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倫敦網路安全辦
擴展閱讀
車子藍牙連接網路 2025-10-03 16:20:45

倫敦網路安全辦

發布時間: 2023-02-10 09:24:08

『壹』 在剛剛過去的2月里SSL行業發生了哪些

SSL行業,2月裡面發生的重要動態:

  • TLS 1.3已經獲得IETF的批准; 最終的RFC可能會很快推出。

  • 即將完成的TLS 1.3再次開始了關於攔截代理和數據中心可見性的討論。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參加了這場辯論,但是正如Adam Langley指出的那樣,有一些事實上的錯誤主張。 特別是,在1.2版本之前的TLS版本中,截取流量方法的一些誤解是造成延遲TLS 1.3幾個月的部署問題的原因。 在倫敦的IETF會議上,可見性問題也再次提出。

  • OpenSSL正試圖將其代碼更改為Apache許可證。 他們現在正在尋找最後的貢獻者,目前還沒有得到他們的更改許可證的批准。

  • Facebook推出了一項功能,該功能將主動將HTTP鏈接重寫為HTTPS,以獲取位於HSTS預載列表中或設置HSTS標頭的URL。

  • NSS發布了3.36版本,並將其Chacha20演算法替換為HACL *項目的正式驗證版本。

  • 谷歌解釋了其最終計劃,摒棄下個月的一些賽門鐵克證書以及今年晚些時候的所有剩餘的證書。 正如我們上個月報告的那樣,仍然有許多網站使用這些證書,這些證書很快就不再受信任,並且已經在Firefox Nightly和Chrome Beta版本中引發警告。 Mozilla TLS天文台提供了有關該主題的一些新數據。

  • Apple已經對HSTS進行了一些更改,以防止濫用用戶跟蹤功能。

  • Android P將加強對應用程序中TLS流量的需求,如果開發人員未明確選擇加密流量,則會阻止所有非TLS流量。

  • Mozilla通過HTTPS測試DNS的實驗引起了一些爭議。 這意味著DNS查詢會通過加密通道轉到Mozilla控制的伺服器。 從隱私的角度來看,這既有利也有弊:流量本身是加密的,無法讀取,但是一個中央伺服器(在Mozilla的情況下,使用Cloudflare)可以訪問大量的用戶DNS數據。

  • 自動化證書頒發的ACME規范正在終審,並可能很快成為IETF RFC。

  • encrypted.google.com子網域提供了一種通過HTTPS訪問Google搜索引擎的可選方式。現在已經被棄用了,因為搜索引擎默認已經通過HTTPS訪問了一段時間。

  • Hanno Böck發布了WolfSSL庫中堆棧緩沖區溢出的詳細信息。

  • Let's Encrypt現已支持通配符證書。

  • LibreSSL修復了2.7.1版中的證書驗證漏洞,由Python開發人員Christian Heimes發現,他也在Python本身中實現了一種解決方法。

  • OpenSSL修復了兩個漏洞,ASN.1解析器中的堆棧耗盡以及CRYPTO_memcmp函數的HP-UX / RISC匯編代碼中存在的一個錯誤。

  • 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分析證書透明度日誌中的證書與基準要求的一致性。

  • 與其他瀏覽器一樣,Safari在用戶使用未受保護的HTTP頁面上的表單時也會警告用戶。

  • CurveSwap是可能出現的理論攻擊情形,因為部分TLS握手未經過身份驗證。一篇研究論文以此為出發點來研究橢圓曲線密碼學的另類應用。

  • Cloudflare宣布其證書透明日誌,名曰Nimbus。

  • Tinydoh是基於HTTPS的DNS的Go實現。

  • 越來越多的公司和項目宣布棄用舊的TLS版本1.0和1.1,包括:證書頒發機構DigiCert,KeyCDN公司和Python包存儲庫PyPI。

  • 從4月份開始,Chrome需要從證書透明度日誌中獲取所有新證書的SCT。Let's Encrypt已經開始自動將它們嵌入到所有新證書中。

  • Mike West寫了一個提案,以限制通過不安全的HTTP連接發送的cookies的有效期。

  • Vodafone葡萄牙公司重寫了HTTP請求的內容安全策略標頭。ISP對HTTP的商業化操縱是所有靜態網頁都應該使用HTTPS的理由之一。

  • Kudelski安全公司解釋了Manger對RSA OAEP的攻擊。

  • Adam Langley寫了一篇關於Cloudflare和Google的測試,以確定TLS 1.3中後量子密鑰交換的可行性。後量子演算法通常帶有更大的密鑰大小;該實驗通過向TLS握手添加虛擬擴展來模擬這一點。獨立於測試,思科的研究人員已經建立了一個實驗性的後量子PKI,使用X.509擴展為證書添加後量子能力。

