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的主要領導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邢海英,男,漢族,1963年2月生,河南洛寧人,1994年11月入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曾在英國大東電信學院學習,先後擔任重慶電信局沙坪壩分局副局長,重慶市電信局電信處副處長,重慶市電信管理局運行維護部主任,重慶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黨組紀檢組長等職,主要主持本局全面工作。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副局長張翅翔,男,漢族,1964年8月生,重慶涪陵人,1994年11月入黨,1981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曾任豐都縣郵電局副局長、豐都縣郵電局局長、黨總支書記,豐都縣電信局局長、黨總支書記,重慶市通信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兼法規處處長、監察處處長等職,主要分管政策法規、紀檢監察、網路管理、應急通信等方面工作。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國家計算機網路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重慶分中心主任(副局級)謝紅華,男,漢族,1962年12月生,重慶市人,1995年12月入黨,1984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曾任 重慶市電信管理局政務處副處長、重慶市電信管理局綜合管理處處長、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網路管理處處長兼信息安全管理處處長、重慶市通信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等職,主要分管市場監管、服務質量、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重慶市專用通信局局長馮向東,男,漢族,1968年1月生,四川達州人,1993年11月入黨,1985年1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曾任重慶市城口縣郵電局副局長、重慶市城口縣電信局副局長、重慶市城口縣電信局局長、重慶市電信有限公司城口縣分公司總經理、重慶市專用通信局副局長等職,主持重慶市專用通信局全面工作。
⑵ 湖南省公安廳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廳長:李 江
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勵明安、唐中元
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陽紅光 王東貴 張朝維 蔣和平
廳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楊建農
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袁友方
警務督察處處長:李 鋼
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唐祥生 國內安全保衛總隊總隊長:楊光榮
紀委、監察室副書記:馮偉儉
涉稅犯罪偵查處處長:曾華明
治安總隊總隊長:譚和平
刑警總隊總隊長:李康瑞 副總隊長楊兵全
出入境管理處處長:董 瑛
長沙鐵路公安處處長:李 明
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處長:王昌斌 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網監處)副處長:劉新平
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網監處)科長:張新志
監所管理處處長:王抗美
戶政管理處處長:唐向陽
民航公安局局長:陳 文
交警總隊總隊長:董文華
法制處處長:劉湘奇
公安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羅國文
禁毒處處長 趙贊訓
公安民警基金會會長:勵明安
車管處處長:歐陽綱良
高速公路管理支隊支隊長:楊 能 正處級偵察員 李清元副巡視員 李康瑞副巡視員 徐應福副巡視員 徐應勉副廳級偵察員 俞起詳
⑶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領導成員
李平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工作履歷】曾任北京市順義縣後沙峪鄉黨委宣傳委員、組織委員,順義縣牛山鄉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順義縣李遂鄉黨委書記,順義縣北四環工業區管委會主任、黨委書記,順義縣建委副主任,順義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兼計委主任,順義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兼吉祥工業區管委會主任,順義區區委常委、副區長,順義區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區長,北京市工業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2009年3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主持黨組全面工作。
張伯旭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副書記、主任【工作履歷】曾任機械電子工業部13所五室副主任,北京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副市長(掛職)、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大興區委副書記、副區長。2014年2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審計工作。
熊夢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正局級)【工作履歷】曾任物資部人事勞動司調配處副處長,國內貿易部人事司調配處副處長,國內貿易部人事司技術幹部處處長,國務院稽察特派員總署稽察特派員助理(正處級),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正處級專職監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辦事處副主任(副局級),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副局級專職監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正局級專職監事。2011年8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軍工綜合處、軍工運行處(核應急辦)、航空航天產業處(軍民結合推進處);分管事業單位:北京市國防科技工業事務中心。
