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西電網路安全劉洋
擴展閱讀
網路平台怎麼綁定手機號 2025-10-02 17:31:03
平板電腦如何添加密碼 2025-10-02 17:30:25
山大網路安全先進單位 2025-10-02 17:22:31

西電網路安全劉洋

發布時間: 2023-02-24 18:43:20

A. 女宇航員劉洋,返回地球後怎麼就「消失無蹤」了

科技不斷發展,人類的目光早已經望向宇宙,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幻想著自己能夠成為科學家,能夠成為宇航員。因為只有成為了宇航員飛上了太空,才能一覽地球的全貌,感受地球的渺小。中國航天發展迅速,已經能夠登上太空。自從楊利偉登上太空並安全回到地球之後,我國航天技術便迎來質的飛躍,後來也有很多宇航員再次乘坐飛船登上太空,其中就有一位女性宇航員——劉洋,在劉洋安全回到地球之後,人們已經無法得知她的消息,很多人都不知道劉洋究竟在哪裡,幹些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洋的世界!


在返回地球之後,劉洋先是在家中進行修養,將身體恢復最佳狀態,在那之後,便退居幕後,開始從事航天領域相關的工作,幫助其他宇航員,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更傑出的貢獻。

B. 劉洋所在的機組是哪個

劉洋是管道五公司場站二機組安全監督員。

劉洋,1978年10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入黨,擔少校軍銜。她安全飛行了1680小時,被授予「空軍二等飛行員」。2010年5月,她正式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經過兩年多的航天員訓練,她完成了基礎理論、飛行程序、航天專業知識和對航天環境的適應性。

任務模擬訓練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能綜合考核,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機組,成為中國第一名女宇航員。

神舟九號的任務目的

神州九號的飛行任務將首次驗證手控交會對接技術,進一步驗證自動交會對接技術。同時,還將全面驗證目標飛行器保障支持航天員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以及組合體管理技術,首次實現地面向在軌飛行器進行人員和物資的往返運輸與補給,開展航天醫學實驗及有關關鍵技術試驗。

相比前三次載人飛行,此次神九任務的飛行乘組特點是「新老搭配、男女配合」。一是作為航天員景海鵬是第二次參加飛行任務;二是劉洋成為中國首位參載入人航天飛行的女航天員,同時她也是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參加飛行任務的。

