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王超網路安全
擴展閱讀
有哪些好的美食網站 2025-08-03 22:35:15

王超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 2022-11-21 22:43:04

1. 極海半導體王超:以「MCU+」方案滿足市場定製化需求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首屆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期間芯師爺專訪了全球電子產業鏈的近20家領先企業、潛力企業的領袖及高管,特別推出「慕名而來·圳好」專題報道,與眾多業內人士共同探討全球電子產業趨勢、中國半導體發展和技術創新等熱點焦點話題。


本文為芯師爺專訪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實錄。王超,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擁有近20年晶元原廠市場及產品規劃經驗,曾在ST(意法半導體)、NXP(恩智浦)等企業MCU部門長期任職。

珠海極海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海半導體) ,是艾派克微電子旗下全資子公司。極海半導體具有20年的集成電路晶元設計經驗,現產品涵蓋32位工業級通用MCU,低功耗藍牙晶元以及工業物聯網SoC-eSE大安全晶元產品與方案。


采訪實錄


1、您對慕尼黑華南電子展的初印象是什麼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在深圳雖是首次開展,但其實在電子行業內聞名已久,慕尼黑電子展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以及展會策劃能力是值得信賴的。所以這一次就先祝本次電子展完圓滿成功。


2、本次參展極海半導體帶來了哪些新的產品展示?請介紹下它們的性能特色、主要優勢等。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關於新產品, 極海這次帶來了兩個系列產品,一是通用32位MCU系列;二是針對於高端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大川GS系列

32位通用MCU系列中,極海推出了工業級擴展型APM32F072xB和工業級增強型APM32F051x8系列MCU新品。

這兩款MCU採用全新的製造工藝,新增電容觸摸功能和HDM CEC介面,可精準識別觸控輸入指令,滿足高級控制應用需求,實現了比市場主流競品低50%的超低運行功耗、高1倍以上的Flash擦寫速度。

另外我們今年還推出了5款針對高端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大川GS系列SoC-eSE大安全晶元。這個系列產品全系列產品都是基於國產平頭哥玄鐵CPU,支持雙核、4核到7核的多核異構架構,符合國密二級標准,並採用國內領先水平的嵌入式eSE安全單元技術,具備全方位一體的安全防護能力,相比市面上較多的獨立安全晶元方案,大川eSE單晶元SoC方案具有更高集成性、更低功耗和更高安全性。

3、極海半導體成立的契機是什麼?目前極海半導體的產品布局是怎樣的?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極海半導體前身是艾派克微電子2015年成立的物聯網晶元事業部,經過了4年的內部孵化,為順應物聯網的行業的蓬勃發展,於2019年12月正式成立為獨立運營公司。

其實當公司業務做大,需要擴增規模進入下一個領域的時候,大多都會採用這種矩陣形式來經營管理,成立獨立公司有助於子公司的業務靈活運營,便於激勵和業績考核。

目前母公司艾派克更聚焦於列印機及列印機周邊晶元開發,極海的主營業務主要在列印行業以外,現 產品涵蓋32位工業級通用MCU,低功耗藍牙晶元以及工業物聯網SoC-eSE大安全晶元產品與方案。

4、截止當前,極海半導體的MCU系列產品在技術和市場上有何新發展?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在市場方面,極海 APM32系列MCU自2019年量產發布以來,已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智能家居以及醫療設備領域。且極海已經通過IEC61508認證拓展至工業領域, 與國內工業智能製造的標桿企業建立了密切合作 ,為工控核心設備提供高安全、高可靠性國產MCU產品方案。目前極海已經在定義和設計M4和M7內核的中高端MCU。未來,極海還將布局高價值、高門檻的車規MCU市場,實現MCU領域的全行業覆蓋。

從技術上來說,極海的產品有以下幾個優勢:

1)穩定可靠 :全系列產品工作溫度覆蓋-40 ~+105 ,ESD等級高達8KV,抗干擾性強,可滿足嚴苛工作環境需求。

2)可移植性好 :有助於客戶降低晶元替代成本,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加速產品上市。

3)安全性高: 已通過中國IEC61508和USB-IF認證,並支持工業級MCU+安全晶元產品組合,符合工業和車用高可靠性標准,目前正在申請德國相關認證。

4)定製能力強 :基於極海多年的產品開發經驗,極海能滿足客戶多種內核、多種架構的SOC的定製需求。

5、近兩年國產MCU發展得比較快,市場出貨量不斷攀升,您如何看待現在的國產MCU市場?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目前5G新基建、人工智慧以及物聯網萬億級市場的持續發展,為國產MCU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另外,中美貿易戰也催化了晶元國產替代進程,在內外因素的雙重影響下,國產MCU迎來了新一波快速發展的機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產MCU雖然在加速發展,但目前來說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應用領域,高端市場仍被國外廠商占據主導地位。

6、在未來的規劃中,極海半導體的MCU將在哪些方面加強產品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從極海來說,未來一方面將加大MCU晶元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為客戶提供更低功耗、高更性能、更高穩定性和性價比的產品。極海將在2021年年底推出基於M4內核的中高端產品,基於M7內核的晶元也在積極籌備中,意向客戶們也可以找極海多交流。

另外, 針對高端工控領域,我們將推出工業級 MCU+安全 晶元的產品組合策略;針對消費電子領域,我們將提供基於 MCU+藍牙、MCU+感測器、MCU+WIFI、MCU+認證 等方案,為市場提供更多面向不同場景的定製化方案。

7、 極海半導體的大川系列是安全晶元,您認為晶元設計該從哪些方面保障物聯網的安全?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極海大川GS系列安全晶元設計是從以下3個方面去保障物聯網的安全性:

一是晶元的安全化+可靠容錯設計 :通過構建可信執行環境和可定製化的硬體機制,保障物聯網安全資源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二是採用高集成度的eSE嵌入式晶元設計 :以安全子系統是作為單晶元內嵌模塊,可實現多位一體的安全防護,這樣能有效保障晶元器件自身安全以及物聯網數據信息安全。

三是多核異構晶元設計 :採用全國產平頭哥玄鐵CPU,可提供雙核、4核至7核的靈活混編CPU內核設計,具備「業務應用加速與安全防護」雙重優勢,支持物聯網特定領域的專用IP定製。

8、現在市場如何看待物聯網的安全問題?

極海半導體資深產品總監王超:

隨著物聯網萬億級市場的持續發展,像用戶的數據被竊取,終端的設備遭到非法地操控等安全威脅也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這樣一來保障物聯網數據傳輸、設備連接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對於穩定有序的互聯時代的發展至關重要。

尤其是國際貿易爭端加劇,現在 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關注和重視物聯網安全問題,並且急切 尋求安全的國產晶元替代方案。 所以極海除了剛才提到的大川GS系列安全晶元,未來還將不斷推出專注於物聯網安全的產品和方案。

9、您對明年慕展有什麼期望?是否會繼續參會?

