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東方時空網路安全陝西

東方時空網路安全陝西

發布時間: 2023-01-10 12:59:37

⑴ 東方時空觀後感

東方時空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東方時空》。今天,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終於如期而至了。為什麼要說終於呢?因為對這次的日全食不僅是天文愛好者非常的盼望,而且普通人也加入了期待的行列。雖然說新中國成立已經六十年,我們發生過五次日全食,但是這一次的日全食呢,它的持續時間是最長的,覆蓋地域是最廣的。據說全國能觀測到日全食的地區人口就有三個億,其它地方也都能看到日偏食,這次日食可以說是掀起了一場全國觀測的總動員。那今天《東方時空》我們要觀察的是兩個目標:一個是今天參與觀測的老百姓,他們的熱情到底有多高;另外一個,當然就是美麗的日全食本身了。
主持人:這樣美麗的畫面感染了很多人,今天有很多人在現場觀測到了這一天文奇觀。用我們記者的話來說,這些觀測者的熱情簡直就像太陽一樣。
觀測者:從來沒有看到過,開一下眼界,也許這輩子就這一次了。
觀測者:真的還是比較高興的事情,又是見到一次天文奇觀了。
楊孝友:懷里揣著一顆太陽,興沖沖地上路。這是全中國最得意的一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太陽。
觀測者:確實感覺非常漂亮,因為我們從來沒觀察到,我們是第一次。
觀測者: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也沒有想到過太陽會變成這樣。
網友:無論是正宗天文「發燒友」,還是臨時「發燒友」,人們都為數百年難見的奇觀而熱血澎湃。
觀測者:我看到了鑽石環,貝利珠我沒看到,我見到了這一刻。
觀測者:月亮就在那光影,在太陽的正中間,非常漂亮,外面露出一個光環。
網友:慢慢地天也開始暗了下來,就如同月亮一樣,大家都在感慨,誰說白天不懂夜的黑呀,太精闢了。
觀測者:它很神秘,白天看到夜色,真是沒有的。
觀測者:雖然看不到食甚,但是能夠看到發光的一幕,還是很開心的。
網友: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看過日偏食,那還是課間操場上活動的時候,聽見有同學說太陽少了一塊,小時候真是天真啊。
觀測者:太陽在右上角的時候,有一個小小的缺口,經過時間的轉變,發現那個缺口越來越大了,覺得很不可思議,很神奇。
觀測者:現在太陽已經變成月牙了,太有意思,太神奇了。
主持人:其實,在今天之前,人們一直在擔心天公不作美,那從今天的情況看來,的確有很多人大失所望。上海和蘇州本來是兩個絕佳的觀測地,在今天之前,上海的各大酒店已經被搶定一空,接待人次達到了三萬人;而在安徽、浙江、江蘇的一些城市,觀測日全食使用的黑色的觀日鏡的價格就番了幾倍,但仍然是被搶購一空;另外還有安徽的銅陵,據說為此次的日全食觀測,准備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當地政府還投入了20萬元,聲稱一旦發生了烏雲遮日的情況,就會使用氣象的高射炮來驅雲。但今天的真實情況是銅陵、上海、蘇州等地都是陰雨天氣,人們除了感受到日全食六分鍾的黑夜,很難觀測到日全食的全過程。那今天北京也是陰沉有霧的天氣,但是北京的一些天文愛好者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堅持守在了北京的天文台,最終得以見到了日偏食的真實面貌。
解說:今天上午7點30分左右,北京天文館的小廣場上就聚集了不少的天文愛好者,雖然天空一直陰沉著,但越積越多的天文愛好者,還是希望在這里一睹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觀。
記者:我看您很早就過來,一直在這兒。
天文愛好者:6點多鍾,我6點鍾就過來看一下,先看一下周邊的環境。
記者:在北京的話,如果要是不陰天的話,在任何一個地也都可以看到日偏食,那為什麼非要到這個天文館來呢?
