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事件經常反轉又反轉,對於這種反轉,你怎麼看
哈佛的心理學博士米勒曾經在研究中指出,在同一類別的產品里,消費者最多隻能記住七個品牌;
而定位理論的開拓者特勞特後來指出,消費者其實連七個都記不住,大多隻能記住兩個。
所以說,競爭的本質已經落到了爭奪消費者的心智資源上了,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生產什麼樣的產品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消費者要能夠記住你的產品。
那麼如何才能讓消費者記住自己的品牌呢?
答案就是:品牌定位,讓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中佔領同品類里第一,至少靠前的位置。
《2小時品牌素養》這書中共總結了三種定位方法:
1、搶先佔位
就像圈地運動一樣,當這塊地皮還沒有被佔領的時候,誰先搶佔了這個資源,誰就贏得了持久的優勢。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高露潔牙膏,從當時牙膏市場的形勢來看,「防止蛀牙」這個最大的心智資源沒有品牌去搶占。
於是,高露潔迅速進入中國市場,將「防止蛀牙」這一訴求,成功地植入到消費者的心智階梯中,並且多年來的廣告宣傳也一直在圍繞著四個字:防止蛀牙。
憑借這一準確定位,高露潔成為了牙膏市場的領導品牌。
2、關聯定位
這個方法的核心理論是,消費者在購買一類產品的時候,都是受到心智階梯的指引,如果你的產品可以和第一產生關聯,那麼,消費者在想到第一的時候,自然也會聯想到你的品牌。
所以說,如果同一品類領域已經有了第一,那麼,你不用正面發起攻擊,而只需要做一個跟隨者,使消費者通過和第一名的關聯想到和記住你的品牌,那麼也會取得一個很好的結果。
3、為競爭對手重新定位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要發現對手的弱點,然後從它的弱點入手,改變消費者對它的已有認知,使它的良好形象受到負面影響,然後一舉攻入,將它置換掉。
② 華為5G迎來驚天反轉,英國正式對華為發聲華為被禁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
與其說是聲明,更傾向於英國相關官員對其產生的一種說明。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美方。
自從華為成功研發5G通信網路後,華為開始在全球市場中的布局。華為在基礎上,不斷地與多個國家建立5G合作。如此一來,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勢越發明顯。如此良好的發展態勢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華為面臨著的是多個合作方的毀約。
總的來說,華為公司在多個國家無法開展業務,並不是因為安全問題。事實證明任何一件事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科技公司與多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也是如此。前期的准備工作和合作十分重要,一旦雙方失去合作的契機,信任感隨時消失。此外,一旦取消合作,選擇不同的合作商,營銷商和用戶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老美打壓他國企業簡直是流氓行為,發展本土企業才是硬道理。
③ 汽車的智能網聯化面臨著極大的網路安全挑戰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隨著互聯網 科技 的發展, 汽車 產業也逐漸向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方向發展,車輛本身已從封閉的系統變成了開放的系統,智能網聯 汽車 將逐漸成為像手機一樣的智能終端設備。當 汽車 成為網路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像其他聯網的電子設備和計算機系統一樣,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面臨嚴峻的網路安全挑戰。近幾年針對 汽車 的眾多攻擊事例表明,黑客攻擊不僅會造成數據和隱私泄露,還能通過接管和控制車輛駕駛系統,給駕乘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都帶來了重大隱患。
值得重視的安全問題
早在2015年,兩名白帽黑客就通過遠程入侵一輛正在路上行駛的切諾基,對其做出減速、關閉引擎、突然制動或者制動失靈等操控,這次事件造成克萊斯勒公司在全球召回了140萬輛車並安裝了相應補丁。2019年4月,騰訊科恩實驗室發布的報告顯示,利用特斯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存在的缺陷,通過欺騙Autopilot系統,可以實現讓車輛駛入反向車道;即使Autopilot系統沒有被車主主動開啟,黑客利用已知漏洞獲取Autopilot控制權之後,也可以利用Autopilot功能通過 游戲 手柄對車輛行駛方向進行操控。
