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路維護與管理目的及意義
計算機網路的維護與管理是為了提高網路的穩定性、安全性。網路管理員的任務是監測和控制組成整個Internet的硬體和軟體系統,監測並糾正導致網路通信低效甚至不能進行通信的問題,並且盡量降低這些問題再度發生的可能性,因為硬體或軟體的錯誤都能導致這些問題,所以,要同時對硬體和軟體進行管理。網路管理通常是很困難的,因為網路大多是層次性的,特別是網路系統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網路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方面使得網路的維護成為網路管理的重要問題之一,例如,排除網路故障更加困難、維護成本上升等。即使在一個很小的區域網內,組成這個Internet的硬體和軟體都有可能是出自不同的廠家。某個廠家的產品的一個小失誤,將會導致它與其他共同組成Internet的產品存在不兼容。如果Intrenet的規模相當大,檢測和糾正這種由不兼容導致的問題很困難的。要特別注意的是,軟體或硬體的失效引起的錯誤往往是比較容易檢測和糾正的,反而是那些由於軟體或硬體的小BUG引起的間歇性的,不會導致通信中斷但會影響通信效率的問題才是最難檢測和解決的,而且這種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惡化,嚴重影響網路的性能,最終導致網路崩潰。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網路性能,也成為網路系統應用的主要問題。可以通過增強或改善網路的靜態措施來提高網路的性能,例如增強網路伺服器的處理能力,採用DWDM/SDH、1000BASE作為網路主幹,以及採用網路交換等新技術來擴展網路的帶寬等。此外,在網路運行過程中,負載平衡等動態措施也是提高網路性能的重要方面。通過靜態或動態措施提高的網路性能分別稱為網路的靜態性能和動態性能。網路的動態性能的提高是通過網路管理系統即「網管系統」來加以解決的。計算機網路管理技術的發展是與Internet的發展同步進行的,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規模的逐漸增大,復雜度不斷增加,異構性越來越強,網路管理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時至今日,計算機網路時代和全球信息化已經到來,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性等問題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計算機網路一旦崩潰,將會給企業、公司、單位、學校網路中的各種數據和信息資源,以及人們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網路管理成為網路技術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它不但對網路技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現代信息網路中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並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一系列網路管理標準的出台,出現了大量的商用網路管理系統。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網路已不再是單一型的網路,而是由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子網組成,同時集成了多種網路操作系統的平台,包括各種不同廠家、公司的網路設備和產品。此外,為了提供各種網路服務,還集成了多種網路軟體。因而,如果沒有一個高效網路管理系統,就很難向網路用戶提供正常的網路服務,也很嫩保障網路的無故障、安全運行。因此,為了保證計算機網路中硬體設備和軟體的正常運轉,除了需要專門的網路管理技術人員之外,還需要利用專用的網路管理工具來維護和管理網路的運行。總之,現代化的網路管理技術集通信技術、網路技術、Internet服務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於一身。而現代化網路的管理員則應當是能夠通過網路管理平台和管理工具調度和協調資源的使用,並可以對網路實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管理工作的人員。
2. 什麼是網路管理網路管理的目的是什麼
網路管理,英文名稱:NetworkManagement,定義:監測、控制和記錄電信網路資源的性能和使用情況,以使網路有效運行,為用戶提供一定質量水平的電信業務。
網路管理的目的
1、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是網路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戶都希望有一個可靠的計算機網路。當網路中某個組成失效時,網路管理器必須迅速查找到故障並及時排除,網路故障管理包括故障檢測、隔離和糾正三方面。
2、計費管理
計費管理記錄網路資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監測網路操作的費用和代價。
3、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初始化網路、並配置網路,以使其提供網路服務。配置管理是一組對辨別、定義、控制和監視組成一個通信網路的對象所必要的相關功能,目的是為了實現某個特定功能或使網路性能達到最優。
4、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估價系統資源的運行狀況及通信效率等系統性能。其能力包括監視和分析被管網路及其所提供服務的性能機制。性能分析的結果可能會觸發某個診斷測試過程或重新配置網路以維持網路的性能。性能管理收集分析有關被管網路當前狀況的數據信息,並維持和分析性能日誌。
5、安全管理(SecurityManagement)
網路安全管理應包括對授權機制、訪問控制、加密和加密關鍵字的管理,另外還要維護和檢查安全日誌。
6、上網行為管理
小草網管軟體綜合智能動態帶寬保障,伺服器流量分析與保障、虛擬多設備管理等多項突破性技術,涵蓋流量分析、帶寬管理、上網行為管理、DMZ區伺服器管理,專線集中管理、企業級防火牆與路由器、負載均衡等功能,在網路性能、質量、安全等方面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第一你要有一個整體的 規劃
那些電腦要干什麼那些是要作什麼么都得有規劃
第二就是 。 你要把網路的規劃先整理好
然後在實施網路分解
最後就是伺服器的使用 .
