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哪一年任命了第一個白宮網路安全協調官
2009年5月,奧巴馬就宣布在白宮設立網路安全辦公室,並任命一名網路安全協調主管,負責制定今後的國家網路安全戰略。然而,直到2009年12月22日,白宮才在一長串外界推測的候選名單中公布了最終人選,這位前eBay和微軟公司的高管,從此多了一個稱呼—「網路沙皇」。
2.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哪一年任命了第一個白宮網路安全協調官
2009年5月,奧巴馬在白宮設立網路安全辦公室任命一名網路安全協調主管,負責制定今後的國家網路安全戰略。2009年12月22日,白宮公布了最終人選,前eBay和微軟公司的高管。
3. 華為賽門鐵克公司的發展
兩大IT巨頭聯姻
與以往一樣,任正非沒有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與以往不一樣,這一次他的出現卻在媒體意料之外。在會見中,興致頗高的任正非一度親自為合作夥伴、賽門鐵克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約翰·湯普森介紹相關情況。
在業內人士看來,成都成為合資公司總部所在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畢竟華為是一家總部在深圳的企業,賽門鐵克在中國的中心卻北京,而華為的全球研發中心卻在杭州。這兩大IT巨頭選擇在成都結成這段聯姻,引人關注。
根據安排,華為在合資公司擁有51%股權,賽門鐵克擁有49%股權。任正非擔任新公司CEO,約翰·湯普森擔任董事長。華為將注入其電信領域的存儲與網路安全業務,以及750名以上高素質人才;賽門鐵克將為合資公司注入部分企業存儲與安全軟體組件,並將為新公司注入1.5億美元資金。
規模將達數千人
「未來幾年內,這家公司的規模可能達到數千人。」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鄧飆昨天向記者說。他也來自華為公司。他認為,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將發展成為全球網路安全存儲中心。
同一天,這家初生的企業舉行了董事會。用任正非的話說,在這場董事會議上,董事們對「很多大問題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他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3-4年內,這家公司很有希望。」
但無疑「華賽」是一個「新手」,在這個領域,傳統巨頭有EMC、IBM等跨國公司,不過看好這場合作的人認為,華為是硬體領域的高手,賽門鐵克則是安全軟體的第一,兩家的聯手,由華為的「虎狼之師」操盤,勝算頗大。
2006年,全球存儲市場規模達400億美元,而到2010年全球存儲市場的需求將達9880億GB(注,GB為存儲單位),目前的存儲能力卻只有6010億GB。僅中國市場,存儲領域的年增長率就達12%。
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為賽門鐵克」),致力於網路安全與存儲產品的研發、銷售和服務,旨在為全球客戶提供最優的網路安全與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使客戶對信息系統的可用性和安全更有信心。
在存儲領域,我們立志於成為全球存儲的領航者;在安全領域,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網路安全的標桿。
華為賽門鐵克的總部設在成都,在北京、深圳、杭州、印度設有研究所。公司目前有員工2800餘人,其中55%的員工從事研發工作。
華為賽門鐵克在相關技術領域已經申請專利300多項,參與了多個國際和國內的標准化組織,並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服務於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運營商。在中國,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地服務於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教育、政府、軍隊、金融、交通、水利等領域,並廣受贊譽。
