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2021年網路安全事件回顧
擴展閱讀
支付寶網路安全之父 2025-09-13 07:05:36
無線網卡已安裝無網路 2025-09-13 06:41:14

2021年網路安全事件回顧

發布時間: 2022-12-31 04:39:11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

網路安全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網路安全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融信(002212)、奇安信(688561)、啟明星辰(002439)、衛士通(002268)、綠盟科技(300369)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現狀、市場份額

行業概況

1、定義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當前,信息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技術產業不斷細分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變化完善。同時,軟硬體產品的界限愈發模糊,產品和服務的聯動更加緊密。在借鑒IDC產業分類、PDRR模型和Gartner
ASA自適應安全架構等國際主流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的分類方式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依據主要功能及形態、安全防禦生命周期可將我國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分為如下類別。

2、產業鏈剖析:中游領域實力廠商集聚

隨著國家對互聯網安全、個人隱私安全等相關方面的政策出台,網路安全相關產業也隨之強大起來,在保障國家、社會和個人的信息安全發揮重大作用的同時,亦推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從網路安全產業鏈看,上游為設備/系統等供應商,如晶元、內存、操作系統、引擎等;中游為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廠商,如網路安全設備領域的防火牆/VPN,軟體領域的安全性與漏洞管理以及服務領域的運維培訓等;下游為應用領域,除個人消費者外,還包含政府、軍工、金融等相關領域。

從具體的相關廠商來看,上游設備/系統提供商有英特爾(INTC)、高通(QCOM)、微軟系統(MSFT)、蘋果系統(AAPL)、甲骨文(ORCL)等廠商,中游有深信服(300454)、天融信(002212)、奇安信(688561)、啟明星辰(002439)等著名廠商,下游包括5G、互聯網等細分市場的應用。

行業發展歷程:網路安全已邁入「黃金十年」

隨著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亦拉開的序幕。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互聯網開始商業化,首次出現了病毒攻擊終端事件,故終端網路安全受到重視。在千禧年之後,隨著互聯網的商業化以及網民規模的快速增長,第二代網路安全技術誕生,核心為白名單機制,主要由於蠕蟲、病毒可大規模通過網路攻擊,第一代的黑名單機制已無法奏效。2014年,網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2015年之後,基於人工智慧的大數據分析作為第三代網路安全技術誕生,2016年《網路安全法》出台,網路安全行業進入「黃金十年」。

行業政策背景:戰略發展,構建網路安全共同體

2021年8月20日,我國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確立了確立個人信息保護原則以及禁止大數據殺熟等現象,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個人信息保護,肅清網路環境。從我國「十四五」規劃內容可以看出,我國從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體系構建、人才培養、宣傳教育、全球合作等方面進行網路安全行業的布局與發展,將網路安全提升到戰略新興產業的高度。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網路安全行業規模發展迅速,多機構看好

2013年開始,隨著國家在科技專項上的支持加大、用戶需求擴大、企業產品逐步成熟和不斷創新,網路安全產業依然處在快速成長階段,近年來,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動,我國網路安全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網路安全產業規模也不斷發展。

IDC、中國信通院、CCIA、CCID的報告分別顯示2020年中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約為512.85億元、1702億元、553億元、749.2億元,較2019年增速分別為16.13%、8.82%、15.69%、23.20%。

具體來看,IDC的統計數值較為保守,2016-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86%,CCID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19%。CCIA統計數值的CAGR為19.63%,信通院的CAGR為14.45%。總的來看,各家機構對網路安全的增速統計都在年均15%左右的復合增長率。

註:信通院自2020年度數據發布開始,對網路安全產業范疇進行了擴充(本文追溯到2017年),將例如區塊鏈應用等安全新技術產品、密碼產品和設備等信息安全產品納入考量范圍,同時將雲服務企業、電信運營商、車聯網企業等主體的網路安全業務也納入計算范圍。

2、行業細分類別平衡發展,逐漸呈「三足鼎立」態勢

從細分類型來看,2017-2020年,網路安全設備市場規模維持在30億美元左右,2020年為32.7億美元,但規模佔比逐年遞減,2020年占行業總規模的41.5%,同比降低3.9個百分點;軟體和服務市場近幾年有明顯上升趨勢,2020年規模佔比分別為33.0%和25.6%。整體來看,網路安全行業市場之間呈「三足鼎立」態勢。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北上廣企業數量多,廣東成網安龍頭企業聚集地

