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數據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大數據市場規模不斷提升增加了我國隱私數據監管的難度
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6-2019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大數據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用常用軟體對內容進行抓取和處理的數據集合,不同於傳統的數據抓取方式,在大數據環境下,80%以上都是非結構化數據通常採用非關系型資料庫(NoSQL)存儲技術完成對大數據的抓取、管理和處理。
而非關系型資料庫目前尚無嚴格的訪問控制機制及相對完善的隱私保護工具,現有的隱私保護技術,如去標識化、匿名化技術等,多適用於關系型資料庫。
因此,大數據環境下,傳統的數據監管技術已經失效,目前我國較難以對大數據進行監管。此次滴滴事件就是利用「滴滴出行」APP對用戶信息進行了大數據抓取。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貳』 大數據未來的前景怎麼樣
發展歷程:十年來大數據產業高速增長,我國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我國大數據產業布局相對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礎。自2014年起,「大數據」首次被寫進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此後,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逐漸建立起來,相關政策與標准體系不斷被完善,到2020年,我國大數據解決方案已經發展成熟,信息社會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