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
溫度,適度,灰塵!洪水,地震!小偷!誤操作!火災
軟體
病毒,木馬,蠕蟲,系統漏洞,
控制!各種威脅並導因素
損壞的情況比較多:
硬體
比如:電壓不穩會引起硬體問題
雷電會擊毀未做好接地工作的硬體
病毒會引起硬碟的壞道
chi病毒會引起cmos等一些硬體的損壞
誤操作也是硬體損毀的重要的情況!比如不斷電就插拔硬體
靜電也是一種情況!在接觸硬體前要釋放手上的靜電
比如機箱內的溫度過高!機房內的溫度過高!可以會引起系統運行不穩定
灰塵也是一種情交
再有硬碟對震動會比較敏感!
2. 靜電對計算機的危害及如何消除
這是靜電造成網路問題的典型故障,為了徹底解決靜電問題,建議遇到這類情況使用地線來幫忙,可以找一根可導電的金屬線,然後將線一頭接到機箱上,再將另一頭接地即可。當然,也可以找一根室內的排水鋼管,從排水鋼管上接一根電線到計算機的外殼上,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把計算機外殼上的靜電引入大地釋放掉。在更換電腦配件時,當用手去觸摸板卡時可能會造成配件的損壞,人體靜電會使顯示器或是列印機工作不正常。所以最好能先摸一下周圍的金屬物,將手上的靜電釋放走,最好穿不易產生靜電的鞋子和衣服。
3.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網路系統自身的脆弱性 所謂網路系統的脆弱性是指系統的硬體資源、通信資源、軟體及信息資源等,因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甚至惡意的原因,可能導致系統受到破壞、更改、泄露和失效,從而使網路處於異常狀態,甚至導致崩潰、癱瘓等的根源和起因。計算機網路由於系統本身可能存在的不同程度上的脆弱性,為各種動機的攻擊提供了入侵或破壞系統的可利用途徑和方法一、硬體系統網路硬體系統的安全隱患主要來源於設計,主要表現為物理安全方面的問題,包括各種計算機或者網路設備(主機、電源、交換機、路由器等),除了難以抗拒的自然災害外,溫度、濕度、靜電、電磁場等也可能造成信息的泄露或失效。二、軟體系統軟體系統的安全隱患來源於設計和軟體工程中的問題。軟體設計中的疏忽可能留下安全漏洞,比如4月30日震盪波(Sasser)病毒被首次發現,短短一個星期時間之內就感染了全球1800萬台電腦。它利用微軟公布的Lsass漏洞進行傳播,可感染WindowsNT/XP/2003等操作系統,開啟上百個線程去攻擊其他網上的用戶,造成機器運行緩慢、網路堵塞。「震盪波」病毒在全球帶來的損失已達5億美元。軟體系統的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和應用軟體上。三、網路和通信協議目前在網際網路普遍使用的標准主要基於TCP/IP架構。TCP/IP並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協議,而TCP和IP只是其中最基本也是主要的兩個協議。TCP/IP協議是美國政府資助的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研究成果,目的是使全球的研究網路聯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網路,也就是國際互聯網。由於最初TCP/IP是在可信任環境中開發出來的成果,在協議設計的總體構想和設計的時候基本上未考慮安全問題,不能提供人們所需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概括起來,網際網路存在以下嚴重的安全隱患1. 缺乏用戶身份鑒別機制於TCP/IP使用IP地址作為網路節點的惟一標志,在Internet中,當信息分組在路由器間傳遞時,對任何人都是開放的,路由器僅僅搜索信息分組中的目的地址,但不能防止其內容被窺視,其數據分組的源地址很容易被發現,由於IP地址是一種分級結構地址,其中包括了主機所在的網路,攻擊者據此可以構造出目標網路的輪廓,因此使用標准IP地址的網路拓撲對網際網路來說是暴露的。另外,IP地址很容易被偽造和更改,TCP/IP缺乏對IP包中的源地址的真實性的鑒定和保密機制,因此,網際網路上任何主機都可以產生一個帶任意IP地址的IP包,從而假冒另一個主機IP地址進行欺騙。2. 缺乏路由協議鑒別認證機制TCP/IP在IP層上缺乏對路由協議的安全認證機制,對路由信息缺乏鑒別與保護。因此,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利用路由信息修改網路傳輸路徑,誤導網路分組傳輸。3. 