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法國網路安全局警告中國

法國網路安全局警告中國

發布時間: 2022-12-10 19:48:03

①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② 斯諾登事件對信息安全有何警示

斯諾登事件為我們敲響了信息安全的警鍾,也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當前網路信息安全所面臨形勢的嚴峻性。保障我國網路信息安全,是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斯諾登事件警示我們:

一、網路空間已經演變成各國博弈的新戰場
21 世紀,互聯網已經成為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主宰著世界的變遷。互聯網上的網路空間,是現實世界的延伸,也是現實世界的數字化體現。網路已經成為繼領土、領海、領空、太空之後的第五大疆域。從「棱鏡門」事件來看,互聯網對美國幾乎是透明的,全球互聯網的最終主導權一直都牢牢掌握在美國的手中。
事實上,美國有「棱鏡」監聽計劃,其他國家也有相應的針對別國或本國的網路監聽項目,如英國的「顳顬」情報監聽項目,法國對外安全總局的大規模攔截電話和電話數據,日本的《PC 監視法案》對個人和公司網路信息的監控,印度、德國等國家也都有類似的機構對互聯網實施著監控。網路空間已經演變成了世界各國博弈的新戰場。
二、網路信息安全威脅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美國的情報機構對互聯網的掌控已經超出了世人的想像,他們能夠通過秘密技術監控世界各國,監控幾乎每一個人,控制關鍵基礎設施。你在網上的一切行動和資料,都可以被調查得一清二楚,因為互聯網在他們眼裡是透明的。著名的「微軟黑屏」事件,已經向世人揭露出一個重大事實:微軟有能力控制使用Windows 系統的每一台電腦,用戶實際上已經喪失了對自己計算機的控制權。
三、我國面臨的信息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斯諾登曾在向美國《華盛頓郵報》提供的機密文件中披露,自 2009 年以來,美國國家安全局一直在入侵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電腦系統。此外,美國國家安全局下的「定製入口行動」辦公室(TAO),近15 年來一直從事著侵入中國境內電腦和通信系統進行網路攻擊的工作,藉此獲取有關中國的有價值情報。
我國所面臨的信息安全形勢確實十分嚴峻。首先,我國信息安全的整體防護能力還十分薄弱,我國信息安全關注的重點還只是停留在網路攻防與內容合法性方面,對於因通信設備而引起的網路社會安全則一直不夠重視。我國的網路通信設備關鍵基礎設施幾乎全部是購自國外的產品,這為我國的網路信息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此外,當前我國公民信息安全的防護意識還十分淡薄,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網路信息安全威脅帶來的嚴重後果缺乏足夠的認識。
四、我國應完善信息安全主動防禦體系的建設
保障信息安全就是保障國家安全。面對日益嚴重的網路威脅,我們必須下決心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網路空間缺乏防護能力的局面。專家建議:我國亟須完善自主可控的國家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加強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建設,強化基礎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的等級化保護和監督管理,落實等級保護相關措施。同時,鼓勵和扶持自主開發核心技術及產品創新,運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保障國家基礎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實現真正的自主可控,不再受制於人,把中國的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③ 法國對中國態度

法國,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也是第一個和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馬克龍總統上任後,中法保持良好關系。進入2020年,法國對華態度如何?這可以從法國對華為事件中可窺見一斑。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法國,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也是第一個和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馬克龍總統上任後,中法保持良好關系。進入2020年,法國對華態度如何?這可以從法國對華為事件中可窺見一斑。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法國對中國態度

一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意圖將華為「趕盡殺絕」。在美國壓力之下,英國已經向華為舉起「屠刀」。而作為盟友的法國態度則搖擺不定。梳理發現,今年7月底,法國國家網路安全局(ANSSI)告知國內的電信運營商,他們可以使用華為設備,但使用許可到期後將無法續簽。毫無疑問,這是隱性封殺華為。
法國總統馬克龍則表態稱,不會限制華為,但鼓勵使用歐洲企業設備。種種跡象表明,法國正在倒向美國陣容。如果法國真的跟隨美國步伐,那麼將可能導致該國在5G領域失去領先優勢。同時,該國的電信運營商也將承受不小的經濟損失。

④ 駐法國使館梳理詐騙陷阱,被騙同胞輕信詐騙分子究竟為何

根據駐法國使館的相關公告,許多在外公民因為對於網路詐騙沒有相關意識,並且很容易輕信冒充公職人員或相關理財陷阱的手段,導致自身產生了巨量的金額損失。

隨著經濟的平穩發展以及國際現有的相關狀況,都在外的留學生或工作的公民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預防詐騙意識,有任何問題要及時的與駐法國使館的官方人員進行通告,不要隨意輕信一些來路不明的相關電話。

一些不法分子偽裝成官方政府人員,詐騙受害者的錢財。

雖然我國在國內的反詐騙宣傳已得到了充分有效的措施推廣,但許多在外工作的留學生或居住公民也定要保持警惕,此次的相關公告就說明有詐騙分子已經可以通過將來電號碼偽裝成官方政府電話的相關信息,來誘騙當事人上當並要求錢款。還有不法分子以所謂幫助證明清白或協助辦案為理由,誘導受害者匯款,拍攝視頻等配合調查,藉此來訛詐錢款。

⑤ 2013年國際十大互聯網安全事件的偽造CA證書

六、Google曝法國偽造CA證書全球首例國家級偽造CA證書劫持加密通訊事件誕生
2013年12月7日,Google安全博客發表聲明,他們在12月3日發現一個與法國信息系統安全局(ANSSI)有關系的中級CA發行商向多個Google域名發行了偽造的CA證書。根據分析稱,ANSSI偽造CA證書是全球首例曝光的國家級偽造CA證書劫持加密通訊事件,在網路安全行業影響惡劣。此偽造CA證書被利用監視Google流量,劫持Google的加密網路服務,例如對Gmail、Google HTTPS搜索、Youtube等進行釣魚攻擊、內容欺騙和中間人攻擊。
微軟隨後發布針對Windows Vista、Windows7、Server2008、Server2008R2提供了吊銷證書的補丁。

⑥ 如何看待華為獲美國臨時豁免,五角大樓承包商 9 月底前可繼續使用中資設備

你好樓主,美國之所以臨時豁免華為,是因為他們扛不住了。因為真的斷了華為,他們也沒有什麼可用的設備,所以,沒有辦法,他們只能是讓華為再繼續上了。所以我認為這應該是華為勝利的前奏。可以在美國的國防大樓使用,可以稱得上是非常牛了。支持國產支持華為,不遠的將來,華為肯定可以突破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