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阿里網路安全審查
擴展閱讀
漫畫網站有哪些值得推薦 2025-10-04 04:52:28

阿里網路安全審查

發布時間: 2023-01-30 16:01:06

① 快手、騰訊、阿里、位元組跳動等被約談,透露出了什麼信息

關於這個問題,被約談是非常正常的,特別是某個人一家獨大想法,不約你難道頒個名人獎給你嗎,關於這一次的約談真正目的,其實就是想整治一下現在網路上的風氣,因為近年來各種APP軟體問世,所以網路上各種各樣的消息都出現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根據管理局的介紹,根據最新《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評估規定》的要求,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信息服務業,都應該注意企業的個人行為,信息服務相關功能是否安全。

一、自覺整治跟預防

目前被正式約談的企業有映客、小米、快手、位元組跳動、喜馬拉雅、阿里巴巴、網易雲音樂、騰訊等11家公司,據有關的聲明表示,有關部門在往後會進行檢查力度,更會督促各個互聯網企業應該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在信息化部門跟公安機關面審查的基礎上,有必要時應當根據各自的企業職責,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進行現場檢查。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規定當事人申報網路安全審查應當提交哪些材料

當事人申報網路安全審查,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報書;

(二)關於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分析報告;

(三)采購文件、協議、擬簽訂的合同或者擬提交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等上市申請文件;

(四)網路安全審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九條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應當自收到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審查申報材料起10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需要審查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十條網路安全審查重點評估相關對象或者情形的以下國家安全風險因素:

(一)產品和服務使用後帶來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擾或者破壞的風險;

(二)產品和服務供應中斷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連續性的危害;

(三)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開放性、透明性、來源的多樣性,供應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為政治、外交、貿易等因素導致供應中斷的風險;

(四)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遵守中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情況;

(五)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風險;

(六)上市存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外國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以及網路信息安全風險;

(七)其他可能危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因素。

第十一條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認為需要開展網路安全審查的,應當自向當事人發出書面通知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包括形成審查結論建議和將審查結論建議發送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相關部門徵求意見;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15個工作日。

第十二條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結論建議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書面回復意見。

③ 網路安全審查到底查什麼

#BOSS直聘等被網路安全審查# #滴滴出行被下架#

原創:鎮長本人

公眾號:大樹鄉長



最近有一個新詞:網路安全審查。


反壟斷調查大家已經比較了解了,那網路安全審查是什麼,又為什麼好像特別針對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呢?



這件事要放在整個國際大環境尤其中美博弈的視角下去考量,比如下半年必然要進行的中美談判。


最近關於網路安全審查說法很多,但有的太過於荒唐,小鎮始終認為對企業要就事論事,要批評但不能造謠,要打擊不當得利但也要保護企業的正當利益。


造謠式的批評也分散了 社會 輿論,實不可取;這種造謠對企業正當利益如果造成損害,也理應付出代價。

先辟幾個典型的謠言:


第一個:企業把國內數據賣給了美國換取在美國上市。


這個謠言太過低級,要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大多數業務仍然在國內,這么做簡直自絕於人民,在美國上市本身也比較簡單,沒有必要這么做。


更何況,不要小瞧中國政府的威懾力,中美同為世界大國,如果有企業做了這種事,中國一定會追究到底,哪怕在一些方面做出讓步也在所不惜,美國也沒必要保護幾個人。


所以,這個謠言可以停了,在中國成長起來的企業在紅線問題上絕不會犯糊塗。


第二個:有的質疑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傷害中國利益。


一些企業為什麼去美國上市,跟VIE架構有關。拆掉VIE架構在國內掛牌上市大概成本是上一輪估值的3%,假如上一輪估值100億美元,付出的成本大概是20億人民幣,確實很多,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相比付出的資金成本,在國內上市審核遠比美國嚴格、周期太長、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是更大的因素。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外國投資者套現需求,中國現在資金監管太嚴,如果在國內上市,那外國投資者能拿到的只能是人民幣,在香港又溢價太低。


至於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一般來說,國家其實是樂見的。畢竟業務在中國,在美國上市,拿外國人的錢發展中國,對中國沒啥不好。


接下來,再簡單分析下網路安全審查到底查什麼?


