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響應中心干什麼的
擴展閱讀
蘋果手機自動觸屏軟體 2025-05-16 01:00:27
菏澤公司網站如何做推廣 2025-05-16 00:56:07
怎麼查詢電腦的網路信息 2025-05-16 00:53:54

網路安全響應中心干什麼的

發布時間: 2023-05-27 08:26:25

A. 網路安全應急響應的網路安全應急響應做什麼

應急響應的活動應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未雨綢繆,即在事件發生前事先做好准備,比如風險評估、制定安全計劃、安全意識的培訓、以發布安全通告的方式進行的預警、以及各種防範措施;
第二、亡羊補牢,即在事件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其目的在於把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這些行動措施可能來自於人,也可能來自系統,不如發現事件發生後,系統備份、病毒檢測、後門檢測、清除病毒或後門、隔離、系統恢復、調查與追蹤、入侵者取證等一系列操作。
以上兩個方面的工作是相互補充的。首先,事前的計劃和准備為事件發生後的響應動作提供了指導框架,否則,響應動作將陷入混亂,而這些毫無章法的響應動作有可能造成比事件本身更大的損失;其次,事後的響應可能發現事前計劃的不足,吸取教訓,從而進一步完善安全計劃。因此,這兩個方面應該形成一種正反饋的機制,逐步強化組織的安全防範體系。

B. 網路安全運營中心對網路有什麼幫助

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使之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確保系統能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

安全運營中心(SOC)既可以定義為團隊——通常全天候輪班運行,也可以指專門用於預防、檢測、評估和響應網路安全威脅和事件的設施,以評估、實現監管合規性。

構建SOC——或者通常創建某種形式的內部安全模塊——是一項耗資巨大且耗時的工作,需要持續關注才能有效。實際上,許多組織(包括一些大型組織)並不選擇構建SOC。相反,他們會選擇其他安全監控選項,例如使用託管安全服務提供商(MSSP)。

思考建立內部SOC的首席信息安全官和技術領導者應該深刻認識到這種方法所涉及的成本和人員配備影響。內部SOC的建設和人員配備有很多替代方案,除了各種類型的SOC模型外,公司還應該探索其他可能。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從其本質上來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

C. 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新媒體工作指導員干什麼的

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新媒體工作指導員主要負責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在新媒體領域的工作,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新媒體宣傳:負責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在社交媒體、網路論壇、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上的宣傳工作,發布網路安全政策、法律法規、安全提醒等信息,提高公眾對網路安全的認知和意識,傳播網路安全知識,引導輿論輿情。

2. 危機應對:在網路安全事件或網路攻擊發生時,負責新媒體上的危機應對工作,發布緊急通知、警示和安全預警信息,引導公眾正確應對網路安全事件,穩定輿情,維護緩兆拍網路安全形象。

3. 輿情監測:對網路上涉及網路安全的輿情信息進行監測和分析,及時掌握社會各界對網路安全的關注和關切,為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提供輿情參考和決策支擾羨持。

4. 社交媒體管理:負責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在社交媒體平台的賬號管理和維護,包括發布內容、互動回復、賬號運營等,確保信息傳播的准確性、時效猜渣性和合規性。

5. 新媒體策劃:根據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的工作需求,策劃和執行相關的新媒體傳播活動,提升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在新媒體領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6. 數據分析:對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在新媒體平台上的傳播效果進行數據分析,提供報告和建議,為優化新媒體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總的來說,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新媒體工作指導員在網路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內負責新媒體宣傳、危機應對、輿情監測、社交媒體管理、新媒體策劃和數據分析等工作,以提高網路安全意識,引導輿論,維護網路安全形象。