姜貴平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工作履歷】曾任首鋼總公司生產部原材料處副處長、處長、生產技術部副部長,首鋼總公司副總調度長,首鋼總公司辦公廳副主任,首鋼總公司工會副主席,首鋼總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工會主席,北京市婦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北京市工業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9年3月任現職。十一屆市政協常委。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研究室(政策法規處)、軟體與信息服務業處、科技標准處;分管事業單位:北京市信息化促進中心、北京軟體與信息服務業促進中心。
張國棟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工作履歷】曾任市委辦公廳信息處副處長,市委辦公廳黨刊室主任,市政府天安門地區管委會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北京市工業促進局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2009年3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監察處。
李洪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工作履歷】曾任北京紅旗機械廠工程師,北京市科委綜合計劃處助理調研員,北京市科委綜合計劃處副處長,北京市科委高新技術產業化處副處長、處長,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2009年3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節能與環保產業處、基礎與新材料產業處(北京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事務辦公室)。
王學軍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工作履歷】
曾任北京市經委科技處副處長,北京市工業促進局機電產業發展處處長,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副局長。2009年3月任現職。【工作分工】分管處室:裝備產業處、汽車與交通設備產業處、電子信息產業處。
童騰飛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工作履歷】曾任北京郵電大學團委副書記,北京郵電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北京郵電大學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北京郵電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武裝部部長(兼),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秘書處處長,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發展計劃處處長,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電子政務與信息資源處處長,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電子政務與信息資源處處長。2011年4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電子政務與信息資源處;分管事業單位:信息中心、北京市信息資源管理中心、北京市信息化項目評審中心(北京市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處)、北京市公共信息服務中心(北京市民卡管理中心)、首都之窗運行管理中心。
樊健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工作履歷】
曾任北京市經委科技處副處長、處長,北京市經委規劃與投資處處長,北京市經委委員,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副巡視員,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員。2012年2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規劃布局處、經濟運行處(央企服務處)、協助主要領導分管財務處(審計處)。
毛東軍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工作履歷】曾任北京市信息資源管理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市信息辦網路安全處副處長,北京市政務信息安全應急處置中心主任。2012年2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信息安全協調處(應急處);分管事業單位:北京市無線電管理局、北京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北京信息安全服務中心)、北京市政務信息安全應急處置中心(北京市信息安全容災備份中心)、北京市政務網路管理中心。
劉京輝
黨組成員、委員(副局級)【工作履歷】曾任北京包裝裝潢製品廠廠長助理、副廠長,市經委規劃與投資處副調研員,市經委人事處副調研員,市工業工委和市經委幹部(人事處)副調研員、副處長,市工業促進局人事處(老幹部處)處長,市經濟信息化委人事教育處處長、離退休幹部處處長兼老幹部中心主任。2012年4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兼任人事教育處處長;分管處室: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機關工會、離退休幹部處及黨務、思想政治工作;分管事業單位:老幹部活動中心。
楊旭明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員(副局級)【工作履歷】曾任北京市昌平縣玻璃集團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黨委書記、總經理,昌平縣政府副縣長,昌平區政府副區長,昌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北京市鄉鎮企業局黨組書記。2009年3月任現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辦公室;分管事業單位:後勤服務中心、其他無主管領導的事業單位。
任世強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員(副局級)【工作履歷】曾任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秘書二處主任科員,北京市信息資源中心主任助理;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綜合處副處長、處長(兼任人事處處長);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規劃處處長。2012年12月任現職。兼任規劃布局處處長。
【工作分工】分管處室:經濟信息化處、社會信息化處(信用管理處)、對外交流合作處、中小企業處(鎮村企業處);分管事業單位:北京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農民就業服務指導中心。
⑷ 中國網路安全中心是一家什麼性質和職能的單位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
專委會介紹