天文愛好者:因為我覺得天文館這個地方是個地標建築嘛,尤其在天文愛好者比較聚集的地方,過來看一看除了天文現場以外,還有一些天文愛好者的一些熱鬧的一些場面,來體會一下。
記者:主要想感受一下這樣的氣氛?
天文愛好者:對對,是這個意思。
記者:今天要是拍不到的話,會感到遺憾嗎?
天文愛好者:很失望。我看估計也拍不著了,再等一等吧。
記者:希望還是能拍到。
天文愛好者:當然了,萬一有一線希望呢,我覺得天現在好像比剛才要亮一點,萬一呢,再等等吧,也不抱太大希望,但是再等等。
天文愛好者:可以了,什麼都找不到,雲層太厚。
張學奎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我們現在已經架了一台望遠鏡,我們本來計劃架三台望遠鏡,來了很多觀眾,現在看有兩三千人,但可惜這個天是陰天,今天觀測不到了,很遺憾。
解說:吳女士曾經是北京房山區某小學的學生。今天,她拿著20多年前用過的日食觀察卡來到了天文館。
吳女士:發的每人一張,然後那時候組織學生在操場上統一觀察,當時就是很興奮,但那時候知識也了解不是很多,大家都很興奮,很感興趣。然後我本人吧,本來對這方面也是比較感興趣,所以一直就存著,沒想到今年又有了,又有以後,突然想起這張卡片,然後找出來了。我覺得怎麼說這個應該有,大概20多年了吧,所以我覺得還是挺有紀念意義的,然後今天一塊來了,後來我朋友又給我買了一個新的,所以我想一塊都留著,挺有意義的一件事。前幾天都是晴天,今天陰天,還是有點遺憾,還是想親眼來看一看。因為現在回想那時候小學在操場看那個情景,還能回想起來。想重新看一看,但是比較遺憾,看不著。
解說:上午10點30分左右,躲在天文館上空雲層後面的太陽終於露了出來。
天文愛好者:五百年一遇,我看見了,我太幸福了,太興奮了。
記者:看到了嗎?
天文愛好者:看到了。
記者:看到什麼了?
天文愛好者:我看到太陽少了一半了。
記者:這是怎麼回事呢?
天文愛好者:是因為月亮把太陽的光給擋住了。
天文愛好者:剛才我在館里聽我媽說,是外面那個太陽缺了一小塊,然後我趕緊從館里跑出來,跑得滿頭大汗。
記者:你也是一個天文愛好者?
天文愛好者:也是比較喜歡天文,經常看科普書還有光碟,然後從裡面也獲取了一些天文知識。
記者:那你覺得親眼看到的跟看書有什麼不同感受嗎?
天文愛好者:首先是親眼看到了肯定跟看書有不同,而且心情非常激動。
記者:拍到了嗎?
天文愛好者:拍到了,拍到了。
記者:很幸運。
天文愛好者:挺好,挺好。
記者:能看一下嗎?
天文愛好者:拍不好,多了。
記者:還是很幸運。
天文愛好者:對,沒錯。6點鍾來,總算拍到了,白沒等,挺好的,很幸運,剛才以為都沒希望了,現在看起來還不錯。
主持人:神話里有誇父追日,現在天文里也要追日,他們絕對是「發燒級」的,因為他們不滿足於留守北京,去觀看一個日偏食,他們一定要趕到最佳的地點,去看那場純正的日全食。
解說:天文愛好者和「發燒友」們,紛紛打探哪裡是最佳觀測點,然後通過各種方式前往觀測地點觀看,形成了追日一族。北京的24歲的天文愛好者王樂天,7月18日就和家人一起專程從北京自駕車前往武漢,觀看五百年一遇的奇觀。
王樂天 天文愛好者:這次本來是想來武漢觀測,因為昨天看了天氣預報,今天凌晨從武漢出發,然後早上到的宜昌。
解說:這是王樂天在宜賓市長江西岸拍攝下的日全食的美麗畫面。
王樂天:比想像的應該更好一些,因為以前看過一些照片,只停留在平面上,現在是真實地感受到了這個(日全食),所以覺得挺震撼的。尤其是那個太陽特別黑,然後周圍日冕特別亮,應該說很壯觀,大自然特別神奇。也因為我們在長江的西安,我們都聽見了長江東岸的人尖叫聲。
解說:在四川內江,一批天文愛好者在高速公路的服務區里,觀測到了天文奇觀。
詹想 天文愛好者:我們一開始是在選在內江電視台樓頂上,但是今天上午去的時候,發現有雲,臨時決定轉移到這邊,然後在高速公路上你就能看見,旁邊有個服務區,我們就在那服務區里觀測。對整個日全食的過程,偏食的前半段沒有看到,但是偏食的後半段到整個全食階段,以及到整個生光到復圓這個階段都看到了,非常的好。
解說:詹想說,他和服務區的工作人員以及當地的一些農民,一起見證了這個奇妙的時刻。
詹想:非常的熱烈,非常歡呼,望遠鏡支上,大家都爭先恐後地過來看,後來全食的時候,大家就全部歡呼起來,都紛紛地說太漂亮了,太壯觀了。