各種建議很多 你要切合實際的用處 出發 自己想輒
4. 如何做好一個伺服器管理員有哪些管理技巧
總體來說,伺服器系統的管理是整個網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在小型單位網路中,單位的網路規模比較小,網路設備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屬於傻瓜式的。
這里的伺服器系統包括網路伺服器和應用伺服器系統兩個方面。伺服器系統的管理是整個網路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是整個網路的核心所在,無論是網路操作系統本身,還是各種網路伺服器和應用伺服器。
具體來說,伺服器系統管理主要是安裝、配置和管理網路操作系統、文件伺服器、DNS、WINS、DHCP等網路伺服器,以及像Web、FTP、E-mail、RAS、NAT等應用伺服器。伺服器系統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要確保伺服器各種協議和服務工作正常,確保伺服器的各項性能指標正常發揮。另外,還需要及時地更新伺服器系統的版本或補丁程序,這不僅關繫到伺服器的性能發揮,而且還關繫到整個網路系統的安全性,因為現在的操作系統不斷有新的安全漏洞被發現,及時安裝補丁可以有效地阻止、填補這些安全漏洞。
目前在伺服器系統管理方面的重點與難點當然是各種網路操作系統的管理了。在這其中又包括各種不同版本的主流Windows、Linux和UNIX網路操作系統的管理了。而每個系統中所包括的具體管理工作又非常多,非常復雜,但這些又是網路管理員所必須掌握的。至少,在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中,網路管理員應該掌握主流的Windows和Linux網路操作系統的管理了。在一些較大企業,或者一些特殊行業(如金融、證券和保險等)中,UNIX、Linux系統又是最普遍採用的,所以UNIX和Linux系統管理對於專業網路管理員來說,又是必須要掌握的。當然,像其他應用伺服器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須掌握。
2.關鍵設備的維護與管理
這也是整個網路管理中的重點之一,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在網路規模比較大,網路設備比較高檔的單位網路中。因為單位網路系統更依賴這些關鍵設備的正常工作。
計算機網路的關鍵設備一般包括網路的核心交換機、核心路由器和伺服器,它們是網路中的「節點」。對這些節點的維護和管理,除了需要經驗積累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專門的網路管理系統來監視其工作狀態,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維護和故障排除。
另外,為了提高網路的可用性,對一些關鍵設備進行冗餘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冗餘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從埠角度進行,如對關鍵設備(如伺服器、核心交換機)採取冗餘鏈路連接,這樣當其中一個埠出現故障時,另一個冗餘鏈路就可以接替故障鏈路繼續保持正常工作狀態;另一層含義是對配置雙份的設備或部件,如伺服器中的電源、風扇、網卡,甚至內存等,核心交換機和路由器也可以配置兩個。在正常工作時,這些冗餘設備或部件起到負載均衡的作用,而在某部分出現故障時,則又起備份的作用。
在關鍵設備維護與管理中,伺服器和網路總體性能的監控與管理是個技術重點和難點。要用到各種監控和管理工具,如流量監控工具MRTG、網路性能和通信監控的Sniffer類工具,帶寬性能監控的Qcheck和IxChariot工具等。伺服器性能方面的監控與管理還可利用操作系統自帶的性能和監控管理工具進行。