一、職能定位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是根據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管理決策、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的需要建立的群眾性學術組織,是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分支機構,接受中國計算機學會的業務指導。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宗旨是:遵循國家有關規定,接受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的領導,積極參與國家信息安全的戰略政策、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研究與制定;緊密聯系黨政軍以及重要信息網路使用單位的信息安全部門,積極推進計算機安全各項國策和制度的落實;廣泛聯系國內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科研、教學、開發、生產的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信息安全領域的學術交流、技術研究、人才培訓等活動,努力促進我國信息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和提高,促進我國信息安全技術向產業化的轉化,為提高我國信息安全科學的學術技術水平做出貢獻。
二、發展歷史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已有二十四年的發展歷史。專委會的前身是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分會計算機安全保密學組。1985年由公安部計算機安全監察司發起、黨、政、軍等負責信息技術的部門及其主要技術支持單位組織成立。1989年該學組正式加入中國計算機學會,更名為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目前,專業委員會成員已經擴展到中國信息安全領域的黨、政、軍相關機構和科研、教育、企業等的各個領域。包括單位會員57個,常務委員65人,委員近150人。目前專委會已經成為我國信息安全領域中管理、科研、應用和產業之間進行經常性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我國信息安全學術領域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領導構成
專業委員會的歷屆領導、成員和老專家都為專業委員會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專業委員會第一任和第二任主任由原公安部計算機安全監察司總工程師繆道期和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局長顧建國擔任。本屆主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副主任由嚴明(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蔣協助(中國科學院辦公廳主任)、崔書昆(解放軍保密辦公室研究員)、程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書記兼校長)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戴浩為專委會特聘副主任。顧建國、繆道期擔任榮譽主任。秘書長唐前臨(公安部網路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副秘書長樊錦華(中國科學院辦公廳處長)、宋偉航(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信息安全事業部主任)、沈寒輝(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發中心主任)。
四、日常工作
專委會針對我國計算機安全的特點和難點及計算機安全技術發展的需求,開展理論研討和應用研究;組織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徵集和推薦優秀論文;探討解決技術難關的途徑和方向。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的信息安全學術交流會。期間,邀請國內權威的信息安全專家演講,安排國內相關測評機構發表當年測評認證情況和年度業界情況的報告。每屆交流會從徵集的論文中評選出的優秀論文並進行獎勵。會後入選的論文匯集成冊,並正式出版發行。論文集收錄的論文還將收錄到中國知網資料庫。截至2009年,交流會已經召開了24次,出版論文集24卷。專委會每年還舉辦多次專題高級論壇,組織專家就當前的信息安全界的熱點問題進行研討。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秘書處的辦公室設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專委會主辦的雜志《信息網路安全》,正式創刊於2001年1月,作為專委會對外宣傳的窗口全面報道專委會的各項活動。
專委會每年提出當年的行業技術發展報告,提交給我國信息安全界和政府有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
專委會團結和凝聚了我國一大批熱心計算機安全的高層專家、管理幹部和應用領域的人士,專委會的活動努力為促進了我國計算機安全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我國緊跟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中,為了應對日益突出的各種安全問題。確保我國信息安全,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任務也同樣任重而道遠。
我們將不斷拓展專委會的活動領域,繼續打開大門熱忱歡迎國內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研發、生產的企事業單位以及投身於信息安全事業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管理幹部,加入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我們願與全國各界人士一道共同努力,繼續為促進我國信息化建設,推動我國信息安全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工作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是根據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管理決策、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等相關學術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信息安全專業領域的學術組織,是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分支機構。
第二條 本工作細則根據《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和《中國計算機學會專業委員會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專委會的具體情況制定。
第三條 專委會的中文名稱為: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英文名稱為:Information Security Committee of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其英文縮寫為ISC of CCF。專委會的辦公地點設在北京。
