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noteexpress的中文參考文獻作者後是"etal"而英文參考文獻作者後是"等",怎麼解決
採用多語言,多建立一個中文的標簽,裡面單獨設置。
既然幾年後有人再問,就在這里繼續吧:
1、進入樣式編輯器,找到要編輯的樣式,編輯,右邊正面,勾選「使用多語言格式化」,點擊「語言標識管理器」,添加「chinese」;
2、進入引文的「作者列表」,右邊就可以選擇不同的語言,修改相應的「etal」或「等」;
3、進入題錄的「作者列表」,右邊就可以選擇不同的語言,修改相應的「etal」或「等」。
② 任務型對話系統中狀態追蹤(DST)
前面寫了對話系統中的SLU之領域 分類/意圖識別 、 槽填充 、 上下文LU和結構化LU 以及 NLG ,DST是對話管理(DM)的一部分,而DM是任務型對話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說個 非嚴格的對比 :如果把對話系統比作計算機的話,SLU相當於輸入,NLG相當於輸出設備,而DM相當於CPU(運算器+控制器)。
對話系統按功能來劃分的話,分為閑聊型、任務型、知識問答型和推薦型。在不同類型的聊天系統中,DM也不盡相同。
閑聊型對話中的DM就是對上下文進行序列建模、對候選回復進行評分、排序和篩選等,以便於NLG階段生成更好的回復;
任務型對話中的DM就是在NLU(領域分類和意圖識別、槽填充)的基礎上,進行對話狀態的追蹤(DST)以及對話策略的學習(DPL,下次分享),以便於DPL階段策略的學習以及NLG階段澄清需求、引導用戶、詢問、確認、對話結束語等。
知識問答型對話中的DM就是在問句的類型識別與分類的基礎上,進行文本的檢索以及知識庫的匹配,以便於NLG階段生成用戶想要的文本片段或知識庫實體。
推薦型對話系統中的DM就是進行用戶興趣的匹配以及推薦內容評分、排序和篩選等,以便於NLG階段生成更好的給用戶推薦的內容。
什麼是對話狀態?其實狀態St就是一種 包含0時刻到t時刻的對話歷史、用戶目標、意圖和槽值對的數據結構 ,這種數據結構可以給DPL階段提供學習策略(比如定機票時,是詢問出發地還是確定訂單?)繼而完成NLG階段的回復。
對話狀態追蹤(DST)的作用: 根據領域(domain)/意圖(intention) 、曹植對(slot-value pairs)、之前的狀態以及之前系統的Action等來追蹤當前狀態 。他的 輸入是Un(n時刻的意圖和槽值對,也叫用戶Action)、An-1(n-1時刻的系統Action)和Sn-1(n-1時刻的狀態),輸出是Sn(n時刻的狀態) 。 這里用戶Action和系統Action不同,且需要注意
S = {Gn,Un,Hn},Gn是用戶目標、Un同上、Hn是聊天的歷史,Hn= {U0, A0, U1, A1, ... , U −1, A −1},S =f(S −1,A −1,U )。
DST涉及到兩方面內容: 狀態表示、狀態追蹤 。另外為了解決領域數據不足的問題,DST還有很多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方面的工作。比如基於特徵的遷移學習、基於模型的遷移學習等。
為了在抽象的建模的基礎上加深理解,看個小例子:
通過前面的建模和實例化,不難看出對話狀態數跟意圖和槽值對的數成 指數關系 ,維護所有狀態的一個分布非常非常浪費資源,因此需要比較好的狀態表示法來減少狀態維護的資源開銷(相當於特定任務下,更合理的數據結構設計,好的數據結構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演算法開銷變小)。
常見的狀態表示法包括兩種:
Hidden Information State Model (HIS)
這種方法就是:使用 狀態分組 和 狀態分割 減少跟蹤復雜度。其實就是類似於二分查找、剪枝。
Bayesian Update of Dialogue States (BUDS)
這種方法就是:假設不同槽值的轉移概率是相互獨立的,或者具有非常簡單的依賴關系。這樣就將狀態數從意圖和槽值數的 指數 減少到了 線性 。
下面簡單對比下兩種不同狀態表示法的優缺點:
講到DST就不得不講DSTC,DSTC是 Dialog System Technology Challenge ,主要包括6個Challenge。DSTC對DST的作用就相當於目標函數對機器學習任務的作用,真正起到了評估DST技術以及促進DST技術發展的作用。之所以在DST前先說DSTC是因為後面的很多DST的方法是在某個DSTC(大多是DSTC2、DSTC3、DSTC4、DSTC5)上做的。
先來看看DST的形象化
再來看看我總結的DST的方法匯總,注意我沒有整理基於規則的DST( 基於規則的方法雖然可以較好利用先驗知識從而可以較好解決冷啟動等問題,但是需要太多人工、非常不靈活、擴展性和移植性很差、不能同時追蹤多種狀態 )。
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對話系統中的不同DST技術。
論文: ( Lee, SIGDIAL 2013 )( Kim et al., 2014 )
從BUDS中對不同槽值的轉移概率是相互獨立的假設(是不是很像馬爾可夫假設?)以及St的預測需要Un、An-1和Sn-1(轉移概率和發射概率),是不是想到了HMM和CRF?沒錯,前期的基於統計的DST就是用了很多CRF。 n = (S −1, A −1, U )。
Lee, SIGDIAL 2013 的主要思想如下:
Kim et al., 2014 的主要思想如下:
論文: ( Mrkšić et al., ACL 2015 )( Henderson et al., 2013 )( Henderson et al., 2014 )( Zilka el al., 2015 )
關於神經網路的介紹、神經網路的好處和壞處,不再贅述,已經爛大街。基於神經網路的很多方法是在DSTC上做的,這里選取了幾篇有針對性的經典論文簡單介紹下。
Mrkšić et al., ACL 2015 是ACL2015的一篇論文,它是用RNN進行多領域的對話狀態追蹤,主要貢獻是證明:利用多個領域的數據來訓練一個通用的狀態追蹤模型比利用單領域數據訓練追蹤模型效果要好。
Henderson et al., 2013 是利用DNN來解決DSTC,它把DST當分類問題,輸入時間窗口內對話輪次提取的特徵,輸出slot值的概率分布。該方法不太容易過擬合,領域遷移性很好。模型結構圖如下:
Henderson et al., 2014 ,基於DRNN和無監督的自適應的對話狀態魯棒性跟蹤,從論文名字就能看出因為使用DRNN和無監督的自適應導致DST 魯棒性很好 。
先來看看特徵提取的辦法:主要提取f,fs,fv三種特徵,f是針對原始輸入提取,fs和fv是對原始輸入中的詞做Tag替換得到 泛化特徵 。
再來看下模型結構:對slot訓練一個模型,利用無監督的自適應學習,將模型泛化到新的domain以便於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Zilka el al., 2015 ,基於增量LSTM在DSTC2做對話狀態追蹤,具體思想如下:
( Williams 2013 )( Mrkšic, ACL 2015 )
目前對話系統數據較少,我比較看好遷移學習在任務型對話中的應用,尤其是DST這種較復雜的任務。
Williams 2013 ,這是通過 多領域學習與泛化 來做對話狀態追蹤,比較好的解決了數據目標領域數據不足的問題。
Mrkšic, ACL 2015 ,這是ACL 2015的一篇paper,基於RNN做多領域的對話狀態追蹤,主要貢獻是證明:利用多個領域的數據來訓練一個通用的狀態追蹤模型比利用單領域數據訓練追蹤模型效果要好。順便說一句,這篇論文涵蓋了很多任務型對話領域比較高產的學者。
Shietal., 2016 ,基於 多通道卷積神經網路 做 跨語言 的對話狀態跟蹤。為每一個slot訓練一個多通道CNN(中文character CNN、中文word CNN、英文word CNN),然後跨語言做對話狀態追蹤,我個人很喜歡這篇paper,也非常推薦大家好好讀讀這篇paper。
先來看看方法的整體結構:
再來看看多通道CNN的結構圖:
最後看看輸入之前的預處理:
( Mrkšić et al., ACL 2017 )
這是發表於ACL 2017的一篇論文,個人覺得水平很高。
先來看一下基於word2vec的表示學習模型,本文提出兩種架構:NBT-DNN、NBT+CNN,結構圖如下:
再來看看整個模型的結構圖,它包含語義解碼和上下文建模兩部分:語義解碼:判斷槽值對是否出現在當前query;上下文建模:解析上一輪系統Act,系統詢問(tq)+ 系統確認(ts+tv)。
模型還有一部分:二元決策器,用來判定當前輪的槽值對的狀態。本文的狀態更新機制採用簡單的基於規則的狀態更新機制。
另外,ACL 2018在本文的基礎上提出完全NBT( Fully NBT) ,主要變動是修改基於規則的狀態更新機制,把更新機制融合到模型來做 聯合訓練 。具體更新狀態的機制包括One-Step Markovian Update( 一步馬爾科夫更新,使用兩個矩陣學習當前狀態和前一時刻狀態間的更新關系和系數)和Constrained Markovian Update(約束馬爾科夫更新,利用對角線和非對角線來構建前一種方法中的矩陣,對角線學習當前狀態和前一時刻狀態間的關系,非對角線學習不同value間如何相互影響)。總之,這個工作擴展的比較細致。
其實還有很多種對話狀態追蹤的方法,比如基於貝葉斯網路做DST、基於POMDP(部分可觀測馬爾可夫決策過程)做DST等,因為時間相對比較久遠,這里不再贅述。
以上介紹了多種對話系統中的DST技術,下面簡單總結下它們的優勢和劣勢。
任何一項技術想要取得進步,那麼他的評測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就相當於目標函數之於機器學習演算法),所以我列出一些關於DST的評估。遺憾的是,目前DST的評估我感覺並不成熟,這也是制約DST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誰能想出更好的評估方法或整理出一個業內公認的高質量數據集,那麼一定會在DST(甚至是對話系統)領域有一席之地,引用量也會蹭蹭的上漲。
6.1.Dialog State Tracking Challenge (DSTC)
Williams et al. 2013, Henderson et al. 2014, Henderson et al. 2014, Kim et al. 2016, Kim et al. 2016, Hori et al. 2017
6.2. State Representation:
6.2.1 HIS
Steve Young, Jost Schatzmann, Karl Weilhammer, and Hui Ye. The hidden information state approach to dialog management.
6.2.2 BUDS
Blaise Thomson, Jost Schatzmann, and Steve Young. Bayesian update of dialogue state for robust dialogue systems.