此外, 汽車 安全漏洞不僅會對用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構成威脅,還有可能造成城市交通癱瘓,給 社會 公共安全管理帶來治理挑戰。例如,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數學模型分析發現,在交通高峰期,只要20%的 汽車 被黑客入侵導致熄火,就能有效地讓城市交通癱瘓,並導致交通事故、人員傷亡等城市混亂,而救護車和消防車也因交通停滯而無法趕到。雖然讓數百萬輛 汽車 同時遭到協同攻擊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但這項研究成果顯示了 汽車 網路安全風險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隨著車聯網的發展,智能網聯 汽車 受到的攻擊面非常廣泛。例如,黑客可通過移動App、車聯網雲平台、OTA空中軟體升級、車載T-BOX、車載信息 娛樂 系統、車載診斷系統介面、V2X車路通信等環節和節點存在的漏洞實現對車輛內數據的竊取、對車輛的盜竊以及對車輛駕駛系統自動控制。
同時,除網路安全風險外,載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 汽車 在功能安全性方面也存在重大隱患。截至目前,特拉斯、谷歌Waymo、Uber等公司研製的自動駕駛 汽車 在上路測試過程中都發生過交通事故,Uber公司的自動駕駛 汽車 還曾在2018年3月造成一名行人死亡,特拉斯開發的載入輔助駕駛系統的 汽車 更是造成多起嚴重的交通事故。這些安全事件都為智能網聯 汽車 產業發展蒙上了陰影。
科技 「病」還需要用 科技 「葯」來治
智能網聯 汽車 產業鏈長、防護界面眾多,安全問題復雜,為此,產業鏈各方紛紛加快安全技術研發,提升 汽車 安全防禦能力。
整車廠安全意識明顯提升,特拉斯連續4年在Pwn2own國際黑客大賽上舉辦漏洞懸賞計劃,已向發現其系統漏洞的黑客提供了數十萬美元獎勵。2019年,其獎金更是提高為贈送一輛Model 3轎車。國內長安 汽車 、比亞迪、蔚來 汽車 也都紛紛建立信息安全部門,或與網路安全廠商加強合作。
汽車 配套產品供應商積極在產品設計和研發側嵌入網路安全能力,以滿足整車廠的安全需求。大陸集團2017年收購以色列 汽車 網路安全公司Argus,並把網路安全放在產品與服務開發的核心位置,目前已發布了端到端安全解決方案,涵蓋電子部件安全、部件間通信安全、車輛與外界介面安全、雲端安全等。哈曼國際2016年收購 汽車 網路安全公司TowerSec,快速加強網路安全技術研發,推出了HARMAN SHIELD網路安全解決方案,並積極為標致雪鐵龍等整車廠商提供智能網聯 汽車 平台的網路安全策略。
IT互聯網公司以及網路安全企業也積極應對 汽車 網路安全風險。騰訊旗下科恩實驗室依靠自身多年的漏洞挖掘經驗長期致力於車聯網系統的漏洞挖掘與研究。網路2018年4月啟動網路安全實驗室,負責為自動駕駛 汽車 開發安全解決方案,2018年11月發布一站式 汽車 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可解決黑客攻擊和隱私泄露等安全問題。此外,國內外網路安全廠商紛紛拓展 汽車 安全業務,360推出「 汽車 安全大腦」解決方案,通過監控、分析、響應的動態防禦手段,為智能網聯 汽車 的安全運營提供保障。
此外,Arxan Technologies、Mocana、Intertrust Technologies等國外安全廠商,亞信安全、梆梆安全、綠盟 科技 等國內安全廠商都將 汽車 安全作為新增業務。同時,國外也涌現多家專注於 汽車 網路安全的初創企業,例如CarsDome、GuardKnox、CyMotive等。
汽車 網路安全的立法挑戰
除產業界積極應對 汽車 網路安全挑戰外,針對該領域的法案、指南、標准等也在積極推進過程中。美國眾議院2017年9月通過的《自動駕駛法案》將網路安全作為單獨一個章節,要求自動駕駛車輛廠商必須制定網路安全計劃,包括如何應對網路攻擊、未授權入侵以及虛假或者惡意控制指令等安全策略,用以保護關鍵的控制、系統和程序,並根據環境的變化對此類系統進行更新。此外,還要求自動駕駛 汽車 製造商必須制定隱私保護計劃,明確對車主和乘客信息的收集、使用、分享和存儲的相關做法,包括在收集方式、數據最小化、去識別化以及數據留存等方面的做法。
英國政府於2017年8月發布《網聯 汽車 和自動駕駛 汽車 的網路安全關鍵原則》,提出包括加強企業內部網路安全管理、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產品售後服務與應急響應機制、整體安全性要求、系統設計、軟體安全管理、數據安全、彈性設計在內的 8 項關鍵原則。隨後,在英國交通部和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以及眾多 汽車 企業的支持下,英國標准協會於2018年12月發布自動駕駛 汽車 網路安全標准,英國由此成為首個發布此類標準的國家。目前,我國 汽車 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和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標准制定機構也在加緊制定 汽車 信息安全標准。