D. 中國網路安全中心是一家什麼性質和職能的單位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
專委會介紹
一、職能定位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是根據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管理決策、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的需要建立的群眾性學術組織,是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分支機構,接受中國計算機學會的業務指導。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宗旨是:遵循國家有關規定,接受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的領導,積極參與國家信息安全的戰略政策、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的研究與制定;緊密聯系黨政軍以及重要信息網路使用單位的信息安全部門,積極推進計算機安全各項國策和制度的落實;廣泛聯系國內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科研、教學、開發、生產的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信息安全領域的學術交流、技術研究、人才培訓等活動,努力促進我國信息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和提高,促進我國信息安全技術向產業化的轉化,為提高我國信息安全科學的學術技術水平做出貢獻。

二、發展歷史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已有二十四年的發展歷史。專委會的前身是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分會計算機安全保密學組。1985年由公安部計算機安全監察司發起、黨、政、軍等負責信息技術的部門及其主要技術支持單位組織成立。1989年該學組正式加入中國計算機學會,更名為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目前,專業委員會成員已經擴展到中國信息安全領域的黨、政、軍相關機構和科研、教育、企業等的各個領域。包括單位會員57個,常務委員65人,委員近150人。目前專委會已經成為我國信息安全領域中管理、科研、應用和產業之間進行經常性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我國信息安全學術領域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領導構成

專業委員會的歷屆領導、成員和老專家都為專業委員會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專業委員會第一任和第二任主任由原公安部計算機安全監察司總工程師繆道期和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局長顧建國擔任。本屆主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副主任由嚴明(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蔣協助(中國科學院辦公廳主任)、崔書昆(解放軍保密辦公室研究員)、程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書記兼校長)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戴浩為專委會特聘副主任。顧建國、繆道期擔任榮譽主任。秘書長唐前臨(公安部網路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副秘書長樊錦華(中國科學院辦公廳處長)、宋偉航(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信息安全事業部主任)、沈寒輝(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發中心主任)。

四、日常工作

專委會針對我國計算機安全的特點和難點及計算機安全技術發展的需求,開展理論研討和應用研究;組織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徵集和推薦優秀論文;探討解決技術難關的途徑和方向。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的信息安全學術交流會。期間,邀請國內權威的信息安全專家演講,安排國內相關測評機構發表當年測評認證情況和年度業界情況的報告。每屆交流會從徵集的論文中評選出的優秀論文並進行獎勵。會後入選的論文匯集成冊,並正式出版發行。論文集收錄的論文還將收錄到中國知網資料庫。截至2009年,交流會已經召開了24次,出版論文集24卷。專委會每年還舉辦多次專題高級論壇,組織專家就當前的信息安全界的熱點問題進行研討。

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秘書處的辦公室設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專委會主辦的雜志《信息網路安全》,正式創刊於2001年1月,作為專委會對外宣傳的窗口全面報道專委會的各項活動。

專委會每年提出當年的行業技術發展報告,提交給我國信息安全界和政府有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

專委會團結和凝聚了我國一大批熱心計算機安全的高層專家、管理幹部和應用領域的人士,專委會的活動努力為促進了我國計算機安全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我國緊跟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中,為了應對日益突出的各種安全問題。確保我國信息安全,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任務也同樣任重而道遠。

我們將不斷拓展專委會的活動領域,繼續打開大門熱忱歡迎國內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研發、生產的企事業單位以及投身於信息安全事業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管理幹部,加入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我們願與全國各界人士一道共同努力,繼續為促進我國信息化建設,推動我國信息安全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工作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是根據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管理決策、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等相關學術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信息安全專業領域的學術組織,是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分支機構。

第二條 本工作細則根據《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和《中國計算機學會專業委員會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專委會的具體情況制定。

第三條 專委會的中文名稱為: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英文名稱為:Information Security Committee of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其英文縮寫為ISC of CCF。專委會的辦公地點設在北京。

第四條 專委會的宗旨是: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接受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的指導,緊密聯系黨政軍機關以及國家重要信息網路使用單位的信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廣泛聯絡和組織國內從事信息安全領域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服務等事業企業單位及院校,積極開展信息安全專業的學術交流、技術研究、人才培訓等活動;促進我國信息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推進我國信息安全科學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為提高我國信息安全科學技術做出貢獻。