2021年我們會繼續支持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同時也期待我們在展會上能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收獲更多優質客戶。

2. 企業網路安全體系的建立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1 周學廣等.信息安全學.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3

2 (美)Mandy Andress著.楊濤等譯.計算機安全原理.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

3 曹天傑等編著.計算機系統安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4 劉衍衍等編著.計算機安全技術.吉林:吉林科技技術出版社.1997.8

5(美)Bruce Schneier 著,吳世忠等譯.應用密碼學-協議、演算法與C語言源程序.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

6 賴溪松等著.計算機密碼學及其應用.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7

7 陳魯生.現代密碼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7

8 王衍波等.應用密碼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8

9 (加)Douglas R.Stinson著,馮登國譯.密碼學原理與實現.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2

10 王炳錫等. 數字水印技術.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11

11 步山嶽.NTRU公開密鑰體制分析與實現.上海:計算機工程,2002.6

12 柴曉光等. 民用指紋識別技術.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5

13 馮元等.計算機網路安全基礎.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0

14 高永強等.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3

15 張千里,陳光英 .網路安全新技術.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1

16 董玉格等.網路攻擊與防護-網路安全與實用防護技術.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8

17 顧巧論等編著.計算機網路安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

18 張友生,米安然編著.計算機病毒與木馬程序剖析. 北京:北京科海電子出版社,2003.3

19 (美)Heith E. Strassberg等著.李昂等譯.防火牆技術大全.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3

20 潘志祥,岑進鋒編著.黑客攻防編程解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6

21 (美)Jerry Lee Ford Z著.個人防火牆.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8

22 楚狂等編著.網路安全與防火牆技術.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4

23 朱雁輝編著. Windows 防火牆與網路封包截獲技術.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7

24.石志國等編著.計算機網路安全教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2

25 周海剛,肖軍模. 一種基於移動代理的入侵檢測系統框架,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第32卷 第6期 2003年12月

26 劉洪斐, 王灝, 王換招. 一個分布式入侵檢測系統模型的設計, 微機發展. 第13卷, 第1期, 2003年1月.

27 張然等.入侵檢測技術研究綜述.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第24卷 第7期 2003年7月

28 呂志軍,黃皓. 高速網路下的分布式實時入侵檢測系統,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第41卷 第4期 2004年 4月

29 熊焰, 苗付友, 張澤明. 一個基於移動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檢測系統,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第25卷 第2期 2004年2月

30 韓海東,王超,李群. 入侵檢測系統實例剖析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年5月

31 熊華, 郭世澤. 網路安全——取證與蜜罐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年7月

32 趙小敏,陳慶章.打擊計算機犯罪新課題——計算機取證技術. 網路信息安全.2002.9

33 熊華,郭世澤.網路安全——取證與蜜罐.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7

34 賀也平. 惡意代碼在計算機取證中的應用. 首屆全國計算機取證技術研討會[R]. 北京,2004-11

35 戴士劍等 .數據恢復技術.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8

36 段鋼.加密與解密.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6

37 郭棟等.加密與解密實戰攻略.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

38 張曜. 加密解密與網路安全技術.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7

39 徐茂智.信息安全概論.人民郵電出版社.北京: 2007.8 21世紀高等院校信息安全系列規劃教材

39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Workshop. 「A Road Map for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2001.

40 Jun-Sun Kim, Minsoo Kim and Bong-Nam Noth .A Fuzzy Expert System for Network Forensics.

41 Srinivas Mukkamala and Andrew H.Sung .Identifying Significant Features for Network Forensic Analysi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t Techniq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vidence. Winter 2003,Volume 1,Issue 4

42 Vicka Corey et..Network Forensics Analysis.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November. December 200

3. 網路紅人王超是誰呀

2012年,開始走進網路,憑借對自己的長相和自己身上穿的深圳校服、付出,慢慢成為以為一名網路小星.

姓名:王超
性別:男
生日:1998.10.30
星座:天蠍座
身高:164厘米
體重:55公斤
血型:AB型
國籍:中國
出生地:貴州省興義市安龍縣
居住地:廣東省省東莞市
語言:漢語
性格:低調內斂、幽默、開朗、沉穩、。
特長:武術,跆拳道,散打,網路。
嗜好:音樂、自拍.上網。
粉絲代表色:黑色
喜歡的運動:跑步。
喜歡的顏色:黑色、白色。
喜歡的水果:很多。
喜歡的飲料:、茉莉密茶,果粒橙。
喜歡的曲風 :,傷感歌曲.粵語,DJ
喜歡的國度:韓國,丹麥,冰島
喜歡的季節:秋季
討厭的事情:做不喜歡做的事
最重要的人:父母及親人,所有關心我人。
因為目前還在努力,為人隨和低調,只能是新星。
陽光帥氣的小男孩
為人低調的他

被廣大網友封成十大網路紅人之一

4. 有人說 王超 是 2007大學生年度人物 最值得關注的候選人之一,誰能說說理由

1、王超
唐代醫家。復州景陵(今湖北天門)人。精於針灸,治病多奇效,所著有《仙人冰鑒圖訣》(一作《仙人水鏡圖訣》)一卷,未見傳世。

2、王超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1987年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話劇團,國家二級演員
從1988年拍攝的第一部戲《無雪的冬天》到近期的《歷史的天空》,王超還拍過《昆侖女神》、《勁舞蒼穹》、《壯志凌雲》、《鐵騎雄風》、《西線兵車行》、《炊事班的故事》一、二部、《長空鑄劍》等。
《犬王》飾耿大山
《士兵的婚禮》飾(新郎)劉偉
《西線兵車行》飾李寶成
《鐵騎雄風》飾肖劍飛
《邵榮雁》飾邵榮雁
《大沙暴》飾鄭強
《炊事班的故事》一、二部飾連長
《長空鑄劍》飾高轉轉
《歷史的天空》飾趙無妨
《垂直打擊》飾耿小兵
1987年 雪峰戀(話劇)
1989年 新兵蛋子(小品)
1993年 犬王(電影)
1994年 大漠魂(話劇)
1995年 甘巴拉(話劇)
1996年 湘江·湘江(話劇)
1996年 追日部落
1998年 豪情蓋天(話劇)
1999年 和平之翼(話劇)
1999年 勁舞蒼穹
1999年 壯志凌雲
2001年 邵榮雁(電影)
王超及空政獲過的獎項
在全軍文藝會演和新劇目調演中(《雪峰戀》參加第五屆全軍文藝會演)王超獲表演獎
在中國劇協舉辦的「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電視大賽中,小品《接受》獲一等獎,王超獲優秀演員獎
《甘巴拉》獲全國話劇'94「曹禺戲劇文學獎」;獲全軍新劇目優秀劇目獎和中宣部頒發的'94「五個一工程獎」。
《湘江·湘江》參加第二屆全軍新劇目調演,獲二等獎。
《豪情蓋天》參加第三屆全軍新劇目調演,獲二等獎。
電視電影《勁舞蒼穹》獲第十二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中篇一等獎。
電視連續劇《壯志凌雲》獲第十二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長篇一等獎。
《新兵蛋子》獲中央電視台第一屆小品大賽三等獎。
《接受》獲中央電視台第五屆小品大賽專業組一等獎。