6.3.DST
6.3.1 CRF
Sungjin Lee. Structured discriminative model for dialog state track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DIAL 2013 Conference. Lee, SIGDIAL 2013
Seokhwan Kim and Rafael E Banchs. Sequential labeling for tracking dynamic dialog states. Kim et al., 2014
6.3.2 NN-Based DST
Multi-domain Dialog State Tracking usi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Mrkšić et al., ACL 2015
Deep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for the Dialog State Tracking Challenge, Henderson et al., 2013
Robust dialog state tracking using delexicalis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and unsupervised adaptation, Henderson et al., 2014
Incremental lstm-based dialog state tracker, Zilka el al., 2015 .
6.3.3 Neural Belief Tracker
Neural Belief Tracker: Data-Driven Dialogue State Tracking , Mrkšić et al., ACL 2017
6.3.4 Multichannel Tracker
A 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Cross-language Dialog State Tracking, Shi et al., 2016
6.3.5 Transfer learning for DST
6.3.5.1 Feature based transfer for DST
Jason Williams. Multi-domain learning and generalization in dialog state tracking . In Proceedings of SIGDIAL. Williams 2013
Hang Ren, Weiqun Xu, and Yonghong Yan. Markovian discriminative modeling for cross-domain dialog state tracking .
6.3.5.2 Model based transfer for DST
Nikola Mrkšic, Diarmuid O Séaghdha, Blaise Thomson,Milica Gaši ́c, Pei-Hao Su, David Vandyke, Tsung-Hsien Wen, and Steve Young. Multi- domain dialog state tracking usi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 Mrkšic, ACL 2015
③ 機會識別不受個人社會關系網路的影響
機會識別不受個人社會關系網路的影響說法是錯誤的。
機會識別是創業者通過分析、判斷、篩選,在眾多機會中發現利己的、能夠被利用的、最優的創業機會。創業者的社會網路對其創業識別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
3、Tanja認為網路關系分為正式關系、非正式關系和中介關系。正式關系是各個商業夥伴之間的關系;非正式關系包括社會關系(比如和朋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④ 高光譜礦物信息提取
8.6.1 方法與流程
8.6.1.1 產品生成業務化流程
常用的高光譜礦物填圖標准方法:先運用最大雜訊分離(MNF)變換對反射率數據進行波譜降維,用像元純度指數(PPI)分析進行空間降維,然後用N維可視化方法來確定圖像端元,進行端元識別,確定礦物波譜,最後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礦物填圖,並對結果進行優化操作。礦物填圖流程圖如圖8.40所示。
1)數據降維。利用MNF變換進行光譜數據減維,分離數據中的雜訊,減小運算量。觀察最終特徵值和MNF圖像,確定數據的固有維數,選擇合適的MNF波段進行PPI指數計算。
2)計算圖像的PPI指數。計算MNF圖像的PPI指數,最終產生PPI圖像,圖像中像元的DN值代表像元被記錄為極值的次數,從直方圖中選擇閾值,僅選擇最純的像元以保證被分析的像元數最小,這些像元被輸入到分離特定光譜端元的互動式可視化演算法中。
3)N維可視化進一步提純純凈像元。在N維可視化中,光譜可視為n維散點圖中的一個點,n是波段數。通過選擇n維散點圖的頂點和拐角,進一步提純純凈像元。將最終確定的端元輸入到圖像中的感興趣區(ROI),從圖像中提取每個感興趣區平均反射率光譜曲線作為成像光譜礦物填圖的候選端元。
圖8.40 常見高光譜礦物填圖流程
4)建立真實波譜庫。將採集端元的波譜曲線輸出,經過波譜分析(用波譜特徵擬合演算法與USGS標准波譜庫進行匹配識別)得到的波譜曲線圖,確定端元礦物並建立該礦物的真實波譜庫。
5)選擇合適的填圖方法,輔以自行建立的真實波譜庫,提取出各類礦物。並對提取結果做最小圖斑去除、類合並等操作,優化礦物提取結果。
8.6.1.2 礦物信息提取的高光譜數據預處理
先將成像高光譜數據進行輻射定標、大氣校正等過程得到光譜反射率數據。無論是高光譜成像儀還是傳統的多光譜感測器,它們所記錄的數據都是地面觀測目標的反射或輻射能量的光譜輻射絕對值,與地物目標的光譜反射率或光譜輻亮度值是不一致的。因此,輻射定標和光譜重建是地物識別和定量分析不可缺少的環節。只有經過輻射標定、輻射校正和大氣校正,剔除由於大氣散射、吸收、地形起伏及感測器本身不穩定帶來的各種失真,將記錄的圖像值轉換為地面的反照率值,重建像元地面光譜,才能根據光譜特徵,有效地識別地物,反演地物成分。
8.6.1.3 典型礦物光譜吸收特徵分析
首先打開波譜資料庫系統圖8.41調出所研究的典型礦物的光譜進行分析。
根據主要譜帶的位置將礦物劃分為含Fe2+礦物、Fe3+礦物、Mn2+礦物、碳酸鹽礦物、含Al-OH鍵礦物、含Mg-OH鍵礦物等大類。
Al-OH:診斷譜帶一般位於2165~2215 nm附近;
Mg-OH:診斷譜帶一般位於2315~2335 nm附近;
Fe2+:診斷譜帶一般位於1000~1100nm附近;
圖8.41 波譜庫系統主界面
Fe3+:診斷譜帶一般位於600~900nm附近;
Mn2+:診斷譜帶一般位於450~600nm附近。
以主吸收譜帶和次要吸收譜帶的組合特徵,並考慮到吸收譜帶在不同岩石中的變異,識別礦物族。如對Al-OH鍵礦物可分為明礬石族、蒙脫石族、白雲母族、高嶺石族;含Mg-OH礦物可分為綠泥石族、黑雲母族、綠簾石族、蛇紋石族、滑石-透閃石族等;碳酸鹽礦物包括方解石族、白雲石族等。
1)對於Al-OH鍵礦物:
明礬石族:兩個吸收特徵分別位於2175nm(2165~2175nm,± 10nm)和2325nm。
蒙脫石族:位於2215nm(2205~2215 nm,± 10nm)的主要吸收特徵伴隨有一個2440nm的次級吸收。
白雲母-伊利石族:位於2205nm(2195~2215 nm,± 20nm)的主要特徵吸收伴隨有三個次級吸收峰,分別位於2355nm,2440nm和2115nm。
高嶺石族:2200nm附近的OH-譜帶,在該譜帶左翼存在次一級的譜帶(2160nm)。
圖8.42為典型Al-OH鍵礦物波譜特徵圖。
圖8.42 幾種典型Al-OH鍵礦物波譜特徵圖
2)對於碳酸鹽礦物:
方解石族:位於2330 nm~2340 nm的主要譜帶。
菱鐵礦族:同時具有Fe2+在1000nm與
圖8.43為典型碳酸鹽礦物波譜特徵圖。
圖8.43 幾種典型碳酸鹽礦物波譜特徵圖
3)對於Mg-OH鍵礦物:
綠泥石族:位於2330 nm主要吸收特徵伴隨有一個2386 nm及2224 nm兩個次級吸收。
綠簾石族:位於2330 nm主要吸收特徵伴隨有一個2225~2226 nm的次級吸收。
蛇紋石族:位於2320 nm附近主要吸收特徵伴隨有2110 nm為中心的較寬的弱譜帶。
滑石-透閃石族:位於2290~2310 nm附近的較寬的雙峰譜帶和2385 nm附近的次級吸收。
圖8.44為典型Mg-OH鍵礦物波譜特徵圖。
圖8.44 幾種典型Mg-OH鍵礦物波譜特徵圖
8.6.1.4 礦物識別技術
目前,基於成像光譜數據的礦物識別的方法主要有:基於光譜波形參數、基於光譜相似性測度、基於混合光譜模型、基於地質統計規律、基於光譜知識的智能識別等。
(1)光譜波形參數提取與蝕變識別的技術方法
岩石礦物單個診斷性吸收特徵峰可以用吸收波段位置(λ)、吸收深度(H)、吸收寬度(W)、吸收面積(A)、吸收對稱性(d)、吸收的數目(n)和排序參數作完整地表徵(陳述彭等,1998)。根據端元礦物的單個診斷性吸收波形,從成像光譜數據中提取並增強這些參數信息,可直接用於識別岩礦類型。如HSI編碼與吸收波段圖(Kruse,1988)是利用連續統去除後的光譜圖像,定義出波段吸收中心位置圖像,波段深度圖像及波段半極值寬度(FWHM)圖像,並分別賦予HSI空間的明度(H)、強度(I)和飽和度(S),然後逆變換到RGB色度空間。代表性的方法還有光譜特徵擬合(SFF)等。
光譜特徵擬合(SFF,Spectral feature fitting):光譜特徵擬合是一種基於光譜吸收特徵的方法,使用最小二乘法技術將圖像中每一個像元的光譜曲線與所選擇的參考光譜曲線的吸收特徵進行擬合。是選擇包含目標礦物特定吸收譜帶的光譜區間,利用最小二乘擬合方法,比較像元光譜與目標光譜吸收特徵的整體形態和吸收深度。該方法對噪音和地形有較好地抑製作用。
(2)基於相似性測度的識別技術方法
成像光譜最大的優勢在於利用有限細分的光譜波段,去再現像元對應物的光譜曲線。這樣,利用整個光譜曲線進行礦物匹配識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單個波形的不確定性影響(如光譜漂移、變異等),提高識別的精度(甘甫平等,2000)。基於整個波形的識別技術方法是在參考光譜與像元光譜組成的二維空間中,合理地選擇測度函數度量標准光譜或實測光譜與圖像光譜的相似程度。這類方法主要有光譜角制圖(SAM)技術、光譜二值編碼(Binary encoding)技術等。
(3)基於光譜知識模型識別的技術方法
基於光譜知識模型識別的技術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光學、光譜學、岩礦結晶學和數學理論之上的信號處理技術方法。它不僅能夠克服利用單一譜形識別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從地物光譜學原理入手、從本質上理解認識岩礦光譜的物理機制與物理過程,建立光譜數學物理模型,識別並定量提取岩礦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精確地量化地表物質的組成及深入地描述地物組成的物理特性,以進一步探測地物所蘊藏的成生環境本質。例如,建立在Hpake(1981)光譜雙向反射理論基礎之上的線性混合光譜分解模型(SMA/SUM),可以根據不同地物或者不同像元光譜反射率響應的差異,構造光譜線性分解模型,從而識別地物,量化地物成分,挖掘地物成生環境信息。
(4)基於地質統計特徵的分類識別方法
該類方法是基於地物在圖像上的統計分布規律,建立地質模型進行圖像分類識別。比較典型的有(Ieohku,etal,1996),概率模型(Porbabilistic Model),幾何光學模型(Geomertic-optical Model),隨機幾何模型(Stochastic Geometric Model)及非參數地質統計模型(Non-paramertic GeostatisticTechnique)。
(5)基於光譜知識的智能識別方法
