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設方案
擴展閱讀
電腦都可以怎樣連接網路 2025-08-06 21:17:06
什麼網站可以改側欄 2025-08-06 21:17:04

網路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設方案

發布時間: 2025-08-06 19:08:39

網路安全論文 2000字左右 如何實現辦公信息化建設的方案 論文格式建議

如何實現辦公信息化建設

摘要:

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利用信息技術服務「三農」,切實解決農民獲取信息難問題,促進我市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省、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和部署,結合實際,制定此方案。

關鍵詞:辦公信息化,方案,信息建設,辦公自動化,網路信息服務體系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中,充分發揮信息的先導作用,本著「統籌規劃、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分步實施、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的原則,突出信息服務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實現農民增收中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群眾急需解決的農村獲取信息難的實際問題,促進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二、工作總體目標
(一)總體目標:利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全市農村的信息網路體系;建立農村信息化實用型、互動型資料庫,不斷充實和完善;成立各級信息化建設組織機構;信息化設備擁有率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普遍提高;建立健全信息員隊伍信息技術培訓機制。
(二)具體任務:
1、組織建立市、縣(市)區、鄉(鎮)和村四級網路信息服務體系。市級要建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縣(市)區有信息中心、鄉鎮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室,設立標准,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加強培訓,強化服務,讓農民足不出戶就能獲取和發布信息。2006年市級要豐富完善平台內容和資料庫,縣(市)區、鄉(鎮)要抓好試點建設,有條件的村也要設立信息室。明年寬頻網路覆蓋村要在828個村的基礎上達到1200個,兩年內基本實現聯網。2007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協會要實現全部入網,逐步形成一個隊伍健全、手段先進、制度規范的集採集、分析、預測、發布於一體的農村信息服務網路體系。
2、組織實施網路入村入企工程。為切實解決農業信息「最後一公里」問題,今年依託通訊公司現有的網路建立農村信息網路服務平台,建立完善農業信息資源資料庫,建立完善農業信息綜合服務系統,設立專家咨詢、技術指導、市場價格、多媒體互動、農村黨建等欄目,利用市農業信息網、當地學校和村委會現有的信息資源,採取微機入網、手機簡訊入網、IPTV網路電視入網等多種形式,加快農業信息網路終端向村級組織、中介組織、專業大戶和農村種類專業協會等延伸。明年全市入網的鄉(鎮)要達到85%、村要達到60%,三年內基本實現村村入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同時,抓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大戶的信息入網工作,明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協會要實現全部入網。
3、發揮網路優勢,提供信息服務。以現有的三級網路為依託,以「佳木斯市三江農業信息服務網」為龍頭,充分發揮信息網路的服務功能,以市場為導向,整合各類農業信息資源,做好信息的採集、加工、處理,及時發布各種農民所需信息,滿足農民生產、生活信息需求,努力提高信息質量,提高信息有效性和權威性,逐步實現農業信息資源共享。利用農業專業協會、中介組織、農業龍頭企業大戶提供信息資源,採取會員制方式建立網路信息市場。進行農業價格行情分析、市場預測等信息交流互動,指導和服務於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的各個環節,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4、建立農業信息化試點。今年要在全市各縣以一個鄉五個村為單位建立信息化試點,逐步完善農村信息服務系統,加快新技術、新經驗的應用和推廣,促進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發揮信息技術和網路優勢,開展與農民互動式信息服務。力爭三年內100%的鄉鎮和85%的村基本實現農村經濟管理和農業技術應用信息化。
5、加快信息員隊伍建設。採取多種方式和渠道,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培養,解除專業人才缺乏局面。對農產品、銷售、貯存、加工動態進行分析、監測和預警預報,建設一支過硬的信息員隊伍,保證我市上傳信息、發布信息在數量和質量上位居全省前列。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縣(市)區要成立組織機構,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各部門要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採取有效措施,做到資金投入、技術指導、監督管理「三到位」。
(二)結合實際,統籌規劃。各縣(市)區要按照市制定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方案總體要求和部署,從當地實際出發,制定方案,與全市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方案相銜接,明確目標和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強化培訓,提高信息員的素質和水平。各縣(市)區要按照農業部《關於做好農村信息服務網路延伸和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建立一套長期、科學、規范的培訓、認證管理體系,不斷提高和增強全市農業信息人員的業務素質和信息服務能力。採取現代遠程教育、現場教學和市縣集中培訓等方式進行。重點培訓信息採集、傳播方法和農業科技、經營管理知識以及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常識。通過培訓達到會收集、會分析、會傳播信息的「三會」要求。逐步建立一支有經驗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四)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各縣(市)區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把建設資金納入投資計劃和財政專項預算。引導和推動地方政府涉農資金投入,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村集體、企業、個人等各類主體介入。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利用多條渠道、採取多種方式,共同籌措信息化所需資金,逐步形成共同支撐農村信息化的投入機制。市、縣兩級要積極爭取項目落實,用於農村綜合信息服務機構建設。
(五)制定安全保障制度。為保障農村信息網路正常運轉,各縣(市)鄉(鎮)必須作好網路的安全、運行、維護管理和文件的上傳下達工作,要採取內外網隔離、設立防火牆、及時殺毒、軟體升級等方式,確保信息傳播渠道暢通無阻。

Ⅱ 信息化建設的內容有哪些

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信息系統建設

    • 戰略規劃:制定信息化建設的長期目標和短期計劃。
    • 分析、設計、開發、測試、部署:對信息系統進行詳細的分析、設計,並進行開發、測試,最終部署到實際環境中。
    • 運行與維護:確保信息系統穩定運行,並進行必要的維護和升級。
  2. 企業業務流程優化

    • 重新設計與改造流程:通過信息化手段,對企業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以提升效率,增強可控性,並實現標准化。
  3. 數據管理與分析

    • 數據採集、整理、分析:有效管理企業的數據資源,通過採集、整理和分析數據,挖掘數據的價值,為決策提供支持。
  4. IT基礎設施建設

    • 網路設備、伺服器、存儲、數據中心設計與建設: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企業的網路設備、伺服器、存儲設備和數據中心等IT基礎設施。
  5. 信息安全保障

    • 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制定和完善信息安全相關的規章制度。
    • 備份恢復機制:建立數據備份和恢復機制,確保數據在意外情況下的安全。
    • 防範網路攻擊: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措施,防範網路攻擊和病毒入侵,確保信息安全。
  6. 員工技能培訓

    • 信息技術培訓:對企業員工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提升他們的信息化素質和運用能力,確保信息化建設的順利實施和有效運行。