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計算機網路安全教育需要報嗎
擴展閱讀
總藍牙共享網路 2025-08-04 17:48:08
掃描電腦弱密碼 2025-08-04 17:45:09
網路安全消費醫葯 2025-08-04 17:44:13

計算機網路安全教育需要報嗎

發布時間: 2025-08-04 15:30:20

❶ 計算機一級網路安全素質教育有用嗎

有用。
1、計算機一級網路安全素質教育可以提供基礎的網路安全知識和技能,幫助了解常見的網路威脅和攻擊方式,學習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及如何應對網路安全事件。知識和技能對於個人和組織在網路世界中的安全至關重要。
2、計算機一級網路安全素質教育可以提供一張證書,證明具備了一定水平的網路安全知識和技能。在求職和職業發展中,這樣的證書可以增加競爭力,讓僱主和招聘者對應聘者的網路安全能力有更多的信心。

❷ 計算機一級網路安全素質值不值得考

值得考的
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安全素質教育的話,是必須要考的一個項目。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是社會考試,就考試性質而言,它是一種重視應試人員對計算機和軟體的實際運用能力的考試。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成績將在考後約90天之後得到成績通過中國教育考試網查詢。

❸ 網路安全教育黑板報參考設計圖


網路安全教育黑板報參考設計圖片01

網路安全教育黑板報參考設計圖片02

網路安全教育黑板報參考設計圖片03

計算機網路安全知識資料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1、收發電子郵件。

2、信息管理。

3、遠程登錄。允許用戶的計算機通過網路成為遠程主機的終端。

4 、文件傳輸。

5 、電子公告版。即允許一個用戶加入到多個討論小組討論某一課題。可以定期檢查每個討論課題中是否有新的內容。

計算機網路的不安全因素

計算機網路本身不能向用戶提供安全保密功能,在網路上傳輸的信息、入網的計算機及其所存儲的信息會被竊取、篡改和破壞,網路也會遭到攻擊,其硬體、軟體、線路、文件系統和信息發送或接收的確認等會被破壞,無法正常工作,甚至癱瘓;其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 5 個方面:

(二)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會給計算機系統造成危害:網上傳輸或存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被篡改、假信息被傳播、信息完整性、可*性和可用性遭到破壞。目前看,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有:一是利用軟盤和光碟傳播;二是通過軟體傳播;三是通過網際網路,如電子郵件傳播;四是*計算機硬體(帶病毒的晶元)或通過鑲嵌在計算機硬體上的無線接收器件等途徑傳播。

(一)網路通信隱患。網路通信的核心是網路協議。創建這些協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網路互聯和用戶之間的可*的通信。但在實際網路通信中存在三大安全隱患:一是結構上的缺陷。協議創建初期,對網路通信安全保密問題考慮不足,這些協議結構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信息安全保密的隱患。二是漏洞。包括無意漏洞和故意留下的“後門”。前者通常是程序員編程過程中的失誤造成的。後者是指協議開發者為了調試方便,在協議中留下的“後門”。協議“後門”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通過“後門”,可繞開正常的監控防護,直接進入系統。三是配置上的隱患。主要是不當的網路結構和配置造成信息傳輸故障等。

(三)黑客入侵。“黑客”的主要含義是非法入侵者。黑客攻擊網路的方法主要有: IP 地址欺騙、發送郵件攻擊、網路文件系統攻擊、網路信息服務攻擊、掃描器攻擊、口令攻擊、嗅探攻擊、病毒和破壞性攻擊等。黑客通過尋找並利用網路系統的脆弱性和軟體的漏洞,刺探竊取計算機口令、身份標識碼或繞過計算機安全控制機制,非法進入計算機網路或資料庫系統,竊取信息。現在全球每 20 秒鍾就有一起黑客事件發生。按黑客的動機和造成的危害,目前黑客分為惡作劇、盜竊詐騙、蓄意破壞、控制佔有、竊取情報等類型。其中,西方一些國家的情報部門秘密招聘黑客“高手”,編制專門的黑客程序,用於竊取別國(集團)網際網路或內部網上的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對此,尤須引起我們高度注意。

(四)軟體隱患。許多軟體在設計時,為了方便用戶的使用、開發和資源共享,總是留有許多“窗口”,加上在設計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不完善或未發現的漏洞,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鑒別和防護措施,就會使攻擊者利用上述漏洞侵入信息系統破壞和竊取信息。目前,不少單位使用的軟體是國外產品,這給信息安全保密帶來很大困難。

(五)設備隱患。主要指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硬體設備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

1 、電磁泄漏發射。電磁泄漏發射是指信息系統的設備在工作時向外輻射電磁波的現象。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被處理的信息會通過計算機內部產生的電磁波向空中發射,稱為輻射發射。二是這種含有信息的電磁波也可以經電源線、信號線、地線等異體傳送和輻射出去,稱為傳導發射。這些電磁輻射包含數據信息和視頻信息等內容。這些輻射出去的電磁波,任何人都可藉助儀器設備在一定范圍內收到它,尤其是利用高靈敏度的儀器可穩定清晰地獲取計算機正在處理的信息。日本的.一項試驗結果表明:未加屏蔽的計算機啟動後,用普通電腦可以在 80 米內接收其顯示器上的內容。據報道,國際高靈敏度專用接收設備可在 1 公里外接收並還原計算機的輻射信息。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國外情報部門就把通過接收計算機電磁輻射信息作為竊密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磁介質的剩磁效應。存儲介質中的信息被刪除後,有時仍會留下可讀痕跡;即使已多次格式化的磁介質(盤、帶)仍會有剩磁,這些殘留信息可通過“超導量子干涉器件”還原出來。在大多數的操作系統中,刪除文件只是刪除文件名,而原文件還原封不動地保留在存儲介質中,從而留下泄密隱患。

3 、預置陷阱。即人為地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預設一些陷阱,干擾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預置的陷阱一般分為硬體陷阱和軟體陷阱兩種。其中,硬體陷阱主要是“晶元搗鬼”,即蓄意更改集成電路晶元的內容設計和使用規程,以達到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目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中一個關鍵晶元的小小故障,就足以導致計算機以至整個信息網路停止運行。

我國不少計算機硬體、軟體,以及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設備都依賴進口,給網路的安全保密留下了隱患。發達國家利用對計算機核心技術的壟斷,迫使別國依賴其現成技術,以達到控制別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目的。美國基本上掌握了網路地址資源的控制權。美國國內網事實上已成為全球網際網路的骨幹網。

❹ 大學想學網路安全,報什麼專業

你說的網路安全就是包含在計算機網站技術和信息安全專業里的 網路安全只是信息安全的一個組成部分 就報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或計算機網路技術和信息安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