傳統的及上述的成像光譜識別方法利弊共存。對於高維與超大容量的成像光譜數據及大量的實驗室光譜研究結果等迫切要求新的高效的遙感定量分析技術。因此,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路、模糊識別等基於光譜知識的智能識別應運而生。神經網路技術是應用最廣泛的識別技術(Gong,1996;Jimenez,et al.,1998;Benediktsson,et al.,1995;Garcia Haro,et al.,1998)。Goetting 和 Lyon(1986)建立一個試驗性專家系統;Kruse等(1993)建立了基於知識的成像光譜礦物自動匹配製圖系統。以Dempster-Shafer證據理論為基礎格架的證據推理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基於光譜知識的智能識別技術方法與系統將是成像光譜遙感地物信息識別、提取與量化及實用化的最佳選擇與發展方向,極具潛力。
8.6.2 結果與分析
8.6.2.1 蛇紋石礦物的填圖及效果分析
對Hyperion反射率數據進行MNF變換,根據變換結果人工確定變換維數,利用像元純度指數(PPI)進行分析,根據n維光譜空間進行特徵端元採集。運用光譜特徵擬合的方法對端元波譜曲線進行波譜匹配,建立真實的波譜庫,如圖8.45所示。
圖8.45 蛇紋石波譜匹配圖
圖8.46 五種填圖方法結果對比
用前文簡述的常用五種方法提取蛇紋石的具體位置,並進行對比分析,填圖結果如圖8.46所示。
用SAM礦物填圖方法,可以快速提取端元採集出的所有地物,並用彩色分類影像來顯示,使人們很直觀地看出該礦物的分布范圍。
光譜特徵擬合將為每個參照波譜輸出一幅比例圖像和 RMS 圖像或一幅合成的「擬合」圖像(Scale/RMS)。較高的擬合值表明該像元與參照波譜匹配較好。但是波譜特徵擬合效果並不是很好,因為如果輸入了錯誤的參照端元或使用了錯誤的波長范圍,也會出現一個遠遠大於1的比例值。
MTMF(混合調制匹配濾波)結果將以一系列灰階圖像的形式出現,兩幅圖像對應一個被選波譜。浮點型結果提供了像元與參照波譜相對匹配程度的估計方法(1.0表示完全匹配),以及亞像元的權重。不可行性(Infeasibility)值以sigma雜訊為單位,顯示了匹配濾波結果的可行性。用於准確制圖的像元有一個大於背景分布值的較高的匹配濾波值和一個較低的不可行性值。對得出的浮點圖進行密度分割等操作,也能很好的得出蛇紋石的分布范圍。
MF(匹配濾波結果)將以一系列灰階圖像的形式出現,每幅圖像對應一個選擇的端元。浮點型結果提供了像元與參照波譜相對匹配程度的估計方法(1.0表示完全匹配),以及亞像元的權重。對MF的結果圖做密度分割等操作,也可明顯地看出蛇紋石的分布范圍。
線性光譜分解的結果將以一系列灰階圖像的形式出現,每幅灰階圖像加上一個RMS誤差圖像對應於一個端元。經過發現,此方法的提取效果並不是很好,雜訊較多。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並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發現SAM,MTMF,MF三種方法在本地區都比較適合蛇紋石這種礦物的填圖,只是MTMF,MF兩種方法還需對結果圖進行密度分割處理,稍顯繁復,但填圖效果良好。
8.6.2.2 白雲母礦物的填圖及效果分析
對Hyperion反射率數據進行MNF變換,根據變換結果人工確定變換維數,利用像元純度指數(PPI)進行分析,根據n維光譜空間進行特徵端元採集。運用光譜特徵擬合的方法對端元波譜曲線進行波譜匹配,建立真實的波譜庫(圖8.47)。因為隨著白雲母中Al含量的減少,Al-OH的譜帶位置逐漸向長波方向移動,所以可以分辨出貧鋁白雲母和富鋁白雲母的波譜曲線。
圖8.47 白雲母波譜匹配圖
用上述五種方法提取蛇紋石的具體位置,填圖結果如圖8.48所示。
經過以上五種填圖方法的對比分析發現,SAM填圖方法效果最佳,不僅明確填出白雲母礦物的范圍,而且避免了誤差引起的填圖錯誤。此外,對光譜特徵擬合後的結果圖做密度分割等操作,所提取的礦物范圍也較好。因此,兩種方法均適合進行白雲母的礦物填圖。
8.6.2.3 綠簾石礦物的填圖及效果分析
對Hyperion反射率數據進行MNF變換,根據變換結果人工確定變換維數,利用像元純度指數(PPI)進行分析,根據n維光譜空間進行特徵端元採集。運用光譜特徵擬合的方法對端元波譜曲線進行波譜匹配,建立真實的波譜庫,如圖8.49所示。
用上述五種方法提取蛇紋石的具體位置,填圖結果如圖8.50所示。
經過以上五種填圖方法的對比分析,發現SAM填圖方法效果最好。但光譜特徵擬合、MTMF和MF三種方法對綠簾石也有較好的顯示,對他們的結果圖做密度分割等操作,也能較好的提取出蛇紋石的范圍,因此,以上四種方法都適合蛇紋石礦物的提取填圖。
圖8.48 五種填圖方法結果對比
圖8.49 綠簾石波譜匹配圖
8.6.2.4 綠泥石礦物的填圖及效果分析
選取HyMap數據,選取USGS標准波譜庫中綠泥石的光譜曲線作為參考光譜。利用上面的方法提取綠泥石的具體位置,填圖結果如圖8.51所示。
8.6.2.5 多種礦物填圖情況
(1)HyMap數據1情況分析
依據地面區域地質資料,在HyMap反射率數據上選取典型的訓練樣區,利用這些訓練樣區提取五種礦物的分布位置。
SAM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閾值max angle threshod,通過不同的嘗試,綠泥石與富鋁白雲母分布較廣,針對兩種閾值的設定情況對比如下(圖8.52 ,圖5.3)。
Binary Encoding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一個閾值minimum encoding threshod,通過不同的嘗試,綠泥石與富鋁白雲母分布較廣,針對兩種閾值的設定情況對比(圖8.54 ,圖8.55)。實驗發現富鋁白雲母(黃顏色圖例)在閾值設置為0.97和0.96時,分類效果變化非常大,由於軟體對該閾值的設定只支持小數點後2位,所以不能進一步的精確,對比分析兩種閾值的分類效果,得出二進制編碼方法對富鋁白雲母的提取效果不是很好。
Minimun Distance(MD)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兩個閾值:Max stdev from Mean;Max Distance Error。通過不同的嘗試,綠泥石與富鋁白雲母分布較廣,針對兩種閾值的設定情況對比如圖8.56和圖8.57所示。
Spectral Information Divergence(SID)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閾值:Maximun Divergence Threshod。通過不同的嘗試,參數設置和填圖效果如下(圖8.58至圖8.60)。
(2)HyMap數據2情況分析
依據地面區域地質資料,在HyMap反射率數據上選取典型的訓練樣區,利用這些訓練樣區提取五種礦物的分布位置。
SAM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閾值max angle threshod,通過不同的嘗試,綠泥石與富鋁白雲母分布較廣,針對兩種閾值的設定情況對比如圖8.61所示。
最小距離填圖:最小距離填圖的參數設置及填圖效果差異如圖8.62和圖8.63所示。
(3)模擬數據情況分析
依據地面區域地質資料,在模擬的反射率數據上選取典型的訓練樣區,利用這些訓練樣區提取五種礦物的分布位置。
圖8.50 五種填圖方法結果對比
圖8.51 三種填圖方法結果對比
圖8.52 局部區域填圖效果
圖8.53 整體區域填圖效果
圖8.54 填圖效果1
圖8.55 填圖效果2
圖8.56 局部區域填圖效果截圖
圖8.57 整體區域填圖效果
圖8.58 不同閾值局部地區填圖效果
圖8.59 填圖效果(Threshold=0.001)
圖8.60 填圖效果(Threshold=0.005)
圖8.61 SAM 方法填圖
圖8.62 參數1下效果圖
圖8.63 參數2下效果圖
SAM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閾值max angle threshod,通過不同的嘗試,閾值的設定情況和填圖效果如圖8.64所示。
圖8.64 SAM 填圖效果
Binary Encoding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一個閾值minimum encoding threshod,通過不同的嘗試,閾值的設定和填圖效果情況如圖8.65所示。多次試驗發現該方法對提取chlorite和chlorite+serpentine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圖8.65 填圖效果
Minimun Distance(MD)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兩個閾值:Max stdev from Mean;Max Distance Error。通過不同的嘗試,閾值的設定和填圖效果情況如圖(其中Max Distance Error=2000 ,圖8.66)。
圖8.66 填圖效果
Spectral Information Divergence(SID)方法填圖:該方法需要設置閾值:Maximun Divergence Threshod。通過不同的嘗試,參數設置和填圖效果如圖8.67所示。
圖8.67 填圖效果(Threshold=0.005)
8.6.2.6 礦物信息填圖結果分析
綜合前面的分析結果,開展了礦物信息提取結果圖,為了分析礦物信息填圖效果,搜集了前人對此試驗區(圖8.68)進行的礦物填圖結果(圖8.69)。
圖8.68 礦物信息研究的區域圖
圖8.69 前人的礦物提取結果填圖結果
為開展蝕變礦物識別精度分析,可對比研究區本次提取的蝕變礦物分布圖(圖8.70)與前人提取的蝕變礦物信息分布圖結果,逐像素進行對比(由於解析度不同需做像素變換),如果研究區總的點數為N,本次與前人礦物分布圖的結論相同就認為該點取值1,最後統計結果中1的個數n,這樣蝕變礦物識別精度可定義為
高光譜遙感技術原理及礦產與能源勘查應用
對比分析本次礦物信息填圖結果和前人礦物信息的填圖結果,發現其結果並非完全一樣。其中蛇紋石的填圖效果一致性最高;綠簾石的分布范圍一致,但本次數據的填圖結果顯示的范圍較大;白雲母的分布范圍基本一致,但貧鋁白雲母和富鋁白雲母的分布范圍有些混淆,經過對比分析,本次數據和前人數據填圖范圍的一致性達到89%,基本滿足高光譜數據的填圖要求。對出現誤差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前人數據是機載高光譜數據,空間解析度可達到3~12m,此處的Hymap數據的空間解析度為5m,而本次數據是模擬星載高光譜數據,空間解析度為30m。隨著解析度的降低,單個像元所對應的地面面積將增大,導致每個像元中包含更多的礦物類型,礦物間的影響性也會增加。一方面,由於混合像元的平均效應,目標礦物在像元中的等效豐度會下降,光譜信息減弱。當像元中目標礦物的等效豐度下降到檢出限以下時,礦物將不能被識別,而造成礦物分布區的外圍含量較低的地段和含量較低分布區填繪面積的減少,點狀集群分布區的漏識別,線狀分布區的斷續分布。這種效應相當於檢出限的下降。另一方面,當像元中目標礦物的等效豐度在檢出限以上時,會使面狀礦物分布區的范圍擴大、空洞的充填、相鄰小區的連接,點狀集群分布區的成片,線狀區域的斑點效應。這兩種效應的綜合作用結果,空間解析度的減小則會使強異常區(包括高豐度區和光譜反襯度較高的礦物分布區)范圍的擴大、小區的相連、點群的結合,而使異常更加醒目,但其細節特徵會因此消失;弱異常區(包括低豐度區和光譜反襯度較低的那些礦物分布區)和小異常區面積會縮小或漏檢;線狀異常可能會形成斷續分布的小斑塊而使線狀特徵和其走向變得不清晰。因此,在填圖的細致程度上,解析度越高的數據填圖效果越好,這是造成填圖效果差異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圖8.70 本次試驗礦物信息提取填圖結果
2)輻射校正的精確程度。無論是高光譜成像儀還是傳統的多光譜感測器,它們所記錄的數據都是地面觀測目標的反射或輻射能量的光譜輻射絕對值,與地物目標的光譜反射率或光譜輻亮度值是不一致的。因此,輻射校正和光譜重建是地物識別不可缺少的環節。由於Hymap數據是機載高光譜數據,Hyperion數據是星載高光譜數據,對兩種數據進行輻射校正的參數也是不一致的,因此,得出的反射率數據也是有差異的,這也是造成填圖差異的原因之一。
總之,用本次數據進行礦物填圖是可行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礦物的種類及分布進行識別。
⑤ 手機*#07#