當然,網路設備的配置與管理是整個關鍵設備維護與管理的重點與難點,這一點幾乎是所有從事網路管理,甚至網路工程技術人員的共識。目前在關鍵設備方面,主要是以Cisco、華為3COM等品牌為主,掌握這兩個主要品牌設備的配置與管理方法是網路管理員所必需的。
3. 用戶管理
用戶管理是網路管理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所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如用戶賬戶、密碼、文件和網路訪問許可權、用戶權利、用戶配置文件及用戶安全策略等。既要保證各用戶的正常工作不受影響,同時又要避免分配過高許可權而給網路安全和管理帶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在網路管理中,網路管理員要求在保證網路安全可靠運行的前提條件下,根據單位人員的工作職權和人員變動情況,為每個用戶設置賬戶、密碼和分配不同的網路訪問許可權;設置Web伺服器、VPN等遠程訪問伺服器中用戶的訪問許可權等;限制Web伺服器可登錄的賬號數量,及時注銷過期用戶和已掛斷的撥號用戶,關閉不用的網路服務等。
5. 網路伺服器配置的背景 意義
伺服器作為硬體來說,通常是指那些具有較高計算能力,能夠提供給多個用戶使用的計算機。伺服器與PC機的不同點太多了,例如PC機在一個時刻通常只為一個用戶服務。伺服器與主機不同,主機是通過終端給用戶使用的,伺服器是通過網路給客戶端用戶使用的。
目錄
定義
伺服器
網路伺服器(中控伺服器)
伺服器軟體
網路伺服器的分類
網路伺服器
編輯本段定義
有時,這兩種定義會引起混淆,如Web伺服器。它可能是指用於網站的計算機,也可能是指像Apache這樣的軟體,運行在這樣的計算機上以管理網頁組件和回應網頁瀏覽器的請求。
編輯本段伺服器
根據不同的計算能力,伺服器又分為工作組級伺服器、部門級伺服器和企業級伺服器。伺服器操作系統是指運行在伺服器硬體上的操作系統。伺服器操作系統需要管理和充分利用伺服器硬體的計算能力並提供給伺服器硬體上的軟體使用。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為伺服器作平台的操作系統。類Unix操作系統,由於是Unix的後代,大多都有較好的作伺服器平台的功能。常見的類Unix伺服器操作系統有Linux、FreeBSD、Solaris、Mac OS X Server、OpenBSD、NetBSD、和SCO OpenServer。微軟也出版了Microsoft Windows伺服器版本,像早期的Windows NT Server,現代的Windows 2000 Server和Windows Server 2003。而最新版的Windows Server 2008的也已經面世了。
編輯本段網路伺服器(中控伺服器)
網路中控伺服器
中央控制系統是指對聲、光、電等各種設備進行集中控制的設備。它應用於多媒體教室、多功能會議廳、指揮控制中心、智能化家庭等,用戶可用按鈕式控制面板、計算機顯示器、觸摸屏和無線遙控等設備,通過計算機和中央控制系統軟體控制投影機、展示台、影碟機、錄像機、卡座、功放、話筒、計算機、筆記本、電動屏幕、電動窗簾、燈光等設備。 試想一下,在會議室或多功能廳、展廳等場合,以前用中控來控制的各種設備現在可以不需中控,用一個簡單的觸摸屏來控制,而且還可以觸摸屏遠程式控制制,這是不是很方便實用呢?這就是網路中控伺服器(SV-NET-SERVER)的強大功能。 網路接收器
網路伺服器介於網路接收器與觸摸屏之間,是觸摸屏控制會議室各設備的橋梁。 NET-SERVER搭配網路接收器配合觸摸屏來控制各種設備的動作將是以後會議室智能化控制的首選產品。網路中控伺服器設為TCP服務端,各網路接收器為TCP客戶端,主動連接網路伺服器,伺服器將實時記錄連接的網路接收器MAC地址,並可手動分配接收器IP地址和ID碼,觸摸屏發送代碼將以設備ID來區分所控本地或遠程的設備。而且還可以通過軟體進行控制或電腦發送代碼控制,可以說是十分的便捷。