領先的技術,世界級的產品開發和製造能力,專業的管理模式,成功的實踐,華為賽門鐵克必將成為您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品牌標識以三維圓形為背景,象徵華為賽門鐵克兩家公司互補合作,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產品以及更加充分安全的保護。
◆品牌標識核心部分源自Huawei 與 Symantec 兩個首字母H與S,並加以巧妙融合,同時通過不同顏色組合形成疊加,充分展示華為和賽門鐵克的緊密合作以及軟硬技術的完美融合。
◆圖形的核心部分通過透視的表現形式,給人以指向前方的視覺印象,表達了品牌注重持續創新,保持技術領先和無限的發展潛力。
◆品牌標識核心圖形使用了代表華為和賽門鐵克的紅黃顏色,結合靈動流暢的圖形組合,給人以友好愉悅、現代創新的感受。
4. 首屆全VR線上網路安全大會在線舉辦,DEFCONCHINA是什麼
DEF CON CHINA是由世界頂級安全會議DEFCON和網路安全聯合主辦,召集全球安全領域專家、研究者、愛好者相聚中國的安全行業國際峰會。DEF CON CHINA Beta版誕生於2018年5月,網路安全首次將DEFCON引進中國,舉辦御·見未來"2018首屆DCCB(Def Con China Bai)安全行業國際峰會,DEF CON CHINA 1.0版將在2019年6月舉行。
5. 貨幣對全球化最大的貢獻
貨幣功能與作用
經濟學中的貨幣,狹義地講,是用作交換商品的標准物品;廣義地講,是用作交換媒介、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價值儲藏的物品。具體地講,貨幣具有交換媒介、價值標准、延期支付標准、價值儲藏、世界貨幣等職能。
快速
導航
單一貨幣影響歐元與石油
統一貨幣原因
歐盟之所以要實行統一貨幣,主要是提升歐洲國家政治和經濟地位的 要。二戰前,歐洲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曾長期稱雄於世界。二戰後,歐洲國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隨著歐洲復興計劃的實施,歐洲各國越來越希望在政治、經濟上聯合起來,以達到與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相抗衡的目的。從1958年的歐共體發展到1991年的歐盟,歐洲各國在經濟上合作不斷加深。相應地,歐盟各國在經濟上合作的願望也越來越強。
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講,實行統一貨幣會給歐盟各國帶來以下好處:
(1)增強自身經濟實力,提高競爭力
未來歐元區在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總額兩個方面都將高於美國和日本。歐元啟動以後,統一貨幣與統一市場的共同促進無疑會帶來新的經濟增長,使得歐盟在與美國和日本等經濟強國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2)減少內部矛盾,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經濟競爭日益全球化、地區化、集團化的大趨勢中,統一貨幣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歐盟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集團,但對國內市場動盪的沖擊仍然缺乏抵禦能力。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1996年的日元危機,都一度導致歐盟經濟增長滑坡、出口下降、就業減少。事實證明,歐盟浮動匯率機制下各自為政的多國貨幣幣值「軟硬」不一,利率的差別、匯率的變動等因素都引發過歐盟內部金融秩序的混亂。歐元作為單一貨幣正式使用後,上述問題將自然會大大得到緩解。
倫敦摩根史坦利經濟學家費爾斯指出,EMU的計劃具持久性,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已經體現出這套體系的優勢,以往歐洲地區是無法安然度過這類風暴的侵襲的。
(3)簡化流通手續,降低成本
歐元的使用,不僅簡化了手續、節省了時間、加快了商品與資金流通的速度,而且還會減少近300億美元的兌換和傭金損失,使歐盟企業無形中降低了成本,增強了競爭實力。隨著歐元地位的上升和歐洲資本市場的發展,成員國的資金成本也會下降,有利於投資和經濟增長。
