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
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法監控主任責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個計算機網路 2025-07-05 14:15:44
電腦一扯就黑屏怎麼辦 2025-07-05 12:42:54

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

發布時間: 2023-03-06 21:36:43

A. 十大常見網路信息安全隱患

十大常見網路信息安全隱患如下:

一、微信朋友圈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微信用戶都知道,「朋友圈」只有好友才能看和評論你分享的照片。然而它卻留有一個隱患,如果「附近的人」被啟用,即使他不是你的微信好友,你的10張照片也會被陌生人查看。很多微信用戶並沒意識到此隱患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如需避免,首先點擊「附近的人」功能,然後「清除位置信息並退出」。最後在隱私項,關掉「允許陌生人看10張照片」。

二、微博相冊、簽到、足跡:除了微信,微博也是大家常用的社交工具之一。很多明星大咖都在微博上公開發布個人信息動態,可想它的影響力有多大。

大多數人喜歡在微博上直播旅遊照片和個人照片。在曬快樂的同時別忘了保護自己隱私,不要在微博上泄露出遊時間、地點等信息。如果要發布的話最好也是對現實好友分組可見。

三、公共場所免費網路要慎用:年輕人喜歡去咖啡廳喝喝咖啡,流量不夠怎麼辦,別急,店裡有WIFI。對於公用WIFI切記以下兩點:

1、使用免費WiFi的時候,看準WiFi的提供者。

2、在一些公共區域,盡量不使用帶有個人帳號和密碼信息的軟體。

四、切勿盲目亂掃二維碼

如今,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二維碼。吃喝玩樂,只需掃一掃即可付錢,甚至還有「掃一掃有驚喜」的大量活動。這個時候自己要留個心眼,沒有認證的二維碼盡量不要掃。

五、留心惡意軟體

切記不要隨意點開網站上的廣告,點進去之後若是被惡意軟體鎖定,那就出大事了。惡意軟體會在後台收集你的位置信息、通話記錄、電話號碼及簡訊等信息上傳至伺服器,公布到公網。

六、謹防游戲內置收費項目

對於手遊玩家來說,不惜任何代價都要玩到第一,因此忽略了其中貓膩。很多扣費代碼是內置在游戲中,不用通過用戶審核便直接扣費。用戶在遭到惡意扣費以後不會收到提示消息,自認倒霉。

七、網路購物應謹慎:網路購物一定要核對信息,不要被不法分子鑽空子,索取你的銀行賬號和密碼,一定要通過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二則需認真核查賣家信譽度,不要被刷出來的高信譽所迷惑,票據、聊天記錄要保存。

八、正確使用網銀:絕不告訴別人密碼,使用U盾、綁定手機,手工輸入正確網址登錄網銀。安裝殺毒軟體、防火牆並及時升級系統補丁,不要通過超鏈接或搜索引擎訪問銀行網站。

九、警惕山寨APP:智手機的普及,推動移動應用程序的發展。各個軟體公司都在開發各種手機APP,以假亂真擾亂視覺,不知道的就上了當。不少山寨者使用與熱門應用相似的名稱獲利,如同實體品牌狸貓換太子。所以大家在下載app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圖標及認證機構。

十、購買游戲裝備需小心:很多游戲玩家會購買裝備增加自己的戰鬥力,就會涉及網路交易。在此要警惕所謂網上先行支付押金、保證金等情形,要注意核對支付平台或網上銀行的相關網址,避免登錄釣魚網站。

B. 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有哪些

通常DDOS/CC都是一個專業打手必備的兩種武器。對於受害者我們可區分為「間接受害者」或「直接受害者」
間接受害者也就是服務託管商,比如IDC、運營商。
直接受害者也就是打手的目標對象,通常是IP地址、域名地址
通俗的解釋就是某大型商場提供商業門店服務。而打手本想攻擊其中某個門店,但是由於攻擊流量過大,把商場入口也給堵塞了。所以我們有聽說客戶的業務被託管商清退的情況,也是託管商迫不得已。
針對不同場景不同的環節也有針對性的防禦方案,無法一概而論,當然也看您遇到的對手是什麼樣的級別。
普通攻擊使用通用的防禦方案,比如高防伺服器或開源IP限速等應用插件就能解決。也可以使用一些免費的原生安全CDN。
遇到高級混合攻擊,針對性攻擊,通用的防禦方案往往無法結合業務,導致誤殺高,訪客體驗差,延遲高。越是復雜的業務形態防禦方案也要全盤考慮每個環節,提前做好業務風險評估,事前預防,不給對手嘗試的機會,第一時間壓制攻擊非常關鍵,以免增加對手持續攻擊的信心。給您的建議就是盡量縮小攻擊面,找專業的安全解決方案。