編輯本段伺服器軟體
伺服器軟體的定義如前面所述,伺服器軟體工作在客戶端-伺服器或瀏覽器-伺服器的方式,有很多形式的伺服器,常用的包括: 文件伺服器 - 如Novell的NetWare 資料庫伺服器 - 如Oracle資料庫伺服器, MySQL, PostgreSQL, Microsoft SQL Server等 郵件伺服器 - Sendmail, Postfix, Qmail, Microsoft Exchange,Lotus Domino等 網頁伺服器 - 如Apache, thttpd, 微軟的IIS等 FTP伺服器 - Pureftpd, Proftpd, WU-ftpd, Serv-U,VSFTP等 應用伺服器 - 如Bea公司的WebLogic,JBoss,Sun的GlassFish 代理伺服器 - 如Squid cache 計算機名稱轉換伺服器 - 如微軟的WINS伺服器
編輯本段網路伺服器的分類
(1):非x86伺服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伺服器,它們是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處理器,並且主要採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伺服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處理器,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EPIC處理器主要是HP與Intel合作研發的安騰處理器等。這種伺服器價格昂貴,體系封閉,但是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中。 (2):x86伺服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晶元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IBM的System x系列伺服器、HP的Proliant 系列伺服器等。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差、不安全,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6. 想要一篇關於公司網路管理的制度
1. 目的
1.1 為了加強計算機網路、軟體管理,保證網路系統安全,保證軟體設計和計算的安全,保 障系統、資料庫安全運行特製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適用於對公司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2. 范圍
2.1 計算機網路系統由計算機硬體設備、軟體及客戶機的網路系統配置組成。
2.2 軟體包括:伺服器操作系統、資料庫及應用軟體、有關專業的網路應用軟體等。
2.3 客戶機的網路系統配置包括客戶機在網路上的名稱,IP地址分配Internet的配置等。
2.4 系統軟體是指: 操作系統(如 WINDOWS 7等)軟體。
2.5 平台軟體是指辦公用軟體(如OFFICE 2010)等平台軟體。
3. 職責
3.1 企管部為計算機系統、網路安全運行的歸口部門,負責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日常維護和管 理;負責系統軟體的調研、安裝、升級、保管工作;
3.3系統管理員負責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伺服器安全運行和數據備份;internet對外介面安全以及計算機系統防病毒管理;協助職能部門進行數據備份和數據歸檔;嚴守企業商業機密。
4. 管理
4.1網路系統維護