缺乏保密性TCP/IP數據流採用明文傳輸,用戶帳號、口令等重要信息也無一例外。攻擊者可以截獲含有帳號、口令的數據分組從而進行攻擊。這種明文傳輸方式無法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4. TCP/IP服務的脆弱性TCP/IP應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網際網路上的應用,也就是提供基於TCP/IP的服務,由於應用層協議位於TCP/IP體系結構的最頂部,因此下層的安全缺陷必然導致應用層的安全出現漏洞甚至崩潰,而各種應用層服務協議(如DNS、FTP、SMTP等)本身也存在安全隱患。1.2.2安全威脅 一、網路安全的基本威脅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本目標是實現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資源的合法使用,安全威脅就是對這4個安全目標的威脅1. 信息泄露信息泄露是指敏感數據在有意、無意中被泄露、丟失或透漏給某個未授權的實體。它通常包括:信息在傳輸中被丟失或泄露(如利用電磁波泄露或搭線竊聽等方式截獲信息);通過網路攻擊進入存放敏感信息的主機後非法復制;通過對信息流向、流量、通信頻度和長度等參數的分析,推測出有用信息(如用戶帳號、口令等重要信息)。2. 完整性破壞以非法手段竊得對信息的管理權,通過未授權的創建、修改、刪除和重放等操作而使數據的完整性受到破壞3. 服務拒絕服務拒絕是指網路系統的服務功能下降或喪失。這可以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受到攻擊所致。攻擊者通過對系統進行非法的、根本無法成功的訪問嘗試而產生過量的系統負載,從而導致系統資源對合法用戶的服務能力下降或者喪失。二是由於系統或組件在物理上或者邏輯上遭到破壞而中斷服務。4. 未授權訪問未授權實體非法訪問系統資源,或授權實體超越許可權訪問系統資源。例如,有意避開系統訪問控制機制,對信息設備及資源進行非法操作或運行;擅自提升許可權,越權訪問系資源。假冒和盜用合法用戶身份攻擊,非法進入網路系統進行操作等。二、安全威脅的來源歸納起來,對網路安全的威脅和攻擊可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 內部操作不當信息系統內部工作人員操作不當,特別是系統管理員和安全管理員出現管理配置的操作失誤,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由於大多數的網路用戶並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他們只是將計算機作為一個工具,加上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使得他們可能出現一些錯誤的操作,比如將用戶口令張貼在計算機上,使用電話號碼、個人生日作為口令等。2. 內部管理漏洞信息系統內部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或制度執行不力,給內部工作人員和犯罪留下機會,其中以系統管理員和安全管理員的惡意違規和犯罪造成的危害最大。內部人員私自安裝撥號上網設備,繞過系統安全管理控制點;利用隧道技術與外部人員內外勾結犯罪,也是防火牆和監控系統難以防範的。和來自外部的威脅相比較,來自內部的威脅和攻擊更難防範。而且是網路安全威脅的主要來源。3. 來自外部威脅和犯罪一般認為,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和拒絕服務攻擊三個方面 http://ttxx.tte.org/ttxx080617bak/Article/xinxjs/200810/2944.html
4. 靜電造成的危害特點是什麼
靜電在工業生產中是不可避免的,靜電造成的危害特點和類型如下。
(1)靜電庫侖力作用的危害。靜電荷的存在,其周圍將形成電場,電場中的物體將受到靜電庫侖力的作用。該物體受到的電場力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置於電場中的物體帶電;另一種情況是物體不帶電。
當置於電場中的物體不帶電時,如果是導體,則在導體上產生靜電感應;如果是絕緣體,則在絕緣體上產生極化,從而導致在導體或絕緣體上有力作用,並在該力作用下使物體產生轉動,使其長度方向與電場方向有一致的趨勢。
如果是均勻電場,作用於感應電荷,或者極化電荷的電力,不會使物體發生位置移動。但是,若電場為非均勻電場時,作用於極化電荷或者感應電荷上的電力,將使物體朝向電場強的方向移動。據此,在非均勻電場中,即使物體不帶電也會被帶電體吸引,電場非均勻性越高,則這種吸力便越大。這便意味著在微小粒子、纖維狀的精細物體、尖銳的端部等處,這種作用將變得更強。