(4)增加社會消費,刺激企業投資
在歐盟內部盡管統一大市場已經建立,但由於多種貨幣的存在,使得同樣的資源、商品、服務在不同的國家表現出不同的價格。這種現象如長期存在下去,將扭曲各國的產業結構和投資結構,不利於大市場的合理發展。如果實施單一貨幣,由歐洲中央銀行(ECB)制定和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各國的物價、利率、投資利益將逐步縮小差別或趨於一致,形成物價和利率水平的總體下降,居民社會消費擴大,企業投資環境改善,最終有利於歐盟總體經濟的良性發展。
貨幣演變史
單一貨幣影響
一般認為採用單一貨幣可以提高經濟的相互依賴性並有利於歐元國家間的國際貿易。在理論上,這是有利於歐元區的人民的,而且從歷史的觀點上來說貿易的增長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此外也是符合建立歐盟間統一市場這個長期目的的。另一個主要的好處是取消了銀行交易的費用。而在以前,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在將本國貨幣兌換為外幣是這都是一項重大的成本。相反地,銀行將要承受相應的利潤損失。
單一貨幣的第二個影響是各國的物價水平的差異將要減少。因為價格的差異將引發套利行為,商品將從價格低的地區流向價格高的地區,使得歐元區內各地區間的價格趨於一致。這也將導致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並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有利於消費者。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這樣一個大而不同的區域內使用單一貨幣是有害的。他們認為,由於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由歐洲央行決定,各國將不能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其經濟。(但是在歐元實施以前,自從1990年代歐洲貨幣危機之後,各國的利率水平的變化就十分接近同步了。)公共投資和財政政策將成為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幹預經濟的唯一手段。
也有的觀點認為雖然歐元區的面積和人口都和由美聯儲負責制定利率和貨幣政策的美國相似。但是與歐盟各國相比,美國各個州的自治權較小而經濟的相似性較大。而且歐盟各國的經濟並非「同步」的,某些國家位於經濟周期的底部而另一些國家則位於頂部,不同的國家也面對著不同通貨膨脹壓力。由於歐洲國家間語言和文化的不同,歐元區之間勞動力的流動性也比美國低許多。
也有觀點認為美國之所以可以採用單一貨幣是因為美元在國際上是處於統治地位的貨幣。在歐元出現之前,世界上80%的外匯儲備是採用美元的形式。這給了美國經濟一個巨大的「補貼」,因為儲備美元相當於對美國機構或美國控制的外國機構投資。這種「補貼」有助於緩沖美國特定地區的採用單一貨幣的影響。
如果歐元可以取代美元或者和美元一起成為國際主要貨幣,那麼一部分對美國的「補貼」就會轉移到歐元區,這可以有助於解決因為經濟結構不同而帶來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歐元會給歐洲金融市場的帶來巨大的波動性,因為政府和企業如今可以借入歐元而不是本國貨幣,這就使得市場上資金的來源大為增長。
6. 職場中首席信息安全官是如何煉成的
個人認為這個職位的人必須具備相關的能力,不斷的學習創新後成為公司不可丟棄的人才,能力的不可替代接下來就是自身的資源是公司非常缺少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別人攻不破的技術和能力)
數字技術已經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隨著實體工作場所的關閉。物理、數字和網路安全領域之間日益增強的相互依賴性要求一個領導地位,既要具備技術訣竅,又要具備從商業角度識別安全優先事項的能力。過去一年,在全球大流行的情況下,大量新的威脅影響到企業,需要保護的范圍不斷擴大,推動了首席信息安全官的演變。
具體地說:雖然首席信息安全官曾經被稱為安全風險管理者,但首席信息安全官現在被認為是一個組織的業務推動者。
7. 什麼是SSL安全網官
是指管理互聯網安全的專職人員,主要負責SSL(安全套接層及其繼任者傳輸層安全是為網路通信提供安全及數據完整性的一種安全協議)。