為抓緊網路安全產業發展機遇,打造國家網路安全產業區域高地,成都、武漢、上海等重點城市不斷加快產業布局,引導企業、科研、人才等資源集聚。

從網路安全行業參與企業總數分布來看,北京以850家的總量排名全國第一,其次是廣東(540家)、上海(235家)、四川(228家)和江蘇(190家)

從上市企業地域分布來看,北京以28家上市成為網路安全廠商上市數量最多的城市,其中奇安信(688561)、啟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龍頭廠商均分布於此。其次是廣東地區,上市企業數量為20家,其中深信服(300454)、天融信(002212)、任子行(300311)等廠商發源於此地。其他城市的網路安全上市廠商數量均在10家以下,其中著名廠商三六零((601360)位於天津,浪潮信息(000977)位於山東,山石網科(688030)位於江蘇,安恆信息(688023)及迪普科技(300768)位於浙江。

2、企業競爭:參與者眾多,網路安全產品市場整體行業集中度高

從網路安全設備市場來看,整體以深信服(300454)市場份額佔比最高,為53.7%。從網路安全設備細分領域來看,在防火牆/vpn方面,天融信(002212)、華為、新華三基本呈「三足鼎立」的格局,市場份額均在20%左右;在入侵檢測/防禦方面,啟明星辰(002439)、綠盟科技(300369)、新華三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20.6%、20.1%和13.3%;在統一威脅管理方面,網御星雲(啟明星辰)、深信服(300454)、奇安信(688561)占據了46.5%的市場份額。

從網路安全軟體市場來看,WEB細分領域以阿里巴巴為寡頭,市場份額佔比高達61.7%;安全管理平台細分領域以啟明星辰(002439)、網御神州為主,兩者合計佔比為45%;在終端安全管理市場,奇安信(688561)佔比高達49%,處於寡頭地位。

從網路安全服務市場來看,國內企業布局較少,外企賽門鐵克、IBM處於相對優勢地位,我國企業啟明星辰(002439)亦有所布局。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頭部企業「橫向+縱向」擴張,行業細分類型均衡發展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⑵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1、2007年1月的熊貓燒香網路安全事件,算是給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鍾。

互聯網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駭客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可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後綴的文件,導致出現藍屏、頻繁重啟和硬碟文件損壞等問題,一度讓人聞風喪膽,給很多門戶網站、數據系統帶來的損害是無法估算的。

時至今日,網路安全手段不斷升級,網路攻擊也比十幾年前更加防不勝防,但熊貓燒香是國民第一次大規模地對網路病毒的真切感受,其起到的網路安全發展的推動和對網路完全的警示作用是里程碑式的。

2、2014年出現的數十億賬號信息泄露網路安全事件。這算得上歷史上最讓人恐慌的安全事件了。

根據網路搜索顯示的結果,當年大品牌的泄露事件包含家得寶、摩根大通銀行、支付寶、蘋果、攜程、小米、索尼、微軟甚至韓國三大信用卡廠商以及12306都赫然在列。除了這些大型事件,很多小型的泄露事件都在不斷發生,有的甚至無從調查。賬號安全關繫到每個人的財產安全,絕對不容忽視。

3、2020年的富士康大型勒索病毒網路安全事件。

勒索病毒早在19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主要以攻擊個人、企業、高校界的主機為主,通過對用戶的文件加密,勒索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價值才能解密,甚至破壞文件數據,其惡劣程度也是導致一眾受攻擊的企業損失慘重。

可以看一組數據,20年11月墨西哥的富士康遭受「DoppelPaymer」勒索軟體的攻擊,導致1200台伺服器被加密, 被竊取100GB未加密文件,刪除了20-30TB的數據備份,並要求支付大額比特幣作為贖金。

面對網路安全攻擊並不是無從下手,雖然每次大型攻擊的出現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但把問題想到前邊,做好安全部署,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於未然。進入2021年,更多企業應該圍繞等級保護的要求,從主機安全、DDos防護、Web應用防火牆、雲防火牆以及數據安全審計幾個層面去未雨綢繆。

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不知道應該如何在網路安全上做到面面俱到,甚至於選品、采購各個環節都處於無從下手的階段,比較方便的一個方式就是通過代理采購網路安全。選擇代理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去考慮,價格折扣、售後服務、技術能力、專業程度、方案能力。

