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信辦改為委員會歸誰領導
網信辦就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網信辦主任主任就是徐麟,並兼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2. 工信委是干什麼的
在2018年,各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均已更名為各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各地更名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要職責均為:
1、貫徹執行國家和該地有關工業、工業信息化和信息產業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訂有關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草案及相關政策。組織協調減輕企業負擔工作。
2、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該地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推進產業布局、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引導和扶持工業信息產業發展。
3、監測分析工業和信息產業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信息發布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
個別地、市、州的還擔負招商引資、拆遷等責任。
(2)阜陽市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擴展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局是2010年中國機構改革後改名為工業和信息化局,簡稱工信局,內設經濟運行科等機構。
2018年11月,天津市機構改革中組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職責,以及相關機構的無線電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加掛市無線電管理局牌子。不再保留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3. 網信辦是政府部門嗎
法律分析:網信辦一般指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屬於政府部門。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法律依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為加強黨中央對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決策和統籌協調職責,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轉載新聞信息,應當轉載國家規定范圍內的單位發布的新聞信息,註明新聞信息來源、原作者、原標題、編輯真實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原意和新聞信息內容,並保證新聞信息來源可追溯。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采編、發布、轉載、刪除新聞信息,干預新聞信息呈現或搜索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
4. 信息安全監管部門包括
我國網路與信息安全行業相關管理部門包括工信部、網信辦、公安部、國家保密局。
工信部負責擬定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准;
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
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指導軟體業發展;
擬定並組織實施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准;
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等。
網信辦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統籌協調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
研究制定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
推動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設,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公安部主管全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
保密局負責管理和指導保密技術工作,對從事涉密信息系統集成的企業資質進行認定。
《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第三條,國家網信部門負責全國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地方網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各級網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依法規范各類網站平台的跟帖評論服務行為。
5.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干什麼工作的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經濟運行調節和信息化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規范性文件;負責擬訂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經批准後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有關問題,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二)負責推進全市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擬訂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協調工業區、信息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等重大問題;擬訂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計劃,統籌市財政用於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項目建設專項資金。
(三)負責監測分析全市經濟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信息引導,調節日常經濟運行;擬訂並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政策和措施;監測調控政策執行效果,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並提出建議;擬訂並組織實施培育發展打企業的政策措施;負責救災物資應急生產有關工作。
(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負責工業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培育和管理工作;組織開展企業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推廣工作;協調相關產學研合作創新;組織實施國家和省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
(五)負責全市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管理工作;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申報、核准、備案企業技術改造(含利用外資)項目;負責中央和市財政有關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和督查工作;承擔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負責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和再創新。
(六)綜合協調全市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負責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新能源推廣應用工作,擬訂相關的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審查工作,核准節能產品認定;負責全市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和監督管理。
(七)負責全市電力運行管理;監測電力運行狀況,協調電力供需、電網運行有關問題;監督指導電力調度;負責電力需求側管理和有序用電,協調處置打面積停電事故;負責熱點聯產、集中供熱改造建設初評;負責資源綜合利用機組和新能源發電項目初審;參與全市能源重大建設項目的相關工作。
(八)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企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工作;擬訂相關政策措施,推進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工業設計與創意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導企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工業設計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九)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市場拓展和合作交流;負責推進企業開展技術引進、國際化經營;協調推進「品牌、標准、專利」建設;開展工業和信息化的對外合作交流。
(十)負責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管理工作;擬訂工業和信息化行業規劃和相關政策;協調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承擔產業信息發布和相關行業准入許可事項;推進行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作;指導機械冶金企業、輕工建材、紡織服裝、化工醫葯等行業管理辦公室工作;指導和管理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十一)協調、指導和服務企業發展工作;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和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扶持和監管中小企業融資性擔保業務;指導促進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和市場拓展;負責國家、省、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項目工作;指導企業現代管理和管理創新;負責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和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協調企業治亂減負工作。
(十二)負責系統整合、統籌推進智慧城市相關重大基礎建設;負責協調推進智慧城市相關重大應用系統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擬訂全市信息化工作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協調全市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負責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作;負責信息化建設的市場監管和服務能力建設;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和社會經濟各領域的信息化應用。
(十三)協調全市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負責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指導、協調和管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承擔市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組織信息安全檢查、風險評估工作。
(十四)按照規定許可權、統籌規劃、管理全市信息網路基礎與公共信息服務設施建設;組織推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等「多網」融合發展;推進全市政務和社會公共服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指導通信行業發展相關工作;承擔互聯網行業屬地管理相關職能;協助網路社會綜合監管體系建設。
(十五)協調和管理市國防科技工業;擬訂有關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的扶持政策;配合做好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保密資格審查認證和軍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推進軍民結合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負責民爆器材行業管理和生產經銷環節的安全監管工作。