第四條 專委會的宗旨是: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接受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的指導,緊密聯系黨政軍機關以及國家重要信息網路使用單位的信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廣泛聯絡和組織國內從事信息安全領域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服務等事業企業單位及院校,積極開展信息安全專業的學術交流、技術研究、人才培訓等活動;促進我國信息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推進我國信息安全科學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為提高我國信息安全科學技術做出貢獻。
第二章 工作范圍
第五條 專委會的工作范圍包括:
(一) 組織開展有關本專業的學術活動,活躍學術思想,跟蹤世界先進技術的動態,推動我國信息安全界交流合作並積極開展與國外同行的學術交流。同時,注重與其他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
(二) 定期主辦我國信息安全的學術大會,適時舉辦各種形式和規模的信息安全學術技術、相關政策等的交流研討會議,不斷促進信息安全學科的學術技術和理論發展。
(三) 致力於提高我國信息安全技術水平,趕超國際技術發展步伐。遵循有關規定積極參與和支持包括計算機學會、專委會成員單位及我國信息安全的界的多種形式的活動,宣傳信息安全的有關科技知識和國家法律法規,推廣信息安全新技術新成果,推進本專業科技成果的產品化和產業化。
(四) 接受國家信息安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應邀撰寫和提交我國有關信息安全科學技術發展的專業性報告,向我國信息網路使用單位提供信息安全政策、安全法規、安全檢測、技術規范等各方面的咨詢服務。
(五) 接受國家、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委託,組織本專業專家對信息安全保護技術、方法、產品進行評估,提供咨詢意見。開展信息安全培訓。
(六) 與國外相關的學術組織和社會團體建立聯系、組織學術交流,學習跟蹤國際信息安全新成果。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六條 專委會由加入本專委會的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組成。專委會的決策機構是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常務副主任一名。副主任人數原則上按專委會委員人數的10%設定,常務委員人數根據委員人數和專委會單位常務委員的申請情況,由秘書處提出建議,經主任辦公會議研究後確定。個人常委由專委會全體委員大會按照《中國計算機學會專業委員會條例》規定的程序選舉產生。主任、副主任由委員大會選舉產生,聘書由中國計算機學會頒發,任期按計算機學會規定執行。
根據專委會的專業特點和信息安全工作的特殊情況,可以在專委會成員中特聘本專業院士或者資深專家學者擔任特聘副主任,其聘書由專委會頒發,任期與該屆專委會同期。
往屆曾擔任專委會領導職務的資深專家和領導卸任後,可由主任辦公會議提出建議,經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授予專委會的榮譽主任等榮譽稱號,繼續邀請其參加專委會的各項活動。其期限與該屆專委會同期。
第七條 專委會常務委員會議的職責是:
(一) 審議頒布專委會工作細則與各項規定;
(二) 研究確定專委會的工作方針和計劃;
(三) 審議專委會各項工作報告;
(四) 討論專委會的其他重要事項並做出決議;
(五) 審查、批准增補專委會常務委員事宜。
第八條 常務委員會議一般由秘書處提出,經主任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召開。常委也可以通過秘書處或直接向主任辦公會議建議召開常委會直至提請臨時召開常委會。
第九條 常務委員會換屆選舉與專委會領導換屆選舉同期舉行。屆內可根據情況由主任辦公會決定增補。相關細則另行制定。
第十條 主任、副主任、常務委員的職責是:
(一) 主任主持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審定批准重大決定和代表專委會出面協調處理各項對外工作。根據換屆大會醞釀意見,提名一名副主任擔任常務副主任協助其工作;
(二) 副主任參加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參與提出與研究決定主任委員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的各項決議;
(三) 常務副主任協助主任召集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主持專業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四) 常務委員參加常務委員會議,參與提出與研究決定常務委員會議的各項決議;貫徹、執行學會及專委會的決議;提出需要專委會討論的議案和工作計劃;向主任辦公會提出調整、增補常務委員及副主任委員的建議;提出召開常務委員會的建議。
第十一條 專委會秘書處是專委會的日常辦事機構。秘書處設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和秘書若干名,秘書長由主任提名,專委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主持秘書處工作。副秘書長由主任提名,主任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後聘任,協助秘書長工作。
第十二條 專委會秘書處的主要職責是:
(一) 組織完成專委會內各項工作;
(二) 代表專委會與政府業務主管部門、上級學會和其他相關社會團體進行業務聯系; (三) 根據常務委員會或主任委員的決定,組織專委會成員完成學術交流、調研、評審評選、咨詢等工作任務; (四) 根據國家和專委會有關規定負責專委會的財務收支和協調管理工作,向專委會全體委員會議報告專委會年度財務狀況。具體管理辦法另定。
第十三條 根據學科的發展需要,經常務委員會研究決定,專委會可在限定時間段內組織針對特定課題的學術專業學組。有關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四條 根據專委會的特點和工作需要確定專委會的掛靠單位。掛靠單位應向專委會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專委會也根據有關規定尊重和支持掛靠單位的有關工作。
第四章 委員及單位委員的權利義務
第十五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個人,均可以申請成為專委會的委員:
(一) 具有中國國籍、享有公民政治權利;
(二) 在信息安全的專業領域從事管理、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工程和技術服務等工作;
(三) 具有計算機專業教育培訓經歷或相關專業的職務、技術職稱;
(四) 同意並遵守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以及專委會工作細則;
(五) 書面申請加入中國計算機學會及本專業委員會,積極參加學會活動,支持學會工作。
第十六條 委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應邀參加專委會的各項活動;
