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刷臉支付公共網路安全
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戰武器 2025-10-04 16:16:56
逍遙模擬網路連接不成功 2025-10-04 16:10:48

刷臉支付公共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 2023-01-23 11:51:48

『壹』 刷臉支付安全嗎

刷臉支付很安全。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臉信息的身份認證,在實際應用時一般包括了人臉活體檢測和人臉驗證兩個步驟。人臉活體檢測可防止使用照片、視頻、模型等各種仿冒手段進行非法操作,人臉識別驗證則把經過驗證為合法的人臉圖像跟本人以前注冊登記的面部圖像進行一致性判斷。人臉識別可以分為2D人臉識別和3D人臉識別,其中3D人臉識別採集的人臉數據是三維的,包含面部深度信息,可有效阻止利用照片、視頻等平面仿冒手段進行操作,以其安全、易用、無接觸等優勢,得到金融企業和消費者的普遍青睞。目前,在線下商超的人臉支付場景中,不管技術上還是流程上,都經過了嚴謹的設計與大量的測試,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拓展資料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意見稿》指出,數據處理者利用生物特徵進行個人身份認證的,應當對必要性、安全性進行風險評估,不得將人臉、步態、指紋、虹膜、聲紋等生物特徵作為唯一的個人身份認證方式,以強制個人同意收集其個人生物特徵信息。

刷臉支付作為近幾年支付創新的焦點,人臉信息的新監管政策會對其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貳』 刷臉支付是否安全

刷臉支付的技術已經成熟,基本原理是將終端硬體採集到的信息版與權雲端存儲的信息進行比對,看信息是否一致,然後解鎖完成人臉支付。
支付機構在推廣刷臉支付方式的同時,應當最大限度確保安全,如嚴防相關信息泄露,嚴格審核終端設備持有者,採取二次驗證方式,嚴禁終端設備持有者關閉支付提示音等。監管部門則須強化監管,出台生物信息採集、使用規則和標准,避免支付機構濫用力,進而提升刷臉支付的安全程度,減少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應答時間:2021-10-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叄』 刷臉支付會不會有什麼安全隱患啊

有。

刷臉支付存在風險:

第一,人臉基本不會改變,且公共場合也容易獲取人臉信息,國外有媒體報道過通過預先獲取的人臉視頻繞過人臉識別的案例,因此讓動動眼睛、搖搖頭的方式進行活體檢測並不是終極安全的方式;

第二,人臉識別匹配實際上是把你當前人臉照片和預置照片的匹配過程,是否匹配是通過一個相似度閾值來定義的,如果兩個人相似度為98%,而閾值為97%,則判斷通過,也就是說會存在刷錯賬的可能。

(3)刷臉支付公共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除了安全問題,用戶習慣、基礎設施等也是刷臉支付推廣面臨的問題。目前線下體驗店數量較少,對商家的硬體設備有一定要求,導致刷臉支付的拓展會受到一定阻礙。

此外,與在手機上使用或實驗室場景下的內測不同,商用的真實應用場景復雜多變,讓人臉識別技術面臨的挑戰更大。刷臉支付進入商用,使用場景是在公開環境,用公共設備,用戶不用掏手機也能完成支付。

在非本人使用的設備上,如何精準確定本人,特別是精準識別長相相似的人防止誤識別,以及如何防止各種人臉偽造冒用情況,難度都會比在自己手機上操作要更大。

『肆』 怎麼設置刷臉支付

下面是設置刷臉支付的方法:打開支付寶-我的-設置-支付設置-生物支付-刷臉-手機刷臉支付-輸入你的臉。 這是支付寶指紋支付的操作方法: 打開右上角支付寶-我的-設置/右上角齒輪圖標-支付設置-生物支付,打開「指紋支付」選項,驗證指紋/支付密碼,啟用指紋支付;

『伍』 刷臉支付應該注意什麼

刷臉支付注意事項:一、在進行刷臉支付時,需要保證光線充足,不宜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實現刷臉支付。

