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國家網路安全范淵
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法監控主任責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個計算機網路 2025-07-05 14:15:44
電腦一扯就黑屏怎麼辦 2025-07-05 12:42:54

國家網路安全范淵

發布時間: 2023-03-08 05:21:04

『壹』 網路安全法所指所指的學生在校信息可以開放嗎

不可以的
網路安全法規定:
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並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
影響:斬斷利益鏈,師生個人信息受保護
中國傳媒大學網路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表示,網路安全法作為網路領域的基礎性法律聚焦個人信息泄露,不僅明確了網路產品服務提供者、運營者的責任,而且嚴厲打擊出售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對於保護公眾個人信息安全,將起到積極作用。
相信,隨著網路安全法的正式生效,這種販賣出售個人信息,非法牟利的行為會得到有效遏制,從而在源頭斬斷這一黑色產業鏈。

保護單純的孩子免遭精準詐騙
關鍵點二:嚴厲打擊網路詐騙行為
痛點:依據個人信息實施精準詐騙防不勝防
去年,山東家境貧寒的准大學生徐玉玉因接到騙子的詐騙電話,被騙走9900元學費,在當天傍晚與父親報警返回時突然昏厥,搶救兩天多無效,因呼吸心臟驟停離世。
無獨有偶,同月,臨沭縣大學生宋振寧接到一個來自濟南的陌生電話,對方在電話里稱自己是公安局的,並對宋振寧說他的銀行卡號被人購買珠寶透支了六萬多元,結果被電信詐騙1996元,8月23日,天還沒亮,等宋振寧家人看到他睡在沙發上一動不動,走近看卻發現宋振寧已經停止了呼吸……
個人信息的泄露是網路詐騙泛濫的重要原因。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家庭住址等詳細信息後,再實施精準詐騙,令人防不勝防。去年備受關注的山東兩名大學生遭電信詐騙死亡案、清華大學教授遭電信詐騙案,都是因為信息泄露之後的精準詐騙造成。
網路安全法規定:
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影響:針對學生群體的精準詐騙或減少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無論網路詐騙花樣如何翻新,都是通過即時聊天工具、搜索平台、網路發布平台、電子郵件等渠道實施和傳播的。這些規定,不僅對詐騙個人和組織起到震懾作用,更明確了互聯網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
《網路安全法》一出,相信針對學生群體的精準詐騙會隨之減少,避免更多徐玉玉這樣的悲劇上演。

學生既不該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也不該成為實施者
關鍵點三:以法律形式明確「網路實名制」
痛點:「一言不合就開罵」,網路暴力和謠言需警惕
2015年7月,一山東青年侯某因為在網上發表一些愛國言論而引來了意見不合者的群毆。而在這之前,這名愛國青年也多次受到了他人的言論挑釁。而這些挑釁者的身份也僅僅體現為網路上的虛擬身份。這些人通過候某的QQ空間等信息人肉搜索得知了他所在學校,具體家庭住址和電話等信息,並在校門外滋事,對他進行毆打。就這樣,一起網路暴力最終演變成現實暴力的事故。
「垃圾評論」充斥論壇,「一言不合」就惡意辱罵,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亂」傳播製造謠言……一段時間以來,這些亂象充斥著虛擬的網路空間。隨著網路實名制概念的提出,不少人拍手稱快。
網路安全法規定:
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影響:保護孩子遠離網路暴力和謠言
王四新表示,網路是虛擬的,但使用網路的人是真實的。事實上,現在很多網路平台都開始實行「前台自願、後台實名」的原則,讓每個人使用互聯網時,既有隱私,也增強責任意識和自我約束。這一規定能否落到實處的關鍵在於,網路服務提供商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審核把關。
2017年1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19歲以下青少年網民約佔全體網民的23.4%,達1.7億,網路空間已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的新領域。
未成年人社會閱歷少,是非觀尚不成熟,既有可能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也有可能成為網路暴力實施者。《網路安全法》讓孩子遠離網路暴力等有害信息,既可以保護未成年人,又可以督促他們在網路上進行自我約束,提高孩子們的網路素養。