3.王超
1939年生於天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工藝美院教授。1963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受業於李可染、李苦禪、葉淺予、蔣兆和等師長。1964年在天津舉辦首屆個人展;1980年在北京舉辦「王超畫展」;1982年在青島舉辦「《王超畫展》;1983年出版《王超畫選》;1993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王超書畫展」。
他擅長寫意和書法,具有多方面的才華。早在六、七十年代,以山水、花鳥、人物畫名世。在八十年代初,他的寓言畫由領略伊索寓言有感而畫到創作寓言畫,自成一格,飲譽中外。王超所畫的大象,傾注了自己的情思,是對生命與自然適應和抗爭的謳歌,是對民族「行行重行行」的頑強堅韌精神的禮贊,也寄寓著歷萬劫而不惑的回歸熱土的鄉情,更在於揭示出大道圓通的自然之理。他的牡丹畫多有寓意。貴在平正中出新奇,自立門戶,富貴兼野逸,格高而意豐。他的黃山松是不喂艱難困苦的拼搏精神的樂章。他的人物、山水、花鳥畫多具天籟,情真而意深,速寫也有獨特成就。代表作有《灕江煙雨》、《岳陽樓》、《紅柿》、《知音》、《綠牡丹》、《錦綉前程》、《樂土》、《黃山松》等。

4.王超
(WANG CHAO)
生日:1975年9月15日
身高:185cm
體重:75kg
血型:A型
籍貫:青島
場上位置:後衛
現效力球隊:重慶力帆
球衣號碼:5號
最喜歡的球星:馬特烏斯
愛好:閱讀、音樂
人生格言: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技術特點:擅長連續過人後下底傳中
經典瞬間足球生涯 經典瞬間 足球生涯 王超在桑特拉奇執教山東魯能隊期間,曾經是國內最優秀的左邊後衛之一,不過近幾年的表現遠不如從前風光。

5.王超
(愛樂團吉他手兼製作人)
年齡:七十年代生人
身高:178CM
星座:金牛座
最喜歡的顏色:紅色
最喜歡的歌手:Bono、Robin Williams
最喜歡的電影:《美國往事》
最喜歡的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最喜歡的生活方式:安靜
個人愛好:航模
當年在山東省藝校的王超學的其實是鋼琴,誰曾想到一張U2的專輯改變了一個少年最終的心氣。瘋狂地練習吉他,組織搖滾樂隊,從此,一所培養古典音樂人才的校園里多了一個狂放不羈的「音樂浪子」。畢業後,他背著把吉他,揣著500元錢就來北京尋找音樂夢想了。剛來時,王超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自然是生存問題,人生地不熟,問路無門,北京的酒吧都唱遍了,天天背著吉他問人家要不要唱歌,也經歷過很多拒絕。
1998年是他最困難的時期,連著幾個月沒有收入,竟然是因為「世界盃」,北京所有的酒吧都忙著看球,不聽音樂,所有在酒吧唱歌的歌手都沒有工作了。直到1999年王超才開始寫歌。「搞音樂的人經歷過的,我全部經歷過」。
在酒吧里唱的都是別人的歌,自己寫的那些歌也沒人聽。他那時最喜歡的是崔健。「所有人開始做音樂會有一個啟蒙,我喜歡的就是搖滾,覺得唱搖滾很過癮。」但他沒有慣常搖滾青年的「憤青」和極端,反而特容易滿足,能在台上彈著琴唱歌他感覺特別幸福。「凡事都有一個定理吧,這又不是在國外,語言也通,沒有覺得特別苦、不公平」。很多情緒都可以用音樂表達,但是他覺得實在沒必要在生活里也這樣,痛苦每個人都會有,非得用音樂來表達痛苦嗎?沒必要,它也能表達快樂啊。「我倒覺得那些在生活中表達憤青、極端的人反而不成熟。與其這樣,還不如干點別的呢!」
「我屬於運氣比較好的,碰到很多人幫助我。比較樂觀,再苦的日子撐撐也就過去了」。說到朋友不能不提陸川,是他打開王超做電影音樂的大門。王超正在「CD」酒吧排練,碰巧陸川來酒吧玩,聽到他彈曲子,問,你這曲子叫什麼名?王超答:叫《尋》。陸川說:「我正好有個電影叫《尋槍》,這一段做我片尾的主題曲吧。」過了幾天他又找到王超:「要不整個電影的音樂你也來寫寫吧。」後來,王超才知道那個時候竇唯早就寫完了一個版本。能和前輩在一個平台上競爭,他覺得特驕傲:「我屬於特盲目自信的一個人」。那年,他只有20歲。
《尋槍》熱映,王超的音樂才華引起了更多關注。電影、電視劇的邀請紛至沓來,王超趁熱打鐵又完成了電視劇《棚戶人家》,還有山東導演王文傑的《犯罪嫌疑人》。當時王超已經開始寫歌了,參與了楊坤、陳琳等專輯的製作,多次擔任楊坤現場演出的吉他手。
從酒吧唱歌到幕後製作,王超進入一個最重要的階段。雖然屬於自己登台的機會沒有來,但也不能浪費啊,和很多有才華的人在一起,學到了很多東西。楊坤的專輯賣得好,人家會說裡面那個彈吉他的是誰誰,那也是驕傲。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段「幕後」的積淀,「愛樂團」才如此有「後勁」,首張專輯《天涯》在全國都上了排行榜,對王超來說,既在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
「愛樂團」由主唱徐立和吉他手王超組成,徐立目前就讀於中戲表演系,曾拍攝過多支廣告;王超曾為陳琳、楊坤、謝曉東、陳明等歌手製作過專輯,電影《尋槍》的原聲音樂也是由他製作完成的,他還被授予過「亞洲最佳吉他手」的稱號。
「愛樂團」是中國流行歌壇惟一的多棲主流男女組合,他們集創作、編配、製作、演唱、表演於一體,要以「熱情、堅強、本色」的表演締造「泛樂壇」神話,他們以「一個實力樂團,兩個流行偶像」為口號,欲開創中國樂壇的新局面。

