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新經濟模式增長,數字經濟發揮了很大作用。隨著新基建的實施,信息安全創新產品、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迎來新高潮,大數據應用技術在疫情控制和網格化管理等方向長足發展。後疫情時代,網路安全要從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正迅猛發展的非接觸式經濟著手,主動適應各類新生經濟模式和信息化治理體系的發展,全方位築牢網路安全保障屏障。
西湖論劍作為2020「兩會」後首場網路安全專業大會,將在2020年6月16日線上舉行,逢此時機,集結行業專家共同探討網路安全方向,進一步提升後疫情時代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更好推進網路安全工作,可以保持關注。
㈡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趨勢1:等保和關保條例有望出台並進一步推動網路安全產業生態蓬勃向好。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和《貫徹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要求和工作要求。《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條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有望陸續出台,這意味著網路安全保護相關的一系列制度要素將進一步細化,促使各行業各領域網路安全投入持續加大。
趨勢2:網路攻防對抗朝人工智慧方向發展演化。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普及應用,攻擊方利用AI實現更快、更准地發現漏洞,從而產生更難以檢測識別的惡意代碼,而防守方需要利用AI提升網路安全檢測、防禦及自動化響應能力。網路安全將從現階段的人與人對抗、人機對抗逐漸向基於AI攻防對抗發展演化。
趨勢3:數據安全相關法律的出台加速完善數據與個人信息保護體系。
《民法典》明晰了個人信息處理的內涵、原則和條件,《數據安全法(草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立法進程加快,有望陸續出台,包括個人信息在內的數據收集、存儲、加工、使用、提供、交易、公開等環節的法律約束將更為規范,數據安全合規管理將成為各行業的必備能力,促進各行業多維度落實法律法規要求。
趨勢4:網路安全人才需求看漲。
網路安全人才需求單位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但網路安全人才隊伍培養沒有跟上網路安全人才需求,預計未來我國網路安全人才數量缺口將突破百萬,而實戰型實用型的網路安全人才也將在2021年面臨很大的缺口。
趨勢5:數據交換共享的安全需求越來越強烈。
數據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戰略資產,數據的共享是數據開發、利用和增值的重要一環,但數據安全一直是制約數據共享的瓶頸。平衡數據共享與數據安全,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市場紅利,促進數字經濟整體健康、持續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強。
趨勢6:網路攻防演練推動網路安全保護常態化和實戰化。
最近幾年的實戰網路攻防演練取得實效,得到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普遍認可,有效地提升了我國網路安全的防護與應急響應能力,實戰化攻防演練將成為政企網路安全防禦新思路,成為網路安全保護的常態。
趨勢7:信創政策促進自主可控產業發展。
趨勢8:國家級網路攻擊愈演愈烈。
趨勢9:深化打擊整治網路犯罪背後的黑灰產業鏈。
趨勢10:工業數字化進程導致工控安全問題凸顯。
㈢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首先,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在工業互聯網的推動下,網路安全未來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一方面工業互聯網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與實體領域的結合,這明顯拓展了傳統的網路應用邊界,也使得網路安全對於產業場景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在新基建計劃的推動下,未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產業資源都將全面數據化,這必然會對網路安全提出更多的要求。
最後,在學習網路安全的過程中,並不建議在脫離實踐場景的情況下學習,一方面網路安全本身對於實驗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知識會有非常強的場景屬性。通常情況下,在掌握了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之後,應該找一個實習崗位繼續提升,在選擇實習崗位的時候,可以重點關注一下新興領域,比如大數據、物聯網等等。
㈣ 網路安全的前景
網路安全前景非常廣闊,國家繼海陸空生物後,網路安全是國家的第五大安全領域,也是目前國家主要發展壯大的的規劃,國家網路安全法在2019年又更新頒布了有關網路安全在各個領域實施的細則,2019年頒布的網路安全法統稱等保2.0,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都是強制要過等保2.0的。
我們是做網路安全產品的,我們的域之盾軟體可全面管控公司網路安全、文件防泄密、上網行為管控、網路准入等等。
網路安全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如果你在這個行業,請深耕!
㈤ 網路安全前景怎麼樣
不管你是應屆生,還是初入職場的實習生,亦或是想要跳槽換工作的職場人,當我們開始選擇一份工作時,本質上都在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這份工作的現收入水平如何;這份工作有沒有發展前景;這個行業未來的薪資漲幅大不大。
那麼,IT行業里網路安全的薪資和發展前景現在是處於什麼情況呢?