給孩子們清潔的互聯網環境
關鍵點四:加大力度凈化網路環境,剔除不良網路資源
痛點:色情、暴力等網路資源侵害青少年
劉女士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女兒在上初中,面對女兒在網上與成年人聊天,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就發現有一些是20幾歲的跟她聊天,聊的都是些成年人的內容,然後她也是模仿成年人的口氣跟他聊天。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剛開始的時候是冷處理,剛開始把她的手機這些全部沒收,過了兩三天,就問她:你反思了沒有?。看反思的情況怎麼樣,再進行疏導。」
CNNIC的調查顯示,未成年人主要訪問的大型商業綜合性網站,訪問許可權、瀏覽內容與成年人毫無差別。幾乎所有人都接觸過網路暴力信息、不雅圖片、廣告等不良信息的騷擾。55%的人在遇到這些信息時會選擇退出網頁、不告訴任何人,初中和小學學生會向父母求助。96%的未成年人認同對網路暴力等不良信息採取預防措施。
網路安全法規定: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路安全,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影響:不良網路資源將減少,網路環境進一步凈化
其實,上面案例中,劉女士發現的現象對很多家長老師而言都是困擾。
在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接受治療的12歲女孩小吳,最初只是想了解嬰兒是怎麼出生的,卻在網上查閱時看到了不少色情信息,後來又通過微信聊天與網友進行「裸聊」,同時在學校出現明顯的暴力傾向。「為了糾正她的不良行為,我陪她旅行、帶她進行心理治療,但都沒辦法阻止她偷偷和網友聯系。為什麼這么小的孩子心中會種下魔鬼的種子?」小吳的媽媽無奈地問。
學校有圍牆,可以為學生抵擋來自校外的傷害;家長可以在上下學途中親力親為接送孩子,保護他們不受意外傷害;但是網路是一個開放的大廣場,想要減少不良信息和網路資源對未成年人的傷害,就必須在《網路安全法》的規定下,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純凈的網路空間。

健康的產品多起來,「揚清」是最好的「擊濁」
關鍵點五:支持開發未成年人專用網路產品
痛點:網路產品良莠不齊,家長老師分辨難
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癮醫學中心主任陶然從2003年開始收治網路成癮青少年,多年來已經治療了7000多個網癮青少年。陶主任說,這些孩子幾乎全都有暴力沖動,其中58%都有過對父母扇耳光、將父母按在地下踹打的嚴重暴力行為。「因為媽媽阻止其上網,一個來自安徽的男孩揮刀砍掉了媽媽的耳朵。而這些孩子的暴力傾向大都源於網路游戲之中。」
暴力、色情、迷信、低俗等不良信息、網路游戲,被稱為「網路霧霾」,如無及時有效的引導,就可能對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身心健康方面產生危害。有些網路產品,比如某款網路游戲,可能包含大量色情、暴力的情節畫面,對內容不熟悉的家長老師難以及時辨別。
網路安全法規定:
國家支持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路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
影響:適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健康安全網路產品將增多
有這么件叫人哭笑不得事兒:雲南的小高幾乎每天吃住在網吧里,因為沒有錢買游戲裝備,竟然偷走了網吧里的兩台電腦主機,當警察在另一個網吧找到他的時候,他的反應讓民警哭笑不得,民警出示警官證時,小高正在打網路游戲,頭都沒回,還說不能坑隊友。
就拿這些青少年普遍感興趣的網路游戲來說,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學院副院長曹三省認為:「揚清是擊濁最有效的手段,當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吸引力的綠色游戲。」
按照《網路安全法》的規定,國家未來就要加大力度支持優秀網路產品的研發了。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生產更多優質、科學、趣味的網路文化產品,鼓勵支持以未成年人為主要用戶群體的網站、應用軟體的發展,為未成年人提供適齡的網路空間環境,可以對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信息形成「擠出效應」。
咱們都知道「勞逸結合」的道理,孩子平時學業負擔中,壓力大,適當地上上網,玩玩游戲減減壓,家長老師們都能理解,難就難在,網路文化產品良莠不齊,家長老師不可能時時監督孩子的網上行為。不過,隨著網路安全法的生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適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安全網路產品會數量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好。

網路安全人才可能成為「香餑餑」
關鍵點六:培養更多網路安全人才
痛點:「白帽子」沒有「黑客」多,懂網路安全的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在本月下旬的首屆廣東省「紅帽杯」網路安全攻防大賽決賽上,數據顯示,不久前勒索病毒感染了廣東省近2000台計算機。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人才供不應求,據估計,全國網路安全人才缺口約在100萬人左右。
網路安全法規定:
國家支持企業和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路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培養網路安全人才,促進網路安全人才交流。
影響:網路安全方面的專業可能大火,有關網路安全的教育和培訓機會增多
「網路安全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競爭。」近日,浙師大網路安全學院院長范淵在中國網路安全創新分享大會這樣說。
這預示著什麼?預示著在將來,網路安全方面的專業可能大火,而相關教師和人才可能成為「香餑餑」啊!
目前國內網路信息安全行業的人才缺口,是非常大的。到底有多缺人?范淵還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國內270萬台在公網暴露的安防和攝像頭設備,僅有弱口令的就佔了73萬台。相當於,每三台安防和攝像頭設備裡面,就有一台是可以隨時被黑客控制的。
可見,培養更多的網路安全人才成為維護我們網路安全的重要一環, 有了國家的支持,想必今後在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單位,老師和學生們都會獲得更多的相關教育、培訓機會。