6.王超
男,漢族,1960年4月生,河北大名人,中共黨員,大學畢業。 1978.3-1982.2廣州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學習;1982.2-1982.6外經部、經貿部援外局工作;1982.6-1986.12駐馬爾他使館經參處工作;1987.1-1989.7中國成套設備出口公司工作;1989.7-1991.9 駐伊朗使館經參處三秘、二秘;1991.9-1992.2中國成套設備出口公司工作;1992.2-1992.5經貿部美大司工作;1992.5-1998.9經貿部、外經貿部美大司副處長、處長(其間:1998.1-1998.5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學者);1998.9-2002.2外經貿部美大司副司長;2002.2-2003.12外經貿部、商務部美大司司長;2004.2-2006.1掛職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長(正司級);2006.8-2006.9商務部國際司司長;2006.9商務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

7.王超
男,1972年生,碩士研究生,山東濟南人(祖籍山東省新泰市)。現為齊魯書畫研究院書畫家、 濟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自幼酷愛書畫藝術,早年跟隨花鳥畫家徐枯石前輩學習傳統技法,後又拜師著名畫家尹延新。作品風格簡練、凝重。曾獲「首屆故鄉情中國書畫大賽」金獎、「新世紀中國畫小品精品展」銅獎、「首屆齊魯書畫大賽」二等獎,其作品曾在《農村大眾》、《山東電力報》等多家報刊發表,《農村大眾-新生活周刊》曾有專刊介紹。作品收入《齊魯書畫研究院書畫家圖錄》等多部圖書,並被多家單位和畫院收藏。

8.王超,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訪問學者,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預警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危機預警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管理咨詢理論與實務。
對MBA、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講《高等管理學》、《企業風險管理》、《管理與商務溝通》、《企業風險管理》、《現代企業管理》、《商務英語》、《公共關系學》等課程,與他人合作教學項目《工商管理專業基礎課多媒體及網路教學研究》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近5年來,主持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府預警管理模式研究,在研」);作為主要人員參加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峽庫區突發事件預警系統研究,在研」、「民航災害的預警機理與方法研究,在研」、「交通災害預警系統研究,已完成,排序3」 和「企業危機預警的原理與方法研究,已完成,排序2」),1項交通部重點課題(「交通行業所有制結構研究,已完成,排序10」),7項企業委託的管理咨詢和培訓項目。
近年來在公開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並合著出版專著兩部:《企業預警管理實務》(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和《水運交通災害預警管理》(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5. 浙大副教授博士論文被判剽竊,將面臨什麼後果

什麼後果?後果已經出來了,法院判決其停止侵權並公開道歉賠償了11.5萬元

其實原告黃陽陽(現就職於某律所,愛丁堡大學博士)為「博士論文被抄襲」這個事堅持了11年,終於維權成功,實屬不易啊。

黃陽陽曾在愛丁堡大學讀博,王超曾在港城大讀博,兩人時常通過郵件進行學術交流。2011年,黃陽陽在撰寫博士論文期間發現,此時王超已經從港城大畢業,其發表的博士論文有很多內容和自己的論文草稿高度相似甚至相同,這或許是因為黃陽陽曾經把論文草稿發給了王超。

國家各項法律、法規都在不斷完善,現在咱們國家對論文剽竊在法律、法規層面都有明確的判定標准,按這些標准來完全沒毛病,既然剽竊人家論文就應該要承擔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如果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再說了,法院已經判了,學校是不是該回應一下了。