直接上結論:審查的重點不在於企業已經做了什麼,而在於查企業有沒有能力做好信息安全防護。


就拿這幾天來說:


1. 這是監管部門第一次啟動網路安全審查,而且是依職權主動發起。被調查企業被認定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需要進行網路安全審查。


2.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是一個偏向於技術審查的辦法,重點是審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路產品和服務,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情況。


3. 被調查企業可能被查的是「產品和服務使用後帶來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擾或破壞,以及重要數據被竊取、泄露、毀損的風險」。


4. 被查企業系統運行必然大量采購眾多供應商提供的網路設備和服務,是否存在信息安全問題,將是審查重點。


5. 由於是首次啟用網路安全審查,監管部門需要確定一些基本的原則,大概率需要啟動特別審查程序,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批准。審查的時間估計在3個月以上,可能持續到2021年底,這也跟中美談判時間有一定關系。


至於審查結果和最終影響,今天就先不談了。


為什麼要查這些呢?舉個例子。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用戶個人隱私越來越多的被獲取,比如一個人的行程、履歷、聊天記錄又或者錄音等等,根據這些信息可以分析很多事情,比如說分析某些人員有什麼樣的特徵,日常去哪裡,家在哪裡,跟什麼人有接觸等等。


這些信息一旦達到一個數量級,將具有戰略性價值,會使得一個國家透明化。不在於有沒有做,而是存在風險就必須重視。

我們當然相信成長在中國的企業是不會有膽子更沒必要泄露這些數據的,但是面對外國的國家力量,我們的企業是否有能力保護這些數據?如何確保企業自己的員工不會出現問題?維持運營的相關設備和服務有沒有問題?

而這些,就是本次審查的重點。

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還將面臨一個難題:美國通過的《外國公司承擔責任法案》,明確要求在美上市公司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美國相關部門可以要求企業提供上市審計底稿和相關數據,屆時如何處理將是很艱難的決斷。


相比之下,反壟斷不過是市場經濟領域的事情。


最後提醒下有志於上市或者海外開拓的企業家,中國已經是世界性大國,除了考慮行業、商業,還要考慮國家戰略和政策,一些企業還應該把國際因素考慮在內。


時代變了,盡可能避免誤判,才能更好的發展企業。

④ 2021年網路安全審查需要多久

通常情況下,網路安全審查在45個工作日內完成,情況復雜的會延長15個工作日。進入特別審查程序的審查項目,可能還需要45個工作日或者更長。根據《辦法》要求,補充提供材料的時間不計入審查時限。

根據《辦法》,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設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具體工作委託中國網路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承擔。中國網路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在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的指導下,承擔接收申報材料、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具體組織審查工作等任務。



網路安全審查主要審查內容

網路安全審查重點評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路產品和服務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包括:產品和服務使用後帶來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擾或破壞,以及重要數據被竊取、泄露、毀損的風險;產品和服務供應中斷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連續性的危。

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開放性、透明性、來源的多樣性,供應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為政治、外交、貿易等因素導致供應中斷的風險;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遵守中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情況;其他可能危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因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安全審查辦法

⑤ 為何很多互聯網企業都選擇在美國上市新規下赴美上市大潮將結束

7月初,政府突然叫停滴滴出行,將滴滴出行等20多款APP下架,給出的原因是滴滴出行嚴重的收取了用戶的各類個人信息,但真實原因絕不僅僅如此。在政府叫停滴滴出行之前,也就是上個月的月底滴滴出行悄摸摸的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其上市的小心翼翼,沒有做宣傳,也沒有在官網去展示。然後7月10日,中國國家網信辦就頒布了《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這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滴滴出行很有可能在美國上市之後,將國內的用戶信息交給了美國!

為什麼這么多的互聯網企業都選擇了美國上市?

針對於這個問題,我當時也非常奇怪,為什麼阿里、滴滴等一系列互聯網公司都選擇了納斯達克上市呢?為什麼不在中國的A股上市,為什麼不在新三板上市?或者再近地說,為什麼沒有直接選擇港股上市?