C. 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安全所面臨的威脅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對網路中信息的威脅,二是對網路中設備的威脅。

從人的因素 考慮,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包括:
(1)人為的無意失誤。
(2)人為的惡意攻擊。一種是主動攻擊,另一種是被動攻擊。
(3)網路軟體的漏洞和「後門」。


針對您的問題這個一般都是針對WEB攻擊吧!一般有釣魚攻擊!網站掛馬!跨站攻擊!!DDOS這些吧!至於防禦方案!不同情況不一樣!沒有特定標准!+
內部威脅,包括系統自身的漏洞,計算機硬體的突發故障等外部威脅,包括網路上的病毒,網路上的惡意攻擊等


5.黑客:

D. 網路安全陷阱有哪些

網路安全陷阱有哪些

網路安全陷阱有哪些,網路詐騙是現在出現最多的一種詐騙方式,因為人們的日常消費或是使用錢財一般都會通過網路或是在網上進行,所以也為犯罪分子提供了機會。下面看網路安全陷阱有哪些。

網路安全陷阱有哪些1

一是不法分子通過電子郵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別是冒充銀行,以系統升級等名義誘騙不知情的用戶點擊進入假網站,並要求用戶同時輸入自己的賬號、網上銀行登錄密碼、支付密碼等敏感信息。如果群眾粗心上當,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騙取的賬號和密碼竊取客戶資金。

二是不法分子利用網路聊天,以網友的身份低價兜售網路游戲裝備、數字卡等商品,誘騙用戶登錄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網站地址,輸入銀行賬號、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如果群眾粗心上當,不法分子就利用騙取的賬號和密碼,非法佔有客戶資金。

三是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歡下載、打開一些來路不明的程序、游戲、郵件等不良上網習慣,有可能通過這些程序、郵件等將木馬病毒置入客戶的計算機內,一旦群眾利用這種「中毒」的計算機登錄網上銀行,客戶的賬號和密碼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竊取。當人們在網吧等公共電腦上上網時,網吧電腦內有可能預先埋伏了木馬程序,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在這種環境下也有可能被竊。

四是不法分子利用人們怕麻煩而將密碼設置得過於簡單的心理,通過試探個人生日等方式可能猜測出人們的密碼。

特別提示:

一是登錄正確網址,訪問銀行網站時請直接輸入網址登錄;小心識別虛假網站;保護好賬號和密碼;在任何時候及情況下,不要將您的賬號、密碼告訴別人;不要相信任何通過電子郵件、簡訊、電話等方式索要卡號密碼的行為。

二是確保計算機安全,定期下載安裝最新的操作系統和瀏覽器安全程序或補丁;安裝個人防火牆;安裝並及時更新殺毒軟體。

網路安全陷阱有哪些2

一、盤點網路安全十大威脅

1.計算機病毒——程序或可執行碼,通過復制自身來進行傳播,會影響電腦的正常運作。

2.蠕蟲——可通過USB設備或電子郵件附件等進行傳播,會影響郵件收發。

3.木馬——不會自我繁殖,也並不刻意「感染」其他文件,但會使電腦失去防護,易於被黑客控制。

4.間諜軟體——未經同意而偷偷安裝在電腦上,不斷地將操作者信息反饋給該軟體的操控者。

5.廣告程序——通常以彈窗形式出現,不會對電腦產生直接傷害,但可能會成為間諜軟體的載體。

6.垃圾郵件——可以被用來發送不同類型的惡意軟體,也可能對郵件伺服器造成不良影響。

7.網路釣魚——通過假冒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web站點來進行詐騙活動,受騙者往往會泄露重要的私人信息和資料。