6.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的國內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實驗室都開始轉向互聯網和搜索引擎的研究,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大連理工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WISDOM實驗室)、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聯合實驗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些實驗室。 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是在復旦大學智能信息處理開放實驗室的基礎上建設而成。 2004 年 1月,復旦大學智能信息處理開放實驗室通過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論證,被批准籌建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2005年9月,上海市科委主持召開驗收會議。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復旦大學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
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以滿足社會和國家的信息技術需求,順應信息處理技術的國際發展趨勢為准則,營造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學術和研究環境,為研究人員創造力和創新力的充分發揮提供必要的保證。實驗室堅持對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的前沿性和尖端性科學問題進行原創性研究,積極承擔國家信息處理方面的科研項目任務,大力促進和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合作,培養優秀人才。通過與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的合作開發,將本實驗室建設成為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國際一流的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和應用中心。 南開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 (NKU,IIPLab)成立於1998年,隸屬於南開大學軟體學院。實驗室主任為黃亞樓教授,研究人員包括孫鳳池博士、殷愛茹博士、謝茂強博士、師文軒講師、王超博士、邢樹松博士、苑晶博士等8名教師。實驗室現有8名博士研究生、19名碩士研究生,並有部分本科生加入實驗室工作。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數據挖掘與知識工程、文本挖掘與網路檢索、智能機器人控制、移動機器人導航、多機器人協調、嵌入式系統、生物信息處理、中間件技術與互動式設計等領域。實驗室近年來完成了國家863計劃、攀登計劃(B)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科技攻關課題、企業合作項目30餘項,並在智能信息處理、智能機器人系統領域發表論文90餘篇。
黃亞樓教授1992年主持建立國內第一個工業機器人操作力控制實驗系統GRAFC,1990—1994年作為主要研究開發者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雙工業機器人協調控制系統,199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微驅動機器人系統及應用的研究,1996年建成了國內第一個用於顯微操作的高精度機器人系統,1996年開始從事帶拖車的移動機器人研究,1998年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帶拖車移動機器人實驗系統;1996年始開展智能信息處理的研究,主持設計開發了數據挖掘軟體系統RoboMiner和Infox,並在銀行信用卡信息分析、民航收益管理研究、運動員體能測試數據的分析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應用。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培養機制,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人才培養碩果累累。歷年來,實驗室研究生多次參加IROS、ICMLC、WCICA、WWW等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在實驗室學習的本科生、研究生多人參加各種競賽,獲得優異成績。本科生高傑等在黃亞樓教授指導下,2001年獲得第七屆挑戰杯三等獎;2003年,在黃亞樓教授指導下,劉菁菁、吳方浩、李棟、李斌四人合作完整DJ DreamFactory,獲得微軟創新杯全國第一名。2002年、2003年,孫鳳池博士連續指導本科生參加全國機器人滅火競賽,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2005年黃亞樓教授、孫鳳池博士、謝茂強博士指導本科生作品,在天津市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2006年1月,師文軒老師指導本科生參加IBM軟體大賽,獲得「最佳應用獎」和設計開三等獎;2006年6月,孫鳳池博士指導本科生參加微軟全球嵌入式系統大賽,從800餘支隊伍中脫穎而出,進入前30名,獲得微軟資助赴美參加最終決賽;2006年8月,孫鳳池博士指導的學生參加Intel嵌入式大賽,獲得三等獎。實驗室博士生徐君獲得2005年度「微軟學者獎」,博士生劉菁菁獲得2006年度「微軟學者獎」,同時有多名研究生獲IBM獎學金等獎勵。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注重與企業的合作,目前與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合作進行網路信息檢索方面的研究,與日立軟體公司合作進行信息泄露檢測方面的研究,提高了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前沿的探索性、創新性研究。其宗旨是創立一個民主、開放、寬松與協作的學術研究環境和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為研究人員創造力和創新力的充分發揮提供必要的保證。其目標是在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研究領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並在技術的前沿有重要創新,為國家信息技術的長期發展積累知識、創新技術和人才。
實驗室研究方向有:知識網格、智能科學、大規模知識處理、自然語言理解和翻譯、基於圖像的人機交互、多媒體信息的編碼與理解、大規模高維數據可視化等。
實驗室的發展目標:面向學科發展需要、未來國家發展需求,加強智能信息處理中重大基礎性問題的探索,努力在若干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加強標准研製工作和專利申報工作。努力創造寬松的學術氛圍,培育自由探索的文化。進一步增強重要前沿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對外合作和學術交流。把實驗室建設成為智能信息處理領域國際知名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目前實驗室承擔國家基礎研究計劃 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高科技計劃和國際合作項目。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和互訪,與國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實驗室現任主任:陳熙霖研究員;副主任:曹存根研究員。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鄭南寧院士;副主任:諸葛海研究員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是以適應信息時代的信息處理要求。努力營造一個民主、開放、寬松與合作的學術和研究環境,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積極承擔國際、國家信息處理方面的科研項目任務,大力促進和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合作,促進學科交叉,為研究人員創造力和創新力的充分發揮提供必要的保證。目標是在智能信息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在技術的前沿有重要創新,為國家信息技術的長期發展積累知識、創新技術和培養人才。努力將實驗室建設成為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國內領先,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和應用中心。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的發展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所研究的方向非常廣闊,也都是新興學科,正處於上升期階段,所以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聯合實驗室是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聯合建立的校級實驗室。實驗室負責人為丁世飛教授,研究人員包括雷小鋒博士、聶茹博士、陳偉博士、許新征講師、王莉講師、孫統風講師、張謹講師等7名教師。實驗室現有4名博士研究生、12名碩士研究生,並有部分本科生加入實驗室工作。
實驗室負責人丁世飛教授,現任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同時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高級會員等職;擔任國家「863 計劃」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著名雜志 Information Sciences(IN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JI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IEEE TFS) 以及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等學術期刊的特約審稿人。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研究論文 50 余篇,其中已被 SCI收錄10篇,EI收錄31篇,ISTP收錄27篇。實驗室現有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智能信息處理的新理論和新方法。重點開展粗糙集理論、粒度計算、支撐向量機、數據挖掘、神經網路理論與應用、圖像內容理解等方面的研究。
作為實驗室的重要合作者與依託單位之一,史忠植研究員領導中科院計算所智能科學實驗室實力雄厚,研究基礎強。主要從事智能科學的基礎性和應用基礎性研究,包括智能主體、 機器學習、 神經計算、認知科學等, 以及與人工智慧有關的應用技術與系統的研究, 主要有知識工程、智能決策系統、 多媒體信息檢索等, 探索智能科學、智能信息處理發展的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近年來,實驗室與中科院計算所智能科學實驗室展開了全面的合作交流,包括合作申請國家級項目、申辦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選送在讀研究生到計算所交流學習等。實驗室熱誠歡迎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同時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 大連理工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又叫WISDOM實驗室,一方面它涵蓋了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分別是:互聯網科學(Webscience)、智能計算(Intelligent computing)、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數據挖掘(Datamining)、優化演算法(Optimization algorithm)、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另一方面,它體現了本實驗室的宗旨,即把本實驗室的教師和學生都培養成為智慧的人。有大智者必有大德,用智慧點亮我們的人生。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前身為智能計算和信息處理實驗室,成立於2003年,是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最早成立的實驗室,發起人為軟體工程系主任張憲超教授。目前教師隊伍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5名,均具有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這是一支年輕有為,朝氣蓬勃的團隊。我們認同Google公司演算法為先的理念,以雄厚的演算法基礎為根本,以推動智能信息處理學科發展為己任,有勇氣挑戰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任何世界級難題。
成立6年來,本實驗室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橫向項目若干項,承擔科研總經費近200萬。在多項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包括解決演算法領域2個持續幾十年的世界級難題,證明1個重要結論和1個猜想的部分結論。在InformationProcessing Letters,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國科學,科學通報,計算機學報,軟體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電子學報,電子與信息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和COCOON,PAKDD,AJCAI等著名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80餘篇。張憲超老師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2004),並獲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大連市優秀IT教師科研成果一等獎(2008)等。實驗室老師還獲得市、校級獎勵多項。本實驗室培養的研究生或在本實驗室實習的本科生多數獲得優秀畢業生等各種獎勵,均就業於國內外著名企業或出國深造,其中2009年應屆畢業生已經有4名同學獲得國家公費出國的資格。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本實驗室的室訓是「智志致至」,它激勵每位成員在這里格物致知、自強不息,正心修身、厚德載物。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由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項資金撥款於2008年10月建立,致力於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實驗室現有科研教師1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4人,博士以上學歷4人。
實驗室具備由兩台由IBM system x3850 m2高性能伺服器和磁碟陣列搭建的集群環境和高配置個人電腦20餘台,能為數據的存儲、分析處理提供有效的計算服務;實驗室通過校園網接入Internet/Web,有良好的進行Internet, DS,NL和DM集成的實驗條件。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料庫技術、數據挖掘、智能計算,並由具有豐富實際項目經驗的老師帶領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在JAVA、.NET和C++三個方向組成的開發團隊完成了多個縱向項目與橫向項目的設計開發,培養了學生較強的項目設計開發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提高學生在演算法分析和思維創新方面的能力。實驗室近年應用軟體項目集中在以下方向:氣象公共服務應用系統、防雷業務集約化平台、雷擊風險評估與預警預測系統、應急指揮輔助系統、GIS應用系統、網路化安全監控集成系統。 新疆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的前身是2004年批准成立的新疆大學校級重點實驗室「應用光學與光電子實驗室」,後經發展並整合又更名為「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
本實驗室經過新疆大學「211工程」15年的建設,在科學研究、科研隊伍建設、高端人才培養和實驗室條件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本實驗室擁有一批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7人,教授1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人。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已達1510多萬元,實驗室面積達1600多平方米。近三年本實驗室共獲得的科研總經費為1926.68萬元,其中縱向科研經費為1172.1萬元。近五年共主持各類科研項目15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5項,科技部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1項。近五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9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95篇,取得32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近三年獲得5項省級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四項排名第一,一項排名第二。
新疆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是自治區目前唯一從事信號傳輸與處理研究的專業實驗室。本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學科領域為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而新疆大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唯一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及其研究生學位點的單位。同時本實驗室的研究學科領域也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關系極為密切且存在學科交叉。新疆大學是自治區唯一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及其研究生學位點的高校。本實驗室在國內光波導感測器技術研究領域有一定的影響。
本實驗室的特色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實驗室的研究領域既有電子信息學科前沿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又結合自治區信息化建設的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應用技術開發。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並舉,既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開發出了一批信息技術產品。第二,本實驗室也具有地方特色。研究領域中的語音信息、圖像信息和網路技術應用研究中的許多部分,就是根據新疆本地區多民族的特點,深入研究和解決新疆地區少數民族信息技術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和突出問題。