C. 大數據時代:如何守護我們的數據安全

大數據時代:如何守護我們的數據安全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我們已經全面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無時無刻,我們的很多信息都被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出去,這就必然導致安全問題的產生。
大數據的安全問題有多嚴重?在此前舉辦的「2016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發生的一個實例,就可見一斑。
在360展區,市民嚴女士隨手將錢包、手機放到安檢筐里,空手走過安檢門。她通過安檢門,突然發現大屏幕上顯示出自己銀行卡的姓名拼音、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卡片有效期、最近10次的消費時間、消費地點、取現記錄、轉賬記錄等等。嚴女士驚呼:「遇到了魔術師」。
360安全專家劉洋解釋,實際上,存放手機錢包的安檢筐里存有一張具有NFC(近距離通信)功能的無線讀卡器,旁邊還有配套的信號接收器和電腦等設備,就像公交車刷卡器,只要銀行卡靠近讀卡器,卡片的信息就顯示出來,安檢門其實就是「安全魔術師」手中的障眼法。就在嚴女士將錢包放進安檢筐的那一刻,嚴女士的個人信息就已經泄露了。
那麼,我們靠什麼來保障我們的數據安全呢?難道我們只能看著個人的數據和隱私到處泄露嗎?
數據安全事件日益高發
近來,大數據安全事件呈高發之勢。日前,廣東警方破獲一起高科技經濟犯罪案件,17歲的「黑客」葉世廣,攻破了多個商業銀行網站,竊取了儲戶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密碼等數據,帶領一批人在網上大肆盜刷別人的信用卡,涉案金額近15億元,涉及銀行49家。
今年2月,發生了世界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網路盜竊案。黑客入侵了孟加拉國央行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賬戶,盜走了8100萬美元,後來孟加拉國官方表示,黑客出現了一個拼寫錯誤,否則隨後還將進行一筆近10億美元的轉賬。
今年3月,與敘利亞有關聯的激進黑客組織對一個自來水廠發起網路攻擊。黑客操縱系統改變了進入到自來水中的化學物含量,阻礙凈水過程。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
360公司總裁齊向東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接入互聯網的設備越多,網路攻擊的發生幾率就越高,網路攻擊首先瞄準大數據,攻擊造成大數據丟失、情報泄密和破壞網路安全運行。大數據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又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
大數據安全體系構建勢在必行
「在互聯網乃至物聯網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解決安全問題,就會影響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各級政府在鼓勵發展大數據的同時,要同步考慮構建大數據安全體系。」齊向東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網路安全思路已經無法保障大數據時代的安全。劉洋向記者介紹,傳統網路安全的防護思路是劃分邊界,將內網、外網分開,業務網和公眾網分離,用終端設備將潛在風險隔離。通過在每個邊界設立網關設備和網路流量設備,來守住「邊界」,以期解決安全問題。但隨著移動互聯網、雲服務的出現,移動終端在4G信號、Wi-Fi信號、電纜之間穿梭,網路邊界實際上已經消亡。
「很多傳統的大企業認為,只要自己購買伺服器並搭建獨立的機房,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就能夠保護企業的數據不被泄露,能夠保護企業的信息安全。但實際上,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這種傳統的方法更加容易被不法分子所攻破。」阿里雲安全資深總監肖力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這是因為從技術實力來看,絕大部分企業並不是專門做網路安全、數據安全,其設置的技術壁壘難以阻擋專業的黑客。
齊向東介紹,360安全中心每天發現木馬樣本近千萬個,每天發現的各種軟硬體漏洞、網站漏洞超過120個,「每一個木馬每一個漏洞,都可能攻破預先部署的安全設備和安全軟體」。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傳統防護的確難以奏效。
雲平台和大數據需「雙劍合璧」
在采訪中,有專家認為,對付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安全問題,防止信息泄露,除了完善相關法製法規,更加需要雲平台的防護技術,結合大數據技術來應對數據安全。
「在雲計算不斷深入發展的當下,將數據存儲在雲平台上,或許比傳統的企業信息防護更加安全。」肖力介紹,以阿里雲為例,阿里雲在架構設計之初就同步考慮了安全架構,不僅將安全的基因植入到整個雲平台和各個雲產品中,也將數據安全要求嵌入產品開發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依靠專業的雲計算平台,強大的技術團隊能夠更好地應付來自黑客的攻擊。
不同用戶之間,無論是CPU、內存,還是存儲和網路,都默認相互隔離,既看不到對方的數據,也不會相互影響。「就像一間五星級酒店被分割成多個房間,他們之間是相互獨立和封閉的,從而確保不同租戶互不幹擾和數據隔離。」肖力表示。
據介紹,目前全國35%的網站的數據安全防護都依託於阿里雲平台的防護。阿里雲的雲盾,涵蓋網路安全、伺服器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和移動安全這五個安全領域,來保護數據安全。
360也有自己的雲安全管理平台。劉洋介紹,該平台將360獨有的雲安全漏洞挖掘能力輸出給廣大用戶,通過統一管理、安全可見以及網路、主機、應用、數據的分層縱深防禦,為用戶全面解決雲安全問題。
「用大數據技術來解決大數據時代的安全問題十分必要。」齊向東進一步指出,必須建立「數據驅動安全」的思維,搭建全新的互聯網安全體系—「傳統安全+互聯網+大數據」。也就是說,要利用漏洞挖掘技術、網路攻擊技術、軟體樣行為分析技術以及由網路地址解析資料庫、網路訪問日誌資料庫、文件黑白名單資料庫等組成大數據系統與分析技術,構建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路安全態勢。「要基於強大的大資料庫、利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和廣泛的用戶覆蓋率,提前感知網路威脅態勢,為大眾提供未知威脅的發現與回溯功能並進行有效防護。」齊向東說。
「未來還應當聯合各方力量,共建互聯網安全產業鏈生態,來應對大數據時代的安全風險。」肖力表示。

D. 女航天員劉洋返回地球後,網傳死亡是真是假為何音訊全無

提起宇航員,中國人民第一反應便是楊利偉,毫無疑問,這位第一位登上宇宙的中國人值得我們每個人對他肅然起敬。但是,人們同樣也將關注的目光聚焦於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身上。

俗話說:「巾幗不讓須眉。」這位女性同樣以不輸給男性的萬夫不當之勇的精神,作為第一名女性航天員登上了太空,替所有女子挑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個無懈可擊的真理。但是,劉洋返回地球後,為何音訊全無?網傳死亡是真是假?

劉洋:誰說女子不如男?

在2010年,身為宇航員的劉洋聽聞國家在招募宇航員准備進行太空探索的計劃後,便當仁不讓的參加了報名。其他同事和好友聽及此事後皆是大吃一驚,他們紛紛奉勸劉洋最好三思而後行。

作為第一位登上宇宙的女性,在中國無疑佔有舉重若輕的地位,她不僅僅是中國科技已經興盛起來的重要標志,更是意味著中國女性的地位已經漸漸提高。

女性不再是「花瓶「的代名詞,而是擁有了不畏艱難的嶄新形象,為中國女性權利的推進取得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但是這件事同樣反應了一個不容小覷的隱患:中國網路上存在三人成虎的謠言。

有些人習慣隨波逐流,沒有獨自思考的能力,而這往往會造成許多連鎖反應。近來,便有一名明星因為網路上那些「莫須有」的罪名而深陷抑鬱症的漩渦,無法抽身離去,最終離開了這個人世。我們同樣應該注重於網路上的秩序,切不可人雲亦雲。

E. 想考西電計算機應用研究生,請問在計算機應用方面,西電哪方面強。最好能推薦下相關方面的導師。

西電的IT類,通信,電子信息,微電子等都很強,全國數一數二

信息類,密碼學等亞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