8.網址嫁接——形式更復雜的網路釣魚,利用DNS系統,建立以假亂真的假網站,套取受騙者信息。

9.鍵盤記錄器——可以記錄用戶在鍵盤上的操作,黑客可以搜尋特定信息,比如賬號密碼等。

10.假的安全軟體——偽裝成安全軟體,虛假報警,誘導用戶卸載真正的安防軟體,以便盜取網路支付等信息。

二、網路安全威脅將成為數字化時代的最大威脅

ISC大會主席、360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在第九屆互聯網安全大會上首次披露:「360一共捕獲了境外46個國家級黑客,監測到3600多次攻擊,涉及2萬余個攻擊目標,僅今年上半年,360就捕獲針對我國發起攻擊的APT組織12個。」

據周鴻禕介紹,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球范圍內網路安全事件頻發,供應鏈攻擊、勒索攻擊、工控設備攻擊、APT攻擊、數據竊取等各種攻擊手段層出不窮,網路攻擊也成為大國間對抗的熱點話題。「未來,國家背景的網軍、APT組織、有組織網路犯罪將成為網路安全最大的威脅,網路攻擊的目標、手法,產生的破壞都突破常規,威脅不斷升級走向高端化。」

周鴻禕表示,數字化有三個特徵: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大數據驅動業務,本質是軟體定義世界,城市、汽車、網路都將由軟體定義。這也意味著數字化讓整個網路安全環境更加脆弱,安全風險更加無處不在,私人信息更易收到攻擊。

三、實現網路安全建設的幾點對策

雖然計算機網路安全不斷地受到諸多因素的威脅,但是如果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也能有效的保護網路信息的安全。

3.1 加強操作人員以及使用用戶的安全意識

計算機系統通常用口令或密碼來控制對系統資源的訪問,這是最容易和最經濟的方法之一。網路管理員和終端操作員根據自己的職責許可權,選擇不同的口令,對應用程序數據進行合法操作,防止用戶越權訪問數據和使用網路資源。

3.2 加強系統安全性防護技術

如,網路防火牆技術,網路蜜罐技術等。

網路防火牆具有過濾不安全服務,非法用戶訪問,提供監控Internet安全和預警等功能,處於網路安全的最底層,負責網路安全間的運送與傳輸,隨著網路安全技術的整體發展和網路應用的不斷進化,現代防火牆技術不僅要完成傳統防火牆的過濾任務,同時還能為各種網路應用提供相應的網路安全服務。

網路蜜罐技術。蜜罐是一種在互聯網上運行的計算機系統,它是專門為了吸引誘導那些試圖非法闖入他人計算機系統的人而設計的,蜜罐系統是一個包含漏洞的騙子系統,他通過模擬一個或多個易受攻擊的主機,給攻擊者提供一個容易攻克的目標。

蜜罐並不會向外界提供有真正價值的信息,它只是一個陷阱,目的就是使攻擊者把時間浪費在蜜罐上,拖延攻擊者對真正目標的`攻擊。攻擊者入侵蜜罐後,用戶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攻克的,從而隨時跟進網路信息發出的最新攻擊和漏洞並予以阻擊。

網路安全陷阱有哪些3

一、網路安全網路詐騙的常見手段是什麼

1、利用QQ、MSN等網路聊天工具實施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盜號和強制視頻軟體盜取號碼及密碼,並錄制對方視頻影像,隨後登錄盜取的QQ號碼與其親友聊天,並將所錄制的視頻播放給其親友觀看騙取信任,然後以急需用錢為名借錢詐騙。

2、利用網路游戲裝備及游戲幣交易實施詐騙。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網路游戲進行游戲幣及裝備買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後,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或者交易後再進行盜號的方式詐騙。

3、利用網上銀行實施詐騙。犯罪分子製作與一些銀行官網相似的「釣魚」網頁,盜取網銀信息後將帳戶現金取走。

4、網購詐騙。主要有以下幾類:犯罪分子為事主提供虛假鏈接或網頁,交易顯示不成功讓多次匯錢詐騙;拒絕使用網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私下交易詐騙;先收取訂金然後編造理由,誘使事主追加訂金詐騙;用假冒、劣質、低廉的山寨產品冒充名牌商品詐騙。

