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保證自己手機的隱私安全
保證自己手機的隱私安全,主要是二大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手機軟體的安裝和使用,另外就是手機連接網路時的安全使用。結合自身的使用,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手機一定要設置登錄密碼
這個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不是什麼問題,但是一些老人在這方面會有一定要的安全意識漏洞,總感覺設了密碼比較麻煩,自己手機里好像也沒有什麼怕被人看的東西。所以這個時候作為兒女的我們一定要幫老人把好關,買一部指紋或者面部識別的,這樣都可以減少老人使用時的抵觸心理。強有力的密碼永遠是保證手機安全的第一關。
四、手機內資料的加密
現在的手機一般都一個叫保險箱的功能,這就是對手機內信息加密的工具。你可以把你的重要信息放在這個保險箱中,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自己記不住的那些密碼。存入保險箱的資料需要有密碼才能調取,否則即使對方拿到手機,打開了鎖屏密碼也是沒有用的。
五、手機資料的雲存儲
除了手機隱私的安全,手機中的資料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推薦如果有條件可以購買一些大廠手機資料雲存儲服務。將重要資料實時保存在雲端伺服器上,這樣即使手機損壞或被偷也不用擔心重要信息的丟失。
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從2018年初已經開始實行,這部法律是個人隱私的保護傘,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遇到問題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是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當了解的知必備識。
Ⅱ 經常上網,如何加強個人信息自我保護
個人信息保護現在很受網民的關注,也是現在政府政策和各社會資本企業嚴加監管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個人需要做的是:
加強網路安全防護意識,不要隨意點擊任何來自網路的鏈接,需要查看清楚且熟知沒有危險後再點擊查看;
對個人信息內容的保護,再不了解網路平台之前,不要把個人信息上傳;
定期檢查手機、電腦等常用的個人設備,有沒有被植入木馬或者病毒之類的;
如發現個人信息泄漏或者出現財產 損失,應及時聯系平台或者尋求公安的幫助。
二、網信辦正在開展一些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工作:
1.是立法先行。從不同層面制定出台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網路安全法》於2017年6月施行,《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納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兒童個人信息網路保護規定》已經頒布,《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已經完成了公開徵求意見。
2.是標准支撐。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委員會,將個人信息保護標准作為研究制定的重點,為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和個人信息保護、規范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推動全國信安標委發布了《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大數據服務安全能力要求》等國家標准,組織制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范等標准草案。
3.是專項治理。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開展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行動,指導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受理了8000多條網民舉報,評估了400餘款大家常用的、下載量比較大的App,向其中100多家問題比較嚴重的App的運營者發送了整改通知,督促其整改。
4.是大力宣傳。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宣傳普及個人信息保護常識,也通過曝光違法違規行為、發布打擊違法犯罪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等多種形式提升全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技能。本次網安周也專門設立了個人信息保護日
Ⅲ 我們如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個人信息應該如何保護
一、賬號密碼安全
1、注冊賬戶時,「節約」使用個人信息,如必須填寫個人信息,盡可能少提供個人信息。
2、按一定的標准或模式分級分類設置密碼並保證重要賬戶的獨立性。密碼設置可依照密碼模型。
3、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密碼不要與銀行卡的密碼相同。
4、在手機上被要求輸入銀行卡密碼時要格外小心,盡量不要在非官方的APP上輸入密碼。
二、互聯網外信息安全
1、不泄露。為了便民及辦證、辦卡而需要登記個人信息的商家、培訓班、銀行、電信等單位,必須要保護好市民的個人信息,切勿將個人信息非法轉讓出售。
2、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盡量不要放在一起,避免同時丟失造成損失。
3、不相信。不要相信街頭各種不規范的市場調查,如確實需要協助調查,切勿填寫自己真實的個人身份信息,以防被陌生人利用。
(3)移動網路安全和隱私的自我保護擴展閱讀:
個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以下簡稱《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
《網路安全法》規定,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痛點,《網路安全法》在信息收集使用、網路運營者應盡的保護義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比如,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針對取證難、追責難的困局,《網路安全法》還明確了網路信息安全的責任主體,確立了「誰收集,誰負責」的基本原則。
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
大眾網-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基本知識
網路-個人信息安全
Ⅳ 網路信息時代伴隨著安全問題,我們應如何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呢
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有不等的安全問題,可能一些不想被他人發現的東西,也可能是更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做好防範,合理利用網路帶來的便利,同時注重自己的信息安全,那麼具體需要怎麼做呢?
