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浦東康橋工業區的氣候地質
康橋工業園區結合自身特點,堅持重點發展筆記本電腦、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平台、智能手機、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應用等6個電子信息產業方面。
通過技術創新,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通過軟體與硬體的融合、軟體開發技術與服務的融合,促進製造與服務相互滲透;大力發展以節能、環保、高效為核心價值的「綠色製造」;穩定推進傳統軟體技術外包(ITO),重點支持現代業務流程外包(BPO),鼓勵探索最新知識流程外包(KPO);開展電子信息企業自主研發創新示範企業,以建立研發平台、行業平台和嵌入式應用服務平台為重點,培養企業創新發展的各種能力,大力推進IC設計、中間件、以筆記本電腦、網路通信、信息安全為重點領域的嵌入式軟體的自主研發和應用,重點支持中國電信園區等集群化特色專業園區建設,以此加快推進電子信息向高端發展。「十二五」期間,除培育出昌碩、威上、威宏、中國電信南方總部等創新型龍頭企業外,再引進2~3家電子信息產業鏈兩端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新增長點重量級企業,至「十二五」期末,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爭取超過1000億元。 一直以來,康橋工業園區都是與上海安亭、金橋、臨港三大整車製造點相配套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落戶項目遍及整車組裝、車用內飾、車用電子系統、汽車座椅、汽車傳動軸、汽車蓄電池、汽車玻璃、汽車控制系統、汽車安全系統、汽車密封件、汽車扭矩系統等各個領域。
康橋工業園區將重點扶持汽車座椅、傳動軸、安全系統、電子系統等4大汽車零配件產業領域。同時,吸引有技術含量、產品附加值高的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中心落戶康橋,積極推動落戶企業向新型車用動力電池、車用新材料以及汽車電子產品項目研發,鼓勵和支持這些重點企業在康橋工業園區的進一步擴張和壯大。另外,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鼓勵企業發展普通型混合動力汽車和新燃料汽車專用部件,加快「產、學、研」相結合的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中心建設,至「十二五」期末,汽車零部件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250億元。 康橋工業區已吸引了包括ABB、HTC、SABIC、蒂森克虜伯等在內的企業總部和研發機構20多個,其中全球總部1個,亞太區總部3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5個。闢建了「上海總部灣」、「康橋商務綠洲」等作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區域,並已然成為康橋開發新的熱點和亮點:
——「總部灣」A區佔地約560畝(37.3萬平方米)。已建成15萬平方米的總部、研發樓宇,其中包括與市科委合作的國家級「創業園孵化基地」項目。該區域將重點發展研發產業,包括技術檢測、推廣、研究與試驗發展等,符合條件的入駐企業可享受國家和上海市對於中小型研發生產企業的各項特殊扶持政策。
——「總部灣」B區緊靠地鐵秀沿路樞紐站,佔地約920畝(61.3萬平方米)。該區域將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採用生態化、數字化、國際化的管理模式,為國內外企業的總部機構進入上海提供優質平台。一期220畝土地已完成前期開發,即將啟動建設。
——「總部灣」C區佔地約430畝(28.6萬平方米)。該區域距11號線秀沿路站和秀浦路站均不足1公里,由康橋工業區和臨港集團合作開發。該區域將借鑒漕河涇「科技綠洲」項目成功開發的經驗,通過建立孵化、教育、培訓、服務等中心,以園林式的環境、尖端的技術設施和國際水準的服務,吸納一大批海內外高新技術企業及科研人員,成為各類研發中心和生產中心的集聚地。
——「總部灣」D區佔地約430畝(28.6萬平方米)。該區域將主動接受A區研發、孵化功能輻射和C區「商務綠洲」理念,同時積極發展商務服務業,為包括企業管理、法律、職業中介、貿易經紀與代理等服務行業提供發展空間,打造一流水平的服務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