二、在進行刷臉支付時,需要保持面部無遮擋物,不宜戴墨鏡或留長發。

三、在進行刷臉支付時,需要保持五官明顯、面容整潔,不宜化濃妝。

四、在進行刷臉支付時,需要在安全的網路環境下完成支付,不宜在有潛在風險的地點完成刷臉支付。

五、不要輕易將手機密碼告知他人,由於刷臉支付是通過人臉識別完成的,這意味著他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盜刷自己的財產。

刷臉支付具有以下特點:

一、便捷性。實現持卡人不用攜帶銀行卡和身份證,就可以在ATM完成取現。

二、人性化。系統載入語音提示和操作界面,讓持卡人享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

三、安全性。使用紅外雙目攝像頭,防止惡意採用照片、面具、假人,甚至是視頻偽造真人,欺騙系統。

刷臉支付在人臉圖像採集及檢測、預處理、特徵提取以及匹配和識別等階段,集成了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成果,簡化了交易流程。

『陸』 刷臉支付存在什麼樣的風險

正如便捷性和安全性不可兼得。由於黑客攻擊和人類識別技術的局限性,就目前來說,刷臉支付其實是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的。首先,網路空間存在被黑客攻擊的風險。其次,高仿模型可以騙過人類識別安全系統
人臉識別用於網路支付存在風險
隨著移動支付的興起,指紋支付、虹膜支付、刷臉支付等生物特徵支付方式層出不窮。特別是阿里和蘋果這樣的大公司先後推出人臉識別和刷臉支付這樣的功能,使刷臉支付顯得非常時髦。而且相對於輸入密碼的支付模式,刷臉支付也會更加便捷。
不過,正如便捷性和安全性不可兼得。由於黑客攻擊和人類識別技術的局限性,就目前來說,刷臉支付其實是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的。
首先,網路空間存在被黑客攻擊的風險。在去年,德國紐倫堡大學發表了一篇face2face的論文,從技術上已經實現了遠程用模擬他人人臉進行身份認證。也就是說,黑客根本不需要你的人臉生物特徵數據,就可完成人臉進行身份認證。
(依靠技術破解身份認證)
其次,高仿模型可以騙過人類識別安全系統。在刷臉支付的想法被提出時,就有人調侃:「整容了這么辦?」「毀容了怎麼辦?」「雙胞胎怎麼辦?」「人皮面具怎麼辦?」。雖然這只是網友的調侃,但其中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在2016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技術團隊依靠照片進行技術處理之後,建成了人臉3D模型,然後利用這個模型去測試人類識別系統。測試的結果讓人驚駭:80%的人類3D模型騙過了系統的檢測。也就是說,一旦犯罪分子使用高仿人臉3D模型,或者間諜電影中的人皮面具,那麼,很可能將輕松騙過現在的人臉識別系統。