(二) 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三) 有對專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四) 優先享受專委會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料;
(五) 有退出專委會的權利。
第十七條 委員須履行下列義務:
(一) 積極參加專委會組織的活動,完成專委會委託的工作;
(二) 遵守專委會工作條例,執行專委會決議,維護專委會的聲譽和權益;
(三) 按規定交納中國計算機學會會費和專委會有關費用;
(四) 一年不參加專委會任何活動或一年未按規定交納計算機學會會費視為自動退出。
第十八條 在中國境內注冊,在我國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管理、教學、研發、生產、應用或服務的非外資企業事業單位,書面提出加入專委會的申請並承諾履行以下義務,可提名其單位一名同志作為該單位的常務委員候選人:
(一) 在其單位內部發展5名以上專委會委員;
(二) 每年交納專委會單位常務委員規定費用。
第十九條 符合第十六條所述條件的單位享有以下權益:
(一) 擁有專委會年會或高級論壇的項目建議和申辦權;
(二) 單位常務委員參加專委會年會時,免交年會會議費;
(三) 專委會為單位常務委員繳納中國計算機學會會費;
(四) 單位常務委員所在單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和人員變動情況向專委會提出申請,更換其推薦的單位常務委員。
第二十條 所有委員可以以個人名義推薦(包括自薦)個人常務委員提名人選。由一定比例委員附議(包括同時提名),被提名人納入候選人名單,經全體委員大會選舉通過成為常務委員。專委會正副主任、正副秘書長為當然的常務委員,計入常務委員會人數。
第二十一條 在信息安全領域具有較高學術造詣、擔任專委會職務超過8年、且身體健康的委員,由本人申請和兩名以上常務委員推薦,經主任辦公會議批准,可授予專委會資深委員榮譽稱號。無論其是否繼續參加中國計算機學會,都可以繼續邀請其參加專委會活動。
第五章 會費、經費及管理
第二十二條 為保證專委會開展學術活動的經費支持,設立專委會活動基金。專委會遵循國家有關非營利性組織管理規定管理專委會活動基金等財政收支。其來源和管理規定按照本細則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除常委單位推薦的常務委員以外,其他委員每年應按《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的規定繳納學會會費(200元)。常務委員的會費由專委會繳納。秘書處負責催繳和協助辦理。
第二十四條 專委會活動基金等經費來源主要是:
(一) 單位常務委員所在單位繳納的活動基金;
(二) 政府部門的資助和企業、團體、個人的贊助;
(三) 從事相關技術服務所得;
(四) 其他收入。
第二十五條 專委會的經費主要用於專委會主辦的各項學術活動,內部資料的印刷、發放,專委會日常對外聯絡支出等。秘書處日常辦公費用主要由掛靠單位承擔。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其他工作人員工資福利等費用由各自所在單位承擔。
第二十六條 專委會經費由秘書處管理,常務副主任負責審批監管。秘書處負責起草制定專委會財務管理細則,經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後執行。經費使用的審批,記錄及審核管理等須符合國家有關管理規定,並按照專委會財務管理細則執行,並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監督。秘書處每年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專委會活動基金等各項經費的使用和結余等情況。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工作條例經秘書處廣泛徵求委員意見進行修改後提交專委會常務委員會議討論,獲三分之二以上常委通過後生效。
第二十八條 本工作條例由專委會秘書處負責解釋。
⑸ 「應用克隆」威脅給移動安全帶來哪些哪些警示
我國已於2017年6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對企業保障用戶安全、網路安全都進行了明確規定。艾媒咨詢集團CEO張毅認為,相關部門應根據網路安全法制定符合各地實際的網路安全等級法規,將網路信息安全管理的相關條例精細化並予以落實,給違法企業及個人以強有力的威懾。
補天漏洞響應平台安全專家葛坤表示,從操作層面來看,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諸多漏洞能夠被成功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用戶在收到惡意信息時防範不夠,多數人未對來源進行確認即進行點擊。
對此,葛坤等人提醒手機用戶:選擇正規平台下載APP;收到來源不明的鏈接、二維碼,不輕易點開;資金支出時需進行二次驗證;及時通過官方途徑更新操作系統和軟體。
⑹ 目前「應用克隆」對用戶造成危害了嗎
國內安卓應用市場研究人員監測了約200個應用,發現其中27個存在漏洞,18個可被遠程攻擊。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網路安全處副處長李佳表示,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在2017年12月7日接到騰訊應用檢測報告,並迅速安排技術人員驗證、為漏洞分配編號,在2017年12月10日向27傢具體應用發送點對點的漏洞安全通報和漏洞修復方案。「發出通報後不久,我們收到了支付寶、網路外賣、國美等大部分APP廠商的主動反饋,並表示已在進行漏洞修復進程。」
不過,「好消息」同樣存在:一方面,被曝出的「應用克隆」漏洞只對安卓系統有效,蘋果手機目前不受影響;另一方面,目前尚未出現已知案例利用這種途徑對用戶發起攻擊。
⑺ 李平的個人簡歷
1981.09—1985.08 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無線電專用機械設備專業本科學習
1985.08—1988.09 自貢市電子研究所工作(期間:1988.04擔任助理工程師)
1988.09—1991.04 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研究生院機械製造專業學習
1991.04—1997.10 自貢市公安局自流井區分局民警(期間:1991.12任副科級調研員)
1997.10—1999.05 自貢市公安局自流井區分局治安科副科長
1999.05—2001.12 自貢市公安局自流井區分局通信科科長
2001.12—2004.07 自貢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副處長(期間:2001.12任主任科員)
2004.07—2006.11 自貢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處長
2006.11—2010.02 自貢市公安局網路安全監察支隊支隊長
2010.02—2011.02 自貢市公安局國內安全保衛支隊政委
2011.02— 自貢市貢井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區公安分局局長
⑻ 廣東省互聯網協會的主要領導
李悌葛會長(法人代表):男,1945年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廣東省郵電工程公司副經理、黨委委員,廣東省郵電管理局處長,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國家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廣州分中心主任(現已退休)。2001年12月當選廣東省互聯網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