*#8999*8378# 測試模式 *#8999*8376263# 查看硬體H/W、軟體S/W版本及軟體最後刷新的時間日期。 *#8888# 詳細查看硬體版本 *#9999# 詳細查看軟體版本 *#06# 顯示IMEI #*2787# 打開或關閉溫度監測,輸入指令後屏幕顯示CRTP ON表示開 CRTP OFF表示關 #*3370# 打開或關閉Enhanced Full Rate(增強型全速編碼)一種增強型技術,提供更好的蜂窩系統話音質量。 #*4700# 打開或關閉Half Rate(半速率編碼),該方法能更有效地利用頻譜,從而使蜂窩網路的容量加倍。 #*7693# 打開或關閉睡眠模式。 #*8462# 顯示睡眠時間。 *2767*927# Wap 復位. *2767*86927# GPRS自動設置 *2767*86667# MMS自動設置 *#8999*3825523# (ETALLCD) External LCD外屏光度調節 *2767*2878# 手機當前的設定復位 *2767*3855# 手機EEPROM總復位(這個功能要慎用!會格式化電話簿,用之前要做好電話簿備份)。 *#06#:顯示國際移動設備標識IMEI代碼 #*1200#:AFC DAC Val #*1300#:IMEI #*1400#:IMSI #*5111#:status #*2565#:(BLOK) no blocking general defense #*3353#:(DEKE) general defense code erased #*7222#:(SCAC) - Class C GSM #*7252#:(SCLB) Class B GPRS #*7271#:(SCS1) Multi slot Class 1 GPRS #*7274#:(SCS4) Multi Slot Class 4 GPRS #*2787#:CRTP on/off 強制檢測電池溫度 開/關 #*3737#:status , AFC val #*5132#:(L1DA) status #*5133#:(L1DE) status #*7288#:(SATT) GPRS attached/detached GPRS附帶/解除 #*7287#:(SATS) GPRS att/det status GPRS附帶狀@ #*7666#:(RNMO) status #*7284#:(SBTG) Set Class B to GPRS #*2256#:(BALO) Calibr.-info #*2286#:(BATA) Databattery 電池數據 #*7352#:BVMC set 0h debug battery #*2558#:Time ON for debug battery #*2474#:cmd set debug battery #*2527#:GPRS switching 4,8,9,10 #*2679#:Copycat feature ON/OFF #*3940#:ext.looptest 9600bps #*3941#:ext.looptest 115200bps #*4263#:(HAND) Handsfree mode ON/OFF 免提功能 開/關 #*4700#:(HR00) Half Rate開/關 預設為開。建議開啟,以增加手機連續通話時間。 #*3370#:(EFR0) EFT on/off Enhanced Full Rate開/關。預設為開,建議開啟,以提高通話音質。 #*7462#:(SIMA) SIM phase SIM卡功能類型 #*7983#:Voltage/Freq ON/OFF #*7986#:Voltage ON/OFF #*7693#:(SMXD) Sleep Act/Deact 省電模式開關 #*8462#:Sleeptime status 省電模式狀態 #*7683#:(SMVE) Sleep variable #*5176#:(L1PN) L1 sleep status #*7632#:(SMDB) Sleep mode debug 解除省電模式 #*7673#:(SMRE) Sleep mode reset 省電模式重置 #*8466#:old time - sleep,SMReq,awake #*2255#:call failed mode... #*5187#:(L1TR) L1C2G trace #*5376#:------------------ reboot? #*6837#:Official Software Version 官方軟體版本? #*7524#:KCGPRS #*7562#:LOCI GPRS #*7638#:RLC ON/OFF #*2337#:Parmanent Registration Beep #*2834#:Audio Path:開啟音頻路徑 #*3270#:(DCS0) DCS support on/off 支持1800M開/關 #*3282#:Data on/off #*3476#:EGSM on/off #*3676#:Flash volume formatted:用後需刪除全部電話簿 #*4674#:IMSI #*4760#:GSM,active/deactive #*5171#:(L1P1) status #*5172#:L1P2 #*5173#:L1P3 #*7326#:Accessory:Vibrator #*7762#:(SSMB) SMS Bearer CS,active/deactive #*8465#:(TINL) Time in L1 #*9795#:Wtls key Reset #*2252#:(CALC) Current CAL #*2836#:AVDDSS Management:ON/OFF #*3877#:Dump of SPY trace #*2677#:(AMRS) AMR status:none/Half Rate/Full Rate *#2255#:(CALL) Call Log:顯示通話日誌 *#8999*324#:(DAG) Netmon 網路接收狀態 *#8999*377#:(ERR) Error Log 手機錯誤記錄 *#8999*636#:(MEM) memory status 手機內存狀態 *#8999*8378#:(TEST) Test Mode 測試模式 顯示版本(硬體版本、軟體版本、IMEI)、硬體測試(震動測試、音頻設定(揚聲器增益、傳聲器增益、樂曲增益、揚聲器音量(正常、手機、免提、耳機)、按鍵音(正常、手機、免提、耳機)、音調校準增益、揚聲器音量(耳機))、電池信息)、鎖狀態、SIM卡信息(SST、 CPHS、電話簿、退出、簡訊息、語言、IMSI)以及產品等信息。 *#4777*8665# (GPRS*TOOL):GPRS設定 *#8999*523# (LCD) Main LCD Brightness:內主屏光度調節 *#8999*3825523# (ETALLCD) External LCD:外屏光度調節 *#9999# Firmware version:軟體版本 *#8999*8376263# Firmware detail:詳細所有軟體版本 *#8888# H/W version:顯示硬體版本 *#8377466# (VERSHNO):S/W & H/W version #*6420# (MIC0) MIC off #*6421# (MIC1) MIC on #*6422# (MICA) MIC dep Rxdata #*6428# (MICT) MIC measurement #*3230# TRACE,enable #*3231# DCD,enable #*3232# Show DCD/TRACE mode DCD/TRACE狀態 #7263867# RAMDUMP開/關 *#7465625# All lock status:手機鎖狀態 ***以下指令不建議使用,否則需要進行解除手機鎖。 *7465625*638#:(SIMLOCK*NET) Network Lock enable 開啟網路鎖 #7465625*638*#:disable network lock with password 關除網路鎖 *7465625*782#:(SIMLOCK*SUB) Subnet Lock enable #7465625*782*#:解除Subnet lock #465625*77#:(SIMLOCK*SP) 開啟SP鎖 #7465625*77# *7465625*27#:(SIMLOCK*CP) 開啟CP鎖 #7465625*27*# *7465625*746#:(SIMLOCK*SIM) 開啟SIM卡鎖 #7465625*746*# *7465625*228*#:(SIMLOCK*ACT) #7465625*228*# *7465625*28638#:(SIMLOCK*ATNET) 網路鎖自動開啟 #7465625*28638# *7465625*28782#n:(SIMLOCK*ATSUB) Subnet lock自動開啟 #7465625*28782# *7465625*2877#:(SIMLOCK*ATSP) 自動開啟 SP lock #7465625*2877# *7465625*2827#:(SIMLOCK*ATCP) 自動開啟 CP lock #7465625*2827#: *7465625*28746#:(SIMLOCK*ATSIM) 自動開啟SIM lock #*7728# RSAV:手機設定重置,保留電話簿 *2767*3855#:E2P Full Reset 話機EEPROM總復位(修復軟體故障) *2767*2878#:E2P custom Reset 話機當前設定復位(手機解鎖) *2767*927#:E2P wap復位 *2767*49927#:Germany wap preset *2767*44927#:England wap preset *2767*39927#:Italy wap preset *2767*33927#:France wap preset *2767*86927#:China wap preset *2767*852927#:Hong Kong wap preset *2767*73738927#:RESETWAP
⑥ 論文整理(1)社交網路影響力
社會網路分析理論:
在社會網路[63]由人類學家Barnes最早提出的概念,他在社會網路的分析基礎上統地研究挪威一個小漁村的跨親緣與階級的關系。在社會網路分析中,存在一些經典的理論。這些理論主要包括:六度分割理論、弱關系理論、150法則、小世界網路理論、馬太效應等。基於社會網路有關的研究方向和內容,在不同的領域著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例如,社會影響力分析,社區發現,信息傳播模型,鏈接預測,基於社會網路的推薦。
150法則是指一個人能保持穩定社交關系的人數上限通常為150人。1929年由英國羅賓•鄧巴教授(Robin Dunbar)提出了經典的」150定律」理論,該定律同時也被稱為「鄧巴數字」[64]。這個定律在我們的實際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相當普遍的,SIM卡中只能存儲150個聯系人的電話,微軟的MSN中也只可以最多把150位聯系人的信息添加到自己的名單中[64]等等。
小世界網路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復雜網路,在這種網路中大部份的節點是不相鄰的,但絕大部份節點之間是連通的且距離很短。六度分割理論也是小世界網路理論的一種體現。在多數現實世界的社會網路中,盡管網路中的節點數量巨大,網路中相鄰的節點相對較少,但每兩個節點間往往只需要很短的距離便能連通。
六度分割就是指一個人與其他任何一個人之間建立起聯系,最多都只需要經過六個人。所以,即便鄧巴數字告訴我們,我們是能力上維持一個特別大的社交圈的,但是六度分割理論卻可以告訴我們,通過我們現有的社交人脈圈以及網路可以無限擴張我們的人脈圈,在需要的時候都能夠和地球中想要聯系的任何人取得聯系。
弱關系理論弱關系(Weak Tie)是指需要較少或不需要情感聯系的人們之間的社會聯系,這種聯系幾乎不需要耗費個人的時間或精力來維系,但這種聯系卻很有作用。美國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在研宄人們在求職過程中如何獲取工作信息時發現[65],由家人、好友等構成的強關系在獲取工作信息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很有限,而那些關系較疏遠的同學、前同事等反而能夠提供更加有用的求職信息。
馬太效應可以理解為達爾文進化論中適者生存的理念。在社交網路的發展過程如同生物進化的過程,存在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也就是說,在社交網路中越是處於網路核心的節點很大可能會變來越核心,而那些處於社交網路中邊緣地帶的節點或許會越來越不重要甚至直至消失。那些在社交網路中相比其他節點擁有更大影響力的節點,其帶給該網路的影響也要比那些擁有弱影響力的節點所帶來的影響要強。
