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一分鍾看懂網路安全事件
擴展閱讀
iphone6手機清理軟體 2025-08-16 01:48:23

一分鍾看懂網路安全事件

發布時間: 2022-12-09 18:35:39

A. 什麼網路安全事件

您好:
以下是網路安全事件的解答:
可以說當前是一個進行攻擊的黃金時期,很多的系統都很脆弱並且很容易受到攻擊,所以這是一個成為黑客的大好時代,可讓他們利用的方法和工具是如此之多!在此我們僅對經常被使用的入侵攻擊手段做一討論。

【 拒絕服務攻擊 】

拒絕服務攻擊(Denial of Service, DoS)是一種最悠久也是最常見的攻擊形式。嚴格來說,拒絕服務攻擊並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攻擊方式,而是攻擊所表現出來的結果,最終使得目標系統因遭受某種程度的破壞而不能繼續提供正常的服務,甚至導致物理上的癱瘓或崩潰。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單一的手段,也可以是多種方式的組合利用,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即合法的用戶無法訪問所需信息。

通常拒絕服務攻擊可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使一個系統或網路癱瘓。如果攻擊者發送一些非法的數據或數據包,就可以使得系統死機或重新啟動。本質上是攻擊者進行了一次拒絕服務攻擊,因為沒有人能夠使用資源。以攻擊者的角度來看,攻擊的刺激之處在於可以只發送少量的數據包就使一個系統無法訪問。在大多數情況下,系統重新上線需要管理員的干預,重新啟動或關閉系統。所以這種攻擊是最具破壞力的,因為做一點點就可以破壞,而修復卻需要人的干預。

第二種攻擊是向系統或網路發送大量信息,使系統或網路不能響應。例如,如果一個系統無法在一分鍾之內處理100個數據包,攻擊者卻每分鍾向他發送1000個數據包,這時,當合法用戶要連接系統時,用戶將得不到訪問權,因為系統資源已經不足。進行這種攻擊時,攻擊者必須連續地向系統發送數據包。當攻擊者不向系統發送數據包時,攻擊停止,系統也就恢復正常了。此攻擊方法攻擊者要耗費很多精力,因為他必須不斷地發送數據。有時,這種攻擊會使系統癱瘓,然而大多多數情況下,恢復系統只需要少量人為干預。

這兩種攻擊既可以在本地機上進行也可以通過網路進行。

※ 拒絕服務攻擊類型

1 Ping of Death

根據TCP/IP的規范,一個包的長度最大為65536位元組。盡管一個包的長度不能超過65536位元組,但是一個包分成的多個片段的疊加卻能做到。當一個主機收到了長度大於65536位元組的包時,就是受到了Ping of Death攻擊,該攻擊會造成主機的宕機。

2 Teardrop

IP數據包在網路傳遞時,數據包可以分成更小的片段。攻擊者可以通過發送兩段(或者更多)數據包來實現TearDrop攻擊。第一個包的偏移量為0,長度為N,第二個包的偏移量小於N。為了合並這些數據段,TCP/IP堆棧會分配超乎尋常的巨大資源,從而造成系統資源的缺乏甚至機器的重新啟動。

3 Land

攻擊者將一個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設置為目標主機的地址,然後將該包通過IP欺騙的方式發送給被攻擊主機,這種包可以造成被攻擊主機因試圖與自己建立連接而陷入死循環,從而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統性能。

4 Smurf

該攻擊向一個子網的廣播地址發一個帶有特定請求(如ICMP回應請求)的包,並且將源地址偽裝成想要攻擊的主機地址。子網上所有主機都回應廣播包請求而向被攻擊主機發包,使該主機受到攻擊。

5 SYN flood

該攻擊以多個隨機的源主機地址向目的主機發送SYN包,而在收到目的主機的SYN ACK後並不回應,這樣,目的主機就為這些源主機建立了大量的連接隊列,而且由於沒有收到ACK一直維護著這些隊列,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消耗而不能向正常請求提供服務。

6 CPU Hog

一種通過耗盡系統資源使運行NT的計算機癱瘓的拒絕服務攻擊,利用Windows NT排定當前運行程序的方式所進行的攻擊。

7 Win Nuke

是以拒絕目的主機服務為目標的網路層次的攻擊。攻擊者向受害主機的埠139,即netbios發送大量的數據。因為這些數據並不是目的主機所需要的,所以會導致目的主機的死機。

