訴訟標的總金額30777萬元。檢察機關受理各類移送審查案件190件245人,批准逮捕228人。
F. 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預留汕頭至饒平沿海高速通道
近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對《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9年-2035年)環境影響報告書》(下文簡稱《規劃》)進行第二次公示。
《規劃》到2035年,建成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高速公路網路,綜合立體交通網路更加完善,交通發展與國土空間、生態環境更加協調,有效支撐國家和省重大戰略的實施。
具體發展目標為: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網;實現珠三角核心區通往粵東、粵西各有5條公路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粵北有8條高速公路通道,廣東與各陸路相鄰省(區)之間擁有6條以上高速公路通道。
實現主要綜合交通樞紐和重點景區全覆蓋;實現全省重要港口、民航機場、鐵路樞紐15分鍾左右進入高速公路,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30分鍾左右進入高速公路,90%以上的鄉鎮30分鍾進入高速公路。
《規劃》提到,全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總體布局以「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為主骨架,七十條加密線和聯絡線為補充,形成以珠三角為核心,沿海城市、港口、機場和鐵路樞紐為重點,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發展、引領東西兩翼及沿海經濟帶發展、快捷通達周邊省區的高速公路網路。到規劃期末(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約15000公里。
根據公示的高速公路網規劃路線,其中,十二條縱線(3327公里)包括:
一縱:梅州大埔至潮州饒平,長約128公里。二縱:梅州蕉嶺至汕頭龍湖,長約219公里。二縱並行線:揭陽揭東至惠來,長約91公里。三縱:梅州平遠至汕尾紅海灣,長約254公里。四縱:河源龍川至深汕特別合作區,長約193公里。五縱:河源和平至深圳龍崗,長約263公里。六縱:韶關仁化至深圳鹽田港,長約371公里。七縱:韶關樂昌至深圳福田,長約442公里。七縱並行線:廣州黃埔至珠海斗門,長約114公里。八縱:清遠清新至珠海金灣,長約264公里。九縱:清遠連州至江門台山,長約413公里。十縱:肇慶懷集至陽江海陵島,長約326公里。十一縱:茂名信宜至電白,長約127公里。十二縱:湛江廉江至東海島,長約122公里。
八條橫線(4610公里)包括:
一橫:韶關南雄至清遠連山,長約308公里。二橫:梅州大埔至肇慶懷集,長約573公里。三橫:汕頭濠江至湛江廉江,長約862公里。四橫:惠州惠城至肇慶封開,長約306公里。五橫:惠州惠東至雲浮鬱南,長約441公里。六橫:潮州饒平至雲浮羅定,長約710公里。七橫:潮州饒平至茂名信宜,長約777公里。八橫:深汕合作區至湛江徐聞,長約653公里。
十六條放射線(3301公里)包括:
一射:廣州天河至清遠連州(粵湘界),長約277公里。二射:廣州白雲至韶關樂昌(粵湘界),長約305公里。三射:廣州黃埔至河源連平(粵贛界),長約256公里。四射:廣州天河至惠州博羅,長約146公里。五射:廣州南沙至河源龍川,長約353公里。六射:廣州黃埔至深圳南山,長約97公里。七射:廣州海珠至南沙港,長約65公里。八射:廣州荔灣至珠海橫琴,長約120公里。九射:佛山順德至珠海香洲,長約107公里。十射:廣州白雲至陽江江城,長約181公里。十一射:廣州番禺至珠海橫琴,長約229公里。十二射:廣州番禺至佛山高明,長約119公里。十三射:廣州荔灣至茂名高州(粵桂界),長約294公里。十四射:廣州黃埔至肇慶封開(粵桂界),長約254公里。十五射:廣州荔灣至肇慶懷集(粵桂界),長約208公里。十六射:廣州白雲至清遠連州(粵湘界),長約290公里。
兩條環線(645公里)包括:
一環:廣州繞城高速,全長約198公里;二環:珠三角地區環線高速。連接深圳、東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珠海、港珠澳大橋,全長約447公里。
加密聯絡線(3451公里)包括:
為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網通達性和覆蓋度,規劃設置了加密線和聯絡線共70條。
遠景展望線:
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發展目標,引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規劃預留深圳-茂名-廣西南寧、茂名信宜至玉林北流、深圳至深汕合作區第三高速、平遠-蕉嶺-大埔、梅縣至福建永定、汕頭至饒平沿海高速、廣寧至德慶、東雷高速西延線、雷州半島西線高速、韶關至江西全南等20條(1130公里)遠景展望線。遠景展望線應控制好通道走廊,列入國土空間、生態環保等相關規劃,預留實施條件,擇機啟動實施。
公示中還提到,為深化「雙區驅動效應」,推動廣州深圳「雙核聯動、比翼齊飛」,打造全省發展核心引擎,加快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規劃對重點城市、重點發展區域高速公路網進行了加密和完善。
據了解,《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9年-2035年)》確定的「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及71條加密聯絡線,涵蓋了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所有重點推進項目,二者有很好的對接和協調。《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9年-2035年)》對《廣東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總體上與該規劃是協調的。目前正處於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過渡期,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就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布局與省自然資源廳開展了多次溝通,協調土地資源利用,本次路網規劃將納入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當中,多規合一之後,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與省內其他同位規劃將達成協調一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為國資委直屬大型國有控股企業——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主營業務為水泥的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東莞華潤水泥廠有限公司、廣西華潤紅水河水泥有限公司、華潤水泥(平南)有限公司、華潤水泥(貴港)有限公司、華潤水泥(南寧)有限公司、湛江華潤紅水河水泥有限公司、華潤水泥(防城港)有限公司、華潤水泥(封開)有限公司等附屬企業,公司目前擁有8條日產2,5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水泥年生產能力已突破1500萬噸,為國家重點支持水泥企業之一。公司主要產品有熟料、32.5~52.5強度等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微粉等,其中85%以上為高強度等級水泥。公司已在兩廣地區建立起完善的水泥銷售和中轉物流網路,擁有較強的供應、營銷和客戶服務能力。公司將秉承「創造高品質的生活空間」理念和專業、准時、安全的服務承諾,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成為客戶可靠的合作夥伴。公司生產水泥主要以統一品牌——「華潤」面向市場,先進的生產設備、專業的技術管理和嚴格的品質標准造就了高品質的「華潤水泥」。目前,公司已通過了ISO產品質量認證體系系列認證,並被國家和廣東省、廣西區有關部門批准為「全國免檢產品」、「廣東省名牌產品」和「廣西著名商標」。
