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5個級別有哪些
你好,等級保護對象的安全保護等級一共分五個級別,從一到五級別逐漸升高。
第一級(自主保護級),等級保護對象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級(指導保護級),等級保護對象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第三級(監督保護級),等級保護對象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第四級(強制保護級),等級保護對象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第五級(專控保護級),等級保護對象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其中最常見的是第二級和第三級的信息系統,且二級及以上的信息系統需要落實等級保護工作,包括定級、備案、整改、測評、監督檢查。
根據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分級考慮要素,將網路信息安全事件劃分為四個級別:特別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
國際上,網路安全測評依照安全性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七個類別。視頻
美國為計算機安全的不同級別制訂了4個准則。橙皮書(正式名稱為可信任計算機標准評估標准)包括計算機安全級別的分類。通過這些分類可以了解在一些系統中固有的各種安全風險,並能掌握如何減少或排除這些風險。
1、D1級。這是計算機安全的最低一級。整個計算機系統是不可信任的,硬體和操作系統很容易被侵襲。D1級計算機系統標准規定對用戶沒有驗證,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該計算機系統而不會有任何障礙。系統不要求用戶進行登記(要求用戶提供用戶名)或口令保護(要求用戶提供唯一字元串來進行訪問)。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計算機前並開始使用它。
D1級的計算機系統包括:MS-Dos,MS-Windows3.xe及Windows95(不在工作組方式中),Apple的System7.x
2、C1級。C1級系統要求硬體有一定的安全機制(如硬體帶鎖裝置和需要鑰匙才能使用計算機等),用戶在使用前必須登錄到系統。C1級系統還要求具有完全訪問控制的能力,經應當允許系統管理員為一些程序或數據設立訪問許可許可權。C1級防護不足之處在於用戶直接訪問操作系統的根。C1級不能控制進入系統的用戶的訪問級別,所以用戶可以將系統的數據任意移走。
常見的C1級兼容計算機系統如下所列:UNIX系統XENIX,Novell3.x或更高版本,WindowsNT。
3、C2級。C2級在C1級的某些不足之處加強了幾個特性,C2級引進了受控訪問環境(用戶許可權級別)的增強特性。這一特性不僅以用戶許可權為基礎,還進一步限制了用戶執行某些系統指令。授權分級使系統管理員能夠分用戶分組,授予他們訪問某些程序的許可權或訪問分級目錄。另一方面,用戶許可權以個人為單位授權用戶對某一程序所在目錄的訪問。如果其他程序和數據也在同一目錄下,那麼用戶也將自動得到訪問這些信息的許可權。C2級系統還採用了系統審計。審計特性跟蹤所有的「安全事件」,如登錄(成功和失敗的),以及系統管理員的工作,如改變用戶訪問和口令。常見的C2級操作系統有:UNIX系統,XENIX,Novell3.x或更高版本,WindowsNT。
4、B1級。B1級系統支持多級安全,多級是指這一安全保護安裝在不同級別的系統中(網路、應用程序、工作站等),它對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級的保護。例如安全級別可以分為解密、保密和絕密級別。
5、B2級。這一級別稱為結構化的保護(StructuredProtection)。B2級安全要求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對象加標簽,而且給設備(如工作站、終端和磁碟驅動器)分配安全級別。如用戶可以訪問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許訪問裝有人員工資資料的磁碟子系統。
6、B3級。B3級要求用戶工作站或終端通過可信任途徑連接網路系統,這一級必須採用硬體來保護安全系統的存儲區。
7、A級。這是橙皮書中的最高安全級別,這一級有時也稱為驗證設計(verifieddesign)。與前面提到各級級別一樣,這一級包括了它下面各級的所有特性。A級還附加一個安全系統受監視的設計要求,合格的安全個體必須分析並通過這一設計。另外,必須採用嚴格的形式化方法來證明該系統的安全性。而且在A級,所有構成系統的部件的來源必須安全保證,這些安全措施還必須擔保在銷售過程中這些部件不受損害。例如,在A級設置中,一個磁帶驅動器從生產廠房直至計算機房都被嚴密跟蹤。
㈢ 網路信息安全等級分為幾級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標准規定了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能力的五個等級:
第一級:用戶自主保護級, 第二級:系統審計保護級,第三級:安全標記保護級,第四級:結構化保護級,第五級:訪問驗證保護級。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對信息和信息載體按照重要性等級分級別進行保護的一種工作,在中國、美國等很多國家都存在的一種信息安全領域的工作。
㈣ 信息安全事件分為幾個等級
信息安全事件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特別重大網路安全事件、重大網路安全事件、較大網路安全事件、一般網路安全事件。
一、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網路安全事件:
1、重要網路和信息系統遭受特別嚴重的系統損失,造成系統大面積癱瘓,喪失業務處理能力。
2、國家秘密信息、重要敏感信息和關鍵數據丟失或被竊取、篡改、假冒,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構成特別嚴重威脅。
3、其他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眾利益構成特別嚴重威脅、造成特別嚴重影響的網路安全事件。
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到特別重大網路安全事件的,為重大網路安全事件:
1、重要網路和信息系統遭受嚴重的系統損失,造成系統長時間中斷或局部癱瘓,業務處理能力受到極大影響。
2、國家秘密信息、重要敏感信息和關鍵數據丟失或被竊取、篡改、假冒,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構成嚴重威脅。
3、其他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眾利益構成嚴重威脅、造成嚴重影響的網路安全事件。
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到重大網路安全事件的,為較大網路安全事件:
1、重要網路和信息系統遭受較大的系統損失,造成系統中斷,明顯影響系統效率,業務處理能力受到影響。
2、國家秘密信息、重要敏感信息和關鍵數據丟失或被竊取、篡改、假冒,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構成較嚴重威脅。
3、其他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眾利益構成較嚴重威脅、造成較嚴重影響的網路安全事件。
四、除上述情形外,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眾利益構成一定威脅、造成一定影響的網路安全事件,為一般網路安全事件。
信息安全目標原則
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主要強調對非授權主體的控制。而對於控制授權主體的不正當行為而言,信息安全的可控性和不可否認性恰恰是通過對授權主體的控制,實現對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有效補充,主要強調授權用戶只能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合法的訪問,並對其行為進行監督和審查。
信息安全的可審計性是指信息系統的行為人不能否認自己的信息處理行為。與不可否認性的信息交換過程中行為可認定性相比,可審計性的含義更寬泛一些。信息安全的可見鑒別性是指信息的接收者能對信息的發送者的身份進行判定。它也是一個與不可否認性相關的概念。
㈤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分為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分為五級,第一級為自主保護級,第二級為指導保護級,第三級為監督保護級,第四級為強制保護級,第五級為專控保護級,五級防護水平一級最低,五級最高。具體介紹如下:
1、第一級(自主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2、第二級(指導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 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3、第三級(監督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4、第四級(強制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5、第五級(專控保護級),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㈥ 網路安全標准
法律分析:根據網路在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被篡改、泄露、丟失、損毀後,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共利益以及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網路分為五個安全保護等級。