針對功能安全問題,目前國內外都利用法律法規進行規制。各國針對自動駕駛 汽車 上路的立法都非常謹慎。例如出於安全考慮,目前國內外大部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法規都要求自動駕駛 汽車 測試時必須配備經過嚴格培訓的測試人員,測試駕駛人應當始終處於測試車輛的駕駛座位上,要在必要時干預或接管車輛,並強制要求測試主體在測試前購買相關保險,且必須通過封閉道路測試驗證後方可在公共和開放道路上進行測試。
當前,全球范圍內進入智能網聯 汽車 快速發展階段,企業之間跨界融合、產業重構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產業生態正在快速形成與發展。未來,人工智慧、5G、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在智能網聯 汽車 技術發展中產生巨大協同效應,重塑 汽車 產業業態和商業模式,為人類出行方式帶來根本性變革。但在當前發展階段,國內外智能網聯 汽車 廠商尚沒有構建面向中高級無人駕駛階段的可信安全體系,無論在功能安全,還是網路安全方面,智能網聯 汽車 的安全可靠性都亟待加強。若無安全性保障,將極大地限制智能網聯 汽車 的普及應用。因此,安全是智能網聯 汽車 發展的基礎,產業界各方應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在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的過程中,將安全內嵌其中,並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做到持續的安全保障,實現安全與產業發展同步建設。
人民交通》雜志是我國交通領域大型時政類期刊
以傳播國家方針政策,展現交通發展進程
助力中國交通事業快速發展成長為辦刊目標
網址:http://www.rmjtxw.com
電話:010—67637567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東鐵營順三條2號
郵政編碼:100079
編輯|貢昶
圖文|網路
④ 英國華威大學網路安全工程碩士課程
網路安全不僅僅是保護互聯網。隨著我們的世界越來越依賴數字系統,我們的車輛,基礎設施,工業控制,財務和醫療設備都存在於網路領域。學習網路安全將加深你的網路空間知識,因此你將了解這種不斷發展的網路環境的本質,以及如何保護和增強其中的人類體驗。該碩士課程側重於網路安全的技術方面,以及如何以多學科的方式來實現這些方面。強調主題的實際應用以及開發抽象分析技能。你還將獲得無與倫比的行業經驗。
核心課程
安全架構和網路防禦
密碼系統和數據保護
信息風險管理與治理
數字取證
選修課程:以下五個中的四個
企業網路安全
工業間諜和假冒
虛擬化系統的網路安全
網路情報與運營
網路物理系統
職務:網路安全顧問,信息安全分析師,技術分析師,IT安全和治理官,安全項目經理,網路咨詢工程師,IT風險和彈性經理,高級調查官。
⑤ 國外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對我們有何啟示
在實踐上,應加強公私部門合作,加大網路安全保障力度。
可借鑒英國、歐盟等的做法。
成立網路犯罪中心,科學合理地劃分各個部門的職責;建立情報事務處理部門,負責網路安全威脅信息的搜集與研判;建立網路安全國際合作部門,負責加強國際網路安全合作。
加強公私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發揮公私部門的優勢。引導私營部門成立網路安全小組或協會,加強業內之間、業內與政府之間的網路安全威脅信息共享與溝通,提升應對網路威脅和攻擊的能力;同時可加強產學研和政企合作,通過企業與高校合作、政府與企業合作、政府與高校合作等多方機制,培養高學歷、高水平的網路安全人才。
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還應當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
1.設置專門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負責人,並對該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人員進行安全背景審查;
2.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網路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和技能考核;
3.對重要系統和資料庫進行容災備份;
4.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進行演練;
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二、網路安全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1.網路,是指由計算機或者其他信息終端及相關設備組成的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對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傳輸、交換、處理的系統。