法定代表人:紀友紅
成立時間:2004-07-18
注冊資本:106677.03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44030150329935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5001號華潤大廈1701、1702單元
H. 玩CF用網游加速器會被封號嗎
不會..只要不是游戲內的輔助軟體都不會.這個軟體只不過是優化你的網路質量而已.對游戲安全性沒有威脅..也不會被封號
I. 全南至韶關的高速規劃
法律分析: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官網日前公布的《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獲悉,到2035年,廣東省將新增高速公路47條,總里程達到1.5萬公里,形成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高速公路網路。其中,惠州市惠城至肇慶封開、惠東至雲浮鬱南、深汕第二高速、河惠汕高速等10條高速公路將途經或延伸至惠州境內,與惠州市現有「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建設融合,進一步完善惠州市大交通網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J. 關於以廣州為首的三個朝代:南越,南漢,南明
1.地理區位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海濱城市。
廣州位於東經113°17',北緯23°8',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中心穿流而過。
2.四季氣候
廣州地處亞熱帶,橫跨北回歸線,年平均溫度20-22℃,最低溫度0℃左右,最高溫度38℃,氣候宜人,是全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背山面海,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等特徵。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四季常綠、花團錦簇的「花城」廣州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年均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7%。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8至9月天氣炎熱,多台風,10至12月氣溫適中,是旅遊的最佳季節。
3.面積、行政區劃和人口
廣州市總面積為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轄10區面積為3718.5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50.02%;2個縣級市面積為3715.9平方公里,佔49.98%。
2005年,經國務院民政部批准,原廣州市10區2市: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芳村區、花都區、番禺區,以及從化市、增城市兩個縣級市,其中越秀區、東山區合並為越秀區;荔灣區、芳村區合並為南沙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改為蘿崗區;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改為南沙區。
新廣州10區2市: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蘿崗區、南沙區,以及從化市、增城市兩個縣級市。廣州市常住戶口人數約為720萬。
4.歷史文化
廣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名勝古跡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鎮海樓、六榕寺、南海神廟、五仙觀、懷聖寺、陳家祠、聖心堂、三元宮等,都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廣州,融匯中外文化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嶺南畫派、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盆景、廣東音樂、粵劇、粵菜、粵語以及城市景觀、生活習俗等,都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風格。
5.對外交往史
廣州有著悠久的對外交往史。在秦漢時期(約公元前226-公元220年),廣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與海外交往頻繁。中國的絲織品、瓷器、鐵器、銅錢、紙張、金銀等以廣州為起航站運往海外,換回珠寶、香葯、象牙、犀角等,廣州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貿易大港。到了元代(約公元1206-1368年),世界上同廣州有貿易往來的國家與地區有140多個。到了明代(約公元1368-1644年),廣州便有了「出口商品交易會」。到了清朝(1757年),有一段時期清政府實行「一口通商」,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對外交往更加頻繁,當時著名的「十三行」就是專門分工做對外貿易的洋行。對外通商的繁榮也促進了廣州與海外的文化交流。
6.國際友好城市
自改革開放(1979年)以來,廣州與世界14個國際城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目前,廣州市已經成為世界大都市協會正式會員城市。
7.交通
廣州是華南地區的海陸空交通中心。
羊城通
羊城通是廣州一種電子收費系統,卡片的大小和信用卡相同,內置晶元,使用時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過程,可用於廣州市的公共汽車、的士、地鐵、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付費,廣州地鐵為羊城通使用者提供單程票車資的9.5折乘車優惠.羊城通也可以在某些指定超市、快餐店及全線7-11便利店消費結帳,作用類似於香港的八達通。
摩托車禁令
從2004年5月1日開始,廣州市分三階段禁止摩托車在市區行駛。第一階段,自2004年5月1日起,除上、下班高峰期外,在中心城區部分路段禁止摩托車行駛;第二階段,2006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時在東風路、解放路、人民路等中心城區主幹道禁摩;第三階段,2007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時在中心城區范圍內全面禁摩。另外,還禁止電動自行車上牌、行駛。
7.1.海運
中國第三大港口廣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華南地區的主要物資集散地和最大的國際貿易中樞港,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年貨物吞吐量達1.67億噸。
黃埔新港和新沙港位於廣州東部、珠江的出海口,均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碼頭。
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
內河可沿東、西、北江航道溝通廣東省各地和廣西省,與100多條河道相連接。
7.2.陸路運輸
鐵路有京廣復線、廣茂線、廣梅汕線、廣深線、廣九准高速鐵路,還有建設中的廣珠澳鐵路、武廣客運專線,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路。
公路運輸已基本形成以市區為中心,105、106、107、324、205國道為骨架,以三道環線為系帶,連接各條國道,貫通廣東省內97%以上的縣、市、鎮,並接鄰近省市的公路網路。市交通設施和高速公路建設發展很快。目前已初步建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網:內環路、環城高速公路、北二環高速公路、新國際機場高速公路、華南南路一期工程、廣園東路以及四條內環路放射線。