對於使用者而言,將信息放在網路上,再想使用的時候才會去打開,但是如果資料庫丟失,我們是沒有辦法恢復的。想要真正安全就應提到自己的安全意識,學會保存自己的信息,不要依賴網路,將安全寄於網路。
Ⅳ 生活在網路世界的我們如何加強自我保護
1)以健康的心態把網路作為生活的補充,我們就可以享受網路交往的諸多益處,如開闊眼界、放鬆心情、學習新知、結交新友等。
(2)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對自己無益的事情上。在網路交往中,我們要注重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更不應該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要學會「信息節食」。
(3)學會抵禦網路上的不良誘惑。
(4)我們要善於利用網路技術,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問題,做一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事情。
Ⅵ 在網路中如何保護自己
這里我總結了一些常用的保護自己個人隱私的技巧,供大家參考。
1、不要在網站提交個人信息。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自己的隱私通常是自己無意中泄露出去的,因此不要輕易在網站上提交自己的信息,除了銀行網站,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之外,其他網站都不要提交自己真實信息;舉個例子來說,幾年前你可能在5460同學錄這個流氓網站錄入過自己的個人信息,今天你會發現你的個人信息被復制到至少四、五個網站供人搜索查詢。因此,在網站或社區系統提交自己真實信息的方法是不妥的。
2、發布文章,三思而後行。在網路上發帖子,寫博客,不要因為你的博客訪問人數少不會有人注意就寫一些自己的隱私信息,一篇文章一旦發布出去,就無法收回來了,文章會被存檔、轉載、甚至散布到很多你永遠都不知道的網站上,而搜索引擎的觸角會找到互聯網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因此,寫文章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如果你不希望某些人看到你的文章,那麼就不要發布它,因為文章遲早會被別人看到的。
3、使用安全的密碼。如果一定要在網路上保存自己的信息(例如電子郵件、私人日記等),那麼一定要使用一個安全的密碼進行保護,所謂安全的密碼,通常情況下是長度多於6位,有字母和數字的不容易被人猜到的密碼。
4、個人電腦的安全。自己使用的電腦,要有足夠的安全設置,打上最新的操作系統補丁,啟用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不要訪問任何釣魚網站等等,確保個人電腦不被黑客入侵。如果發現有被入侵的異常情況,應該在第一時間內斷開網線,然後再進行檢測和修復。
如何查詢自己的個人隱私是否已經外泄,這里也有一些技巧。
1、定期使用網路和google搜索自己的真實姓名。重點查看前三頁的內容,看看是否有和自己相關的隱私信息。
2、定期使用網路和google搜索姓名+個人信息(如個人工作單位、學校、住址、電話號碼等)。通過這種組合查詢,能較為准確的知道自己信息外泄的情況。
如果個人隱私已經泄露,該怎麼辦?
1、如果是自己建立的網頁或者填寫的信息,那麼直接登錄網站進行刪除操作。
2、如果發布在第三方網站,那麼通過郵件或電話聯系對方網站管理員,要求其刪除個人隱私信息。
進過這些操作之後,就可以刪除已經在網站上索引的個人隱私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網路和google的網頁快照依舊會保留這個信息一段時間(通常是幾個月),因此最好能通知網路和google要求其在搜索引擎的緩存里也將隱私信息刪除。
Ⅶ 如何保護網路個人信息安全
對於個人的自我保護是網路隱私權保護第一重要環節。網民進行保護網路隱私權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將個人信息與互聯網隔離。當某計算機中有重要資料時,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將該計算機與其他上網的計算機切斷連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被入侵的 個人數據隱私權侵害和資料庫的刪除、修改等帶來的經濟損失。換句話說,網民用來上網的計算機里最好不要存放重要個人信息。這也是目前很多單位通行的做法。 二是傳輸涉及個人信息的文件時,使用加密技術。在計算機通訊中,採用密碼技術將信息隱蔽起來,再將隱蔽後的信息傳輸出去,使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即 使被竊取或截獲,竊取者也不能了解信息的內容,發送方使用加密密鑰,通過加密設備或演算法,將信息加密後發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後,使用解密密鑰將密文 解密,恢復為明文。如果傳輸中有人竊取,他也只能得到無法理解的密文,從而保證信息傳輸的安全。