8. 如何構建網路安全戰略體系
網路安全是確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實踐。它代表防禦安全事故和從安全事故中恢復的能力。這些安全事故包括硬碟故障或斷電,以及來自競爭對手的網路攻擊等。後者包括腳本小子、黑客、有能力執行高級持續性威脅(APT)的犯罪團伙,以及其他可對企業構成嚴重威脅的人。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能力對於網路安全(例如應用安全和狹義的網路安全)至關重要。
安全應該成為整個企業的首要考慮因素,且得到高級管理層的授權。我們如今生活的信息世界的脆弱性也需要強大的網路安全控制戰略。管理人員應該明白,所有的系統都是按照一定的安全標准建立起來的,且員工都需要經過適當的培訓。例如,所有代碼都可能存在漏洞,其中一些漏洞還是關鍵的安全缺陷。畢竟,開發者也只是普通人而已難免出錯。
安全培訓
人往往是網路安全規劃中最薄弱的環節。培訓開發人員進行安全編碼,培訓操作人員優先考慮強大的安全狀況,培訓最終用戶識別網路釣魚郵件和社會工程攻擊——總而言之,網路安全始於意識。
然而,即便是有強大的網路安全控制措施,所有企業還是難逃遭遇某種網路攻擊的威脅。攻擊者總是利用最薄弱的環節,但是其實只要通過執行一些基本的安全任務——有時被稱為「網路衛生」,很多攻擊都是可以輕松防護的。外科醫生不洗手決不允許進入手術室。同樣地,企業也有責任執行維護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例如保持強大的身份驗證實踐,以及不將敏感數據存儲在可以公開訪問的地方。
然而,一個好的網路安全戰略需要的卻不僅僅是這些基本實踐。技術精湛的黑客可以規避大多數的防禦措施和攻擊面——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攻擊者入侵系統的方式或「向量」數正在不斷擴張。例如,隨著信息和現實世界的日益融合,犯罪分子和國家間諜組織正在威脅物理網路系統的ICA,如汽車、發電廠、醫療設備,甚至你的物聯網冰箱。同樣地,雲計算的普及應用趨勢,自帶設備辦公(BYOD)以及物聯網(IoT)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新的安全挑戰。對於這些系統的安全防禦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網路安全進一步復雜化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圍繞消費者隱私的監管環境。遵守像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這樣嚴格的監管框架還要求賦予新的角色,以確保組織能夠滿足GDPR和其他法規對於隱私和安全的合規要求。
如此一來,對於網路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開始進一步增長,招聘經理們正在努力挑選合適的候選人來填補職位空缺。但是,對於目前這種供求失衡的現狀就需要組織能夠把重點放在風險最大的領域中。
網路安全類型
網路安全的范圍非常廣,但其核心領域主要如下所述,對於這些核心領域任何企業都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視,將其考慮到自身的網路安全戰略之中:
1.關鍵基礎設施
關鍵基礎設施包括社會所依賴的物理網路系統,包括電網、凈水系統、交通信號燈以及醫院系統等。例如,發電廠聯網後就會很容易遭受網路攻擊。負責關鍵基礎設施的組織的解決方案是執行盡職調查,以確保了解這些漏洞並對其進行防範。其他所有人也都應該對他們所依賴的關鍵基礎設施,在遭遇網路攻擊後會對他們自身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然後制定應急計劃。
2.網路安全(狹義)
網路安全要求能夠防範未經授權的入侵行為以及惡意的內部人員。確保網路安全通常需要權衡利弊。例如,訪問控制(如額外登錄)對於安全而言可能是必要的,但它同時也會降低生產力。
用於監控網路安全的工具會生成大量的數據,但是由於生成的數據量太多導致經常會忽略有效的告警。為了更好地管理網路安全監控,安全團隊越來越多地使用機器學習來標記異常流量,並實時生成威脅警告。