7. 上海龍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

上海龍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11-12在上海市青浦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華紡路69號3幢3層N區326室。

上海龍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1183208824608,企業法人王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上海龍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網路科技、電子產品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文化產品設計,銷售鍾表、電子產品、儀器儀表、通訊設備、家用電器、日用百貨、工藝禮品、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除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上海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4909843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2163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上海龍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8. 石門縣第三中學學生殺死一名同學的事情,現在怎麼樣了

關於石門三中初248班學生王超殺害初256班學生胡嵐的情況說明

石門縣政府辦

一、事件經過

被害人胡嵐,男,14歲,系石門縣楚江鎮荷花社區楊家台十三組人,三中九年級256班學生。

犯罪嫌疑人王超,男,15歲,臨澧縣人,住石門縣楚江鎮荷花社區縣信用聯社小區,三中九年級248班學生。其父系常德市鼎城區信用社負責人。

2010年9月26日早上6:30分,248班學生王超到達本班教室,班主任覃道春老師見其未穿校服,遂喊他到教師辦公室詢問,途中王超突然拿出伸縮棍打在覃老師頭上,覃老師頭上當即裂開一道5厘米左右的口子,鮮血直流。趁覃老師被打暈的一剎那,王超快速跑步直奔256班教室,到教室後對胡嵐連捅三刀。案發後,該校杜建軍副校長、魏勇副校長、學生處幹事舒基軍立即送傷者去醫院,並打電話報告了110。傷者胡嵐於6:52分左右被送進縣人民醫院,因傷勢過重,7:00左右死亡。

二、事件起因

經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初步偵查證實,這是一起由學生之間的矛盾糾紛引發的刑事案件。今年暑假期間,犯罪嫌疑人王超與死者胡嵐因玩「夢幻西遊」的網路游戲時相識,胡嵐要王超將其加為好友,並要王超提供游戲帳號和密碼,給他充游戲幣,王超不同意,胡嵐便揚言開學後找人打王超。本期開學後,胡嵐在學校里找了王超多次,二人由此產生矛盾。9月25日晚自習後,王超在校門外馬路上等同學,胡嵐見了,就上前罵他,兩人隨即發生口角。王超回到家後越想越氣,認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決定教訓一下胡嵐。26日早晨,王超上學時,便從家中將一把暑假期間買的折疊式單刃尖刀和一根不銹鋼伸縮棍帶在身上,隨後便發生了上述事件。因擔心班主任發現其藏有凶器和實施犯罪行為,王超便將班主任先擊傷。案件發生後,犯罪嫌疑人王超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偵查已基本終結,擬於9月29日向檢察機關提請批捕。

三、事件處置過程

事件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省委黨校學習的縣委書記熊大順第一時間致電相關領導,安排部署處置事宜。9月26日早7:30分,縣長楊琦明迅速召集縣委副書記胡世滿,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忠銀,縣委常委、副縣長覃志雲,副縣長萬義元,縣長助理、縣公安局局長陳友萬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了由覃志雲牽頭的事件處置領導小組,制定了處置方案,並迅速組建了三個工作小組:一是事件協調及善後處置組,由副縣長萬義元為組長,楚江鎮、政府辦、應急辦、公安局、教育局、穩定辦、信用社、司法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協調和處理該事件;二是穩控工作組,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忠銀為組長,公安局、楚江鎮、法制辦、穩定辦、教育局、信訪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事件的現場處置和維穩工作;三是輿論宣傳組,由覃志雲任組長,宣傳部、政府辦、廣電局、石門政府網、石門新聞網、石門晚報社配合,負責輿論宣傳引導工作。

會後,相關責任人和工作組成員到崗到位。楊琦明、胡世滿、王忠銀、覃志雲指揮調度,副縣長萬義元,縣長助理、縣公安局局長陳友萬及楚江鎮政府、社區負責人和公安民警在縣人民醫院現場維持秩序,實行24小時值班,及時處置突發事件。縣應急辦向市政府應急辦匯報了事件發生情況,縣政府辦向市政府辦上報了事件發生信息,石門新聞網發布了事件新聞。縣教育局安排專人進駐三中,對事件經過進行了詳細調查。與此同時,副縣長萬義元組織相關部門,對城區所有學校進行了一次校園安全工作督查。全縣所有學校緊急開展了安全、法制教育和安全隱患排查。公安、文化等相關部門對學校周邊環境及網吧進行了一次集中清理整治。

9月26日下午4:00,覃志雲與犯罪嫌疑人的父親王某進行了溝通,王某表示感謝縣委、縣政府的全力協調,並表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9月26日晚8:00,縣長楊琦明又召集工作組組長、副組長和主要成員單位,召開事件處置情況碰頭會,進一步研究處置對策。為加強處置力量,會議明確由胡世滿指揮調度,王忠銀、覃志雲到現場處置。當晚,在工作組的安排下,犯罪嫌疑人的父親向死者家屬當面賠禮道歉,並表示承擔相應責任。雖然工作組通宵做死者家屬的思想工作,但由於死者家屬與犯罪嫌疑人的監護人就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事件處置處於膠著狀態。9月27日早7:30分,縣長楊琦明又召開工作組負責人會,再次研究處置對策,完善處置方案。9月27日下午5:00和晚11:00,縣委副書記胡世滿主持召開工作組負責人會,聽取情況,部署相關處置工作。9月28日零點30分,在外出差的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高德知,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雲謀連夜趕回石門,參與事件處置工作。

四、處置工作進展情況

通過兩天多來的調解,死者家屬與犯罪嫌疑人的監護人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並於9月28日凌晨4:00左右簽定民事賠償協議。死者於9月28日上午10:00火化,11:00左右安葬。目前,死者家屬情緒穩定,學校秩序正常,社會大局穩定

9. 「聰明」的工廠:互聯網在製造業面前碰了個釘子|封面故事

不同於消費互聯網的「贏者通吃」,工業互聯網是一個行業一個行業的「小鍋菜」,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製造企業的優勢在於,他們掌握了很高的Know-How壁壘。

策劃 《中國企業家》編輯部

封面設計 王超

工業互聯網狂飆

製造企業和 科技 公司這兩股推動「工廠革命」的重要力量匯合,掀起了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勢不可擋的浪潮。