原因很簡單,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好處可以分為三點:

第一,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條件要比中國A股寬松許多,寬松在哪裡呢?首先也說明一下中國A股上市的難度在哪裡。A股上市的條件是近三年連續凈盈利3000萬以上,就單單這一點,就把這些互聯網公司拒之門外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認為這些互聯網公司動不動估值幾百個億,其實盈利能力非常差,連續三年3000萬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美國納斯達克的審核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寬松,而且針對於上市,資本有一套流程通過VIE來進行操作,所以這些互聯網公司想要上市套錢只能夠去美股了;

第二,由於納斯達克上市在美國發生,所以其互聯網企業自身就帶有了全球化地位,給互聯網企業披上了一層「高大上」的外衣,因此許多的互聯網公司會選擇在美國上市,這樣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他們自認為會更有好處,能夠從全球角度來布局公司的發展,而且上市的這些公司通過VIE來進行合理避稅,使得互聯網企業的融資收入更加有保障;

第三,國外的估值比國內的高。簡單來說,就是這家公司在中國估值10個億,但是在納斯達克可能估值就是15個億,甚至是20個億,因此這些公司能夠用更少的股權獲取一樣的融資,對於資本套利來說是再好不過了,這樣能夠實現資本收益的最大化,對於資本來說是好事情,因此也會選擇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通過以上的回答,我相信許多小夥伴對納斯達克上市的原因有所了解了對吧,那麼為什麼網信辦通過滴滴出行上市出賣中國用戶信息的事件迅速制定《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呢?下面我和你說一下,中國新規的作用到底在哪?

上市就要提交數據?中國政府表示很生氣!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有一個條件,特別是互聯網公司,需要提供該公司所有用戶的信息,用戶信息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楚,目前抖音火起來之後,大家都清楚了用戶畫像的概念。如果國外勢力對於中國國內的用戶畫像越了解,對於中國國情越熟悉,其則能夠制定更加符合中國現狀的制裁製度對中國進行打擊!因此針對於滴滴出行悄悄上市,悄悄將國內的用戶信息提交給美國,只是為了讓這些資本能夠盡快套現盈利,中國政府表示非常生氣!

我感覺滴滴出行這次估計是要涼了!收集用戶信息其實並不是它一家在做,之前的一些互聯網公司就私自收集用戶信息,但是最多被網信辦責令整改,而滴滴這次是把家裡面收集的資料為了利益拱手給了美國人,這種行為小的來說是無知,大的來說可能會影響到國家安全!因此此次《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辦法,則說明了一個信號:赴美上市不可能了,不要再想這個事情了!

赴美上市遇阻礙,資本們何去何從?

赴美上市現在來看幾乎不可能了,因為想要通過網信辦的審查其實很難,如果按照網信辦的要求去美國上市,估計又不符合美國那邊的上市需求了,而那些投資了巨量資金,做等著企業上市套利的資本們將何去何從呢?可以選擇去港股上市!

港股相對於A股來說,其上市的條件寬松許多,而且港股的貨幣流通性比新三板要好許多,所以當赴美上市遇阻之後,能夠幫助資本進行進一步運轉的最佳方式,就是到香港進行港股上市,而如果有真的魄力去做企業的,那就可以老老實實地做大做強,資本們也不要著急套現,坐等企業發展強大,連續三年收益達到3000萬以上,符合A股上市的標准,然後選擇在A股進行上市,畢竟雖然美股現在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在不久的將來,說不準就不如A股了,從目前的中國國債市場可以看出,外資對於中國的資產非常看好,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有信心!

啟示

中國是 社會 主義國家,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相對於美國來說僅一步之遙。中國的這片土壤創造了一個個傳奇,在中國做投資,做發展則會更加持久,更加穩定。此次《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出台說明了政府對於滴滴出行等行為的憤怒,同時也說明這些資本們要從國家角度考慮問題,從國家安全形度考慮問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有我們國家自己強大起來了,大家才能夠平等自由地在世界各個區域開展貿易,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