從不同角度探索節點影響力挖掘演算法:
1.基於鄰節點中心性的方法。這類方法最簡單最直觀,它根據節點在網路中的位置來評估節點的影響力。度中心性[13]考察網路中節點的直接鄰居數目,半局部中心性[14]考察網路中節點四層鄰居的信息,ClusterRank[15]同時考慮了網路中節點的度和聚類系數。
2.基於路徑中心性的方法。這類方法考察了節點在控制信息流方面的能力,並刻畫節點的重要性。這類方法包括子圖中心性[16]、數中心性[17](一些演化演算法包括:路由介數中心性[18],流介數中心性[19],連通介數中心性[20],隨機遊走介數中心性[21]等)及其他基於路徑的挖掘方法。
3.迭代尋優排序方法。這類方法不僅考慮了網路中節點鄰居的數量,並且考慮鄰居質量對節點重要性的影響,包括了特徵向量中心性[13],累積提名[22],PageRank演算法[23]及其變種[24-32]。
4.基於節點位置的排序演算法。這類方法最顯著的特點是,演算法並沒有給出一個計算節點重要性的定義,而是通過確定節點在網路中的位置,以此來確定節點的重要程度。在網路核心位置的節點,其重要性就相對較高,相反的,若節點處於網路邊緣,那麼它的重要性就會比較低。基於節點位置的以及不同應用場景的推薦演算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34-37]。
節點影響力評估方法:
在社交網路節點影響力的評估方法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基於靜態統計量的評估方法、基於鏈接分析演算法的評估方法,基於概率模型的評估方法。
眾學者在靜態統計量的方法上,結合不同社交網路中相關信息,借鑒鏈接分析法以及建立概率模型來評估節點影響力,對社交網路節點影響力可以做到更有效的評估[66]。
1)基於靜態統計量度量方法
主要是通過網路中節點的一些靜態屬性特徵來簡單直接地體現節點的影響力,但面對社交網路中復雜信息以及不同平台,並不能有效地度量不同社交網路中節點影響力。如度中心性,主觀認為節點的重要性取決於與其他節點連接數決定,即認為一個節點的鄰居節點越多,影響力越大。在有向網路中,根據邊的方向,分為入度和出度,在有權網路中,節點的度可以看作強度,即邊的權重之和。度中心性刻畫了節點的直接影響力,度中心性指標的特點是簡單、直觀、計算復雜度低,也具有一定合理性。
但針對不同平台的網路結構中,度中心性的影響力效果未必能達到目標效果,而且社交網路中用戶間關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不同的用戶間的關系強度也不同。度中心性沒有考慮了節點的最局部信息,雖然對影響力進行了直接描述,但是沒有考慮周圍節點處所位置以及更高階鄰居。眾學者在靜態統計量的方法上,結合不同社交網路中相關信息,借鑒鏈接分析法以及建立概率模型來評估節點影響力,對社交網路節點影響力可以做到更有效的評估[66-67]。
2)基於鏈接分析演算法的方法
鏈接分析演算法(Link Analysis)主要應用在萬維網中用來評估網頁的流行性。通過超鏈接,萬維網中的網頁連接成一個網路,同時這個網路也具備了小世界網路的特徵,且微博平台中的關注和粉絲關系與網頁的鏈入與鏈出十分相似,因此鏈接分析法的思想也被應用在了微博社交網路中節點影響力的評估中。經典的演算法是PageRank[68]和HITS演算法[69](Hyperlink-Inced Topic Search)。
PageRank演算法模型,是Google在搜索引擎結果中對網站排名的核心演算法,核心思想通過計算頁面鏈接的數量和質量,來確定網站的重要性的粗略估計,即節點的得分取決於指向它的節點的數量和這些節點的本身得分。即有越多的優質節點指向某節點時它的得分越高。
HITS演算法是由Jon Kleinberg於1997年提出的。HITS演算法模型中,有兩類節點,權威(Authority)節點,和樞紐(Hub)節點。權威節點在網路中具有高權威性,樞紐節點具有很個指向邊的節點。通過計算網路中每個節點的Authority權威值和Hub樞紐值來尋找高權威性的節點。即求值過程是在迭代中計算Authority和Hub值,直到收斂狀態。Hub值和Authority值計算公式。
通過多數研究者發現,將鏈接分析法結合社交網路特性可以更好的對用戶影響力進行評估,由於技術的快速發展,社交網路的多變性,因此如何將社交網路中的復雜數據和用戶行為與相關演算法進行結合,仍是需要我們繼續研究的方向。
3)基於概率模型的方法
主要是建立概率模型對節點影響力進行預測。這么多學者將用戶影響力作為參數對社交網路中的節點用戶行為建立概率模型,並根據社交網路中已有的用戶數據求解概率模型,得出用戶影響力。
文獻[70]認為用戶間影響力越大、被影響用戶的活躍度和轉發意願越高,則其轉發另一個用戶的信息的概率越大,所以利用用戶影響力、轉發意願和活躍度等構建轉發概率模型。通過用戶發布的tweet數量、轉發的tweet數和用戶的歷史轉發行為數據,計算出用戶活躍度、轉發意願和轉發概率,進而社交網路中用戶影響力。
文獻[71]在度量影響力時融合了用戶發布信息的主題生成過程,認為興趣相似或經常聯系的用戶間影響力較強,用戶的行為受其朋友的影響也受其個人興趣的影響。基於這些假設,結合文本信息和網路結構對LDA模型進行擴展,在用戶發布信息的基礎上建立模型,通過解模型計算得出用戶間基於主題的影響力。
文獻[72]認為轉發概率同樣可以體現用戶間的影響力,根據用戶間的關注關系。歷史轉發記錄,利用貝葉斯模型預測用戶間的轉發概率。
文獻[73]考慮了用戶建立關注關系的原因,用戶被關注可能是與關注者興趣投,也可能受用戶的影響力影響。將基於用戶的主題建模和基於主題的影響力評估相結合,並在同一個生成模型中進行計算,提出基於LDA演算法模型的擴展演算法模型FLDA模型(Followship-LDA)。
[13] P. Bonacich. Factoring and weighting approaches to status scores and clique identification[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1972, 2(1): 113-120
[14]D.Chen,L.Lü,M.S.Shang,etal.[J]. Physica A, 2012, 391(4): 1777-1787
[15] D. B. Chen, H. Gao, L. Lü, et al.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large-scale directed networks: The role of clustering[J]. PLoS One, 2013, 8(10): e77455
[16]E.Estrada, J.A. Rodriguez-Velazquez.[J].Physical Review E, 2005, 71(5): 122-133
[17]L.C.Freeman.[J].Sociometry,1977, 40(1): 35-41
[18] S. Dolev, Y. Elovici, R. Puzis. Routing betweenness centrality[J].Journal of the ACM, 2010, 57(4): 710-710
[19] Y. Gang,Z.Tao, H. Bo,etal. [J].PhysicalReviewE, 2005, 73(4): 46108
[20] E. Estrada, D. J. Higham, N. Hatano. Communicability betweenness in complex networks[J]. Physica A, 2009, 388(5): 764-774
[21]M.E.J.Newman.[J].Social networks, 2005, 27(1): 39-54
[22]R.Poulin,M.C.Boily,B.R.Masse. networks[J]. Social networks, 2000, 22(3): 187-200
[23] B. S. Brin, L. Page. The anatomy of a large scale hypertextual Web search engine[J]. Computer Networks & ISDN Systems, 1998, 30: 107-117
[24] P. Jomsri, S. Sanguansintukul, W. Choochaiwattana. CiteRank: combination similarity and static ranking with research paper search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 Secured Transactions, 2011, 3(2): 161-177
[13][25]H.S.Bhat,B.Sims.[D].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2
[26] J. Weng, E. P. Lim, J. Jiang, et al. Twitterrank: finding topic-sensitive influential twitterers[C].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 Web Data Mining, ACM, 2010, 261-270
[27]Y.B.Zhou,L.Lu,M.Li.: [J].NewJournalofPhysics,2012,14(14): 33033-33049
[28] J. Xuan, H. Jiang, Z.Ren, et al. Developer prioritization in bug repositorie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12, 25-35
[29]Q.Li,T.Zhou,L.Lü,etal.[J]. Physica A, 2013, 404(24)47-55
[30] L. Lü, Y. C. Zhang, C H Yeung, et al.Leaders in social networks, the delicious case[J]. PLoS One, 2011, 6(6): e21202
[31]J.M.Kleinberg.[J].Authoritative sources in a hyperlinked environmen, 1999, 46(5): 604-632
[32]R.Lempel,S.Moran.Thestochasticapproachforlink-structureanalysis(SALSA)andthe TKC effect[J]. Computer Networks, 2000, 33(2): 387-401
[33]T.Martin,X.Zhang,M.E.J.Newman.[J].Physical Review E, 2014, 90(5): 052808
[34] A. Banerjee, A. G. Chandrasekhar, E. Duflo, et al. Gossip: Identifying central indivials in a social network[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4.
[35]S.Ji,L.Lu,C.H.Yeung,etal. percolation in social networks[J]. arXiv preprint arXiv:1508.04294, 2015.
[36] S. Y. Tan, J. Wu, L. Lü, et al. Efficient network disintegration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 comic effect of link prediction[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7]任曉龍,呂琳媛.網路重要節點排序方法綜述[J].科學通報, 2014,59(13): 1175-1197
[63]貝克,曉冬.社會資本制勝:如何挖掘個人與企業網路中的隱性資源[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64]天涯.六度分隔理論和150法則[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bae1640100|5f3.html.[2010-07-14].
