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建設理念
擴展閱讀
網線未連接安裝網路適配 2025-10-03 13:16:44

網路安全建設理念

發布時間: 2023-02-13 08:20:00

1. 實施網路內網安全防護策略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實施網路內網安全防護策略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子政務網建設原則

為達到電子政務網路的目標要求,華為公司建議在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下建網原則:從政府的需求出發,建設高安全、高可靠、可管理的電子政務體系!

統一的網路規劃

建議電於政務的建設按照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制定總體的網路規劃,分層推進,分步實施,避免重復建設。

完善的安全體系

網路安全核心理念在於技術與管理並重。建議遵循信息安全管理標准-ISO17799,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的關鍵,人員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策略是安全管理的依據,安全工具是安全管理的保證。

嚴格的設備選型

在電子政務網建設的過程中,網路設備選擇除了要考慮滿足業務的需求和發展、技術的可實施性等因素之外,同時為了杜絕網路後門的出現,在滿足功能、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建議優先選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民族廠商產品,從設備選型上保證電子政務網路的安全性。

集成的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統一管理,分散控制。制定IT的年度規劃,提供IT的運作支持和問題管理,管理用戶服務水平,管理用戶滿意度,配置管理,可用性管理,支持IT設施的管理,安全性管理,管理IT的庫存和資產,性能和容量管理,備份和恢復管理。提高系統的利用價值,降低管理成本。

電子政務網體系架構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於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電子政務網路的體系架構:電子政務網路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兩網之間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政務內網主要是傳送涉密政務信息,所以為保證黨政核心機密的安全性,內網必須與外網物理隔離。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主要運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服務業務和不需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而從網路規模來說,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都可以按照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的模式進行建設;從網路層次來說,內網和外網也可以按照骨幹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的模式有規劃地進行建設。

圖1:電子政務網路的體系架構

根據電子政務設計思想及應用需求,鑒於政府各部門的特殊安全性要求,嚴格遵循《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於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在電子政務內、外網在總體建設上採用業務與網路分層構建、逐層保護的指導原則,在邏輯層次及業務上,網路的構建實施如下分配:

圖2:電子政務內、外網邏輯層次

互聯支撐層是電子政務網路的基礎,由網路中心統一規劃、構建及管理,支撐層利用寬頻IP技術,保證網路的互聯互通性,提供具有一定QOS的帶寬保證,並提供各部門、系統網路間的邏輯隔離(VPN),保證互訪的安全控制;

安全保障系統是指通過認證、加密、許可權控制等技術對電子政務網上的用戶訪問及數據實施安全保障的監控系統,它與互聯支撐層相對獨立,由網路中心與各部門單位共同規劃,分布構建。

業務應用層就是在安全互聯的基礎上實施政務網的各種應用,由網路中心與各系統單位統一規劃,分別實施。

華為公司電子政務解決方案的核心理念

全面的網路安全

建設安全的電子政務網路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關鍵。電子政務的安全建設需要管理與技術並重。在技術層面,華為公司提供防禦、隔離、認證、授權、策略等多種手段為網路安全提供保證;在設備層面,華為公司自主開發的系列化路由器、交換機、防火牆設備、CAMS綜合安全管理系統和統一的網路操作系統VRP可以保證電子政務網路安全。

針對於政府系統的網路華為公司提供了i3安全三維度端到端集成安全體系架構,在該架構中,除了可以從熟悉的網路層次視角來看待安全問題,同時還可以從時間及空間的角度來審視安全問題,從而大大拓展了安全的思路與視角,具備......

2. 什麼是網路安全,為何要注重網路安全

第一,國家安全方面的原因
當前,網路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層出不窮的病毒,防不勝防的黑客,盜取數據,破壞網路,對國家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委內瑞拉、烏克蘭電廠遭受攻擊,導致全國區域性大停電;勒索軟體全球肆虐,劫持重要信息資源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國家之間網路暗戰較量時有發生。一個個看似獨立的網路安全事件,已經產生蝴蝶效應,形成巨大的網路連鎖隱患。網路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是一句空話。
第二,個人生活方面的原因
先舉個小例子,小明喜歡發朋友圈,並且每條朋友圈下面都附上自己的位置定位,尤其是一些高大上的地方,都要特別標注。在一次長途旅行回家後,他發現自己家被盜,隨即報警。警方之後抓住了小偷,經審訊得出結論,小偷是通過小明朋友圈信息了解到他的行蹤和位置,實施了犯罪。
這就是簡單的因為數據泄露而造成的犯罪案件。這樣的事件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公共的WIFI、付款的二維碼和鏈接、智能門鎖、甚至連拍照時的「剪刀手」姿勢,都有可能出賣你的秘密。由此看來,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便捷生活的同時,也在悄悄的將我們變成了「透明人」。
網路威脅,該如何應對?
盡管互聯網面臨著很多不安全因素,但是,我們依然要享受互聯網的便利。外賣的美食還是要品嘗、移動支付還是要使用、網購「剁手」還是要繼續。因為,歷史的車輪已經駛入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做的就是享受其中,同時也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那麼,面對網路威脅,我們要如何應對? 小編在此簡單總結幾招:
就國家層面而言,有關部門應不斷完善和落實相關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加強網路安全的宣傳教育,使網路安全防護意識深入人心;就網路運營者而言,應重視信息數據、商業數據保護,提高安全意識,向專業的網路安全公司尋求幫助;就個人層面而言,要提高網路安全的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3.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遵循什麼方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規定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4. 網路安全四個堅持