2.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3.網路運營者,是指網路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網路服務提供者。
4.網路數據,是指通過網路收集、存儲、傳輸、處理和產生的各種電子數據。
5.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二十五條 網路運營者應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安全風險;在發生危害網路安全的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六條 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等活動,向社會發布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網路安全信息,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七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從事非法侵入他人網路、干擾他人網路正常功能、竊取網路數據等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不得提供專門用於從事侵入網路、干擾網路正常功能及防護措施、竊取網路數據等危害網路安全活動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從事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的,不得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
⑥ 英情報官員懷疑卡巴斯基與俄政府有聯系是真的嗎
11月13日報道稱,英國情報官員擔心巴克萊(Barclays)向200多萬客戶免費贈送的殺毒軟體可能正被俄羅斯政府用作情報收集工具。
美國白宮一名高級官員表示,英國從事電子監聽的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數月來一直對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全球最成功的計算機安全公司之一——的軟體在英國被分發感到憂心忡忡。
政府通信總部懷疑「卡巴斯基可能已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其前身為克格勃(KGB))用來對敏感外國目標實施監控」。
目前這場風波的核心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對一批敏感的美國網路攻擊工具遭泄露一事的持續調查。去年,一個叫做「影子經紀人」(Shadow Brokers)的組織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開發的一批黑客工具發到了網上。美國官員認為該組織為俄羅斯效力。他們認為,該組織從美國國家安全局一名雇員手中獲取了這批工具,這名雇員違規將美國國安局的工具帶回家中。他家中的電腦使用卡巴斯基殺毒軟體。
卡巴斯基後來承認,其軟體的確從這名雇員家中的電腦上檢測並下載了美國國安局的工具。
卡巴斯基表示:「卡巴斯基實驗室的安全軟體,就像我們競爭對手提供的所有其他類似解決方案一樣,對計算機系統有較高的訪問許可權,由此能抵禦嚴重惡意軟體的感染,並將被感染系統的控制權交還給用戶。在提到的那起事件中,我們的系統提取了一個被檢測為惡意的zip壓縮包,打開這個壓縮包後發現,其中包含惡意代碼文件和源代碼文件。之後後者被刪除。」
今年9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宣布禁止美國政府機構使用卡巴斯基所有產品的聲明中表示:「我部對某些卡巴斯基高層人士與俄羅斯情報機構及其他政府機構之間的關系感到擔憂,也對如下情況感到擔憂,即俄羅斯法律的某些規定讓俄羅斯情報機構可以請求或強制卡巴斯基給予協助、而且可以攔截通過俄羅斯網路的通信。」
⑦ 英國封殺華為5G內幕曝光:被美國逼迫放棄,英國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2019年5月,美國白宮代表團抵達倫敦,就華為問題向英方施壓。包括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前負責人馬丁在內的英國國家安全官員試圖向美國白宮代表解釋他們的立場,即他們准備與美國進行戰略合作,打擊中國,同時表示,經過英國的技術評估,華為參與英國5G網路的建設,盡管存在一些技術安全問題,但不足以威脅到英國的國家安全。英國方面甚至向美國保證,華為不會威脅到英國與五眼聯盟政府系統或核設施的情報共享渠道,但這種保證顯然不足以讓美國白宮官員放心。
華為的5G業務在2021年的總收入已達到2800億人民幣。公平地說,英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對華為設備的禁令大大減少了華為的收入,但即便如此,華為的收入仍然超過愛立信和諾基亞至少1000億人民幣。華為現在正專注於發展其5G ToB業務,該業務在全球范圍內如火如荼,俄羅斯將華為定位為世界上第一個值得信賴的5G供應商。所有跡象表明,華為的增長仍然是不可阻擋的,即使受到阻礙。