三是不要輕易在網路上留下個人信息。網民應該非常小心保護自己的資料,不要隨便在網路上泄露包括電子郵箱等個人資料。現在,一些網站要求網民通過登 記來獲得某些「會員」服務,還有一些網站通過贈品等方式鼓勵網民留下個人資料。網民對此應該十分注意,要養成保密的習慣,僅僅因為表單或應用程序要求填寫 私人信息並不意味著你應該自動泄漏這些信息。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用一些虛假信息來應付對個人信息的過分要求。當被要求中輸入數據時,可以簡 單地改動姓名、郵政編號、社會保險號的幾個字母,這就會使輸入的信息跟虛假的身份相聯系,從而抵制了數據挖掘和特徵測驗技術。對唯一標識身份類的個人信息 應該更加小心翼翼,不要輕易泄漏。這些信息應該只限於在在線銀行業務、護照重新申請或者跟可信的公司和機構打交道的事務中使用。即使一定要留下個人資料, 在填寫時也應先確定網站上是否具有保護網民隱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
四是在計算機系統中安裝防火牆。防火牆是一種確保網路安全的方法。防火牆可以被安裝在一個單獨的路由器中,用來過濾不想要的信息包,也可以被安裝在路由器和主機中。在保護網路隱私權方面,防火牆主要起著保護個人數據安全和個人網路空間不受到非法侵入和攻擊等作用。
五是利用軟體,反制Cookie和徹底刪除檔案文件。如前所述,建立Cookie信息的網站,可以憑借瀏覽器來讀取網民的個人信息,跟蹤並收集 網民的上網習慣,對個人隱私權造成威脅和侵害。網民可以採取一些軟體技術,來反制Cookie軟體。另外,由於一些網站會傳送一些不必要的信息給網路使用者的計算機中,因此,網民也可以通過每次上網後清除暫存在內存里的資料,從而保護自己的網路 隱私權。
六是針對未成年人的網路隱私保護,除了對未成年人進行隱私知識和媒介素養教育外,應在家長或監護人的幫助下,藉助相關的軟體技術進行。
Ⅷ 網路如何加強自我保護
網路如何加強自我保護
網路如何加強自我保護,現在是一個網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生活中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網路上沖浪,以至於現在有很多網路詐騙,那麼,人在網路如何加強自我保護,下面我整理了相關內容。
網路如何加強自我保護1
對於個人的自我保護是網路隱私權保護第一重要環節。網民進行保護網路隱私權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將個人信息與互聯網隔離。當某計算機中有重要資料時,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將該計算機與其他上網的計算機切斷連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被入侵的 個人數據隱私權侵害和資料庫的刪除、修改等帶來的經濟損失。換句話說,網民用來上網的計算機里最好不要存放重要個人信息。這也是目前很多單位通行的做法。 二是傳輸涉及個人信息的文件時,使用加密技術。在計算機通訊中,採用密碼技術將信息隱蔽起來,再將隱蔽後的信息傳輸出去,使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即 使被竊取或截獲,竊取者也不能了解信息的內容,發送方使用加密密鑰,通過加密設備或演算法,將信息加密後發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後,使用解密密鑰將密文 解密,恢復為明文。如果傳輸中有人竊取,他也只能得到無法理解的密文,從而保證信息傳輸的安全。
三是不要輕易在網路上留下個人信息。網民應該非常小心保護自己的資料,不要隨便在網路上泄露包括電子郵箱等個人資料。現在,一些網站要求網民通過登 記來獲得某些「會員」服務,還有一些網站通過贈品等方式鼓勵網民留下個人資料。網民對此應該十分注意,要養成保密的習慣,僅僅因為表單或應用程序要求填寫 私人信息並不意味著你應該自動泄漏這些信息。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用一些虛假信息來應付對個人信息的過分要求。當被要求中輸入數據時,可以簡 單地改動姓名、郵政編號、社會保險號的幾個字母,這就會使輸入的信息跟虛假的身份相聯系,從而抵制了數據挖掘和特徵測驗技術。對唯一標識身份類的個人信息 應該更加小心翼翼,不要輕易泄漏。這些信息應該只限於在在線銀行業務、護照重新申請或者跟可信的公司和機構打交道的事務中使用。即使一定要留下個人資料, 在填寫時也應先確定網站上是否具有保護網民隱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
網路如何加強自我保護2
(1)以健康的心態把網路作為生活的補充,我們就可以享受網路交往的諸多益處,如開闊眼界、放鬆心情、學習新知、結交新友等。