第一要堅持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空間的合法權益。
第二要堅持網路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
第三要堅持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既大力培養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又積極利用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引導新技術應用。
第四要做是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立足於開放環境維護網路安全,加強國際交流,其實廣大人民群眾在網路空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5. 網路安全建設是什麼

網路安全包括五個基本要素: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與可審查性。

機密性:確保信息不暴露給未授權的實體或進程。

完整性、可用性:只有得到允許的人才能修改數據,並且能夠判別出數據是否已可用性:得到授權的實體在需要時可訪問數據,即攻擊者不能佔用所有的資源而阻礙授權者的工作。

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權范圍內的信息流向及行為方式。

可審查性:對出現的網路安全問題提供調查的依據和手段。

6. 網路安全教育的內涵

網路安全教育的內涵就是為了讓青少年增強辨別網路真假的能力,減少被欺騙的可能性,減少違法犯罪。

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另一方面網路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這些犯罪主體以青少年為主,大多數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是為了「好玩」、「過癮」和「顯示才華」。另外,有關網路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

主動防禦走向市場:

主動防禦的理念已經發展了一些年,但是從理論走向應用一直存在著多種阻礙。主動防禦主要是通過分析並掃描指定程序或線程的行為,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判定是否屬於危險程序或病毒,從而進行防禦或者清除操作。

不過,從主動防禦理念向產品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智能化問題。由於計算機是在一系列的規則下產生的,如何發現、判斷、檢測威脅並主動防禦,成為主動防禦理念走向市場的最大阻礙。

由於主動防禦可以提升安全策略的執行效率,對企業推進網路安全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盡管其產品還不完善,但是隨著未來幾年技術的進步,以程序自動監控、程序自動分析、程序自動診斷為主要功能的主動防禦型產品將與傳統網路安全設備相結合。

尤其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高效准確地對病毒、蠕蟲、木馬等惡意攻擊行為的主動防禦產品將逐步發展成熟並推向市場,主動防禦技術走向市場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7. 國家網路安全堅持什麼原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第四條國家制定並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戰略,明確保障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標,提出重點領域的網路安全政策、工作任務和措施。

第五條國家採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和秩序。

第六條國家倡導誠實守信、健康文明的網路行為,推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採取措施提高全社會的網路安全意識和水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促進網路安全的良好環境。

第七條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8. 網路及信息系統需要構建什麼樣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

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如圖1所示。其保障功能主要體現在對整個網路系統的風險及隱患進行及時的評估、識別、控制和應急處理等,便於有效地預防、保護、響應和恢復,確保系統安全運行。

圖4 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

網路安全管理的本質是對網路信息安全風險進行動態及有效管理和控制。網路安全風險管理是網路運營管理的核心,其中的風險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包括網路信息安全風險。實際上,在網路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中,充分體現了風險管理的理念。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架構包括五個部分:

1) 網路安全策略。屬於整個體系架構的頂層設計,起到總體宏觀上的戰略性和方向性指導作用。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理念,從長遠發展規劃和戰略角度整體策劃網路安全建設。

2) 網路安全政策和標准。是對網路安全策略的逐層細化和落實,包括管理、運作和技術三個層面,各層面都有相應的安全政策和標准,通過落實標准政策規范管理、運作和技術,保證其統一性和規范性。當三者發生變化時,相應的安全政策和標准也需要調整並相互適應,反之,安全政策和標准也會影響管理、運作和技術。

3) 網路安全運作。基於日常運作模式及其概念性流程(風險評估、安全控制規劃和實施、安全監控及響應恢復)。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核心,貫穿網路安全始終;也是網路安全管理機制和技術機制在日常運作中的實現,涉及運作流程和運作管理。

4) 網路安全管理。對網路安全運作至關重要,從人員、意識、職責等方面保證網路安全運作的順利進行。網路安全通過運作體系實現,而網路安全管理體系是從人員組織的角度保證正常運作,網路安全技術體系是從技術角度保證運作。

5) 網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運作需要的網路安全基礎服務和基礎設施的及時支持。先進完善的網路安全技術可極大提高網路安全運作的有效性,從而達到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目標,實現整個生命周期(預防、保護、檢測、響應與恢復)的風險防範和控制。

摘自-拓展:網路安全技術及應用(第3版)賈鐵軍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9. 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什麼

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

9月24日,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落下帷幕。以「共建網路安全,共享網路文明」為理念,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的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通過一系列網路安全參與活動和成就展示,宣傳周吸引了眾多業內專家為網路安全事業發展建言獻策,有力推動了全民共同參與網路安全建設。

世界因互聯網而精彩,生活因互聯網而豐富。但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是阿里巴巴的寶庫,也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自網路誕生伊始,網路安全就與網路發展相伴隨。尤其是在互聯網新技術、新經濟和新應用創新層出不窮的今天,網路攻擊、網路犯罪、信息泄露導致的網路安全形勢愈發不容樂觀。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也沒有人民康樂。守護網路安全,已經成為事關國家興衰和人民福祉的關鍵環節,而這離不開公民數字能力的提升。

網路安全是一場高科技的「人民戰爭」,每個人都不應是無緣的旁觀者,而應是積極的踐行人。通過提升數字能力為全體公民充分賦能,必將更好夯實網路安全的社會根基。

10. 什麼是網路安全,為何要注重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2020年4月《 第4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突破9億


網路安全為何重要?
當今時代,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網路安全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從世界范圍看,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網路安全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