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高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

高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

發布時間: 2023-03-10 05:08:52

Ⅰ 綠盟科技公司怎麼

測試的工作強度不了解,但總體來說,工作壓力大。不過那邊是彈性工作制。

發展前景:單純從網路安全這個行業來說,未來發展向好。而且綠盟的技術平台在國內是頂尖的,我所在分公司的技術人員,從2002年開始,人員流失率為0。

工作環境:在這個行業里,綠盟是國內最好的。但是和國外公司還沒辦法比,但是好在公司比較人性化,非常注重人員培養和上升通道,管理透明。

綠盟科技公司簡介:

綠盟科技高度重視安全研究和技術創新。綠盟科技研究院致力於跟蹤國內外最新網路安全攻防技術,天機、天樞、星雲、格物、伏影五大實驗室分別專注於攻防對抗技術,數據智能,雲計算安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和威脅追蹤研究。

在基礎安全研究和前沿安全領域進行積極的探索,為綠盟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綠盟科技全面推進智慧安全2.0戰略,從傳統產品模式向解決方案及安全運營服務轉型。

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和態勢感知等專業技術,綠盟科技為用戶提供安全態勢感知、雲安全資源池、下一代威脅防護、威脅和漏洞管理、物聯網安全、網站安全監測和防護、工控系統安全防護、智能安全運營等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在領先的研究成果中受益。

綠盟科技在保持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時刻銘記社會責任。自2000年成立至今,綠盟科技為上合峰會、進博會、世博會、APEC峰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大活動提供網路安全保障技術支持,為國家的網路安全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此外,綠盟科技與多家重點高校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在網路空間安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前沿課題研究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並設立「CCF-綠盟科技鯤鵬基金」,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網路空間安全前沿領域的研究提供資金支持,打造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Ⅱ 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網路與可信計算研究所

網址:http://ntci.scu.e.cn/
簡介:
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網路與可信計算研究所是專門從事網路技術、可信計算、信息安全等研究方向的綜合性學術機構,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系統開發、人才培養等工作。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研究所已取得了多項系統成果,主要的成果包括:研製了基於P2P應用監控與流量管理的專用設備「網閥」系統、研發了應用於專網中的及時通信與交互系統、P2P文件共享及音視頻類應用監控系統等高水平產品和系統。
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路安全問題已相當嚴重,研究所已陸續和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成都衛士通信息技術公司、中電集團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川大能士信息安全公司等建立起技術合作關系,共同為打造一個安全的信息系統應用環境而盡綿薄之力。
研究所是以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及研究生所構建的一個金字塔研究團隊,本團隊現分為:可信計算與可信網路研究室、P2P技術及安全研究室、網路技術及應用研究室、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研究室等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所堅持「前瞻性、戰略性、實用性」的三性原則,以「躋身國際前沿,關注網路安全,引領中國信息安全產業」為己任,落實「創新、求實」的理念,力爭成為具有先進研究技術成果、擁有創新科研團隊的科研學術機構。

Ⅲ 南京東科優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怎麼樣

南京東科優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是2018-01-31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秣周東路9號(江寧開發區)。

南京東科優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115MA1W0CY90Q,企業法人方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南京東科優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南京東科優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對外投資3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南京東科優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信息安全專業考研方向有哪些

信息安全專業考研方向有:

1. 大數據方向:大數據方向主要是進行對海量數據的管理和處理,傳統的數據處理模式在大數據面前由於其冗長的處理時間而失去意義,因而需求新的演算法及處理模式來應對紛繁的數據,大數據方向的入行門檻相對較高。

不過伴隨著前人演算法的愈發成熟,門檻也在逐步降低,就業形勢也相對優秀,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組合上限和下限都很高,其學習難度也不低。

2. 人工智慧方向:人工智慧方向更多的是處在理論上的發掘,真正落到實處的技術其實相對較少,這也導致了其有著極高的門檻和相對於普通人較低的下限,但其下屬的技術例如NLP,機器學習,文本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仍有著很好的前景,此方面的技術專業需求面很廣,不僅僅是技術,數學,離散等知識也是其必備科目。

對於初學者友好度低,在職業前景方面更多的趨向於演算法分析架構此類,前景良好。

3. 傳統計算機方向:互聯網公司的高紅利無疑給純軟體方向帶來了紅利,不過現在隨著中低端人才的飽和,互聯網的高薪也慢慢了偏向於真正的技術人才,傳統的計算機方向穩扎穩打也能獲得很好的前景,根據個人的興趣選擇相關的方向,才能有更好的動力來前進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4)高校網路安全技術研究院擴展閱讀:

信息安全專業考研方向具體到學院學習上,它的研究方向和側重點大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信息安全基礎專業,還有與文科藝術類、理工科相交叉的專業。

比如計算機專業與文科藝術類相交叉的就有:計算機美術設計專業,網頁設計專業,影視動畫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等;

與理工科相交叉的專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自動化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等等。可見,計算機專業的學習內容十分廣泛,並且計算機應用又在不斷地產生出新的專業,專業前景也是不錯的。