(2)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對自己無益的事情上。在網路交往中,我們要注重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更不應該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要學會「信息節食」。
(3)學會抵禦網路上的不良誘惑。
(4)我們要善於利用網路技術,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問題,做一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事情。
網路如何加強自我保護3
不隨便透露自己的隱私
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千萬不要隨意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個人隱私。如果對方不懷好意的話,那麼你就有可能會因為被披露自己的隱私,甚至被對方拿來敲詐你,這樣對你是一個安全上的威脅。
不要輕易相信對方身份
網路都是比較虛擬的,即便對方是你的好友,但是你又不能證明對方是不是號碼或者ID被盜用,所以不要在網上輕易相信對方的身份。一旦對方中毒或者被別人盜號,然後來跟你套取信息的話,這樣就很棘手了。
遇到錢財問題必須謹慎
不管是不是你認識的人,只要在網上跟你談及到錢的問題,都應該先核實清楚,千萬不要很爽快的就給對方打錢,不然一旦對方是騙子引你上套的話,你又怎麼追回你的錢呢?到時候損失的可是你自個。
不要輕易跟網友約見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網上交朋友也是一種渠道,所以動不動就來個網上相約見面。其實這樣是存在很大風險的,如果你對對方的人品沒把握的話,千萬不要答應對方見面的.要求。即便你覺得對方可靠,在見面時最好也帶上家人或者朋友一起。
少在網上曬自己的信息
一旦你在網上曬自己的信息,不管是你的心事,還是你的照片,或者你其他的隱私,都有可能會被一些別有目的的人利用,從而來騙取你的信任,最終有可能讓你失去錢財或者某些寶貴的東西。所以要注意保護自己。
不隨便加陌生人為好友
在網上雖然可以認識很多的朋友,但是做人低調一點的好,不要隨便什麼樣的陌生人都要加為好友,有些人素質比較低,可能跟你交流的時候容易對你爆粗話,甚至侮辱你的人格,這個時候會影響到你的心情,這樣的人還是不要繼續交往下去了。
Ⅸ 在網路中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1.不要把能聯繫到你本人和你親人的信息隨意公布,這方面的騙子說什麼「你的XX被XX了,缺錢,讓沖到哪個賬號」,或者其他的辦法騙人。
2.不要隨意見陌生人,誰也不能知道對方是不是好人,也許不小心中獎了呢。
3.不要貪網上除正規網站以外的各類小便宜,說不準就騙到人了。
4.其實其他的什麼身份證號啊啥的知不知道無所謂,現在的身份證是二代身份證,干什麼大點兒的事兒基本上都是用身份證復印件或者刷身份證,倒是在網上的申請的各類賬號的密碼,盡量少用跟證件和生日等掛鉤的,也許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5.最重要,少上網,別沉迷,這個保護的最嚴實。
Ⅹ 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保護用戶的隱私
在互聯網時代中如何保護自己的網路隱私?互聯網上要挖到一個人的數據信息並不難,但不等於用戶就會被扒光衣服暴露隱私,每個用戶的個人隱私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發現個人隱私被盜取而造成個人損失,可果斷報警。
在互聯網時代中如何保護自己的網路隱私?在我看來,對普通用戶而言,基於互聯網個人隱私問題的風險不僅僅來自互聯網公司,而來自我們自己。
那麼對普通用戶來說最常見的網路風險是什麼呢?其一是病毒,尤其是釣魚軟體,這是可能偷走你的財富的;其二是垃圾廣告,一定程度上硬塞進來的無關廣告也干擾了我們的生活。
關於第二點,我們常常抱怨電子郵箱裡面的垃圾郵件過多,當我們責怪gmail、雅虎、
163不給力時,有沒有想過,實際上這些郵件都是我們親自「同意」接收的!比如我們在美團網注冊時,人家問是否願意接收一封來自美團網的訂閱郵件,以備可以時常接收到美團網的最新消息,我們填上自己的163郵箱,於是乎,一封封所謂的垃圾廣告郵件就紛至沓來。
在互聯網時代中如何保護自己的網路隱私?說到具體怎麼保護自己的網路安全,這方面的知識網上一搜一大把,我簡單整理如下:
防火防盜防木馬:
1、選擇安全的電腦。特別是操作重要信息,巨額匯款什麼的就不要到網吧操作了。
2、設置安全系數較高的密碼。不是越長越好,最好字母、數字、符號都有,但別自己也記不得了。另外別懶,定期改一個。
3、定時更新殺毒軟體。挑不好哪個好就幾款殺毒軟體換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