4.1.1 系統管理員每日定時對機房內的網路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U8伺服器、OA伺服器、Internet伺服器進行日常巡視。
4.1.2 對於系統和網路出現的異常現象,系統管理員應及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制定處理方案,採取積極措施,並如實將異常現象進行記錄。針對當時沒有解決的問題或重要的問 題,應將問題描述、分析原因、處理方案、處理結果、預防措施等內容記錄。
4.1.3 每月3日前對相關伺服器數據進行備份。
4.1.4 每月2日維護OA伺服器,及時組織清理郵箱,保證伺服器有充足空間, OA系統能夠正常運行。
4.1.5 維護Internet 伺服器,監控外來訪問和對外訪問情況,如有安全問題,及時處理。
4.1.6 制定伺服器的防病毒措施,及時下載最新的防病毒疫苗,防止伺服器受病毒的侵害。
4.2 客戶端維護
4.2.1 按照人事部下達的新員工(或外借人員)姓名、分配單位、人員編號為新的計算機用戶分配計算機名、IP地址等。
4.2.1.1帳號申請:新員工(或外借人員)需使用計算機帳號,先向部門經理提出申請經批准後,由系統管理員負責分配計算機和OA的ID等。如需使用U8,由部門經理審核後、子公司與中心的負責人審核後,由管理總監審批後,系統管理員分配賬戶和密碼以及使用許可權,並負責軟體客戶端的安裝調試。
4.2.2 如有移動用戶需訪問區域網,由用戶提出申請,部門經理審核、子公司與中心的負責人審核、管理總監審批後,系統管理員負責提供服務。
4.2.3 根據用戶需要為其配置 Internet接入許可權,一般員工只有接入區域網許可權,如有工作需要接入Internet,由部門經理審核後、子公司與中心的負責人審核後,由管理總監審批後,由網路管理員提供服務。
4.2.4 網路用戶不得隨意移動信息點接線。因房屋調整確需移動或增加信息點時,應由計算機管理人員統一調整,並及時修改「網路結構圖」。
4.2.5 對於網路用戶傳播、復制、製造計算機病毒或採用黑客技術而致使計算機網路癱瘓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將給予嚴肅處理。
4.3 軟體維護
4.3.1集團公司凡是OA、U8的用戶,必須由系統管理員統一安裝操作系統、OFFICE、殺毒軟體、OA、U8等軟體,軟體使用周期為1年。
4.3.2用戶如有中毒、操作系統緩慢、死機等問題時,向系統管理人員提出口頭請求,接到請求的系統管理人員應及時提供維護服務,並查明出現故障的原因,如因上一些黃色網站、看電影、下載與工作無關的東西所造成的,根據情節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罰,並填寫好《維護記錄》
4.3.3如有對OA、U8等操作不懂的,向系統管理員提出請求,系統管理員務必及時提供服務,如用戶屬正常使用問題,系統管理員服務不及時或態度不好者時,用戶可隨時與企管部經理進行投訴。
4.3.3 對於較復雜的問題,系統管理員應及時組織人員,研究解決方案,及時處理問題。
4.3.4 對處理問題的方案及結果,信息管理員定期組織交流,總結匯總各種軟體的問題,以便改進軟體,積累經驗,提高處理問題的技術水平。
4.3.5 用戶可以在系統管理員的授權下,按照公司的管理規定自行安裝系統和專業軟體,同時辦理借用手續、填寫《軟體借用記錄》。
4.4 計算機病毒防治
4.4.1 在伺服器和客戶端微機上安裝病毒自動檢測程序和防病毒軟體,系統管理人員應及時針對伺服器或PC機下載防病毒疫苗。
4.4.2 在伺服器拷貝或安裝軟體前,首先要進行病毒檢測。需網路管理員對安裝軟體進行防病毒檢測合格後,經其批准後,才能安裝外來軟體。
4.4.3 PC機對於外來軟體的安裝、圖紙和文件的使用,在使用前要進行病毒監測。
4.4.4 送外維修和欲聯網的計算機必須經過病毒檢測後,方可聯入網路。
4.4.5 為了防止病毒侵蝕,員工不得從internet網下載游戲及與工作無關的軟體(QQ等), 不得在微機、伺服器上安裝、運行游戲軟體。