  • Mozilla的Franziskus Kiefer寫了篇關於Mozilla在HACL項目中使用正式驗證的加密技術的博文

  • OpenSSL發布了關於RSA密鑰生成中的時間問題的建議。相應的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Cryptology ePrint Archive上。

  • 一篇論文探索了用其他實現來動態替換OpenSSL中的加密演算法,在某些情況下提速顯著。

  • 論壇供應商Discourse默認博客支持HTTPS。

  • Ian Carroll又一次以「Stripe,Inc.」的名義為其子域名之一申請擴展驗證證書。他已經用該名稱注冊了一家公司,而該公司並非知名的支付提供商Stripe。這點表明擴展驗證證書沒有多大價值。證書頒發機構GoDaddy已經吊銷了該證書,這反過來又引發了關於撤銷是否合法的辯論。 Scott Helme在博客文章中討論了這場辯論。

  • 一篇研究論文調查Java密鑰庫的安全問題。

  • 託管官方jQuery庫的域的證書已過期,並導致大量網站崩潰。因為通常的做法是從上游主機中包含jQuery並且不在本地託管它。

  • testssl.sh工具已發布3.0測試版,包括支持TLS 1.3,檢測ROBOT漏洞以及支持OpenSSL 1.1。

  • Bouncy Castle的RSA密鑰生成演算法的一個缺陷可能會導致素數測試的數量太低。如果可能性很低,則可能導致產生弱密鑰。

  • BGP劫持被用來攻擊Ethereum網站MyEtherWallet的訪問者。這引發了一些關於BGP漏洞被用來偽造證書發布的風險的討論 - 盡管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發生這種證書偽造。洞被用來偽造證書發布的風險的討論 - 盡管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發生這種證書偽造。 Cloudflare的博客文章解釋了細節。這種攻擊情景並不新鮮;它在2015年黑帽會議和研究論文中進行了討論。

『貳』 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設在哪裡

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設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具體工作委託中國網路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承擔。中國網路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在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的指導下,承擔接收申報材料、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具體組織審查工作等任務。
2020年4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改委等12個部門聯合發布了《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為我國開展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網路安全審查辦法》設立的機構。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制定網路安全審查相關制度規范,組織網路安全審查。
那麼網路安全審查與一般審查有何不同?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聰聰如是說:「網路安全審查不同於測評、認證,也不同於通用性審查、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重點審查網路產品或者服務是否存在影響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威脅或者風險。」
當今社會科技高速發展,網路應用已經充斥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想而知,隨著網路應運而生的各種行業和產業越來越多,現行的法律法規在管理監督和約束上都沒有特別制定的針對網路這一特定形式的內容。
但網路行業的壟斷,網路銷售行為的監管,網路各類型共享服務的管控,網路安全的監督,還有網路詐騙的及時查處,都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因此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的設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今年的7月5日,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公告,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等進行實施了網路安全審查。7月2日,該辦公室還曾發布公告,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
也就是說,有了這個辦公室,可以讓我們更安全的享受各種平台的服務。

『叄』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是為了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保障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維護國家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制定。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已經2021年11月16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21年第20次室務會議審議通過,並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同意,現予公布,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

第一條 為了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保障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維護國家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路產品和服務,網路平台運營者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網路安全審查。

前款規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網路平台運營者統稱為當事人。

第三條 網路安全審查堅持防範網路安全風險與促進先進技術應用相結合、過程公正透明與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事前審查與持續監管相結合、企業承諾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從產品和服務以及數據處理活動安全性、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等方面進行審查。