3.雲安全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數據遷移到雲中也會帶來新的安全挑戰。例如,2017年幾乎每周都會報道由於雲實例配置不當而導致的數據泄露事件。雲服務提供商正在創建新的安全工具,以幫助企業用戶能夠更好地保護他們的數據,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對於網路安全而言,遷移到雲端並不是執行盡職調查的靈丹妙葯。
4.應用安全
應用程序安全(AppSec),尤其是Web應用程序安全已經成為最薄弱的攻擊技術點,但很少有組織能夠充分緩解所有的OWASP十大Web漏洞。應用程序安全應該從安全編碼實踐開始,並通過模糊和滲透測試來增強。
應用程序的快速開發和部署到雲端使得DevOps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應運而生。DevOps團隊通常將業務需求置於安全之上,考慮到威脅的擴散,這個關注點可能會發生變化。
5.物聯網(IoT)安全
物聯網指的是各種關鍵和非關鍵的物理網路系統,例如家用電器、感測器、列印機以及安全攝像頭等。物聯網設備經常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且幾乎不提供安全補丁,這樣一來不僅會威脅到用戶,還會威脅到互聯網上的其他人,因為這些設備經常會被惡意行為者用來構建僵屍網路。這為家庭用戶和社會帶來了獨特的安全挑戰。
網路威脅類型
常見的網路威脅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保密性攻擊
很多網路攻擊都是從竊取或復制目標的個人信息開始的,包括各種各樣的犯罪攻擊活動,如信用卡欺詐、身份盜竊、或盜取比特幣錢包。國家間諜也將保密性攻擊作為其工作的重要部分,試圖獲取政治、軍事或經濟利益方面的機密信息。
完整性攻擊
一般來說,完整性攻擊是為了破壞、損壞、摧毀信息或系統,以及依賴這些信息或系統的人。完整性攻擊可以是微妙的——小范圍的篡改和破壞,也可以是災難性的——大規模的對目標進行破壞。攻擊者的范圍可以從腳本小子到國家間諜組織。
可用性攻擊
阻止目標訪問數據是如今勒索軟體和拒絕服務(DoS)攻擊最常見的形式。勒索軟體一般會加密目標設備的數據,並索要贖金進行解密。拒絕服務(DoS)攻擊(通常以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的形式)向目標發送大量的請求佔用網路資源,使網路資源不可用。
這些攻擊的實現方式:
1.社會工程學
如果攻擊者能夠直接從人類身上找到入口,就不能大費周章地入侵計算機設備了。社會工程惡意軟體通常用於傳播勒索軟體,是排名第一的攻擊手段(而不是緩沖區溢出、配置錯誤或高級漏洞利用)。通過社會工程手段能夠誘騙最終用戶運行木馬程序,這些程序通常來自他們信任的和經常訪問的網站。持續的用戶安全意識培訓是對抗此類攻擊的最佳措施。
2.網路釣魚攻擊
有時候盜取別人密碼最好的方法就是誘騙他們自己提供,這主要取決於網路釣魚攻擊的成功實踐。即便是在安全方面訓練有素的聰明用戶也可能遭受網路釣魚攻擊。這就是雙因素身份認證(2FA)成為最佳防護措施的原因——如果沒有第二個因素(如硬體安全令牌或用戶手機上的軟體令牌認證程序),那麼盜取到的密碼對攻擊者而言將毫無意義。
3.未修復的軟體
如果攻擊者對你發起零日漏洞攻擊,你可能很難去責怪企業,但是,如果企業沒有安裝補丁就好比其沒有執行盡職調查。如果漏洞已經披露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而企業仍舊沒有安裝安全補丁程序,那麼就難免會被指控疏忽。所以,記得補丁、補丁、補丁,重要的事說三遍!
4.社交媒體威脅
「Catfishing」一詞一般指在網路環境中對自己的情況有所隱瞞,通過精心編造一個優質的網路身份,目的是為了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為了吸引某人與其發展戀愛關系。不過,Catfishing可不只適用於約會場景。可信的「馬甲」賬戶能夠通過你的LinkedIn網路傳播蠕蟲。如果有人非常了解你的職業聯系方式,並發起與你工作有關的談話,您會覺得奇怪嗎?正所謂「口風不嚴戰艦沉」,希望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應該加強重視社會媒體間諜活動。
5.高級持續性威脅(APT)
其實國家間諜可不只存在於國家以及政府組織之間,企業中也存在此類攻擊者。所以,如果有多個APT攻擊在你的公司網路上玩起「捉迷藏」的游戲,請不要感到驚訝。如果貴公司從事的是對任何人或任何地區具有持久利益的業務,那麼您就需要考慮自己公司的安全狀況,以及如何應對復雜的APT攻擊了。在科技領域,這種情況尤為顯著,這個充斥著各種寶貴知識產權的行業一直令很多犯罪分子和國家間諜垂涎欲滴。