4.5 IP地址和用戶密碼管理
4.5.1 區域網IP地址由系統管理員負責管理,用戶不得擅自改變伺服器和客戶端的IP地址。
4.5.2 系統管理員為用戶分配與設置許可權、用戶名和登錄密碼。
4.5.3 用戶要每季度至少一次修改自己的應用系統密碼。
4.6 對外介面管理(Internet伺服器, OA伺服器)
4.6.1用戶應避免利用 OA傳送較大容量的附件 (10M以上的 )、圖紙和圖片,最大控制在 10M以內,定期清理,保證 OA的正常運行。
4.6.2 用戶不得利用 Internet及 OA,去瀏覽、傳播違法和不健康的內容,違反規定的用戶將被終止上網權利。
4.7 用戶的保密職責和義務
4.7.1 保密
4.7.1.1用戶應保管好自己的密碼,並三個月更換一次密碼,以保證數據安全。
4.7.1.2用戶針對自己使用許可權信息(特別是經營數據、市場決策等)的保密性要負全責,不得隨意將密鑰與密碼交付給別人(沒有公司的授權)。
4.7.1.3用戶在出差、請假等情況下,可以授權公司指定的人來完成相關的審批,但出現責任事故時,由用戶自己全權負責。
4.7.1.4用戶不得將私人電腦帶入公司,不得使用U盤、更不得用U盤復制相關經營數據與制度。
4.7.1.5 用戶不得盜用其他人的身份登陸網路或進入應用系統,確因工作需要需徵得本人的同意。
4.7.2培訓與改進
4.7.2.1 對於新上崗信息管理人員,應進行崗位培訓,培訓崗位標准、計算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落實安全職責。
4.7.2.2 質量改進:對於發生的系統、網路、伺服器故障,應按照質量保證體系的要求,採取質量改進措施。
5. 處罰
5.1上網行為處罰
5.1.1對上網用戶在上班時間下載電影、軟體等與工作無關的,或者在線音樂、在線視頻等,嚴重佔用網路寬頻,導致網路堵塞,一經發現,罰款100元;
5.1.2員工訪問了不明網站,病毒、蠕蟲、木馬、惡意代碼及間諜軟體等通過網頁、Email、聊天工具、下載軟體等方式,侵入到內網的各個角落,嚴重影響公司網路的正常運行,一經發現罰款100元。
5.1.3上班時間瀏覽與工作無關網頁、炒股、聊天、購物、游戲等一經發現罰款50元。
5.1.4使用BT、電驢、迅雷、網際快車、超級旋風等P2P下載軟體和PPlive、UUsee、PPstream、迅雷看看等P2P視頻軟體。使得區域網網路資源被消耗殆盡,導致企業正常的網路應用無法進行,嚴重干擾了公司的經營活動的一經發現罰款500元。
5.1.5 未經許可私自修改電腦IP地址,導致區域網出現IP地址沖突,電腦掉線現象,嚴重影響了區域網的穩定和暢通。一經發現罰款100元。
5.1.6 未經許可私自移動公司在各點分布的網路設備及布線,亂拉線等,一經發現罰款100元。
5.1.7共用電腦的,查不到責任人時,由部門責任人承擔。
5.2. 系統軟體破壞處罰
5.2.1 公司電腦系統以及應用平台等經系統管理員裝好後一個月內,由於上網、中病毒、自己裝卸軟體等人為因素導致電腦辦公軟體、平台無法正常運行的對電腦負責人罰款50元。在一年內出現上述問題的罰款30元。
5.2.2 公司電腦系統以及應用平台等,經系統管理員裝好後一個月內,由於上網、中病毒、自己裝卸軟體等人為因素導致電腦癱瘓的對電腦負責人罰款100元。在一年內出現上述問題的罰款50元。
5.3 保密
5.3.1刻意或無意泄漏OA、ERP等上的經營數據的或市場經營決策的,一經查實,罰款500-1000元,後果嚴重者移交法律機構進行處理;
5.3.2發現在公司內沒經部門經理以上人員授權而使用私人電腦的,罰50元;
5.3.3查實使用U盤、私人電腦等中有集團公司經營數據的,並有帶出公司的經歷,罰100元;
6、此制度由企管部起草,規范化討論通過;
希望對您有用!
7. 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管理維護的作用是什麼 要准確點,速度啊!!!!!!!~~~~~~~~~~~~~
我說小一點的范圍:為什麼要對磁碟進行維護?