(十六)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6. 網信辦屬於哪個部門
組織統籌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職能部門。網信辦是指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屬於政府部門。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其職責是:1、協調涉及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2、研究制定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等,其是屬於組織統籌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職能部門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
7. 市工信委是什麼職位
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是市政府組成部門,正處級編制。
8.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設26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信訪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信息、機要、檔案、信訪、保密等工作;承擔機關日常工作協調、重要工作督查督辦和政務公開等工作。
(二)綜合法規處。
組織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等戰略研究,綜合分析國民經濟運行和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組織起草工業、信息化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承擔重要文件、綜合性材料起草和規范性文件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指導企業法律顧問工作;承擔減輕企業負擔的有關工作。
(三)經濟運行局(省應急物資綜合管理辦公室)。
監測分析經濟日常運行,發布相關經濟運行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提出經濟運行調控目標和政策建議;負責協調工業生產要素保障工作,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煤電運等有關問題;指導企業的扭虧增盈;承擔省應急物資綜合管理和省級醫葯儲備管理;負責鹽業行政管理。
(四)產業政策處。
組織實施國家產業政策,研究提出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行業和企業利用外資有關政策建議,監督檢查產業政策實施情況;協調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管理創新;擬訂相關行業准入條件並組織實施;承擔省企業兼並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五)規劃處。
組織擬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戰略、規劃;研究相關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政策建議;指導協調行業發展、行業布局、行業標准制定等工作;監測分析行業生產運行態勢,匯集、分析、發布行業經濟技術和市場信息;協調行業內部關系;聯系行業協會及相關社會中介組織。
(六)技術改造處。
負責提出工業、信息化技術改造及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的建議;擬訂並組織實施重點行業的生產力布局、城市工業綜合發展和重點產品結構調整方案;引導工業企業、社會資金投向;負責編制重點技術改造年度項目計劃,建立完善項目儲備庫。
(七)科技處。
組織實施國家有關工業、信息化發展的科技規劃、政策、標准和技術規范;擬訂並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研究提出企業技術進步、技術引進和重大裝備研製與消化吸收的政策措施,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組織推動企業技術創新、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有關科技重大項目和行業技術基礎工作,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八)節能與綜合利用處。
研究提出工業、信息化相關行業能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及相關標准,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節能與綜合利用示範工程,指導和推動節能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指導和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促進清潔生產。
(九)中小企業局。
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全民創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政策建議,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指導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創業、創新,推動建立完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承擔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推進全民創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生產運輸協調處。
組織擬訂工業生產重點物資運輸應急方案;組織生產中煤、電、油、氣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應急物資的運輸協調;指導全省鐵路無人看守道口管理、專用線(專用碼頭)共用等工作。
(十一)電力處。
承擔電力工業管理和運行監測工作,協調電力生產的重大問題;負責電力資源配置,監測調控電力生產運行,指導協調電力生產調度,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負責電力生產應急管理,指導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參與電力生產重大安全事故的處理。
(十二)安全生產處。
提出工業和信息化相關行業安全生產規劃建議,擬訂相關技術標准和規章制度;指導安全生產管理和重點行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監督重點項目安全生產「三同時」措施落實工作;參與重特大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
(十三)煤炭工業辦公室。
負責煤炭工業生產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承擔煤炭固定資產投資規劃和年度計劃規模內有關技術改造投資年度計劃編制工作;銜接平衡煤炭重點企業發展規劃和生產建設計劃;編制和實施年度煤炭計劃,負責煤礦生產能力核定;協調煤炭生產中的重大問題,承擔煤礦生產經營許可、礦長和特種作業人員資格管理、瓦斯等級鑒定、煤層氣開發利用和小煤礦整頓關閉等工作。
(十四)非煤礦山管理辦公室。
負責非煤礦山行業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非煤礦山行業發展規劃、行業規章、管理辦法和准入條件;調整優化行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整頓和規范行業發展秩序,推進非煤礦山合理開采和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檢查非煤礦山標准化建設和安全管理工作。
(十五)裝備工業處。
承擔通用機械、汽車、軌道交通機械製造業等行業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依託國家和省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分析匯總行業相關情況。
(十六)原材料工業處。
承擔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黃金、稀土以及新材料等行業管理工作;分析匯總行業相關情況;承擔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有關工作。
(十七)消費品工業處。
承擔輕工、紡織、醫葯、食品、家電等行業管理工作;分析匯總行業相關情況。
(十八)電子信息處。
承擔電子信息產業行業管理工作;組織有關重大項目的實施,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以及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工作;承擔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有關管理工作。
(十九)軟體服務業處。
指導軟體業、信息服務業發展;組織協調軟體、系統集成和信息服務業重點項目的實施及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的擬訂與實施;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體服務外包相關工作。
(二十)信息化推進處。
協調處理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負責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和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指導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指導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十一)信息資源與基礎設施處。
協調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參與有關重大信息化應用項目的協調與審核工作;協調推動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信息資源整合;協調信息資源標准體系和信息資源市場監管體系建設;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促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融合發展。
(二十二)信息安全協調處。
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信息安全風險測評等基礎性工作;承擔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或參與有關重大信息化項目的安全審查工作;承辦省信息安全協調小組的具體工作。
(二十三)無線電管理處。
擬訂全省無線電頻率規劃,負責指配無線電頻率和電台呼號;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核發電台執照,組織無線電台(站)年審;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和干擾查處,維護空中電波秩序;協調處理軍地無線電管理事宜,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負責無線電管理行政執法、監督和法制宣傳,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指導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和省無線電監測站工作;承辦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二十四)重點項目督查辦公室。
組織開展重點項目督查工作,負責對利用國家、省財政資金的工業和信息化相關重點項目的實施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工程進度和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並對違規行為提出處理建議。
(二十五)人事教育處。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外事工作;負責有關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
(二十六)財務處。
負責機關財務、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承擔機關行政事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離退休工作局 負責機關(含原專業經濟部門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離退休工作局下設辦公室和委機關、冶金、機械、石化、建材、輕工、紡織、商務離退休工作處。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省紀委(監察廳)派駐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紀檢組(監察室)按照《省紀委 省委組織部 省編辦 省監察廳關於對省紀委省監察廳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履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