對於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物體,不同生產條件和環境狀況,這種庫侖力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以致帶來各不相同的影響和危害。這些行業包括:紡織工業、造紙印刷工業、膠片和塑料工業、電子工業等。
(2)靜電放電的危害。靜電一旦發生放電,其危害范圍甚大。如果從帶有幾千伏、幾十千伏高電位的物體發生脈沖刷狀放電和火花放電時,則在瞬態有幾安培的電流流動,並伴隨著電磁波發射,這種靜電能量會引起種種災害。
①造成干擾:靜電放電將引起計算機、自動控制裝置等電子設備的故障和誤動作。
②絕緣擊穿,產品報廢:靜電足夠高,以至足夠大的場強時,易引起空氣或介質絕緣擊穿。
③造成電擊:靜電電擊就是由帶電的人體觸地放電,或由帶電物體向人體放電,在人體中流過電流而引起。當人體受到電擊時,往往會發生手指尖負傷,或手指麻木等機能性損傷,或由於經常受到電擊的恐怖情緒,而使工作效率下降。另外還會發生由於最初的電擊原因而造成手被軋在滾筒中、或從高空墜落之類的所謂二次災害。
④引起爆炸火災:在易爆炸區域和火災危險場所,靜電放電將起點火源的作用,容易引起燃燒爆炸,造成嚴重後果。
5. 電腦沒有接地,靜電很強會使網路中斷嗎
不會的,靜電只會對人接觸會有影響,與使用的網路無關,放心用吧
6. 為什麼靜電會對計算機硬體系統有害
計算機基本上都是由半導體器件構成的,而半導體對靜電特別敏感,其中又以MOS器件、運算放大器等尤為突出。在計算機內,幾乎所有設備中的關鍵電路,諸如CPU、ROM、RAM及大規模集成電路都是MOS器件。靜電對計算機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只需眨眼的時間,就會導致大量數據、程序和計算機硬體損壞。靜電對計算機系統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瞬時靜電電流會引起信號線和電源線的感應躁聲。這會影響CPU的性能,使用處理能力變慢,出現數據不精確,甚至出現邏輯錯誤。
2、靜電放電所產生的瞬時干擾脈沖以及接觸部分產生的電磁波會以輻射雜訊形式干擾信號線。即使一次微弱的靜電放電也會引起誤碼,甚至使存儲器的信息丟失。造成整機功能暫時不正常,但硬體損壞不明顯,重新輸入程序和信息仍能啟動並正常工作。
3、靜電是MOS等半導體器件的主要破壞者。電子器件受靜電損傷一般有兩種結果:當即失效,或者延遲失效。MOS等半導體器件受靜電沖擊後,當即失效只有10%,延遲失效達90%,這對計算機來說是非常巨大的潛在威脅。
4、當靜電放電離終端或CPU在3米以內距離時,其所產生的電磁場通過空氣以及電纜、終端電源線等物體,傳送到計算機上,就會引起計算機損壞。
5、靜電易吸附灰塵,尤其當灰塵吸附在磁碟時,輕者發生數據錯誤,重者損壞磁頭。
7. 影響計算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計算機信息系統並不安全,其不安全因素有計算機信息系統自身的、自然的,也有人為的。
可以導致計算機信息系統不安全的因素包括軟體系統、硬體系統、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等幾方面。
1.
軟體系統:
軟體系統一般包括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資料庫部分。所謂軟體就是用程序設計語言寫成的機器能處理的程序,這種程序可能會被篡改或盜竊,一旦軟體被修改或破壞,就會損害系統功能,以至整個系統癱瘓。而資料庫存有大量的各種數據,有的數據資料價值連城,如果遭破壞,損失是難以估價的。
2.
硬體系統:
硬體即除軟體以外的所有硬設備,這些電子設備最容易被破壞或盜竊,其安全存取控制功能還比較弱。而信息或數據要通過通信線路在主機間或主機與終端及網路之間傳送,在傳送過程中也可能被截取。
3.
環境因素:
電磁波輻射:計算機設備本身就有電磁輻射問題,也怕外界電磁波的輻射和干擾,特別是自身輻射帶有信息,容易被別人接收,造成信息泄漏。
輔助保障系統:水、電、空調中斷或不正常會影響系統運行。
自然因素:火、電、水,靜電、灰塵,有害氣體,地震、雷電,強磁場和電磁脈沖等危害。這些危害有的會損害系統設備,有的則會破壞數據,甚至毀掉整個系統和數據。
4.
人為因素:
安全管理水平低,人員技術素質差、操作失誤或錯誤,違法犯罪行為。
5.
數據輸入部分:
數據通過輸入設備輸入系統進行處理,數據易被篡改或輸入假數據。
6.