現在就從錢途、行業現狀、發展前景、為什麼學習網路安全等幾方面來給大家解疑答惑。
首先,給大家簡單說一下,網路安全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手段,保護計算機信息系統和網路內的計算機硬體、軟體及數據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保障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信息安全是指保護信息系統的安全,主要目標包括保護信息系統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
一:網路安全的錢途好不好
首先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畢竟出來工作都是為了錢嘛,除了BOSS外,員工辛苦工作的結果都體現在了薪資上。薪資的多少決定了大家的生活層次和消費水平,誰不想住私人豪宅開著跑車過得瀟灑自由一點呢?
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行業都不太樂觀,甚至很難生存下去,但今年,網路安全行業在第一季度億元級融資就到達了5起。疫情將互聯網線上購物推送到了全國人民手中,更是將網路安全推上了高速車道。無法復工的那段日子,企業都採用遠程辦公的方式上班,那麼如何保證線上數據的安全,就成了大家的難題,這時候,網路安全的重要作用就得到了完全發揮。根據歷史情況,不難發現,網路安全職業幾乎不受經濟大環境影響。
四:為什麼學習網路安全
國家政策扶持
2017年6月1日國家安全法實施,安全法規定, 各企業針對自有業務伺服器需要安全管理,各企業都會成立SRC,安全人員崗位會進一步擴 大,其中第71條規定,「國家加大對國家安全各項建設的投入,保障國家安全工作所需經費和裝備,第二十一條和三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
市場巨大
年各安全廠商收入高達400億左右,2017年調查對象(約210餘家) 網路安全公司(360、 啟明、綠盟、華為、安恆、知道創宇、深信服),其中深信服市值高達300多億。
人才缺口大
國內職業教育、技能教育缺乏導致網安人才的培養出現重大缺口。據測算現有網安人才市場需求高達70萬人,而高校的學歷教育培養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每年僅3萬餘人。
薪資高
網安人才的匱乏,用人開出招聘薪資往往高於求職者的預期。從老男孩培養的畢業人員工資測算,剛剛畢業的學生,入職薪資最低7000起。技術稍好10000- 20000月薪的學生也比比皆是。
靠能力說話
在網路安全專業,專業技能競爭力要遠高於學歷本身。在網安專業只看能力不看學歷也成了大家公認的原則。
在今年3月在國內的一次重要會議中,決策層特別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內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的新型基礎建設,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隨著「新基建」的大力發展,未來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企業和個人而言,也不可以在報以任何僥幸心理,從而促使網路安全快速發展。
㈥ 新官肺炎疫情網路為什麼井噴式發展
新冠肺炎」可能給中國互聯網帶來十個明顯的變化:
一、5G商用加速推進。「新冠肺炎」這種涉及億萬民眾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出現,帶來信息超大規模流動,也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需求,呼喚更大容量、更快速度的信道,為應對事態發展、打贏抗「疫」之戰,提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信息服務。5G應用場景一下子變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可行,遠程醫療、遠程教育與遠程辦公等需求強盛且緊迫,5G加快落地已成緊要任務。反過來,隨著5G的加速建設,遠程醫療、遠程教育與遠程辦公等應用將迅速普及,視頻社交、視頻辦公等成為主流網路應用。
二、ABCDEI數字技術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此次抗擊「新冠肺炎」,數字技術大放異彩,成為戰勝病魔的「新式武器」。可以預計,經過實戰檢驗的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大數據Data、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物聯網IOT等數字技術(簡稱『ABCDEI』數字技術),將在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加速應用實施。各種應用場景層出不窮,大數據、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將在生產生活中大量應用;雲服務無處不在;機器人加快在繁重、危險的崗位上替代人類的步伐;AR、VR場景更加豐富、虛擬與現實深度耦合;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大量出現。所謂「產業互聯網」,其實就是「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此次疫情結束後,我國產業互聯網將加速推進。
三、「數字鴻溝」有望加速填平。全國14億人居家隔離,現實世界的活動近乎停擺,線上活動成為主要方式,疫情刺激大量新網民湧入。隨著「五環外」約3億左右人口陸續上網,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現在為61.2%)將進一步拉升,逐步接近美日韓及歐洲互聯網發達國家的水平(80%左右)。農民、農業、農村網路服務需求日益旺盛,我國互聯網市場空前擴大,互聯網全面「下沉」成為趨勢。