8 RPC Locator

攻擊者通過telnet連接到受害者機器的埠135上,發送數據,導致CPU資源完全耗盡。依照程序設置和是否有其他程序運行,這種攻擊可以使受害計算機運行緩慢或者停止響應。無論哪種情況,要使計算機恢復正常運行速度必須重新啟動。

※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是攻擊者經常採用而且難以防範的攻擊手段。DDoS攻擊是在傳統的DoS攻擊基礎之上產生的一類攻擊方式。單一的DoS攻擊一般是採用一對一方式的,當攻擊目標CPU速度低、內存小或者網路帶寬小等等各項性能指標不高它的效果是明顯的。隨著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處理能力迅速增長,內存大大增加,同時也出現了千兆級別的網路,這使得DoS攻擊的困難程度加大了 目標對惡意攻擊包的"消化能力"加強了不少,例如你的攻擊軟體每秒鍾可以發送3,000個攻擊包,但我的主機與網路帶寬每秒鍾可以處理10,000個攻擊包,這樣一來攻擊就不會產生什麼效果。所以分布式的拒絕服務攻擊手段(DDoS)就應運而生了。如果用一台攻擊機來攻擊不再能起作用的話,攻擊者就使用10台、100台…攻擊機同時攻擊。

DDoS就是利用更多的傀儡機來發起進攻,以比從前更大的規模來進攻受害者。

高速廣泛連接的網路也為DDoS攻擊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低速網路時代時,黑客佔領攻擊用的傀儡機時,總是會優先考慮離目標網路距離近的機器,因為經過路由器的跳數少,效果好。而現在電信骨幹節點之間的連接都是以G為級別的,大城市之間更可以達到2.5G的連接,這使得攻擊可以從更遠的地方或者其他城市發起,攻擊者的傀儡機位置可以在分布在更大的范圍,選擇起來更靈活了。

一個比較完善的DDoS攻擊體系分成四大部分:

攻擊者所在機

控制機(用來控制傀儡機)

傀儡機

受害者

先來看一下最重要的控制機和傀儡機:它們分別用做控制和實際發起攻擊。請注意控制機與攻擊機的區別,對受害者來說,DDoS的實際攻擊包是從攻擊傀儡機上發出的,控制機只發布命令而不參與實際的攻擊。對控制機和傀儡機,黑客有控制權或者是部分的控制權,並把相應的DDoS程序上傳到這些平台上,這些程序與正常的程序一樣運行並等待來自黑客的指令,通常它還會利用各種手段隱藏自己不被別人發現。在平時,這些傀儡機器並沒有什麼異常,只是一旦黑客連接到它們進行控制,並發出指令的時候,攻擊傀儡機就成為害人者去發起攻擊了。

"為什麼黑客不直接去控制攻擊傀儡機,而要從控制傀儡機上轉一下呢?"。這就是導致DDoS攻擊難以追查的原因之一了。做為攻擊者的角度來說,肯定不願意被捉到,而攻擊者使用的傀儡機越多,他實際上提供給受害者的分析依據就越多。在佔領一台機器後,高水平的攻擊者會首先做兩件事:1.考慮如何留好後門,2. 如何清理日誌。這就是擦掉腳印,不讓自己做的事被別人查覺到。比較初級的黑客會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日誌全都刪掉,但這樣的話網管員發現日誌都沒了就會知道有人幹了壞事了,頂多無法再從日誌發現是誰乾的而已。相反,真正的好手會挑有關自己的日誌項目刪掉,讓人看不到異常的情況。這樣可以長時間地利用傀儡機。但是在攻擊傀儡機上清理日誌實在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即使在有很好的日誌清理工具的幫助下,黑客也是對這個任務很頭痛的。這就導致了有些攻擊機弄得不是很乾凈,通過它上面的線索找到了控制它的上一級計算機,這上級的計算機如果是黑客自己的機器,那麼他就會被揪出來了。但如果這是控制用的傀儡機的話,黑客自身還是安全的。控制傀儡機的數目相對很少,一般一台就可以控制幾十台攻擊機,清理一台計算機的日誌對黑客來講就輕松多了,這樣從控制機再找到黑客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 拒絕服務攻擊工具

Targa

可以進行8種不同的拒絕服務攻擊,作者是Mixter,可以在[url]http://packerstorm.security.com[/url]和[url]www.rootshell.com[/url]網站下載。Mixter把獨立的dos攻擊代碼放在一起,做出一個易用的程序。攻擊者可以選擇進行單個的攻擊或嘗試所有的攻擊,直到成功為止。