『貳』 吉利研究院、騰訊雲、中汽數據、安恆信息簽署戰略合作

2022年1月11日,騰訊雲、吉利汽車研究院、中汽數據和安恆信息聯合簽署車聯網網路安全實驗室戰略合作框架,並舉行了實驗室揭牌儀式。四方將正式在車聯網網路安全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建行業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安全運營體系。

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康國旺、副院長任向飛,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騰訊安全策略發展中心總經理呂一平,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屹,安恆信息董事長范淵等共同出席了本次簽約和揭牌儀式。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文件顯示,到2025年,我國智能汽車銷量將達到當年汽車總銷量20%,其中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30%;而到2030年,這兩個數字將分別達到40%和70%。

伴隨車聯網智能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車聯網網路安全需要解決諸多問題,例如確保數字基礎設施完整性、建立風險緩解及應對策略、抵禦惡意攻擊訪問等。而由於汽車安全關繫到人身安全,網路安全在其中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也明確把「建立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車網路安全體系」作為六大戰略目標之一。此次四方成立網路安全實驗室,是立足國家戰略、著眼產業發展的有力舉措。

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康國旺表示:「車聯網安全是吉利未來關鍵基石之一,吉利願意和業界一流安全企業打造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通過建設業內頂尖的車聯網實驗室僅僅是多方合作的第一步,引入合作夥伴安全基因和能力,共創共贏車聯網安全新業態,更是吉利車聯網安全的下一步發展戰略。」

「應對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挑戰,離不開產業各界的開放合作,協同研究。」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表示,四方聯合成立安全實驗室,是汽車網路安全領域里頗具意義的跨界聯手,騰訊將貢獻多年來在汽車安全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與吉利研究院、中汽數據、安恆一同開放共創,將網路安全建設融入整車研發製造全流程,共建行業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安全運營體系,護航汽車產業安全建設。

騰訊安全在車聯網安全方面積累了國際領先安全研究成果,以科恩實驗室為代表的騰訊安全團隊已在智能網聯汽車網路安全領域輸出多個如特斯拉、寶馬、豐田等網聯汽車的國際級研究成果,並為20餘家整車企業提供網聯汽車安全解決方案和專家服務。

此次簽約也標志著騰訊與吉利汽車集團的合作再進一步。2021年1月,騰訊與吉利汽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底座、數字化新業務及低碳發展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2021年8月,騰訊與吉利工業互聯網平台總部廣域銘島在重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在工業互聯網行業生態、工業智能協同創新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此次四方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產品,將網路安全建設融入整車研發製造流程,提升智能網聯汽車雲管端一體化的網路安全水平,提供可以覆蓋全場景的智聯網聯汽車網路安全能力,積極樹立差異化的網路安全技術優勢。

『叄』 安恆信息與吉利研究院、騰訊雲、中汽數據達成四方戰略合作

1月11日,吉利汽車研究院、中汽數據、騰訊雲、安恆信息舉行簽約儀式,宣布簽署車聯網網路安全實驗室戰略合作框架,並舉行實驗室揭牌儀式,四方正式在車聯網網路安全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這標志著安恆信息將在車聯網生態領域提供更全面的安全能力。

當前,安恆信息已經和國內多個汽車企業、政府單位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安恆信息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以「雲、管、端,芯」一體化縱深安全防護體系建設為核心目標,涵蓋實驗室建設、安全檢測防護、專業人才培養等多方位的安全建設需求,致力於車聯網信息安全能力全方位應用,以進一步保障智慧交通的信息安全建設。

 未來,安恆信息將全面深化運用數據安全分級分類、訪問控制、國密演算法、入侵檢測等先進技術,完善涵蓋智能網聯汽車、移動智能終端、智慧交通服務平台以及多種類型網路通信的多級多域的防護體系,藉助大數據分析、邊緣計算、人工智慧技術逐步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可信安全體系建設,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網路安全產業的快速發展。

『肆』 安恆能算是大廠嗎

安恆不算大廠,現在社會上所說的大廠是指體量很大的互聯網大廠,比如網路、騰訊、阿里、位元組跳動等。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2007年05月15日成立。是由范淵先生創辦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網路與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國內總部設在杭州及北京,並在上海、南京、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濟南、西安等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

安恆信息多次入選全球網路安全500強,曾先後為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慶典、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抗戰七十周年、連續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G20杭州峰會、廈門金磚峰會等眾多活動提供網路信息安全保障。

安恆公司業務介紹:

安恆公司主營業務涵蓋應用安全、資料庫安全以及雲計算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大數據安全、智慧城市安全等領域。旗下擁有明鑒、明御、天鑒、風暴中心等品牌,以及大數據態勢感知、玄武盾、天池雲安全管理平台、AiLPHA大數據智能分析平台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