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重慶市網路安全法
擴展閱讀
平板國產電腦品牌 2025-10-03 17:40:39

重慶市網路安全法

發布時間: 2023-02-09 18:35:22

❶ 犯人每天寫日報告嗎

沒聽說過,沒聽說過,在監獄裡面還天天寫字,恐怕不多,就是寫思想匯報了

❷ 重慶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規范政務信息資源管理,實現政務信息資源共享與開放,推進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政務信息資源的採集、共享、開放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政務信息資源,是指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各類信息資源,包括政務部門直接或者通過第三方依法採集的、依法授權管理的和因履行職責需要依託政務信息系統形成的信息資源等。

本辦法所稱政務部門,是指政府部門及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

本辦法所稱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是指政務部門因履行職責需要使用其他政務部門的政務信息資源或者為其他政務部門提供政務信息資源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政務信息資源開放,是指政務部門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提供政務信息資源的行為。第三條政務信息資源屬於政府所有,以共享開放為原則,不共享開放為例外。第四條市、區縣(自治縣)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作,協調解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作的重大事項,將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作納入本級政府目標考核。第五條市發展改革部門主管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作,負責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的統籌規劃和組織實施,建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標准體系、數據資產管理制度,指導、協調和監督各政務部門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作,推進大數據智能化發展。

區縣(自治縣)政府確定的政務信息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作的統籌管理。

市發展改革部門和區縣(自治縣)政府確定的政務信息資源主管部門統稱政務信息資源主管部門。第六條各政務部門是本部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的責任主體,負責本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的採集、存儲、共享、開放及其相關管理工作。

各政務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部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第一責任人,負責明確專職機構和專職人員落實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作,領導制定本部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內部工作程序、管理制度、行政責任追究制度等。第七條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應當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第二章資源採集第八條政務信息資源實行目錄管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是實現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和業務協同的基礎,是各政務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及向社會開放的依據。第九條各政務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指南的要求,編制、維護本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

各政務部門應當於法律法規作出修訂或者行政管理職能發生變化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更新本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第十條政務信息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匯總編制形成本級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並建立目錄更新機制。

各政務部門應當在本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建立或者更新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通過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台(以下簡稱共享平台)向政務信息資源主管部門逐級上報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第十一條各政務部門應當按照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採集本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全部信息,確保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及時。第十二條政務信息資源按照一數一源、多元校核、動態更新的原則採集。

需要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採集的基礎數據,應當依法確定其採集邊界和范圍,依法保障被採集人的合法權益。第十三條各政務部門採集的政務信息資源應當按照相關技術標准開展數字化處理、存儲,滿足共享開放的需要。第三章資源共享第十四條共享平台是管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支撐各政務部門開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包括共享平台(內網)和共享平台(外網)兩部分。

共享平台(內網)按照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要求,依託重慶市電子政務內網建設和管理;共享平台(外網)按照國家網路安全相關制度和要求,依託重慶市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和管理。

各政務部門業務信息系統應當通過重慶市電子政務內網或者重慶市電子政務外網承載,並接入共享平台。國家部委有特殊要求的,應當做好銜接。

❸ 重慶市數據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數據處理,保障數據安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應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數據處理和安全管理,數據資源匯聚、共享和開放,數據要素市場培育,數據發展應用和區域協同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數據,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對信息的記錄。

(二)數據處理,包括數據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

(三)數據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確保數據處於有效保護和合法利用的狀態,以及具備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四)政務數據,是指國家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下稱政務部門)為履行法定職責收集、製作的數據。

(五)公共服務數據,是指醫療、教育、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文旅、體育、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公共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稱公共服務組織)在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收集、製作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數據。

(六)公共數據共享,是指政務部門、公共服務組織因履行法定職責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需要,依法獲取其他政務部門、公共服務組織公共數據的行為。

(七)公共數據開放,是指向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依法提供公共數據的公共服務行為。

政務數據和公共服務數據統稱公共數據。第四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數據工作的領導,將數據開發利用、數字經濟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數據安全、數據要素市場、數據應用和區域協同等工作,發揮數據促進經濟發展、服務改善民生、完善社會治理的作用。第五條市數據主管部門負責協調、指導、監督全市數據管理工作和數據安全體系建設,建立數據標准體系並組織實施,推動全市數據資源建設和管理、建立和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區縣(自治縣)數據主管部門負責協調、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內數據管理具體工作。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統籌推進數字經濟工作;網信部門依法負責個人信息保護、網路數據安全管理等數據相關工作;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等部門依法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數據安全等數據相關工作。

各行業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業、本領域的數據安全、數據管理、數據應用等數據相關工作。第六條行業組織應當按照章程,指導會員依法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加強數據安全保護。第二章數據處理和安全第七條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准,遵守公序良俗,不得實施以下行為:

(一)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泄露國家秘密;

(二)侵害他人名譽權、隱私權、著作權、商業秘密和其他合法權益;

(三)通過竊取或者其他非法方式獲取數據;

(四)非法出售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向他人提供數據;