[65]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1360-1380.
[66]王梓.社交網路中節點影響力評估演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 2014.
[67] Meeyoung Cha, Hamed Haddadi,Fabricio Benevenutoets. Measuring User Influence in Twitter: The Million Follower Fallacy[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AAAI Conference on Weblogs and Social Media (ICWSM),2010:10-17
[3][68] Page, Lawrence, Brin, et al. The PageRank citation ranking[C]// BringingOrder to the Web. Stanford InfoLab. 1998: 1-14.
[4][69]Kleinberg J M. Authoritative sources in a hyperlinke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the ACM, 1999, 46(5): 604-632.
[70]Zibin Yin, Ya Zhang. Measuring Pair-Wise Social Influence inMicroblog[C], 2012 ASE/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Computing and 2012 ASE/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vacy,Security, Risk and Trust, 2012: 502-507.
[71]Lu Liu, Jie Tang, Jiawei Han, Meng Jiang, Shiqiang Yang. Mining topic-level influenc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C].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C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0: 199-208.
[72] Qianni Deng, Yunjing Dai. How Your Friends Influence You: Quantifying Pairwise Influences on Twitter[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 and Service Computing, 2012:185-192.
[73] Bi, Bin, et al. Scalable Topic-Specific Influence Analysis on Microblogs[C],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data mining,2014: 513-522.
⑦ 如何設置endnote插入word中參考文獻的格式
1、endnote其實自帶了很多參考文獻格式的樣式,如下圖,但往往要與使用的會有所出入,以endnote
X6和word2003為例,其它版本以此類推
2、可以先把不用的樣式設置為不顯示。Edit→Output
Styles→Open
Style
Manager。然後在打開的界面選擇Unmark
All。
3、新建一個樣式。選擇Edit→Output
Styles→New
Style。
4、根據需要的參考文獻格式,對Citations中的Templates、Numbering,Bibliography中的Templates、Author
Lists、Author
Name、Layout進行設置,其它的選項可以默認。
5、Citations設置的是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序號樣式。選中Citations-Templates界面的Citation區域,點擊Insert
Field→Bibliography
Number。
6、然後在其前後輸入中括弧,並設置為上標格式。
7、在Citations-Numbering界面,勾選第一個復選框表示當一個位置引用多篇參考文獻時會有[1-3]的效果,如不勾選則是[1][2][3]的效果。
8、Bibliography設置的是列在文章末尾的參考文獻的樣式。這里以下圖所示的期刊文獻為例。
9、在Bibliography-Templates界面,選擇Reference
Types→Journal
Article(即期刊論文)。
10、根據需求,選中Journal
Article區域,點擊Insert
Field→Author(插入作者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項應該是引文序號,但引文序號在Layout界面中設置,故這里插入的第一項為作者名。
11、插入作者後,在其後面輸入英文格式句號及空格(endnote為了便於識別,空格是以居中的圓點表示的),均為格式要求插入的,繼續以同樣步驟插入Title(文章標題),手動打入[J],後面輸入英文格式句號及空格,後面以此類推插入Journal、Year、Issue、Pages等等。效果如下圖。
12、在Bibliography-Author
Lists界面,是設置列出多少位作者的格式。如:Author
Separators中設置作者之間的分隔符為逗號,Abbreviated
Author
List中設置作者數≥4時,只列出前3位,其餘用"et
al"表示。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中文文獻作者>5位的話也會是"et
al",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等"。
13、在Bibliography-Author
Name界面,是設置作者名稱書寫順序及是否簡寫,主要針對的是英文文獻。
14、在Bibliography-Layout界面,是設置引文的序號。選中"Start
each
reference
with",點擊Insert
field→Bibliography
Number插入序號,並在前後手動輸入中括弧。
15、到這里就全部設置好了,然後關閉這個新建樣式的時候會彈出對話框要求保存,輸個好記的名字,保存就ok了。
16、在word中使用設置好的文獻樣式。打開word,點擊endnote工具欄中的Format
Bibliography,在打開的界面中通過Browse選擇剛剛保存的樣式,然後就可以用endnote工具欄中的Insert
Selected
Citations,在需要的地方插入文獻了。
⑧ 三星手機的主刪除碼和主復位碼
三星s308測試指令:*2767*2787#用戶設置還原,*2767*3855#e2p全局還原,*2767*5282#java還原,*2767*927#wap還原,*#9998*228#看電池是否是原裝。
三星指令
600萬用密碼為9998
三星解話機鎖:*2767*2878#/*2767*7377#
三星碼片復位:*2767*3855# 也可用於解機鎖或卡鎖
三星調顯示屏對比度:*#0523#
三星軟體版本:*#9999#
三星A100-A188看版本:*#0837#
WAP復位:*2767*927# 可以解決部分機型出現「請稍候」的故障
x199手機鎖:去卡輸入*759#813580,輸入73,出現點之後,輸入02啟動。裡面的數據會全部清空
n299、a399、a599、a539手動解鎖:*759#813580#進入工廠模式按29,過兩三分鍾鎖自動解除
三星cdma軟體版本看法:(1)*759#813580<不插卡,然後一直輸入23即可看見版本;按#02退
出> (2)菜單鍵--*123580--9(看版本)--0(主清除),x-199的看法是在*123580前加8。
CDMA:看串號5809540*45680 編程密碼6854#0**4#6 47*869#08#9
600測試指令
*#9999# 顯示軟體版本
*2767*2878# 話機復位
*2767*3855# 碼片復位 (800禁用)
*2767*7377# 碼片復位(新版)
*#9998*228# 顯示電池,溫度,容量參數
*246# 顯示程序參數
*289# 調節振鈴頻率
*324# 網路檢測
*364# 看門狗信號
*377# 碼片錯誤提示
*523# 調節顯示對比度
*636# 存儲器容量顯示
*837# 顯示軟體版本
*947# 致命錯誤復位
*842# 振動測試
*737# 個人化設定
*785# 觸發PTK
*862# 話音解碼寄存器
*447# 出錯復位
*9266# 收信強度指示
三星手機的秘籍:取消開機顯示的國家名,
SGH-800c:輸入 *#9998*268#,這時手機會出現一個菜單,按向上或向
下的按鍵,
選取 Default Logo 即可;
SGH-A100:輸入 *#9998*627837793#,這時手機會顯示輸入的命令不
對,不要緊,
按一下向下的箭頭,輸入 *#9998*5646#,選取 Default Logo 即可
-------------------三星A300指令大全---------------
*#9998*4357# 可用指令列表(即HELP,可看到以下大部分指令);
*#9999# 查看軟體版本;
*#0837# 顯示硬體版本(包括軟體版本和硬體生產日期,第6屏 MP V1.xxx為硬體版本);
*#0001# 顯示RS232串列通信參數設置;
*#0324# 網路檢測(工程模式);
*#0636# 存儲器容量顯示;
*#0842# 測試震動;
*#0289#或*#9998*289# 測試響鈴(鈴聲調整,振鈴器頻率測試/顯示頻率,
上下鍵調節);
*#0228#或*#9998*228#或*#1999# 顯示電池的所有信息,電池參數顯示,
電池容量,類型/電壓/溫度;
*#0778#或*#9998*0778# 翻屏,就可以顯示SIM卡的詳細信息了;
*#0782# RTC Display(好象是顯示當前時鍾)
*#0523#或*#9998*523# LCD對比度,上下鍵調節
*#9998*364# 顯示Watchdog狀態
*#9998*427# WATCHDOG信號路徑設置
*#9998*746# SIM卡文件規格測試
*#9998*0377# 軟體出錯LOG (EEPROM錯誤顯示)
*#0638# SIM net Work ID
*#9998*3323# Forced Crash
(此欄估計是程序調試所用,慎用,有些死機只能下電池了)
*#9998*9266# 顯示收信通道號及收信強度;
*#9998*786# 顯示的內容為本次開機的時間以及本次開機後到當前的時間長。
按-後顯示最新的本次開機後到當前的時間長;
再按-後顯示上一次的開機時間;
再按-後顯示上一次的關機時間以及上次開關機的時長;
*#9998*5646# 更改開機顯示國家(GSM LOGO SET);
*2767*3855#或*9998*947# 把手機Flash中的IMEI碼還原到EEPROM碼片中,
再用*#06#可看IMEI是否被更改;
*2767*927# 這是I5版解決WAP設置從起,上網的方法;
*2767*2878# 機器主復位!會刪除話機中的電話簿和話機的設置;
*#9998*76#或*#9998*0076# 你的手機上會有「prot number」(Protion No)提示,
如果你的三星手機是行貨的話,在「number」下面有一串的數字,
水貨的話都沒有的;
R200該版的R208卡鎖機。本想著能用解A408版本的指令,
就是看PUK 9位數字的辦法揭開。但失敗。根本問題就是R系
列的機器是用*#8999*開頭的指令,用*#9998#的無效。 廣州天宏
2400 用尾插,不裝卡,開機,再裝卡,輸*2767*2878,在按#的同時按開機鍵直
到顯示"請稍侯"放開按鍵就好了。再到菜單把密碼關掉。(這可是原廠機密哦
A300/A100解SIM卡鎖:輸入*#9998*627837793#顯示錯誤信息,再輸入*#9998*737#,
按上鍵找PCK碼,有一個9位數的數字,去掉第一位後記下,輸入
(*)#0149/0111*23456789#就可以了,以上不插卡,
或輸入*#0737#找一項PCK的去掉第一位後面8位就是SIM卡密碼了。
N628有關資料大全
*#06# 顯示IMEI號;
*#9999# 或 *#0837# 顯示軟體版本;
*#0001# 顯示RS232串列通信參數設置;
*#8999*0228# 顯示電池容量和溫度;
*#0523# 調節對比度;
*#0636# 存儲器容量顯示
*#0778# SIM卡信息
*#0324# 網路檢測(工程模式)
*#2767*2878# EEPROM復位,手機設定總清除,常用於解鎖
*#2767*3855# 從字型檔中取出程序重置EEPROM為出廠值。對修改過IMEI碼的手機,用此指令可
恢復原出廠機身號碼。此指令還用於因EEPROM(碼片)內程蛭陝以斐傻母髦止收稀?