解說:在浙江海鹽,今天的觀測天氣並不太理想,一早就下起了雨,專程從北京來到海鹽的天文愛好者寇文卻說,他經歷了一次難忘日食觀測。
寇文 天文愛好者:過程其實也挺好玩的。我們是早晨將近8點趕到觀測現場,那觀測現場因為安排在海鹽縣城的邊上,雨越下越大了,到了初虧的時候基本就沒看到,然後就一直認為就覺得沒戲了,9點一過,那個雲比較稀薄一點,看見太陽了,然後過了那麼十幾分鍾又停了,雲彩又來了,來了以後,再遮上以後,這時候已經快接近全食了。
解說:雖然雲彩遮住了太陽,但是很多市民仍然停留在廣場上,冒著雨,等待著太陽再次出現。寇文說,之前他有過三次觀看日全食的經歷,前幾次都非常成功。但這一次的雨中觀測,雖然沒有全程看到太陽,但這一次的觀看讓他覺得更加特別和難忘。
寇文: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當然天晴能看到太陽,那肯定更好,看不到,下著雨,感受這個天一下就黑了,基本上就是完全黑了,伸手不見五指,可能誇張了,但是基本上是非常非常黑的,如果說你事先不知道,或者是古人或者什麼,大白天變成這樣,肯定是感覺害怕,感覺到不知所措的,就那個感受。海邊上茫茫的大海,還有那個海潮漲落我們也看到,我們開始在那兒剛觀測海水還是很低,等到天一亮,就全食一過,低下頭一看,海水都已經把那壩都沒了,這種現象都挺好玩的。
主持人:今天的日食奇觀,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了興奮和激動,尤其是親眼看到了這個美妙景象的人,都為此感到幸運。其實,人類對日全食的認識自古就有,而且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日全食的興趣,我們來看看古人是怎麼來看待日全食的。
解說:在古人眼裡,出現日食是一種可怕的預兆,那時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深為驚恐。
解說:傳說釋迦牟尼十位弟子中,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公子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生性暴力,天上玉帝知道,將目連之母打下18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目連日夜修煉,成為地藏菩薩。為救母親,目連公子用錫杖打開地獄門,放走變成惡狗的母親。母親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賬,她在天庭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民間就叫「天狗吃日」。一旦出現日食現象,古人是相當嚴肅的,為謹慎處理,特別是一國之君,首先要檢討自己的行為得失,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失誤,得罪了天神,才引發了日食。與此同時,就是想法子拯救太陽,將太陽從天狗的嘴裡搶奪下來。那古人是如何拯救太陽的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擊鼓狂叫。老百姓全部走出家門,走上街頭,集體大呼小叫,敲鑼打鼓。官方還有安排有力氣的武士們,站在城牆、山頂最高處,向天上瘋狂射箭,直到天狗被嚇走,太陽或月亮重新出來,擊鼓叫喊才會停下來。二是祭社祀神,一般要殺豬宰羊,作為祭品,敬獻神靈,請求神靈消除災難,降福人間。
