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2、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4、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四十一條 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網路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② 網路安全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現在很重要了,不要輕易在網路上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
③ 經常上網,應如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能力
個人信息保護現在很受網民的關注,也是現在政府政策和各社會資本企業嚴加監管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個人需要做的是:
加強網路安全防護意識,不要隨意點擊任何來自網路的鏈接,需要查看清楚且熟知沒有危險後再點擊查看;
對個人信息內容的保護,再不了解網路平台之前,不要把個人信息上傳;
定期檢查手機、電腦等常用的個人設備,有沒有被植入木馬或者病毒之類的;
如發現個人信息泄漏或者出現財產 損失,應及時聯系平台或者尋求公安的幫助。
二、網信辦正在開展一些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工作:
1.是立法先行。從不同層面制定出台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網路安全法》於2017年6月施行,《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納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兒童個人信息網路保護規定》已經頒布,《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已經完成了公開徵求意見。
2.是標准支撐。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委員會,將個人信息保護標准作為研究制定的重點,為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和個人信息保護、規范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推動全國信安標委發布了《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大數據服務安全能力要求》等國家標准,組織制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范等標准草案。
3.是專項治理。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開展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行動,指導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受理了8000多條網民舉報,評估了400餘款大家常用的、下載量比較大的App,向其中100多家問題比較嚴重的App的運營者發送了整改通知,督促其整改。
4.是大力宣傳。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宣傳普及個人信息保護常識,也通過曝光違法違規行為、發布打擊違法犯罪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等多種形式提升全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技能。本次網安周也專門設立了個人信息保護日。
④ 就你了解的網路信息安全知識,談你對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思路和方法,怎樣避免個人信息泄露,怎樣避免被人肉
網路信息安全知識,談對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思路和方法
對於網路公司而言,做好網路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這時候,需要制訂一套完善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以下是關於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範文,供各位參考。
1. 建立健全計算機信息網路電子公告系統的用戶登記和信息管理制度;
2. 組織網路管理員學習《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提高網路安全員的警惕性。
3. 負責對本網路用戶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4. 建立電子公告系統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強對電子公告系統的審核管理工作,杜絕BBS上出現違犯《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內容。
1. 對版主的聘用本著認真慎重的態度、認真核實版主身份,做好版主聘用記錄。
2. 對各版聘用版主實行有針對性的網路安全教育,落實版主職責,提高版主的責任感。
3. 版主負責檢查各版信息內容,如發現違反《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即時予以刪除,情節嚴重者,做好原始記錄,報告網路管理員解決,由管理員向公安機關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報告。
4. 網路管理員負責對各版版主進行績效管理考核,如發現不能正常履行版主職責者,將予以警告,嚴重者予以解聘。
5. 在版主負責欄目中發現重大問題未得到及時解決者,即時對版主予以解聘。
6. 加強網路管理員職責,配合各版版主的工作,共同維護電子公告板的信息安全。
1. 檢查時嚴格按照《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及《信息審核管理制度》(見附頁)的標准執行。
2. 如發現違犯《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見附頁)的言論及信息,即時予以刪除,情節嚴重者保留有關原始記錄,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3. 負責對本網路用戶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網路管理員加強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對網路信息安全維護的警惕性。
*********************
企業網路安全管理方案
大致包括: 1) 企業網路安全漏洞分析評估2) 網路更新的拓撲圖、網路安全產品采購與報價3) 管理制度制定、員工安全教育與安全知識培訓計劃4) 安全建設方案5) 網管設備選擇與網路管理軟體應用6) 網路維護與數據災難備份計劃7) 企業防火牆應用管理與策略8) 企業網路病毒防護9) 防內部攻擊方案10) 企業VPN設計
網路安全要從兩方面來入手
第一、管理層面。包括各種網路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實施以及監督
第二、技術層面。包括各種安全設備實施,安全技術措施應用等
按照你的描述 首先我提醒你一點
安全是要花錢的 如果不想花錢就你現有的這些設備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制定並實施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伺服器以及個人主機安全管理、包括個級別許可權管理等等
二、制定並實施網路安全日常工作程序,包括監測上網行為、包括入侵監測
三、從技術層面上,你那裡估計是一根專線接入後用交換機或者無線路由器DHCP分配IP地址供大家上網,這樣的話你做不到上網行為管理,你需要一台防火牆進行包過濾以及日誌記錄 或者作一台代理伺服器進行上網行為管理並進行日誌記錄。
四、區域網內計算機系統管理 包括操作系統防病毒 更新補丁等工作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 內部計算機中毒主動向外發送數據,造成泄密 這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 所以做好主機防護很重要。
當然 如果您有錢 黑洞系統 入侵監測 漏洞掃描 多級防火牆 審計系統都可以招呼
最後提醒一點 那就是 沒有絕對的安全 安全都是相對的
你需要什麼級別的安全 就配套做什麼級別的安全措施
管理永遠大於技術 技術只是輔助手段
具體有什麼問題 請更新問題 我會再來回答 或者用Bai Hi來聯系我
只是我不定期在
個人如何注意網路安全
1.安裝好殺毒軟體和防火牆並及時更新。
2.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去點擊一些不良網站和郵件。
3.定期殺毒,及時給系統打好補丁。
4.學習網路安全知識,遠離黑客工具。
⑤ 網路安全法將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是怎麼回事
網路安全法將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微博等未經許可不得提供新聞信息服務、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超50條將入罪、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實名網路登記……6月1日起,一批新規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新修訂《農葯管理條例》鼓勵逐步減少農葯使用量
新修訂的《農葯管理條例》6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實行農葯生產許可制度,明確農葯生產企業應當具備的條件,並規定由省級農業部門核發農葯生產許可證,實行農葯經營許可制度,對高毒等限制使用農葯實行定點經營制度。《條例》還規定,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的生產。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葯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葯使用量,對實施農葯減量計劃、自願減少農葯使用量的給予鼓勵和扶持。
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超50條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6月1日起施行。司法解釋明確,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路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司法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等個人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出新規
《國務院關於修改〈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決定》自6月1日起施行。《決定》將《條例》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實行與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同等補償標准,按照被徵收土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執行。」
⑥ 《網路安全法》規定的個人信息包括哪些
1、個?信息,是指以電?或者其他?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然?個??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然?的姓名、出??期、?份證件號碼、個??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2、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
3、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法?法獲取公民個?信息的,依照第?款的規定處罰。
4、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員和其他直接責任?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網路安全法》聚焦個人信息泄露,明確網路產品服務提供者、運營者的責任,嚴厲打擊出售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對保護公眾個人信息安全將起到積極作用。
拓展資料:《網路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有哪些內容?