5、網上中獎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傳播軟體隨意向互聯網QQ用戶、MSN用戶、郵箱用戶、網路游戲用戶、淘寶用戶等發布中獎提示信息,當事主按照指定的「電話」或「網頁」進行咨詢查證時,犯罪分子以中獎繳稅等各種理由讓事主匯款。

6、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以事主電話欠費、查收法院傳票、包裹藏等借口,謊稱事主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或泄露,銀行賬戶涉嫌洗錢、詐騙等犯罪活動,為確保事主不受損失,將銀行存款轉至對方提供的所謂「安全賬戶」。

二、網路罪的構成特徵

現實社會的種種復雜關系都能在網路得到體現,就網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體而言,自然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路罪行為人所侵犯的一切社會關系。

但是應當看到互聯網是靠電腦的連接關系而形成的一個虛擬空間,它實際並不存在。就互聯網來說,這種聯接關系是靠兩個支柱來維系的,一個是技術上的TCP/IP。

另一個是用戶方面資源共享原則。正是這兩個支柱,才使得國界,洲界全都煙消雲散,才使得虛擬空間得以形成。

這里的網路罪侵犯的是復雜的客體,網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應是網路上信息交流於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

而其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應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應當指出,利用互聯網進行的騙情騙色不屬於本罪。

三、網路詐騙案怎麼報案

1、當地報案。因為網路欺詐涉嫌犯罪,第一步肯定要帶齊證據(如聊天記錄、付款憑證、商品網頁等,列印好,提供書面文件),到網監公安機關網路-警察部門報案(最好是區一級公安部門,派出所基本無相應警種),立案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偵查和處理。

2、披露經過。網上交易保障中心等專業網站,作為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不是國家執法機關,沒有執法權,僅能起到信息披露的作用,即通過發布您的投訴信息,幫助更多的網友避免上當。投訴信息可以教育消費者,起到事先警示預防的作用,所以您在這類網站發布投訴信息對廣大網友是有價值的。

3、尋找同案受害者。因為網路欺詐多為小額交易,且涉及眾多執法部門(公安、工商、電信管理局等)和業務機構(銀行、第三方支付企業、電信、互聯網服務商等),又加之跨地域甚至跨國界,破案成本高,解決難度較大,建議網友通過尋找相同境遇者,採取集體報案的形式,能夠引起警方重視,解決成本也低。

E. 當前互聯網領域存在哪些安全威脅和風險

1、是黑客攻擊由原來的單一無目的攻擊轉變成為有組織目的性很強的團體攻擊犯罪,在攻擊中主要以經濟利益為目的,採取針對性的集團化攻擊方式;

2、是目前最有效的網路互聯網攻擊形式是DDOS攻擊,常見的有SYN攻擊、DNS放大攻擊、DNS泛洪攻擊和應用層DDOS攻擊;

3、是互聯網金融業務支撐系統存在安全漏洞,給病毒、DDOS、僵屍網路、蠕蟲、間諜軟體等侵入留下可乘之機,對其信息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4、是病毒木馬的威脅,很多木馬程序和密碼嗅探程序等多種病毒不斷更新換代對網上銀行實施攻擊,竊取用戶信息,可以直接威脅網上銀行安全,其用戶上網終端如沒有安裝木馬查殺工具,就很容易被染;

5、是信息泄露,互聯網金融交易信息是通過網路傳輸的,有些業務交易平台在信息傳輸、使用、存儲、銷毀等環節未建立保護信息的有效機制,致使信息很容易出現泄露風險;

6、是網路釣魚,和其他信息安全攻擊方式不同,網路釣魚主要誘騙互聯網金融用戶誤認為釣魚網站屬於安全網站,很容易將用戶信息泄露,雖然政府、金融機構對此非常重視,但很多釣魚網站建在境外,很難監管。

F. 網路安全風險是指人為或自然

一、網路安全風險是指人為或自然的威脅,利用信息系統及其管理體系中存在的脆弱性,導致安全事件的發生及其對組織造成的影響。這也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一部分。