主持人:今天對於天文工作者來說可不是看熱鬧的日子,而是一個搞研究的絕佳的機會。因為當日全食發生的時候,月亮正好把太陽給遮住了,太陽旁邊日冕的結果就顯露出來。日冕的活動對於地球有重要的影響,但至今為止,還有很多未解之謎,而日全食是觀測太陽日冕的最佳時機。據江蘇省天文學會透露,這一次的日全食的觀測,他們獲得了長達30分鍾的連續日冕像,這在中國天文學界還是第一次,而且在世界天文學界也是非常少見的。這樣的寶貴資料,將為天文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那除了天文工作者,還有一些動物學家也在抓住這個機會,搞起了科研活動。江蘇常州的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今天上午就組織了一個關注動物變化的實驗活動。我們看到這是日全食發生的一刻動物們的反應。那首先給大家看的是節尾狐猴,另外還有金錢豹,它們都會顯得是比較安靜,而接下來您看到的是獵豹,它就顯得比較躁動,這個小熊貓就基本上有些無所適從了。那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一下江蘇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的主管趙有發先生,趙先生您好。
趙有發 江蘇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 主管:您好。
主持人:您能不能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發生日全食的那一刻,動物們都有什麼樣的反應?
趙有發:也就是我們從我們動物學方面來分析這兩個情況的話,個人觀點就是以下幾點:就是第一,就是動物提高警惕,密切注視周圍環境,就是乾脆保持不動,第一個可能就是金錢豹,表現比較明顯一點;第二個方面就是動物煩燥不安,來回走動比較急、比較燥,可能就是想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就是從密保這方面,應該說表現比較明顯一點;還有就是我們說到小熊貓這方面是吧;還有就是有一些,單方面就是,畢竟那個日全食持續時間比較短,可能對部分動物影響也不是很大。
主持人:您的主要觀測是覺得動物們有些害怕,是吧?
趙有發:害怕是因為對於突然改變的環境它有個適應過程,在這個沒有適應的過程,它感覺挺突然的。
主持人:那趙先生,你們怎麼想到要做這么一個實驗呢?
趙有發:就是說機會很少嘛。在我們有生之年有這個機會,既然是搞動物的,就是為動物方面考慮,或者做一個研究,或者做一個行為方面的,可以趁此機會,做一下此方面的看法或者觀察。
主持人:好,謝謝趙先生。所以今天除了我國之外,印度、孟加拉和日本等國家,也觀測到了這一次日全食的天文奇觀。雖然今天一些地方的天氣並不晴朗,但是並沒有影響到人們觀看這次日全食的熱情。
解說:印度是第一個迎接日全食到來的國家。在當地時間早晨的5點半左右,就出現了初虧,6點20開始日全食,全過程持續了6分39秒。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雖然天氣陰沉,烏雲密布,但是人們還是透過雲層,看到了日偏食的勝景。這次日全食給印度的旅遊業帶來了不少商機,很多外國遊客早早地就預定了當地的酒店。而應印度科技部的要求,印度空軍還安排了運輸機載科學家在空中觀看日全食,更有一些狂熱的天文愛好者,乾脆自己租賃小飛機在空中追日觀測。在日本,民眾也同樣被這次難得的日全食所吸引。由於最佳觀測點交通不便,一些旅遊公司專門為此設計了旅遊路線。雖然因為當地的接待能力有限,大多數人只能住帳篷,而且要承擔昂貴的交通費,但是這絲毫沒能阻擋天文愛好者的熱情。在鹿兒島就聚集了上千名特意趕來觀測日全食的遊客,人數遠遠超過了島上的常住居民。為了保護島上的生態環境,當地政府之前對上島人數進行了限制,通過抽簽來決定誰能上島,能被抽中上島的人,真的是百里挑一的幸運者。
主持人:今天的日全食不僅讓我們親眼目睹了一場神秘的天象,也讓我們看到了人們對於地球之外的天文世界,原來是如此的熱情和好奇,這種勁頭簡直是勢不可當。當然今天還是有一些遺憾的,很多地方天公不作美,有一些人甚至無緣見識一下盧山真面目,一眼日全食的過程都沒有看到。那他們是浪費時間了嗎,我覺得還真不是。聽聽那些老老小小,如數家珍地在說一些專有名詞,比如說像是鑽石環,像是貝利珠,還有黃道夾角,日冕,聽他們說這么多的專有名詞的時候,你突然意識到,即便沒有真的去看到日全食,大家也上了一堂最最生動的科普課。那節目的最後呢,我們也不妨讓全國的觀眾,也來欣賞一下同樣來自全國各地的老百姓是如何記錄下了自己心目中那個神奇的太陽。