第二章 工作范圍

第五條 專委會的工作范圍包括:
(一) 組織開展有關本專業的學術活動,活躍學術思想,跟蹤世界先進技術的動態,推動我國信息安全界交流合作並積極開展與國外同行的學術交流。同時,注重與其他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
(二) 定期主辦我國信息安全的學術大會,適時舉辦各種形式和規模的信息安全學術技術、相關政策等的交流研討會議,不斷促進信息安全學科的學術技術和理論發展。
(三) 致力於提高我國信息安全技術水平,趕超國際技術發展步伐。遵循有關規定積極參與和支持包括計算機學會、專委會成員單位及我國信息安全的界的多種形式的活動,宣傳信息安全的有關科技知識和國家法律法規,推廣信息安全新技術新成果,推進本專業科技成果的產品化和產業化。
(四) 接受國家信息安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應邀撰寫和提交我國有關信息安全科學技術發展的專業性報告,向我國信息網路使用單位提供信息安全政策、安全法規、安全檢測、技術規范等各方面的咨詢服務。
(五) 接受國家、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委託,組織本專業專家對信息安全保護技術、方法、產品進行評估,提供咨詢意見。開展信息安全培訓。
(六) 與國外相關的學術組織和社會團體建立聯系、組織學術交流,學習跟蹤國際信息安全新成果。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六條 專委會由加入本專委會的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組成。專委會的決策機構是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常務副主任一名。副主任人數原則上按專委會委員人數的10%設定,常務委員人數根據委員人數和專委會單位常務委員的申請情況,由秘書處提出建議,經主任辦公會議研究後確定。個人常委由專委會全體委員大會按照《中國計算機學會專業委員會條例》規定的程序選舉產生。主任、副主任由委員大會選舉產生,聘書由中國計算機學會頒發,任期按計算機學會規定執行。
根據專委會的專業特點和信息安全工作的特殊情況,可以在專委會成員中特聘本專業院士或者資深專家學者擔任特聘副主任,其聘書由專委會頒發,任期與該屆專委會同期。
往屆曾擔任專委會領導職務的資深專家和領導卸任後,可由主任辦公會議提出建議,經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授予專委會的榮譽主任等榮譽稱號,繼續邀請其參加專委會的各項活動。其期限與該屆專委會同期。

第七條 專委會常務委員會議的職責是:
(一) 審議頒布專委會工作細則與各項規定;
(二) 研究確定專委會的工作方針和計劃;
(三) 審議專委會各項工作報告;
(四) 討論專委會的其他重要事項並做出決議;
(五) 審查、批准增補專委會常務委員事宜。

第八條 常務委員會議一般由秘書處提出,經主任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召開。常委也可以通過秘書處或直接向主任辦公會議建議召開常委會直至提請臨時召開常委會。

第九條 常務委員會換屆選舉與專委會領導換屆選舉同期舉行。屆內可根據情況由主任辦公會決定增補。相關細則另行制定。

第十條 主任、副主任、常務委員的職責是:
(一) 主任主持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審定批准重大決定和代表專委會出面協調處理各項對外工作。根據換屆大會醞釀意見,提名一名副主任擔任常務副主任協助其工作;
(二) 副主任參加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參與提出與研究決定主任委員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的各項決議;
(三) 常務副主任協助主任召集主任辦公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主持專業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四) 常務委員參加常務委員會議,參與提出與研究決定常務委員會議的各項決議;貫徹、執行學會及專委會的決議;提出需要專委會討論的議案和工作計劃;向主任辦公會提出調整、增補常務委員及副主任委員的建議;提出召開常務委員會的建議。

第十一條 專委會秘書處是專委會的日常辦事機構。秘書處設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和秘書若干名,秘書長由主任提名,專委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主持秘書處工作。副秘書長由主任提名,主任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後聘任,協助秘書長工作。