四、網路視頻步入發展黃金時期。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進程中,網路視頻不僅陪伴人們打發隔離期間的「無聊時光」,更是在信息發布、知識科普等方面發揮作用。短視頻在平台盤整之後獲得新的動力,發展空間明顯進一步擴大。隨著更多機構和專業人士進入,短視頻製作水準提升,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喜聞樂見。高質量的長視頻崛起勢頭明顯,內容付費被廣泛接受,大量自製優質「網播劇」贏得更多觀眾和收益,傳統電視台最後一塊地盤被進一步侵蝕。《囧媽》「電影網播」的模式,標志著「網播電影」成為電影製作發行的新方向。得益於5G快速部署,短視頻和長視頻兩翼齊飛,成為網路主流應用。網路音頻平台穩步擴張,成為人們學習、娛樂新助手。家庭電視大屏互聯網化、數字化進程加速,向家庭娛樂中心發展,從「看電視」過渡到「玩電視」。
五、電子商務整體升級換代。崛起於2003年「非典」的電子商務,此次抗擊「新冠肺炎」尋找到新的突破空間。大規模的國內外運營能力,和可以遍布境內每條大街小巷的滲透力,使中國的電子商務接近無處不在與無時不在,成為中國老百姓無論遇到怎樣的緊急狀況都可以依賴的生存生活夥伴,成為政府部門可以依靠的高效的配送、物流平台。基於演算法,電商平台「比用戶更了解用戶自己」,服務更加精準貼心。網路購物跨平台導航資訊入口出現,網路視頻購物興起,直播帶貨方興未艾,社交電商佔領朋友圈,線下實體店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數字技術提升電商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智慧物流」建設全面鋪開。
六、遠程協同辦公軟體迎來新機遇。疫情讓人們隔離,而工作不能停止。騰訊公司的「企業微信」、阿里巴巴的「釘釘」以及位元組跳動公司的「飛書」等應用,均發力搶佔地盤,具有新型數字技術的創新企業也可能成為「黑馬」,市場競爭趨於激烈。遠程協同辦公軟體迅速高清視頻化、移動化,辦公變得隨時、隨地。
七、醫療健康網路應用紅火。一場大的疫情,更像是一次全民醫療健康公開課。疫情過後,全社會健康意識普遍提升。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的概念從體魄健壯向心理強大延伸、從健身養身向修身養性延伸,身心健康成為高質量生活的追求。醫療、健康、健身、養身、保健、教育、培訓等領域網路應用市場陡然放大,並將持續紅火。
八、網路媒體格局變革進一步深化。在眾聲喧嘩和眾說紛紜中,央媒新媒體從報道、評論、信息服務等多方面出擊,努力奪取網路輿論場主導權。專業媒體異軍突起,能量彰顯,「意見領袖」地位鞏固,顯示互聯網上自媒體野蠻生長之後,在人人皆媒的環境下,高品質新聞內容價值回歸。自媒體本身進一步發育成長,在發展與規范中尋找平衡。億萬網民在隔離期間基本上生活在微信里。微信已經成為這個社會信息發布、社會成員溝通聯絡的主要平台,傳播、組織、動員功能日顯。微信本身,在強化短視頻功能之後有望實現迭代演進,搶占視頻社交的高地。微博的社交媒體功能更加凸顯,在「新冠肺炎」這種舉國關注的重大事件發生後,微博空前活躍。今日頭條繼續在國內外市場攻城略地,向著一個國際化互聯網巨頭目標挺進。
九、互聯網致力於良政。網上輿論規模達到歷年峰值。互聯網在政府與民眾之間搭建起良性的溝通橋梁,在信息公開、民意表達、輿論監督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網上不時有不實傳言出現,但是在信息充分公開的前提下,網路輿論顯現出對沖功能和自我凈化功能,使虛假信息得以有效遏制。政府官員在網路輿論倒逼之下,有勇氣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互聯網上,出現官民良性互動局面。此次輿情顯示,不僅執政黨面臨過好互聯網這一關的問題,每一個政府官員都面對「過關」的考驗。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官員不妨反躬自省:是不是我們的沉默、失語,或者推諉、失職,讓老百姓處於信息不對稱之中,在自媒體真偽莫辨的信息中加劇了焦慮不安?滿足人民群眾「四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提升政府官員的網路意識、媒體素養和輿論引導能力,成為提升政府執政能力一個重要任務,成為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個重要內容。學網、懂網、用網,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成為各級政府官員的必修課;信息公開和輿論引導成為必備素質。對各級政府官員輿論引導能力的培訓將全面鋪開。政務新媒體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十、數字技術革新社會治理。數字技術在我國第一次較大范圍用於應對公共衛生安全危機事件,作用明顯,令人刮目相看。例如,打開「網路地圖」 APP,點擊疫情地圖中的遷徙地圖,搜索武漢,便可看到疫情爆發後,自武漢遷出的人員去向;根據「航班管家」統計,可以顯示疫情爆發以來武漢出港航班的各目的地數據;曾出現在湖北境內的手機信號的遷移,曾在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使用過的「支付寶」客戶此後的支付地,都能幫助有關部門追蹤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軌跡。疫情過後,「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設將「去虛向實」、「由點帶面」,深入社會治理和服務方方面面。政府將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擁抱數字技術,數字技術將不僅視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更會作為推進社會治理的主要支撐來部署和建設。而且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與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方面,數字技術將發揮更大的價值