*#8999*0228# 電池參數顯示,類型/電壓/溫度
*#8999*289# 鈴聲調整,振鈴器頻率測試/顯示頻率,上下鍵調節
*#9998*364# 顯示Watchdog狀態
*#9998*427# WATCHDOG信號路徑設置
*#9998*523# 液晶顯示對比度調節,上下鍵調節
*#9998*746# SIM卡文件規格測試
*#9998*786# 顯示的內容為本次開機的時間以及本次開機後到當前的時間長。按-後顯示最新
的本次開機後到當前的時間長;再按-後顯示上一次的開機時間;再按-後顯示上一次的關機時
間以及上次開關機的時長。
*#9998*842# 振子測試,上下鍵調節轉速
*#9998*9266# 顯示收信信道號和收信強度指示
*#9998*947# 在重大錯誤情況下復位設置指令*#2767*3855# ,使用這個命令會清除電話薄,
慎重使用。
*2767*3855#可用於鑒別手機IMEI碼是否被*商更改。方法是:先輸入 *#06#,看看您的IMEI
碼並記錄下來,然後再輸入 *2767*3855#,這時手機會把手機 Flash 中的資料還原到 EEPRO
M 碼片中,最後再輸入*#06#看看你的手機的IMEI號變成什麼?如果變的一塌糊塗,和你第一
次記錄下來的不一樣,並且和手機背面標貼上的IMEI不一樣,就肯定是改版機了。如果是正品
,使用此方法前後看到的IMEI絕對應該是相同的。如果你是改版機器,再想變回原來的那串偽
造的IMEI號,就非的去買數據線,再搞個軟體才能改回來,一般市場上改板機差不多都這樣做
補充一點:
手機的*#09#不要隨便按,應為會有密碼泄漏,背被別人得到
不過自從600C以後機子都被三星精簡過了指令,有很多不能用了,各位具體試一下就知道了
按鍵代碼 測試功能/名稱
*#9999# 顯示手機軟體版本號
*2767*2878# 話機當前設定復位(手機解鎖)
*2767*3855# 話機EEPROM總復位(修復軟體故障)
*#8999*0228# 電池參數讀取
*#8999*289# 振鈴信號頻率測試
*#9998*246# 程序參數顯示
*#9998*364# WATCHDOG信號測試
*#9998*377# EEPROM錯誤顯示
*#9998*427# WATCHDOG信號路徑設置
*9998*523# 液晶顯示對比度調整
*9998*636# 存貯狀態顯示
*9998*786# 當前日期、時間讀取
*9998*842# 振子振動測試
*9998*947# 在重大錯誤下復位設置
*9998*9266# 顯示收信通道號及收信強度
三星新版手機(從三星600新版開始)所支持的測試指令減少了很多,基本上就只餘下以
下幾個可以成功的:
*2767*2878#(EEPROM復位)
*2767*3855#(EEPROM總復位,IMEI有可能會變成初始碼)
*#9999#(查版本)
*#0523#(調LCD對比度)
*2767*7377# (解手機密碼的復位指令)
尤其是*#0523#的輸入,有些型號的手機要插卡,有些不用。另外,如出現一次輸入成功
,而再輸入失敗的情況,是由於手機軟體上的記憶效應,你可以將手機的電池卸下重裝上再試
輸入(例如:*2767*3855# 指令輸入後,有時不重裝電池,手機是不能開機的)
--------------------------三星CDMA測試指令-------------------------
一、*759#813580然後進入test mode,所有命令都可以按#號結束命令:
命令 顯示 解釋
01 Suspend 暫停:有些命令執行前需要先執行這個命令
02 退出測試 進入測試狀態,關機健不起作用
07 carrier on 發射載波開
08 carrier off 發射載波關
09 chan-0283 初始信道21#0000解話機鎖和網路不能連接
22 send nam 顯示編程內容,用*翻頁
23 send ver 顯示版本,用*翻頁
24 send esn 顯示電子串號,八位十六進制,用*翻頁
25 backlight on 背景燈開
26 backlight off 背景燈關
27 lamp on 指示燈開
28 lamp off 指示燈關
30 proct info 生產手機信息
48 vibrator on 震動開
49 vibrator off 震動關
50 byte=218(7) 電池容量數據(出廠時設定)
52 h/w=47f.04 版本號
53 lock cod:0000 顯示鎖碼
57 mic unmute 話筒開
58 mic mute 話筒關
59 sio mode1 串列輸出模式,為1時可通過底部連接器與微機通訊
67 rd batt vai 讀電池參數
68 stby batt-XXX 電池數據采樣,隨電壓而變
69 talk batt-XXX 電池數據采樣,隨電壓而變,作為70命令的參考
70 wr batt-XXX 讀寫電數據000-255,用STO存儲,低電壓告警時調整
71 cd txagc-XXX 發射功率等級xxx=000-511,用STO存儲,數值越大, 發射電池越大,不要長時間電流發射
72 cd txagc-XXX 接受增益xxx=000-255,用STO存儲
74 Tx RAS[xx]xxx 發射功率等級[01-16]xxx=000-555,第一行顯示對應分貝值
75 rd rssi 顯示場強值,50左右為正常
76 wd rssi 場強存儲值
77 rd temp 讀電池溫度
79 buzzer on 振鈴開
80 buzzer off 振鈴關
81 pcm loop on pcm 編解碼循環開
82 pcm loop off pcm 編解碼循環關
85 sperker on 聽筒開
86 speaker off 聽筒關
二、在待機畫面按M-6-* 可以進入系統程序,密碼是000000
三、在待機畫面按M-9-0 輸入用戶鎖,如果沒有設置過,初始用戶鎖是0000,就可以進入互聯網的設置
四、在待機畫面按M-8-* 進入測試畫面,密碼是1235806
A300指令
-------------------三星A300指令大全---------------
*#9998*4357# 可用指令列表(即HELP,可看到以下大部分指令);
*#9999# 查看軟體版本;
*#0837# 顯示硬體版本(包括軟體版本和硬體生產日期,第6屏 MP V1.xxx為硬體版本);
*#0001# 顯示RS232串列通信參數設置;
*#0324# 網路檢測(工程模式);
*#0636# 存儲器容量顯示;
*#0842# 測試震動;
*#0289#或*#9998*289# 測試響鈴(鈴聲調整,振鈴器頻率測試/顯示頻率,上下鍵調節);
*#0228#或*#9998*228#或*#1999# 顯示電池的所有信息,電池參數顯示,電池容量,類型/電壓/溫度;
*#0778#或*#9998*0778# 翻屏,就可以顯示SIM卡的詳細信息了;
*#0782# RTC Display(好象是顯示當前時鍾)
*#0523#或*#9998*523# LCD對比度,上下鍵調節
*#9998*364# 顯示Watchdog狀態
*#9998*427# WATCHDOG信號路徑設置
*#9998*746# SIM卡文件規格測試
*#9998*0377# 軟體出錯LOG (EEPROM錯誤顯示)
*#0638# SIM net Work ID
*#9998*3323# Forced Crash
(此欄估計是程序調試所用,慎用,有些死機只能下電池了)
*#9998*9266# 顯示收信通道號及收信強度;
*#9998*786# 顯示的內容為本次開機的時間以及本次開機後到當前的時間長。
按-後顯示最新的本次開機後到當前的時間長;
再按-後顯示上一次的開機時間;
再按-後顯示上一次的關機時間以及上次開關機的時長;
*#9998*5646# 更改開機顯示國家(GSM LOGO SET);
*2767*3855#或*9998*947# 把手機Flash中的IMEI碼還原到EEPROM碼片中,
再用*#06#可看IMEI是否被更改;
*2767*927# 這是I5版解決WAP設置從起,上網的方法;
*2767*2878# 機器主復位!會刪除話機中的電話簿和話機的設置;
*#9998*76#或*#9998*0076# 你的手機上會有
「prot number」(Protion No)提示,
如果你的三星手機是行貨的話,在「number」下面有一串的數字,
水貨的話都沒有的;
S508測試指令大全
S500有些指令的功能是以前的機型沒有的,而且功能十分強大,
特別是有兩條解鎖指令,不管手機開了什麼鎖
手機鎖,SIM卡鎖,網路鎖,用戶鎖......
無需數據線,只要輸入指令便馬上"全部"解除,還可以保留電話本!
--------------------------------------------------------------------------------
以下內容為需要回復才能瀏覽
*#06# 顯示國際移動設備標識IMEI代碼
#*1200# AFC DAC Val
#*1300# IMEI
#*1400# IMSI
#*5111# status
#*2565# (BLOK) no blocking general defense
#*3353# (DEKE) general defense code erased
#*7222# (SCAC) - Class C GSM
#*7252# (SCLB) Class B GPRS
#*7271# (SCS1) Multi slot Class 1 GPRS
#*7274# (SCS4) Multi Slot Class 4 GPRS
#*2787# CRTP on/off 強制檢測電池溫度 開/關
#*3737# status , AFC val
#*5132# (L1DA) status
#*5133# (L1DE) status
#*7288# (SATT) GPRS attached/detached GPRS附帶/解除
#*7287# (SATS) GPRS att/det status GPRS附帶狀@
#*7666# (RNMO) status
#*7284# (SBTG) Set Class B to GPRS
#*2256# (BALO) Calibr.-info
#*2286# (BATA) Databattery 電池數據
#*7352# BVMC set 0h debug battery
#*2558# Time ON for debug battery
#*2474# cmd set debug battery
#*2527# GPRStching 4,8,9,10
#*2679# Copycat feature ON/OFF
#*3940# ext.looptest 9600bps
#*3941# ext.looptest 115200bps
#*4263# (HAND) Handsfree mode ON/OFF 免提功能 開/關
#*4700# (HR00) Half Rate開/關 預設為開
建議開啟,以增加手機連續通話時間
#*3370# (EFR0) EFT on/off Enhanced Full Rate開/關
預設為開,建議開啟,以提高通話音質.
#*7462# (SIMA) SIM phase SIM卡功能類型
#*7983# Voltage/Freq ON/OFF
#*7986# Voltage ON/OFF
#*7693# (SMXD) Sleep Act/Deact 省電模式開關
#*8462# Sleeptime status 省電模式狀態
#*7683# (SMVE) Sleep variable
#*5176# (L1PN) L1 sleep status
#*7632# (SMDB) Sleep mode debug 解除省電模式
#*7673# (SMRE) Sleep mode reset 省電模式重置
#*8466# old time - sleep,SMReq,awake
#*2255# call failed mode...
#*5187# (L1TR) L1C2G trace
#*5376# ------------------ reboot?
#*6837# Official Software Version 官方軟體版本?