······

『肆』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網路安全法明確的網路安全監督機構是網信辦。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網路信息安全十六字方針是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在中國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網路安全問題凸顯。如何處理和把握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的關系,如何做好網路安全工作,以更好推進我國網路快速健康發展,成為一個重大課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拓展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的活動:
(1)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路或者使用計算機信息網路資源的;
(2)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伍』 英國開設網路安全專業的院校有哪些

開設網路安全專業的英國院校,有以下比較好的:

1、牛津大學;

2、蘭卡斯特大學;

3、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

4、薩里大學。

等等。

『陸』 網路安全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內容包括:總則、安全保護責任、安全監督、法律責任及附則。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負責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的安全保護管理工作。公安機關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應當保護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的公共安全,維護從事國際聯網業務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和公眾利益。

法律依據:《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第三條 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負責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的安全保護管理工作。公安機關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應當保護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的公共安全,維護從事國際聯網業務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和公眾利益。

『柒』 網路安全的發展現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所以難免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同時,網路實體還要經受諸如水災、火災、地震、電磁輻射等方面的考驗。
國外
2012年02月04日,黑客集團Anonymous公布了一份來自1月17日美國FBI和英國倫敦警察廳的工作通話錄音,時長17分鍾,主要內容是雙方討論如何尋找證據和逮捕Anonymous, LulzSec, Antisec, CSL Security等黑帽子黑客的方式,而其中涉及未成年黑客得敏感內容被遮蓋。
FBI已經確認了該通話錄音得真實性,安全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電話會議系統得漏洞問題。
2012年02月13日,據稱一系列政府網站均遭到了 Anonymous 組織的攻擊,而其中CIA官網周五被黑長達9小時。這一組織之前曾攔截了倫敦警察與FBI之間的一次機密電話會談,並隨後上傳於網路。
國內
2010年,Google發布公告稱將考慮退出中國市場,而公告中稱:造成此決定的重要原因是因為Google被黑客攻擊。
2011年12月21日,國內知名程序員網站CSDN遭到黑客攻擊,大量用戶資料庫被公布在互聯網上,600多萬個明文的注冊郵箱被迫裸奔。
2011年12月29日下午消息,繼CSDN、天涯社區用戶數據泄露後,互聯網行業一片人心惶惶,而在用戶數據最為重要的電商領域,也不斷傳出存在漏洞、用戶泄露的消息,漏洞報告平台烏雲昨日發布漏洞報告稱,支付寶用戶大量泄露,被用於網路營銷,泄露總量達1500萬~2500萬之多,泄露時間不明,裡面只有支付用戶的賬號,沒有密碼。已經被捲入的企業有京東(微博)商城、支付寶(微博)和當當(微博)網,其中京東及支付寶否認信息泄露,而當當則表示已經向當地公安報案。
未來二三十年,信息戰在軍事決策與行動方面的作用將顯著增強。在諸多決定性因素中包括以下幾點:互聯網、無線寬頻及射頻識別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實際戰爭代價高昂且不得人心,以及這樣一種可能性,即許多信息技術可秘密使用,使黑客高手能夠反復打進對手的計算機網路