㈦ 網路安全的發展趨勢
過去,網路安全得不到用戶的足夠重視,行業發展緩慢。近幾年,一方面,工信部和發改委對網路安全行業的政策支持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互聯網應用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廣泛和深入,致使網路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今,5G網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基礎設施逐漸成為了創新熱點。網路安全產業成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隨著「新基建」在各個領域的深入開展,其將為網路安全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網路安全行業政策密集出台
2013年11月,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式成立;2014年2月,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充分展示了我國對網路安全行業的重視。近年來,我國政府一直出台多項政策推動網路信息安全行業的發展,以滿足對政府、企業等網路信息安全的合規要求。國家層面的政策從兩方面推動我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一方面,加強對網路安全的重視,提高網路安全產品的應用規模;另一方面,從硬體設備等基礎設施上杜絕網路安全隱患。
一系列法規政策提高了政府、企業對網路信息安全的合規要求,預計將帶動政府、企業在網路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網路安全前景怎麼樣
在大數據的發展下,我國較為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政策促進網路安全的發展
實際上,我國政府較為重視網路安全問題的發展,僅在2020-2021年,我國就發布了多條政策規范網路安全的發展。2021年3月份,國信辦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旨在規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收集個人信息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劃分常見類型APP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APP不得因為用戶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務。在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滴滴依然選擇了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對我國網路安全的極大挑戰。
㈨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網路安全行業規模發展迅速,多機構看好
2013年開始,隨著國家在科技專項上的支持加大、用戶需求擴大、企業產品逐步成熟和不斷創新,網路安全產業依然處在快速成長階段,近年來,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動,我國網路安全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網路安全產業規模也不斷發展。
IDC、中國信通院、CCIA、CCID的報告分別顯示2020年中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約為512.85億元、1702億元、553億元、749.2億元,較2019年增速分別為16.13%、8.82%、15.69%、23.20%。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㈩ 網路安全前景怎麼樣
網路安全的前景會越來越好,特別是在本月初《網路產品安全管理規定》開始實行之後,各平台、企業等對於網路安全的重視將會進一步提升。
可以這么說,未來10年都將是網路安全人才就業的黃金期。
咱們通過客觀數據來說話:
這是16年-22年中國網路信息安全市場規模的分析及預測,可以看出網路安全產業經濟每年都在高速增長,市場潛力巨大。
整個行業還處於一片藍海!
而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也更加深入。
針對互聯網車輛的攻擊危及人身安全
人工智慧惡意軟體放大攻擊者的能力
攻擊者操控智能家居,損害電網安全
網路攻擊與武裝攻擊相結合,摧毀商業,危及生命
現階段網路空間安全建設已達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在這一背景下,網路安全人才短缺問題日益突出,網路安全人才嚴重匱乏,可謂一將難求。
18年缺口高達95%,超過70萬,20年突破232%,缺口達140萬,21年缺口飆升285%...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廣州、武漢是網路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這五個城市對網路安全人才需求的總量預計佔全國需求總量的近一半。
且不管各行業還是組織均加大了對網路安全人才的需求!
網路安全人才供需現狀:
怎麼樣,是不是吃了一顆定心丸。網路安全行業算是冷門行業里的熱門行業,未來也將會越來越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