⑶ 我國曾面臨哪些網路安全事故是如何應對的

我國曾面臨的網路安全事故有千年蟲,是在1999年廣泛受人關注的一個很有名的網路安全事件,後來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千年蟲不是病毒,而是計算機誕生起就留下的一個大BUG。

應對方法是集中了很多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降低千年蟲問題帶來的影響,但是千年蟲問題是沒有被完全解決的。

計算機2000年問題,又叫做「千年蟲」、「電腦千禧年千年蟲問題」或「千年危機」。縮寫為「Y2K」。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計算機程序的智能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晶元等)中,由於其中的年份只使用兩位十進制數來表示。

因此當系統進行(或涉及到)跨世紀的日期處理運算時(如多個日期之間的計算或比較等),就會出現錯誤的結果,進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崩潰。因此從根本上說千年蟲是一種程序處理日期上的bug(計算機程序故障),而非病毒。

⑷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

⑸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趨勢1:等保和關保條例有望出台並進一步推動網路安全產業生態蓬勃向好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和《貫徹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要求和工作要求。《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條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有望陸續出台,這意味著網路安全保護相關的一系列制度要素將進一步細化,促使各行業各領域網路安全投入持續加大。

趨勢2:網路攻防對抗朝人工智慧方向發展演化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普及應用,攻擊方利用AI實現更快、更准地發現漏洞,從而產生更難以檢測識別的惡意代碼,而防守方需要利用AI提升網路安全檢測、防禦及自動化響應能力。網路安全將從現階段的人與人對抗、人機對抗逐漸向基於AI攻防對抗發展演化。

趨勢3:數據安全相關法律的出台加速完善數據與個人信息保護體系
《民法典》明晰了個人信息處理的內涵、原則和條件,《數據安全法(草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立法進程加快,有望陸續出台,包括個人信息在內的數據收集、存儲、加工、使用、提供、交易、公開等環節的法律約束將更為規范,數據安全合規管理將成為各行業的必備能力,促進各行業多維度落實法律法規要求。

趨勢4:網路安全人才需求看漲
網路安全人才需求單位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但網路安全人才隊伍培養沒有跟上網路安全人才需求,預計未來我國網路安全人才數量缺口將突破百萬,而實戰型實用型的網路安全人才也將在2021年面臨很大的缺口。

趨勢5:數據交換共享的安全需求越來越強烈
數據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戰略資產,數據的共享是數據開發、利用和增值的重要一環,但數據安全一直是制約數據共享的瓶頸。平衡數據共享與數據安全,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市場紅利,促進數字經濟整體健康、持續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強。

⑹ 回顧2021丨互聯網年度三大關鍵詞:反壟斷、個人信息保護與互聯互通

即將過去的2021年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講相當漫長。這一年裡,有兩家互聯網大型平台公司因壟斷問題被開出天價罰單,《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出台實施,互聯網平台互聯互通正在穩步推進。以上這三大重要事件對互聯網行業產生的影響難以估量,也正在影響著每一個使用互聯網的我們。

12月4日,由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聯合主辦的第225期數字論壇在北京舉辦,此次論壇以「平台治理年度復盤」為主題,回顧了這一年來互聯網行業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件。

將反壟斷進行到底

4月7日,阿里巴巴「二選一」案調查4個月後,監管靴子正式落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做出行政處罰,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並開出182.28億元的罰單。10月8日,互聯網行業另一巨頭美團亦因「二選一」行為被處以共計34.42億元的罰單。

當數字經濟的風頭發展正興之時,對於數字經濟的監管也日益完善。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 健康 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會議指出,要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與此同時,一些「先發優勢」的企業憑借自身的市場份額排擠競爭對手,以此獲取壟斷利潤的做法已經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的正常發展。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委員陳際紅認為,平台反壟斷的難點或執行中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數據的監管。數據是平台的核心資產,目前討論比較多的平台反壟斷的行為,比如說大數據殺熟、差別對待等都是通過數據演算法實現的,所以數據監管是平台反壟斷的核心要素。

對於數據的監管將成為下一階段反壟斷的重點。中國人民大學競爭法研究所執行所長楊東指出,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正在演變為平台間的競爭,而平台競爭的背後也即是生態競爭,凸顯了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流通的價值。而數據層面的反壟斷將成為下一階段治理的重點。

個人信息保護有法可依

此外,王春暉認為,針對大企業特別建立的「守門人」制度有可能被「濫用」。因為這種「守門人」制度賦予了大型互聯網平台一種「執法權」,大型互聯網平台是否有能力對平台內其他經營者的個人信息處理的合規情況依法展開調查?對於這一點存在疑問。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出台專門針對「守門人」制度的規范,讓「守門人」這項制度本身有法可依。