⑵ 王江民是誰呀

王江民王江民,著名反病毒專家、國家高級工程師、中國殘聯理事、山東省煙台市政協委員、山東省肢殘人協會副理事長,榮獲過「全國新長征突擊手標兵」、「全國青年自學成才標兵」、「全國自強模範」等榮譽,有著20多項技術成果和專利,在信息安全領域更作出了突出貢獻,是一個受人尊敬的長者、專家。鍾情於殘疾人事業,先後向國家殘聯個人無償捐資百萬元。
王江民先生,1951年出生,2010年4月4日病逝於北京。江民科技董事長、國家高級工程師、國際知名計算機反病毒專家、北京工業大學/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教授、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網路與信息安全指揮部特聘專家。
1996年從煙台停薪留職,獨闖中關村,成立北京江民新科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並銷售KV系列殺毒軟體,任董事長兼總裁。
王江民先生身殘志堅,刻苦鑽研科學技術,是國內最早從事專業反病毒研究及開發的民營企業家,幾年來走出了一條「異彩飛揚」的發展道路。江民殺毒軟體多年來一直深受用戶喜愛,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中國名牌產品」榮譽稱號,十多次榮獲國內最佳軟體獎,連續獲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推優獎,被評為「中國優秀軟體」獎。
200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王江民先生"北京市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同年入選中央電視台權威欄目《東方時空》當日《東方之子》;2005年,被北京工業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同年被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授予"中國軟體傑出貢獻獎";2006年12月,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榮譽稱號;2007年11月,被北京市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會技術部聘為信息與網路安全專家;2009年3月獲得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領導小組「中關村二十年突出貢獻獎」表彰。
王江民先生熱衷於公益事業,先後捐付煙台市殘聯10萬元設立殘疾人開創獎勵基金,捐獻山東省殘聯基金會8萬元,捐獻山東省幫助殘疾人上網宣傳活動經費3萬元,2001年向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100萬元設立「江民特教園丁獎」等等。王江民先生還多次向我國水災地區捐款救災,多次向清華、北大、林大、交大、重大、上交大、昆大等有關大學的學生技協捐款等。2008年向汶川大地震捐款30萬人民幣。

⑶ 為什麼西安每一家網吧都允許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營業

西安網吧的最後一個包夜

2002-11-20 14:18
新華網陝西頻道11月20日電 11月15日,國務院頒發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給西安網吧業帶來了空前的震盪:全市近5000名網管及網吧服務員即將面臨失業,網吧整體利潤縮水25%到35%,在這種新條例所衍生的新秩序下,西安不得不在這種震盪下進行一次---

11月13日晚上,是《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之前的最後一個允許范圍內的網吧夜間包場。按照規定,從15日開始,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包夜這個語匯出現沒有多久就即將成為歷史,即便今後還有這樣的行為,那也是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陰暗地滋生。

13日晚9時,記者來到東關南街的有間網吧,目睹了網吧最後一個夜晚的瘋狂。網吧里人很多,但是還有更多的人擁擠進來,大廳內擠滿了人,不斷有人問老闆:「今天晚上還有沒有空機。」這家網吧從下午6時就開始有人訂夜晚的位置,9時之前已經完全訂完。

因為便宜,網吧包夜吸引了很多20歲左右的年輕人,西安市包夜平均價格為8元,時間大多為晚上11時到早上7時,按照一個網吧包夜人數20人計算,擁有上千家網吧的西安市在這個夜晚共有2萬名網民通宵不眠。

趙凌是這家網吧的常客,她以前經常來網吧和朋友們聊聊天,一起打打聯機游戲,最近她迷上了網路游戲傳奇,她今夜特意來包夜就是為了和游戲中的朋友們告別。她告訴記者,網路已經成為了她生活習慣的一部分,網路上不少朋友也成了生活中的好友,但是網吧限制包夜,白天忙碌於工作的她基本算是徹底離開了網路。

不少人和趙凌一樣來告別這個網路,網吧里幾個小伙結伴而來玩最後一次CS,對於他們而言,享受游戲快樂的機會將越來越少。網路不少BBS和聊天室都打出了告別中國最後一個包夜之類的字樣,字里行間中彌漫著一種傷感但是真實的味道,散布在虛擬的網路中。

心理學專家張羽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種習慣被打破將有三個月到半年的適應期,對於習慣包夜的網民而言,《條例》將改變他們的生活。

資料:

按照規定,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所謂的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是指通過計算機等裝置向公眾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的網吧、電腦休閑室等營業性場所。

在經營中,《條例》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這些經營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並且還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記錄有關上網信息。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等。
據《三秦都市報》

西安網吧違規現象普遍
2003-2-26 14:25:00 華商報
按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規定,網吧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但記者在暗訪中發現,不少網吧都在通宵營業,並且還有中學生通宵上網。