(一)第一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般網路。
(二)第二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但不危害國家安全的一般網路。
(三)第三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會對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嚴重危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的重要網路。
(四)第四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危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特別重要網路。
(五)第五級,一旦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極其重要網路。
法律依據:《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條例》 第十五條 根據網路在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被篡改、泄露、丟失、損毀後,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共利益以及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網路分為五個安全保護等級。
(一)第一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般網路。
(二)第二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但不危害國家安全的一般網路。
(三)第三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相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會對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嚴重危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的重要網路。
(四)第四級,一旦受到破壞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危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特別重要網路。
(五)第五級,一旦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極其重要網路。
㈦ 網路等級幾個級別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分為五個等級,不過企業經營過程中常見的是二級和三級,因為一級的存在感很低,而四級和五級是國家重要領域的企業才適合,在企業中並不多見。接下來,企常青為您整理介紹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的五個等級。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的五個等級
第一級(自主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小型私營、個體企業、中小學,鄉鎮所屬信息系統、縣級單位中一般的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依據國家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進行保護。
第二級(指導保護級):一般適用於縣級其些單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統;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一般的信息系統。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等。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依據國家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進行保護。
要求備案,並接受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的指導。
第三級(監督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內部重要的信息系統,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
跨省或全國聯網運行的用於生產、調度、管理、指揮、作業、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統以及這類系統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統;中央各部委、省(區、市)門戶網站和重要網站;跨省連接的網路系統等。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依據國家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進行保護。
要求備案(可以進行專家評審)、測評(每年一次),並接受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四級(強制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特別重要系統以及核心系統。例如電力、電信、廣電、鐵路、民航、銀行、稅務等重要、部門的生產、調度、指揮等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核心系統。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依據國家有關管理規范、技術標准和業務專門需求進行保護。
必須進行專家評審、備案、測評(每半年一次),並接受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的強制監督、檢查。
第五級(專控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極端重要系統。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依據國家管理規范、技術標准和業務特殊需求進行保護。
必須進行專家評審、備案,依據特殊安全需求進行等級測評,並接受國家指定專門部門的專門監督、檢查。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辦理注意事項
需要經過5個階段:系統定級、備案、安全建設和整改、測評、監督檢查,在評估過程中,評估機構會從物理安全、網路安全、主機安全、人員管理、運維管理等多個維度對網站進行全方位的評估,總共包括73個大類、313項的測評,而且整個過程還由國際信息安全監督部門進行全程的監督檢查,要求可謂是十分嚴格。
因為要求十分嚴格,非專業領域的公司很難憑借自己通過認證,所以最快的辦法就是找到個靠譜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安全管理制度:策略指導安全方向,制度明確安全流程,人員落實安全責任。安全策略、制度和管理層人員,需要客戶管理層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梳理、准備和落實,並形成專門的文件。
網路安全行為技術措施:採用必要的安全手段保證系統層安全,防範伺服器網路攻擊、入侵行為,提供專業網站防護服務、頁面篡改防護服務、防黑客和內容過濾服務, 為您的網站提供一套完善的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建立自身網路日誌存儲:景安網路擁有10餘年的數據中心管理經驗及成熟的網路日誌抓取及分析能力,並已經形成自己完善的日誌管理系統。日誌管理系統可達到每秒百G級別的流量數據實時抓取以及PB級別的日誌存儲能力,基本能夠滿足各類企業對日誌系統的使用需求。
重要數據備份、加密:使用快雲SSL證書,實現HTTPS,確保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保持處於加密狀態;數據備份,推薦使用異地容災自動實現數據備份,亦可以將資料庫備份文件手工同步到景安其他地區的伺服器。
㈧ 公安部擬將網路分為幾個安保等級
據人不同,公安部近日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擬將網路分為五個安全保護等級,擬規定未經允許或授權,網路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數據和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雙方約定收集、使用和處理數據和個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損毀其收集的數據和個人信息,不得非授權訪問、使用、提供數據和個人信息。
在重大隱患處置方面,《徵求意見稿》擬規定,公安機關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要行業或本地區存在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網路安全風險隱患的,應報告同級人民政府、網信部門和上級公安機關。
此外,網路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緊急情況下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停止聯網、停機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