廣州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481萬人次。規劃制定共七條線路的快速軌道網路交通方案,其中地鐵一號線,二號線,四號線中的大學城專線已投入營運;預計2006年底三號線全線開通,四號線開通新造-黃閣段。
7.3.空運
廣州白雲機場是中國三大國際機場之一,旅客吞吐量居全國前列。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是國家「十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是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先進、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級樞紐機場。規劃到2010年旅客吞吐量為25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為100萬噸。
8.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工農業生產持續穩定地增長,對外經濟貿易蓬勃發展。20多年來,全市國民經濟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目前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5000美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前列。廣州已成為工業基礎較雄厚、第三產業發達、國民經濟綜合協調發展的中心城市。
8.1.農業
廣州農業以「高質、高產、高效」和「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為主體。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鄉鎮企業也發展迅速,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廣州農業正向現代化都市型農業轉變。
8.2.工業
廣州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華南地區的綜合性工業製造中心,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門類齊全、輕工業較為發達、重工業有一定基礎、綜合配套能力、科研技術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較強的外向型現代工業體系。全國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廣州就擁有34個。廣州工業在全市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工業增加值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1/3。汽車製造、電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的工業產值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3。隨著先進技術的引進,輕紡、食品、醫葯、建材等傳統行業升級換代,以電子通信、家電、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等行業領頭的許多新興產業及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廣州工業在珠江三角洲、華南地區乃至東南亞一帶都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8.3.外貿
廣州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通商貿易的口岸,歷史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享譽全球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一直在廣州舉行,以規模最大、時間最久、檔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榮膺「中國第一展」的稱號。新建成的廣交會場館——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將把「中國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級博覽會的層次。
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的會展中心。其總用地面積70萬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積約43.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9.5萬平方米,是一座能夠滿足國際級商品交易會、大型貿易展覽、大型國際會議等需要的多功能、綜合性、高標準的際會議展覽中心。
8.4.商業
廣州的商業網點多、行業齊全、輻射面廣、信息靈、流通渠道通順。全市擁有商業網點10萬多個,為全國十大城市之冠。大型購物商場、大型貨倉式批發零售自選商場、燈光夜市、集貿市場等構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網路。
8.5.旅遊業
廣州的旅遊業具有集旅遊、飲食、住宿、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多層次、全方位服務的格局。眾多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使遊客流連忘返。色、香、味、形俱全的粵菜及中外各色風味飲食,為廣州帶來「食在廣州」的美稱。擁有多家五星級酒店和眾多不同檔次的賓館、旅店。 「廣州一日游」已成為廣州旅遊的特色品牌。
8.6.金融保險業
廣州是全國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場活躍,是華南地區融資能力最強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國外資銀行第二批放開准入的城市。金融機構發展迅速、門類齊全;金融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外資金融機構逐漸增多;金融業務規模日益擴大,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資金容量不斷擴大,種類增多。目前,外資金融機構在廣州設立分行和辦事處超過30家;外資保險機構在廣州設立的分公司和辦事處超過10家。
中國人民銀行在廣州設立廣州分行。
8.7.房地產業
廣州房地產業(包括住宅、商廈和寫字樓等)的綜合發展在全國名列前茅。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快速而穩定地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資金來源比較充足,市場化程度較高;多年來市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持續高強度投入,各種居住生活配套設施日趨完善,使廣州房地產業發展結構更趨合理。
8.8.電信業
廣州是華南地區信息中心,擁有比較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是我國長途電信業務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國互聯網三個核心節點和國際出口之一,更是國家互聯網三大交換中心之一。目前廣州市已建成了高帶寬、覆蓋全市、可靠安全、技術先進和服務種類齊全的優質寬頻信息網路,基本實現了光纖鋪設到小區及部分商廈,並建立了寬頻數據、互動式視頻等業務平台。廣州市話程式控制化、市話和行動電話普及率均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9. 軍事
廣州是廣州軍區駐地,是華南軍事重要基地。
10.教育
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多高校的地方,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都在廣州市區內.