24日21時,西安市紅會路「浪雅」網吧內,一個約十二三歲的男孩子正打游戲。記者問是否能開夜機時,業主回答可以,通宵收費為6元。

21時55分,在文藝路「脈搏網路俱樂部」里,大廳里坐滿了網民,還有十多歲的孩子。這里也可以通宵上網,收費8元。

23時20分,萬壽路北口的兩家網吧:「東方時空」網吧通宵收費12元。「恆宇」網吧內,幾個約十三四歲的男孩正在忙著玩游戲。

另外,還有不少網吧存在安全隱患。個別網吧還設有銷售酒水和方便食品的專櫃。文藝路上的「脈搏網路俱樂部」樓下,還有專門賣食品的小攤販,給網民提供了方便。

⑷ 東方時空主持人張羽的詳細資料

張羽1. 個人簡歷
1969年11月21日出生,北京人
1988年-1992年,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張羽主持照片1992年-1997年,中央電視台國際部《正大綜藝》編導:《環球》編導,主持人
1997年-2000年9月,評論部《新聞調查》主持人,記者
2000年9月至今,《東方時空》主持人
主持的固定節目:東方時空、焦點訪談
直播類節目:聚焦兩會、迎戰暴風雪、抗震救災、一起看奧運、神七問天、中國信心、2008情感詞典、2009新聞過大年的除夕夜節目段以及年初四至年初七的新春看四方
主持或參與的其他節目:新聞1+1、新聞會客廳、決策者說等
愛好:看電影、看書、打牌、打保齡
喜歡張宇的《用心良苦》
2. 從業經歷
來到《新聞調查》的第三年,正趕上《東方時空》改版,急需一批優秀的主持人,張羽毅然選擇了新的事業目標。張羽坦承,從《新聞調查》走進《東方時空》基於三點考慮。其一,我在《新聞調查》的前兩年,工作特別勤奮。但人是逃避不了惰性的,這點對年輕的我來說,實在是太可怕了。其二,《東方時空》是個變革性的欄目,它更貼近新聞,更貼近時效,這更符合我的興趣愛好。其三,作為主持人,我一點兒也不迴避,《新聞調查》是一周一次的節目,而且我們有四個人出鏡,平均每月我才出現一次。跟我現在每個月也要出現在鏡頭前半個月相比,肯定是後者出鏡率更高了。|在聲名遠播的《東方時空》做總主持人,張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以我的年齡和資歷真的不夠。好在中國電視是個年輕的行業,這才給了我們這批年輕的主持人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當一個人尋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時,你喜愛它的程度越來越大,就會把謀生的比例壓得越小。從此我認定了新聞將是我一生要從事的事業,而《新聞調查》就是我的一種生命積累。」「幹了3年的《新聞調查》,我的人生態度不一樣了,看問題的角度、對事物的把握,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待人處世深沉了好多,這點對一個記者至關重要。」「一個好的主持人永遠是伴隨著一個好的欄目或是跟隨一種變革而誕生的。沒有好的欄目,沒有誕生的空間,就不可能有一個好主持人的出現。這就是我為什麼說主持人跳出來說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永遠是要用節目『說話』的人。」「像白岩松們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物,是我所羨慕的。我還需要深厚的積累。」
張羽認為,之所以選擇當一名新聞記者,就是當一個新聞事件突發的時候,自己可以作為傳遞者把現場的消息傳遞給觀眾。你會有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我是一個挺粗糙的人。小時候的確很頑皮,從小學到中學都是老師眼中的淘氣學生。以此看來,不必管孩子太嚴,將來他也不會變成壞人。至於一生難忘的事情,現在總結還為時過早。
300度近視
榮譽成就:《新聞調查》欄目是張羽從事新聞記者職業的第一站。去《新聞調查》談的時候,張羽主動提出要去當助理編導。張羽想從頭做起,逐漸熟悉電視新聞的「全方位」。「因為《新聞調查》的記者本身也是主持人,在整個節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張羽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但那時《新聞調查》剛成立不久正缺記者,領導告訴他:「你就先試著做記者吧。」這令張羽十分感動。剛進《新聞調查》時,張羽覺得自己很聰明,悟性也高,以為做新聞記者不會是很困難的。但真正介入後才發現:《新聞調查》不愧為央視的王牌欄目,它實在是太厚重了。盡管進入《新聞調查》使張羽的姿態放得很低,但其心態還是如履薄冰,非常謹慎也非常用功,按張羽的話說「完全是一種前途未卜的感覺」。張羽做的前幾期節目算是個摸索的過程,也比較順利,再繼續下去的時候,就是一個高速度的業務增長點了。張羽欣慰地感受到了「入門」的快樂,但再後來就進入到一種相對平靜的狀態了。「我想,所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我甚至懷疑自己還能不能繼續往前走。這種懷疑現在我也有,而且挺嚴重的。」1998年,張羽做了大量的反腐敗題材的節目,采訪了各種各樣的罪犯。其中那期《陝西省民政廳集體貪污案》的節目令人尤為震驚。開始一切還算順利,但當張羽在監獄采訪那位原廳長時遇到了麻煩,那人既不回答張羽的提問,也不理睬他,在一邊嘿嘿地笑,一副輕蔑的嘴臉。「電視是需要溝通的,這是電視的基本功能。回來後我很頭疼,一勁兒檢討自己,可能有些地方我沒有做好做到。這對我是一個反思,我對自己的提問狀態和現場采訪狀態提出了懷疑。」好在節目播出後,收到了較好的反響。「那次是我做《新聞調查》以來最大的轉變,可以說是讓我走向一名合格記者的重大轉變。」在《新聞調查》工作的3年中,張羽做了大約40期節目。除了個別的節目一期只需幾天,絕大多數的節目都需要一個月左右。