如今,《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一個多月,個人信息該如何保護,企業該如何收集個人信息,怎樣處理,以及個人對於自己的數據的所有權方面還沒有典型案例可參考。如何通過治理進一步促進 社會 創新,釋放數據要素的活力,讓數據更加暢通地流通正考驗著相關行業的從業者們,也將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

平台互聯互通走深走實

9月13日,工信部要求限期內互聯網各平台必須按標准解除屏蔽,否則將依法採取處置措施。

此前,根據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趙志國介紹,工信部正在按照互聯網行業整治專項行動的方案安排,指導相關互聯網企業開展自查整改。但在自查整改中,工信部了解到,部分互聯網企業對屏蔽網址鏈接問題的認識與專項行動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為此,工信部採取了行政指導會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幫助企業認識到,互聯互通是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讓用戶暢通安全使用互聯網也是互聯網行業的努力方向。

然而,互聯互通並不是互聯網行業的「新鮮事」。互聯網的核心精神是平等、協作與共享,互相屏蔽封殺的互聯網與這一基本精神相違背。互聯網活動產生的流量應當屬於公共流量,平台之間的相互屏蔽行為有把控公共流量為自己公司利益服務之嫌,與公眾利益相沖突。

如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已經滲透進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我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處處潛藏著挑戰。建立在移動互聯網之上的平台經濟 健康 發展正在成為當下的議題。它們有的為了自身利益刻意「砌牆」,惡意「封殺」競爭對手的鏈接,為網民的互聯網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而互聯網公司的資本仍舊不受限制地肆意擴張。

互聯互通是數字時代的精神內核,是打開數字之門的「鑰匙」。拆除平台之間的「圍牆花園」是一個必然趨勢。營造互聯互通的網路生態是民心所向,是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未來關於互聯互通的治理必將成為互聯網行業面臨的另一大重點領域,也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縱深發展打開新的格局。

⑺ 2021年的輿論熱點事件有哪些

2021年整個3月發生的熱點事件,其涉及的面較廣,有政務、教育、企業、社會民生等。那麼,到底2021年3月輿情熱點有哪些呢?蟻坊軟體有為大家進行了盤點,接下來就來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吧!
新疆棉花事件、3.15晚會、黑龍江14歲女生弒母藏屍、導游威脅遊客不消費影響徵信、山東拉麵哥走紅、高顏值毒文具、網紅艾比被扒變性造假、甘孜文旅局長走紅等等。這里有為大家挑選了其中網路熱議度高的事件進行了分析,匯總成了一份2021年3月輿情事件案例分析報告
輿情案例一:彩禮貸

事件簡述:2021年3月16日,一張江西九江銀行的彩禮貸宣傳海報在網上流傳。九江銀行一名客戶經理表示,彩禮貸實際上就是「零花錢」。「貸了款,你可以用它買車,也能夠用來做彩禮。」 據悉,申請該彩禮貸必須滿足三項條件,其中一項是情侶一方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員工。此事在網上也引起了廣大網友以及媒體的關注,並就此進行了相關話題的討論。
2021年3月16日上午,有網友發出了江西九江銀行彩禮貸的宣傳海報。藉助蟻坊軟體的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相關事件傳播熱度進行分析發現,該事件發生後隨後博主@潘益兵 @迷惑行為大賞 @創意江西 等博主也對彩禮貸的相關信息進行轉發評論,彩禮貸的網路傳播熱度開始形成。隨後各大自媒體大V們紛紛加入了傳播彩禮貸相關信息的行列,如@虎撲的步行街 @老闆聯播 等繼續擴散彩禮貸並發起了對彩禮貸的相關討論;與此同時新聞媒體也開始介入彩禮貸信息的傳播,如財經網、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等媒體接連報道此事件,並對九江銀行客戶經理進行了采訪,回應稱「確有其事」。

輿情案例二:河北「瘦肉精羊」流向多地

事件簡述:據央視報道,青縣是河北省一個重要的養羊基地,每年大約出欄70萬只羊。為了增加出肉率,多賣錢,養殖戶在飼料中違規加入「瘦肉精」。在銷售過程中,為了逃避監管,商販會用少量沒有添加瘦肉精的「綠色羊」來應付檢查。知情人士稱,青縣加瘦肉精可能已有十年之久,羊肉流向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