據網易、中搜等媒體報道,為維護國家網路安全、保障中國用戶合法利益,我國即將推出網路安全審查制度。該項制度規定,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應通過網路安全審查。審查的重點在於該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旨在防止產品提供者利用提供產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擾、中斷用戶系統,非法收集、存儲、處理和利用用戶有關信息。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產品和服務,將不得在中國境內使用。
技術支配力量加重
在所有的領域,新的技術不斷超越先前的最新技術。攜帶型電腦和有上網功能的手機使用戶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都可收發郵件,瀏覽網頁。
對信息戰與運作的影響:技術支配力量不斷加強是網路戰的根本基礎。復雜且常是精微的技術增加了全世界的財富,提高了全球的效率。然而,它同時也使世界變得相對脆弱,因為,在意外情況使計算機的控制與監視陷於混亂時,維持行業和支持系統的運轉就非常困難,而發生這種混亂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根據未來派學者約瑟夫·科茨的觀點,「一個常被忽視的情況是犯罪組織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時在2015年,黑手黨通過電子手段消除了得克薩斯州或內布拉斯加州一家中型銀行的所有記錄,然後悄悄訪問了幾家大型金融服務機構的網站,並發布一條簡單的信息:「那是我們乾的——你可能是下一個目標。我們的願望是保護你們。」
未來派學者斯蒂芬·斯蒂爾指出:「網路系統……不單純是信息,而是網路文化。多層次協調一致的網路襲擊將能夠同時進行大(國家安全系統)、中(當地電網)、小(汽車發動)規模的破壞。」
通信技術生活方式
電信正在迅速發展,這主要是得益於電子郵件和其他形式的高技術通信。然而,「千禧世代」(1980年-2000年出生的一代——譯注)在大部分情況下已不再使用電子郵件,而喜歡採用即時信息和社交網站與同伴聯系。這些技術及其他新技術正在建立起幾乎與現實世界中完全一樣的復雜而廣泛的社會。
對信息戰和運作的影響:這是使信息戰和運作具有其重要性的關鍵的兩三個趨勢之一。
破壞或許並不明目張膽,或者易於發現。由於生產系統對客戶的直接輸入日益開放,這就有可能修改電腦控制的機床的程序,以生產略微不合規格的產品——甚至自行修改規格,這樣,產品的差異就永遠不會受到注意。如果作這類篡改時有足夠的想像力,並且謹慎地選准目標,則可以想像這些產品會順利通過檢查,但肯定通不過戰場檢驗,從而帶來不可設想的軍事後果。
信息技術與商業管理顧問勞倫斯·沃格爾提醒注意雲計算(第三方數據寄存和面向服務的計算)以及Web2.0的使用(社交網及交互性)。他說:「與雲計算相關的網路安全影響值得注意,無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雲計算。隨著更多的公司和政府採用雲計算,它們也就更容易受到破壞和網路襲擊。這可能導致服務及快速的重要軟體應用能力受到破壞。另外,由於Facebook、博客和其他社交網在我們個人生活中廣泛使用,政府組織也在尋求與其相關方聯絡及互動的類似能力。一旦政府允許在其網路上進行交互的和雙向的聯絡,網路襲擊的風險將隨之大增。」
全球經濟日益融合
這方面的關鍵因素包括跨國公司的興起、民族特性的弱化(比如在歐盟范圍之內)、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對低工資國家的網上工作外包。
對信息戰及運作的影響:互聯網、私人網路、虛擬私人網路以及多種其他技術,正在將地球聯成一個復雜的「信息空間」。這些近乎無限的聯系一旦中斷,必然會對公司甚至對國家經濟造成嚴重破壞。
研究與發展
(R&D)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增強, 美國研發費用總和30年來穩步上升。中國、日本、歐盟和俄羅斯也呈類似趨勢。 對信息戰及運作的影響:這一趨勢促進了近數十年技術進步的速度。這是信息戰發展的又一關鍵因素。 R&D的主要產品不是商品或技術,而是信息。即便是研究成果中最機密的部分一般也是存儲在計算機里,通過企業的內聯網傳輸,而且一般是在互聯網上傳送。這種可獲取性為間諜提供了極好的目標——無論是工業間諜,還是軍事間諜。這(5)技術變化隨著新一代的發明與應用而加速
在發展極快的設計學科,大學生一年級時所學的最新知識到畢業時大多已經過時。設計與銷售周期——構想、發明、創新、模仿——在不斷縮短。在20世紀40年代,產品周期可持續三四十年。今天,持續三四十周已屬罕見。
原因很簡單:大約80%過往的科學家、工程師、技師和醫生今天仍然活著——在互聯網上實時交流意見。
機器智能的發展也將對網路安全產生復雜影響。據知識理論家、未來學派學者布魯斯·拉杜克說:「知識創造是一個可由人重復的過程,也是完全可由機器或在人機互動系統中重復的過程。」人工知識創造將迎來「奇點」,而非人工智慧,或人工基本智能(或者技術進步本身)。人工智慧已經可由任何電腦實現,因為情報的定義是儲存起來並可重新獲取(通過人或計算機)的知識。(人工知識創造)技術最新達到者將推動整個範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