第十二條 專委會秘書處的主要職責是:
(一) 組織完成專委會內各項工作;
(二) 代表專委會與政府業務主管部門、上級學會和其他相關社會團體進行業務聯系; (三) 根據常務委員會或主任委員的決定,組織專委會成員完成學術交流、調研、評審評選、咨詢等工作任務; (四) 根據國家和專委會有關規定負責專委會的財務收支和協調管理工作,向專委會全體委員會議報告專委會年度財務狀況。具體管理辦法另定。

第十三條 根據學科的發展需要,經常務委員會研究決定,專委會可在限定時間段內組織針對特定課題的學術專業學組。有關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四條 根據專委會的特點和工作需要確定專委會的掛靠單位。掛靠單位應向專委會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專委會也根據有關規定尊重和支持掛靠單位的有關工作。

第四章 委員及單位委員的權利義務

第十五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個人,均可以申請成為專委會的委員:
(一) 具有中國國籍、享有公民政治權利;
(二) 在信息安全的專業領域從事管理、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工程和技術服務等工作;
(三) 具有計算機專業教育培訓經歷或相關專業的職務、技術職稱;
(四) 同意並遵守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以及專委會工作細則;
(五) 書面申請加入中國計算機學會及本專業委員會,積極參加學會活動,支持學會工作。

第十六條 委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應邀參加專委會的各項活動;
(二) 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三) 有對專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四) 優先享受專委會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料;
(五) 有退出專委會的權利。

第十七條 委員須履行下列義務:
(一) 積極參加專委會組織的活動,完成專委會委託的工作;
(二) 遵守專委會工作條例,執行專委會決議,維護專委會的聲譽和權益;
(三) 按規定交納中國計算機學會會費和專委會有關費用;
(四) 一年不參加專委會任何活動或一年未按規定交納計算機學會會費視為自動退出。

第十八條 在中國境內注冊,在我國信息安全領域從事管理、教學、研發、生產、應用或服務的非外資企業事業單位,書面提出加入專委會的申請並承諾履行以下義務,可提名其單位一名同志作為該單位的常務委員候選人:
(一) 在其單位內部發展5名以上專委會委員;
(二) 每年交納專委會單位常務委員規定費用。

第十九條 符合第十六條所述條件的單位享有以下權益:
(一) 擁有專委會年會或高級論壇的項目建議和申辦權;
(二) 單位常務委員參加專委會年會時,免交年會會議費;
(三) 專委會為單位常務委員繳納中國計算機學會會費;
(四) 單位常務委員所在單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和人員變動情況向專委會提出申請,更換其推薦的單位常務委員。

第二十條 所有委員可以以個人名義推薦(包括自薦)個人常務委員提名人選。由一定比例委員附議(包括同時提名),被提名人納入候選人名單,經全體委員大會選舉通過成為常務委員。專委會正副主任、正副秘書長為當然的常務委員,計入常務委員會人數。

第二十一條 在信息安全領域具有較高學術造詣、擔任專委會職務超過8年、且身體健康的委員,由本人申請和兩名以上常務委員推薦,經主任辦公會議批准,可授予專委會資深委員榮譽稱號。無論其是否繼續參加中國計算機學會,都可以繼續邀請其參加專委會活動。

第五章 會費、經費及管理

第二十二條 為保證專委會開展學術活動的經費支持,設立專委會活動基金。專委會遵循國家有關非營利性組織管理規定管理專委會活動基金等財政收支。其來源和管理規定按照本細則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除常委單位推薦的常務委員以外,其他委員每年應按《中國計算機學會章程》的規定繳納學會會費(200元)。常務委員的會費由專委會繳納。秘書處負責催繳和協助辦理。

第二十四條 專委會活動基金等經費來源主要是:
(一) 單位常務委員所在單位繳納的活動基金;
(二) 政府部門的資助和企業、團體、個人的贊助;
(三) 從事相關技術服務所得;
(四) 其他收入。