1、《網路安全法》作出專門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
2、除嚴防個人信息泄露,《網路安全法》針對層出不窮的新型網路詐騙犯罪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法律依據:
《網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五款,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⑦ 我們如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個人信息應該如何保護
一、賬號密碼安全
1、注冊賬戶時,「節約」使用個人信息,如必須填寫個人信息,盡可能少提供個人信息。
2、按一定的標准或模式分級分類設置密碼並保證重要賬戶的獨立性。密碼設置可依照密碼模型。
3、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密碼不要與銀行卡的密碼相同。
4、在手機上被要求輸入銀行卡密碼時要格外小心,盡量不要在非官方的APP上輸入密碼。
二、互聯網外信息安全
1、不泄露。為了便民及辦證、辦卡而需要登記個人信息的商家、培訓班、銀行、電信等單位,必須要保護好市民的個人信息,切勿將個人信息非法轉讓出售。
2、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盡量不要放在一起,避免同時丟失造成損失。
3、不相信。不要相信街頭各種不規范的市場調查,如確實需要協助調查,切勿填寫自己真實的個人身份信息,以防被陌生人利用。
(7)3分鍾解讀網路安全個人信息擴展閱讀:
個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以下簡稱《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
《網路安全法》規定,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痛點,《網路安全法》在信息收集使用、網路運營者應盡的保護義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比如,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針對取證難、追責難的困局,《網路安全法》還明確了網路信息安全的責任主體,確立了「誰收集,誰負責」的基本原則。
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
大眾網-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基本知識
網路-個人信息安全
⑧ 網路安全宣傳知識內容
一、密碼安全知識
1、設置足夠長度的密碼,最好使用大小寫混合以及特殊符號,不要為了貪圖好記而使用純數字密碼。
2、不要使用與自己相關的資料作為個人密碼,如名字簡稱、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門牌號。
3、不要使用簡單的單詞,如果要使用,可以增加特殊字元,這樣可以減小被字典猜出的機會。
4、不要只用一個密碼,定期進行更換。
二、如何安全使用電子郵件
1、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郵件中的鏈接、圖片、文件等。
2、使用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網站注冊的用戶名時,應設置與原郵件密碼不相同的網站密碼。
3、綁定手機,發生意外時可以及時找回密碼。
4、當收到涉及個人信息和金錢相關(如中獎、集資等)的郵件時提高警惕。
三、如何防範社交網站信息泄露
1、不要輕易點擊未經核實的鏈接。
2、不在社交網路上發布自己的個人信息。
3、不要隨意在網路上注冊,根據自己的需求注冊賬戶。
4、利用社交網站的安全與隱私設置保護敏感信息。
四、如何防範病毒、木馬的攻擊
1、安裝正版殺毒軟體,定時更新病毒庫。
2、下載安裝軟體到軟體官網進行下載。
3、對計算機系統和安裝的軟體進行及時更新,預防安全漏洞。
4、在使用可移動存儲介質時,殺毒後打開,不要隨意將設備接到不安全的電腦上。
5、對計算機系統的賬號設置密碼,防止物理方式的病毒傳播。
五、預防網路詐騙
1、不要輕易相信網路兼職。
2、不要輕易給任何自稱代購、微商的人轉賬。
3、任何打電話發簡訊給你,最後讓你轉賬的都是騙子。
六、文明上網倡議
1、善於網上學習,杜絕瀏覽不良信息。應該正確利用網上資源,汲取科學文化知識,瀏覽有效健康信息,辨明網上的善惡美醜,自覺抵制各種虛假、消極內容,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2、維護網路安全,杜絕破壞網路秩序。應該充分認識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嚴格要求自己合理、合法地使用網路資源,杜絕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增強網路安全意識,監督和防範不安全的隱患,維護正常的網路運行秩序,促進網路的健康發展。
3、有益身心健康,拒絕沉溺虛擬。應當有節制的上網,善於運用互聯網技術獲取有益信息,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應沉溺於網路,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損害身心健康。
4、維護網路道德,杜絕網路臟口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