李悌葛同志在通信、互聯網行業,尤其是在通信網路基本建設領域有著30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扎實的工作作風。2001年3月起,在領導國家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中心廣州分中心的五年中,廣州分中心曾創下了全國2004年度「五個第一」的優秀記錄,並曾被中共中央辦公廳評為「2003年度中共中央辦公廳報送ΧΧ先進單位」。 (以姓氏筆劃為序)
丁磊副會長:男,1971年生,大學學歷。是IT產業知識及Internet系統集成技術的出色的專業人才。1997年創立網易公司,將一個10多人的私企發展到今天擁有近1700名員工在美國公開上市的知名互聯網技術企業。先後任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聯合首席技術執行官,首席架構設計師,代理首席營運官等職務。現任網易首席執行官。
馬化騰副會長:男,1971年生,大學學歷。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深圳市第四屆人大代表。2004年,被CNN和《時代周刊》聯合評選為全球最具經濟影響力人士,同年在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中,獲年度新銳獎。2005年12月,被評為達沃斯經濟論壇2006年度全球青年領袖之一。1998年創辦騰訊公司,騰訊現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應用服務提供商之一,構建了即時通訊QQ等四大網路平台。現任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方兆康副會長:男,1952年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教授級高工,注冊資產評估師。歷任廣東省科協科技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廣東省科協副巡視員(現已退休),省網際網路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法人代表,兼秘書長),省互聯網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
孫粵江副會長:男,1951年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歷任肇慶市郵電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廣東省郵電管理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現任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工會主席。
買彥州副會長:男,回族,1968年生,中共黨員,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歷任河南省駐馬店市電信局副局長、黨委委員,河南省電信公司計劃建設部主任、支部書記,中國網通(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網路運維部經理、支部書記,中國網通(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現任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
阮興燦副會長:男,漢族,1966年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歷任羊城鐵路總公司電務段工程師、廣州鐵路集團公司電務處通信科高級工程師、中國鐵通廣東分公司市場總監,現任中國鐵通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張光遠副會長:男,1975年生,大學學歷。歷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羊城晚報記者、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總經辦項目經理、金羊網行政總監、金羊網副總經理。現任金羊網總經理、廣東羊城晚報數字媒體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新亮副會長:男,1971年生,大學學歷。2009年創辦中國互聯網交易投資博覽會(簡稱「中國網博會」)。歷任第一屆、第二屆「中國網博會」組委會秘書長,現任中國互聯網交易投資博覽會(網博會展)公司總經理,兼任中國工商報(廣東宣傳中心)主任、中國招商投資網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市明潤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
林鵬副會長:男,1956生,中共黨員,教授級高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工程技術專家。現任國家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分中心副主任。兼任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安全工作組成員,廣東省保密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廣州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中山大學兼職教授。歐陽農躍副會長:男,1958年生,中共黨員,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1993年獲國家科技部實施火炬高新技術產業計劃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獲廣東網路新聞一等獎。歷任中國科學院廣州電子研究所秘書、廣東省科委高新技術處副處長、中共江門市江海區委副書記、江門市科委主任,現任南方新聞網總裁。
高志興副會長:男,1962年生,中共黨員,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歷任廣東省郵電管理局工程師,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總經理,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現任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董事、副總經理,廣東省互聯網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
梁泉副會長:男,1968年生,中共黨員,博士學位,高級工程師。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博士後站領導小組專家成員,所主持的多個項目先後榮獲中國報業協會電子技術委員會一等獎,個人先後多次榮獲全國、省、市榮譽稱號,2005年榮獲第九屆廣州「十佳」青年。現任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總工程師、技術處處長、團委書記、廣州日報社副社長、大洋網總裁。
秘書長
劉春保秘書長:男,1945年生,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廣東省郵電通信設備廠助理工程師,廣東省郵電管理局高級工程師、科長,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科長、處長助理、調研員等職(現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