⑸ 投訴12333最狠的辦法

中紀委公布中央媒體及部委舉報電話:嚴禁舉報材料轉相關單位,為了更好地核查舉報信息,中央紀委信訪室提倡實名舉報,嚴禁攔截正常上訪群眾!嚴禁將舉報材料轉給相關單位,要向舉報人反饋結果並徵求他們的意見。

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010-68579889;

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010-68508738;

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010-63984662;

中央電視台《面對面》:010-63984655;

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010-68579889轉198;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010-68579889-166

鳳凰台總機010-68977288

人民日報新聞線索:010-65368383

解放日報新聞熱線:8621-63523600

新華社新聞熱線010-63073111/3222

010-63076206010-63074267

反映違反選人用人方面的問題舉報:電話:區號+12380

檢察機關超期羈押舉報電話:010-68650468010-65252000

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專項檢查活動舉報電話:010-68650468

教育亂收費舉報電話:010-68502937010-66096145

重大建設項目違規舉報:010-68501111

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舉報:010-68304532

經濟犯罪舉報中心:010-65204333

打拐舉報電話:010-84039250

中國土地礦產法律熱線:16829999

水利工程建設舉報:010-63205050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010-65254722

業部農業安全生產事故和緊急事件舉報電話:010-64192512

中國消協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站投訴:010-67347472

消費者申訴舉報電話:12315

農業種子案件舉報電話:010-64192079、64194511

農葯案件舉報:010-64192810、64194066

統計違法舉報:010-68573311轉88123

審計署水利建設資金舉報:010-68301241、010-68301802(自動傳真)

稅務違法案件舉報中心電話:010-63417425、010-63543740、010-63417436傳真:010-63543711電石、鐵合金和焦炭行業用電及執行電價情況監督舉報電話:010-66597385、010-66597388

很多人對123開頭的熱線電話都不太了解,在這,整理了N個最全的123開頭的熱線電話,碰到問題都能找到對應的熱線電話,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

12300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

12301國家旅遊服務熱線

12305郵政業消費者申訴電話

12306鐵路客戶服務中心

12308全國汽車票預訂平台

12309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中心

,可以舉報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和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

12310機構編制違規舉報熱線,用於接受群眾對機構編制違規違紀問題的舉報。

12312商務舉報投訴服務中心

12313國家煙草專賣局舉報熱線

12315打假舉報、消費者投訴專線

12316全國農業系統公益服務統一專用號碼,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方便廣大農民群眾投訴舉報