數據輸出部分:
經處理的數據轉換為人能閱讀的文件,並通過各種輸出設備輸出,在此過程中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被竊取。
8. 靜電對計算機有影響嗎
靜電對於電腦有影響,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什麼問題.但你運氣不好的時候 很容易把主板,什麼的燒掉
建議: 當你覺得自己身上靜電多的時候。最好 接觸下 其他 金屬 物品,把身上的靜電帶走,在觸摸電腦
9. 你能說說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嗎
我們將所有影響網路正常運行的因素稱為網路安全威脅,從這個角度講,網路安全威脅既包括環境因素和災害因素,也包括人為因素和系統自身因素。
1.環境因素和災害因素
網路設備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供電、靜電、灰塵、強電磁場、電磁脈沖等,自然災害中的火災、水災、地震、雷電等,均會影響和破壞網路系統的正常工作。針對這些非人為的環境因素和災害因素目前已有比較好的應對策略。
2-人為因素
多數網路安全事件是由於人員的疏忽或黑客的主動攻擊造成的,也就是人為因素,豐要包括:
(1)有意:人為的惡意攻擊、違紀、違法和犯罪等。
(2)無意:工作疏忽造成失誤(配置不當等),對網路系統造成不良後果。
網路安全技術主要針對此類網路安全威脅進行防護。
3.系統自身因素
系統自身因素是指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網路設備因自身的原因導致網路不安全,主要包括:
1)計算機硬體系統的故障。
2)各類計算機軟體故障或安全缺陷,包括系統軟體(如操作系統)、支撐軟體(各種中間件、資料庫管理系統等)和應用軟體。
3)網路和通信協議自身的缺陷也會導致網路安全問題,1.4節將詳細分析互聯網協議的安全問題。
系統自身的脆弱和不足(或稱為安全漏洞)是造成信息系統安全問題的內部根源,攻擊者正是利用系統的脆弱性使各種威脅變成現實。
一般來說,在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系統漏洞,主要包括:
1)系統基礎設計錯誤導致漏洞,例如互聯網在設計時沒有認證機制,使假冒IP地址很容易。
2)編碼錯誤導致漏洞,例如緩沖區溢出、格式化字元串漏洞、腳本漏洞等都是在編程實現時沒有實施嚴格的安全檢查而產生的漏洞。
3)安全策略實施錯誤導致漏洞,例如在設計訪問控制策略時,沒有對每一處訪問都進行訪問控制檢查。
4)實施安全策略對象歧義導致漏洞,即實施安全策略時,處理的對象和最終操作處理的對象不一致,如IE瀏覽器的解碼漏洞。
5)系統開發人員刻意留下的後門。 些後門是開發人員為了調試用的,而另一些則是開發人員為了以後非法控制用的,這些後門一旦被攻擊者獲悉,則將嚴重威脅系統的安全。
除了上述在設計實現過程中產生的系統安全漏洞外,很多安全事故是因為不正確的安全配置造成的,例如短口令、開放Guest用戶、安全策略配置不當等。
盡管人們逐漸意識到安全漏洞對網路安全所造成的嚴重威脅』,並採取很多措施來避免在系統中留下安全漏洞,但互聯網上每天都在發 新的安全漏洞公告,漏洞不僅存在,而且層出不窮,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主要在於:
1)方案的設計可能存在缺陷。
2)從理論上證明一個程序的正確性是非常困難的。
3)一些產品測試不足就匆匆投入市場。
4)為了縮短研製時間,廠商常常將安全性置於次要地位。
5)系統中運行的應用程序越來越多,相應的漏洞也就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多。
為了降低安全漏洞對網路安全造成的威脅,目前一般的處理措施就是打補丁,消除安全漏洞。但是,打補丁也不是萬能的,主要原因是:
1)由於漏洞太多,相應的補丁也太多,補不勝補。
2)有的補丁會使某些已有的功能不能使用,導致拒絕服務。
3)有時補丁並非廠商們所宣稱的那樣解決問題。
4)很多補丁一經打上,就不能卸載。如果發現補丁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合適,就只好把整個軟體卸載,然後重新安裝軟體,非常麻煩。
5)漏洞的發現到補丁的發布有一段時間差......>>
10. 為什麼計算機必須防靜電
靜電有可能造成計算機晶元的損壞,為防止靜電對計算機造成損害,在打開計算機機箱前應當用手接觸暖氣管等可以放電的物體,將本身的靜電放掉後再接觸計算機的配件;另外在安放計算機時將機殼用導線接地,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靜電效果。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48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