第二十五條 專委會的經費主要用於專委會主辦的各項學術活動,內部資料的印刷、發放,專委會日常對外聯絡支出等。秘書處日常辦公費用主要由掛靠單位承擔。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其他工作人員工資福利等費用由各自所在單位承擔。

第二十六條 專委會經費由秘書處管理,常務副主任負責審批監管。秘書處負責起草制定專委會財務管理細則,經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後執行。經費使用的審批,記錄及審核管理等須符合國家有關管理規定,並按照專委會財務管理細則執行,並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監督。秘書處每年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專委會活動基金等各項經費的使用和結余等情況。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工作條例經秘書處廣泛徵求委員意見進行修改後提交專委會常務委員會議討論,獲三分之二以上常委通過後生效。

第二十八條 本工作條例由專委會秘書處負責解釋。

E. 互聯網應急中心是什麼單位

互聯網應急中心是非政府非盈利的網路安全技術協調組織。

互聯網應急中心主要任務是顫態:按照「積極預防、及時發現、快速響應、力保恢復」的方針,開展中國互聯網上網路安全事件的預防、發現、預警和協調處置等工作。

互聯網應急中心機構職責:

CNCERT作為國家公共互聯網網路安全應急體系的核心技術協調機構,在社會網路安全防範機構、公司、大學、科研院所的支撐和支援下,在協調骨幹網沒桐絡運營單位應急組織、域名服務機構應急組織等國內網路安全應急組織共同處理網路安全事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同時,CNCERT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是枯洞坦中國處理網路安全事件的對外窗口。CNCERT是國際著名網路安全合作組織FIRST正式成員,也是APCERT的發起人之一,致力於構建跨境網路安全事件的快速響應和協調處置機制。截止2013年,CNCERT與59個國家和地區的127個組織建立了「CNCERT國際合作夥伴」關系。

F. 網路安全輿情應急中心責任大嗎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責任大。
1、網路安全輿情應急中心負責協助市委宣傳部及市委網信辦維護網上政治安全和網路意識形態安全。
2、執行省委網信辦網上推送、調控管控等工作指令。
3、及時監測報告網上政治類有害信息、行動性煽動信息。
4、對境內外涉雲浮重大突發事件和敏感、熱點問題網路輿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跟蹤處置及總結報告。
5、做好網上輿論正面引導和重大輿情風險預警,責任重大。

G. 國家互聯網應急響應中心工作忙嗎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國家計算機網路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簡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英文簡稱是cncert或cncert/cc),成立於2002年9月,為非政府非盈利的網路安全技術中心,是我國網路安全應急體系的核心協調機構。
作為國家級應急中心,cncert的主要職責是:按照「積極預防、及時發現、快速響應、力保恢復」的方針,開展互聯網網路安全事件的預防、發現、預警和協調處置等工作,維護國家公共互聯網安全,保障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
cncert在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分支機構。目前,cncert作為我國網路安全應急體系的核心協調機構,通過組織網路安全企業、學校、民間團體和研究機構,協調骨幹網路運營單位、域名服務機構和其他應急組織等,構建我國互聯網安全應急體系,共同處理各類互聯網重大網路安全事件。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H. 網路安全是做什麼工作的

首先根據所在的公司不同,分為甲方和乙方。本人從高中時候搞安全,到現在在鵝廠做網路安全工程師,對甲方和乙方安全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
甲方網路安全工程師偏向於安全防禦,畢竟是給公司做防護。需要做的點一般是業務安全,運維安全,內網安全,業務安全一般是防各種黑產,運維安全主要是給公司的伺服器主機做安全策略和加固,同時也會又相應的藍軍測試和演習,內網安全主要是針對辦公機的,現在大部分的APT攻擊都是通過辦公機器進來的,先社工員工,拿到合法許可權。
乙方網路安全工程師 偏向於攻擊,挖洞,滲透測試這是常見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呢? 乙方安全公司是想賣設備和服務給甲方公司的,他一定要證明甲方的安全有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有0day,直接打穿甲方業務,所以乙方在攻擊方面做的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