12317國務院扶貧監督舉報電話

,受理扶貧資金管理、分配、使用中的問題

12318全國文化市場統一舉報平台

12319城建服務熱線,全國建設行業公益服務專用電話號碼,涵蓋公交、供水、燃氣、供熱、建築市場等

12320衛生熱線,衛生部設立的政府公益熱線電話

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

12322防震減災服務熱線

12325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

12328全國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

12329住房公積金熱線

12330知識產權維權客服電話

12331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熱線

1233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

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客服電話

12337全國掃黑除惡舉報平台

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

12339國家安全機關受理公民和組織舉報電話

12340全國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

12342行政效能投訴

12345政府服務熱線

12348法律咨詢熱線

12349全國民政公益熱線

12350全國統一安全生產舉報投訴特服電話

12351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維權熱線

12355全國青少年維權和心理咨詢服務熱線

12358全國物價監督檢查服務熱線

12361兒童慈善募捐專線

12363消費金融投訴熱線

12365質量監督投訴電話,打假、投訴、舉報、咨詢

12368全國法院的統一訴訟服務熱線電話

12369環境保護舉報熱線電話

12371黨員咨詢服務電話

12377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設立的免費舉報電話

12378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

12379國家預警發布

12380中央組織部舉報電話

12381工信部公共服務電話

12385全國殘疾人服務熱線

12386中國證監會熱線

12388中紀委舉報電話

12389公安機關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舉報電話

12395全國統一水上遇險求救電話

12396農牧業服務熱線

12398能源監管熱線

⑹ 央視有哪些陝西籍的主持人

還真有,而且個個頂呱呱,學歷高,顏值高。

柴璐,陝西西安人,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 柴璐於本科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2005年在職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厲害吧,清華大學哦。

胡蝶,陝西漢中出生,現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女主播,被稱為「央視最美女主播」。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本科。2005年6月,胡蝶以綜合考核第一的成績畢業,放棄保研的機會,進入北京電視台工作,還有啊,胡蝶的老公是著名導演陸川哦。

王洲,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華人世界》欄目主持人,來自中國西安,畢業於西安交大人文 社會 科學學院經濟法專業,

王筱磊,陝西省西安市生人,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現主持CCTV-12《普法欄目劇》、CCTV-10《 健康 之路》等欄目,曾參與CCTV-2《開心詞典》節目製作。中央電視台第一線主播。
咱陝西的這幾個,牛氣哦

1柴路:陝西西安人,1977年3月26日出生現任《新聞調查》記者,《東方時空》主持人。曾主持過《國際時訊》、《24小時》欄目等,2007主持《海峽兩岸》,2008年赴台采訪陳江會談,險遭台獨分子包圍。2013年獲得大學生最喜愛新聞女主播等。 柴路 2胡蝶:中央電視台新聞主播,一級播音員央視新聞中心首席出境記者。1983年2月16出生陝西漢中,主持過中央國際頻道CCTV—4《今日亞洲》、《中國新聞》等,《朝聞天下》至今。2011年獲得中央電視台「2010年度優秀播音主持人」等。 胡蝶 3李曉東:祖籍陝西,主持過《我有傳家寶》、《今日說法》、《城市1對》等。 李曉東 4王洲:陝西西安,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人文 社會 科學學院,主持《中國新聞》和《今日亞洲》等。 王洲

央視有哪些陝西籍的主持人?我把知道的幾位簡單介紹一下:

二、李曉東,1971年8月23日出生於陝西渭南,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綜合頻道主持人,作為法治欄目《今日說法》的主持人被觀眾熟知。

三、王筱磊,1975年11月13日出生於陝西西安,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中央電視台主持人。主持CCTV-12《普法欄目劇》、CCTV-10《 健康 之路》等欄目。

四、王洲,來自中國西安,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華人世界》欄目主持人,畢業於西安交大人文 社會 科學學院經濟法專業。

五、柴璐,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柴璐於本科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中央11頻道的王紅磊,新聞台的胡螺

厲害了,陝西女性!延安姓景的應該也很多

柴璐,陝西西安人,

胡蝶,一級播音員,

王洲,來自中國西安,

王筱磊,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

李曉東,1971年8月23日出生於陝西渭南

嚴於信,1987年1月28日出生於北京,祖籍陝西

馬笑舒 陝西西安出生

張曉楠,生於陝西寶雞

陝西籍有柴璐,西安人,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 主持人,王筱磊,陝西西安人,中央電視台主持人主持《普法欄目劇》還有《 健康 之路》。

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柴璐

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女主播胡蝶

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王洲

CCTV12頻道主持人王筱磊

做主持人的不曉得!但是你問陝西籍演員明星歌手有:苗圃、尤勇、周傑、張嘉譯、閆妮、郭濤、文章、鄭鈞、許巍等!回答的不全面歡迎評論區補充?

王筱磊法治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