網路安全職業
執行強大的網路安全戰略還需要有合適的人選。對於專業網路安全人員的需求從未像現在這樣高過,包括C級管理人員和一線安全工程師。雖然公司對於數據保護意識的提升,安全部門領導人已經開始躋身C級管理層和董事會。現在,首席安全官(CSO)或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已經成為任何正規組織都必須具備的核心管理職位。
此外,角色也變得更加專業化。通用安全分析師的時代正在走向衰落。如今,滲透測試人員可能會將重點放在應用程序安全、網路安全或是強化網路釣魚用戶的安全防範意識等方面。事件響應也開始普及全天制(724小時)。以下是安全團隊中的一些基本角色:
1.首席信息安全官/首席安全官
首席信息安全官是C級管理人員,負責監督一個組織的IT安全部門和其他相關人員的操作行為。此外,首席信息安全官還負責指導和管理戰略、運營以及預算,以確保組織的信息資產安全。
2.安全分析師
安全分析師也被稱為網路安全分析師、數據安全分析師、信息系統安全分析師或IT安全分析師。這一角色通常具有以下職責:
計劃、實施和升級安全措施和控制措施;
保護數字文件和信息系統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修改或破壞;
維護數據和監控安全訪問;
執行內/外部安全審計;
管理網路、入侵檢測和防護系統;分析安全違規行為以確定其實現原理及根本原因;
定義、實施和維護企業安全策略;
與外部廠商協調安全計劃;
3.安全架構師
一個好的信息安全架構師需要能夠跨越業務和技術領域。雖然該角色在行業細節上會有所不同,但它也是一位高級職位,主要負責計劃、分析、設計、配置、測試、實施、維護和支持組織的計算機和網路安全基礎設施。這就需要安全架構師能夠全面了解企業的業務,及其技術和信息需求。
4.安全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的工作是保護公司資產免受威脅的第一線。這項工作需要具備強大的技術、組織和溝通能力。IT安全工程師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職位,其重點在於IT基礎設施中的質量控制。這包括設計、構建和防護可擴展的、安全和強大的系統;運營數據中心系統和網路;幫助組織了解先進的網路威脅;並幫助企業制定網路安全戰略來保護這些網路。
9. 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如何實現自主可控
用自主研發的安全產品
10. 國際安全官是什麼職業
國際安全官又稱首席安全官,縮寫為CSO。CSO也可以被稱為CISO即首席信息安全官。
首席安全官(CSO)負責整個機構的安全運行狀態,既包括物理安全又包括數字信息安全。CSO負責監控、協調公司內部的安全工作,包括信息技術、人力資源、通信、合規性、設備管理以及其他組織,CSO還要負責制訂安全措施和安全標准。
首席信息安全官需要經常要向CIO(首席信息官)匯報,有時甚至直接向CEO(首席執行官)進行匯報。
(10)全球網路安全官擴展閱讀:
首席安全官的職責是:
1、對安全機構和服務提供商進行監控,由服務提供商負責保護企業資產、知識產權和計算機系統安全。
2、確定保護目標和保護制度與公司的戰略計劃保持一致。
3、制訂及執行區域以及全球的安全政策、安全標准、指導方針和執行程序,以保證持續解決安全問題。信息保護職責包括:網路安全結構、網路訪問和政策監控以及員工培訓等等。
4、像調查安全缺口那樣全面監控事件響應計劃,如有必要必須幫助安全缺口部門完善培訓計劃和法律方面的事宜。
5、像獨立安全審計顧問那樣,與外部安全顧問一起工作。
6、制訂全面的風險管理策略,並確保策略的執行。了解當前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並且在必要時根據風險和威脅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
7、全面監控產品的內部使用,並且確保工程小組與操作小組保持溝通,以便在產品出現問題時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8、進一步完善災難恢復/業務連續性策略,通過每一個業務單元的共同努力,確保我們擁有一個整合性良好的計劃和策略。
9、物理安全責任應該包括資產保護、工作場所危險防護、訪問控制系統以及視頻監控措施等。
參考資料:網路-首席安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