#*7524# KCGPRS
#*7562# LOCI GPRS
#*7638# RLC ON/OFF
#*2337# Parmanent Registration Beep
#*2834# Audio Path 開啟音頻路徑
#*3270# (DCS0) DCS support on/off 支持1800M開/關
#*3282# Data on/off
#*3476# EGSM on/off
#*3676# Flash volume formatted 用後需刪除全部電話簿
#*4674# IMSI
#*4760# GSM, active/deactive
#*5171# (L1P1) status
#*5172# L1P2
#*5173# L1P3
#*7326# Accessory : Vibrator
#*7762# (SSMB) SMS Bearer CS, active/deactive
#*8465# (TINL) Time in L1
#*9795# Wtls key Reset
#*2252# (CALC) Current CAL
#*2836# AVDDSS Management ON/OFF
#*3877# Dump of SPY trace
#*2677# (AMRS) AMR status: none/Half Rate/Full Rate
*#2255# (CALL) Call Log 顯示通話日誌
*#8999*324# (DAG) Netmon 網路接收狀態
*#8999*377# (ERR) Error Log 手機錯誤記錄
*#8999*636# (MEM) memory status 手機內存狀態
*#8999*8378# (TEST) Test Mode 測試模式
顯示版本(硬體版本、軟體版本、IMEI)、硬體測試(震動測試、音頻設定(揚聲器增益、
傳聲器增益、樂曲增益、揚聲器音量(正常、手機、免提、耳機)、按鍵音(正常、手機、
免提、耳機)、音調校準增益、揚聲器音量(耳機))、電池信息)、鎖狀態、SIM卡信息 (SST、 CPHS、電話簿、退出、簡訊息、語言、IMSI)以及產品等信息。
*#4777*8665# (GPRS*TOOL) GPRS設定
*#8999*523# (LCD) Main LCD Brightness 內主屏光度調節
*#8999*3825523# (ETALLCD) External LCD 外屏光度調節
*#9999# Firmware version 軟體版本
*#8999*8376263# Firmware detail 詳細所有軟體版本
*#8888# H/W version 顯示硬體版本
*#8377466# (VERSHNO) S/W & H/W version
#*6420# (MIC0) MIC off
#*6421# (MIC1) MIC on
#*6422# (MICA) MIC dep Rxdata
#*6428# (MICT) MIC measurement
#*3230# TRACE, enable
#*3231# DCD, enable
#*3232# Show DCD/TRACE mode DCD/TRACE狀態
#7263867# RAMDUMP開/關
*#7465625# All lock status 手機鎖狀態
***以下指令不建議使用,否則需要進行解除手機鎖!
*7465625*638# (SIMLOCK*NET) Network Lock enable 開啟網路鎖
#7465625*638*# disable network lock with password 關除網路鎖
*7465625*782# (SIMLOCK*SUB) Subnet Lock enable
#7465625*782*# 解除Subnet lock
*7465625*77# (SIMLOCK*SP) 開啟SP鎖
#7465625*77#
*7465625*27# (SIMLOCK*CP) 開啟CP鎖
#7465625*27*#
*7465625*746# (SIMLOCK*SIM) 開啟SIM卡鎖
#7465625*746*#
*7465625*228*# (SIMLOCK*ACT)
#7465625*228*#
*7465625*28638# (SIMLOCK*ATNET) 網路鎖自動開啟
#7465625*28638#
*7465625*28782#n (SIMLOCK*ATSUB) Subnet lock自動開啟
#7465625*28782#
*7465625*2877# (SIMLOCK*ATSP) 自動開啟 SP lock
#7465625*2877#
*7465625*2827# (SIMLOCK*ATCP) 自動開啟 CP lock
#7465625*2827#
*7465625*28746# (SIMLOCK*ATSIM) 自動開啟SIM lock
#7465625*28746#
***
#*7728# RSAV, 手機設定重置,保留電話簿
*2767*3855# E2P Full Reset 話機EEPROM總復位(修復軟體故障)
*2767*2878# E2P custom Reset 話機當前設定復位(手機解鎖)
*2767*927# E2P wap復位
*2767*49927# Germany wap preset
*2767*44927# England wap preset
*2767*39927# Italy wap preset
*2767*33927# France wap preset
*2767*86927# China wap preset
*2767*852927# Hong Kong wap preset
*2767*73738927# RESETWAP
-0718#*,*長按,選11項,稍等即可
⑨ 畢業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的設置
有關畢業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的設置
畢業論文格式要求是什麼?對於字體大小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我分享的有關畢業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的設置,歡迎大家閱讀。
一、畢業論文字體大小的設置:
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二、畢業論文格式要求與字體大小:
(1)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
(2)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3)填寫姓名、專業、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
(4)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5)關鍵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
(6)目錄另起頁,3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仿宋,並列出頁碼。
(7)正文文字另起頁,論文標題用3號黑體,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號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型大小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型大小、字體相同。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型大小、字體相同。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①」與正文字型大小、字體相同。
(9)注釋: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0)附錄: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1)參考文獻:另起頁,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三、頁眉頁腳的設置
1.頁眉
(1)設置:1.4cm。字體:統一使用漢語:小五號宋體。割線:3磅雙線;內容:××學院本科期末論文,居中。
2.頁腳
內容:頁碼,居中。
紙型及頁邊距:A4紙(297mm×210mm)。
頁邊距:天頭(上)20mm,地角(下)15mm,訂口(左)25mm,翻口(右)20mm。
四、畢業論文正文格式要求與字體大小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正文部分與「關鍵詞」行間空兩行;
②日語正文文字採用小四號宋體;英語正文文字採用Times New Roman 12號,標題日語採用四號黑體,英語採用Times New Roman14號,每段首起空兩格,1.25倍行距;
③段落間層次要分明,題號使用要規范。理工類專業畢業設計,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序號與層次要求;
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順,語言流暢,無錯別字,無違反政治上的原則問題與言論,要採用計算機列印文稿;
⑤圖表要求:所有圖表、線路圖、流程圖、程序框圖、示意圖等不準用徒手圖,必須按國家規定的工作要求採用計算機或手工繪圖,圖表中的文字日語用小五號宋體;英語採用Times New Roman 10.5號;圖表編號要連續,如圖1、圖2等,表1、表2等;圖的編號放在圖的下方,表的編號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兩邊不能有邊;
⑥字數要求:一般不少於1500(按老師要求);
⑦學年論文引用的'觀點、數據等要註明出處,一律採用章節附註。
五、注釋
注釋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與正文部分空出兩行;
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編號分別或合並注釋;
③「注釋」採用五號黑體,注釋內容日語採用小五號宋體,英語採用Times New Roman 9號。 英語注釋具體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標注,如×××[1];
②如果重復出現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時,只註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頁碼(姓和頁碼之間加逗號);格式要求如下:[1](空兩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後,後加英文句號),書名(用斜體,後加英文句號),出版地(後加冒號),出版社或出版商(後加逗號),出版日期(後加逗號),頁碼(後加英文句號)。
[2](空兩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後,後加英文句號),文章題目(文章題目用「」引起來)(空一格)緊接雜志名(用斜體,後加逗號),卷號(期號),出版年,起止頁碼,英文句號。
六、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部分的要求如下:
①與注釋部分間空兩行;
②應列明期末論文參考的主要文獻資料,「參考文獻」採用五號黑體,參考文獻內容日語、漢語採用小五號宋體,英語Times New Roman10.5號。參考文獻的著錄,按著錄、題目、出版事項順序排列,其格式為:
期刊類:著者.題名[J].雜志名,年份,(期號)。書籍類:著者.書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頁數。網路類:著者.題名[EB/OL].www.***.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過3人寫「etal」(斜體)。英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如下:
[1](空兩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後,姓與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後加英文句號),書名(用斜體,後加英文句號),出版地(後加冒號),出版社或出版商(後加逗號),出版日期(後加英文句號)。
[2](空兩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後,姓與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後加英文句號),文章題目(文章題目用「」引起來)(空一格)緊接雜志名(用斜體,後加逗號),卷號(期號),出版年,英文句號。
七、裝訂要求:先將目錄、內容摘要、正文、參考文獻、寫作過程情況表、指導教師評議表等裝訂好,然後套裝在學校統一印製的論文封面之內(用膠水粘貼,訂書釘不能露在封面外)。
知識擴展:會議論文格式摘要模板範文
1.專題編號:五號字體;靠左。
2.論文題目:四號字體,加粗;居中。
3.作者姓名:五號字體;居中。
4.作者信息:五號字體;居中;包括所在單位、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E-mail地址,電話號碼。要標明二級單位(大學:院系;研究院所:處、室)。
5.摘要:小五號字體;字數500-900字。
6.關鍵詞:小五號字體;關鍵詞3~5個,用空格間隔。
7.作者簡介:五號字體。
8.格式設置規范
8.1頁面設置:A4;頁邊距,左右2.5厘米,上下3厘米。
8.2行距:1.15倍行距;論文題目後、作者姓名後、作者信息、關鍵字後空一行。
註:論文初稿完成,最好提前進行論文查重修改,這樣就可以避免在學校論文查重檢測修改時間不夠,導致不能順利通過檢測,無法進行答辯的困境了。
文科類畢業論文要求及字體大小
一、封面
題目: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各項內容:四號宋體居中。
二、目錄
目錄: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章節條目:五號宋體。
行距:單倍行距。
三、論文題目:小一號黑體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2、摘要內容字體:小四號宋體。
3、字數: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關鍵詞: 四號宋體,加粗。 詞3-5個,每個詞間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號 Times New Roman.
2、內容字體:小四號 Times New Roman.
3、單倍行距。
4、Keywords: 四號 加粗。 詞3-5個,小四號 Times New Roman. 詞間空一格。
六、緒論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500字左右,小四號宋體,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號宋體
(二)安保、管理類畢業論文各章節按照一、二、三、四、五級標題序號字體格式
章:標題 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節:標題 小三號黑體,加粗,居中。
一級標題序號 如:一、二、三、 標題四號黑體,加粗,頂格。
二級標題序號 如:(一)(二)(三) 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頂格。
三級標題序號 如:1.2.3. 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四級標題序號 如:(1)(2)(3) 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五級標題序號 如:①②③ 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三)表格
每個表格應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題,表序和表題應寫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後空一格書寫表題。表格允許下頁接續寫,表題可省略,表頭應重復寫,並在右上方寫「續表××」。
(四)插圖
每幅圖應有圖序和圖題,圖序和圖題應放在圖位下方居中處。圖應在描圖紙或在潔白紙上用墨線繪成,也可以用計算機繪圖。
(五)論文中的圖、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依序連編編排序號。序號分章依序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於互相區別,可分別為:圖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數字一律用半形標示。
八、結束語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300字左右,小四號宋體,行距:20磅。
九、致謝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小四號宋體,行距:20磅
十、參考文獻
(一)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8—10篇, 五號宋體, 行距:20磅。參考文獻以文獻在整個論文中出現的次序用[1]、[2]、[3]……形式統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 引用部分起止頁
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 .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十一、附錄(可略去)
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英文內容小四號 Times New Roman. 單倍行距。翻譯成中文字數不少於500字 內容五號宋體,行距:20磅。
;⑩ endnote 中怎麼設置英文作者的個數,讓它默認有三個作者時才出現etal
1、先把Author和Secondary author的作者改好,中文的參考文獻中國知網導入endnote時,Author是中文的,Secondary author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