11.歷史沿革
廣州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新石器時代,這里的「百越」人創造了嶺南地區的嶺南文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統一嶺南,設南海郡,郡治在番禹,轄4縣。郡尉任囂築「任囂城」至今已有2213年歷史。前206年,趙佗建立南越國,建築了「周十里」的趙佗城。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漢平南越國,分南越國土為南海等九郡,南海郡治在番禹。吳黃武五年(前226),孫權建立交、廣二州,合浦以南為交州,以北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起。後梁貞明三年(917),清海軍節度使劉龑在廣州建立大越國,國號為漢,史稱南漢。清順治三年(1646),朱聿在廣州自立為帝,年號紹武,史稱南明。1921年2月15日,廣州市政廳成立,孫科任廣州市第一任市長。這是廣州建市之始。1938年10月21日,日軍佔領廣州,開始了長達7年的淪陷時期。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葉劍英任市長。1954年中央決定撤銷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六大行政區,廣州市歸廣東省領導。1960年9月20日,廣州市開始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
廣州古稱「楚庭」,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生活在這里的「百越之族」就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來往甚密,當地人以「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古代廣州曾是三朝古都,漢初時趙佗在廣州建立南越國;到五代十國時期,這里又建有「南漢國」;另外,文學名著《桃花扇》中提到的「南明」王朝(建於明朝末年,該政權僅維持40天)也在廣州建都。 廣州是一座充滿現代感的大都市,既充滿活力,又保留著悠遠的古風,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這里山明水秀,風光旖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市井風情與現代都市景觀相襯托,是一個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廣州在遠古時曾是一片熱帶和亞熱帶的森林,如今這里仍是植物的王國。華南植物園、雲台花園、流花湖公園、人民公園、麓湖公園、東山湖公園等充分展現了南國的園林特色,市郊還有從化溫泉風景區、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芙蓉嶂風景區等等。
當地的主要人文景觀有南越王墓、鎮海樓、西關大屋、三元里抗英斗爭舊址、黃埔軍校舊址、中山紀念堂等,可供後人緬懷先人的英雄事跡。
重要數據
簡稱:穗
位置: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背靠白雲山,珠江穿市而過,東江、西江、北江——珠江三大支流在此匯合流入南海。
面積: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443平方公里。
區劃: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南沙區、蘿崗區、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市、增城市。
市花:紅棉花
市樹:木棉樹
市鳥:畫眉
區號:020
郵編:510000
景觀:白雲山、越秀公園等
旅遊景點:
白雲山 華南植物園 麓湖公園 蘿崗風景區 雲台花園 三元里抗英斗爭舊址
光孝寺 石室聖心大教堂 越秀公園(越秀山) 鎮海樓 流花湖公園 蘭圃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三元宮 廣東省博物館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文化公園 中山紀念堂
五仙觀 國民黨「一大」舊址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廣州動物園 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蓮花山
[市名之由來]
廣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頒布的62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史書記載,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這里的「百越」人民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在嶺南地區設立了南海、桂林、象三個郡,郡下面設縣。其中南海郡管轄番禺、龍川等四個縣。
南海郡治,即政治、軍事機構所在地,設在這里,當時稱蕃禺,並在此建城,此為廣州建城之年。公元226年(吳黃武五年),東吳孫權由原交州分出南海、蒼梧等4郡,新設置廣州,因州治原在廣信(今梧州、封開一帶),廣州之名取自廣信的「廣」字。交廣分治後,廣州州治遷到番禺,廣州之名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