1.整理磁碟碎片的好處:磁碟碎片是指由於經常對磁碟進行讀寫、刪除等操作,從而是一個完整的文件被分成不連續的幾塊儲存在磁碟中,這種分散的文件塊稱為:磁碟碎片。過多的磁碟碎片會影響文件的存取速度,因此整理磁碟碎片不僅可以提高數據的存取速度,而且可以提高程序載入和運行的速度,進而達到優化計算機系統性能的作用。
2.檢查磁碟的好處:由於個人的重要數據都放在各個磁碟,要是硬碟出現壞道,從而引起重要數據丟失,有時可能比硬碟掛掉的結果還壞。所以及時檢查磁碟,盡早的發現壞道顯得十分重要。可以修復的就盡量修復,不能修復就要採取一定的方法避免再次對物理性的壞道進行讀寫。
3.清理磁碟的好處:計算機系統(如windows)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臨時文件,另外個人的刪除操作也會帶來很多垃圾文件。如果這些文件在磁碟中存取過多,不僅嚴重影響電腦的存取速度,還能造成電腦死機。(用一些專門的系統優化軟體可以有效清理磁碟垃圾,無用的注冊表等等)
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日常維護還有一點:備份重要數據,為什麼,好處是什麼我就不多說了
8. 後台管理系統課題設計的意義
主要目的是使系統管理員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簡單和友好。實現的主要功能有文件操作、命令操作、系統操作、進程操作和網路操作,這些基本上涵蓋了系統管理的各個方面。在設計上,採用了B/S結構,使得該系統可以方便的進行升級和方便用戶從各種平台上對伺服器進行訪問;採用了安全訪問技術,使得訪問和管理更加安全;採用了簡單和美觀的界面顯示技術,使得用戶的瀏覽快捷和舒適。
該課題開發的系統需要安裝運行在Linux系統的上,系統管理員可以在遠程利用瀏覽器進行登錄,通過驗證後就可以方便的對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查看,對系統進行管理,對網路進行配置,對數據進行分析,要注意的是登錄到本系統必須用遠程伺服器的root許可權和密碼,而且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防止出現意外事件,管理員只能操作特定的任務。該課題的主要意義在於可以運用PHP進行系統管理,開發的系統可以使系統管理員方便的管理遠程系統。
9. 如何配置網路伺服器安全
1、安裝補丁程序任何操作系統都有漏洞,作為網路系統管理員就有責任及時地將「補丁」打上。大部分中小企業伺服器使用的是微軟的
Windows2000/2003操作系統,因為使用的人特別多,所以發現的Bug也比較多,同時,蓄意攻擊它們的人也很多。微軟公司為了彌補操作系統的
安全漏洞,在其網站上提供了許多補丁,可以到網上下載並安裝相關升級包。對於Windows2003,至少要升級到SP1,對於Windows2000,
至少要升級至ServicePack2。
2、安裝和設置防火牆現在有許多基於硬體或軟體的防火牆,如華為、神州數碼、聯想、瑞星等廠商的產品。對於企業內
部網來說,安裝防火牆是非常必要的。防火牆對於非法訪問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但是並不是安裝了防火牆之後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需要進行適當的設置才能起作
用。如果對防火牆的設置不了解,需要請技術支持人員協助設置。
3、安裝網路殺毒軟體現在網路上的病毒非常猖獗,這就需要在網路伺服器上安裝網路版的殺毒軟
件來控制病毒的傳播,目前,大多數反病毒廠商(如瑞星、冠群金辰、趨勢、賽門鐵克、熊貓等)都已經推出了網路版的殺毒軟體。同時,在網路版的殺毒軟體使用
中,必須要定期或及時升級殺毒軟體。
4、賬號和密碼保護賬號和密碼保護可以說是系統的第一道防線,目前網上的大部分對系統的攻擊都是從截獲或猜測密碼開始
的。一旦黑客進入了系統,那麼前面的防衛措施幾乎就沒有作用,所以對伺服器系統管理員的賬號和密碼進行管理是保證系統安全非常重要的措施。
5、監測系統日
志通過運行系統日誌程序,系統會記錄下所有用戶使用系統的情形,包括最近登錄時間、使用的賬號、進行的活動等。日誌程序會定期生成報表,通過對報表進行分
析,你可以知道是否有異常現象。
6、關閉不需要的服務和埠伺服器操作系統在安裝的時候,會啟動一些不需要的服務,這樣會佔用系統的資源,而且也增加
了系統的安全隱患。對於假期期間完全不用的伺服器,可以完全關閉;對於假期期間要使用的伺服器,應關閉不需要的服務,如Telnet等。另外,還要關掉沒
有必要開的TCP埠。
7、定期對伺服器進行備份為防止不能預料的系統故障或用戶不小心的非法操作,必須對系統進行安全備份。除了對全系統進行每月一次的
備份外,還應對修改過的數據進行每周一次的備份。
10. 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的作用就是使網路系統中的資源得到更好的分配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