(五)製作、發布、復制、傳播違法信息;

(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八條本市實行數據安全責任制。數據處理者是數據安全責任主體,同時存在多個數據處理者的,分別承擔各自安全責任。

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依法履行下列數據安全保護義務:

(一)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

(二)組織開展數據安全教育培訓;

(三)制定數據安全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

(四)發生數據安全事件時,立即採取處置措施,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告知可能受到影響的用戶,並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五)加強風險監測,發現數據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六)採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管理,防止數據丟失、篡改、破壞和泄露,保障數據安全;

(七)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路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時,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保障數據安全;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保護義務。

重要數據的處理者應當明確數據安全責任人和管理機構,定期對其數據處理活動開展風險評估,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送風險評估報告。

國家核心數據的管理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❹ 重慶市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護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促進計算機的應用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是指由計算機及配套的設備、設施(含網路)構成的,按照一定應用目標和規則對信息進行採集、加工、存儲、傳輸、檢索等處理的人機系統。第三條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應當保障計算機及配套的設備、設施(含網路)的安全,運行環境以及計算機信息的安全,確保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運行。第四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適用本條例。
軍隊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按照軍隊的有關法規執行。第五條公安機關是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一)監督、檢查、指導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
(二)查處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違法犯罪案件;
(三)宣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法規,組織培訓安全保護人員;
(四)對重要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進行安全指導和驗收;
(五)管理對計算機病毒和其它有害數據的防治工作;
(六)審核、評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等級;
(七)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的研製、銷售活動實施監督;
(八)對國際聯網及跨區、縣(市)、跨行業、跨部門聯網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備案審查及安全管理;
(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監控;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六條使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單位應:
(一)遵守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
(二)建立健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實責任制;
(三)對管理人員和應用操作人員進行計算機安全教育;
(四)制定防止計算機病毒和其他有害數據的方案;
(五)按照公安機關要求填報有關計算機安全保護工作必需的報表;
(六)協助公安機關查處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違法犯罪案件。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從事危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不得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第八條計算機信息系統實行安全等級保護。建設和應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必須經公安機關確立安全等級,取得安全使用合格證後,方能投入使用。具體辦法由市公安局根據國家規定另行制定並公布。第九條重要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使用單位,應配備安全監察人員;對可能遭受的侵害和破壞,應制定防治方案。
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操作人員應接受計算機安全培訓,未經培訓不得上崗。第十條計算機機房應符合國家標准和國家有關規定。新建、改建、擴建重要計算機機房及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措施方案須報公安機關審查,竣工後,經檢測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在計算機機房附近施工或者進行其他活動,不得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第十一條從事銷售、租賃、維修計算機軟、硬體以及利用計算機從事信息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須確保計算機產品中不攜帶計算機病毒和其他有害數據,並在開業後三十日內向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備案。第十二條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的,須經市公安局批准,辦理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第十三條舉辦涉及計算機安全保護產品的大型展覽、展示會應在三日前書面告知市公安局,市公安局應當在展覽、展示會期間派員監督。第十四條未經市公安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活動:
(一)收集和保存計算機病毒;
(二)製作、傳播、銷售有關計算機病毒機理及病毒源程序的書刊資料和計算機信息媒體;
(三)公開發布計算機病毒疫情消息;
開展計算機病毒防治研究,須報市公安局備案。第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製造或輸入、傳播計算機病毒或其他有害數據,不得非法復制、截收、刪除、增加、修改、查閱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數據。第十六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發生的違法案件、計算機病毒和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其他有害數據,有關使用單位和個人應在發現後二十四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報告,並保護現場及相關資料,公安機關應立即採取措施進行處置。

❺ 小狗在家app為什麼注冊不了

因為小狗在家app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因此在重慶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責令下,該app已經將伺服器關閉,並且暫停了所有功能,所以不能注冊,重新開放時間可以等待官方公告。
以小狗在家3.5.3版本為例,小狗在家專注於提供寵物類社區服務,登錄軟體後用戶可以尋找寵物寄養。
在軟體內,當用戶開啟了定位功能後,可以通過條件篩選,選擇合適的寵物寄養家庭,然後通過在線溝通的方式確定寄養價格和寄養時間,下單後寄養家庭將會提供寵物洗澡、接送等服務。

❻ 川渝兩地17款APP侵害用戶權益,其行為違反了哪些法律規定

川渝地區的多款APP軟體涉嫌侵害了消費者權益被調查,這些類型的APP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未公開收集使用規則,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方面。已經觸犯了《網路安全法》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需要進行整改。情節嚴重的就涉及到了《刑法》會進行相關的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的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該事件中川渝兩地的17款APP都存在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並收集用戶的瀏覽記錄,使用習慣等信息,而且收集的行為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違反了《網路安全法》和《民法典》。APP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向用戶強制推送廣告並進行營銷。部分的APP還存在未經用戶同意隱私政策,私自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以上的這些行為並沒有造成用戶的損失,但是並不排除風險。所以相關部門要求對其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