2、個人信息泄露

3、密碼安全

G. 簡述網路的安全威脅主要有哪些

網路系統面臨的典型威脅主要有:竊聽、重傳、偽造、篡改、非授權訪問、拒絕服務攻擊、行為否認、旁路控制、電磁/射頻截獲、人為疏忽。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目標: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認性、可控性。

網路安全的主要技術:物理安全措施、數據傳輸安全技術、內外網隔離技術、入侵檢測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審計技術、安全性檢測技術、防病毒技術、備份技術、終端安全技術。

(7)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擴展閱讀:

網路的主要功能就是資源共享。共享的資源包括軟體資源、硬體資源以及存儲在公共資料庫中的各類數據資源。網上用戶能部分或全部地共享這些資源,使網路中的資源能夠互通有無、分工協作,從而大大提高系統資源的利用率。

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網路及時、高速地傳遞各種信息,交換數據,發送電子郵件,使人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在網路中,由於計算機之間是互相協作、互相備份的關系,以及在網路中採用一些備份的設備和一些負載調度、數據容錯等技術,使得當網路中的某一部分出現故障時,網路中其他部分可以自動接替其任務。

H. 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有哪些

網路安全可以從狹義及廣義兩個定位進行分析。狹義方面,網路安全主要可以分為軟硬體安全及數據安全,網路安全指的是網路信息安全,需對其中數據進行保護,保證相關程序不會被惡意攻擊,以免出現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廣義方面,會直接涉及到網路信息的保密性及安全完整性,會隨重視角度變化而變化。

1、計算機技術方面

網路設備及系統安全是網路系統中安全問題的潛在問題,計算機系統實際運行中會因為自身設備因素,導致相應安全問題的出現。除此之外,網路信息技術相關優勢一般會體現在信息資源共享及資源開放上,所以更容易被侵襲,計算機網路協議在整體安全方面也存在潛在問題。

2、由於病毒引起的安全風險

計算機網路安全中最常出現的問題為病毒,病毒是由黑客進行編寫的計算機代碼或計算機指令,可以對計算機中相關數據造成嚴重破壞。按照數據實際摧毀力度分析,可以分為良性及惡性,這兩種病毒都能夠進行迅速傳播,具有較強的摧毀性能力,病毒可進行自行復制。現代社會計算機網路逐漸普及,病毒在網路上的傳播也更加迅速,通過網頁瀏覽或郵件傳播等,都可以受到病毒影響,使得計算機系統內部收到計算機病毒攻擊而癱瘓。

3、用戶問題

目前我國網路用戶對安全問題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及正確的態度,使用非法網站、下載安全風險較大的文件、不經常清除病毒、為設置安全保護軟體及防火牆等問題,用戶的不重視很容易讓黑客對網路安全進行攻擊。互聯網用戶使用網路時,並不能看到病毒,所以對病毒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也缺乏相關防範意識。用戶一般情況下只能看到網路帶來的便利,忽視安全問題,部分用戶不注重隱私保護,隨意泄露隱私,所以近年來網路欺詐事件層出不窮。

I. 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第一、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一種監視網路狀態、數據流程以及網路上信息傳輸的技術。黑客可以通過偵聽,發現有興趣的信息,比如用戶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第二、口令破解
是指黑客在不知道密鑰的情況之下,恢復出密文件中隱藏的明文信息的過程,常見的破解方式包括字典攻擊、強制攻擊、組合攻擊,通過這種破解方式,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口令的破解。
第三、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即攻擊者想辦法讓目標設備停止提供服務或者資源訪問,造成系統無法向用戶提供正常服務。
第四、漏洞攻擊
漏洞是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者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可以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比如利用程序的緩沖區溢出漏洞執行非法操作、利用操作系統漏洞攻擊等。
第五、網站安全威脅
網站安全威脅主要指黑客利用網站設計的安全隱患實施網站攻擊,常見的網站安全威脅包括:SQL注入、跨站攻擊、旁註攻擊、失效的身份認證和會話管理等。
第六、社會工程學攻擊
利用社會科學並結合常識,將其有效地利用,最終達到獲取機密信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