Ⅳ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系所簡介

電子工程系始建於1960 年,重建於1982 年,現屬於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具有較強的科研、教學師資力量,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10名(博士生導師7名),副教授與高級工程師12名。
學科研究富有特色,電路與系統、生物醫學工程分別為國家重點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都具有碩士點、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現設有復旦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復旦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和數字技術研究中心及電子學教學實驗中心。電子工程系學科研究方向廣泛,其中醫學超聲工程等研究方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有一定國際影響;圖像與智能信息處理、數字系統理論與通信技術、人工智慧和神經網路、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醫學信號處理、復雜網路理論與應用等研究方向有較大國內影響。多年來,承擔了大量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委省市級科研項目,均取得優秀成果。
電子工程系特別注重培養研究生、本科生堅實數理基礎、開拓進取創新意識、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電工系歷屆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均連續獲得優異成績。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年年獲獎,2004 年一舉奪冠,捧INTEL 杯。本科生、研究生畢業去向主要為赴國外深造,或在高校、重要科研單位以及電子行業國內外大型企業、公司研究部門承擔教學或研究、開發等工作。 復旦大學是我國最早開展光學與激光科學技術的高校之一。光科學與工程系的前身是1952年由我國著名光學專家周同慶教授創辦的固體發光與光譜實驗室,在此基礎上,1953年正式成立了光學教研組。1953年成功研製了第一隻國產X光管,1963年研製成功國內高校第一台氦氖激光器。1970年成立光學系和光學工廠,此後更名為激光物理研究室。1984年設立「光學」博士點,1988年起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1992年,光學博士點接受國家教委評估,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名。2000年激光物理研究室並入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光科學與工程系。2003年設立光學工程碩士點,2011年設立光學工程博士點。研究基地還有「復旦大學上海超精密光學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微納光子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復旦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學科的發展緊跟國際科學前沿並積極面向國家產業和國防發展的需求,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四個研究方向:光學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新型光伏器件與材料和光生物醫學。 通信科學與工程系成立於2000年5月。現有教授4人(其中校特聘教授1人、博導2人)、副教授6人,年輕教師佔50%以上。
通信科學與工程系設有復旦-朗訊貝爾信息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復旦-Intel多媒體通信技術中心、復旦-TI DSPS實驗室、復旦-上海郵電 C&C聯合實驗室(與計算機系合作)、遙感與散射研究中心及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上海)等設備先進的研究基地,近年還將建設移動通信研究室、IP網路實時通信技術研究室、網路和網路安全技術研究室、光纖通信研究室、DSPS開放實驗室等。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簡稱學院)成立於2013年4月,是由原「微電子研究院」、「信息學院微電子學系」和「985微納電子科技創新平台」合並而成,也是復旦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急需,世界一流」號召,發展工科「先行先試」的首個改革試點單位,是直屬於學校領導的教學科研實體單位。
學院擁有的「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學科,其前身是1958年由謝希德教授創辦的半導體物理專業,1984年設立博士點,1988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學院擁有「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1992年),具備國際一流的軟硬體設計環境。學院承擔著推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抓住不放、實現跨越」的發展重任,以科學前沿和重大需求來驅動基礎研究、先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有機銜接,著眼於培養國際一流的集成電路高級技術人才,解決集成電路領域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問題,努力建設成為國際先進水平的集成電路人才培養與科研相結合的平台。 復旦大學微電子研究院是在國家教育部、國家計委、上海市政府的關懷下,經上海市計委批准於2002年成立,是我國特別是上海地區微電子人才培養和微電子技術研發的重要基地之一。
研究院依託復旦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學科幾十年的積累,有雄厚的技術和學術優勢,是國家重點學科、「211工程」建設學科、復旦大學「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擁有全國唯一的「專用集成電路和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其所在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與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聯合實驗室,擁有先進的公共實驗平台和各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軟、硬體系統。 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實驗室(ASIC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於1992年由國家計委批准建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籌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研究的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9月實驗室通過國家驗收,2002年和2007年,分別通過了科技部的評估。實驗室依託復旦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兩個國家重點學科,所屬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也被列入全國重點學科,設有博士點、碩士點,以及博士後流動站。
實驗室的總體定位是:以微電子、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和電路系統理論方法為基礎,發揮多學科綜合和交叉優勢,面向微納電子領域國際發展主流及國家戰略需求,圍繞集成電路這一關繫到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重大關鍵問題,開展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方法與系統集成技術的創新研究。目標是解決電路、系統集成以及與設計相關的器件工藝中的前沿理論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用於先進電子系統的晶元技術;培養一大批適應新世紀集成電路發展需求的高層次人才;面向國際國內、堅持開放,為提升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總體水平作出應有貢獻,成為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研究、產業發展以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最重要基地之一。
實驗室根據國家戰略目標和國際集成電路SOC技術的發展趨勢,針對超深亞微米、納米、超高速、超低功耗、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的設計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前沿問題,將研究方向凝練為:集成電路系統級晶元(SoC)設計、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超深亞微米/納米器件與製造、微電子機械繫統。 研究方向:復雜介質中電磁波散射傳播與輻射傳輸(Electromagnetic Wave Scattering and Proragetion, Radiative Transfer in Complex Media),星載微波遙感信息理論方法與應用技術(Satellite-Born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Theory ,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復雜系統中計算電磁學(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in Complex Systems)。

Ⅵ 江西網路安全研究院難進嗎

個人認為還可以的
江西省網路安全研究院 [1] 成立於1975年,前身為江西省工業和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 [2] 。具有獨立的事業單位法人地位,系正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行政上隸屬於江西省國家保密局。與江西省保密科技測評中心合署辦公。
江西省網路安全研究院主要承擔網路安全技術、應用和標準的研究及推廣;提供網路安全技術咨詢和保障服務;從事全省保密科技測評、信息安全測評和軟體評測工作。

Ⅶ 杭州網路安全研究所具體待遇怎麼樣啊,急!!!!

熱心相助
您好!聽說杭州網路安全研究所工資待遇不錯
不同崗位、職稱、級別、業績有所不同
最少在3500元加業績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