一方面,工廠本身正在掀起一場數字化、智能化和網路化的革命。製造過程正變得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當這一切變成聯網的數據之後,工業互聯網更深層次的變化發生了:生產全要素、全產業鏈互聯互通,通過精密製造和智能演算法,實現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

另一方面, 科技 公司正在快速滲透到工廠。它們手持AI、雲計算、5G等利器,深入到垂直行業,找到傳統生產方式的瓶頸,拆解需求,改造生產製造流程和工藝,提升質量和效益。一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就是一個新技術落地的場景,也就是一套工業互聯網的生態體系。

「聰明」的工廠

編輯 萬建民

科技 的種子,往往要經過漫長的孕育期,才有可能生根發芽。

30年前,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 科技 大學)機械繫碩士研究生李軍旗第一次接觸了「人工智慧」。這是他跟隨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楊叔子學習的方向。

此前的1988年,楊叔子首次提出了「智能製造」,當時這一概念在國際上也「尚處在概念形成與實驗 探索 階段」,楊叔子在1989年發表的論文中首次探討了製造系統的集成化與智能化問題。

30年後,李軍旗執掌的工業富聯,成為國內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李軍旗也像個佈道者,不厭其煩地四處宣講什麼是智能製造、什麼是工業互聯網。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30年,如何向人們說清楚這個問題,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徐工的工程師講了兩個小故事:非洲的一個露天礦場距離城市幾百公里,徐工售出的挖掘機在此作業。以往如果有零配件需要補給的話就只能停工,來回要耽誤好多時間,現在可以通過網路實時監測提前預判並備貨;在印尼的某個大型項目工地上,工程師發現兩台工程機械有兩個月沒支付租金了,於是直接遠程遙控鎖車,對方主動聯系付款之後才獲得解鎖。

在聯寶位於安徽合肥經濟開發區的車間里,一台台筆記本電腦經過安裝、調校、檢測、包裝等多道程序後,等待投遞到不同的消費者手中。它們外觀上看起來並無明顯差異,其實每一台內部定製的專屬配置從下單的那一刻起就被記錄了下來,並傳遞到柔性生產線上完成精確匹配。

有別於淘寶、京東、拼多多等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更容易被感知的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基本隱藏在車間、生產線以及工程師的設計方案里,略顯遙遠而陌生。車間里的一台台機器,被植入了精密控制軟體、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演算法,整個生產製造過程不同程度地實現了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聯網上雲,一張張無形的工業互聯網正在快速織就。它對於傳統工廠的深遠影響,已經通過一個個案例被證明;對於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也正在逐步凸顯出來。

1月13日,工信部官網正式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路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台;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

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這股勢不可擋的浪潮,正在深入到製造業的毛細血管。

追根溯源,「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GE)於2012年提出的。按照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定義,它指的是把全球工業系統和先進計算、分析、感測、互聯網能力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新體系。

GE厲害的地方是不僅系統闡述了這一概念,並且首先將其商業化。特別是GE工業互聯網平台Predix的推出,對全球產生了很大影響。除了GE,美國還有一大批跨國企業如思科、羅克韋爾、霍尼韋爾、IBM、英特爾等也加入進來,推動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2013年,德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理念與之類似的「工業4.0(Instry 4.0)」。所謂工業4.0,是基於工業發展不同階段作出的劃分。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則是智能化時代。

日本於2017年提出了「互聯工業」,思路與美國、德國差不多,同時融入了本土的精益生產基因,三菱、日立、富士、NEC等領軍企業都在大力開展實踐。日本有一個重要的 探索 是打通工廠底層和雲端,在工廠現場側引入計算和人工智慧能力,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轉型,因此也形成了一些聯盟,例如日本價值鏈促進會(IVI)、邊緣計算的Edgecross等。

雖然楊叔子院士1988年就研究智能製造,但李軍旗真正接觸到智能製造是在1995年被公派去日本留學。當他在東京大學智能製造實驗室看到大量世界領先的設備時,萌生了一個想法: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這些先進設備。

多年之後,執掌工業富聯的李軍旗建成了國內第一座「燈塔工廠」,並利用智能製造領域的經驗幫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對於大多數企業家來說,弄懂什麼是智能製造、什麼是工業互聯網,並不是一件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事情。

在李軍旗看來,智能製造就是要實現製造結果的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可復制,實現生產製造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打造一個真正的智能化的無憂生產狀態。

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要素分為「三硬三軟」:「三硬」是雲、網、端,分別指伺服器、網路和智能終端;「三軟」是工業大數據、工業人工智慧和工業APP。

那麼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又是什麼關系呢?李軍旗解釋道,如果沒有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製造過程,要把它連到互聯網上是很難的。某種程度上來講,只有在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上,工業互聯網才有可能大面積實現。

為什麼要做工業互聯網?李軍旗說,它實際上是讓整個生產環節、生產全要素、全產業鏈實現互聯互通,通過優化流通和製造的環節,實現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按需和定製化生產,讓企業最終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目的。

事實上,中國政府自2017年正式在文件中提及工業互聯網,這一領域就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大企業紛紛湧入,生怕錯過機遇;另一方面是千萬中小企業猶疑觀望,對其內涵和價值不甚了了。

從國家戰略層面來看,我國提出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兩大強國戰略。李軍旗認為,這兩大戰略的交匯點就是工業互聯網。

最難啃的骨頭總是在後面。

和消費互聯網「贏者通吃」的格局不同,工業互聯網的空間更加開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產業互聯網在實際的發展中,是一個行業一個行業的「小鍋菜」。因此,產業互聯網這道菜,是要一鍋一鍋地炒,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黃奇帆所稱的「產業互聯網」,是比工業互聯網更寬泛的概念。

為了獲得高質低價的產品、縮短供應端與需求端的距離,服裝、家電等「輕」工廠成為電商巨頭們追逐改造的對象。傳統印象中「老大笨粗」的重工業企業,為了提升效率只有主動求變。

因為痛點明確、針對性高、企業自發性強,加之其發展十幾年甚至上百年的技術能力、流程能力,重工業的工業互聯網反而落地最快。這一點,從機械、能源行業在全球工業互聯網應用分布佔比中達五成左右可以佐證。

在中國,以徐工的漢雲、三一的樹根互聯、富士康的工業富聯等為代表的企業,有著濃厚的製造基因,熟悉工業流程和場景,更側重工業裝備、製造設備、機械廠房等「重」板塊的升級。非常高的Know-How壁壘,反而讓它們在這波浪潮中更容易抵擋外來沖擊。