FN2K

DDOS工具。可以看作是Traga加強的程序。TFN2K運行的DOS攻擊與Traga相同,並增加了5種攻擊。另外,它是一個DDOS工具,這意味著它可以運行分布模式,即Internet上的幾台計算機可以同時攻擊一台計算機和網路。Trinoo

DDOS工具,是發布最早的主流工具,因而功能上與TFN2K比較不是那麼強大。Trinoo使用tcp和udp,因而如果一個公司在正常的基礎上用掃描程序檢測埠,攻擊程序很容易被檢測到。

Stacheldraht

Stacheldraht是另一個DDOS攻擊工具,它結合了TFN與trinoo的特點,並添加了一些補充特徵,如加密組件之間的通信和自動更新守護進程。

希望對你有用

B. 關於網路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網蟲」錢某終於見到了網上聊天認識的女網友「仇某」。然而,兩人散步至一處花店附近時,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無准備的錢某不僅遭到一陣毆打,身上僅有的1部手機和300元人民幣也被搶走。

3天以後,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稱「仇某」的女網友。原來,兩人在網上搭識以後,錢某經常出言不遜,裘某萌發報復念頭,找到以前的男友搶劫錢某財物。

2、低價陷阱

2018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後,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3、「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

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4、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

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5、「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去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

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C.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1、2007年1月的熊貓燒香網路安全事件,算是給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鍾。

互聯網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駭客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可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後綴的文件,導致出現藍屏、頻繁重啟和硬碟文件損壞等問題,一度讓人聞風喪膽,給很多門戶網站、數據系統帶來的損害是無法估算的。

時至今日,網路安全手段不斷升級,網路攻擊也比十幾年前更加防不勝防,但熊貓燒香是國民第一次大規模地對網路病毒的真切感受,其起到的網路安全發展的推動和對網路完全的警示作用是里程碑式的。

2、2014年出現的數十億賬號信息泄露網路安全事件。這算得上歷史上最讓人恐慌的安全事件了。

根據網路搜索顯示的結果,當年大品牌的泄露事件包含家得寶、摩根大通銀行、支付寶、蘋果、攜程、小米、索尼、微軟甚至韓國三大信用卡廠商以及12306都赫然在列。除了這些大型事件,很多小型的泄露事件都在不斷發生,有的甚至無從調查。賬號安全關繫到每個人的財產安全,絕對不容忽視。

3、2020年的富士康大型勒索病毒網路安全事件。

勒索病毒早在19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主要以攻擊個人、企業、高校界的主機為主,通過對用戶的文件加密,勒索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價值才能解密,甚至破壞文件數據,其惡劣程度也是導致一眾受攻擊的企業損失慘重。

可以看一組數據,20年11月墨西哥的富士康遭受「DoppelPaymer」勒索軟體的攻擊,導致1200台伺服器被加密, 被竊取100GB未加密文件,刪除了20-30TB的數據備份,並要求支付大額比特幣作為贖金。

面對網路安全攻擊並不是無從下手,雖然每次大型攻擊的出現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但把問題想到前邊,做好安全部署,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於未然。進入2021年,更多企業應該圍繞等級保護的要求,從主機安全、DDos防護、Web應用防火牆、雲防火牆以及數據安全審計幾個層面去未雨綢繆。

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不知道應該如何在網路安全上做到面面俱到,甚至於選品、采購各個環節都處於無從下手的階段,比較方便的一個方式就是通過代理采購網路安全。選擇代理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去考慮,價格折扣、售後服務、技術能力、專業程度、方案能力。

D. 什麼是網路安全,為何要注重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2020年4月《 第4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突破9億


網路安全為何重要?
當今時代,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網路安全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從世界范圍看,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網路安全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

E.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F. 我國曾面臨哪些網路安全事故是如何應對的

我國曾面臨的網路安全事故有千年蟲,是在1999年廣泛受人關注的一個很有名的網路安全事件,後來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千年蟲不是病毒,而是計算機誕生起就留下的一個大BUG。

應對方法是集中了很多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降低千年蟲問題帶來的影響,但是千年蟲問題是沒有被完全解決的。

計算機2000年問題,又叫做「千年蟲」、「電腦千禧年千年蟲問題」或「千年危機」。縮寫為「Y2K」。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計算機程序的智能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晶元等)中,由於其中的年份只使用兩位十進制數來表示。

因此當系統進行(或涉及到)跨世紀的日期處理運算時(如多個日期之間的計算或比較等),就會出現錯誤的結果,進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崩潰。因此從根本上說千年蟲是一種程序處理日期上的bug(計算機程序故障),而非病毒。

G.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