⑧ 英國宣布禁用華為,華為對此回應了
另據英國天空新聞網消息,道登表示,英國政府將從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購買新的華為設備。此外,英國5G網路中目前所使用的華為設備須在2027年前拆除。
此外,道登還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是一個對英國電信網路、國家安全及經濟方面來說正確的決定。同時,他坦承,此舉會導致英國5G的推出延後一年。
據《金融時報》報道,英國政府通信總部(GCHQ)下屬的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SCS)受政府委託撰寫了一份有關美國制裁對華為影響的報告。14日,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召開會議對該報告進行討論。《每日電訊報》此前報道稱,GCHQ的報告認為,使用華為的技術和設備存在「安全風險」。
今年1月,英國政府宣布允許華為有限度參與英國5G網路建設。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英國政界的反華情緒逐步高漲,加上香港國安法的出台,更多保守黨議員開始向約翰遜施壓,要求英國「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早日禁用華為。
不過,《金融時報》稱,約翰遜仍在同英國保守黨內部反對華為的聲音做斗爭。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約翰遜政府計劃禁用華為是出於政治原因而非安全原因。英國《經濟學家》分析認為,除面臨保守黨和工黨的雙重壓力外,英國對華為的態度轉變還緣於「五眼聯盟」中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施壓,「脫歐」後,英國迫切希望與這兩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
近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朝令夕改、禁用華為不僅會損害英國標榜的開放、宜商、自由、透明的形象,也會損害英國獨立自主的國家形象。
華為最新回應:
對此,華為英國發言人Edward Brewster表示:
「這個決定令人失望,對英國所有的手機用戶來說都是一個壞消息。這可能會讓英國落入數字發展的慢車道,增加消費者的通訊開支,並加深數字鴻溝。此舉非但不能『提高』,反而會降低英國的發展水平,我們敦促政府重新考慮這一決定。我們有信心,美國的新管制措施不會影響我們為英國提供的產品的韌性和安全。
很遺憾,華為在英國的未來發展被政治化。此舉源於美國貿易政策,而不是安全問題。過去20年來,華為在英國聚焦構建更好的網路聯接。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我們將繼續一如既往地為客戶提供支持。
⑨ 在英國學網路安全好畢業嗎
網路安全專業為網路安全理科碩士方向,學制一年,學生也可通過非全日制的形式耗時兩年來完成該學位。該專業將給學生傳授網路安全領域的核心知識與技能,在面臨網路安全時幫助學生做出有效的安全決策,所面臨的網路安全主要為:身份;信任與聲望;密碼術;網路安全;惡意軟體的侵入偵查;風險管理;高保險系統的發展。通過該專業的學習,學生將獲得網路安全領域必備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技術與原理知識,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⑩ 為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鋪路,英國發布全球首個自動駕駛網路安全標准
近日,英國標准協會發布了全國自動駕駛汽車網路安全標准,英國成為首個發布此類標準的國家。此舉意在為英國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鋪平道路,讓該國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上保持領先。該標準的制定得到了英國交通部和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的支持。英國汽車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捷豹路虎、福特、賓利等汽車品牌均參與了相關研究。不久前,英國自動駕駛旅行聯盟宣布了一項新計劃,該計劃由英國政府資助,旨在推廣L4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該項目目前正在進行道路測試,並計劃於2019年在牛津和倫敦之間運營一系列自動駕駛汽車。上述計劃將由英國自動駕駛汽車軟體供應商Oxbotica牽頭,由安盛保險公司提供支持。在蘇格蘭,英國第一輛自動駕駛巴士將每周往返於法夫和愛丁堡之間。在英國倫敦,當地兩家計程車公司已經宣布開通路試,希望在2021年前讓整個格林威治地區覆蓋自動駕駛汽車出行服務,捷豹路虎也計劃在倫敦推出路虎自動駕駛汽車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