如今的徐工,在印尼雅加達總部的礦山設備備件庫和徐州總部的備件庫實現了全部數字聯網;前移到國外的備件庫,通過數字化技術每天盤點備件消耗量,根據數據進行補充,保證產品出勤率;在售後服務方面,根據磨損率等指標對設備進行診斷,可以提前預判哪些零部件需要保養,延長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漢雲平台可以實現對巴西、緬甸、寮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遠程監控,做到全球服務「零距離」。

李軍旗的工業富聯平台,可以打通塑膠注塑、輕工、金屬加工、精密刀具製造、模具製造、裝備製造、電子製造、軌道交通、 汽車 配件製造等9個行業,優化配置相關行業資源,從而大幅縮短交貨周期,降低庫存和物流成本。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工業互聯網的初級成本相當高,只有那些相對有錢的行業和企業才能先用起來。美的集團美雲智數總裁金江說,美的為了完成數字化改造,初期項目就有1萬多人參與,投入高達二三十億元。

這也形成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一個特點:頭部企業積累經驗搭建平台,不斷釋放技術紅利,在賦能中小企業的同時,攤薄前期開發成本,最終降低整個架構的門檻。

海爾打造的卡奧斯就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工業互聯網綜合型平台,全球任何企業都可以成為其操盤手和合夥人,國內的青島啤酒、雙星輪胎、日照鋼鐵等大企業都和它簽有協議。同時,卡奧斯平台還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共享平台資源和能力,至今已孵化了15個行業生態,在全國12大區域、全球20多個國家推廣復制。

而工業富聯則根據大中小企業各自的特點,形成了不同的輸出形式。對大企業,工業富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輸出;而對於很難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轉型的中小企業,則通過工業APP、數字雲等方式協助。

除了重工業企業,技術巨頭也以不同方式加入工業互聯網。它們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不斷深耕,通過人工智慧、5G、晶元等軟硬體技術,改變著工廠的形態。

憑借在智能視覺感知和深度學習演算法方面的長期技術積累,商湯 科技 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僅需單目攝像頭便可以實現高精度的多種輔助駕駛,並且在不同天氣、不同光照、不同城市、不同氣候等條件下,均有良好的應用表現。商湯的駕駛員監測系統定點工具,已普及到數百萬台的未來發展車型。截至目前,商湯 科技 已經與全球20多家車企建立了合作關系。

海康機器人所專注的機器視覺、移動機器人等智能設備,除了讓一切生產流程可追蹤外,也讓生產的效率提升、質量變高,機器視覺的精準度甚至遠超人眼,尤其在高精度的裝配加工產業被廣泛應用。工廠里的移動機器人可以輕松把重物送到指定工位,把人力從繁重的物料運輸工作中解放出來。在海康威視桐廬製造基地,目前已投入使用近1300台智能移動機器人,整個倉儲作業效率提高了40%。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工業。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說:工業互聯網(工業、聯接、人工智慧)的本質應該是工業(當然包括農業、醫療、教育……);聯網就是聯接這個產業;然後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中除了演算法、算力,更重要是Know-How。Know-How在行業里、在企業手裡,是他們數十年的摸索積累與千萬次驗證、反復建模,留下的理論與經驗結晶。華為在場景化應用中,必須重視客戶需求,必須依靠行業專家。

這也是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最大的不同,沒有一家互聯網公司能夠獨自拿下工業互聯網的市場,相反,製造業公司憑借自己掌握的很高的Know-How壁壘,反而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

當然,也正是因為工業互聯網的這一本質,使得其發展面臨不少挑戰。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認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國內大多數企業數字化程度較國際偏低,網路協議、設備介面等不統一,技術標准多為國外企業掌控,嚴重製約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

盡管我國已經出現一些基於工業互聯網的行業融通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但是大多處於 探索 階段,尚未全面推廣,企業界仍以觀望為主。

此外,我國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方面,我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和跨行業基礎設施尚未普及與健全,導致行業內大數據無法統一管理和使用,行業間數據資源孤立、分散,數據孤島問題嚴重。另一方面,懂得工業互聯網知識的行業人才無法滿足發展需要,智力資源相對稀缺;開源社區規模較小,開發者人數較少;工業互聯網共性標准尚未制定,數據難以融通;跨行業治理的政策體系有待建立,亟需提供相應的管理依據。

除了意識、人才、數字化等短板,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工業互聯網的安全。

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說:數字化是當今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趨勢,發展數字化已經成為政府和產業界的共識。預計5~10年後,所有企業都將是數字化企業,所有經濟都是數字經濟;未來5~10年也是數字化轉型的最後機會,抓住機會將贏得未來,錯失機會將意味著出局,失去未來的競爭力。

但機遇也意味著挑戰,數字化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網路安全。一切皆可編程意味著整個世界都被軟體重新定義,是軟體就會有漏洞,就可能被黑客利用、攻擊;萬物互聯的結果是物聯網打通了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過去僅在虛擬世界裡的網路攻擊,可以通過物聯網轉變成對物理世界的傷害,導致工廠停工、大面積停電、 社會 停擺;數據驅動業務意味著數據安全影響業務安全,當各行各業、甚至政府不同的部門都把數據都共享之後,同時面臨數據泄露、數據濫用、數據污染等多種安全問題。

周鴻禕有一個判斷:在數字化時代,網路攻擊將會超越傳統威脅,成為整個 社會 最大的安全威脅。他希望大家都要樹立底線思維,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築牢安全根基。

盡管有諸多擔憂,目前全球的工業互聯網仍處在起步階段,但前景還是被更多人看好。黃奇帆提出,工業互聯網將產生幾十家萬億級企業。不過他同時提醒,建工業互聯網要改變原來消費互聯網的思維,要從規模經濟轉變到價值經濟,從「提高生產力」轉變到「提高利潤率」。

回到我們的主題:在經歷這場革命之後,未來的工廠會變成什麼樣呢?

李軍旗認為,五到十年後的未來工廠會成為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的智能化工廠,成為工業互聯網上的一個節點。通過數字化轉型,未來的生產製造形態會是按需定製、製造資源優化配置。到那個時候,就會徹底消除庫存和資源浪費。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寶 科技 CEO柏鵬則描摹了更具象的一個場景:未來工廠像一個玻璃房子,盡管內部運作環節非常復雜,生產要素非常多,但數字化讓這一切變得更加透明。換句話說,整個工廠其實就是一個機器人,有自己的五官、身體和大腦,智能系統相當於大腦,指揮機械臂工作,各類感應器、攝像頭則充當了「眼耳鼻喉」,實現了數據採集、信息傳達,最終達到整體協同。

10. 上海莘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上海莘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08-2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新奉公路2313號4幢137室。

上海莘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120312286511F,企業法人王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上海莘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從事網路科技、通訊科技、軟體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計算機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工程施工,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除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通訊設備(除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電子產品、數碼產品、文具用品、辦公用品、五金交電、日用百貨的批發、零售。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上海莘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