『柒』 刷臉支付安全嗎

現實中的人臉特徵往往是具備唯一性,對此不法分子可通過遠程攝像或者拍照等方式,在公共場批量獲取用戶人臉信息,這樣「盜臉」之後再對相關的公司資料庫進行「撞庫」,由此來實現獲利。因而即使不使用,簡單開通刷臉付款可能也有一定的潛在風險。
拓展資料:
刷臉支付是一種以AI人臉識別為核心的新型支付方式。
人臉識別是一種基於人的相貌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技術的最大特徵是能避免個人信息泄露,並採用非接觸的方式進行識別。人臉識別與指紋識別、掌紋識別、視網膜識別、骨骼識別、心跳識別等都屬於人體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都是隨著光電技術、微計算機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與模式識別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應運而生的。
可以快捷、精準、衛生地進行身份認定;具有不可復制性,即使做了整容手術,該技術也能從幾百項臉部特徵中找出「原來的你」。
刷臉支付的過程非常的簡單,你不需要帶錢包、信用卡或手機,支付時只需要自己面對刷臉支付pos機屏幕上的攝像頭,刷臉支付系統會自動將消費者面部信息與個人賬戶相關聯,整個交易過程十分便捷。
刷臉支付與手機支付相比,刷臉支付最主要的優勢在於:
1、無需外來的媒介:手機支付它是需要智能手機作為媒介,而刷臉支付它的支付媒介就是自己的臉。無需藉助手機等工具,人為操作少,刷臉支付更加簡單、高效。
2、更安全:刷臉支付依靠生物信息識別技術,在信息審核安全性上,刷臉技術幾乎可以說是杜絕了任何冒名頂替的投機者,大大提升了信息比對的准確性。
對於刷臉支付來說,不用手機,不要密碼,你的臉就是付款碼。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6.59億人,市場規模已高達277.4萬億元;2019年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將突破7.33億人,2020年有望增至7.90億人,且仍在高速增長。
刷臉支付的發展及普及,對於提升用戶移動支付體驗、改善商戶經營效率、帶動經濟社會智能化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業內專家認為,刷臉支付的快速興起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更帶動了相關移動支付產業鏈的騰飛。尤其是5G、AI、IoT等前沿黑科技的加速應用落地,中國刷臉支付產業正加速崛起 。

『捌』 支付寶的刷臉支付安全嗎

既然有人產生懷疑,那麼就有人進行了實驗,有人直接用馬雲的頭像進行掃臉支付,結果竟彈出4個大字——不是本人!可以說這也直接證明了支付寶刷臉支付的安全還是非常可靠的;要知道現在支付寶的賬戶財產險已經公開像用戶開放了,就算是我們的財產受到了損失,遭到了盜刷,那麼支付寶也會進行賠付的,所以支付寶對刷臉技術也是有足夠信心的!
拓展資料
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是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於為企業和個人提供「簡單、安全、快速、便捷」的支付解決方案。支付寶公司從2004年建立開始,始終以「信任」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寶」與「支付寶錢包」兩個獨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廠商。
支付寶與國內外180多家銀行以及VISA、MasterCard國際組織等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成為金融機構在電子支付領域最為信任的合作夥伴。
2003年10月18日,淘寶網首次推出支付寶服務。
2004年,支付寶從淘寶網分拆獨立,逐漸向更多的合作方提供支付服務,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004年12月8日,浙江支付寶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2月2日,支付寶推出「全額賠付」支付,提出「你敢用,我敢賠」承諾。
2008年2月27日,支付寶發布移動電子商務戰略,推出手機支付業務。
2008年10月25日,支付寶公共事業繳費正式上線,支持水、電、煤、通訊等繳費。
2010年12月23日,支付寶與中國銀行合作,首次推出信用卡快捷支付。
2011年5月26日,支付寶獲得央行頒發的國內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內又稱「支付牌照」)。
2013年6月,支付寶推出賬戶余額增值服務「余額寶」,通過余額寶,用戶不僅能夠得到較高的收益,還能隨時消費支付和轉出,無任何手續費。
2013年11月13日,支付寶手機支付用戶超1億,「支付寶錢包」用戶數達1億,支付寶錢包正式宣布成為獨立品牌。
2013年11月30日,12306網站支持支付寶購買火車票。
2013年12月31日,支付寶實名認證用戶超過3億。

『玖』 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

個人認為應該是有一定風險的吧
第一, 人臉基本不會改變,且公共場合也容易獲取人臉信息,國外有媒體報道過通過預先獲取的人臉視頻繞過人臉識別的案例,因此讓動動眼睛、搖搖頭的方式進行檢測並不是最安全的方式;
第二,人臉識別匹配實際上是把你當前人臉照片和預置照片的匹配過程,是否匹配是通過一個相似度閾值來定義的,如果兩個人相似度為98%,而閾值為97%,則判斷通過,也就是說會存在刷錯賬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